五年级数学第六周周清
五年级下数学第六周数学周清

第六周数学练习
1、长方体新鱼缸底面是边长为5分米的正方形,高3分米,在鱼缸棱上围上彩灯线(底面不用),至少要多少分米的彩灯线?
2、一个面的面积是36平方米的正方体,它所有的棱长的和是多少厘米?
3、加油站有一个铁制的正方体无盖盛油容器,棱长0.8米。
做这个容器需要多
少平方米的铁皮?
4、一盒饼干长20厘米,宽15厘米,高30厘米,现在要在它的四周贴上商标纸,这张商标纸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参考答案:
1、长方体新鱼缸底面是边长为5分米的正方形,高3分米,在鱼缸棱上围上彩灯线(底面不用),至少要多少分米的彩灯线?
5×4+3×4
=20+12
=32(分米)
答:至少要32分米的彩灯线.
2、一个面的面积是36平方米的正方体,它所有的棱长的和是多少厘米?
6×6=36(平方米)
棱长是6米
6×12=72(米)
72米=7200厘米
答:它所有的棱长的和是7200厘米.
3、加油站有一个铁制的正方体无盖盛油容器,棱长0.8米。
做这个容器需要多
少平方米的铁皮?
0.8×0.8×5
=0.64×5
=3.2(平方米)
答:做这个容器需要3.2平方米的铁皮.
4、一盒饼干长20厘米,宽15厘米,高30厘米,现在要在它的四周贴上商标纸,这张商标纸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20×30×2+15×30×2
=1200+900
=2100(平方厘米)
答:这张商标纸的面积是2100平方厘米。
3.小学五年级第六周数学教案

书
设
计
找质数
拼长方形表格
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还有别的因数,这个数就叫合数。一个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个数叫做质数。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教学
反思
本节知识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不多,所以学生十分困难用自己的经验进行知识的建构。
2×6=12
3×4=12
教学
反思
只要教学中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重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通过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来构建新知识,那么,教学过程将会变的更精彩而富有活力。
总计第24节
课题
找质数(集备)
第1时
教具
课件
教学
目标
1、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经历探索质数与合数的过程,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意义。
2、能正确判断质数和合数。
2、归纳方法:
只要找到一个1和本身以外的因数,这个数就是合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找不到其他的因数,这个数就是质数。
第1题: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用"筛法"找100以内的质数。引导学生有步骤、有目的地操作、观察和交流,找出100以内的质数。
第2题:
本题引导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探索规律。
让学生自己先尝试着拼一拼,边拼边填写书上的表格。然后小组内交流。探索规律。
难点
掌握2、5的倍数的特征,并能迅速作出判断
教 学 流 程
教学
环节
师生活动
备 注
(补充、学法或反思)
复习导入
探索新知
巩固应用,
拓展提高
1.到目前,你认识了哪些数?请举例说明。
2.怎样能迅速找出一个数的倍数?你能很快说出下列各数的倍数吗?
五年级上册数学试题-第六周周周清 人教版

五年级数学科第六周过关卷班级: 学号:姓名:评分:一、填空。
(每空3分,15分)1. 28.7÷=()÷7 ÷=()÷162.一个两位小数的近似值是,这个两位小数最大是(),最小是()。
3.把5升油分装在1.5升的瓶子里,需要()个瓶子才能装下。
二、判断。
(每题2分,12分)1.一个数除以,商一定小于这个数。
( )2. 0.7×÷×=1÷1=1 ( )3.在求积(或商)的近似数时,都用“四舍五入”法来做。
( )4.商不变的性质不适合小数除法。
( )5.没有既大于又小于的数。
( )6.用四舍五入法保留的近似数都大于准确数。
()三、选择题。
(每题3分,共6分)1. 24.6× +246× +用简便方法计算应该是()。
A、×(++1)B、×(++1)C、×(+)2.一个小数扩大3倍后得到的数比原数大,原来的小数是()。
A、B、C、四、竖式计算。
(17分)÷= ÷≈ (保留两位小数)验算:÷= ÷≈ (保留两位小数)五、能简便计算的就简便计算。
(24分)÷÷+÷1÷×(÷)×+×÷7÷—×七、解决问题。
(26分)1.做一套西服需要3.1米布,42.6米布最多能做多少套这样的西服?2.王老师带800元给孩子买演出服,每套元,最多能买多少套?3.一个长为厘米,宽为厘米的长方形纸板,如果将它剪成边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形整块纸板,最多能剪多少个?4.如果两人继续各掷一个筛子,得到两个数,计算它们的积,积可能有哪些?哪个积出现的可能性最大?(8分)。
五年级数学周周清

五年级数学周周清
(12月22日)
一、填空。
(2×11)
1、某厂计划每月用煤a吨,实际用煤b吨,每月节约用煤。
2、一本书100页,平均每页有a行,每行有b个字,那么,这本书一共有( )个字。
3、男生人数+()=全班人数
单价×( ) =总价
全班人数-男生人数=()
()×时间=路程路程÷时间=()
已修的米数+()=总共要修的米数
剩下的路程+()=总路程
4、实验小学六年级学生订阅《希望报》186份,比五年级少订a份。
186+a 表示
5.姐姐今年a岁,比妹妹大b岁,5年后姐姐比妹妹大( )岁.
二、判断题。
(3× 4 )
1、含有未知数的算式叫做方程。
()
2、
2
5表示5和2相乘。
()
3、有三个连续自然数,如果中间一个是a ,那么另外两个分别是a+1和a- 1。
()
4、5x+5=5(x+1)()
三、解下列方程。
(5×6)
3.5x = 140 2x +5 = 40 15x+6x = 168
5x+1.5 = 4.5 13.7—x = 5.29 4.2 ×3—3x = 5.1 (写出检验过程)
四、列方程解应用题。
(12×3)
1、妈妈买了3千克葡萄,付出20元,找回5元,每千克葡萄多少元?
2、甲乙两车从相距279千米的两地同时相向而行,3小时后两车相遇。
甲每小时
行45千米,乙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5、水果店运来4箱苹果和6箱梨,共用去244元,已知苹果每箱28元,梨每箱多少元?。
1.小学五年级第六周数学教案

课题
倍数与因数
第1课时
教具
投影
教学
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自然数和整数,联系乘法认识倍数和因数。
2.探索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能在1-100的自然数中,找出1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倍数。
3.积极参与数学的学习活动,初步养成乐于思考的良好品质。
重点
理解倍数和因数的含义,掌握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
不是2 的倍数叫奇数。
总计24节
课题
3的倍数的特征
第1课时
教具
投影
教学
目标
1、在探索活动中,观察发现3的倍数的特征。
2、能够运用2、3、5的倍数的特征,迁移类推出其他相关倍数问题的解决方法。
3、在观察、猜测过程中提高探究问题的能力。
重点
观察发现3的数的特征
难点
运用2、3、5的倍数的特征
教 学 流 程
1、在百数表中圈出3的倍数。
2、观察3的倍数,你发现了什么?
3、建议学生将每个数的各个数字加起来试看
4、你发现的规律对三位数成立吗?找几个数来检验一下。
在下面数中圈出3的倍数。
28 45 53 87 36 65
1、准备卡片:3、0、4、5 选出两个数字组成一个两位数,分别满足下面的条件。
(1 )是3的倍数。
3.在观察、猜测过程中提高探究问题的能力。
重点
掌握5的倍数的特征,并能迅速作出判断
难点
掌握5的倍数的特征,并能迅速作出判断
教 学 流 程
教学
环节
师生活动
备 注
(补充、学法或反思)
一、导入
二、学习新知
三、巩固练习
四、小结
怎样能迅速找出一个数的倍数?
五数第六周周清试卷(定稿)

2017--2018学年上期五年级数学第六周周清测试卷班级姓名学号一、填空题。
(每空一分,共26分)1.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时,先移动()的小数点,使它变成(),()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当()位数不足时,用()补足,然后再按除数是()的小数除法法则进行计算。
2.().415÷2.3这个算式中,当()里填()时,商大于1;当()里填()时,商小于1。
3. 3.25÷0.7的结果保留两位小数约等于( ),精确到十分位约是( )。
4.在0.23 、0. 3 、0.2 和0.231231四个数中,最大的数是( ),最小的数是( ),有限小数有( ),无限小数有( )。
5.一辆汽车0.5小时行驶40km,这辆汽车平均每小时行驶( )km,每行驶1km 需要( )小时。
6.7.在计算钱数时,通常只算到“分”,也就是保留()位小数。
7.蜗牛用21分钟爬行了17.6米,平均每分钟大约爬行()米。
(得数精确到百分位)8.一个数保留三位小数约是3.120,这个数最小是()。
9. 2, 5, 10, 17, ( ), ( ), 50。
10.有一种油桶最多可装油4.5千克,要装60千克的油,至少需要()个这样的油桶。
二、判断题。
(正确的画“√”,错误的画“✕”)(20分)1.近似数5.2与5.20的大小相等,精确度相同。
( )2.无限小数大于有限小数。
( )3.7.232323是一个循环小数。
( )4.一个小数除以大于1的数,商一定大于这个小数。
( )5、两个数相除的商一定比被除数小。
( )6、1.02÷1.5﹥1.0( )7、在计算7.65÷0.85时,把除数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同时向右移动两位,也就是同时扩大到原来的100倍,然后再进行计算。
( )8、两个数相除的商是1.36,被除数和除数的小数点都向左移动一位,商不变。
9、循环小数是无限小数,无限小数也是循环小数。
五年级数学第六周教学设计

五年级数学第六周教学设计大水井小学刘福圣第九课时(第17节)课题:体积单位间的进率课型:新授课教材分析:本节课通过复习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及其相邻单位间的进率,让学生加深印象。
再通过例4教学体积单位名数的改写,为以后计算实际问题时灵活处理体积单位做准备。
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实际应用。
对于学生来说单位之间的化聚法已经有了很多的经验,完全可以通过自己探索,交流来掌握。
所以本节课的重点在于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单位之间的进率,同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教学目标:教学要求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常用的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和名数的改写。
教学重点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教学用具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模型教学过程一、复习填空:①长方体体积= ;②常用的体积单位有、、;③正方体体积= 。
师:你知道每相邻的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吗?今天我们就学习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板书课题)二、探索研究1.小组学习——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1)出示:1个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模型教具。
提问:①当正方体的棱长是1分米时,它的体积是多少?②当正方体的棱长是10厘米时,它的体积是多少?③而1分米是多少厘米?1立方分米等于多少立方厘米?小组合作填表:小组汇报结论: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同理得出: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用填空的形式小结:从上面可以看出,相邻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
(2).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加以比较(第46页的表)先让学生填后并比较这三类单位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有什么不同?为什么?(3)学习体积单位名数的改写。
先思考:怎样把高一级的体积单位的名数改写成低一级的体积单位的名数?怎样把低一级的体积单位的名数改写成高一级的体积单位的名数?出示例3,并写成如下形式:1立方米=()立方分米想:1000×1=1000(立方分米)2400立方厘米=()立方分米 2400÷1000=2.4(立方分米)学生试一试。
五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周周清

五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周周清一.填空(26分)1. 5.874保留一位小数约是(),保留两位小数约是()。
2. 23.4×1.8=42.12,那么2.34×1.8=(),2.34×0.18=()3. 每个乐羊羊挂件4.5元,冬冬买了3个,他付给售货员20元钱,应该找回()元。
4.一个两位小数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位小数后得到 3.0,这个数最大可能是(),最小可能是()。
5. 根据47×14=658,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0.47×14= 4.7×14= 0.47×1.4=47×0.14= 0.47×0.14=470×0.014=6. 在○里填上“>”、“<”或“=”1.9÷0.5○1.9 3.08÷1○3.08 1.44÷1.8○1.44 6.27○6.2787. 被除数不等于0,当除数小于1时,商比被除数(),当除数大于1时,商比被除数()8.把8.9+8.9+8.9改写成乘法算式是()。
9.比3.5的8倍多2.5的数是()6.4的()倍是12.56。
10. 3.2×2.5的积有()位小数,2.06×4.02的积有()位小数。
11 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需要()个数据,先写(),后写(),数对(1,2)中的“1”表示()“2”表示()。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10分)1.一个因数比1小时,积一定小于另一个因数()2.一个不为0的数的 1.5倍,积一定比原数大。
()3.两位小数乘一位小数,积的小数位数最多是三位小数。
()4. 1.68×0.8与16.8×8的积相等。
所以它们表示的意义也相同()5.近似值 4.0和4的大小相等,精确度一样()6. 两个小数的积一定比其中的一个小数大。
()7. 小数乘整数,结果一定是小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