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7学年上学期高二第12周周考物理试题(扫描版)(附答案)
17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物理试题(附答案)(33)

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二物理试题满分:100分 时长:90分钟 第I 卷(选择题,共52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4分,共52分.1~9题为单选;10~13题至少有二个选项正确,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得2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 许多科学家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做出了重要贡献,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牛顿通过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 B .牛顿发现并总结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C .洛伦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D .安培总结并确认了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2.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 、m 的滑块A 、B 叠放在固定的、倾角为θ的斜面上,A 与斜面间、A 与B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1、μ 2 ,当A 、B 从静止开始以相同的加速度下滑时,B 受到摩擦力为( ) A .等于零B .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下C .大小为μ1mgcos θD .大小为μ2mgcos θ3. 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搭载长征三号乙火箭发射升空。
该卫星在距月球表面高度为h 的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其运行的周期为T ,最终在月球表面实现软着陆。
若以R 表示月球的半径,引力常量为G ,忽略月球自转及地球对卫星的影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嫦娥三号”绕月运行时的向心加速度为224RT π B .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C .月球的质量为D .物体在月球表面自由下落的加速度大小为2232)(4T R h R +π4. 带电粒子在如图所示的电场中,仅在电场力作用下沿虚线所示轨迹从A 点运动到B 点,可判知( ) A .粒子带负电B.粒子的电势能不断减少C.粒子的动能不断减少D.粒子在B点的加速度小于在A点的加速度5.倾角为θ的导电轨道间接有电源,轨道上静止放有一根金属杆ab .现垂直轨道平面向上加一匀强磁场,如图所示,磁感应强度B 由零逐渐增加的过程中,ab 杆受到的静摩擦力( )A .逐渐增大B .逐渐减小C .先增大后减小D .先减小后增大6.如图所示,在竖直虚线MN 和M′N′之间区域内存在着相互垂直的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一带电粒子(不计重力)以初速度v 0由A 点垂直MN 进入这个区域,带电粒子沿直线运动,并从C 点离开场区。
人教版物理高二上学期试卷与参考答案

人教版物理高二上学期复习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受到一个大小为10N的恒力作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该物体获得的加速度是多少?A. 2 m/s²B. 5 m/s²C. 10 m/s²D. 20 m/s²2、下列关于电场强度E的描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 电场强度是一个矢量,其方向总是从正电荷指向负电荷。
B. 电场强度与放入电场中的测试电荷无关。
C. 在均匀电场中,任何位置处的电场强度都相同。
D. 以上全部正确。
3、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沿水平面加速运动,加速度为2 m/s²,5秒后速度达到10 m/s。
求该物体在这5秒内通过的位移。
选项:A. 12.5 mB. 15 mC. 20 mD. 25 m4、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5 m/s²,经过10秒后,其速度达到20 m/s。
求该物体在最初的5秒内通过的距离。
选项:A. 12.5 mB. 25 mC. 50 mD. 100 m5、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沿水平面加速运动,加速度恒定。
在第一个2秒内物体的位移是4米,则物体在接下来的2秒内的位移是:A. 8米B. 12米C. 16米D. 20米6、一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一个力是10N,方向向东,另一个力是15N,方向向北。
求这两个力的合力大小和方向。
A. 10N,方向向东B. 15N,方向向北C. 17N,方向东北D. 17N,方向西北7、在以下关于能量守恒定律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在一个封闭系统中,能量总量不会随时间变化B、能量只能从高能状态向低能状态转移C、能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宏观物体D、能量守恒定律适用于所有自然现象和过程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17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物理试题(附答案)(7)

2016—2017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10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3分,第11~15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4分,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在电场中的某点放一个检验电荷,其电量为q,受到的电场力为F,则该点的电场强度F,下列说法正确的是()EqA.若移去检验电荷,则该点的电场强度为0B.若检验电荷的电量变为4q,则该点的场强变为4EC.若放置到该点的检验电荷变为-2q,则电场中该点的场强大小不变,但方向相反D.若放置到该点的检验电荷变为-2q,则电场中该点的场强大小、方向均不变2. 如图所示的电场,其中有M、N两点,则()A.该电场一定是点电荷产生的电场B.M点的电场强度比N点电场强度小C.M点的电势比N点的电势高D.M点的电势比N点的电势低3.在静电场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某点的电场强度大,该点的电势一定高B.某点的电势高,检验电荷在该点的电势能一定大C.电场力对电荷做正功,电荷的电势能减少D.将一负的试探电荷从电势较高的等势面移至电势较低的等势面,电场力做正功4.如图所示,实线是一簇未标明方向的由点电荷产生的电场线,虚线是某一带电粒子通过该电场区域时的运动轨迹,a、b是轨迹上的两点.若带电粒子在运动中仅受到电场力作用,根据此图可判断出()A.该粒子带正电B.该粒子在a的加速度小于在b的加速度C .该粒子在a 的速度小于在b 的速度D .该粒子在a 的电势能小于在b 的电势能5. 两个相同的带电金属小球,带电量分别为+5q 和-7q ,球半径远小于两球心的距离L ,它们相互接触后再放回原位置,则静电力大小为( )A.2235q k LB.2212q k LC.2236q k L D.22q k L6. 一根粗细均匀的电阻丝通过的电流为I 时,在t 时间内产生的热量为Q ,若将该电阻丝均匀拉长至原来的2倍,并通过的电流为2I ,则在时间t 内产生的热量为( ) A .8Q B .16Q C .4Q D .8Q7.原来都是静止的质子(11H )和α粒子(42He ),经过同一电压的加速电场后,它们的速度大小之比为( )A 2B .1:2C 1D .1:18.如图所示,甲中电源为一节电池,乙中电源为两节电池,每节电池的电动势为E ,内阻为r ,电阻器的电阻R 保持不变。
6—17学年下学期高二第六次周考物理试题(附答案)

2016-2017学年高二下期第六次周考物 理 试 题第Ⅰ卷(选择题 共56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4道小题,1—9单项选择,10—14多项不定项选择,每小题4分,共56分)1.在人类对微观世界进行探索的过程中,科学实验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说法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 A .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测得了基本电荷的数值B .贝克勒尔通过对天然放射性现象的研究,发现了原子中存在原子核C .居里夫妇从沥青铀矿中分离出了钋(P 0)和镭(Ra )两种新元素D .汤姆孙通过阴极射线在电场和在磁场中的偏转实验,发现了阴极射线是由带负电的粒子组 成,并测出了该粒子的比荷2.一枚火箭搭载着卫星以速率v 0进入太空预定位置,由控制系统使箭体与卫星分离.已知前部分的卫星质量为m 1,后部分的箭体质量为m 2,分离后箭体以速率v 2沿火箭原方向飞行,若忽略空气阻力及分离前后系统质量的变化,则分离后卫星的速率v 1为( )A .v 0﹣v 2B .v 0+v 2C .v 0﹣212v m m D .v 0+12m m (v 0﹣v 2)3.如图所示,两束频率不同的光束A 和B 分别沿半径方向射入半圆形玻璃砖,出射光线都是OP 方向.下面关于A 光和B 光的比较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玻璃对A 光的折射率更大B .真空中A 光的波长更长C .A 光由玻璃射向空气的全反射临界角更大D .玻璃中A 光的传播速度更大4.光导纤维按沿径向折射率的变化可分为阶跃型和连续型两种。
阶跃型的光导纤维分为内芯和外套两层,内芯的折射率比外套的大。
连续型光导纤维的折射率中心最高,沿径向逐渐减小,外表面附近的折射率最低。
关于光在连续型光导纤维中的传播,下列四个图中能正确表示传播路径的是()A.B.C.D.5.甲、乙两图分别表示一简谐横波在传播方向上相距3.0m的两质点的振动图象,如果波长大于1.5m,则该波的波速大小可能是()A.5m/s B.10m/s C.15m/s D.20m/s6.如图是一个竖直悬挂的弹簧振子做简谐振动的振动图象(x﹣t图),由图可推断,振动系统()A.在t1到t3时刻振子的回复力力大于振子的重力B.在t3和t4时刻具有相等的总势能和相同的速度C.在t2和t5时刻具有正向最大加速度而速度为0D.在t4和t6时刻具有相同的速度和加速度7.放射性同位素钍23290Th经一系列α、β衰变后生成氡22086Rn,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每经过一次β衰变原子核的质子数会增加1个B. 每经过一次α衰变原子核的质量数会减少2个C.放射性元素钍23290Th的原子核比氡22086Rn原子核的中子数少4个D.钍23290Th衰变成氡22086Rn一共经过2次α衰变和3次β衰变8.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叠放着A 、B 两个物体,m A =2kg ,m B =1kg ,速度的大小均为v 0=8m/s ,速度方向相反.A 板足够长,A 、B 之间有摩擦,当观察到B 做加速运动时,A 的速度大小可能为 ( )A .2 m/sB .3 m/sC .4 m/sD .5 m/s9.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半圆轨道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其水平直径AB 长度为2R ,现将质量也为m 的小球从距A 点正上方h 0高处由静止释放,然后由A 点经过半圆轨道后从B 冲出,在空中能上升的最大高度为43h 0(不计空气阻力),则( )A .小球和小车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B .小车向左运动的最大距离为R 21 C .小球离开小车后做斜上抛运动D .小球第二次能上升的最大高度21h 0<h <43h 0 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单摆在周期性外力作用下做受迫振动,其振动周期与单摆的摆长无关 B . 变化的电场一定产生变化的磁场,变化的磁场一定产生变化的电场C . 在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若仅将入射光由红光改为绿光,则干涉条纹间距变窄D . 用透明的标准样板和单色光检查平面的平整度是利用了光的偏振11. 钚的一种同位素23994Pu 衰变时释放巨大能量,如图所示,其衰变方程为23994Pu→23592U+42He+γ,则( )A.核燃料总是利用比结合能小的核B.核反应中γ的能量就是23994Pu的结合能C.23592核比23994Pu核更稳定,说明23592U的结合能大D.由于衰变时释放巨大能量,所以23994Pu比23592U的比结合能小12. 图甲是光电效应的实验装置图,图乙是用同一光电管在不同实验条件下得到的光电流与加在阴极K和阳极A上的电压的关系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图线①、③可知在光的颜色不变的情况下,入射光越强,饱和电流越大B.由图线①、②、③可知对某种确定的金属来说,其遏止电压只由入射光的频率决定C.当入射光的频率大于极限频率时,频率增为原来的2倍,光电子最大初动能也增为2倍D.遏止电压越大,说明从该金属中逃出来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越大13. 利用薄膜干涉可检查工件表面的平整度.如图(a)所示,现使透明标准板M和待检工件N间形成一楔形空气薄层,并用单色光照射,可观察到如图(b)所示的干涉条纹,条纹的弯曲处P和Q对应于A和B处,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N的上表面A处向上凸起B.N的上表面B处向上凸起C.条纹的cd点对应处的薄膜厚度相同D.条纹的d、e点对应处的薄膜厚度相同14. 一群处于n=3激发态的氢原子向基态跃迁,发出的光以相同的入射角θ照射到一块平行玻璃砖A上,经玻璃砖A后又照射到一块金属板B上,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入射光经玻璃砖A后会分成相互平行的三束光线,从n=3直接跃迁到基态发出的光经玻璃砖A后的出射光线与入射光线间的距离最大B.在同一双缝干涉装置上,从n=3直接跃迁到基态发出的光形成的干涉条纹最窄C.经玻璃砖A后有些光子的能量将减小,有些光在玻璃砖的下表面会发生全反射D.若从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放出的光子刚好能使金属板B发生光电效应,则从n=2能级跃迁到基态放出的光子一定能使金属板B发生光电效应第Ⅰ卷(非选择题共54分)二、实验题(本题共1道小题,第1题10分,共10分)15.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1)摆动时偏角 应满足的条件是,为了减小测量周期的误差,计时开始时,摆球应是经过最(填“高”或“低”)点的位置,且用秒表测量单摆完成多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求出周期.图甲中秒表示数为一单摆全振动50次所经过的时间,则单摆振动周期为s。
6—17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物理试题(附答案)

安徽省六安市舒城晓天中学16—17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物理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有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正确的。
全部选对的给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或不选的得0分)1.两个用相同材料制成的半径相等的带电金属小球,其中一个球的带电量的绝对值是另一个的5倍,它们间的库仑力大小是F ,现将两球接触后再放回原处,它们间库仑力的大小可能是( )A.5 F /9B.4F /5C.5F /4D.9F /52.点电荷A 和B ,分别带正电和负电,电量分别为4Q 和Q ,在AB 连线上,如图1所示,电场强度为零的地方在 ( )A .A 和B 之间 B .A 右侧C .B 左侧D .A 的右侧及B 的左侧3.如图2所示,平行板电容器的两极板A 、B 接于电池两极,一带正电的小球悬挂在电容器内部,闭合S ,电容器充电,这时悬线偏离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保持S 闭合,将A 板向B 板靠近,则θ增大B .保持S 闭合,将A 板向B 板靠近,则θ不变C .断开S ,将A 板向B 板靠近,则θ增大D .断开S ,将A 板向B 板靠近,则θ不变4.如图3所示,一带电小球用丝线悬挂在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中,当小球静止后把悬线烧断,则小球在电场中将作( )A .自由落体运动B .曲线运动C .沿着悬线的延长线作匀加速运动D .变加速直线运动图1 B A Q 4Q图2 图35.如图4是表示在一个电场中的a 、b 、c 、d 四点分别引入检验电荷时,测得的检验电荷的电量跟它所受电场力的函数关系图象,那么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这个电场是匀强电场B .a 、b 、c 、d 四点的场强大小关系是E d >E a >E b >E cC .a 、b 、c 、d 四点的场强大小关系是E a >E b >E c >E dD .无法确定这四个点的场强大小关系6.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由qF E =可知此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E 与F 成正比 B .由公式q E P =φ可知电场中某点的电势φ与q 成反比 C .由U ab =Ed 可知,匀强电场中的任意两点a 、b 间的距离越大,则两点间的电势差也一定越大D .公式C=Q/U ,电容器的电容大小C 与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势差U 无关7. A 、B 在两个等量异种点电荷连线的中垂线上,且到连线的距离相等,如图5所示,则( )A.同一点电荷在A 、B 两点的电势能相等B.把正电荷从A 点移到B 点,电势能先增大后减小C.把正电荷从A 点移到B 点,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D. A 、B 两点的连线上任意两点的电势差为零8.一个电子在电场中A 点具有80eV 的电势能,当它由A 运动到B 克服电场力做功30eV ,则( )A .电子在B 点的电势能是50eV B .电子的电势能增加了30eV 图2 图5 图6C .B 点的电势为110VD .B 点的电势为-110V9.如图6所示,实线是一个电场中的电场线,虚线是一个负检验电荷在这个电场中的轨迹,若电荷是从a 处运动到b 处,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电荷从a 到b 加速度减小B .b 处电势能大C .b 处电势高D .电荷在b 处速度小10.如图7所示,质量为m ,带电量为q 的粒子,以初速度v 0,从A 点竖直向上射入真空中的沿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中,粒子通过电场中B 点时,速率v B =2v 0,方向与电场的方向一致,则A ,B 两点的电势差为:(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5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题目的要求作答)11.氢原子中电子绕核做匀速圆周运动,当电子运动轨道半径增大时,电子的电势能 , 电子的动能增 , 运动周期 .(填增大、减小、不变)12.如图8所示,两平行金属板间电场是匀强电场,场强大小为1.0×104V /m ,A 、B 两板相距1cm ,C 点与A 相距0.4cm ,若B 接地,则A 、C 间电势差U AC =____,将带电量为-1.0×10-12C 的点电荷置于C 点,其电势能为____ .13.带正电1.0×10-3C 的粒子,不计重力,在电场中先后经过A 、B 两点,飞经A 点时动能为10J ,飞经B 点时动能为4J ,则带电粒子从A 点到B 点过程中电势能增加了______,AB 两点电势差为____.三、计算题(本大题共45分, 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高二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第12套真题

高二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一、单选题1. 下列4个物理量,属于标量的是()A . 加速度B . 力C . 时间D . 速度2. 如图所示,粗糙的A,B长方体木块叠放在一起。
静置于水平面上,现B木块受到一个水平方向的牵引力F,但仍然保持静止,则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A . A对B的压力就是A物体的重力B . B不动是因为它受到的地面的摩擦力小于拉力FC . B与A间只有一对相互作用力D . 木块B先对地面施加压力,使地面发生形变后,地面再对B施加支持力3. 甲物体的重力是乙物体的3倍,它们在同一高度处同时自由下落,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甲比乙先着地B . 甲比乙的加速度大C . 甲、乙同时着地D . 无法确定谁先落地4. 从某一高度先后由静止释放两个相同的小球甲和乙,若两球被释放的时间间隔为1s,在不计空气阻力的情况下,它们在空中的运动过程中()A . 甲、乙两球的距离越来越大,甲、乙两球的速度之差越来越大B . 甲、乙两球的距离始终保持不变,甲、乙两球的速度之差保持不变C . 甲、乙两球的距离越来越大,甲、乙两球的速度之差保持不变D . 甲、乙两球的距离越来越小,甲、乙两球的速度之差越来越小5. 如图所示,在弹簧测力计下挂一重物,用手提着弹簧测力计,使重物在竖直方向上做多种方式的运动。
观察并记录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变化情况。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加速向上运动,弹簧测力计示数小于重力的数值B . 减速向上运动,弹簧测力计示数大于重力的数值C . 加速向下运动,弹簧测力计示数大于重力的数值D . 减速向下运动,弹簧测力计示数大于重力的数值6. 城市中的路灯经常用三角形的结构悬挂。
如图所示为这类结构的一种简化模型。
图中硬杆OB可以绕通过B点且垂直于纸面的轴转动,钢索和杆的重量都可以忽略。
如果悬挂物的重量为G,AO与BO间的夹角为θ。
关于钢索OA对O点的拉力和杆OB对O点的支持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钢索OA对O点的拉力大小为Gtanθ,方向沿钢索向上B . 钢索OA对O点的拉力大小为,方向沿钢索向上C . 杆OB对O点的支持力大小为Gtanθ,方向沿杆向右D . 杆OB对O点的支持力大小为,方向沿杆向右7. 如图所示,用一根长为L的细绳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悬挂质量为m的小球A,为使细绳与竖直方向夹角为30°且绷紧,小球A处于静止,则需对小球施加的最小力等于()A . mgB . mgC . mgD . mg8. 一个物体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这是因为()A . 它们是一对平衡力B . 它们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C . 它们既是平衡力又是相互作用力D . 以上说法均不正确9. 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具有惯性B . 物体的速度越大则惯性越大C . 若物体所受的合力不为零则物体没有惯性D . 若两物体质量相等则它们的惯性相同10.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它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遂宁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教学水平监测 物理 含答案

遂宁市高中2018级第三学期教学水平监测物理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满分48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
并检查条形码粘贴是否正确。
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非选择题用0。
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自然界中的电和磁等现象都是相互联系的,很多物理学家为寻找它们之间的联系做出了贡献。
最早发现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的科学家是A.洛伦兹B.安培C.法拉第D.奥斯特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磁感线总是从磁体的N极出发终止于磁体的S极B.一小段通电导线放在某处不受磁场的作用力,则该处的磁感应强度一定为零C.线圈放在磁场越强的位置,线圈的磁通量一定越大D.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变化越快;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越大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摩擦起电,是因为摩擦导致质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形成的B.在电场中无论移动正电荷还是负电荷,只要电场力做正功,电荷电势能一定要减少C.在地毯中夹杂导电纤维是为了利用人在地毯上行走时摩擦产生的静电D.电势降低的方向,一定就是场强方向4.下面是某同学对一些概念及公式的理解,其中正确的是A.根据公式SRρ=可知,电阻率与导体的电阻成正比LB.公式UItW=适用于纯电阻电路和非纯电阻电路中的电流做功C.根据公式q=可知,通过导体的电流与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成正比ItD.根据公式Q=可知,电容器的电容与其所带电荷量成正比,与两极CU板间的电压成反比5.三个点电荷电场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图中a、b两点处的场强大小分别为E a、E b,电势分别为aϕ、bϕ,则A.E a>E b,aϕ<bϕB.E a<E b,aϕ<bϕC.E a>E b,aϕ〉bϕD.E a〈E b,aϕ〉bϕ6.如图所示,实线表示电场线,虚线表示只受电场力作用的带电粒子的运动轨迹。
—17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物理试题(附答案) (2)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高二物理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
第Ⅰ卷1至4 页,第Ⅱ卷 5至 8页。
共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客观题 共48 分)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9题为单选,10—12题为不定选择,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下列说法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 )A .安培发现了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规律B .卡文迪许测出了静电力常量C .奥斯特通过实验发现了电流能产生磁场 D. 库仑提出了用电场线描述电场的方法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由E=F/q 可知,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E 与F 成正比B .由公式φ=E P /q 可知,电场中某点的电势φ与q 成反比C .由U ab =Ed 可知,匀强电场中任意两点a 、b 间的距离越大,则两点间的电势差也一定越大D .由公式C=Q/U 可知,电容器的电容大小C 与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势差U 无关3.在如图所示的四种电场中,分别标记有a 、b 两点。
其中a 、b 两点的电势相等,电场强度大小相等、方向也相同的是 ( )·a丁·a · b·a·b 甲 乙·b·a·bA.甲图:与点电荷等距的a、b两点B.乙图:两等量异种电荷连线的中垂线上与连线等距的a、b两点C.丙图:两等量同种电荷连线的中垂线上与连线等距的a、b两点D.丁图:匀强电场中的a、b两点4.磁场中某区域的磁感线如图所示,则()A.A、B两处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不等,B A>B BB.A、B两处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不等,B A<B BC.同一通电导线放在A处受力一定比放在B处受力大D.同一通电导线放在A处受力一定比放在B处受力小5.如图所示,细线拴一带负电的小球,球处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中,使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则()A.小球不可能做匀速圆周运动B.当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绳的张力一定最小C.小球运动到最低点时,球的线速度一定最大D.小球运动到最低点时,电势能一定最大6..所图所示,一根通电直导线放在磁感应强度B=1T的匀强磁场中,在以导线为圆心,半径为r的圆周上有a、b、c、d四个点,若a点的实际磁感应强度为0,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直导线中电流方向是垂直纸面向里B.c点的实际磁感应强度也为0C.d点实际磁感应强度为2T,方向斜向下,与B夹角为45°D.以上均不正确7.小灯泡通电后其电流I随所加电压U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P为图线上一点,PN为图线的切线,PQ为U轴的垂线,PM为I轴的垂线,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随着所加电压的增大,小灯泡的电阻增大B .对应P 点,小灯泡的电阻为21I U R =C .对应P 点,小灯泡的电阻为121I I U R -=D .对应P 点,小灯泡的功率为大小为图中矩形PQOM 所 围“面积”8.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极板A 接地,平行板电容器的极板B 与一个灵敏的静电计相接.将A 极板向左移动,增大电容器两极板间的距离时,电容器所带的电量Q 、电容C 、两极间的电压U ,电容器两极板间的场强E 的变化情况是( ) A 、Q 变小,C 不变,U 不变,E 变小 B 、Q 变小,C 变小,U 不变,E 不变 C 、Q 不变,C 变小,U 变大,E 变小 D 、Q 不变,C 变小,U 变大, E 不变9.为了儿童安全,布绒玩具必须检测其中是否存在金属断针,可以先将玩具放置强磁场中,若其中有断针,则断针被磁化,用磁报警装置可以检测到断针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