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字工作考核学校人员调查问卷
语言文字工作调查问卷

语言文字工作调查问卷(教师版)1、您所在的班级()A、小班B、中班C、大班2、您的学历是()A、中专B、大专C、本科D、研究生及以上3、班级中大部分幼儿在向他人分享自己的事情时,语言表达情况是()A、词汇丰富、能完整的、清楚的表达B、说话清晰、但是词汇不够C、说话不清楚、表达会乱、词不达意D、发音不清晰4、语言教学活动中,你与幼儿互动时提出的问题是活动前设计好的吗?活动中是否会有所改动?()A、与幼儿互动的问题是活动前准备好的,并且严格按照教学目标制定的,所以会根据设计的问题逐个提问,不会进行更改B、不会预先设计问题,都是随机的提问C、不会预先设计太多问题,但会确定一个提问框架,然后在活动中根据幼儿发展需要灵活提问5、你在开展语言教学时,常用的教学媒介是(多选)()A、图片B、幻灯片C、计算机D、投影仪6、在语言教学中,对幼儿有没有语言表达方面的要求()A、经常要求幼儿回答问题表达完整,还有能发表和同伴不同的意见B、只是按照流程组织活动,并没有关注幼儿是否得到语言方面的发展C、想到时就对幼儿提出要求,想不到时就会忽略7、您的提问设计能否激发幼儿有话说()A、不清楚B、偶尔会关注自己的教学语言C、经常会采取有效的提问设计,调动幼儿想说,小结也能做到提升经验8、在语言教育活动中,如果您提出问题后,会优先对以下哪种孩子的回答尤为关注()A、活泼开朗,爱和老师说话,但不能管好自己个人纪律的幼幼儿B、内向不说话,但是懂很多,认真听老师话的幼儿C、上课存在感很低的幼儿D、讲话不清楚,需要进行多次提醒的幼儿9、在集体教学中,当您提出问题,幼儿反应不强烈或者不知道时,你会?()A、给定足够时间后,以引导的方式将答案说出B、充分给予幼儿时间,耐心等待他们自己回答C、改变问答方式,由个人思考改为小组讨论D、改变问题的结构,将问题分为多个小问题,循序渐进10、您认为目前影响您语言教学活动效果的因素是()A、自身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技能B、幼儿园的支持C、家长的配合D、是否有良好的班级氛围E、其他11、您本期完成语言教育的目标情况怎么样()A、完成达到B、基本达到C、未达到D、说不清12、请写出您在语言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语言文字规范化问卷校领导版

语言文字规范化问卷校领导版
为了进一步加强学校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提高学校教育教学
质量,我们特制定此问卷,以便了解校领导对语言文字规范化的认
识和看法。
请您认真填写,我们将对您的意见和建议给予充分重视。
一、基本信息
1. 您的职务:____________
2. 您所在学校:____________
3. 您的工作年限:____________
二、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认知
1. 您认为语言文字规范化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如何?
()非常重视
()较为重视
()一般
()不太重视
()不重视
2. 您认为我国语言文字规范化的现状如何?
()非常好
()较好
()一般
()较差
()非常差
3. 您认为学校在语言文字规范化方面的工作效果如何?
()非常好
()较好
()一般
()较差
()非常差
三、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实践
1. 您学校是否定期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培训和宣传活动?()是
()否
2. 您学校是否将语言文字规范化纳入教育教学考核体系?
()是
()否
3. 您学校在教学、管理等书面材料中是否遵循语言文字规范化原则?
()是
()否
4. 您学校是否针对师生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竞赛、活动等?
()是
()否
四、意见和建议
请您就学校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请在此处填写您的意见和建议)
感谢您的参与!我们将认真倾听您的声音,不断改进学校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为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而努力。
语言文字调查问卷模板

尊敬的参与者:您好!为了更好地了解我国语言文字的使用现状和人民群众对语言文字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我们特设计此问卷。
本问卷采取匿名方式,所有信息仅用于统计分析,请您放心填写。
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一、基本信息1. 您的性别是:()男()女2. 您的年龄段是:()18岁以下()18-25岁()26-35岁()36-45岁()46-55岁()56岁以上3. 您的学历是:()小学及以下()初中()高中/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及以上4. 您所在的城市: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语言文字使用情况5. 您在日常生活中主要使用以下哪种语言:()普通话()方言()双语(普通话+方言)6. 您认为以下哪种语言使用频率最高?()普通话()方言()双语(普通话+方言)7. 您认为以下哪种语言使用不规范的现象较为普遍?()普通话()方言()双语(普通话+方言)8. 您在书写、交流、学习等方面遇到以下哪种语言文字问题?()普通话发音不准确()方言发音不准确()书写不规范()拼音使用不规范()其他9. 您认为以下哪种语言文字问题对您的生活影响较大?()普通话发音不准确()方言发音不准确()书写不规范()拼音使用不规范()其他三、语言文字工作满意度10. 您对当地语言文字工作部门的宣传和普及工作满意吗?()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非常不满意11. 您对当地学校开展的语言文字规范化教育满意吗?()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非常不满意12. 您认为以下哪种措施对提高语言文字规范化水平最有帮助?()加强语言文字法规宣传()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培训()加大执法力度()举办语言文字比赛活动()其他四、意见和建议13. 您对当地语言文字工作部门有哪些意见和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14. 您认为如何提高全民语言文字规范化水平?____________________再次感谢您的参与和支持!祝您生活愉快!【问卷结束】。
语言文字学校教师问卷

教师语言文字规范化问卷一、用“√”或“×”判断下列词语的注音是否正确粘贴zhān tiē(√)发酵fā jiào(√)投奔tóu bēn(×)剽窃piáo qiè(×)相差xiāng chā(×)逮捕dǎi bǔ(×)蜕变tuì biàn (√)牲畜shēng xù(×)重创zhòng chuàng(×)二、用“√”或“×”判断下列词语的用字是否规范峻工(×)精粹(√)重迭(√)痉孪(×)蛰伏(√)醮水(√)凭添(×)编篡(×)迫不及待(√)稗官野史(√)三、在括号内用“√”或“×”判断正误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从2001年1月1日起施行。
(√)2. 汉语文的教案、讲稿可以使用不规范字。
(×)3.规范汉字,是指经过整理简化并由国家以《简化字总表》与《通用规范汉字表》的形式,正式公布的简化字与传承字。
不规范字主要指:繁体字与异体字。
()4. 按音序排列,“花”在“火”前面。
(√)5.异体字在姓氏中可以保留使用。
(√)6.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
(√)7.按照《河北省学校语言文字工作达标建设实施方案》要求,努力培养学生的“一种能力两种意识”,即:语言文字应用能力,自觉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自觉传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意识。
(√)8. 广告用语可以使用方言。
()四、选择填空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所称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A )。
A. 普通话和规范汉字B. 普通话和汉字C. 标准汉语和规范汉字2.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 B )作为拼写工具和注音工具。
A. 《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B. 《汉语拼音方案》C. 《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3.“理发”中的“发”的繁体字是(B )。
小学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问卷调查学生版

小学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问卷调查学生版学生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问卷调查1、你是否知道你们学校正在推行语言文字规范化教育?知道()不知道()2、你认为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写规范的汉字对自己的研究和生活有好处吗?非常有好处()有好处()一般()不知道()3、在日常生活中,你主要使用哪种语言与他人交流?普通话()方言()外语()4、你最常在哪些场合使用普通话?学校()课堂()家乡()朋友聚会()5、你是否会纠正家长的发音错误和用字错误?经常()偶尔()不会()6、你认为自己的普通话水平如何?很好()一般()差()很差()7、你对网络语言持什么态度?大力支持()无所谓()坚决反对()辩证看待,吸收好的语言()8、你的老师在讲课时使用普通话吗?有时使用()不使用()9、你的老师在与你交谈时使用普通话吗?使用()有时使用()不使用()10、你能认出自己识字范围内的规范字吗?能()不能()11、你能正确书写所学的规范字吗?(包括字形、笔画、笔顺,并且有一定速度)能()不能()12、你是否注意到商店店铺中使用了“天尝地酒”、“鸡不可失”等错别字?是()偶尔()否()13、你的老师在板书和作业批改中使用规范字吗?使用()有时不使用()不使用()14、你能辨别影视屏幕、图书报刊和商业活动中的不规范字吗?能辨别()不能辨别()15、你认为推广普通话和推行规范汉字的最佳途径是什么?领导带头()学校教育()多开展活动()设立监督机构()16、当发现身边人使用不规范字时,你的做法是?当场指出()以后提醒()与己无关()17、你身边备有哪些字典?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新华字典()规范汉字字典()现代汉语规范词典()18、你认为有些人喜欢书写繁体字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才学()修饰()书写惯()19、你的作业不工整的原因是什么?作业太多,赶时间()从小养成的惯()其他()20、你们学校在语言文字规范化方面开展了哪些活动?方便()。
语言文字规范示范校问卷调查教师

语言文字规范示范校问卷调查(教师)1异体字就是同音、同义而形异的字。
............2、 街道的招牌匾额提倡写繁体字,因为繁体字很美观。
.................... (3、 普通话的声母都是辅音。
............................................. (4、 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 四、 在选择填空。
(第 3、 5 题可选多个答案)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从( A.2000 年 B.2001 年 C. 20022、 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为每年( A.8 月 B.3 月 C. 123、 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以( A. 普通话 B. 简体汉字4、 “万”字的笔画顺序是( A.横、撇、横折钩 B.5、 不规范汉字指的是( A.繁体字 B. 异体字 五、 给下面的话标注汉语拼音学习普通话,实现顺畅交流;推广普通话,构建和谐社会。
六、问答。
1、您对学校推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有哪些建议和要求?所在学校:性别:年龄:任课学科:一、 用“V”或“x”判断下列词语的注音是否正确 质量 zh( li mg( 哨卡 sh do k a( 结束 ji e s u() () 皇冠 hu dig gu d (二、 用 “/或 “x” 版报( ) 渡假( ) 三、 在括号内用“V”拓片tu o pi 电视 di a n si 处理ch u l a n ( (1(潜力qi 印l i( 差异ch a y ((字帖z 1 ti) 判断下列词语的用字是否规范。
餐厅( ) 凑和( )师付() 坐阵() 或“x”判断正误。
按装 家具翻天复地( 前扑后继(年)的第三周。
D.9 月 )作为基本教育教学用语用字。
规范汉字 D. 本地方言 )。
语言文字工作知识问卷调查

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问卷调查(教师类)所在学校性别年龄一、选择正确答案.1. 2000年10月31日,九届全国人大第十八次会议通过,由江泽民主席签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从_____起实施。
A. 2000年1月1日B.2000年12月1日C.2001年1月1日2. 普通话和规范字是_____。
A. 国家法定语言文字B.国家通用语言文字C. 国家通行语言文字3. 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___ __。
A. 规范汉字B. 通用汉字C. 标准汉字4. 国家为公民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提供______。
A. 便利B. 条件C.培训5.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规定各民族都有____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
A. 使用B. 发展C. 使用和发展6. 国家机关以_____为公务用语用字。
A. 汉语和汉字B. 普通话和规范汉字C. 中文7.提倡公共服务行业以_____为服务用语。
A. 普通话B. 当地方言C. 普通话和当地方言8.因公共服务需要,招牌、广告、告示、标志牌等使用外国文字并同时使用中文的,应当使用_____。
A. 简化汉字B.印刷体汉字C. 规范汉字9.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___作写拼音和注音工具。
A.《汉语拼音方案》B.《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C.注音字母10.凡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岗位,其工作人员应当____ 。
A. 会说标准的普通话B. 会说流畅的普通话C. 具备说普通话的能力11.《普通话水平等级测试标准》将普通话水平划分为三个级别,每个级别内再划分为两个等次,其中最高水平和最低等级水平分别为___。
A.一级甲等和三级乙等B.一级乙等和三级甲等C.一级甲等和三级甲等12.经国务院批准,每年9月份第三周是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
2006年9月10日至16日是第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
A. 七 B. 八 C. 九13.当前国家推广普通话的方针是“_____”。
教师版:语言文字的规范化问卷调查

教师版:语言文字的规范化问卷调查
背景
为了提高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水平,我们希望通过一份问卷调查了解教师们对于规范化的认知和实践情况。
请您花费一些时间填写以下问题,您的回答将对我们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问卷调查
1. 您认为规范化的语言文字使用在教学中的重要性是什么?
2. 您在课堂教学中是否强调学生使用规范化的语言文字?如果是,请简要描述您的教学方法。
3. 您是否认为学生在写作和口语中存在常见的语言文字错误?如果是,请列举一些您经常遇到的错误。
4. 您会采取什么措施来帮助学生纠正这些语言文字错误?
5. 您认为学校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促进学生规范化的语言文字
使用?
6. 您认为教师在规范化语言文字方面需要进一步的培训和支持吗?如果是,请列举一些您认为需要加强的方面。
7. 您是否在教学中使用任何规范化语言文字的参考资料或工具?如果是,请分享一些您常用的资源。
8. 您在评估学生语言文字能力时是否考虑规范化的使用?如果是,请简要描述您的评估方法。
9. 您认为规范化语言文字的教学对学生的研究成绩和发展有何
影响?
10. 您对于规范化语言文字的研究和实践有何建议?
结语
非常感谢您抽出时间填写本问卷调查。
您的回答将为我们提供宝贵的信息,帮助我们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语言文字能力。
如果您有任何其他补充意见或建议,请在下方留言。
---
以上就是本次问卷调查的内容,请您根据问题进行回答。
感谢您的参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言文字工作考核学校人员调查问卷
一、判断题(20分)(请在括号内打“√”或“×”)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九条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
3.经国务院批准,每年9月第一(三)周为“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
(×)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汉语拼音方案》作为拼写和注音工具。
(√)
5.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基本的教育教学用语用字。
(√)
6.关于教师普通话水平要求:汉语语音教师达到一级乙等以上,语文教师、对外汉语教学教师达到二级甲等以上,其他教师达到二级乙等以上。
(×)
7.各类汉语文教材、讲义、讲稿、试卷、板报、板书等用字,各类证件、徽章、旌旗、奖状、奖牌等用字,各类公文、公务印章、信笺、信封、档案、合同、广告、公务名片、票据、报表、宣传材料等用字,各类报纸、期刊、图书、电子出版物、网络出版物、音像制品出版物、电子屏幕等用字,均应当使用规范汉字。
(√)
8.各类名称牌、指示牌、标志牌、招牌、标语(牌)、
广告牌等牌匾不得单独使用汉语拼音;对规范汉字加注汉语拼音的,应当加注在汉字的下方。
(√)
9.公共场所用字和建筑物等设施的面向公众用字确需使用外国文字的,应当与规范汉字、汉语拼音同时使用。
外商投资企业依法使用外国文字名称的,应当与规范汉字同时使用。
(√)
10.(幼儿园)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加强普通话和规范汉字的培训工作,并将其作为教育教学和教师学生技能训练的基本内容纳入工作计划和教学计划,切实提高教师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和使用规范汉字的能力。
各级人民政府教育督导机构,应当把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推广使用普通话和推行使用规范汉字工作,作为教育督导的重要内容。
(×)
二、选择填空(20分)
C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从(2001年)1月1日起实施,《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从(2007年)4月1日起实施。
A.2000年/2001年
B.2000年/2003年
C.2001年/2007年
D.2003年/2007年
2.拼音书写格式不正确的一项是(C)
A.王芳WánɡFānɡ
B.冰心(笔名)Bīn Xīn
C.天姥山Tiān mǔShān
D.绍兴市Shàoxīnɡshì
3.用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D )。
A.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B.大概来了七八个人吧。
C.1亿零56万8000人。
D.戊戌年8月20日。
(七月初十)
4.标点符号用法不恰当的一项是(B)。
A.科学家很重视下面几种才能:(1)想象力;(2)直觉的理解力;(3)数学能力。
B.含有铁质的食物有猪肝、大豆、油菜、菠菜……等。
C.本报将于今年暑假举行“墨宝杯”书法大赛。
D.人还没看见,已经先听见歌声了,或者人已经转过山头不见了,歌声还在余音袅袅。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A.顿号、逗号、分号、句号、冒号、问号、叹号,以及引号、括号、书名号中的两部分,均占1个汉字位置。
竖排文稿中,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和冒号均置于相应文字之下偏左(右)。
B.公文正文结构层次序数,依次可以用“一、”“(一)”“1.”“(1)”“①”标注。
C.图或表的短语式说明文字,中间可用逗号,但未尾不
用句号,即使有时说明文字较长,前面的语段已出现句号,最后结尾处仍不用句号。
D.汉语拼音书写基本上以词为书写单位,但也有变通,小学低年级和幼儿汉语识字读物可按字注音。
三、判断注音正误(20分)(请在括号内打“√”或“×”)
影片piān(√) 比较jiǎo( ×)4 潜qián力( √)
召zhào集(√) 与yù会( ×)3 友谊yí( ×) 4
字帖tiě( ×)1 处chǔ理(×)4 惩chěnɡ罚( ×) 2 订dīnɡ正(×)4
四、判断用字正误(20分)(请在括号内打“√”或“×”)
安详(√)气概(√)沉湎(√)重迭(重叠×)粗旷(粗矿×)表帅(表率×)钉书机(订书机×)脍炙人口(√)
不落窠臼(√)鼎立相助(鼎力相助×)
五、谈谈您单位在语言文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以及您的建议(20分)
1.问题和困难:
2.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