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教案

合集下载

国医教学计划2

国医教学计划2

国医、健康工作计划陈小燕一、指导思想通过感悟《黄帝内经》,帮助学生实现三道合一,即做人之道、健康之道、成才之道合一的教育理念。

让孩子成为明白人,在生活中规范自己的行为。

二、基本情况:2018年下半年,上级领导确定滨江小学为区内国医启蒙教育特色学校。

学校成立了专门的项目组,精心布置了国医学堂,并且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国医普及活动,孩子们学习热情高,为国医知识进课堂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经过一年的学习,学生掌握了很多知识,也改变了很多不良的生活习惯。

三、具体目标:●做人之道“做人之道”为国医启蒙教育“三道合一”理念之首,并贯穿教育的全过程。

人生在世,首要一事为谋生。

然而人生价值观不同,谋生的意义和结果也就截然不同。

“做人之道”旨在“种根”,即为人生确立正确的方向,并提供持久的动力。

●健康之道“健康之道”即从了解自己开始,结合现代儿童的心理特点、不良生活习惯和常见病,通过学习《黄帝内经》中的基本理念,使孩子尽量少得病甚至不得病。

●成才之道“成才之道”是在“做人之道”和“健康之道”的基础上,用《黄帝内经》的思维观,开启儿童的智慧,促进他们正确思维方式的形成。

四、教学内容:《黄帝内经》《生命与健康常识》五、教学保障:1.组织重视、统一领导。

建立校级领导为组长的行动班子,明确分工,层层落实。

2.重视校内外结合进行教育。

以校内教育为主,和社区、家庭等加强联系,充分发挥各部门的教育作用,促进理论教育和实践的有机结合。

3.严格遵循教育规律。

要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增强教育的科学性、趣味性,多种教育方式齐下,力争取得优秀的教育成果。

六、课时安排:每周一节。

国医教案(范例)

国医教案(范例)
2、刚刚咱们看图片的时候,有的小朋友说,老师,我都流口水啦。下课之后,老师会把图片上那道菜的做法发到微信里,晚上可以让妈妈做给你吃。
3、这节课小朋友们上课时都很认真,而且学习新知识的时候还复习了之前的。咱们一起来表扬一下自己吧。
板书:
胡桃
胡桃肉甘,
补肾黑发,
多食生痰,
动气之物。
味:甘
性:温
入肾、肺、大肠经
师:小朋友们太棒了!就剩下最后一句了,它是——动气之物。吃多了会上火。
3、带读药性歌。大小声,模仿小动物声音,拍手读,接龙,男女孩分读,全班齐读,请小小老师带读。(不是每次都会全用这些方法,因时间而异,大概读七八遍)
4、讲述胡桃的性味、功效及能够医治的症状,板书并带读。(因为学习药性歌时,应经把大部分的功效都引了出来,所以这个环节讲述时就会很顺利。)
引出第二句药性歌——补肾黑发。(板书并带读)
师:咱们刚刚说了,胡桃又能补肾,又能黑发。那咱们就一下子吃好多,你们觉得这样行不行?(不行)那吃多了会怎么样呢?咱们之前学过了猪肉的药性歌,吃多猪肉会怎样?孩子:多食虚肥,会变胖。那还有一句呢,动风痰物什么意思?孩子:就是会有痰。对了!胡桃吃多了也会这样。所以第三句药性歌就是——多食生痰。(板书并带读)
想想咱们之前讲过的打老儿丸的传说枸杞能够??孩子可能会说让妈妈变漂亮或者说让人老的慢胡桃能够让一些人的白头发变黑老年人除外
国医教案
班级:博雅一班(大班)教师:边晶晶
教学内容:胡桃的药性歌、功效;
教学目标:孩子能够熟悉药性歌,掌握胡桃的功效;能够把所学知识告知父母,培养孩子把
课上所学应用于生活中的意识。
教学重点:熟悉药性歌,掌握胡桃的功效。
教学难点:能够把所学知识告知父母,并有意识的在生活中应用。

滨江小学“国医进校园”教案

滨江小学“国医进校园”教案

学科:国医课题执教老师陈小燕课型新授第 1 课时学习目标1 、通过对科普、神话故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天、地的形成。

2 、理解并背诵《一炁生阴阳》口诀。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初步了解天、地的形成。

教学环节板书设计什么是天?什么是地?乾坤是怎么来的?1、国医课学什么?(命、性、病)2、提出学习要求:做一个聪明的孩子。

导入1 写“聪”2、学习要有五到:口到、眼到、耳到、心到、手到。

你知道哪些有关天地的神话故事?乾坤形成的过程(1)、有形的物质凝集成星体-------------地(2 )、无形的空间扩展开来形成太空----------天探索新知1、说说自己的理解。

2、讲述神话故事。

3、观看 CAI.一炁生阴阳积阳即为天,积阴即为地,乾坤气冲和,万物由此生,人为万物灵。

一炁生阴阳积阳即为天,积阴即为地,乾坤气冲和,万物由此生,人为万物灵。

(炁qi 无序零为炁)1 、说说自己的收获。

2、背诵“一炁生阴阳”口诀。

巩固拓展背诵“一炁生阴阳”口诀,配上动作。

(炁qi 无序零为炁)学科:国医课题主备人何利1 、读背口诀。

2 、理解一炁生阴阳口诀。

学习口诀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型新授第 1 课时学习目标教学 环节 学 生 活 动板书 设计1 .使学生了解生命的孕育过程,感受生命的奇妙与珍贵;2.通过故事分享、联系生活实际,开展家务劳动体验,感受父母 之爱的伟大与无私; 3.理解、吟诵《孝道歌》、《弟子规》。

1.生命是奇妙的,生命是伟大的, 生命更是父母 1.讲故事《二十四孝》 (根据年段选择一两爱的结晶! 个故事) , 最感动你的是什么? 2.看了视频,你想说什 2.你想为爸妈做什么? 么?导入1. 观看《十月怀胎》视 频。

2. 谈感受。

探索新知1.汇报:二十四孝故事中最感动之处?2.联系实际谈:我想这样爱爸妈?《孝道歌》 《弟子规》教学 重难点1.指导诵读、 吟诵《孝道歌》 或者《入则孝》。

合作交流低年级《孝道 歌》;高年级《弟子规》之 “入则孝”篇1.重点:孝顺父母心2.难点:理解《孝道歌》、 《入则孝》1.布置作业:推荐 阅读书 目少儿版《二十四孝》故事;尾随爸妈上班一天,记录他们一天的工作内容; 2.每天干一件家务活。

国医启蒙教材草案

国医启蒙教材草案

国医启蒙教育草案第一册首页送给孩子们的话(聪)第一单元天地为本修三心第一课时:天地由何来1、古代神话——盘古开天地2、一炁生阴阳3、作业:1、做感恩的事——回家对长辈三鞠躬2、背诵并抄写:积阳则为天积阴则为地天地气冲和万物由此生第二课时:人由天地生1、我们是由何而来2、炁、氣、气(中医中,“炁”指的是先天之气,而“气”指的是后天之气。

)3、天气和地气(出示课件、教具)作业:1、做感恩的事——回家对长辈三鞠躬2、背诵并画一画六气和五味第三课时:气候与人体的关系1、什么是气候2、一年有几季3、六气对应五季作业:1、做感恩的事——回家对长辈三鞠躬2、背诵24节气歌;画出五季与六气的对应关系第四课时:物候与自然的关系1、复习什么是天气?有天气就有地气,地气就是物候2、用图或多媒体课件表示动、植物、微生物等随着季节变化而变化。

(包括人和作息、劳作等。

)3、作业:1、做感恩的事——回家对长辈三鞠躬2、拓展延伸:搜集和查找有关季节、气候的农谚第五课时:精、气、神1、什么是人候?2、人气的组成。

(人气等于什么)3、人随天地动。

【饮食起居(学校食谱和作息时间)】4、作业:A:做感恩的事——回家对长辈三鞠躬B:背诵《国医启蒙教育读本》P63页精气神三宝——假神与失神。

C:背诵并理解—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欲有节,起居有常、不妄做劳。

第二单元从环境看做人第一课时:敬畏天地心1、什么是敬畏?2、为什么要敬畏天地?作业:1、找一找:身边环境被破坏的现象2、想一想:自己做过哪些破坏环境的事情。

第二课时:环境恶化的原因1、谁让环境恶化2、做人的问题出在哪?——贪婪、无知、无能作业:1、反省生活中的“贪”2、说一说:环境恶化给人类造成哪些严重后果?第三课时:从环境看做人1、什么是环境?2、我们应该怎么办?3、做人的方向作业:1、背一背:《国医启蒙口诀》——做事先做人2、说一说:在生活中你是怎样保护环境的?第三单元从孝顺看做人第一课时:孝顺父母心1、什么是孝顺?2、为什么要孝顺?作业:1、向父母三鞠躬、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

中医教案模板

中医教案模板

中医教案模板一、课程名称:(适用大部分课程教案)二、授课对象中医学专业本科生/研究生三、授课时间2学时,每学时45分钟四、授课教师张某某,教授,中医学博士,具备丰富的中医教学和实践经验。

五、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使学生掌握中医基础理论,如阴阳五行、藏象、经络等;(2)培养学生运用中医诊断方法,如望、闻、问、切等;(3)提高学生运用中医治疗方法,如中药、针灸、推拿等。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案例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采用小组讨论、互动问答等形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新能力;(3)组织实践活动,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操作中。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中医学的热爱和自豪感,增强职业责任感;(2)树立正确的中医观念,尊重传统文化,弘扬中医精神;(3)培养学生关爱患者、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

六、教学重占和难点1、教学重点(1)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2)中医诊断方法的运用;(3)中医治疗方法的掌握。

2、教学难点(1)中医理论的抽象性和复杂性;(2)中医诊断与治疗的实践技巧;(3)中医学术思想的传承与创新。

七、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通过一个生动的中医临床案例,引出本节课将要学习的知识点,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同时让学生思考案例中涉及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2、新知讲授(20分钟)- 教师利用PPT、实物展示等教学辅助工具,详细讲解中医基础理论,如阴阳五行的基本概念、藏象学说的内涵、经络系统的分布和作用等。

- 通过图表、动画等形式,直观展示中医诊断方法,如切脉、望舌等技巧,并解释其临床意义。

- 结合实际操作,介绍中医治疗手段,如中药方剂的组成原则、针灸穴位的选取和操作要领等。

3、合作探究(15分钟)-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针对教师提出的临床问题,运用所学的中医理论和方法,进行病因分析和治疗方案设计。

- 每组选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补充,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中医备课教案模板范文

中医备课教案模板范文

一、课程名称中医基础理论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理解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 掌握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等基本理论。

- 了解中医诊断和治疗方法的基本原则。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运用中医理论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 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和辨证施治能力。

3. 情感目标:- 增强学生对中医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 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精益求精的学术态度。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 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 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等基本理论。

2. 教学难点:- 中医理论在实际临床中的应用。

- 辨证施治的技巧和方法。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中医基础理论。

2.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中医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典型病例,加深学生对中医理论的理解。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中医学的发展历程,激发学习兴趣。

2. 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

(二)新课讲授1. 讲解阴阳五行理论,阐述其在中医学中的重要性。

2. 讲解脏腑经络理论,分析其生理和病理机制。

3. 讲解中医诊断和治疗方法的基本原则,结合实例进行说明。

(三)案例分析1. 选择典型病例,引导学生运用中医理论进行分析。

2.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共同探讨诊断和治疗方案。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提出改进建议。

(五)课后作业1. 阅读相关教材和资料,巩固所学知识。

2. 完成课后思考题,加深对中医理论的理解。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讨论积极性等。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 临床实践:通过实际病例分析,评价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实际需求。

2. 分析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是否需要调整。

3. 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今后教学提供借鉴。

中医基础入门教案模板范文

中医基础入门教案模板范文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医的基本概念和起源,认识中医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2. 掌握中医基础理论中的阴阳、五行、藏象、经络等基本概念。

3. 熟悉中医诊断学的基本方法,包括望、闻、问、切四诊。

4. 培养学生对中医的兴趣,激发学习中医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1. 阴阳、五行、藏象、经络等基本概念。

2. 中医诊断学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1. 阴阳、五行等理论的抽象性。

2. 中医诊断学中的望、闻、问、切四诊的实际应用。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中医教材、中医模型等。

2.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通过播放中医相关的视频或图片,引起学生对中医的兴趣。

2. 提问:中医是什么?中医有哪些特点?二、讲授新课1. 中医的基本概念和起源- 介绍中医的历史、发展过程和特点。

- 强调中医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2. 中医基础理论- 讲解阴阳、五行、藏象、经络等基本概念。

- 通过实例说明这些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

三、课堂练习1. 让学生分组讨论,结合实际案例,分析阴阳、五行、藏象、经络等理论。

2. 教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和指导。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提问学生掌握的情况。

2. 让学生谈谈对中医的认识和看法。

二、讲授新课1. 中医诊断学- 讲解望、闻、问、切四诊的基本方法。

- 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四诊在中医诊断中的应用。

2. 举例说明四诊在实际诊断中的重要性。

三、课堂练习1. 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中医诊断的过程。

2.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和指导。

四、总结1. 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强调中医基础理论和诊断学的重要性。

2.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查阅资料,了解中医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

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了解学生对中医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2. 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中医的兴趣和积极性。

神奇的中医精品教案设计5则范文

神奇的中医精品教案设计5则范文

神奇的中医精品教案设计5则范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医基础理论》第四章“藏象学说”,详细内容为第一节“藏象学说基本概念”及第二节“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与病理变化”。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藏象学说的基本概念,掌握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与病理变化。

2. 能够运用中医理论分析病因病机,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3. 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增强对中医文化的认同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藏象学说基本概念,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与病理变化。

难点:如何运用中医理论分析病因病机。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挂图。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讲述一位患者因情绪波动导致肝气郁结,引发胸闷、胁痛等症状,引导学生思考情绪与疾病的关系。

2. 新课导入:讲解藏象学说的基本概念,阐述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与病理变化。

3. 例题讲解:分析上述实践情景中患者的病因病机,讲解如何运用中医理论进行诊断。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析其他实践情景,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藏象学说基本概念2. 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与病理变化心:主血脉,主神志肝:主疏泄,藏血脾:主运化,统血肺:主气,司呼吸肾:主水液,主纳气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七、作业设计患者,男,40岁。

近一个月来,经常出现心慌、失眠、多梦等症状,伴有心烦、口干、舌红少津、脉细数。

答案:患者可能因心火亢盛,导致心血不足,出现心慌、失眠、多梦等症状。

中医诊断:心火亢盛证。

2. 拓展延伸: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中医治疗心火亢盛证的方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医理论。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鼓励学生拓展延伸,深入了解中医文化,为今后临床实践打下坚实基础。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的选择与运用;2. 藏象学说基本概念的理解;3. 五脏六腑生理功能与病理变化的掌握;4. 例题讲解与分析病因病机的方法;5. 作业设计与拓展延伸的合理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以史为镜学做人第六课复习课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能够牢记三皇一帝。

2、能够巩固三皇一帝的主要贡献。

3、简单了解做人的标准。

教学重点:1、通过复习能够牢记三皇一帝。

2、能够巩固三皇一帝的主要贡献。

教学难点:能够向三皇一帝学习做人的标准,努力做一个三道合一的人。

教学方法:讲解、引导教学准备:PPT教学过程:一、导入:《手指健康律动》二、复习:1、前几天我们学的是“以史为镜学做人”,老师给你们找来了最优秀的人物作为镜子,我们要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那我看看你们记住你们学习的榜样了吗?1)第一位是谁?天皇——燧人氏。

他对我们最大的贡献是什么?他发明了“钻木取火”,使我们结束了吃生肉、喝生水的时代,进入了现代文明。

他是一位肯动脑筋、不怕吃苦的年轻人。

2)那我们的第二面镜子是谁呢?人皇——伏羲氏。

他对人类最大的贡献都有什么?缝制衣服、结网打渔,他还绘制了八卦图,他发明了一种乐器——瑟,来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

3)第三位,他是谁呢?地皇——神农氏。

他最大的贡献是什么?他尝百草,写了《神农本草经》,告诉人们哪一种草药治哪一种病。

他还发现了五谷,是农业的发明者,现在我们吃的食物可是要感谢他呀。

经过他的尝试,才知道这些食物既好吃又有营养,所以到现在,人们还种植着五谷。

4)那这一位呢?黄帝。

他最大的贡献:打败了蚩尤,统一了华夏,之后,他把好的方法、经验教给了部落里的每一个人,让大家都受益,所以,所有的部落首领和人民都非常的尊敬黄帝。

5)第五位呢?仓颉。

他最大的贡献是发明了文字,人们记录一些事情非常的不方便,他自己也是,得把很多很多的任务和事情记下来,刚开始,用绳子打结,后来,用不同的贝壳,可是还是记不过来,这时,他没说:哎呀,不行了,我记不了了,而是想办法解决问题,小朋友们一定要学习他这一点,积极动脑筋、想办法。

于是在一次狩猎的时候,他就发现了动物的脚印是一种符号,受它们脚印的启发,仓颉就发明了文字。

6)天皇——燧人氏、人皇——伏羲氏、地皇——神农氏、黄帝、仓颉,他们都是有大爱的人,而且,有什么事情愿意和大家分享,我们称他们为:天下为公,这就是我们要学习他们的地方,学习他们“天下为公”的品质,有什么事情、好的方法要大家一起分享,他们都是爱帮助别人的人。

我们小朋友也要学习他们的方法、学习他们的大爱,帮助别人。

学好他们就是合道,什么是合道呢?就是合天地之道,顺从自然规律,就是我们上次讲的“人随天地动”,遵循自然规律,这就是我们称为“合道”,那我们来看看做人的标准,我们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你来想一想,这几天老师跟你们分享了这么多优秀的人物,这么多面镜子,那你受他们的启发,你要做什么样的人?请小朋友说出自己榜样的品质是什么?如:勇敢、善良、又爱心、爱帮助别人的人。

2、做人的标准:他们都是我们做人的楷模,下面我们来看看做人的标准是什么。

来看看中间黄色的字;真人、至人、圣人、贤人,还有愚人,我们小朋友千万不要做这种人,那我们来了解了解真人、至人、圣人、贤人,我们朝着上面的目标发展,那我们来了解一下,1)什么是真人,他是合于道,凡而超俗。

就是真人已经掌握了阴阳变化的规律,能够调节呼吸,吸收精纯的清气,超然独处,令精神守持于内,锻炼身体,使筋骨肌肉与整个身体达到高度的协调,所以他的寿命同于天地而没有终了的时候,这是他修道养生的结果。

2)什么是至人呢,他们是达于道,凡而超俗。

至人具有醇厚的道德,能全面地掌握养生之道,和调于阴阳四时的变化,离开世俗社会生活的干扰,积蓄精气,集中精神,使其远驰于广阔的天地自然之中,让视觉和听觉的注意力守持于八方之外,这是他延长寿命和强健身体的方法,这种人也可以归属真人的行列。

3)圣人是循于道,凡而脱俗的人。

他们能够安处于天地自然的正常环境之中,顺从八风的活动规律,使自己的嗜欲同世俗社会相应,没有恼怒怨恨之情,行为不离开世俗的一般准则,穿着装饰普通纹采的衣服,举动也没有炫耀于世俗的地方,在外,他不使形体因为事物而劳累,在内,没有任何思想负担,以安静、愉快为目的,以悠然自得为满足,所以他的形体不益衰惫,精神不益耗散,寿命也可达到百岁左右。

4)贤人是基于道,凡而不俗的人。

能够依据天地的变化,日月的升降,星辰的位置,以顺从阴阳的消长和适应四时的变迁,追随上古真人,使生活符合养生之道,这样的人也能增益寿命,但有终结的时候。

5)现实中的例子:①真人:可望而不可及(上古、中古)②至人:可望而不可及(上古、中古)③圣人:现实中就有。

(孔子)④贤人:现实中就有。

(南怀瑾、张至顺)⑤真至圣贤人:做人的典范,成才的榜样,健康的楷模。

以天地为中心的人,道上开智。

⑥名人:著名企业家,短暂的、一时的,守法的人。

马云,王石,姚明等等。

⑦民人:活在百姓心中的人,付出的人,为社会的人。

感冒清热冲剂:张仲景。

3、三道合一:1)那我们小朋友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我们要做一个三道合一的人。

遵循做人之道,健康之道,成才之道,三道合一。

都有哪三道?2)三道合一的创始人是谁呢?炎帝。

继承人是谁呢?黄帝。

三、课后总结:1、学习内容:1)今天我们复习了什么?三皇一帝2)三皇一帝有哪些贡献和优点?学生发言回答。

3)做人的标准是什么?老师引导学生回答。

2、课堂评价:你们表现的太棒了,三皇一帝记的很牢固,要继续坚持哦。

四、作业:记住做人的标准及三道合一。

五、反思:第二章以史为镜学做人第七课“儒释道”的做人标准(一)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儒释道”的做人标准。

2、学习道家和佛家的做人的标准。

3、通过学习道家和佛家的做人标准,使其能够对自身产生一定的影响。

教学重点:学习道家和佛家的做人的标准。

教学难点:通过学习道家和佛家的做人标准,使其能够对自身产生一定的影响。

教学方法:讲解、引导教学准备:PPT教学过程:一、复习:1、歌曲:《感恩一切》。

2、三皇一帝是谁?他们对我们人类都有什么贡献?3、三道合一是指哪三道?二、导入:《五脏健康律动》1、你们知道五脏是什么吗?肝心脾肺肾,它们都在我们的身体里边,那怎么做呀?记住,我们的五官和五脏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目为肝之官,舌为心之官,口唇为脾之官,鼻为肺之官,耳为肾之官。

那我们保护好我们的五官,也就保护好了我们的五脏,我们的五脏好了,五官也就好了。

1)现在,来看第一节,就是保护我们的肝,肝开窍于目,那第一节就是保护我们的眼睛,把劳宫穴搓热了以后,来保护我们的眼睛,我们一起来搓手,是不是热了,热了之后放在眼睛上。

在眼睛疲劳的时候,可以做做这个动作,使眼睛明亮。

2)第二节是保护我们的心,心开窍于舌,舌头动起来了,可以保护我们的心。

那舌头怎么动呢?我看见有的小朋友让舌头转一转、伸一伸,我们还可以让舌头发出响声,弹。

下面我们拍两下,弹两下。

3)第三节,我们的脾开窍于口唇,那我们用你们经常跟爸爸妈妈做的一个工作,就是给爸爸妈妈一个吻,左边一个,右边一个。

我们拍两下,然后左边一个飞吻,右边一个飞吻。

4)第四节,肺开窍于鼻,那我们按摩按摩我们的鼻子,我们从鼻子的上边滑下来,从两边按摩鼻翼的两侧。

拍两下,按摩两下。

5)第五节,肾开窍于耳,耳朵在头的两侧,耳朵上有很多穴位,我们从上往下滑下来,可以按到很多穴位。

还是两下,预备齐。

2、好了,我们的肝心脾肺肾对应的五官你记住了没有?下面我们一起来念一遍:肝开窍于目,心开窍于舌,脾开窍于口,肺开窍于鼻,肾开窍于耳。

肝心脾肺肾对应的是目舌口鼻耳。

3、小朋友跟着音乐再做一遍。

三、道家三不:1、导入:小朋友们还记得做人的标准是什么吗?真至圣贤下面我们来看看儒释道医中做人的标准都是什么。

我们先来看看道家做人的标准。

2、道家的做人标准就是“三不”,分别是: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载。

1)生而不有:创生万物而不据为己有。

土地给了花草生命,但土地并没有说,它们的生命是我给的,所以它们是我的,你没经过我的允许你不能看。

2)为而不恃:兴作万物二不自恃己能。

阳光照耀植物,让植物生长,但阳光并没有说,是我给了植物营养,让它们长起来的,我很厉害。

3)长而不载:长养万物而不主宰。

天地中有六气、五味,滋养了我们的生命,但并没有说,我滋养了你们,你们要听我的。

4)是谓玄德:玄德就是天地之德,也是做人的核心,做人要顺从天德(玄德)。

智慧是自然界给的东西,只有放下自我,人才能顿悟,一下会觉得自己全空了,也就是一个无我的状态,如果用三不来修德,智慧肯定会出来,因为德与智是同步的,德越好智越高。

四、佛家八戒:1、导入:下面我们来看看佛教中做人的标准。

2、讲解八戒:一戒杀生,二戒偷盗,三戒淫邪,四戒妄语,五戒饮酒,六戒着香华,七戒坐卧高广大床,八戒非时食。

3、故事:《猪八戒吃西瓜》有一天,天热极了。

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他们走得又累又渴,孙悟空说:“你们在这儿歇一会儿,我去摘点水果来给大家解解渴。

”猪八戒连忙说:“我也去,我也去!”他想:跟了孙悟空去,能早点吃到水果,还可多吃几个。

猪八戒跟着孙悟空,走呀,走呀,走了许多路,连个小酸梨也没找着。

他心里不高兴了,就哎哟哎哟的叫起来。

孙悟空知道猪八戒偷懒,不去理他,就一个跟头翻到南海去摘水果了。

猪八戒,找了个树荫,正想睡一觉,忽然看见山脚下有一个绿油油的东西,走过去一看,哈哈,原来是个大西瓜!他高兴极了,把西瓜切成了四块,自言自语地说:“第一块,请师父吃;第二块请孙悟空吃;第三块请沙和尚吃;第四块,嗯,是我的。

”他张开大嘴巴,几口就把这块西瓜吃了。

“西瓜一块不够吃,我把孙悟空的那一块吃了吧。

”他又吃了一块。

“西瓜真解渴,再吃一块也不算多,我把沙和尚的一块也吃了吧。

”他又吃了一块,这下只留下唐僧的一块了。

他捧起来,放下去,放下去,又捧起来,最后还是没忍住,把这块西瓜也吃了。

“八戒,八戒!”猪八戒一听,是孙悟空在叫他呢,原来孙悟空在南海摘了蜜桃、甜枣、玉梨回来,正好看见猪八戒在切西瓜,就在云头上偷偷地瞧着呢。

“八戒,八戒,你在哪里?”猪八戒慌了,心想,我找到大西瓜自己吃了,要是让孙悟空知道,告诉了师父,这就糟了。

他连忙拾起四块西瓜皮,把它们扔得远远的,这才回答说:“我,我在儿呢!”孙悟空说:“我摘了些果子,咱们回去一起吃吧。

”猪八戒说:“好的,好的。

”八戒刚走了几步,就摔了一跤,脸都跌肿了,低头一看,原来是踩在了自己刚才扔的西瓜皮上了。

孙悟空说:“是哪个懒家伙把西瓜皮乱丢,害得八戒摔了一跤!”“哎,哎,不要紧,没摔痛!”八戒和孙悟空继续往前走,啪嗒一下,八戒又摔了一跤。

孙悟空说:“哎呀,又是哪个懒家伙偷吃了西瓜,把西瓜皮乱丢。

”八戒心想:怎么又踩上一块西瓜皮,真倒霉!可要小心点儿。

他刚想到这儿,忽然脚下一滑,又跌了一跤,孙悟空哈哈大笑,说:“八戒!你今天怎么尽摔跤?”八戒的脸越涨越红,一句话也讲不出。

总算走到了休息的地方,八戒心想:一路上摔了三跤,摔得我好苦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