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6.2绿色化学与可持续发展教案苏教版选修2
苏教化学选修化学与技术课件:专题6第二单元绿色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思考感悟 1.绿色化学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绿色化学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提示】 提示】 绿色化学的核心内容包括:“原子经 绿色化学的核心内容包括: 济性” 避免使用或产生有害、 济性”;避免使用或产生有害、有毒的化学药品 或溶剂;物质可再生,循环使用。 或溶剂;物质可再生,循环使用。
二、绿色化学工艺 1. 原料的绿色化 : 尽量使用 农业性 、 _______ . 原料的绿色化: 尽量使用_______、 生物性 原材料等可再生性资源代替石油产品来制备有机 化合物,从而避免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 化合物 , 从而避免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 , 同 时解决资源枯竭的问题。 时解决资源枯竭的问题。 2.催化剂的绿色化:多数的有机合成需要在催 .催化剂的绿色化: 化剂存在的条件下进行,在选择合成路线时, 化剂存在的条件下进行,在选择合成路线时,应 尽量减少化学转化的步骤和使用的试剂, 尽量减少化学转化的步骤和使用的试剂,选择无 毒害的催化剂, 毒害的催化剂,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有害物质和废 物的排放。 物的排放。
(2)生产利用的化学反应是 原子经济性反应 , 反 生产利用的化学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 生产利用的化学反应是 应物各元素的原子全部转移到生成物中; 应物各元素的原子全部转移到生成物中; (3)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催化剂是无毒、无害、有 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催化剂是无毒、无害、 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催化剂是无毒 高选择性的 ,使用的溶剂也是无毒、无害的; ___________,使用的溶剂也是无毒、无害的; (4)生产过程中耗能低,最好在_________下实现; 生产过程中耗能低,最好在 常温常压 下实现 下实现; 生产过程中耗能低 (5)选择化学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物质,应尽量使 选择化学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物质, 选择化学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物质 发生化学意外事故的几率和危害性降低到最小程度, 发生化学意外事故的几率和危害性降低到最小程度, 得到的产品在不能使用后可降解成无害物质。 得到的产品在不能使用后可降解成无害物质。
绿色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技术优势:高效 合成与分离技术 可以显著降低生 产成本和提高产 品质量,同时减 少对环境的负面 影响。
未来发展:随着 科技的进步,高 效合成与分离技 术将不断得到优 化和改进,为实 现绿色化学与可 持续发展提供更 加强有力的支持。
绿色溶剂与催化剂
绿色溶剂:选择无毒、低毒、易 回收和可再生的溶剂,减少对环 境和健康的危害。
和管理经验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全球环境问题
绿色化学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认可和应用,国际合作与交流有助于推动绿色化学技术的研 发和应用。
各国政府、企业和学术界应加强合作,共同应对全球环境问题,推动可持续发展。
通过国际合作与交流,可以共享绿色化学技术、经验和资源,促进全球绿色化学的进步和发 展。
未来展望: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绿色化学有望为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 做出更大贡献。
绿色化学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绿色化学的背景与意义
绿色化学在可持续发展中 的重要性
绿色化学在环境保护中的 作用
绿色化学在资源利用方面 的优势
绿色化学的应用领域
环境保护: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降低对环境的破坏 能源利用:开发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农业发展:推广绿色农业,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 医疗健康:研发绿色药物,降低对人体的副作用
03
绿色化学的核心原则与 技术
原子经济性原则
定义:在化学反应中,尽可能使所有参与反应的原子都被利用,以实现废物的最小化。
目的:减少或消除废物,降低对环境的负担。
技术:原子经济性原则的实现需要依靠高效的化学反应技术和分离技术,例如酶催化、 膜分离等。
意义:原子经济性原则是绿色化学的核心原则之一,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境的影响。
苏教版化学选修二6.2《绿色化学和可持续发展》学案

第二单元绿色化学与可持续发展一、学习目标通过对绿色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进一步树立绿色化学的观念。
二、学习重点绿色化学工艺。
三、学习难点绿色化学工艺。
四、学习过程(一)绿色化学的含义1.绿色化学的含义绿色化学要求利用化学原理从___消除污染,___或___在化工产品的设计、生产及应用中___的___和___。
绿色化学要求化学反应和化学工业过程以“原子经济”为___,在获取新物质的化学反应中充分利用参与反应的原料的每个原子,实现“___”。
2.绿色化学的主要原则一些化学家曾提出绿色化学的12条原则,其中关键的是:使用___、___的原料或___资源;生产利用的化学反应是原子经济反应,即生产中使用的反应物在反应中被___,反应物中各元素的原子全部转入生成物中;生产过程使用的催化剂是___、___、___的,使用的溶剂也应是___、___的;生产过程的能耗要___,最好能在___下实现;选择化学生产过程中需要的物质,应尽量使发生化学意外事故的几率和危害性降低到最低程度,得到的产品在不能使用后要___成无害物质。
答案:1.源头减少消除有害物质使用产生基本原则零排放2. 无毒无害可再生充分利用无毒无害有高选择性无毒无害低常温常压可降解(二)绿色化学工艺1.原料绿色化现代的许多有机合成工艺使用___的石油炼制产品为原料,在生产过程中,尤其在各种___阶段,存在较多的___的反应。
化学家研究发现可以使用___、___原材料等___代替石油产品来制备有机化合物,从而避免生产过程中污染严重的反应,同时解决资源___的问题。
2.催化剂绿色化催化剂的使用提高了___、___。
化学家研究并利用一些新的催化剂,找到了许多新的合成化合物的反应路线,减少了化学转化的___和使用的___,避免了反应___的增加。
但是,许多催化剂有___,要求的反应条件较苛刻。
如何设计和使用___的催化剂,也就成了绿色化学的重要内容。
如一类结晶型的硅铝酸盐,具有均一的微孔结构,能在分子水平上筛分物质,可作为分子筛。
绿色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绿色化学与可持续发展随着人们对于环保意识的增强,绿色化学作为一种新兴技术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绿色化学是指在化学产品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尽量使用资源可持续性的原料,同时减少或消除有害物质的产生。
它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相契合,为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双赢局面提供了新的途径。
一方面,绿色化学通过改善原料的选择和生产过程,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消耗。
传统化学合成往往使用大量化石能源和有毒物质作为原料,造成了严重的污染问题。
而绿色化学则提倡使用可再生、无毒或低毒的原料,使得产品更加环保,同时也能减少资源的耗竭。
例如,传统的染料合成往往使用有机溶剂和重金属催化剂,而绿色染料的合成则采用水作为溶剂,并利用无机盐催化,减少了有机溶剂的使用和对环境的污染。
另一方面,绿色化学还致力于开发新的可再生能源和高效催化剂。
传统化学合成过程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能源,而且产生了大量的废弃物。
绿色化学通过研究新的能源转换方法和高效催化剂,可以大幅提高化学反应的效率,减少能源的消耗和废弃物的排放。
例如,利用太阳能和氢气合成可燃气体,不仅能够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还能够减少空气中有害气体的排放。
此外,绿色化学还关注产品的生命周期,从设计到废弃的全过程都要尽量减少对环境的负担。
传统化学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往往会释放出有害物质,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
绿色化学通过改进产品设计,选择更环保的材料,减少有害物质的释放和环境的污染。
例如,绿色化妆品采用天然植物提取物作为原料,不含有害化学物质,对人体和环境更加友好。
然而,绿色化学的推广并非一帆风顺。
在实践中,绿色化学面临着许多技术和经济上的挑战。
绿色原料的研发和生产成本较高,对于一些中小型企业来说承担困难。
同时,部分绿色化学技术的研发和应用还存在着一些难题,需要更进一步的研究。
为了推动绿色化学的发展,政府、企业和学术界可以加强合作,共同研究解决这些问题。
在推动绿色化学发展的同时,我们也需要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从源头上减少对环境的损害。
2013-2014学年高二化学同步练习:6.2 绿色化学与可持续发展(苏教版选修2)

第二单元绿色化学与可持续发展考查点一绿色化学的含义1.“绿色化学”是21世纪化学发展的主导方向.“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本上消除污染,是一门能彻底防止污染产生的科学,包括“绿色生成”和“绿色销毁”等内容。
在整顿音像市场的活动中,查封了一批盗版光盘,并进行了“绿色销毁”。
以下属于“绿色销毁”的是()。
A.泼上汽油焚烧B.倾倒于江河之中C.深埋于土中D.碾压粉碎后回收利用解析碾压粉碎后回收利用既销毁了盗版光盘,又可作为再生原料,最符合“绿色化学”宗旨。
答案D2.(浙江金华)下列各项中,现在提倡的是( ).①原子经济②绿色化学③液体饮料中加少量三聚氰胺④研发新型环保汽车A.①② B.③④C.①②④ D.①②③④解析从节约原料和保护环境的角度看,①②④都应该提倡.三聚氰胺属于有毒物质,不宜在食品中添加,故C项正确。
答案C3.(江苏南京)节能减排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参与节能减排是每一位公民应尽的义务。
下列举措不符合这一要求的是(A.自2008年6月1日起,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B.加大石油、煤炭的开采速率、增加化石燃料的供应量C.推广使用乙醇汽油作为汽车的燃料D.洗涤衣物时使用无磷洗衣粉等洗涤剂解析实行塑料袋有偿使用可以减少“白色污染”.推广使用乙醇汽油可以节省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
用无磷洗衣粉洗涤衣物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水体富营养化。
答案B4.(安徽安庆)根据“绿色化学”的思想,某化学家设计了下列化学反应步骤:①CaBr2+H2O错误!CaO+2HBr②2HBr+Hg错误!HgBr2+H2↑③HgBr2+CaO错误!HgO+CaBr2④2HgO错误!2Hg+O2↑该方案的目的是为了制备( A.HBr B.CaOC.H2D.Hg解析CaBr2、Hg为催化剂,CaO、HBr、HgBr2、HgO皆为中间产物,总反应为H2O分解产生H2和O2,故选C。
答案C5.20世纪90年代,国际上提出了“预防污染”的新概念。
“绿色化学"是“预防污染”的基本手段,下列各项中属于“绿色化学"的是( )。
高中化学 专题六 从污染防治到绿色化学教案 苏教版选修2

专题六从污染防治到绿色化学一、课程标准2知道大气主要污染物,能说出削减大气污染物的原理和方法。
3知道主要的居室空气污染物;了解其对人体的危害。
4生疏“白色污染”的危害和防治方法5依据防治土壤污染、爱护环境的要求,举例说明废水处理、垃圾和其他生活废弃物处置的方法。
[活动与探究建议]1 调查:学校所在地区大气污染及防治状况2 调查并争辩:燃烧化石燃料对环境可能造成的污染与治理途径。
3 试验:一氧化碳的毒性。
4 争辩:在田间或市区焚烧植5 物秸秆、枝叶以及垃圾的危害。
6 争辩:如何削减或避开甲醛等挥发性有机物、氡等对居室空气的污染。
7 调查:当地生活垃圾的处理和回收利用状况,8 争辩并提出改进意见。
二、教学内容增减建议1、建议补充酸雨的危害及废旧电池的污染及处理2、结合多糖性质,3、学习有关沼气的制取4、建议补充绿色化学的12条原则三、课时支配建议第一单元环境污染的化学防治1-2课时其次单元绿色化学与可持续进展1课时[学问回顾]1什么是环境污染?环境污染的类型有哪些?2常见的大气污染物有哪些?3、什么是酸雨?酸雨的主要类型有哪些?酸雨有哪些危害?第一单元环境污染的化学防治[学问学习]一、煤的脱硫处理1、煤的脱硫处理目的:2、方法及反应(1)接受“流化床”燃烧技术,在煤燃烧的同时进行脱硫处理。
过程中的化学反应:(2)实施煤炭燃烧后的烟气净化技术:把煤炭燃烧产生的烟气通入吸取塔中,用石灰水淋洗,过程中的化学反应:(3)微生物脱硫技术,利用微生物使硫元素转化为硫酸盐或硫酸过程中的化学反应:二、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将固体废弃物经化学、物理、生物等途径达到减量化、无害化、或部分资源化,以便于利用、储存、运输或最终处置的过程。
三、从农业废弃物获得能量生物质能的概念:生物质能源有:1、甲烷:燃料有机物沼气菌2、沼液:浸种、养蘑菇、防果苗冻害等。
3、沼渣:高效有机肥课堂练习:5为了更好地解决能源问题,人们一方面争辩如何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另一方面查找能源,以下做法不能提高燃料效率的是A.煤的气化与液化B.液体燃料呈雾状喷出C.通入大大过量的空气D.将煤粉碎6煤的综合利用可以获得洁净的燃料及多种化工原料。
高中化学专题六从污染防治到绿色化学6.2绿色化学与可持续发展教案苏教版选修2(2021学年)

高中化学专题六从污染防治到绿色化学6.2绿色化学与可持续发展教案苏教版选修2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化学专题六从污染防治到绿色化学 6.2 绿色化学与可持续发展教案苏教版选修2)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化学专题六从污染防治到绿色化学 6.2 绿色化学与可持续发展教案苏教版选修2的全部内容。
第二单元绿色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知识学习]1绿色化学的含义:2原子利用率:ﻫ原子利用率=3绿色化学工艺1、原料绿色化:用可再生资源(农业性、生物性)原料,2、替代不3、可再生性原料.4、ﻩ催化剂绿色化:选用无毒、无污染、可重复5、使用的高效催化剂。
如分子筛、酶等。
6、ﻩ溶剂绿色化:溶剂要低污染、低残留、溶解性强。
如:超临界二氧化碳或液态二氧化碳、离子液体等.7、产品绿色化:产品的使用不8、会引起生态危害、不9、ﻩ会威胁人类健康、可循环利用。
课堂练习:620世纪90年代,国际上提出了“预防污染”的根本手段,它的目标是研究和寻找能充分利用的无毒害原材料,最大限度地节约能源,在化工生产各环节能都实现净化和无污染的反应途径。
下列各项属于“绿色化学”的是A.处理废弃物 B.治理污染点ﻩﻩC.减少有毒物ﻩﻩD.杜绝污染源7在“绿色化学工艺”中,理想状态是反应物中原子全部都转化为欲制得的产物,即原子利用率为100%.在用CH3C≡CH合成CH2=C(CH3)COOCH3的过程中,欲使原子利用率达到最高,还需要的其它反应物有A.CO和CH3OHﻩB.CO2和H2O C.H2和CO2ﻩﻩ D.CH3OH和H28绿色化学对化学反应提出了“原子经济性"的新概念及要求。
高中化学 6.2 绿色化学与可持续发展文字素材 苏教版选修2

绿色化学与可持续发展近年来,随着世界人口增长和经济的迅猛发展,世界资源的巨大消耗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环境污染和人类生态平衡问题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和关注,许多国家提出了人类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问题,从而出现了发展绿色经济、开发绿色科技的热潮。
由于化学在人类经济发展中的重大作用以及它在资源利用和对人类生存环境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发展绿色化学成为了贯彻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一、"绿色化学"的提出与内涵"绿色化学"这个名称最早出现在美国环保局的官方文件中,以突出化学对环境的友好。
1995年,美国总统克林顿、副总统戈尔专设了"总统绿色化学挑战奖",以推动社会各界进行化学污染预防和工业生态学研究,鼓励支持重大的创造性的科学技术突破,从根本上减少乃至杜绝化学污染源。
由于上述原因,使得"绿色化学"这个名称广为传播。
绿色化学又称绿色技术、环境无害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清洁化学。
绿色化学即是从源头上用化学及其它技术和方法去减少或消除那些对人类健康、社区安全、生态环境有害的原料、催化剂、溶剂、试剂、产物、副产物等的使用和产生。
它是实现污染预防的基本的和重要的科学手段,包括许多化学领域,如合成、催化、工艺、分离和分析监测等。
可以看出绿色化学是发展生态经济和工业的关键,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绿色化学"的作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化学对农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然而,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多数不具备环境相容性,地球缺乏对它们的"自净能力",随着它们在环境中的残留物越来越多,空气污染、气候变化、臭氧层损耗、淡水资源枯竭、水污染、森林锐减、水土流失、沙漠化、物种的灭绝、生物多样性锐减等严峻问题日益出现,危害了生物和人类以及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
因此,研究高效低毒的化学技术是绿色化学近期的紧迫任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绿色化学与可持续发展本章说明一、教学目标1.以金属矿物的开发和利用为例,认识化学方法在实现物质间转化中的作用,体会保护金属资源的重要性。
2.了解海水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前景及化学在其中可以发挥的作用。
3.认识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综合利用的意义。
4.以聚乙烯为例,了解高分子材料在生活等领域中的应用及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
5.认识化学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树立绿色化学的观念。
二、内容分析1.地位和功能众所周知,化学研究和应用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开发和利用自然界中一切可能的物质资源和能量资源,为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和能源基础;同时,应该注意到这一过程必须同自然环境相互协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这也是贯穿本章始终的重要核心观念。
以金属矿物、海水和化石燃料等为例,了解利用化学变化实现物质间的转化,以及这些过程和产物在我们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从科学、技术和社会相互作用背景的角度,有利于学生加深体会化学在综合利用自然资源中的作用,学会辩证地看待人类和自然协调发展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并培养做出明达决策的意识和能力;从学科知识的角度,有利于学生将前面所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必要的梳理、归纳和拓展,主要包括无机物之间的转化(在固态和溶液状态下,金属及其化合物、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反应)、有机物之间的转化(裂解反应、聚合反应)。
因此,本章作为高中必修模块的结尾,不仅对于学生总结复习很重要,而且对于学生进一步确定、学习后续的选修模块乃至选择自己未来的升学和就业方向都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2.内容选择和呈现(1)突出主题,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为一体根据课程标准,本章主题是化学与可持续发展,主要包括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一是利用化学变化不断地提供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主要包括获得有用物质和获得能量),利用化学变化还可以创造自然界原本没有的物质(主要指有机合成高分子化合物),从而使生活更加方便、舒适;二是在开发自然资源的过程中,必须深刻地认识到保护周围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应该承认,化学与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很大的主题,高中必修课程中只能通过一些典型的实例,帮助学生逐步认识这些问题。
本章从金属矿物的开发利用引入,通过金属冶炼的基本原理,使学生认识到化学是冶金工业的重要科学基础,化学方法是由金属化合物转变成金属单质的惟一方式,金属活动性和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条件是选择金属冶炼方式的主要依据。
通过一些实验、思考和讨论,帮助学生认识金属冶炼过程往往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也容易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那么,改进工艺条件、节能降耗、回收废旧金属制品等,就成为了与冶炼金属同样重要的问题。
海洋资源的开发是人类生存和发展必须面对的问题,仅以海水为例,如何使其中溶解的大量有用物质为我所用则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课题。
同金属冶炼这一古老产业相比,海水资源的利用还处于相对初始阶段,从化学变化角度来看,主要是在海水中各种元素的提取绝不像在实验室进行的试管实验那样简便易行,这里留给学生想象和创造的空间像海洋一样广阔和深远,也会使他们认识到,一些化学原理并不复杂的过程在实际生产中会遇到很多复杂的问题。
通过日常生活经验,学生比较熟悉化石燃料作为能源的利用,对化石燃料作为重要化工原料可能了解并不多,况且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还是更为重要的发展方向,但限于课时和知识基础,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只能对此形成一些粗略的认识,主要包括化石燃料的化学成分、石油化工生产的一般过程和原理、应用广泛的石油化工产品以及石油化工生产的发展趋势等。
塑料、合成纤维和橡胶等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目前主要是以化石燃料为原料生产的,这可以帮助学生体会石油化工同日常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体会石油化工给人类带来的诸多好处,认识化学在物质生产领域的极大创造性和重要价值,提高学习化学、化工的兴趣,提高参与讨论诸如白色污染、可降解塑料等有关社会问题的科学素养水平。
环境保护同样是人类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本章教材主要使学生了解化学在环境保护工作中所发挥重要作用的三个主要领域,即环境情况的监测、三废的治理以及寻找源头治理环境污染的生产工艺(绿色化学)等。
通过一些“思考与交流”活动,认识含硫、氮氧化物形成酸雨及其化学控制的原理,分析水华、赤潮等水体污染的成因,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讨论在化学实验中应该注意什么问题等等,提高爱护环境从我做起的自觉性,培养珍惜资源、珍爱生命、爱护地球等现代公民应该具有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
(2)体现基础性、时代性和选择性“基础性”表现在紧紧围绕金属矿物、海水和化石燃料这些人类重要自然资源的综合利用中的化学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如①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及其应用;②金属活动性顺序;③典型非金属元素──卤素及其化合物之间的化学转化;④分离混合物的基本操作──蒸馏、分馏;⑤具有典型结构的有机物──乙烯的聚合反应等。
“时代性”表现在关注自然资源开发和社会可持续发展这一当今社会热点问题,努力揭示化学在面对和解决这一问题中的作用和价值。
例如,化学是人类开发和利用金属矿物、海水和化石燃料等物质资源的重要科学基础,也是节约和拓展自然资源(包括能源)的科学基础。
再如,化学在环境监测、“三废”治理中的重要作用以及绿色化学的原理,从而帮助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适当地引入了现代化学的观念,如多金属结核、超分子(对大多数学生不做教学要求)、原子经济等,对传统的知识内容进行了更新。
“选择性”主要表现在除了课程模块的选择性外,在基础模块内也体现选择性。
如教材内容的典型性和示范性,教师可以根据这些内容,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学校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重新调整和补充教材中的教学内容,有条件的可以指导学生上网、去图书馆、科技馆和实际生产中进行参观、调查、访问,也可以进行专题的报告,从而丰富教材的内容;再如通过一些栏目、活动等,满足对于不同学生兴趣、爱好,启发他们更深入对某些课题进行学习和研究。
(3)更新呈现方式,促进学生学习方式转变通过多样的呈现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化学与可持续发展这一主题,如资料卡片“自然资源—可持续发展”、“海水提溴”、“甲烷水合物”;科学视野“自然资源的开源与节流”、“壁虎的脚与胶黏剂”以及科学探究、实验、思考与交流、学与问等活动,不仅如此,更主要的目的在于改变被动的、接受式学习这种单一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多样化学习方式的转变;改变只重视知识理解和掌握等学习结果的倾向,向追求多元化学习目标、重视过程的理解和体会的转变;改变教材内容是惟一正确知识的倾向,向开发以教材为主要学习媒体的多种、开放、互动的教学资源的转变。
3.内容结构三、课时建议第一节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 2 课时;第二节化学与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 2 课时;复习和机动 1 课时。
第四章教学资源文章导度1.海洋──人类未来的财富2.海水化学资源概况和海水利用3.海水淡化技术4.我国的海水淡化事业5.石油的成分6.我国的石油资源7.石油分馏的工艺过程8.汽油 9.催化裂化10.石油的重整11.煤的组成12.煤的结构13.煤的气化和液化14.环境、环境问题 15.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16.环境的污染17.土壤的污染及防治 18.水污染及防治19.大气污染的危害20.酸雨及其危害 21.绿色化学1.海洋──人类未来的财富海洋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浩瀚的海洋中,蕴藏着极其丰富的矿物资源、生物资源和药物资源,其经济价值可观,开发前景十分诱人。
开发利用海洋是解决当前人类社会面临的人口膨胀、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难题的重要途径。
在陆地资源日渐枯竭的今天,海洋正成为人类繁衍发展的生命线。
(1)海洋石油和天然气海底石油储藏量约1350亿吨,天然气约140万亿米3,约占世界油气总量的45%。
目前,海上油气开采量约占全球油气开采量的30%。
(2)海洋金属矿藏海水中溶解有80多种化学元素,被誉为“液体矿山”。
海水中可提取镁、钾、铀、锶等各类矿物达5亿亿吨。
海底有大量锰结核,也称多金属结核。
锰结核是20世纪70年代才大量发现的深海矿产。
褐色的锰结核,外观象土豆,切片来看,一层层的又象葱头。
这种结核体往往是以贝壳、珊瑚、鱼牙、鱼骨为核心,把其他物质聚集在周围。
生长速度很缓慢,大约1 000年生长1毫米,有的100万年才生长4毫米。
锰结核含有锰、铁、镍、钴等20多种元素。
其经济价值很高,广泛分布于水深4 000~6 000米的海底,总储量估计约为3万亿吨。
现在一般利用采矿船来开采锰团块。
装有深海电视的采矿机在海底收集锰团块,通过软管抽气像吸尘器一样,把锰团块经软管连续地吸到水面上的采矿船中,每天采矿量可达3 000吨。
(3)海洋生物在生物资源方面,海洋中存活着20多万种生物。
专家测算,海洋的初级生产力每年为6 000亿吨,其中可供人类利用的鱼类、贝类、虾类、藻类等,每年为6亿吨,而现在全世界的捕捞量仅为9 000万吨左右。
海产品已成为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食品来源,目前海产品提供的蛋白质约占人类食用蛋白质的22%。
在不破坏生态平衡的前提下,海洋每年可以产出的水产品足够300亿人食用,海洋向人类提供食物的能力等于全球所有耕地提供农产品的1 000倍。
不仅如此,包括鱼类在内的海洋生物,已成为新型药物和保健品的原料来源,引起国际医药界的日益关注。
据估计,从海洋生物中可提制的药品将达2万种之多,世界各国为此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4)海洋能源除石油、天然气外,海洋蕴藏着巨大的动力能源。
据估算,可供开发利用的总量在1 500亿千瓦以上,相当于目前全世界发电总量的十几倍。
其中,波浪能为700亿千瓦,潮汐能为27亿千瓦,海流能为1亿千瓦,温差能为500亿千瓦,盐度差能为300亿千瓦。
海洋能具有安全、无污染和可永久利用等优点,具备良好的开发前景。
另外,海水中含有200万亿吨重水,其中所含的氘是受控核聚变的宝贵原料。
核聚变能是被广泛看好的21世纪全球电力的一个重要来源。
2.海水化学资源概况和海水利用海洋化学也称化学海洋学,它是海洋科学的四大基础学科之一。
海洋化学研究海洋环境中化学物质的分布、转移、循环的规律及其在开发利用中的化学问题。
海水的成分非常复杂,全球海洋的含盐量就达5亿亿吨,还含有大量非常稀有的元素,是地球上最大的矿产资源库。
海洋资源的持续利用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前提,目前,全世界每年从海洋中提取淡水20多亿吨、食盐5 000万吨、镁及氧化镁260多万吨、溴20万吨,总产值达6亿多美元。
水是生命之源,世界上缺水的地区越来越多,海水淡化已成为获得淡水资源重要的途径,所有这些都是海洋化学要研究的,海洋化学的研究和海洋开发正方兴未艾,必将越来越多的造福人类。
水荒目前已成为世界性的问题,是制约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