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牵引有什么副作用
牵引术后的护理要点

牵引术后的护理要点牵引术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手术治疗方式,它通过施加适当的力量将骨骼或关节的两个部分分开或拉长,以达到治疗或纠正异常位置的目的。
牵引术后的护理非常重要,以下是牵引术后的护理要点。
1.保持牵引的稳定性:牵引是通过外力作用于身体的特定部位来实现的,因此需要确保牵引的稳定性。
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应检查牵引装置是否完好,牵引是否正常,牵引杆、固定带、滑轮等部件是否固定牢靠,是否有松动或松脱的迹象。
2.保持患者舒适:牵引过程中,患者可能会感到不适或疼痛。
护士应随时关注患者的疼痛程度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减轻疼痛。
可以使用冷敷或者热敷来缓解疼痛,还可以给予口服或静脉镇痛药物,但需遵循医嘱。
3.保持患者的皮肤清洁和干燥:长时间的牵引会导致患者局部皮肤受到压力,容易发生破裂、溃疡、感染等并发症。
因此,护士应定期检查患者的皮肤状况,并保持患者的皮肤清洁和干燥。
使用温水擦洗或沐浴患者的身体,避免长时间湿润。
同时,定期更换护理垫,确保患者的床单和衣物干燥。
4.保持适当的体位:患者需要保持适当的体位,以保持牵引的有效性并减轻不适。
根据医嘱,护士应调整患者的床位,使其保持稳定且适当伸直的姿势。
在床位上使用支撑枕或特殊的支撑物来维持牵引装置的稳定性。
5.注意患者的营养摄入:牵引术后,患者往往会出现食欲减退、消化不良等情况,这可能会导致蛋白质和其他营养物质的不足。
因此,护士应关注患者的饮食摄入情况,并根据医嘱为患者提供营养丰富的食物和补充剂。
6.定期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如感染、静脉栓塞、神经损伤等。
护士应定期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如局部红肿、疼痛、皮肤破裂、畏寒发热等。
如发现异常,应及时通知医生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7.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护士应密切关注患者是否出现压疮、肠梗阻等并发症。
在定期翻身时要注意用绷带固定局部,并定期检查肠鸣音和排便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处理。
8.与患者进行心理关怀:长时间的牵引可能会给患者带来焦虑、不适和抑郁等心理问题。
什么是脊柱侧弯支具的三点力原理?

脊柱矫形器的生物力学的三大原理,杠杆原理、三点矫正原理、牵引及免荷原理。
1.对躯干提供支撑力(1)提高腹腔内压力:通过来自躯干前方、后方及侧方的压力和限制作用增加腹腔内的压力,减少脊柱伸肌的负担以及胸椎和腰椎上方的垂直负荷。
(2)“三点压力”系统或复合局部压力:提供对躯干的支持,尤其是因肌肉麻痹使躯干偏离中线时,维持脊柱的正常对线关系。
2. 对脊柱运动的控制(1)机械的“三点力”作用:大多数硬性脊柱矫形器。
(2)心理上的运动限制:脊柱矫形器共有的重要作用——随时提醒患者注意姿势而使其减少脊柱的活动。
尤其在脊椎关节和椎间盘的疾病中,限制脊柱的运动。
3. 被动或主动的矫正力改变脊柱对线关系(1)被动矫正力:施加外部压力,即通过矫形器上的各种压力垫施加在人体的某部位作用力。
(2)主动矫正力:矫形器在人体的压力垫对应相应的释放区,人体通过呼吸运动,胸腔和腹腔会增大。
但由于一侧受压,脊柱只能向有空间的释放区偏移,一般在脊柱的释放区域开有窗口。
人体可通过自身的呼吸运动产生矫正力。
脊柱矫形器的临床适应范围:(1)疼痛:腰部疼痛、坐骨神经根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
(2)固定:脊柱手术前后、脊柱融合术后、椎间盘手术后、脊柱骨折等。
(3)脊柱关节病:脊柱关节炎、类风湿性脊柱炎、脊柱软骨病、脊柱结核等。
(4)脊神经麻痹:麻痹性病变,如小儿麻痹后遗症、脊柱发育不良等。
(5)脊髓损伤:脑瘫、截瘫、脊柱裂等。
(6)脊柱外伤:脊柱滑脱、颈椎扭伤、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脊椎骨折或脱位等。
(7)脊柱畸形:青少年驼背、脊柱侧弯、脊椎前凸和后凸等。
脊柱矫形器的副作用:(1)运动不便、骨质疏松、皮肤磨损。
(2)长期佩戴会造成肌肉萎缩、肺活量减小、运动量消耗大、肌无力等。
(3)固定式矫形器还会引起关节李缩,阻碍脊柱运动。
(4)产生心理依赖,症状加重等。
施罗斯(武汉)实践学院是全球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施罗斯体操师认证机构,自2015年SBP进入中国大陆地区,一直致力于脊柱侧弯专业矫治人才的培养工作,施罗斯亚太区总裁Maksym先生曾多次到我中心授课,施罗斯家族第三代传人Weiss医生2020年五月也将亲临武汉主持体操是认证培训班。
牵引的健康教育

牵引的健康教育
牵引是一种常见的物理治疗方法,常用于康复过程中。
它可以通过施加适当的力量使骨骼、关节或软组织受到拉伸,以改善身体的功能和减轻疼痛。
在健康教育中,牵引被广泛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1. 颈椎牵引:颈椎牵引可以帮助减轻颈椎间盘突出引起的疼痛和神经压迫症状。
通过适当的牵引力量和角度,可以缓解颈椎的压力,减少神经受压的程度。
2. 腰椎牵引:腰椎牵引常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坐骨神经痛等问题。
适当的牵引可以减轻腰椎的压力,增加椎间盘的间隙,减少神经受压的程度,从而缓解疼痛和改善功能。
3. 关节牵引:关节牵引通常用于治疗关节僵硬和功能障碍。
通过适度的牵引力量,可以拉开关节间的间隙,改善关节的活动范围和柔韧性,从而提高关节的功能和舒适度。
4. 肌肉牵引:肌肉牵引是在物理治疗中常用的一种方法,用于放松紧张的肌肉。
通过适当的牵拉力量,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改善肌肉的弹性和灵活性。
需要注意的是,牵引治疗必须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施力的准确度和安全性。
不同病情和个体情况下,牵引的方式和参数也会有所不同。
因此,在接受牵引治疗前,一定要咨询医生或专业的康复师,以确定适合自己的牵引方案。
充分了
解牵引的效果和注意事项,有助于患者更好地参与治疗,提高康复效果。
颈肩腰腿痛中医特色疗法-刘克冕

水针疗法注意事项
• 注意药物的性能、药理、剂量、性质、有效期、配伍 禁忌、副作用及过敏反应。凡能引起过敏反应的药物, 必须先作皮试。副作用严重的药物不宜采用;刺激性 强的药物应慎用
肩周疼痛常用穴位
• 主穴1-2:阿是、肩前、肩髃、肩贞、曲池、合谷 • 配穴2-4:肩井、肩后、天宗、然谷、手三里 • 药物选择:1%普鲁卡因2毫升、强的松龙1毫升和
当归注射液2毫升的混合液 • 针具选择:5ml注射器,2-4号针头 • 每穴用药剂量:0.1~0.5ml • 频率:q2-3d,10次1疗程
• 配穴2-4:手三里、列缺、悬钟(绝谷)、肩井、肩 髃、后溪、阳溪、风池、合谷、颈夹脊
• 药物选择:1%普鲁卡因2毫升、强的松龙1毫升和 当归注射液2毫升的混合液
• 针具选择:5ml注射器,2-4号针头 • 每穴用药剂量:0.1~0.5ml • 疗程:qd~qod,10次1疗程
落枕穴定位
落枕穴:手背侧,当第2、 第3掌骨间,掌指关节后约 0.5寸处。主治项强、落枕。
颈肩腰腿痛常用穴位
• 上肢:肩贞、肩髃、臂脯、侠白、尺泽、曲池、手三 里、少海、小海、外关、内关、合谷、后溪
• 下肢:环跳、秩边、殷门、髀关、伏兔、梁丘、阳陵 泉、阴陵泉、丰隆、承山、绝骨、太溪
• 腰背:足太阳膀胱经的穴位、督脉穴位、腧穴穴位
颈项疼痛常用穴位
• 主穴1-2:阿是、落枕(项强、外劳宫)、后溪、大 椎
• 颈项、胸背部注射时,切勿过深,药物也必须控制剂 量,注射宜缓慢。避开神经干、以免损伤神经
• 避开血管、注射时回抽有血,应重新注射。一般药物 不能注入关节腔、脊髓腔
牵引病人的健康宣教

牵引病人的健康宣教在医学领域中,牵引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用于帮助病人恢复骨骼和关节功能。
牵引病人时,除了专业医护人员的操作外,正确的健康宣教也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牵引病人的健康宣教,提供一些相关建议和指导。
一、什么是牵引?牵引是一种通过外力作用,将人的骨骼或关节部位分离或扩张,以治疗疾病或缓解症状的方法。
它可以帮助改善骨折、脱位、关节半脱位等骨骼和关节相关的问题。
牵引通常使用牵引装置(如重力牵引或机械牵引)来施行。
二、牵引的健康宣教内容1. 牵引的目的和原理在进行牵引疗法之前,医护人员需要向患者解释牵引的目的和原理。
这包括解释牵引可以减轻疼痛、纠正骨骼或关节问题、恢复功能等方面的作用。
通过了解牵引的目的和原理,患者可以更好地配合治疗,并提高治疗效果。
2. 牵引的操作流程医护人员应向患者介绍牵引的操作流程,包括准备工作、使用牵引装置的方法、时间和频率等。
他们应该知道牵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逐渐增加张力,并且在治疗过程中进行适当的检查和调整。
这样可以帮助患者理解和参与到牵引过程中。
3. 牵引的注意事项和禁忌在进行牵引治疗时,医护人员还需要向患者传达一些注意事项和禁忌。
这包括保持皮肤清洁和干燥、避免受伤或碰撞牵引装置、避免使用过量的力量等。
患者应该了解这些注意事项,以避免不必要的并发症和意外情况的发生。
4. 牵引的常见副作用和应对方法牵引治疗可能会引发一些副作用,例如皮肤擦伤、肌肉痉挛、不适感等。
医护人员应向患者介绍这些常见副作用,并告知相应的应对方法,例如调整牵引装置的位置、使用缓解疼痛的药物等。
这样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并缓解副作用。
5. 牵引治疗后的护理和康复在牵引治疗结束后,患者需要进行相关的护理和康复措施。
医护人员应向患者提供恢复期间的注意事项,例如适当的运动、定期复查等。
他们还可以提供一些建议和建议,以促进骨骼和关节的康复。
三、牵引宣教的重要性牵引是一种专业的治疗方法,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肩周炎最佳治疗方法有哪几种

肩周炎最佳治疗方法有哪几种
肩周炎是一种常见的骨关节疾病,特别是在从事体力劳动的中老年男性中更为常见。
肩周炎会导致肩部关节炎症,影响患者的运动能力和劳动能力。
那么,如何治疗肩周炎呢?
以下是几种治疗肩周炎的方法:
1.止痛西药治疗:这种方法只能缓解疼痛,不能治疗肩周炎。
长期使用会产生依赖性和毒副作用,刺激肠胃,损伤肝肾。
2.牵引治疗:经医学界长期的临床试验证明,牵引治疗只
能缓解疼痛。
3.物理治疗:包括电疗、红外线照射、热疗等方法。
虽然
做理疗时会舒服一点,但不做后症状会恢复。
4.推拿针灸治疗:和物理治疗目的基本相同,只能缓解病
人的临床症状,而非根治手段。
5.封闭疗法:俗称“打封闭针”,直接把药物注射到椎管内
或神经根周围,局部麻醉以达到止痛效果。
但药效过后症状会马上恢复。
6.手术治疗:适应症要求非常严格,临床上适合做手术的
人群不足5%,加上费用高,创伤大,恢复期长,易复发等特点,所以无法全面推广。
此外,按摩疗法也可以治疗肩周炎,但治疗效果比较缓慢,需要长期接受按摩。
如果病情不严重,可以尝试性的进行按摩治疗。
总之,针对肩周炎的治疗方法有很多种,但每种方法都有其优缺点,需要根据个人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治疗。
ii类牵引注意事项

ii类牵引注意事项
在进行II类牵引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应在咬合打开、上下牙弓整平后再开始II类牵引。
完成弓丝后,务必将Ω曲与磨牙
颊管紧密结扎,以便牙成为一个整体。
2.上颌使用轻度的摇椅弓可以抵消II类牵引产生的伸长上切牙的力,下颌也使用轻度
的摇椅弓,在维持打开咬合状态的同时,起到控制下磨牙高度的作用。
3.带有摇椅弓的完成弓丝在放入槽沟前,务必进行热处理,以增加弓丝的刚性。
4.牵引力值初始时一般为每侧170g,随着患者的逐渐适应,3个月后可加大到每侧200g。
5.在复诊时,需要询问患者关节有无不适,检查关节情况,下颌位置是否稳定,有无
滑动、有无双重牙合。
6.根据颌间关系的改善程度和下颌位置的稳定性,逐渐减少II类牵引时间,例如可以
改为夜间睡觉时挂橡皮圈。
7.为减小II类牵引的副作用,关闭曲的近远中需要做人字形曲,并进行热处理。
同时,
需要减少每天牵引的时间。
8.髁突可能向前下方转动,关节盘应随之前移位,这可能会改变关节结构,因此应密
切关注患者的关节反应。
9.正畸医师在每次复查时,都应仔细检查患者的关节情况,而不仅仅是关注牙齿的改
变。
牵引疗法操作常规

牵引疗法操作常规牵引疗法牵引是应用力学中作用和反作用力的原理,对某些肢体,腰部或颈部急性、慢性损伤,肌肉痉挛与挛缩、骨折引起的关节功能障碍及畸形等进行治疗的一种方法。
牵引种类很多,概括起来可分为皮肤牵引、布托牵引和骨牵引种。
在康复中,主要应用布托牵引疗法,治疗颈椎及腰椎的损伤和病变。
一、颈椎牵引疗法【适应证】1.各种类型的颈椎病,对神经根型、椎动脉型及颈型更为有效。
2.无移位的颈椎骨折。
3.颈椎小关节半脱位、错位。
4.颈椎间盘突出、膨出。
5.颈肌纤维织炎。
6.落枕。
7.脊髓型颈椎病早期颈椎管矢状不小于12mm者。
【禁忌证】颈椎肿瘤、肺尖部肿瘤、恶液质、结核、严重的心脑血管病、颈椎滑移严重者、对牵引不能耐受者。
【操作程序】1.常用的是颌枕布带牵引。
2.可取卧位或坐位两种方法牵引。
(1)卧位:一般认为在卧位下牵引,机体全身肌肉容易放松,牵引效果较好,对年老、体弱及颈椎病椎动脉缺血型较合适应用,但卧位时配合应用其他治疗则有一定限制,且占场地面积较大。
1)患者取平卧位,头高脚低,将枕颌布带套人患者头部后枕及下颏部,床头置一牵引架,附有滑轮将布托系在牵引绳上,通过滑轮,系上所需重锤或沙袋进行牵引。
2)牵引重量一般以3~4kg开始,根据体质、颈肌发达程度逐步增加牵引重量,通常可达到体重的1/12~1/8。
①长时间持续牵引:牵引重量可略减轻,每牵引2h后可休息15min再继续牵引,一般在牵引2~3d后,症状开始缓解,继续牵引直至症状消失。
若需24h持续牵引者,则牵引重量以2kg为宜,并根据患者病情、反应随时调整。
②间断性牵引:重量可达5~15kg,以患者的耐受量而调整,每日1~2次,每次0.5~1h。
(2)坐位:在临床上,常用的是坐位颌枕布带牵引。
坐位牵引占地较小,但牵引时间过长,常可使患者不能耐受。
坐位位置有挪动时,易产生牵引重量不均匀及不稳定。
①牵引时,患者取端坐位,颈部套入颌枕布带,用绳穿过吊在头顶上支柱的滑轮,牵引重量一般由3~4kg开始,逐步增加至5~15kg。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做牵引有什么副作用
牵引治疗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治疗方法,对于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疾病都能发挥很好的保守治疗的作用,能够促进周围软组织得到适当的拉伸,从而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在使用这一种治疗方法的时候,一定要了解一些禁忌的问题,最好是能够在医生的建议和指导下来进行,避免导致不良反应。
★治疗作用
1.解除肌肉痉挛、缓解疼痛;
2.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水肿的吸收和炎症的消退,有利于损伤的软组织修复;
3.松解软组织粘连,牵伸挛缩的关节囊和韧带;
4.调整脊柱后关节的微细异常改变,使脊柱后关节嵌顿的滑膜或关节突关节的错位得到复位;
5.增加关节活动范围,改善或恢复脊柱的正常生理弯曲;
6.加大椎间隙、椎间孔和增加椎管容积,减轻椎间盘内压力,解除神经根的刺激和压迫;
7.脊柱外伤时的早期制动和复位作用。
★禁忌
应充分注意个体差异,牵引时患者体位应舒适,并密切观察牵引时患者的感受及反应,根据实际情况作必要的调整。
一般身体整体状况好、年青者,剂量可大些,体弱、老年人,牵引的时间要短些,重量也要轻些。
牵引过程要了解患者反应,
如有不适或症状加重应及时停止治疗,寻找原因或更改治疗方法。
★注意以下事项:
★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牵引
家庭牵引虽然简便易行、较为安全,也应按照医生的建议,定制牵引的姿势、重量、时间,以免发生意外。
★牵引时选择硬板床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家庭牵引时需要卧床,应准备硬板床,以便于保持拉力,若选择质地柔软的床会失去牵引的效果,还会加重病情。
★牵引带必须合身
定制合适的牵引带,骨盆牵引带的拉力必须作用在髂骨翼上,并须保护骨突部,以防压疮。
★牵引需要长时间坚持
很多的患者牵引一段时间之后症状有所缓解,停止继续牵引,这样容易导致疾病的复发,应该继续进行牵引治疗。
★牵引无效应及时就医
一般患者在牵引一段时间之后腰椎间盘突出症状会有所缓解,部分患者可能症状不减轻,此时应该及时就医,查明原因,选择合适的方法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