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知识点:运算定律
小学四年级数学学习:乘法运算定律知识点

小学四年级数学学习:乘法运算定律知识点**知识点**1、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a×b=b×a2、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一个数,积不变。
( a×b )× c = a× (b×c )乘法的这两个定律往往结合起来一起使用。
3、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a+b)×c=a×c+b×c (a-b)×c=a×c-b×c**练习题**一、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的结合运用8 ×( 30 × 125 )=() 5 ×( 63 × 2 )=()( 25 × 125 )× 8 × 4=()78 × 125 × 8 × 3=()125 × 19 × 8 × 3=()( 125 × 12 )× 8=()**参考答案**一、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的结合运用8 ×( 30 × 125 )=( 30000) 5 ×( 63 × 2 )=( 630)( 25 × 125 )×8 × 4=( 100000)78 × 125 × 8 × 3=( 234000)125 × 19 × 8 × 3=( 57000)( 125 × 12 )× 8=( 12000)乘法运算定律知识点就先到这儿了,我会持续为大家更新最新的内容,希望大家学有所成。
四年级数学上下册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练习100题

四年级数学: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练习一、加减法运算定律:1.加法交换律:a+b=b+a2.加法结合律:(a+b)+c=a+(b+c) 3.连减的性质:a-b-c=a-(b+c)二、乘除法运算定律:1.乘法交换律:a×b=b×a2.乘法结合律:(a×b)×c = a×(b×c )3.乘法分配律:(1)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a+b)×c=a×c-b×c(2)两个数的差与一个数相乘:(a-b)×c=a×c-b×c。
4.除法的性质:a÷b÷c=a÷(b×c)。
5.乘法分配律的应用:①类型一:(a+b)×c= a×c+b×c(a-b)×c= a×c-b×c②类型二:a×c+b×c=(a+b)×ca×c-b×c=(a-b)×c③类型三:a×99+a = a×(99+1)a×b-a= a×(b-1)④类型四:a×99 = a×(100-1)35×8+35×6-4×3578×12+89×78-78 99×87125×72493-138-2622700÷45÷253×101-5355×12125×3225×46101×5699×261022-478-42280÷5÷41000÷125÷81000÷4÷25125×(8+16)150×63+36×150+150 36+64-36+64487-287-139-61 500-257-34-143 12×99+1233×101-3398×99 ①连续除以几个数就等于除以这几个数的积。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

加法运算定律1、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知识点补充:①、几个数相加,任意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用字母表示:a+b+c=a+c+b 如:29+35+31=29+31+35 ②、加减混合运算中带着数字前面的运算符号,交换减数、加数位置,和不变。
用字母表示:a+b-c=a-c+b(a ˃c) 如:46+72-26=46-26+722、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在计算过程中,如果那两个数相加可以得到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就利用加法的运算定律(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把这两个数先相加,这样可以使计算简便。
4.在○ 351+648+249=(351648865-246-54=865-(246496-(296+144)=496⃝296⃝1443、减法的运算性质知识点补充:①、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差,可以用这个数先减去差里的被减数,再加上减数;或用这个数加上差里的减数,再减去被减数。
用字母表示:a-(b-c)=a-b+c=a+c-b 如:50-(20-10)=50-20+10=50+10-20 ②、括号前面是加号,去掉括号不变号;加号后面添括号,括号里面不变号。
如:10+(4-3)=10+4-3括号前面是减号,去掉括号要变号;减号后面添括号,括号里面要变号。
如:10-(8+1)=10-8-1896-(375+296) 837-237-186-14 927-16-24-60乘法运算定律1、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40+8)=586+(214+537)-(586(×8=73×538538+300-12、乘法运算定律的应用①、需要记住的特殊数的乘积5x2=10 25x4=100 125x8=1000 25x8=200 75x4=300375x8=3000 25x8=200 125x4=500②、两个数相乘的简便计算,方法不唯一。
既可以把一个因数用乘法拆分,使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也可以把一个因数用加、减法拆分,使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数学四年级下册三单元小报内容

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知识点汇总
加法运算定律(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
1、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字母公式: a+b=b+a
2、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这叫做加法结合律。
字母公式: (a+b)+c=a+(b+c)
乘法运算定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
1、两个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字母公式:a×b=b×a
2、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
这叫做乘法结合律。
字母公式:(a×b) ×c=a×(b×c)
3、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字母公式: (a+b) ×c=a×c+b×c 或者a×(b+c) =a×b+a×c
减法的性质
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一个数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字母公式:a-b-c=a-(b+c)
或者也可以先减第二个数再减第一个数.这叫做减法的性质。
字母公式:a-b-c=a-c-b
除法的性质
一个数连续除以几个数,等于这个数除以几个除数的积,结果不变。
这叫做除法的性质。
字母公式: a÷b÷c=a÷(b×c)。
四年级数学必会知识点:乘法运算定律

四年级数学必会知识点:乘法运算定律数学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
接下来,我们一起学习四年级数学必会知识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四年级数学必会知识点:乘法运算定律1、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a×b=b×a2、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一个数,积不变。
( a×b )× c = a× (b×c )乘法的这两个定律往往结合起来一起使用。
如:125×78×8的简算3、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a+b)×c=a×c+b×c (a-b)×c=a×c-b×c乘法分配律的应用:①类型一:(a+b)×c (a-b)×c= a×c+b×c = a×c-b×c②类型二:a×c+b×c a×c-b×c=(a+b)×c =(a-b)×c③类型三:a×99+a a×b-a= a×(99+1) = a×(b-1)④类型四:a×99 a×102= a×(100-1) = a×(100+2)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
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
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
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
数学四年级下学期第五讲-运算定律

四年级数学科辅导讲义(第讲)学生姓名:授课教师:授课时间:知识点一、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1、加法交换律: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用字母表示为:a+b=b+a(a、b代表任意数)2、若干个数相加,任意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a+b+c=a+c+b3、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用字母表示为: (a +b)+c=a+(b+c)4、在一个加法算式中,当某二、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1、乘法交换律: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用字母表示为:a×b=b×a。
2、多个数相乘,任意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如a×b×c×d=b×d×a×c。
3、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
用字母表示为:(a×b)×c=a×(b×c)4、在乘法算式中,如果其中两个因数的积为整十、整百、整千数时,可以运用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来改变运算顺序,从而简化运算。
如:125×25×8×4=125×8×25×4…………乘法交换律=(125×8)×(25×4)…………乘法结合律=1000×100=100000些加数可以凑成整十或整百数时,运用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来改变运算顺序,可以使计算简便。
例:115+132+118+85=115+85+132+118…………加法交换律=(115+85)+(132+118)…………加法结合律=200+250=450三、乘法分配律1、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用字母表示为:(a+b)×c=a×c+b×c2、两个数的差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所得的积相减。
四年级运算率

四年级运算率四年级运算定律公式有:1、加法交换律: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用字母表示:a+b=b+a。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这叫做加法结合律。
用字母表示:(a+b)+c= a +( b+c)。
3、乘法交换律:两个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用字母表示:a×b=b×a。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
这叫做乘法结合律。
用字母表示:(a×b)×c= a ×( b×c)。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
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用字母表示:(a+b)×c= a×c+b×ca ×( b+c) =a×b+a×c。
6、减法的性质1: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减去这两个减数的和。
用字母表示:a-b-c=a -( b+c)a -( b+c) = a-b-c。
7、减法的性质2: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先减去第二个减数,再减去第一个减数。
用字母表示:a-b-c= a-c-b。
8、除法的性质1: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除以这两个除数的积。
用字母表示:a÷b÷c= a ÷( b×c)a ÷( b×c) = a÷b÷c。
9、除法的性质2: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先除以第二个除数,再除以第一个除数。
用字母表示:a÷b÷c= a÷ c ÷ b。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之运算定律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之运算定律一、加法运算定律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用字母表示为a+b=b+a 。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用字母表示为(a+b )+c=a+(b+c )。
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同样适用于计算多个数连加。
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同样适用于计算多个数连加。
如如: 125+36+75+264=(125+75)+(36+264)=200+300=500有的算式中带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并不简便,根据数的特点可以先把括号去掉,再运用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使计算变得简便。
如:(452+36)+(48+564)=(452+48)+(36+564) =500+600 =1100注意:在计算连加算式时,不要盲目地进行计算,首先要观察算式中的数,看看有没有能凑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如果有...,.那么可以运用加法交换律或加法结合律进行计算.....................,.这样既简便.....又准确...。
二、减法的运算性质1.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用字母表示为a-b-c=a-(b+.c )。
注意:根据数据的特点逆运用减法的性质也可以使计算变......................得简便。
括号前面是减号...........,.去掉括号后.....,.括号里面的算式要改变运...........算符号...。
如:346-(146+63)=346-146-.63 =200-63 =137减法性质的逆运用: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和相当于从被减数中连续减去这两个数。
2.在连减运算中,任意交换两个减数的位置,差不变。
用字母表示为a-b-c=a-c-b 。
3.在加减混合运算中,带着数前面的运算符号交换加数、减数的位置再进行计算,其结果不变。
用字母表示为a+b-c=a-c+b (a>c )运用加法交换律可以验算加法: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看看和是否相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数学知识点:运算定律
运算定律知识点
一、加法运算定律:
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a+b=b+a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数,和不变。
(a+b)+c=a+(b+c)加法的这两个定律往往结合起来一起使用。
如:165+93+35=93+(165+35)依据是什么?
3、加减混合:一个数加一个数,再减一个数,可以先加后减,也可以先减后加结果不变。
a+b-c=a-c+b
二、乘法运算定律:
(1)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a×b=b×a
(2)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一个数,积不变。
(a×b)×c=a×(b×c)
乘法的这两个定律往往结合起来一起使用。
如:125×78×8的简算
(3)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a+b)×c=a×c+b×c或
a×(b+c)=a×b+a×ca×c+b×c=(a+b)×c
拓展:(a-b)×c=a×c-b×c或a×(b-c)=a×b-a×c
三、减法的性质
(1)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减去这。
a-b-c=a-(b+c)
(2)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和等于这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
a-(b+c)=a-b-c
(3)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先减去后一个数再减去前一个数。
a-b-c=a—c-b
(4)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差等于这个数减去第一个数再加上第二个数a-(b-c)=a-b+c
四、除法的性质:
(1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这两个数的积。
a÷b÷c=a÷(b×c)
(2一个数除以两个数的积等于这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
a÷(b×c)=a÷b÷c
(3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先除以后一个数再除以前一个数。
用字母表示:a÷b÷c=a÷c÷b
(4一个数除以两个数的商等于这个数除以第一个数乘第二个数a÷(b÷c)=a÷b×c
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