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桥”为载体的物理考题

合集下载

8年级上物理速度计算题及答案

8年级上物理速度计算题及答案

速度计算题1.一列长210m的列出以36km/h的速度匀速驶过长为1400m的铁路桥。

求:(1)列车过桥的时间是多少?(2)列车全部在桥上的时间是多少?(3)列车上一乘客在窗口观察到他在桥上的时间是多少?【答案】解:(1)列车过桥时通过的距离:s1=1400m+210m=1610m,v=36km/ℎ=10m/s由v=st得:列车过桥的时间:t1=s1v=1610m10m/s=161s(2)列车全部在桥上时需要通过的路程s2=1400m−210m=1190m,由v=st得:列车全部在桥上的时间:t2=s2v=1190m10m/s=119s(3)由v=st得:列车上的乘客经过大桥所用时间t3=s桥v=1400m10m/s=140s。

答:(1)这列列车全部通过大桥所用的时间是161s。

(2)这列列车全部在桥上的时间是119s。

(3)列车上的乘客经过大桥所用的时间是140s。

2.一列长210m的火车,在进入长510m的隧道口时鸣笛,站在隧道另一端的某人听到笛声38.5s后,看到火车全部驶出隧道,若火车的行驶速度为18m/s且保持不变。

求:(1)火车从刚进入到全部驶出隧道所需的时间;(2)此时空气中的声速。

【答案】解:(1)车全部通过隧道时行驶的路程:s=s车+s隧道=210m+510m=720m,由v=st可得,火车全部通过隧道行驶的时间:t 车=sv车=720m18m/s=40s;(2)由题意可得,声音从隧道口传播到隧道另一端的时间:t 声=t车−t0=40s−38.5s=1.5s,这时空气中的声速:v 声=s隧道t声=510m1.5s=340m/s。

答:(1)火车全部通过隧道行驶的时间是40s;(2)这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

3.汽车在出厂前要进行测试。

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8m/s的速度行驶500s,紧接着在模拟公路上100s内行驶2000m。

求:(1)该汽车在模拟公路上行驶的速度是多少?(2)该汽车在整个测试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3)该汽车在教练场测试时,作出它在1min内的v−t图象(如图1所示)。

物理过桥问题基本公式

物理过桥问题基本公式

物理中的"过桥问题"通常指的是一个经典的力学问题,即一个桥上有若干人以不同的速度向对面走,问当他们相遇时,各自在桥上走了多少路程。

这个问题可以用物理学中的相对运动和速度的概念来解决。

基本公式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推导得到:
1. 假设桥长为L,两个人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v1>v2)。

2. 假设两个人在桥上相遇时,走过的时间分别为t1和t2。

3. 根据相对运动的概念,两个人相遇时,两人在桥上走过的总路程应该是相等的,即v1*t1 = v2*t2。

4. 根据题目条件列出方程,并解方程组,就可以求解出t1和t2。

5. 最后代入 t1 和 t2 到距离公式 s = vt 中,就可以得到两个人在桥上走过的距离。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问题的解法依赖于具体的题目条件,因此公式并非固定不变的,而是根据具体情况来推导和计算的。

初中物理必刷题 -回复

初中物理必刷题 -回复

初中物理必刷题1.问题:一列火车以72km/h的速度通过一座长2400m的大桥,整列火车完全在桥上的时间为21s,求这列火车的车长?答案:解:由v=ts得火车完全通过大桥的路程:s=vt=72km/h×21s=1512m,由题意知火车完全在桥上的路程等于大桥与火车长度之差,即:s = s_{桥} - s_{车} = 1512m - 2400m = 988m,由v=ts得火车的长度:s车=2s=2988m=494m。

答:这列火车的车长为494m。

2.问题: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摩擦力的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水平木板上滑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N,则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多少?答案:解: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水平木板上滑动时,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与拉力是一对平衡力,故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N。

答: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3N。

3.问题: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空中运动的时间取决于( )A.物体的高度B.物体的初速度C.物体的质量D.物体的加速度答案:A4.问题:``辽宁舰''航空母舰满载时排水量达67500t,它以50km/h的速度从东海驶入南海深处执行任务,所受浮力为____N;舰载机从航母跑道起飞时,以____为参照物,舰载机是运动的。

答案:因为航母漂浮,所以它受到的浮力等于总重力F浮=G排=m 排g=67500×103kg×10N/kg=6.75×108N;舰载机从航母跑道起飞时,以航母为参照物,舰载机的位置发生变化,所以是运动的。

故答案为:6.75×108;航母5.问题: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距透镜20cm 时,光屏上得到清晰等大的实像,则该透镜的焦距是____cm;增大蜡烛与透镜的距离,为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

高一物理参考系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物理参考系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物理参考系试题答案及解析1.南北朝时期的傅翕曾写下这样一首诗:“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

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

”其中“桥流水不流”一句应理解成其选择的参照物是A.水B.桥C.人D.地面【答案】A【解析】以水为参考系,假定水是静止的,桥与水的间距发生了变化,那么桥是运动的,故选项A正确.【考点】本题考查参考系的选择.2.某校高一的新同学分别乘两辆汽车去市公园游玩。

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运动,甲车内一同学看见乙车没有运动,而乙车内一同学看见路旁的树木向西移动。

如果以地面为参考系,那么上述观察说明()A.甲车不动,乙车向东运动B.乙车不动,甲车向东运动C.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D.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都向东运动【答案】D【解析】由于乙车内一同学看见路旁的树木向西移动,如果以地面为参考系,乙车向东运动,而甲车内一同学看见乙车没有运动,说明甲乙两车相对静止,因此两车以相同的速度都向东运动,D正确。

【考点】参考系3.各乘一架直升飞机的甲、乙、丙三人,甲看到楼房匀速上升,乙看到甲匀速上升,丙看到乙匀速下降,甲看到丙匀速上升,则甲、乙、丙相对于地面的运动可能是()A.甲、乙匀速下降,v乙>v甲,丙停在空中B.甲、乙匀速下降,v乙>v甲,丙匀速上升C.甲、乙匀速下降,v乙>v甲,丙匀速下降,且v丙<v甲D.甲、乙匀速下降,v乙>v甲,丙匀速下降,且v丙>v甲【答案】ABC【解析】由于甲看到楼房匀速上升,故甲一定在匀速下降;又由于乙看到甲匀速上升,故乙一定也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其下降的速度比甲要大,即v乙>v甲;丙看到乙匀速下降,说明丙静止或下降或上升,且下降时小于乙的速度;因为甲又看到丙匀速上升,说明丙可能静止,也可能下降,且其速度小于甲的速度,故ABC都是正确的,D不对。

【考点】运动的相对性,参照物。

4.两位杂技演员,甲从高处自由落下的同时乙从蹦床上竖直跳起,结果两个同时落到蹦床上,若以演员自己为参考系,此过程中他们各自看到对方的运动情况是A.甲看到乙先朝上、再朝下运动B.甲看到乙一直朝上运动C.乙看到甲先朝下、再朝上运动D.甲看到乙一直朝下运动【答案】B【解析】乙上升过程,甲、乙间距越来越小,故甲看到乙向上运动;乙下降过程,因甲的速度仍然大于乙的速度,甲、乙间距仍然变小,故甲看到乙还是向上运动,故只有B正确。

高考物理计算题复习《汽车过桥问题》(解析版)

高考物理计算题复习《汽车过桥问题》(解析版)

《汽车过桥问题》一、计算题1.如图所示,一辆质量为1000kg的汽车驶上半径为50m的圆形拱桥,g取10m/s2。

求:(1)若汽车到达桥顶是的速度为1m/s,桥面对汽车的支持力多大?(2)若汽车到达桥顶时恰好对桥面无压力,此时汽车的速度为多大?(可能用到的值:√3=1.73,√5=2.24)(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2.一辆质量为800kg的汽车在圆弧半径为50m的拱桥上行驶。

(g取10m/s2)(1)若汽车到达桥顶时速度为v 1=5m/s,此时汽车对桥面的压力为多大?(2)汽车以多大速度经过桥顶时,恰好对桥面没有压力?3.一辆质量m=2.0t的汽车驶过半径R=90m的一段圆弧形桥面,取g=10m/s2。

(1)若桥面为凹形,则汽车以20m/s的速度通过桥面最低点时对桥面的压力是多大?(2)若桥面为凸形,则汽车以10m/s的速度通过桥面最高点时对桥面的压力是多大?(3)汽车以多大的速度通过凸形桥面最高点时,对桥面刚好没有压力?4.如图所示,质量m=2.0×104kg的汽车以不变的速率先后驶过凹形桥面和凸形桥面,两桥面的圆弧半径均为60m,如果桥面承受的压力不得超过3.0×105N。

则:(1)汽车允许的最大速率是多少?(2)若以所求速度行驶,汽车对桥面的最小压力是多少?(g取10m/s2)5.质量m=1000kg的汽车通过圆形拱形桥时的速率恒定,拱形桥的半径R=5m。

试求:(1)汽车在最高点对拱形桥的压力为零时汽车的速度;(2)汽车在最高点,速度为4m/s时,对桥的压力。

(重力加速度g取10m/s2)6.汽车若在起伏不平的公路上行驶时,应控制车速,以避免造成危险.如图所示为起伏不平的公路简化的模型图:设公路为若干段半径r为50m的圆弧相切连接,其中A、C为最高点,B、D为最低点,一质量为2000kg的汽车(作质点处理)行驶在公路上,(g=10m/s2)试求:(1)当汽车保持大小为20m/s的速度在公路上行驶时,路面的最高点和最低点受到压力各为多大(2)速度为多大时可使汽车在最高点对公路的压力为零(3)简要回答为什么汽车通过拱形桥面时,速度不宜太大.7.某游乐场里的赛车场地为圆形,半径为100m.一赛车和乘客的总质量为100kg,车轮胎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600N.(1)若赛车的速度达到72km/ℎ,这辆车在运动过程中会不会发生侧移?(2)若将场地建成外高内低的圆形,且倾角为30°,并假设车轮和地面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不变,为保证赛车的行驶安全,赛车最大行驶速度应为多大?8.一辆质量m=2000kg的汽车驶过半径R=50m的一段圆弧形桥面,取g=10m/s2,求:(1)若桥面为凹形,则汽车以20m/s的速度通过桥面最低点时对桥面的压力F1;(2)若桥面为凸形,则汽车以10m/s的速度通过桥面最高点时对桥面的压力F2;(3)汽车以多大速度v通过凸形桥面最高点时,对桥面刚好没有压力。

高考物理计算题复习《汽车过桥问题》(解析版)

高考物理计算题复习《汽车过桥问题》(解析版)

《汽车过桥问题》一、计算题1.如图所示,一辆质量为1000kg的汽车驶上半径为50m的圆形拱桥,g取10m/s2。

求:(1)若汽车到达桥顶是的速度为1m/s,桥面对汽车的支持力多大?(2)若汽车到达桥顶时恰好对桥面无压力,此时汽车的速度为多大?(可能用到的值:√3=1.73,√5=2.24)(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2.一辆质量为800kg的汽车在圆弧半径为50m的拱桥上行驶。

(g取10m/s2)(1)若汽车到达桥顶时速度为v 1=5m/s,此时汽车对桥面的压力为多大?(2)汽车以多大速度经过桥顶时,恰好对桥面没有压力?3.一辆质量m=2.0t的汽车驶过半径R=90m的一段圆弧形桥面,取g=10m/s2。

(1)若桥面为凹形,则汽车以20m/s的速度通过桥面最低点时对桥面的压力是多大?(2)若桥面为凸形,则汽车以10m/s的速度通过桥面最高点时对桥面的压力是多大?(3)汽车以多大的速度通过凸形桥面最高点时,对桥面刚好没有压力?4.如图所示,质量m=2.0×104kg的汽车以不变的速率先后驶过凹形桥面和凸形桥面,两桥面的圆弧半径均为60m,如果桥面承受的压力不得超过3.0×105N。

则:(1)汽车允许的最大速率是多少?(2)若以所求速度行驶,汽车对桥面的最小压力是多少?(g取10m/s2)5.质量m=1000kg的汽车通过圆形拱形桥时的速率恒定,拱形桥的半径R=5m。

试求:(1)汽车在最高点对拱形桥的压力为零时汽车的速度;(2)汽车在最高点,速度为4m/s时,对桥的压力。

(重力加速度g取10m/s2)6.汽车若在起伏不平的公路上行驶时,应控制车速,以避免造成危险.如图所示为起伏不平的公路简化的模型图:设公路为若干段半径r为50m的圆弧相切连接,其中A、C为最高点,B、D为最低点,一质量为2000kg的汽车(作质点处理)行驶在公路上,(g=10m/s2)试求:(1)当汽车保持大小为20m/s的速度在公路上行驶时,路面的最高点和最低点受到压力各为多大(2)速度为多大时可使汽车在最高点对公路的压力为零(3)简要回答为什么汽车通过拱形桥面时,速度不宜太大.7.某游乐场里的赛车场地为圆形,半径为100m.一赛车和乘客的总质量为100kg,车轮胎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600N.(1)若赛车的速度达到72km/ℎ,这辆车在运动过程中会不会发生侧移?(2)若将场地建成外高内低的圆形,且倾角为30°,并假设车轮和地面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不变,为保证赛车的行驶安全,赛车最大行驶速度应为多大?8.一辆质量m=2000kg的汽车驶过半径R=50m的一段圆弧形桥面,取g=10m/s2,求:(1)若桥面为凹形,则汽车以20m/s的速度通过桥面最低点时对桥面的压力F1;(2)若桥面为凸形,则汽车以10m/s的速度通过桥面最高点时对桥面的压力F2;(3)汽车以多大速度v通过凸形桥面最高点时,对桥面刚好没有压力。

《动量定理》动量定理-物理桥梁

《动量定理》动量定理-物理桥梁

《动量定理》动量定理,物理桥梁在物理学的广袤天地中,动量定理宛如一座坚固而实用的桥梁,连接着各种力学现象和规律,为我们理解物体的运动和相互作用提供了关键的视角和工具。

让我们从最基础的概念开始认识动量定理。

动量,简单来说,就是物体的质量与速度的乘积。

它反映了物体运动的一种“态势”,不仅仅取决于速度的大小,还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想象一下,一辆高速行驶的小汽车和一辆缓慢行驶的大货车,即使小汽车速度快,但大货车由于质量大,其动量可能更大。

而动量定理表述为:合外力的冲量等于物体动量的增量。

这看似简洁的一句话,却蕴含着深刻的物理内涵。

冲量,是力在时间上的积累。

就好比我们持续对一个物体施加力,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力所产生的效果就会累积起来。

为了更直观地理解动量定理,我们来看一个常见的例子——篮球运动员在接球时。

当篮球快速飞来,运动员不会直接用手硬挡,而是顺着球的来势向后缓冲接球。

这是为什么呢?从动量定理的角度来看,缓冲的过程延长了球与手接触的时间,从而减小了球对手的冲击力。

因为冲量等于力乘以时间,当冲量一定时,时间越长,力就越小。

再比如,交通事故中的碰撞。

一辆高速行驶的车辆与另一辆车发生碰撞,造成的破坏往往非常严重。

这是因为高速行驶的车辆具有很大的动量,碰撞瞬间时间极短,产生的冲击力巨大。

而如果车辆能够提前减速,就能减小动量,从而降低碰撞时的冲击力,减轻事故的危害。

动量定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还有很多。

比如,在建筑工地上,工人用铁锤击打钉子。

铁锤质量较大,挥动铁锤时速度也较快,具有较大的动量。

当铁锤与钉子碰撞时,时间极短,产生的冲击力可以将钉子打入物体中。

在体育运动中,动量定理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跳远运动员起跳前需要助跑。

助跑的过程使运动员获得了较大的速度,从而具有较大的动量。

起跳时,将水平方向的动量转化为向上和向前的动量,帮助运动员跳得更远。

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火箭的发射也离不开动量定理。

火箭向后喷射高速的气体,产生反作用力推动火箭前进。

无锡市大桥中学物理八年级下册期末试卷含答案

无锡市大桥中学物理八年级下册期末试卷含答案

无锡市大桥中学物理八年级下册期末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根据你对物理课本了解,下列估测值与真实值最接近的是( )A .质量约为2kgB .重力约为0.2NC .平放时对桌面压强约为2PaD .从地上捡起这本书放到课桌桌面上,大约需要克服重力做功1.5J2.关于平衡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天花板对线的拉力和灯所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B .天花板对线的拉力和线对天花板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C .线对灯的拉力和灯对线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D .线对灯的拉力和灯所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3.春晚,我们能欣赏到很多传统杂技表演,“顶碗”就是其中之一。

如图是一名男演员正举着一名头上顶着碗的女演员,并保持静止。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此时碗没有惯性B .若此时碗受到的外力全部消失,碗会落到地面C .男演员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男演员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 .女演员对男演员的压力与男演员对女演员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4.下列事例中属于增大压强应用的是( )A .推土机有两条宽大的履带B .篆刻刀的刀口很薄C .火车铁轨下面铺上了枕木D .滑雪时用了两块大大的滑雪板5.同一支密度计先后放在甲、乙两杯液体中,静止时的位置如图所示,密度计在两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为、,两种液体的密度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F 甲F 乙ρ甲ρ乙A .B .C .D .6.如图所示,用轻质杠杆提升物体,O 点为杠杆的支点,杠杆在水平位置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当物体悬挂在A 点时,动力作用在C 点,该杠杆一定是省力杠杆B .当物体悬挂在B 点时,动力作用在C 点,动力的方向可以竖直向下C .当物体悬挂在C 点时,动力作用在A 点一定比作用在B 点要费力D .当物体悬挂在C 点时,无论动力作用在A 点还是B 点该杠杆一定是费力杠杆7.某检验人员在盛放密度分别为ρ甲、ρ乙、ρ丙的硫酸铜溶液试管中,分别滴入一滴体积相同的同一感染者的血液,一段时间后出现了如图所示的情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桥”为载体的物理考题
DIV.MyFav_1213770178240 P.MsoNormal{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0.5pt; MARGIN: 0cm 0cm 0pt;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TEXT-ALIGN:
justify}DIV.MyFav_1213770178240 LI.MsoNormal{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0.5pt; MARGIN: 0cm 0cm 0pt;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TEXT-ALIGN:
justify}DIV.MyFav_1213770178240 DIV.MsoNormal{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0.5pt; MARGIN: 0cm 0cm 0pt;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TEXT-ALIGN:
justify}DIV.MyFav_1213770178240 DIV.Section1{page:
Section1}
面向21世纪的中学物理教育,〝应以物理学的知识体系为载体,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为目标,通过强化物理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应用过程,认识科学、技术、社会的紧密联系,体验、认识和运用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所以近几年的中考物理试卷中,STS〔科学、技术、社会的简称〕类型的试题不断涌现。

这类试题以工农业生产、高新技术和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素材,要求考生将试题展示的实际情景转化为物理情景,然后运用相应的物理知识解答。

近年的中考物理试卷中STS类型的好题精彩纷呈,以下采撷两例以〝桥〞为载体的考题,给你的感觉是不是耳目一新?
题1我们的家乡──芜湖,一直以来就是长江下游重要的商贸港口城市。

芜湖长江大桥,这座目前我国科技含量最高的特大型公、铁两用斜拉索桥梁的建成,使芜湖这座古老的城市又焕发出强烈的时代气息。

大桥的建设,用到了很多物理学的知识和研究方法。

1.在铁路桥引桥靠近居民住宅区一侧,建有高3m左右的板墙〔如下图〕,其作用是。

2.汽车过桥时,每隔一段距离会有明显颠簸,这是大桥桥面上的缝隙所致。

这些缝隙是〔〕
A、一种交通标志,用于确认距离,避免发生追尾事故
B、来往车辆过多,造成路面损毁
C、避免司机开车由于过分平稳而瞌睡
D、伸缩缝,用于允许桥面的膨胀和收缩
3.将大桥的结构进行简化,取其部分可抽象成如下图的模型。

〔1〕可以看出它用到了的相关知识。

其中O是,代表桥重和过往车辆等产生的对桥的作用力。

〔2〕为了减小钢索承受的拉力,在需要与可能的前提下,可以适当增加桥塔的高度。

请分析原因。

〔3〕假如让你来设计新的斜拉索式大桥,你还能提出什么方法可以减轻钢索承受的拉力?〔说出一种方法即可〕
[【答案】及提示:1.阻挡车辆产生的噪声,减小噪声污染.2.D、3.〔1〕杠杆,支点,F1;〔2〕增加桥塔的高度,可以增大拉力的力臂,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钢索所受拉力也随之减小;〔3〕使用新
型轻质材料减小桥梁自重。

]
题2阅读与问题:润扬大桥为目前〝中国第一,世界第三〞的大跨径悬索桥。

它北起扬州市,跨江连接对岸镇江市,全长约36km。

主线采用双向6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时速100km。

问题1:如果一辆汽车以设计的速度行驶,那么由扬州到镇江需要min。

润扬大桥悬索桥北索塔位于距世业洲外江堤210m的长江南汊江面上,是由两个塔柱、三道横梁组成的门式框架结构,塔柱高215m。

采用群桩基础,桩基工程共由32根大型水下钻孔灌注桩组成,每根桩的横截面积约为6m2,平均桩长51m。

问题2:请你计算一下,灌注1根桩需要密度为2。

5×103kg/m3的混凝土t。

润扬大桥南锚碇基坑为长70.5m、宽52.5m、深29m的长方体结构,基坑围护采用冻结法。

这种技术适合于含量大于10%的任何含水、松散、不稳定土层。

冻结法施工技术即是利用人工制冷方法将基坑周围的土层冻结成密封的冻土结构体──冻结壁,以抵抗地压、隔绝地下水与基坑的水力联系,在冻结壁的保护下进行掘砌工作的一种特殊施工方法。

为了形成冻结壁,在基坑周围打一定数量的冻结孔,安装冻结器,用低温冷媒剂〔液氮〕在冻结器中循环使土层冻结。

问题3:液氮能使基坑周围的土冻结的原因是。

如果基坑周围的土很干燥,〔填〝能〞或〝不能〞〕采用此方法。

这种技术的好处你能说出一点来吗?。

大型桥梁结构安全监测是极其重要的。

目前常用光电测距〔EDM〕和GPS方法监测主梁竖向、横向、纵向的位移。

光电测距方法是通过沿钢箱梁选择适当的点布置反射器,利用红外激光探测功能,对反射器进行监测和电脑数据处理,确定梁的外型和移动情况。

润扬大桥所处的江面较宽,大雾、雨雪天气时常出现,这些会严重影响光电测距。

采用GPS技术进行主梁线形的监测可以避免以上问题。

问题4:光电测距易受大雾、雨雪天气的影响,这是因为。

润扬大桥是我市一个标志性建筑,其道路照明和美化照明是城市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由于照明灯具都是大功率光源,照明耗电十分可观,因而,节电也是一个重要课题。

问题5:请你针对这个课题提出一个切实可行的节电方案。

车辆的超重超载是造成高速公路路面结构损坏,交通事故频发的一个重要因素。

因此限制超重车辆的行驶,对确保润扬大桥结构安全有着重要意义。

问题6:小康同学想用压力传感器〔当压力达到设定值时,它就接通电路〕、电磁继电器,为大桥设计一个车辆超重的报警装置。

当车辆超重时,信号灯就发光。

在图中请你为他连接好电路。

【答案】及提示:问题1:21.4;问题2:765;问题3:液氮的汽化〔蒸发〕吸热,不能,快速制冷〔无污染、噪声小、经济安全、适应力强、工艺简单、冻土熔化后不影响地下结构、坚固抗压、隔绝地下水和基坑的水力联系、隔水等;问题4:大雾和雨雪天气空气
中的水滴和冰晶对光发生反射和折射;问题5:分时间段控制路灯的工作数量或分路段控制路灯的工作或控制灯光的亮度或开发节能灯具等;问题6:图略〕
随着科学、技术、社会的发展,物理STS试题的形式必然也会随着发展。

它反映了物理学习的时代特征,使学生能够用现代观念看待物理知识的实际应用,同时也可以使学生注意并加深对现代生产技术的认识,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现代生产技术问题的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

虽然这类试题密切联系生产生活及最新高科技技术〝高且新〞,但是它同样是依赖于我们熟悉的基础知识,所以这类试题一般具有〝起点高,落点低〞的特点。

这就需要考生平时注意对心理素质的培养,在处理这类试题时:不要紧张,应该对试题所展示的实际情景仔细分析判断,弄清物理情景,抽象出物理模型,然后运用相应的物理知识和物理规律进行解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