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整理)最新中考物理“新冠”专题考点精练(含答案)
中考物理冠肺炎专题专练专题03力学篇含解析试题

专题03:力学篇制卷人:歐陽文化、歐陽理複;制卷時間:二O二二年二月七日一、选择题1.〔2021·初二月考〕“新冠肺炎〞疫情完毕以后,同学们都期盼举办体育艺术节。
假设失去重力,以下比赛工程:①100m 跑,②举重,③跳水,④铅球,将无法进展的是〔〕A.只有①②B.只有②③C.只有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D【解析】假如没有重力,①人就不会对地面产生压力,此时脚与地面没有摩擦力,人无法行走,所以100m跑无法进展;②杠铃质量再大,受到的重力也为零,人就能很轻松举起它,所以举重无法进展;③人跳起后,由于不再受到重力作用将不再落回地面,所以跳水运动无法进展;④铅球的重力为0,投掷出去的铅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此类运动将无法进展;通过以上分析可知①②③④都无法进展,故D符合题意。
应选D。
2.〔2021·初二期中〕“戴口罩〞、“不聚集〞、“保持平安间隔〞等,都是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防止“飞沫传播〞的重要防护措施。
病人咳嗽、打喷嚏时,病原体以飞沫形式从病人口中排出后会继续飞行1-2米,是因为飞沫具有〔〕A.惯性B.速度C.质量D.重力【答案】A【解析】病人咳嗽、打喷嚏时,病原体以飞沫形式从病人口中排出后,由于飞沫具有惯性会继续飞行。
应选A。
3.〔2021·初三〕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防控让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普通产品一举成名,它就是体温监测的“哨兵〞和“探子〞——非接触式红外测温仪,在疫情防控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请你根据图片信息估测红外测温仪机身的长度〔〕A.20μm B.20 mm C.20 cm D.20 dm【答案】C【解析】人的大拇指的长度约为L = 5cm,由图可知红外测温仪机身的长度约为大拇指长度的4倍,那么红外测温仪机身的长度约为'==⨯=L L cm44520cm应选C。
4.〔2021·初三〕3月22日,2021年双遗马拉松安康跑在青城山鸣枪起跑。
中考物理专项复习《疫情防控中的热点问题》

中考物理专项复习《疫情防控中的热点问题》知识点1:长度单位换算主单位是米(m);其他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1km=1000 m;1dm=0.1m;1cm=10-2m;1mm=10-3m;1μm =10-6m;1nm =10-9m 知识点2:质量单位换算质量的主要单位是kg,其他单位有吨(t)、克(g)、毫克(mg)1t=1000kg=106 g =109 mg知识点3:分子运动论(1)分子热运动定义: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2)影响因素:温度越高,热运动越剧烈。
1)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相互渗透的现象叫扩散。
2)扩散在气体、液体和固体间都能发生,但扩散的程度不同。
扩散现象表明:分子是不停地运动的;还表明分子之间有间隙。
(3)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分子永不停息的做热运动;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
知识点4:温度及温度计(1)温度1)定义:表示物体冷热程度。
2)摄氏温度(℃):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
(2)温度计1)原理: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
2)使用方法:①估:估计被侧物体的温度。
②选:据估测温度选择合适量程的温度计。
③看:看清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
④放: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不要接触容器底或侧壁。
⑤读:待示数稳定后读取,读数时玻璃泡要留在液体中,视线与液柱上表面相平。
⑥记:正确记录测量的温度,不要漏掉单位。
知识点5:大气压(1)产生原因:气体具有流动性,受重力作用。
(2)变化特点:(1)随高度增加而减小。
(2)同一位置大气压随天气变化而不断变化。
(3)液体沸点与大气压的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随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同种液体的沸点不是固定不变的。
我们通常说的沸点是指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
(4)大气压的测量1)测量实验:托里拆利实验。
2)测量仪器:气压计。
2020年中考物理专题训练-疫情专题04(有答案解析)

B.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运-20运输机没有惯性
C.运-20运输机所受地面的支持力和它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若所有力瞬间消失,则运-20运输机将在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2.2020年新春之际,我国出现了罕见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面对突如其来的灾害,举国上下万众一心进行科学防治。下表为一个用于急救的Pritan﹣Bennett700型急救呼吸机电源部分参数:求:
(4)负压空间的产生主要是通过排风机向车外空间主动排风,以及舱室的密封处理实现的。若车内气压为外界标准大气压的90%,车顶的面积大约为4m2,车顶受到的内外压力差为________N;(标准大气压为1.01×105Pa)
(5)若车载排风机每t时间段排出空气的体积为V,每立方米这样的空气的动是E。若该排风机的效率为η,则该排风机的功率的表达式为________。
A.“存在较大的惯性的大颗粒”说明质量大的颗粒受到的惯性作用大
B.“容易随气流移动的中等尺寸颗粒”气流速度越快,气体压强越大,所以颗粒易与气流一起移动
C.“当粒子尺寸极小时,受随机粒子运动(小粒子的布朗运动)”小粒子的布朗运动就是分子热运动
D.“当纤维上存在静电荷时,纤维上的静电荷对颗粒会产生静电粘附。”说明带电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D.智能机器人能与人语音对话,说明了电磁波能传递能量
(3)某智能机器人站着发射超声波,经过0.02s后收到障碍物的回波,则“小骏”与障碍物间的距离约为_____m。该智能机器人靠底座轮子驱动,其驱动电动机的具体参数如表所示,若该智能机器人的驱动电动机线圈电阻为0.2Ω,则电动机正常工作下的发热功率为_____W;(设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3)核潜艇水平匀速行驶过程中,遇到紧急情况,迅速调整艇身仰角(与水平方向的夹角)至30°开始上浮,上浮过程中潜艇始终以不变的速度沿艇身方向行驶,潜艇的深度计显示的潜艇在海面下的深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潜艇在第75s时受到的海水压强为_____Pa(潜艇高度不计,海水密度取1.0×103kg/m3,取g=10N/kg),核潜艇水平匀速行驶过程中行驶的距离为200m,则它行驶的速度大小为_____m/s。
2023年专题50 疫情防控类物理中考热点问题【有答案】

第五部分中考物理特色专题篇疫情防控类物理中考热点问题1. (2020无锡)如图所示的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由罩体、松紧和铝条组成佩戴时,罩体紧粘面部,松紧跨在两耳耳根后,用手指紧压铝条。
使口罩上端紧贴鼻梁。
然后向下拉伸口罩,覆盖鼻子、嘴巴,关于该口罩,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 任何物质的分子都不能通过罩体B. 压弯的铝条发生的是弹性形变C. 松紧形变后会对耳根处产生弹力的作用D. 松紧拉得越长,对耳根处的压强越小【答案】C【解析】A.透过罩体人能正常呼吸空气,说明有空气分子通过,故A错误;B.压弯的铝条,铝条弯曲变形,撤去外力,铝条不能自动恢复原状,发生的不是弹性形变,故B错误;C.松紧受力后发生的是弹性形变,松紧形变后会对耳根处产生弹力的作用,故C正确;D.在受力面积相同时,松紧拉得越长,压力越大,对耳根处的压强越大,故D错误。
2. 今年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在世界范围内传播,严重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命。
在疫情发生后医院救护病人时,医生、护士所采取的措施和用到的器材中,包含着许多物理知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用听诊器诊断病人的心跳声和呼吸声,能起到改变这些声音音色的作用B. 用B超检查病人内脏时,是利用了次声波传播时能量损失小的特点C. 护士会在高烧病人额头擦酒精为病人降温,说明酒精蒸发时吸热D. 用针筒抽取药液时,药液因受到针筒的吸引力作用而进入了针筒【答案】C【解析】A.用听诊器诊断病人的心跳声和呼吸声,不能改变这些声音音色,故A错误;B.用B超检查病人内脏时,是利用了超声波能传递信息,故B错误;C.护士会在高烧病人额头擦酒精为病人降温,说明酒精蒸发吸热,故C正确;D.用针筒抽取药液时,药液因受到大气压力作用而进入了针筒,故D错误。
3. 新型冠状肺炎爆发后,全国人民万众一心齐抗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感染者须通过负压救护车运送,负压救护车内的空气压强大于车外的大气压强B. 负压救护车的行驶速度越大,惯性越大C. 检测体温的额温枪采用的是紫外线热感原理D. 喷洒消毒剂后,离得远的地方也能闻到刺鼻的气味,说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答案】D【解析】A.由负压原理可知,负压救护车内的负压发生器是通过排风机向车外空间主动排风,使车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故A错误;B.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速度无关,救护车的行驶速度越大,惯性不变,故B错误;C.检测体温的额温枪采用的是红外线热感原理,故C错误;D.喷洒消毒剂后,离得远的地方也能闻到刺鼻的气味,是因为消毒剂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故D正确。
01 选择题篇-2020年中考物理新冠题型专练(解析版)

2020年中考物理新冠题型专练——选择题篇一.选择题(共40小题)1.2020年初在武汉爆发了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新型冠状病毒直径大约80~120nm,传染性很强。
在疫情期间,小明想出去买菜,他戴好口罩一路按正常的步行速度走向超市,到超市门口,保安人员拿着电子体温计往小明额头上扫了一下,便测出了他的体温是正常的。
随后小明进入超市,拿起随身携带的酒精,喷洒了购物车,不一会儿感觉购物车上的酒精慢慢变干了,小明迅速买完东西后就回家喷洒酒精来消毒,换衣服鞋子并洗手来保护自己。
根据以上描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小明的正常体温约为37℃B.小明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C.酒精变干了属于升华现象D.电子体温计利用了红外线【解答】A、由题知,经保安人员测试,小明的体温是正常的,故其体温约为37℃是合理的。
故A正确;B、人正常的步行速度约为1.1m/s,故B正确;C、酒精变干,是酒精由液态变成气态,是汽化现象,故C错误;D、电子体温计利用了红外线。
故D正确。
2.在抗击新型冠状肺炎的战疫中,医务人员工作时采取的许多措施和用到的器械,都包含着物理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测量体温的水银温度计,利用了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B.打针时针筒抽取药液,利用了连通器原理C.用电蒸锅煮一些医疗器械,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D.喷雾器喷洒消毒液,运用了大气压的知识【解答】A、体温计利用了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故A正确;B、打针时针筒抽取药液,将药液完全抽进针筒内,利用了大气压强原理,故B错误;C、用电蒸锅蒸煮医疗器械,将电能转化为内能,故C正确;D、喷雾器能喷出雾状液体,是由于大气压的作用,故D正确;3.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期间,医护人员必须穿着防护服、戴上口罩和护目镜,护目镜常常会蒙上一层“雾气”,这是医护人员的一大烦恼。
关于“雾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雾气”是水蒸气B.“雾气”是升华现象C.雾气”的形成需要吸热D.“雾气”的形成需要放热【解答】雾是水蒸气遇冷变成液态的水珠,属于液化现象,液化过程放热,故ABC错误,D正确。
01 选择题篇-2020年中考物理新冠题型专练(解析版)

2020年中考物理新冠题型专练——选择题篇一.选择题(共40小题)1.2020年初在武汉爆发了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新型冠状病毒直径大约80~120nm,传染性很强。
在疫情期间,小明想出去买菜,他戴好口罩一路按正常的步行速度走向超市,到超市门口,保安人员拿着电子体温计往小明额头上扫了一下,便测出了他的体温是正常的。
随后小明进入超市,拿起随身携带的酒精,喷洒了购物车,不一会儿感觉购物车上的酒精慢慢变干了,小明迅速买完东西后就回家喷洒酒精来消毒,换衣服鞋子并洗手来保护自己。
根据以上描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小明的正常体温约为37℃B.小明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C.酒精变干了属于升华现象D.电子体温计利用了红外线【解答】A、由题知,经保安人员测试,小明的体温是正常的,故其体温约为37℃是合理的。
故A正确;B、人正常的步行速度约为1.1m/s,故B正确;C、酒精变干,是酒精由液态变成气态,是汽化现象,故C错误;D、电子体温计利用了红外线。
故D正确。
2.在抗击新型冠状肺炎的战疫中,医务人员工作时采取的许多措施和用到的器械,都包含着物理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测量体温的水银温度计,利用了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B.打针时针筒抽取药液,利用了连通器原理C.用电蒸锅煮一些医疗器械,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D.喷雾器喷洒消毒液,运用了大气压的知识【解答】A、体温计利用了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故A正确;B、打针时针筒抽取药液,将药液完全抽进针筒内,利用了大气压强原理,故B错误;C、用电蒸锅蒸煮医疗器械,将电能转化为内能,故C正确;D、喷雾器能喷出雾状液体,是由于大气压的作用,故D正确;3.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期间,医护人员必须穿着防护服、戴上口罩和护目镜,护目镜常常会蒙上一层“雾气”,这是医护人员的一大烦恼。
关于“雾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雾气”是水蒸气B.“雾气”是升华现象C.雾气”的形成需要吸热D.“雾气”的形成需要放热【解答】雾是水蒸气遇冷变成液态的水珠,属于液化现象,液化过程放热,故ABC错误,D正确。
中考物理专题09,,疫情防控中物理问题重点练(解析版)

中考物理专题09,,疫情防控中物理问题重点练(解析版)1 2021 年中考物理查缺补漏再训练5 35 个微专题( ( 全国通用) )专题09疫情防控中的物理问题重点练( ( 共0 20 道题) )一、选择题1. (2020 青海西宁)今年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在世界范围内传播,严重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命。
在疫情发生后医院救护病人时,医生、护士所采取的措施和用到的器材中,包含着许多物理知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用听诊器诊断病人的心跳声和呼吸声,能起到改变这些声音音色的作用B. 用 B 超检查病人内脏时,是利用了次声波传播时能量损失小的特点C. 护士会在高烧病人额头擦酒精为病人降温,说明酒精蒸发时吸热D. 用针筒抽取药液时,药液因受到针筒的吸引力作用而进入了针筒 C A.用听诊器诊断病人的心跳声和呼吸声,不能改变这些声音音色,故A 错误;B.用 B 超检查病人内脏时,是利用了超声波能传递信息,故 B 错误;C.护士会在高烧病人额头擦酒精为病人降温,说明酒精蒸发吸热,故 C 正确;D.用针筒抽取药液时,药液因受到大气压力作用而进入了针筒,故 D 错误。
2. (2020 四川绵阳)额温枪这一非接触式测温仪器,成为2020 年防控新冠肺炎一种重点物资。
额温枪通过传感器接收人体发出的红外线,得出体温数据。
在用额温枪测体温的过程中 A. 红外线传递体温信息 B. 额温枪传递体温信息 C. 红外线传递病毒信息 D. 额温枪传递病毒信息 A 额温枪是针对人体体温做出测量与记录的医疗仪器,在用额温枪测体温的过程中,人体发出的红外线传递体温信息被额温枪检测到。
3. ((0 2020 山东德州)新型冠状肺炎爆发后,全国人民万众一心齐抗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感染者须通过负压救护车运送,负压救护车内的空气压强大于车外的大气压强B. 负压救护车的行驶速度越大,惯性越大C. 检测体温的额温枪采用的是紫外线热感原理D. 喷洒消毒剂后,离得远的地方也能闻到刺鼻的气味,说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D A.由负压原理可知,负压救护车内的负压发生器是通过排风机向车外空间主动排风,使车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故A 错误;B.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速度无关,救护车的行驶速度越大,惯性不变,故 B 错误;C.检测体温的额温枪采用的是红外线热感原理,故C 错误;D.喷洒消毒剂后,离得远的地方也能闻到刺鼻的气味,是因为消毒剂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故D正确。
2020年中考物理专题训练-疫情专题01(有答案解析)

2020年中考物理专题训练-疫情专题011.“新冠肺炎”疫情结束后,同学们都期盼举办体育艺术节。
假如失去重力,下列比赛项目:①100m 跑,②举重,③跳水,④铅球,将无法进行的是()A.只有①②B.只有②③C.只有③④D.①②③④2.在这次疫情期间,小明只能天天呆在家中,衣服也不想自己洗,就去用洗衣机,发现洗衣机通电后会转动,于是他想到了洗衣机的工作原理。
如图所示四个装置中工作原理与洗衣机相同的是()A.电磁起重机B.司南C.话筒D.扬声器3.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疫情给全国人民带来很大影响,为了保护自己与他人,出门必须要戴口罩。
当你戴上口罩之后与人交谈时,他人听到你的声音()A.音调变低B.音调变高C.响度变小D.响度变大4.在防范甲型H1N1流感疫情中,体温计发挥了重要作用.如图所示的是一支常用体温计,下列关于该体温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它的示数是38℃B.它的分度值是1℃C.它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D.它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规律制成的5.2020年1月、2月全国爆发新型肺炎疫情,该疫情是由可人传人的新型冠状病毒引发,冠状病毒的直径约100nm,即约__________m。
6.春节期间受疫情影响,大家都选择宅在家里,勤快的小美学会了包饺子,她用力捏面皮,面皮会粘在一起,说明分子之间存在_____;小美还学会了用烤箱做美味的蛋糕,烤箱是利用电流的_____工作的。
7.在防范甲型H1N1流感疫情中,体温计发挥了重要作用.体温计是根据水银的_____性质制成的,下图中体温计的示数是_____℃.8.在防范甲型H1N1流感疫情中,体温计发挥了重要作用。
体温计是根据____________性质制成的。
图中体温计的示数是______0C.9.在疫情期间,小明戴上口罩准备出门,他想看看口罩有没有戴好,于是他站在竖直的平面镜前1m处,则他与镜中“自己”的距离是_____m,平面镜成的像是_____(选填“虚”或“实”)像,当他再远离平面镜0.5m,他在镜中的像的大小将会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0.因“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现大部分同学家中都有消毒酒精,如小兵家的消毒酒精已用完一半,则此酒精的________不变,________改变(均选填“热值”或“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新冠状病毒COVID-19 的直径约为100nm= 10-7 m
2、常用作观察细胞和细菌的光学显微镜主要由2 个凸透镜_组成。
靠近物体的叫
物镜,成像特点是:倒
立、大、实像,与放大
镜原理相似;靠近眼睛的叫目镜,成像特点
是:正立、大、虚
像,与放大镜原理相似。
3、体温检测是必要的防空措施,人体的正常体温在37℃左右。
常见水银体温计原理是液体的热胀冷
缩。
体温计内的水银质量不变,当温度升高水银密度变小,所以体积会变大,在极细的毛细管中可以看到明显的上升。
毛细管便于观察水银体积的变化,这是物理实验常用方法中的
放大法。
但是不利于读出数值,为了看清毛细管中水银指示的数值,我么会设计出凸起部分,这是利用凸透镜的放大镜知识。
观察体水银体温计,它的分度值是0.1℃
,量程是35-42℃。
体温计有一个缩口结构可以实现热胀冷不缩使体温计在测量时离开被测物体进行准确读数。
4、人群密集处使用非接触式测量体温的工具:体温枪和热成像仪
,他们利用的是红外线。
5、1666 年应为瘟疫宅在家的牛顿使用三棱镜将白光变成多种
色光,我们称之为光的色散,它是光的折射现象。
后来人们在红色光谱外面发现了看不见的红外线,它具有热效应;后人在紫色光
谱外面发现了看不见的 紫外线 ,它能使荧光物质发光,紫外线的应用有:_验钞 、
杀 菌 。
6、 对冠状病毒理化特性的认识多来自对 SARS-CoV 和 MERS-CoV 的研究。
病毒对紫外线和热
敏感,56℃30 分钟、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醇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
氯已定不能有效灭活病毒。
(1) 紫外线消毒要注意不能有人员在场,因为:紫外线对人体有害。
(2) 高温消毒可以采用沸水煮或蒸汽蒸的方式但是更有效的是蒸汽蒸,因
为
标
压下沸水的
温度是
1
℃
,
水
沸
腾
的
时
候100
℃,
蒸汽在遇到物
体表
.
.蒸汽消毒效率更高。
(3) 含氯消毒剂在使用时我们有时需要使用喷雾的方式进行消杀,后面动手实践部分我们来一起制作简易喷雾剂,其原理是高速气流通过吸管上方时,气体流速越
大的地方压强越小,大气压会把液体压压入气压小的地方从而被气流吹散。
不久后我们就能问道刺鼻的气味,这是因为:分子总在不停的无规则热运动,
是典型的扩散现象。
7、 防护装备最主要的是口罩,口罩之所以能够防病毒过滤作用的主要材料是极
细
密且
带
静电的
喷熔无
纺布,
细
密
的
结
构
能
阻
拦
直
径
8、 飞沫是新冠状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人们在打喷嚏时如果没有阻拦上万个飞沫将以 50m/s=180km/h (相当于超级台风)的速度带出。
所以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安全请佩戴口罩。
9、 如果不幸确诊,病人就通过负压救护车送至负压隔离病房,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提供的就是这种病
房。
什么是负压病房?病房内气压略低于病房外大气
压,这样设计的好处是?外面新鲜的空气只能流入气压低的病房内,而被污
染的空气不会泄露出去,减少疾病传播和交叉感染的风险。
10、 病人的检查涉及到肺部影像学,主要指的是肺部 CT ,其原理是 X 光。
1895 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首次发现,并因此让他获得诺贝尔奖的射线又称“伦琴射线”属于电磁波的一部分,比紫外新的频率要高,频率更高的还有“γ射线”
(伽马射线),具有穿透性,对生物细胞有破坏作用,电磁波频谱的另一端波长更长频率更低的电磁波,我们称之为无线电波,在通信领域应用广泛,请
举例无线电波的应用:wifi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