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物理:5电路电流欧姆定律
高二物理电学知识点

高二物理电学知识点一、静电场1. 电荷与库仑定律- 电荷的性质- 元电荷的概念- 库仑定律及其公式:\( F = k \frac{|q_1 q_2|}{r^2} \)2. 电场与电场线- 电场的定义- 电场线的绘制规则- 电场强度的计算:\( E = \frac{F}{q} \)3. 电势能与电势- 电势能的概念- 电势的定义与计算- 电势差与电场的关系4. 电容与电容器- 电容的定义- 电容器的工作原理- 并联与串联电容器的总电容计算二、直流电路1. 欧姆定律- 欧姆定律公式:\( V = IR \)- 电阻的概念与计算2. 串联与并联电路- 串联电路的电流与电压规律- 并联电路的电流与电压规律3. 基尔霍夫定律-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4. 电功与电功率- 电功的计算:\( W = VIt \)- 电功率的计算:\( P = VI \)三、磁场1. 磁场的概念- 磁场的来源- 磁力线的特性2. 安培力与洛伦兹力- 安培力公式:\( F = BIL \)- 洛伦兹力公式:\( F = q(\mathbf{v} \times \mathbf{B}) \)3. 电磁感应-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楞次定律- 电磁感应中的感应电流与感应电动势四、交流电路1. 交流电的基本概念- 交流电与直流电的区别- 正弦交流电的表达式2. 交流电路中的电阻、电容与电感 - 交流电路中的电阻特性- 电容的阻抗- 电感的阻抗3. RLC串联与并联电路- RLC串联电路的共振现象- RLC并联电路的共振现象4. 交流电的功率- 瞬时功率- 平均功率- 视在功率与功率因数五、电磁波1. 电磁波的产生- 振荡电路与电磁波的产生- 电磁波的基本特性2. 电磁波的性质- 电磁波的传播速度- 电磁波的能量3. 电磁波的应用- 无线电通信- 微波技术- 光波(电磁波的一种)以上是高二物理电学的主要知识点概览。
每个部分都包含了关键的概念、定律和公式,这些内容是理解和应用电学知识的基础。
高二物理学的内容是什么

高二物理学的内容是什么一.高二物理学的内容是什么第一章静电场1、电荷及其守恒定律2、库仑定律3、电场强度4、电势能和电势5、电势差6、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7、静电现象的应用8、电容器的电容9、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其次章恒定电流1、电源和电流2、电动势3、欧姆定律4、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5、焦耳定律6、电阻定律7、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8、多用电表9、试验: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电阻10、简洁的规律电路第三章磁场1、磁现象和磁场2、磁感应强度3、几种常见的磁场4、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力5、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6、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课题讨论霍尔效应附录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第四章电磁感应1、划时代的发觉2、探究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3、楞次定律4、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5、电磁感应现象的两类状况6、互感和自感7、涡流、电磁阻尼和电磁驱动第五章交变电流1、交变电流2、描述交变电流的物理量3、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4、变压器5、电能的输送第六章传感器1、传感器及其工作原理2、传感器的应用3、试验:传感器的应用附录一些元器件的原理和使用要点二.怎么学好物理上课专心听讲。
上物理课的时候肯定要跟随老师的思路,不要心思开小差,对不懂的可以在课堂上或下课后请教老师弄明白。
做好学习笔记。
可以将上课的主要内容、复习遇到的问题等全部记录在笔记好,以便复习。
预备好学习资料。
物理学肯定要买肯定的课外学习资料进行学习,不能仅限于课内的学习;同时,学习资料也不宜过多,避开消化不了。
多请教老师同学。
对一些自己不会解答的题目,肯定要虚心请教老师和同学,直到弄懂,且要将不做解的题做成复习题集,以随时练习。
要弄清晰物理学问结构。
要系统的把握物理学问结构,将零散的学问给串并起来,并通过做题综合运用学问。
要做(总结)归纳。
定期将自己所学的物理学问进行归纳总结,比如学习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等,可能通过综合运用进行肯定的反推,从而达到打实物理基本的目的。
高二学业水平测试物理公式

一、力学1、胡克定律:f = k x (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劲度系数,只与弹簧的长度、粗细和材料有关)2、重力: G = mg (g 随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g 极>g 赤,g 低纬>g 高纬)3、求F 1、F 2的合力的公式:θcos 2212221F F F F F ++=合两个分力垂直时: 2221F F F +=合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定则。
分解时喜欢正交分解。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F 1-F 2 ⎥≤ F ≤ F 1 +F 2(3) 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物体平衡条件: F 合=0或 F x 合=0 F y 合=0推论:三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任意一个力与剩余二个力的合力一定等值反向。
解三个共点力平衡的方法: 合成法,分解法,正交分解法,三角形法,相似三角形法 5、摩擦力的公式:(1 ) 滑动摩擦力: f = μN (动的时候用,或时最大的静摩擦力)说明:①N 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压力),可以大于G ;也可以等于G ;也可以小于G 。
②μ为动摩擦因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 无关。
(2 ) 静摩擦力: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
大小范围:0≤ f 静≤ f m (f m 为最大静摩擦力)说明:①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
②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③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④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6、万有引力:(1)公式:F=G221rm m (适用条件:只适用于质点间的相互作用) G 为万有引力恒量:G = 6.67×10-11 N ·m 2 / kg 2(2)在天文上的应用:(M :天体质量;R :天体半径;g :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 r 表示卫星或行星的轨道半径,h 表示离地面或天体表面的高度))a 、万有引力=向心力F 万=F 向即 '422222mg ma r Tm r m r v m r Mm G =====πω 由此可得:① 天体的质量: ,注意是被围绕天体(处于圆心处)的质量。
高二物理欧姆定律ppt课件.ppt

• 教学方法 • 探究、讲授、讨论、练习 • 教学用具 • 多媒体课件
既然在导体的两端加上电压, 导体中才有电流,那么,导体中的 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有什么关系 呢?
实验电路
V
A
B
R
测量电路: 测导体B的 电流、电压
E
S
分压电路:(控制电路) 可以提供从零开始连续变化的电压
数据记录
演示
导体 电压(V) 0.50 1.00 1.50 2.00 2.50 U/I B 电流(A) 0.10 0.20 0.30 0.40 0.50 5 A 电流(A) 0.05 0.10 0.15 0.20 0.25 10
喝的,这夜叉就激动的话越说越多。“他每次来就是给你送完吃的就走,什么也不说吗?”如果真是这样,那可就真是 奇了怪了。“嗯,公孙公子每次来的时候就是把好吃的给我,然后就在店里和黄大哈咯聊天,以前吧黄大哈咯来也就是 找姑姑的,可自从公孙公子开始来了之后吧,她就开始天天来这里了,比钟伯上班来的还要早。”钟伯是陆婉娉在当地 雇佣的一个负责管理民间翻译官的雇员,不一定坐班,但必须天天报到,负责处理一些杂事儿,女鬼大人不在的时候, 就由他负责全权照料店里店外的生意,以及顺便帮忙照顾一下夜叉。“是不是他们一起帮钟伯管理这里的一些杂事儿 啊?”这下,陆婉娉终是彻底弄明白了这个黄大哈咯为啥什么都不贪图就直接选择了来女鬼中介上班当免费秘书的原因 了,原来如彼啊!“姑姑英明,不仅如此,那个公孙公子也很厉害的,他也会好些国家的语言呢,中间他还帮过不少忙, 免费给合作了不少生意,就是姑姑你回来之后补签上印章的那几份。”听姑姑不再责怪自己偷吃东西这件重大事情,夜 叉也不敢慌恐不安,也不用人扶,很自觉的从地上爬了起来。反正从来都是她愿意跪就跪,姑姑从来不强迫她下跪,但 你若是跪也吧,也不扶你,用姑姑的话来说,毕竟你做了错事,所有这些夜叉也不敢有所违逆,这可是自己一直敬着爱 着的姑姑啊!“所以你就许下了让姑姑请公孙公子吃饭这个承诺了?”弄明白了事情的来笼去脉,女鬼大人脸色初霁。 “嗯嗯嗯,夜叉吃了人家那么多,当时就顺嘴一说,谁知道这位公孙公子是个实诚人,还真就来了呢!”湖吃海喝了人 家那么些吃食,夜叉难得有些不好意思的脸红了一下。这就奇了怪了,女鬼大人不自觉的皱了皱眉头,单凭自己和公孙 公子的这点微不足道的交情,他犯不着照顾夜叉,更不要说替自己做翻译合同了。要知道自己回来后也是吓了一大跳, 那补签的合同却是拿了一笔不菲的佣金,足足顶了去年一年的营业额。 而明眼人又能看得出来,黄大哈咯虽然对公孙 公子一见钟情,亦或是两见钟情,但公孙公子与黄哈咯却颇有点逢场作戏的意思,有的也只是顺嘴打磕。再者说了,即 便是黄哈咯与公孙公子两个人郎有情妾有意的,那也是人家两家的事情,这毕竟不是婚姻中介所,公孙公子也犯不上巴 结这小小的女鬼中介啊!可除此之外,还真想不起其它任何托词,难不成,难不成……女鬼大人眼球子转了几下,最后 定在夜叉的那张肥硕的脸上,左看右看,又不像啊!不过不像也不是没有可能,夜叉虽然长的和公孙公子无甚相似之处, 但年龄应该差不多。夜叉是个弃儿,估计是小时候烧坏了脑子被收留的,收养的时候不过三四岁,啥啥也记不得了,脑 子不好使长的又丑,估计如此才被父母嫌弃抛弃的。第020章 魂
高二物理总结电路中电流的分析与计算方法

高二物理总结电路中电流的分析与计算方法在物理学中,电流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的电荷量,是电路中非常重要的概念之一。
电流的分析与计算方法是电路研究的基础,本文将对高二物理中电路中电流的分析与计算方法进行总结。
一、电流的定义及单位电流的定义为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用字母I表示。
电流的单位是安培(A),1安培等于1库仑/秒。
在电路中,电流是由正电荷的流动而形成的。
二、欧姆定律欧姆定律是电路中电流与电压、电阻之间的基本关系。
根据欧姆定律,当电路两端施加电压时,电流大小与电阻成反比,与电压成正比。
表达式为I=U/R,其中I为电流,U为电压,R为电阻。
三、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计算串联电路是指电阻依次连接在一起的电路。
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可以流通,所以电路中的电流大小相等。
当电路中有n个串联的电阻时,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计算电流:I = U / (R₁ + R₂ + R₃ + …… + Rn)四、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计算并联电路是指电阻同时与电源相连的电路。
在并联电路中,电流可以分为多个路径流通,所以电路中的电流会分摊到每个电阻上。
当电路中有n个并联的电阻时,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计算电流:I = U / R₁ + U / R₂ + U / R₃ + …… + U / Rn五、基尔霍夫定律基尔霍夫定律是电路研究中重要的理论基础之一,包括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指出,在电路的节点处,电流的代数和为零。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指出,在电路中,电压的代数和为零。
六、电流表的使用电流表是用来测量电流大小的仪器。
在使用电流表时,需要注意将电流表的量程调整到合适的范围,并正确接入电路中,以避免引起过大的电流通过电流表。
七、实例分析以下是一个实例分析:在一个并联电路中,有三个电阻,分别为R₁=10Ω,R₂=20Ω,R₃=30Ω,电源电压U=12V,求电路中的总电流。
根据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计算方法,我们可以使用公式:I = U / R₁ + U / R₂ + U / R₃代入数值可得:I = 12 / 10 + 12 / 20 + 12 / 30计算得出I的数值,即为电路中的总电流。
电路及其应用高二知识点

电路及其应用高二知识点一、导线、电流和电压导线是指能够传递电流的物质,常用的导线材料有铜和铝等。
电流是指单位时间内流过导线横截面的电荷的数量,单位是安培(A)。
电压是指电流在电路中通过导线时,产生的电势差,单位是伏特(V)。
二、电阻与欧姆定律电阻是指电流在导线中遇到阻碍时,产生的电阻碍力。
电阻的大小与导体材料、导体的物理形态以及导体长度和横截面积等因素有关。
欧姆定律描述了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它表明电流正比于电压,反比于电阻。
三、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串联电路是指电阻依次连接在同一条导线上的电路。
在串联电路中,电流保持不变,而总电压等于各个电阻的电压之和。
并联电路是指电阻分别连接在不同的导线上的电路。
在并联电路中,总电流等于各个电阻的电流之和,而总电压等于各个电阻的电压相同。
四、电路中的功率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消耗或产生的能量,单位是瓦特(W)。
在电路中,功率可以通过电压与电流的乘积来计算。
电路中的灯泡、电热器等元件的功率可以影响其发光亮度或加热效果。
五、电源和电路保护电源是指为电路提供电能的设备,常见的电源有电池和交流电源。
为了保护电路和电器设备的安全,我们需要合理选择电源电压、限制电流大小,并设置熔断器等保护装置。
六、交流电和直流电交流电是指电流方向随时间变化的电流,常见的是正弦交流电。
交流电的电压和电流周期性变化,频率单位是赫兹(Hz)。
直流电是指电流方向不变的电流,常见的是电池提供的直流电。
七、电容和电感电容是指能够储存电荷的元件,单位是法拉(F)。
电容器可以存储电荷,并在需要时释放电荷。
电感是指导线或线圈对电流变化的反应,单位是亨利(H)。
电感器可以储存磁场能量,并在需要时释放能量。
八、逻辑门电路逻辑门电路是由逻辑门组成的电路,在计算机和电子设备中得到广泛应用。
逻辑门包括与门、或门、非门、异或门等,通过逻辑门的输入信号可以得到相应的输出信号。
九、电子器件与应用电子器件是指用于控制电流和电压的元件,常见的有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等。
高二物理的电流知识点

高二物理的电流知识点一、电流的定义和基本概念电流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
通常用字母"I"表示,单位是安培(A)。
电流的方向定义为正电荷流动的方向。
二、电流的产生和流动规律1. 电流的产生:电流的产生与电荷的移动有关。
当电荷在导体中移动时,就会形成电流。
导体中的自由电子是导致电流产生的主要载流子。
2. 电流的流动规律:电流的流动满足欧姆定律。
欧姆定律表明,电流与电压之间的关系是线性的,电阻(R)是电流(I)和电压(V)之比:I = V/R。
也可以表示为V = I×R。
三、电流的测量和电流表1. 电流的测量:电流可以使用电流表测量。
电流表是一种电流计量仪器,通过连接于电路中测量电荷流经电路的数量来测量电流。
2. 电流表的工作原理:电流表的工作原理基于安培力和电磁感应。
电流通过电流表的线圈,产生的安培力使得指针或数字显示移动,进而测量电流的大小。
四、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的电流1. 串联电路中的电流:串联电路是指多个电阻依次连接在一起,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大小相等。
串联电路中的总电流等于各个电阻上的电压之和。
2. 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并联电路是指多个电阻并排连接在一起,电流可以分流,大小不等。
并联电路中的总电流等于各个电阻上的电流之和。
五、电阻和电阻率1. 电阻的定义:电阻是指阻碍电流流动的性质。
通常用字母"R"表示,单位是欧姆(Ω)。
电阻越大,导体对电流的阻碍越大。
2. 电阻的影响因素:电阻的大小受导体材料、导体长度和导体截面积的影响。
电阻与导体材料的电阻率和导体几何形状有关。
六、电流的方向和电路中的符号表示1. 电流的方向:电流的方向定义为正电荷流动的方向。
正电荷的流动方向与电子的移动方向相反。
2. 电路中的符号表示:在电路图中,电流用箭头表示。
箭头所指的方向表示电流的流动方向。
七、电流的应用1. 电能的输送:电流可以用来输送电能,例如供电给家庭用电器、机械设备等。
高二物理知识点总结电路篇

高二物理知识点总结电路篇电路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涉及到电流、电压、电阻等概念和原理。
本文将对高二物理课程中的电路知识进行总结,帮助同学们系统地理解和掌握电路的基本概念和运行原理。
一、电路基础知识1.1 电流和电荷在电路中,电流是电荷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数量。
电荷(Q)的单位为库仑(C),电流(I)的单位为安培(A)。
1.2 电压和电势差电压是电势差在电路中的表现,用符号U表示,单位是伏特(V)。
电势差指的是两点之间的电势差异,电荷会沿着电势差的方向移动。
1.3 电阻和电阻率电阻是对电流流动的阻碍作用,用符号R表示,单位是欧姆(Ω)。
电阻率是物质本身对电流的阻碍程度,用符号ρ表示,单位是欧姆·米(Ω·m)。
二、串联和并联电路2.1 串联电路串联电路是指电器或电子元件依次连接在一条路径上的电路。
串联电路中电流在各个元件之间保持不变,电压分布根据电阻大小进行分配。
2.2 并联电路并联电路是指电器或电子元件平行连接在不同的路径上的电路。
并联电路中电压在各个元件之间保持不变,电流根据电阻大小进行分配。
三、欧姆定律欧姆定律是描述电路中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关系的重要定律。
它的数学表达式为:U = I × R,其中U表示电压,I表示电流,R表示电阻。
根据欧姆定律,我们可以通过已知电流和电阻来计算电压,或者通过已知电压和电阻来计算电流。
四、电功率和电能4.1 电功率电功率是电流通过电路时所做的功的大小,用符号P表示,单位是瓦特(W)。
通过电流和电压可以计算电功率,公式为:P = I × U。
4.2 电能电能是电流通过电路所携带的能量,用符号E表示,单位是焦耳(J)。
电能可以通过电功率和时间计算得到,公式为:E = P × t。
五、电阻和导体的特性5.1 线性电阻线性电阻的电阻随着电流的变化而线性变化。
根据欧姆定律,线性电阻的电流和电压成正比,电阻值恒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电流1.定义: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注:此处的电荷指自由电子、正电荷、负电荷.电荷的无规则运动形不成电流,只有定向运动才能形成电流. 2.形成电流的条件:导体两端存在电压;存在可以自由移动的电荷.3.电流的方向: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若电流是靠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形成,则电流的方向与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4.电流的定义式:QI t=,其中Q 是通过导体截面的电荷量.在国际单位制中电流的单位是安培.31mA 10A -=,61μA 10A -=.5.电流的微观本质:如图所示,AD 表示粗细均匀的一段导体l ,两端加一定的电压,导体中的自由电荷沿导体自由移动的速率为v ,设导体的横截面积为S ,导体每单位体积内的自由电荷数为n ,每个自由电荷的电荷量为q .AD 导体中的自由电荷数:N nlS =,总电荷量:Q Nq nlSq ==.所有这些电荷都通过横截面D 所需要的时间:l t v=,导体AD 中的电流:/Q nlSqI nqSv t l v ===.考试要求第五讲电路 电流 欧姆定律知识点睛由此可见,从微观上看,电流决定于导体中单位体积内的自由电荷数、电荷量、定向移动速度,还与导体横截面积有关.基础题【例1】 关于电流的方向,下面叙述中正确的是( )A .金属导体电流的方向是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B .在电解液中有自由的正离子和负离子,电流方向不能确定C .不论何种导体,电流的方向规定为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D .电流的方向有时与正电荷定向移动方向相同,有时与负电荷定向移动方向相同【例2】 如果电路中每分钟有60万亿个自由电子通过导体的横截面,那么电路中的电流是( )A .0.016μAB .1.6μAC .16μAD .0.16μA【巩固】 如图所示的电解池接入电路后,在t 秒内有1n 个1价正离子通过液体内截面S ,有2n 个1价负离子通过内截面S ,设e 为元电荷,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当12n n =时电流强度为零B .当12n n >时,电流方向从A B →,电流强度12()n n eI t -= C .当12n n <时,电流方向从B A →,电流强度21()n n eI t-=D .电流方向从A B →,电流强度12()n n eI t +=中档题【例3】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储存环为周长240m 的圆形轨道.当环中电流为10mA 时,若电子的速度是光速的十分之一,则在整个环中运动的电子数目为多少?【例4】 一个半径为r 米的细橡胶圆环,均匀地带上Q 库仑的负电荷,当它以角速度ωrad/s 绕中心轴线顺时针匀速转动时,环中等效电流的大小为( )A .QB .2πQC .2πQ ωD .2πQω例题精讲【巩固】 电子绕核运动可以看作为一环形电流.设氢原子中的电子以速度v 在半径为r 的轨道上运动,用e 表示电子的电荷量,则其等效电流等于_______.【例5】 在显像管的电子枪中,从炽热的金属丝不断放出的电子进入电压为U 的加速电场,设其初速度为零,经加速后形成横截面积为S 、电流为I 的电子束.已知电子的电量为e ,质量为m ,则在刚射出加速电场时,一小段长为l ∆的电子束中的电子数是( )ABCD【巩固】 来自质子源的质子(初速度为零),经一加速电压为800kV 的直线加速器加速,形成电流为1m A 的细柱质子流,已知质子电荷191.610C e -=⨯.这束质子流每秒打到靶上的质子数为________.假定分布在质子源到靶子之间的加速电场是均匀的,在质子束中,与质子源相距l 和4l 的两处,各取一段极短的相等长度的质子流,其中的质子数分别为1n 和2n ,则12:n n =________.二、电阻、欧姆定律●知识点1 电阻1.定义:导体两端的电压与导体中的电流的比值叫导体的电阻.2.定义式:UR I=3.单位:欧姆,国际符号Ω注:对给定的导体,它的电阻是一定的,因此,不管导体两端有无电压,电压大小如何,电阻是一定的;不管导体内是否有电流流过,电流强弱如何,电阻是一定的,所以不能说电阻与电压成正比,与电流大小成反比.知识点睛●知识点2 部分电路欧姆定律1.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它的电阻成反比.公式为UI R=或写成U IR =.2.适用范围:只适用于金属、电解液导体,不适用于气体导电、半导体,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不适用于非纯电阻电路. 3.伏安特性:线性电学元件的伏安特性在I U -图上是过原点的直线,而非线性电学元件的I U -图线不是直线.①电阻恒定不变的导体,它的伏安特性曲线是直线,如图中a b 、两直线所示,直线的斜率等于电阻的倒数,斜率大的电阻小.②电阻因外界条件变化而变化的导体,它的伏安特性曲线是曲线,如图中c 所示,曲线c 随电压的增大,曲线上的任一点与原点的连线的斜率变大,则对应的导体电阻减小.基础题【例6】 关于电流和电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电流的方向与导体中电荷的定向移动方向相同B .金属导体温度升高时,由于自由电子的热运动加剧,所以电流增大C .由/R U I =可知,I 一定时,导体的电阻R 与U 成正比,U 一定时,R 与I 成反比D .对给定的导体,比值/U I 是个定值,反映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巩固】 根据欧姆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从/R U I =可知,导体的电阻跟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B .从/R U I =可知,对于某一确定的导体,通过的电流越大,说明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C .从/I U R =可知,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D .从/R U I =可知,对于某一确定的导体,所加电压跟通过导体的电流之比是个恒量【巩固】 欧姆定律不适用于( )A .金属导电B .电解液导电C .稀薄气体导电D .三极管导电例题精讲【例7】 在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出线性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的是( )【巩固】 一个标有“220 V 、60W ”的白炽灯泡,加上的电压U 由零逐渐增大到220 V ,在此过程中,电压(U)和电流(I )的关系可用图象表示,题中给出的四个图线中,肯定不符合实际的是( )【巩固】 根据R -U 图像,可确定小灯泡耗电功率P 与外加电压U 的关系。
符合该关系的示意图是下列图中的。
【巩固】 金属铂的电阻值对温度的升降变化非常敏感,下图中有可能表示金属铂电阻的U -I 图线的是哪些?( )【巩固】 为探究小灯泡L的伏安特性,连好图示的电路后闭合开关,通过移动变阻器的滑片,使小灯泡中的电流由零开始逐渐增大,直到小灯泡正常发光,由电流表和电压表得到的多组读数描绘出的U I图象应是ABCD【巩固】 两电阻12R R 、的电流I 和电压U 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可知两电阻的的大小之比12:R R 等于( )A .1:3B .3:1C .D【巩固】 将电阻为R 的电阻接在电压为E 的电源两端,则描述其电压U 、电阻R 及流过电阻的电流I 三者关系的图线,如图所示,这些图线中哪些是正确的( )【例8】 人体通过50mA 的电流时,就会引起呼吸器官麻痹,如果人体的最小电阻为800Ω,求人体的安全工作电压.根据以上所给的数据说明:为什么人体触到220V 的电线时会发生危险,而接触到干电池两极时却没有危险?【巩固】 在一个电阻两端加12V 电压时,通过它的电流是240mA ,那么当通过它的电流为1.8A 时,它两端的电压是多少伏特?这个电阻的阻值是多少欧?【巩固】 某电压表的量程是15V ,一导体通以2mA 电流时,两端电压是1.6V ,现给此导体通以20mA 电流时,能否用这个电压表去测量导体两端的电压?中档题【例9】 某导体的电流随电压的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加5V 电压时,导体的电阻约是5ΩB .加10V 电压时,导体的电阻约是0.15ΩC .由图可知,随着电压的增大,导体的电阻不断减小D .由图可知,随着电压的减小,导体的电阻不断减小【巩固】 如图所示的伏安特性图线中,(1)电阻之比12:_____R R =;(2)若两个导体中电流相等(不为零)时,电压之比12:_______U U =; (3)若两个导体的电压相等时,电流之比为_________。
【例10】 加在某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变为原来的1/3时,导体中的电流就减小0.6A ,如果所加电压为原来的2倍,则导体中电流将变为多少?三、串、并联电路的特点1.串联电路的特点①各处的电流强度相等:12n I I I I ===⋅⋅⋅=②分压原理:1212n nU U UR R R ==⋅⋅⋅=③电路的总电阻:12n R R R R =++⋅⋅⋅+ ④电路两端的电压:12n U U U U =++⋅⋅⋅+ 2.并联电路的特点:①各支路电压相等:12n U U U U ===⋅⋅⋅=②分流原理:1122n n I R I R I R ==⋅⋅⋅=③电路的总电阻:121111n R R R R =++⋅⋅⋅+④电路中的总电流:12n I I I I =++⋅⋅⋅+知识点睛基础题【例11】 如图所示,若将123R R R 、、三只电阻并联起来使用,通过各电阻的电流分别是123I I I 、、,则( )A .231I I I >>B .321I I I >>C .123I I I ==D .123I I I >>【例12】 某实验小组用三只相同的小灯泡,连线如图所示电路研究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A .2S 断开,1S 与a 连接,三只灯泡都熄灭 B .2S 断开,1S 与b 连接,三只灯泡亮度相同 C .2S 闭合,1S 与a 连接,三只灯泡都发光,12L L 、亮度相同D .2S 闭合,1S 与b 连接,三只灯泡都发光,3L 亮度小于2L 的亮度【例13】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123R R R 、、均为1Ω,45R R 、的阻值都是0.5Ω,ab 端输入电压6V U =,当cd 端接伏特计时,其示数是_______V .【例14】 如图所示,滑动变阻器1R 的最大值是200Ω,2200R =Ω,A B 、两端的电压8V U =,当开关S 断开时,移动滑动触片P ,2R 两端可获得的电压范围______V .当S 闭合时,移动滑动触片P ,2R 两端可获得电压的范围是_____V .例题精讲中档题【例15】 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4V E =,内阻不计,电阻12343R R R R ====Ω,则电流表1A 的读数为__________A ,电流表2A 的读数为_________A .【例16】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12344R R R R ====Ω,A B 、所加电压 2.4V U =;若在a b 、间接一理想电压表时,其示数为_______V ;在a b 、间接理想电流表时,其示数为________A .【例17】 如图所示电路中,各电阻阻值已标出.当输入电压110VAB U =时,输出电压_____V CD U =.【例18】 由5个1Ω电阻连成的如图所示的电路,导线的电阻不计,则A B 、间的等效电阻为________Ω.【巩固】 将如图所示的电路进行等效变换(S 未接通).【巩固】 如图所示,电路由8个不同的电阻组成,已知112R =Ω,其余电阻阻值未知,测得A B 、之间的总电阻为4Ω,今将1R 换成6Ω的电阻,则A B 、间的总电阻变为________Ω.四、电阻定律1.公式:lR Sρ=(电阻是导体本身的属性,跟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 2.电阻率①计算公式:RSlρ=与物体的长度l 、横截面积S 无关,由物体的材料决定,与温度有关. ②物理意义:反映了材料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在数值上等于用这种材料制成长1m 、截面积为21m 的导线的电阻值.③与温度的关系:有些材料(如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有些材料(如绝缘体、半导体)的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减小,也有些材料(如锰钢、康铜)的电阻率几乎不受温度的影响.当温度降低到绝对零度附近时,某种材料的电阻率突然减小到零,这种现象是超导材料,处于这种状态的导体叫超导体.基础题【例19】 关于电阻的计算式U R I=,lR S ρ=,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导体的电阻与其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其电流成反比B .导体的电阻仅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材料和温度有关,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无关C .导体的电阻随工作温度变化而变D .一个电阻一旦做好,其就是固定的知识点睛例题精讲【巩固】 关于电阻率的正确说法是( )A .电阻率与导体的长度L 和横截面积S 有关B .电阻率表征了导体材料的导电能力的强弱,由导体的材料决定,且与温度有关C .电阻率大的导体,电阻一定很大D .有些合金的电阻率几乎不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可用来制成电阻温度计【巩固】 关于电阻率,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电阻率是表征材料导电性能好坏的物理量,电阻率越大,其导电性能越好B.各种材料的电阻率都与温度有关,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C.所谓超导体,当其温度降低到接近绝对零度的某个临界温度时,它的电阻率突然变为零D.某些合金的电阻率几乎不受温度变化的影响,通常都用它们制作标准电阻【例20】 一只“220V 100W ,”的灯泡正常发光时电阻为484Ω,拿一只这种灯泡来测量它不工作时的电阻应是( )A .等于484ΩB .大于484ΩC .小于484ΩD .无法确定【例21】 两根材料和长度相同的导线,一根电阻14R =Ω,半径11mm r =,另一根电阻216R =Ω,则它的半径为( )A .0.25mmB .0.125mmC .1mmD .0.5mm中档题【例22】 现有半球形导体材料,接成如图所示(a )(b )两种形式,则两种接法电阻之比:________a b R R =.【巩固】 如图所示,均匀的长方形薄片合金电阻板abcd ,ab 边为1L ,ad 边为2L ,当端点Ⅰ、Ⅱ或Ⅲ、Ⅳ接入电路时,R R ⅢⅢⅣ:等于( )A .12:L LB .21:L LC .2212:L LD .2221:L L【例23】 如图所示,两个截面不同、长度相同的均匀铜棒接在电路中,两端的电压为U ,则( )A .通过两棒的电流强度不相等B .两棒中的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平均速率不同C .两棒内的电场强度不同,细棒内的场强1E 大于粗棒内的场强2ED .细棒的电压1U 大于粗棒的电压2U【例24】 神经系统中,把神经纤维分为有髓鞘与针髓鞘两大类,现代生物学认为,髓鞘是由多层(几十层到几百层不等)类脂物质――髓质累积而成的,髓鞘有很大的电阻,已知蛙有髓鞘神经,髓鞘的厚度只有2μm 左右,而它在每平方厘米的面积上产生的电阻却高达51.610⨯Ω,若不计髓质片层间的接触电阻,计算髓质的电阻率.1. 在示波器的示波管中,当电子枪射出的电流达5.6μA 时,电子枪每秒发射的电子数为 ,方向为 .2. 一根阻值为R 的均匀电阻丝,长为l ,横截面积为S ,设温度不变,在下列哪些情况下其电阻值仍为R( )A .当l 不变,S 增大一倍时B .当S 不变,l 增大一倍时C .当l 和S 都减为原来的12时 D .当l 和横截面积的半径都放大一倍时3. 如图,P 是一个表面镶有很薄电热膜的长陶瓷管,其长度为L ,直径为D ,镀膜的厚度为d ,管两端有导电金属箍M N 、,再把它接入电路中,测得它两端电压为U ,通过它的电流为I .则金属膜的电阻为___________,镀膜材料电阻率的计算式为___________ρ=.月测备选家庭作业4. 一根粗细均匀的导线,两端加上电压U 时,通过导线中的电流强度为I ,导线中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平均速度为v ,若导线均匀拉长,使其半径变为原来的21,再给它两端加上电压U ,则( ) A.通过导线的电流为4I B.通过导线的电流为16I C.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平均速率为4v D.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平均速率为6v激光器的发明物理学家在研究原子结构时发现了激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