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水利厅办公室关于报送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分析工作
浙江省水利厅办公室关于做好2015年度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分析工作的通知

浙江省水利厅办公室关于做好2015年度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分析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水利厅•【公布日期】2015.03.25•【字号】浙水办农〔2015〕11号•【施行日期】2015.03.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其他规定正文浙江省水利厅办公室关于做好2015年度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分析工作的通知浙水办农〔2015〕11号各市、县(市、区)水利(水电、水务)局: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是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的一项重要水利指标,是国家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三条红线”控制的主要指标之一。
为加强和改进我省2015年度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以下简称系数)测算分析工作,科学评价各地农田灌溉用水效率,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一、明确职责,落实责任我省系数测算分析工作采用省、市、县分级负责制。
2015年底是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规定的第一个五年考核期末节点,为便于各设区市对所辖各县(市、区)开展考核工作,系数测算分析工作需要进一步向县(市、区)延伸。
具体职责明确如下:省级负责全省系数测算分析工作的组织和实施,对各设区市开展系数测算分析进行指导和培训;复核各设区市系数测算成果,并对各设区市系数测算分析工作进行评价;编制全省系数测算分析成果报告。
市级负责全市系数测算分析工作的组织和实施,对辖区内各县(市、区)开展系数测算分析进行指导和培训;复核辖区内各县(市、区)系数测算成果,并对系数测算分析工作进行评价;编制本市系数测算成果报告;负责组织市直辖样点灌区量水设施建设,落实专人负责灌溉用水观测计量及记录,收集灌区基本资料。
县级负责辖区内系数测算分析工作的组织和实施,对样点灌区观测人员开展指导和培训;负责样点灌区量水设施建设,落实专人负责灌溉用水观测计量及记录,收集灌区基本资料;编制本县(市、区)系数测算成果报告。
各地上报的测算分析工作责任单位、责任人(详见附件1)以及190个样点灌区(详见附件2),如有调整请于4月10日前报我厅备案(须纸质盖章)。
浙江省推进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综合措施分析

要 :农 田灌溉水有效利用 系数是 国民经济发展规 划一项重要 指标 ,也是 国家实行最严 格水资源 管理制
度 “ 三条红线” 的主要控制指标 ,开展农 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分析对 于科学评估 节水灌溉工 程建设成效 、
制订相关政策措施 、实行最严格水 资源 管理 等方 面具 有重 要的意 义。结合浙 江实 际,重 点从组 织领导 、设 施建
,
YAN l e i z, HU Ro n g—x i a n g l
,
Hale Waihona Puke J I A N G J i l l —h o e
( 1 .Z h e j i a n g I n s t i t u t e o f H y d r a u l i c s &E s t u a r y ,H a n g z h o u 3 1 1 X ) 2 0 ,Z h e j i a n g ,C h i n a ;
2 .R u r a l Wa t e r C o n s e r v a n c y B u r e a u f o Z l a e j i a n g P r o  ̄ n c e ,H a n g z h o u 3 1 0 0 0 9 ,Z h e j i a n g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E f e c t i v e u i t l i z a i t o n c o e f i c i e n t f o f a r m l a n d i r i r g a t i o n wa t e r i s a n i mp o r t a n t i n d e x f o n a t i o n a l e c o n o mi c d e v e l o p me n t p l a n,
浙江省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分析工作考评实施细则(2021)

浙江省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分析工作考评实施细则(2021)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分析工作(以下简称系数工作)管理,提高测算分析成果质量,根据水利部有关系数工作要求,结合浙江实际,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系数工作考评是指运用量化指标和统一的评分标准,由省水利厅组织对各设区市系数工作进行定量综合考评。
第三条系数工作是强化农业节水、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一项重要工作,考评遵循“客观公正、考评有据、注重实效、标准统一”的原则。
第二章考评内容第四条系数工作考评内容:(一)测算分析基础:主要考评各设区市系数工作的组织领导、技术队伍、技术培训、工作经费、样点灌区选择、渠首测点设置、典型田块选取、设施建设等情况。
(二)测算分析过程:主要考评各设区市系数工作中作物统—1 —计、设施管理、台账管理、数据整理、设施率定、技术指导、监督检查、工作宣传及专题研究等情况。
(三)测算成果质量:主要考评各设区市系数测算分析成果审查、上报材料、系统填报、报告结构和内容、量水数据应用、计算方法运用、指标完整性及数据一致性、图件质量、结果与结论分析等情况。
具体考评指标见《浙江省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分析工作考评评分标准表》。
第五条系数工作考评依据:(一)各设区市报告的有关材料,包括文件、报告、信息、宣传、专家审核意见等;(二)省水利厅对各设区市系数工作抽查检查情况;(三)系数测算分析管理系统中各设区市填报的有关信息。
第三章考评方法第六条系数工作考评每年进行一次。
省水利厅于每年1月底前组织对各设区市上一年度系数工作进行综合考评。
第七条系数工作考评组由有关处室(单位)及农田水利、水资源等方面的专家组成,人数不少于7人。
考评实行工作回避制。
—2 —第八条考评采用评分法,由考评组成员按附表的考评指标、内容及评分标准对被考评设区市进行独立考评赋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其余考评赋分进行算术平均(结果保留2位小数),作为该设区市的最终得分。
某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分析成果报告

2017年度设区市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分析成果报告编制提纲xxxx研究院。
一七年四月编制说明一、为了统一规范市级年度成果报告内容,提高成果质量,特编制本提纲。
二、样点灌区、渠首计量点及典型田块的名称应前后保持一致。
样点灌区名称原则上与水利普查灌区名录保持一致,并在报告中各表格内保持统一,不应进行缩写简写、添加地名或增加水库”字。
三、提纲中各表格应填写完整,不应留有空白或减少表格数量,表格中各内容表述应规范一■致,格式统一‘。
四、加强数据复核。
如设计灌溉面积、有效灌溉面积、实际灌溉面积、作物面积、水量、系数等前后应一致,且保留相同有效位数。
五、报告成果应当完整。
包括报告正文、附表、附图、审查意见、专家名单及其他必要材料。
六、提纲中注释说明是供报告编写时参考的,最终报告请删去这些注释说明。
七、各市应于每年11月30日将年度成果报告(盖章纸质版本一式两份,电子版一份)报送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处。
八、编制报告中遇到疑惑或问题请及时联系浙江省水利河□研究院。
2017年度**市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分析成果报告**市水利局(盖章)**技术单位(盖章)二。
一年月摘要1641工作组织与工作过程1651.1组织领导1651.2工作经费1661.3工作过程1671.4保障措施1682全市农田灌溉基本情况1692.1全市农田灌溉总体情况1692.2农作生产状况1732.3全市灌溉用水情况1742.4全市工程建设情况1743样点灌区的选择和代表性分析1753.1样点灌区选择1753.2样点灌区基本情况1763.3样点灌区选择分析176,161・3.4灌溉用水代表年分析1804样点灌区系数测算分析及成果检验1824.1样点灌区系数测算分析方法1824.2样点灌区净灌溉用水量测算1834.3样点灌区毛灌溉用水量测算1874.4样点灌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1914.5样点灌区测算分析成果合理性、可靠性分析191 5不同规模灌区与市级区域系数测算分析成果1945.1不同规模与类型灌区灌溉用水量1945.2不同规模灌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1955.3市级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1965.4全市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合理性分析1976结论与建议1986.1结论1986.2建议198附件199相关文件199附表200附图221初评意见221摘要简要介绍系数测算分析成果报告各章节主要内容。
浙江省水利厅关于开展小型农田水利灌排工程运行维护费用测算工作的通知-浙水农[2009]4号
![浙江省水利厅关于开展小型农田水利灌排工程运行维护费用测算工作的通知-浙水农[2009]4号](https://img.taocdn.com/s3/m/330a6ff4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0e.png)
浙江省水利厅关于开展小型农田水利灌排工程运行维护费用测算工作的通知正文:---------------------------------------------------------------------------------------------------------------------------------------------------- 浙江省水利厅关于开展小型农田水利灌排工程运行维护费用测算工作的通知(浙水农〔2009〕4号)各有关市、县(市、区)水利(水电、水务)局:根据水利部下发的《小型农田水利灌排工程运行维护费用测算办法(试行)》,为统一标准、科学测算小型农田灌排工程运行维护费用,推进我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体制改革,经研究,决定开展《浙江省小型农田灌排工程运行维护费用测算办法》编制工作,请你们认真做好配合工作。
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调研方法。
以典型县(市、区)为单位开展调研工作(典型县名单见附件1),典型县请根据《浙江省小型农田排灌工程运行维护费用测算工作方案》(见附件2),如实反映近几年各类小型农田灌排工程运行维护的工作内容、工程量、费用组成、存在问题等情况,并按照管理运行规范和维修养护技术要求,对运行管理与维修养护的需要、费用测算方法、测算程序、计算规定等提出意见。
二、落实工作人员。
各典型县(市、区)水利局要落实专门技术人员,充分发挥基层水利员的作用开展工作,按时汇总上报调查表(见附件3)。
调查表填报内容要翔实、准确,保证质量。
三、明确时间要求。
各县(市、区)水利局应在2009年5月12前完成调查,并将检查、审核后的调查表上报我厅,同时提交电子版本。
联系人:董浩,*************;黄沈瑛,*************;电子邮箱:*****************附件:1、典型县名单2、浙江省小型农田排灌工程运行维护费用测算工作方案3、小型农田水利灌排工程运行维护费用调查表(略)二○○九年四月二日附件1:典型县(市、区)名单杭州市:建德市、临安市;嘉兴市:嘉善县、桐乡市;湖州市:长兴县;绍兴市:绍兴县、诸暨市;金华市:婺城区、金东区;衢州市:龙游县、江山市;丽水市:龙泉市、松阳县;温州市:乐清市、苍南县;台州市:仙居县、临海市;舟山市:岱山县。
农业灌溉有效水利用系数测算分析报告

农业灌溉有效水利用系数测算分析报告【引言】农业灌溉是提高农田水分供应的重要手段,而农业灌溉中的有效水利用系数对于农田水分管理和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旨在对农业灌溉中的有效水利用系数进行测算分析,并为相关决策提供科学参考。
【方法】1. 数据收集:通过搜集农业灌溉实验基地的资料,包括灌溉水量、蒸散发量、作物产量等数据。
2. 理论分析:基于农业水文学和水文模型,对农田水分平衡进行理论分析,包括蒸散发、作物蒸腾和地下水补给等过程。
3. 水利用系数计算:根据农田水分平衡理论,计算农业灌溉中的有效水利用系数。
【测算结果】经过对农田实验基地的数据分析,得出以下测算结果:1. 灌溉效率:根据数据分析,农业灌溉的灌溉效率平均为80%左右,即80%的灌溉水量有效供应到作物根区。
2. 作物蒸腾:通过测算,发现作物蒸腾占农田水分消耗的主要比例,平均约为70%。
3. 土壤蒸发:土壤蒸发对农田水分的消耗较小,平均在10%左右。
4. 地下水补给:地下水补给对农田水分平衡起到重要作用,平均补给量占总供给量的20%左右。
【分析讨论】1. 灌溉优化:基于测算结果,可进一步优化灌溉方式,提高灌溉效率,减少对地下水的开采。
2. 节水灌溉:结合作物蒸腾数据,可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如滴灌、喷灌等,减少无效蒸发和作物蒸腾,提高水利用效率。
3. 地下水管理:鉴于地下水补给对农田水分平衡的重要性,需要加强对地下水的监测和管理,防止超采和地下水位下降。
4. 水资源规划:基于测算结果,可为水资源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合理分配农业用水资源,保障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结论】通过对农业灌溉有效水利用系数的测算分析,我们得出了灌溉效率、作物蒸腾、土壤蒸发和地下水补给等方面的数据。
这些数据对于农田水分管理、灌溉优化和水资源规划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同时,本报告也提出了优化农田灌溉、采用节水技术和加强地下水管理等建议,以提高农业灌溉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分析

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分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食品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农业生产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而农业生产的基础,就是农田的灌溉水利用。
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是评价农田灌溉水利用效益的重要指标之一。
本文旨在探讨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测算和分析方法。
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是指农田从灌溉水中吸收的水分与灌溉水总量之比。
它反映了土地利用效率的高低,是衡量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指标。
因此,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的质量和数量。
测算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一般采用试验田和实际灌溉面积进行测算。
具体方法如下:1. 对试验农田进行水分平衡试验。
将测量过的降雨量、蒸发量、地下水流量、农田排水量等数据,代入水分平衡公式中计算出农田蒸发量和灌溉水的总量。
2. 测量灌溉面积内的土壤含水量。
每天拔取一些土样,并化学分析土壤中的含水量。
测量土壤含水量的时间间隔取决于灌溉面积的大小和灌溉水的总量。
3. 测定灌溉水量。
灌溉中的水量包括输送、洒水、滴头灌溉、喷灌、滴灌等方式。
需要根据灌溉方式和实际灌溉面积来进行测算。
4. 计算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将试验田中的农田蒸发量和农田从灌溉水中吸取的水分量相除,即可得到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受到多种影响因素。
主要包括土地性质、气候条件、灌溉技术和作物类型等。
1. 土地性质。
土地的类型、土壤的质地、土壤的密度和含水量等都会影响到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因为不同类型的土地所需要的灌溉水量是不同的,而不同的土壤质地也会影响到灌溉水的渗透速度。
2. 气候条件。
气温、降雨量、相对湿度等气候因素都会影响农田灌溉水的蒸发和渗透速度,进而影响到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3. 灌溉技术。
灌溉技术的选择和灌溉方式的不同也会对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产生影响。
在灌溉时,合理选择灌溉方式能够提高农田灌溉水的利用效率。
4. 作物类型。
不同类型的作物对水分的需求量也不同,所以不同类型的作物种植所需要的灌溉水量也会有所不同。
浙江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分析工作考评指标及评分标准表

块选取
(8分)
大型灌区典型田块至少选择9处,中型灌区至少选择6处,小型灌区至少选择2处,8分;
未设置典型田块,0分;
其间按插值计算,结果保留2位小数。
大、中、小型样点灌区选取田块数量不符合要求,每种规模或类型灌区扣2分,扣完为止。
在抽查过程中,发现1处不合格扣1分,扣完为止。
以各设区市上报并经核实的清单为依据,并不定期组织专家到各样点灌区进行抽查。
未开展样点灌区净水量测算的,0分。
若在样点灌区净水量获取同时存在以上3种方法,则按照相应方法灌区数量比例进行计算:采用直接测量法的样点灌区数量比例×相应分值+采用观测分析法的样点灌区数量比例×相应分值+采用调查分析法的样点灌区数量比例×相应分值(结果保留2位小数)。
每种方法赋分时可根据实际情况浮动1~2分,该项总分最高8分,最低0分。
以各设区市上报的成果报告内容为基础,并不定期组织专家到各样点灌区进行抽查。
样点灌区水量观测资料应整理成册,保存备查。
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100分)
测算分析过程
(45分)
量水设施率定
(4分)
量水设施应每2年率定一次,新建量水设施应当年进行率定。
量水设施率定数量达到要求时,且率定规范、结果可靠,4分;
以各设区市上报并经核实的清单为依据,并不定期组织专家到各样点灌区进行抽查。
毛灌溉用
水量测算
(6分)
样点灌区毛水量全部(渠首计量点应设置数量)采用实测法获取,且观测方法合理、获取数据准确,6分;
样点灌区毛水量全部采用油、电等能耗折算法获取,且获取方法合理、数据来源可信,4分;
样点灌区毛水量全部采用调查分析法估算,且数据估算方法合理、参考数据来源可信,2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
灌区渡槽安全鉴定报告书
渡槽名称:
鉴定组织单位:
鉴定时间:
— 1 —
— 2 —
填表说明
一、工程概况
概要说明渡槽的建设时间、工程规模、效益,工程主要建筑物及特征参数,工程建设情况,工程运行管理、维修加固情况,以及施工中与运行以来曾出现的主要问题及处理情况等。
二、工程质量评价
说明工程质量的检测情况,评价现状工程质量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重点是工程外观质量,混凝土结构的强度、耐久性,砌体结构的强度,结构变形整等。
三、过流能力评价
说明渡槽过流能力复核结果,评价过流能力是否满足规划及标准要求。
四、结构安全评价
说明槽身承载力、稳定性,支承结构承载力、稳定性,地基、基础承载力及整体稳定性复核结果,评价结构安全状况。
五、其它
评价渡槽进出水口挡墙、水闸的安全状况等。
六、渡槽安全类别评定
根据渡槽安全鉴定结论,对照本办法的渡槽安全分类原则及《浙江省灌区渡槽安全评价导则》中的渡槽安全分类标准,评定
— 3 —
渡槽安全类别。
七、存在主要问题
根据现场安全检测及大坝安全评价结果,归纳渡槽存在的主要安全问题。
八、安全鉴定结论
应根据现场安全检测和安全分析评价结果,结合专家判断作出安全鉴定结论。
包括工程质量、水力因素、结构安全是否满足规范要求,指出渡槽存在的主要安全问题,结论要明确。
— 4 —
渡槽名称所在灌区
建成时间设计流量
建筑物级别地震烈度
鉴定组织单位灌区主管部门
鉴定承担单位鉴定时间
工程概况:
— 5 —
渡槽安全分析评价工程质量评价
水力因素评价
结构安全评价
其它
— 6 —
存在的主要问题:
渡槽安全类别评定:
对运行管理或除险加固的意见和建议:
— 7 —
安全鉴定结论:
专家组组长(签名):
年月日— 8 —
鉴定组织单位意见:
负责人(签名):单位(印章):年月日备案部门意见:
单位(印章)年月日
— 9 —
专家组成员表
姓名专家组
职务
工作单位
职务/
职称
从事
专业
签名
—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