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1聚表剂的性能评价

合集下载

聚丁烯指标

聚丁烯指标

聚丁烯指标
聚丁烯(Polybutylene,PB)是一种高分子惰性聚合物,主要是由丁烯聚合而成,被行业内称为“塑料黄金”。

聚丁烯的指标主要包括分子量、密度、熔融指数、抗变强度、拉伸强度、伸张率、弹性率、冲击强度、硬度、熔点、软化点等。

这些指标的具体数值可能因不同的产品和应用场景而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聚丁烯的分子量较高,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在500~2500之间。

其密度较低,一般在0.8~0.9g/cm³之间。

熔融指数是描述聚丁烯在特定条件下流动性能的指标。

抗变强度、拉伸强度和伸张率则反映了聚丁烯的力学性能。

弹性率描述了聚丁烯在受力后的回弹能力。

冲击强度则反映了聚丁烯在受到冲击时的抗破裂能力。

硬度和熔点则是聚丁烯的物理性质指标,而软化点则描述了聚丁烯在升温过程中的性能变化。

此外,聚丁烯复合板还具有良好的自润滑性能和较低的吸水率,这使得它在工程塑料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全同聚丁烯-1的商业产品具有突出的耐热蠕变性、耐环境应力开裂性和良好的韧性,适合于作管材、食品薄膜和薄板,尤以作热水管最佳。

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剂

洗涤用表面活性剂的类型原则上讲,凡是能降低表面张力的物质都具有表面活性。

而表面活性剂则是指能显著降低溶剂(一般为水)表面张力和液-液界面张力并具有一定结构、亲水亲油特性和特殊吸附性能的物质。

表面活性剂具有亲水亲油的特性,易于吸附、定向于物质表面(界面),而表现出能降低表面(界面)张力、渗透、润湿、乳化、分散、增溶、发泡、消泡、洗涤、杀菌、润滑、柔软、拒水、抗静电、防腐、防锈等一系列性能。

表面活性剂用途广泛,涉及方方面面。

从合成洗涤剂、化妆品、食品工业,乃至纺织工业、皮革工业、橡胶、塑料工业、土木建筑业、涂料、油墨工业、金属加工工业、石油、燃料工业、采矿业、煤炭工业、造纸工业、农林业以及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等部门都广泛使用表面活性剂,以改进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量、降低消耗、节约能源、提高生产效率及改善生产环境等。

从结构看,所有的表面活性剂都是由极性的亲水基和非极性的亲油基两部分组成。

亲水基与水分子作用,使表面活性剂分子引入水;而亲油基与水分子相排斥,与非极性或弱极性溶剂分子作用,使表面活性剂分子引入油(溶剂)。

表面活性剂分子的亲油基一般是由烃基构成的,而亲水基则由各种极性基团组成,种类繁多。

因此,表面活性剂在性质上的差异,除与烃基的大小和形状有关外,主要与亲水基团的类型有关。

亲水基团在种类和结构上的改变远比亲油基团的改变对表面活性剂性质的影响要大,所以,表面活性剂一般以亲水基团的结构为依据来分类。

按亲水基是否荷电将表面活性剂分为离子型和非离子型两大类。

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分子在水中能电离,形成带正电荷、带负电荷或者同时既带正电荷又带负电荷的离子。

带正电荷的称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带负电荷的称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既带正电荷又带负电荷的则称为两性表面活性剂。

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分子在水中不电离,呈电中性。

表面活性剂的相对分子质量一般为几百至几千,而几千至几万以上的则称为高分子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剂有的是从天然物质提取制得的,有的是化学合成制备的,前者称为天然表面活性剂(以区别于后者)。

聚表剂实验内容总结

聚表剂实验内容总结

聚表剂实验内容总结一. 聚表剂乳化性能剂的评价:本实验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对乳状液形成的最佳条件进行筛选。

2、同时为优选了可与聚丙烯酰胺进行复配的聚表剂。

3、并对各个体系形成的乳状液进行了性能评价,并测试了单独聚表剂溶液的界面张力。

二. 实验条件水质条件:模拟大庆水 温度:45℃三. 实验内容(一)、乳状液形成最佳条件的筛选:首先选用乳化性能较差的B Ⅲ型聚表剂乳状液稳定所需时间、最佳油水比,并研究了浓度对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

1、乳状液稳定所需时间的确定:本实验测定了油水比为1:1时的乳状液的析水率随时间的变化,其结果如下:20.030.040.050.060.070.080.090.0100.00.01.02.03.04.05.01:13:27:34:1由上图可见,在乳状液形成后刚开始的半个小时内,乳状液析出水最多,随后析出水量逐渐减小,并且在其析水率基本不变。

因此可以得出稳定该类型的乳状液所需的时间为三小时。

2、乳状液稳定最佳油水比的确定本实验测定了不同油水比下乳状液的析水率随油水比的变化,其结果如下:60.065.070.075.080.085.090.095.0100.01:91:43:72:31:13:27:34:19:110002000800由上图可以得出乳状液的析水率随着油水比的增加出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并且在油水比为3:2时乳状液的析水率达到最低,此时乳状液的稳定性最好。

即乳状液稳定最佳油水比为3:2. 3、浓度对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浓度对乳状液析水率的影响30.040.050.060.070.080.0600700800900100011001200130014001500由上图可以得出,随着浓度的增加,乳状液析水率减小,乳状液的稳定性增强,这可能与聚表剂的静电排斥作用以及空间网络对乳状液的稳定作用增强有关。

(二)、乳化剂的优选在选择乳化剂时,首先考虑的是阴离子和阳离子型乳化剂,但是由于其对原油的乳化性能并不好,即其静电排斥作用并没有发挥出来,最终只能考虑非离子乳化剂进行复配。

常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各种性能综合评价-文档资料

常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各种性能综合评价-文档资料

该类产品生产工艺比AES复杂很多,如何提高目标产物制得率,减
少副反应和残留醇是制约脂肪醇醚羧酸盐大面积推广的主要阻力。 另一方面,醇醚羧酸盐泡沫高且持久稳定、渗透性差,价格较贵, 也限制其在工业清洗领域的发展。
醇醚磷酸盐-AEP
磷酸酯类表面活性剂,种类繁多,大致分为两类,一种为脂肪 醇直接磷酸酯化类产品,具有低泡与增溶特点,耐碱与净洗力较差。 另一种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的磷酸酯产品,主要是耐碱性能出众,可 以显著提高其它表面活性剂的耐碱性能。 磷酸酯类表面活性剂还具有很多独特的特点,如抗静电、柔软、滑爽 等,也被应用于一些特殊要求的工业领域。如皮革脱脂、塑料抗静电、
LAS 十 二 烷 基苯磺酸钠 AES 脂 肪 醇 醚硫酸钠 FMES 硬 脂 酸甲酯聚氧 乙烯醚磺酸 钠 AOS a-烯基 磺酸钠 SAS 仲 烷 基 磺酸钠 AEC 脂 肪 醇 醚所酸钠 RP 异 辛 醇 磷酸酯 AEP 月 桂 醇 醚磷酸酯 OEP 异 辛 醇 醚磷酸酯
一般,需搅 拌 一般,需搅 拌
a-烯基磺酸钠-AOS
AOS 最大的优势在于易于干燥喷粉,相对于直链烷基苯 磺酸最大的优点是抗硬水性较佳 , 洗净力较好, 生物分解性好 ,
在各种粉状净洗剂中仍然占据一席之地。在液体洗涤应用领
域, AOS 具有强烈的降黏作用,导致产品变稀,并且由于其 原料 a- 烯烃价格持续见涨,导致 AOS 行情急转直下,每年的 额消耗量逐年下降,从供不应求到疲软势态。
较差
13
70 g/L
50
60
非常好
8
60 g/L
表现好;缺点是在酸性介质中的稳定性稍差-必须控制pH值远
大于4,去污力差于LAS。
乙氧基化脂肪酸甲酯的磺酸盐-FMES

表面活性剂KZ-1的性能评价实验

表面活性剂KZ-1的性能评价实验
第3 2 卷第 7 期 ( 2 0 1 3 . 0 7 )( 试验 研 究)
表面活性剂 K z 一1 的性能评价实验
于 小 龙 陕西延长石油 ( 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
鹪:提 高钻 井速 度 的 方 法之 一是 降低 压持 效 应 ,使 岩屑 更容 易被 钻 井液 带 出井 底 ,从 而
离子表面活性剂。
2 K z 一1 分子表 面张力测定
实验 仪 器 :D 卜 l 0 2 型全 自动 界 面张 力仪 ( 淄 博 华坤电子仪器公 司) ,量 筒 、烧 杯 ,胶 头 滴 管 、 容 量瓶 、电吹 风 。
实验药品:纯水 、不同浓度的待测液体 。 实验步骤 :①用蒸馏水配置所需浓度 的待测液
甲基 、亚 甲基 、芳 环 以及 芳 环 取 代 等 一 些 基 团 。 由合成 单 体及 红外 光谱 分析 可知 ,其 类 型应该 为 阴
破碎岩石的裂隙, 减小压持效应提供了理论依据。
1 K Z 一1 分子特 点
采用压片法对表面活性剂K Z 一1 进行红外光谱 测 定 ,如 图 1 所示 。
O . 4 % 、O . 5 % 、O . 6 % 、0 . 7 5 % 、O . 8 % 、O . 9 % 、1 . O %
现了 —C H 。 、 —C H 。 的特征吸收峰;在波数为1 2 5 1 c m
G P R S 模块 ,使工程监理人员在本单位就可 以对施 容量 U盘 ,可实现数据 的就地查 询 ,便于事故分 工 现场的塔机进行 在线监控 ,不用去现场进 行监 析 。该控制器采用 了M A x 1 8 6 C C P P 1 2 位A D,数据

舞 { } l I L 捌
体; ②调节仪器 ,使仪器处于平衡状态 ;③清洗测 定用玻璃杯 ,用电吹风吹干备用 ; ④清洗铂环 ,用

聚合物长期性能评价简介(UL746B)

聚合物长期性能评价简介(UL746B)

聚合物长期性能评价简介(UL746B)王建东(中蓝晨光化工研究院/全国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四川成都 610041)摘要:介绍了UL746B中有关聚合物长期性能评价标准的基本内容及其相对温度指数的测定方法。

关键词:长期性能评价;相对温度指数Introduction of Long-term Property Evaluations forPolymeric Materials (UL746B)WANG Jian-dong(National Standardization Technical Committee of Plastics, Chengua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emical Industry, China National Blue Star Co., Chengdu 610041, China) Abstract:The long-term property evaluations for polymeric materials in UL746B, as well as the methods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relative thermal index (RTI) for polymeric materials, are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Keywords:Long-term Property Evaluation; Relative Thermal Index (RTI)随着聚合物材料的广泛应用,尤其是在电气方面的应用,如何对其长期性能进行评价,使之能够满足产品的要求,成为塑料制造商、使用者等等各方面普遍关心的问题。

UL746B 标准阐述了通过测定材料的相对温度指数对聚合物进行长期性能评价的方法。

本文简单介绍一下UL746B中有关相对温度指数的测定的基本方法。

1 通则1)材料的相对温度指数表明了材料在高温下长时间保持特殊性能的能力(物理、电性能等)。

河南油田聚表剂性能评价

河南油田聚表剂性能评价

河南油田聚表剂性能评价1.引言- 研究背景和目的- 文章结构和内容安排2.油田聚表剂的概述- 聚表剂的定义和分类- 聚表剂的应用领域和作用机理- 河南油田聚表剂的市场现状和需求3.聚表剂性能评价方法- 聚表剂性能指标的选择和评价方法的概述- 评价方法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 常用的聚表剂性能测试设备和工具4.对河南油田聚表剂的性能评价- 查找相关文献,了解目前河南油田聚表剂性能的测试数据和评价结果- 利用实验数据对河南油田聚表剂的聚集性、分散性和稳定性等性能进行测试和评价- 分析评价结果并对河南油田聚表剂的性能提出建议和改进方案5.结论- 总结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论- 对河南油田聚表剂的性能进行评价和展望- 提出未来研究的方向和建议。

1.引言随着油气资源的不断开发和消耗,采油剩余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已经成为了全球石油工业的重要发展趋势。

油田聚表剂作为一种常见的油田化学增注剂,其具有在采油剩余能力的开发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李钢(2011)指出:聚表剂是一种高分子量的水溶性聚合物,在溶液中可以表现出分散和聚集的双重性质。

聚表剂的凝聚作用可以将油田中散在油层各处的油滴凝聚起来,形成大的油滴,从而实现油田资源的集中提取。

同时,聚表剂还可以形成稳定的乳液微胶囊,保持油水平衡状况,使得油田水井液在抗污性、稠度、渗透性方面具有更好的性能表现。

因此,油田聚表剂的性能评价与提升是油田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重要基础研究方向。

本文将以河南油田的某个油田聚表剂性能评价研究为背景,通过揭示聚表剂的性能评价方法和流程,针对性地评估和测定河南聚表剂的特性和表现,为其市场应用和未来研究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具体而言,本文将主要探讨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在聚表剂的概述部分,将介绍聚表剂的定义、分类、应用领域、作用机理以及河南聚表剂的市场需求和应用特点。

其次,在聚表剂性能评价方法部分,将详细探讨如何选择合适的聚表剂性能指标、实验设计方案和数据分析方法,以及常用的聚表剂性能测试工具。

带螯合性基团聚合物防垢剂的合成与性能评价_廖刚

带螯合性基团聚合物防垢剂的合成与性能评价_廖刚

用量、 原料配比、 反应温度和反应 时间对聚合物分子量 和防垢 性能的影 响 , 评价了 聚合物 的防垢 性能。结果 表明 , 聚合物的防垢性能与分 子量有关 , 但不是分子量越高越好 ; 在原料中 XA-1 单体物质 的量分率为 70% , 引发剂用量 为单体总量的 0. 4% , 反应温度为 60 多重作用 , 因此防垢率比均聚物高。 关键词 : 防垢剂 ; 螯合性基团 ; 聚合物 ; 正交 实验 中图分类号 : TQ 085. 4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671- 3206( 2010) 07- 1005- 04 , 反应时间为 6 h 的条件下 合成的共聚物 , 加 量为 100 m g /L 时 , 对硫酸钡垢 的防垢率为 88 . 6% 。共聚物中两种结构单元上的螯合性基 团和吸附基团兼有增溶、 分散、 凝聚、 静电排 斥及协同等
收稿日期 : 2010 -05-10 修改稿日期 : 2010-05-20
[ 1]
的聚合物可提 高防垢剂对硫酸 钡垢的防垢率。同 时, 该单体是单取代单体 , 既可均聚, 又可共聚, 可以 合成多种防垢率较高的聚合物类防垢剂。
1 实验部分
1 . 1 试剂 单体 XA-1 , 自制; 丙烯酸 ( AA) 、 无水乙醇、 氯化 钡、 硫酸钠均为化学纯。 1 . 2 聚合物的合成 以水为溶剂, 过硫酸铵为引发剂, 在不同的条件 下反应一段时间 , 得到 XA-1 均聚物或 XA-1 /AA 共 聚物溶液。将聚合物溶液稀释, 缓慢倒入乙醇沉淀 剂中 , 静止 , 过滤, 干燥得聚合物产品。
由表 2 可知, 对分子量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温度 , 其次是引发剂的用量, 温度越高, 引发剂用量越大 , 分子量越低。这是因为温度越高, 引发剂用量越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第5期Sum 284 No. 5化学工程师Chemical Engineer DOI : 10.16247/ki.23-l 17 l/tq.20190552油:SN-1聚表剂的性能评价*学张鹏,吴景春,王思妮(东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黑龙江大庆163318)摘要:为更好的评价SN-1聚表剂、SN-2聚表剂的性能,采用室内实验法研究了其增粘性能、稳定性能以及流动性能,研究表明:与SN-2聚表剂溶液相比,SN-1聚表剂溶液具有更好的稳定性,粘损率较低,且在小 岩心柱水测渗透率接近的条件下,相同浓度的SN-1聚表剂比SN-2聚表剂阻力系数、残余阻力系数要小,不易发生堵塞现象。

关键词:聚表剂;性能评价;阻力系数;残余阻力系数中图分类号:TE35文献标识码:A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SN-1 polymer surfactant*ZHANG Peng, WU Jing-chun, WANG Si-ni(Northeast Petroleum University, Daqing 16331 & China)Abstract :In order to better evaluate the performance of SN-1 and SN-2 polymer surfactants, the viscous, sta ­bility and fluidity properties were studied by laboratory experimen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olution of SN-1 polymer surfactants has lower viscous loss rate and better stability than that of SN-2 polymer surfactant. Moreover,under the condition that the permeability measured by water in small core column is close to each other, the resis ­tance coefficient and residual resistance coefficient of SN-1 polymer surfactant with the same concentration are smaller than those of SN —2 polymer surfactant, and blockage phenomenon is not easy to occur.Key words :polymer surfactants;performance evaluation ;resistance coefficient ;residual resistance coefficient目前,随着油田进入开采后期,聚合物驱已经普 遍应用到各个油田聚合物驱能够增大波及体 积,从而能够驱出地层中剩余的残余油,但聚驱后仍 然还存在大约30%-40%的原油残留在地层中,因此,为了弥补聚合物驱的存在的不足,聚表剂被研制 了出来®叫聚表剂驱是聚驱后提高采收率的一项新的三采技术。

作为目前应用前景较好的一种新型三次采油 驱替剂,它更经济、更环保,且同时具有聚合物和表面活性剂的双重特性"2-⑷。

它具有较强的乳化增溶能力,能够扩大波及体积,提高驱油效率,相比于普通聚合物,它具有流度控制能力和很强的增粘、增溶、乳化原油的能力I l5-18I o 聚表剂能够适用于各种渗 透率的油层中,并且对于不同矿化度的地层水有着 很强的适应性。

低浓高效,是今后的油田开发过程中 的主要研究对象1亠可。

为了解聚表剂各个物性参数,收稿日期:2019-03-07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51774088)作者简介:张 鹏(1994-),男,黑龙江齐齐哈尔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提高采收率原理与技术。

通信作者:吴景春(1968-),男,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低渗透油藏开发及提高油气采收率理论研究。

本文通过对聚表剂溶液的增粘性能以及流动性能进 行研究心釣,得出实验规律。

1实验部分1.1仪器与材料实验用水为油田现场采油污水、蒸懈水;聚表剂 为SN_1聚表剂(石大奥德科技有限公司);SN-2聚表剂(石大奥德科技有限公司)。

实验用岩心均为人造均质小岩心柱,直径约2.5cm,长约10cm;实验温度为30七。

D-250L 型恒压恒速泵(海安石油科研仪器有限 公司);2PB00C 型平流泵(海安石油科研仪器有限公司);82-B 型保温箱(吴江韵达设备有限公司);TY-B 型岩心夹持器(海安石油科研仪器有限公 司);ZR 系列高压活塞中间容器(海安石油科研仪器 有限公司);RV30型旋转粘度计及相应的处理软件(德国哈克公司);精密电子天平(上海精密科学仪器 有限公司);立式搅拌器(北京亚欧德鹏科技有限公司);玻璃器皿等。

1.2实验方法1.2.1增粘性能测定使用蒸懈水配制浓度为300、500、700、1000、1200 mg ・L"的聚表剂溶液,之2019年第5期张鹏<:SN-1聚表剂的性能评价53后将配制好的药剂溶液熟化24h,并在恒温45十下利用布式粘度计进行粘度测量。

使用油田采出污水配制浓度为300、500、700、1000、1200mg•L"的聚表剂溶液,熟化24h后同样测其粘度;用蒸谓水配制浓度为1500mg-L-'的聚表剂溶液,配制不同矿化度的模拟地层水,实验温度为30七,测量在不同矿化度下聚表剂溶液粘度的变化。

1.2.2稳定性测定分别用蒸懈水以及油田污水配制1200mg-L-'的SN-1聚表剂、SN-2聚表剂溶液,测量静置不同时间时聚表剂溶液的粘度变化。

1-2.3流动性能测定阻力系数和残余阻力系数是描述体系在多孔介质内滞留量大小的技术指标,通常用符号F r和F rr来表示,其定义为:F沪詈式中只:水驱压;A:段塞驱替压差;A:后续水驱压差。

首先,将岩心柱抽真空4h,用实验用水饱和岩心,放置12h,并计算孔隙体积;连接实验设备,进行水驱,恒流流速为O.lmL-min-1,压力稳定后记录压力值注入不同浓度SN-1聚表剂溶液、SN_2聚表剂溶液,恒流O.lmL-min-1,记录压力值P2;后续水驱,恒流O.lmL-min'1,压力稳定后记录压力值P3;最后计算阻力系数、残余阻力系数。

2结果与讨论2.1聚表剂溶液浓度对其粘度的影响分别利用蒸懈水以及油田污水配制不同浓度的SN-1聚表剂、SN-2聚表剂溶液,实验结果见图l oFig.l Viscosity-concentration curve of polysurfactant solution 从图1可见,无论清配还是污配,两种聚表剂溶液的粘度都随着溶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大。

增加幅度最大的是清配的SN-2聚表剂溶液,并且在相同溶液浓度时,SN-2聚表剂溶液的粘度要高于SN-1聚表剂溶液,这说明SN-2聚表剂比SN-1聚表剂增粘性能更好。

2.2矿化度对聚表剂溶液粘度的影响配制浓度为1500mg-L-'的SN-1、SN-2聚表剂溶液,在温度为30七的条件下,研究不同矿化度条件下,SN-1、SN_2聚表剂溶液的抗盐性能,实验结果见图2OFig.2Curve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viscosity and salinityof polysurfactant solution随着溶液的矿化度不断升高,两种聚表剂溶液的粘度均发生降低;当矿化度<10g-L-'时,聚表剂溶液的粘度随矿化度的升高显著降低;当矿化度>10g-L-'后,聚表剂溶液的粘度随矿化度的升高缓慢降低,当矿化度>20g-L-'后,升高溶液矿化度,聚表剂溶液粘度基本不变。

2.3聚表剂溶液稳定性评价在聚表剂溶液的浓度为1200mg-L-'时,测量出不同时间下聚表剂溶液的粘度的变化.如表1、图3。

表1静置不同时间后聚表剂溶液的粘度的变化Tab.l Changes in viscosity of polymer solution after staticpreservation for different time时间/hSN-1SN-2清污清污186.2836.75125.6769.09487.2637.69131.6572.262499.3238.98157.3478.4148107.4140.25169.7880.4716890.5738.68130.9253.1436090.6038.70129.4651.6472090.5838.69130.4252.32粘度保留率/%104.98105.28103.7875.73由表1可知,在同一浓度下,SN-1聚表剂溶液在污配时粘度保留率达到105%,起到了极好的增粘效果,是4组实验中最高的。

SN-2聚表剂溶液在污配时粘度保留率最低,为75%,粘度下降幅度太54张鹏等:SN-1聚表剂的性能评价2019年第5期大,不能满足实际生产的需要。

而两种聚表剂溶液在清配时粘度保留率都很高,说明在地层条件下,SN-1聚表剂溶液比SN-2聚表剂溶液稳定性更好。

180.00160.00140.00乎120.00*100.00悭80.00宾60.0040.0020.000.000200400600800时间/h图3聚表剂溶液的粘度随时间变化关系曲线Fig.3Curve of viscosity versus time of polymer solution由图3可知,两种聚表剂溶液在前48h内会随时间的推移粘度逐渐增大,48h到达高峰,48h后聚表剂溶液的粘度随时间的推移缓慢下降,7d后趋于稳定。

2.4聚表剂溶液流动性能评价表2阻力系数与残余阻力系数实验数据Tab.2Experimental data tables of drag coefficientand residual drag coefficient岩心水测渗透浓度RR-Ff JKfr 残余阻编号率/mD/mg-L l力系数1213.7700256.6137.82204.61000329.3196.53212.325001148.2746.9414.87001232.5895.6516.51000一一6225.8700295.2158.47232」1000408.8245.28214.32500-—注:岩心编号1~3的为SN-1聚表剂(清配);岩心编号4~8的为SN-2聚表剂(清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