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14年河北省南和县第二次中考语文模拟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2014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语文模拟考试

2014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语文模拟考试

2014年 河 北 省 初 中 毕 业 生 升 学 模 拟 考 试 语 文 押 题 卷 (一)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8页,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卷前将密封线左侧的项目填写清楚。

3.答案须用蓝色、黑色钢笔或圆珠笔书写。

第 一 部 分(1~6 题 25分)1.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7分)(1)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 (2)问渠哪得清如许? _____。

(朱熹《观书有感》) (3)__________________,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 (4)酿泉为酒,___________,___________,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5)阴霾之下,人们对蓝天绿水,茂林修竹的珍爱愈加强烈。

你心中理想的自然环境是怎样的?请借用古诗文中的名句来表达,写出连续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3分) ………………………………………………【 】 A. 彷徨(páng) 枘凿(ruì) 绰刀(chāo) 恪(kè)尽职守 B. 风骚(sāo) 佝偻(lǒu) 秘诀(jué) 锲而不舍(qiè) C. 嬉戏(xǐ) 恐吓(hè) 作揖(zuò) 吹毛求疵(cī) D.污蔑(miè) 嗔怒(zhēn) 襁褓(qiáng) 根深蒂固(dì)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C )(3分)………………………【 】A .我国机动车保有量在快速上涨,不少地方停车场的数量却没有同步增强,这就导致停车位供需失衡。

(把“增强”改为“增加”)B .“中国梦”不是乌托邦式的“桃源梦”,就是惠及民生的幸福梦,民族振兴的强国梦,每一个中国人都是“梦之队”不可或缺的一员。

2014年河北省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4年河北省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4年河北省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一、语言知识运用(共20分)1. 根据题目所给的词语,选择正确的一组词语填空。

(5分)(1)A. 举世瞩目 B. 举世闻名(2)A. 栩栩如生 B. 绘声绘色(3)A. 一视同仁 B. 一视同仁(4)A. 千方百计 B. 千锤百炼(5)A. 不言而喻 B. 不言而喻2. 根据题目所给的句子,找出并改正其中的语病。

(5分)例句: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

(语序不当)3. 根据题目所给的语境,完成句子。

(5分)例: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大地一片生机勃勃。

4. 根据题目所给的成语,写出其意思,并造句。

(5分)例:成语:一箭双雕。

意思:比喻一举两得。

造句:他这次考试不仅成绩优异,还获得了奖学金,真是一箭双雕。

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后面的问题。

【文章内容】(略)5. 文章的主旨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5分)6. 作者通过哪些细节描写来表现主题?请列举并分析。

(10分)7. 文章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举例说明其效果。

(5分)8. 根据文章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10分)(1)文章中提到的“他”是一个怎样的人?(2)文章中提到的事件对“他”有什么影响?三、古诗文阅读(共20分)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古诗文内容】(略)9. 古诗文的作者是谁?请简要介绍其生平。

(5分)10. 古诗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5分)11. 古诗文中有哪些修辞手法?请举例说明。

(5分)12. 古诗文中的名句是什么?请谈谈你的理解。

(5分)四、作文(共30分)13. 根据题目所给的提示,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作文题目】:我的家乡【作文要求】- 描述你的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

- 表达你对家乡的感情和对家乡变化的思考。

- 注意文章结构,语言流畅,有真情实感。

【作文评分标准】- 内容充实,有深度:10分- 语言流畅,表达清晰:10分- 结构合理,层次分明:10分【答案】一、语言知识运用1. 正确答案:(1)B (2)A (3)A (4)B (5)B2. 改正后的句子:他不仅品德高尚,而且学习好。

2014年河北省初中升学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2014年河北省初中升学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2014年河北省初中升学模拟考试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 页,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卷前将密封线左侧的项目填写清楚。

3.答案须用蓝色、黑色钢笔或圆珠笔书写。

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4分)树干很粗,抓不牢,我的手又被树皮擦破了,但我有一种美妙的感觉□我正在做一件奇妙的事。

因此我不断往上爬,直到爬到一个舒适的座位。

这个座位是以前别人造的小椅子,日久天长,已成了树的一部分。

我在上面呆了很长的时间,好像在天空中凌云的仙女一样。

从那以后,我常在这棵月宫仙桂上尽兴玩耍,míng思xiá想,áo游在美妙的梦境中。

(1)□中应该填的标点符号是:(1分)(2)根据下面词语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每空1分,共3分)①míng思xiá想:②áo游:2.用诗文原句填空。

(每句1分,共6分)(1)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2),五十弦翻塞外声。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3)自非亭午夜分,。

(郦道元《三峡》)(4),草色入帘青。

(刘禹锡《陋室铭》)(5)就是下小雪吧,,!(老舍《济南的冬天》)3.请将下面古诗文题目按作者生活朝代的顺序重新排列。

(2分)《陋室铭》《爱莲说》《观沧海》《饮酒》《鱼我所欲也》《三峡》4.下列成语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A.作为评论者,如何客观地发出声音,少一些吹毛求疵....,既是对被评论者的尊重,也是对我国体育事业的最大支持。

B .对于莫菲菲的几次三番地上门打扰,池老板显然已经不厌其烦....了。

C .孙寒开网店致富的消息不胫而走....,村里的亲朋们竞相前来效仿。

D .老李遇到问题,总是不耻下问....,及时向同事、亲朋好友甚至左邻右舍请教。

5.右图为某学校篆刻小组雕刻的公益广告篆刻艺术作品,仔细观察图片,回答下面的问题。

(5分)⑴ 请你用说明性的语言向同学们介绍一下该作品篆刻的图案。

2014年语文中考二模考试参考答案

2014年语文中考二模考试参考答案

2014年语文中考二模考试参考答案一、基础。

(24分)1、古诗文默写。

(10分。

1空1分,错一字扣0.5分。

)(1).偶然值林叟(2)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3).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4)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5).年少万兜鍪,(6).折戟沉沙铁未销,东风不与周郎便,(7).吾义固不杀人。

2、看拼音写词语。

(4分。

1个词语1分,错一个字不得分,扣完为止。

)①瞰望②讪笑③销声匿迹④受益匪浅3、下列句中的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3分)4、对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D )(3分)5、仿照画线的句子,发挥想象续写两句。

(4分)梦想是一场瓢洒在春天的小雨,使落寞孤寂的人享受心灵的滋润;梦想是是一座亮在黑夜的灯塔,使迷途的航船找到温馨的港湾;梦想是一首飘扬在夜空的歌谣,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情感的慰藉二、(一)课内文言文阅读。

(10分)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D )(3分)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的意思。

(3分)能在公共场所批评议论我的过失,传到我耳朵里的,可得下等奖赏。

8、邹忌如何成功说服齐王的?他的劝说方式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什么启示?(4分)答:(1)邹忌委婉劝说(1分)。

设喻说理,用家事喻国事,以小见大,类比推理出“王之蔽甚矣”,让齐威王从中受到启发,使齐威王易于接受。

(1分)(2)我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注意语言含蓄委婉,忠言不一定逆耳,用使对方愉快接受的方式说话。

(2分)(二)董遇“三余”读书(9分)9、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2分)(背着)(擅长)10、下面的句子翻译正确的是( C )(3分)11、用自己的话说说董遇“三余”读书是指什么?给我们的学习什么启示?(4分)(1)董遇的“三余”指趁冬天,没有多少农活。

这是一年里的空闲时间来读书;趁夜间,不便下地劳动,这是一天里的空闲时间来读书;趁雨天,不好出门干活,也是一种空闲时间来读书。

(2)我们的学习要学会主动学习,不是没有学习的时间,而是看我们是否学会利用闲暇时间。

2014年初三语文二模试卷(带答案)

2014年初三语文二模试卷(带答案)

2014年初三语文二模试卷(带答案)2014年网上阅卷适应性训练语文试卷说明:1.本试卷共6页,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或草稿纸上无效。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本人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3.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编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在其他位置答题一律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共30分)1.阅读下面文字,请将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填写在方格内,要求书写工整、规范、美观。

(4分)青春年华,最值得珍惜。

这无价的光阴要用来做最有意义的事,万万不能等到diāo líng之时,再独自感伤,追悔莫及!青春,需要守望,需要zhàn fàng,更需要圆满人生价值! 2.请选出下列句子中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2分)A.“扫黄打非”办和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组织的“扫黄打非•秋风2014”行动今日启动。

B.不少网友心存疑惑:失踪的马航MH370航班调查和搜寻难道就这样不了了之?C.2014年博鳌论坛围绕《亚洲的新未来:寻找和释放新的发展动力》主题展开讨论。

D.为了扩展旅游宽度,兴化将打造“春看菜花、夏赏荷花、秋看芦花、冬泡温泉”的旅游全景图,把4月的千岛菜花节向四季延伸。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2分) A.通过日新月异的技术,使无数篮球迷无须紧盯屏幕也能欣赏到NBA比赛。

B.距中考还有一个月的时间,初三学子当务之急的事就是回归课本,抓好基础。

C. Windowsxp正式宣告隐退,将冲击我国约2亿用户,危及他们的财产和信息安全。

D.党员干部只有大力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就能确保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效。

4.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8 分,①一④ 每题1 分,⑤一⑥ 每题2 分)①知而好问,▲ 。

201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答题卷+答案详解

201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答题卷+答案详解

B.短语“观赏美景”“留守儿童”“关爱我们”“分析透彻”的结构相同。

C.“接到迎检通知后,我校师生立即行动起来”一句划线的词语依次是定语、状语、补语。

D.“朝鲜政府的强硬态度并没有因美韩联合军演而改变”一句的主干是“朝鲜政府没有改变”。

6、对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分析不正确的是(▲)A.“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争渡”运用了反复手法,表现了词人急着寻路回家、奋力划船的情状。

B.“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运用对偶手法,描绘了一幅天高日丽、红碧交辉的彩色图画,令人心旷神怡。

C.“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运用反问手法,表现了女主人公对在外服徭役的丈夫深切的思念之情。

D.“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出”字运用了夸张手法,写出了青山的动态美。

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语段,完成7~11题。

孟浩然,字浩然,裹州襄阳人。

少好节义,喜振人患难,隐鹿门山。

年四十,乃游京师。

尝于太学赋诗,一座嗟伏,无敢抗。

张九龄、王维雅称道之。

维私邀入内署,俄而玄宗至,浩然匿床下,维以实对,帝喜曰:“朕闻其人而未见也,何惧而匿?”诏浩然出。

帝问其诗,浩然再拜,自诵所为,至“不才明主弃”之句,帝曰:“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

采访使韩朝宗约浩然偕至京师,欲荐诸朝。

会故人至,剧饮欢甚。

或曰:“君与韩公有期。

”浩然叱曰:“业已饮,遑恤他!”卒不赴。

朝宗怒,辞行,浩然不悔也。

张九龄为荆州,辟置于府,府罢。

开元末,病疽背卒。

(选自《新唐书》)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何惧而匿.匿:隐藏B、浩然再.拜再:两次C、采访使韩朝宗约浩然偕.至京师偕:全都D、欲荐诸.朝诸:之于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维以实对./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B、卒.不赴/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C、君与韩公有期./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D、朝宗怒,辞.行/停数日,辞.上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用法与“朕闻其人而未见也”中的“而”相同的一项是( ▲ )A、先帝刨业未半而.中道崩殂B、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C、年且九十,面山而.居D、黑质而.白章第Ⅱ卷(共123分)三、(30分)10、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014年河北省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4年河北省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4年河北省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一、语文知识及其运用(共30分)1. 根据题目所给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读音。

(每题2分,共10分)(1)A. 倔强(jué) B. 应接不暇(yīng) C. 载歌载舞(zài)(2)A. 惩罚(chéng) B. 迥异(jiǒng) C. 倔强(jué)(3)A. 应接不暇(yīng) B. 载歌载舞(zài) C. 惩罚(chéng)(4)A. 迥异(jiǒng) B. 倔强(jué) C. 载歌载舞(zài)(5)A. 载歌载舞(zài) B. 应接不暇(yīng) C. 倔强(jué)2. 根据题目所给的句子,找出并改正其中的错别字。

(每题2分,共10分)(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中的“涯”应改为“崖”。

(2)“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中的“倍”应改为“备”。

(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中的“丝”应改为“思”。

(4)“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中的“漫漫”应改为“曼曼”。

(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中的“凌”应改为“临”。

3. 根据题目所给的语境,选择恰当的成语填空。

(每题2分,共10分)(1)在这场辩论会上,他______,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A. 口若悬河 B. 滔滔不绝)(2)面对困难,他从不气馁,总是______,勇往直前。

(A. 知难而进 B. 知难而退)(3)她______,对工作一丝不苟,深受领导和同事的好评。

(A.兢兢业业 B. 勤勤恳恳)(4)他______,对每一个细节都要求尽善尽美。

(A. 精益求精 B. 一丝不苟)(5)面对敌人的威胁,他______,毫不畏惧。

(A. 临危不惧 B.临阵脱逃)二、现代文阅读(共40分)1. 文章主旨理解(共10分)请阅读以下文章,并回答以下问题:文章文章内容概述:(此处省略,需根据实际文章内容填写)问题:(1)文章通过描述母亲的手,表达了什么样的主题?(5分)(2)作者在文章中运用了哪些手法来突出主题?(5分)2. 文章细节理解(共15分)请根据文章内容,回答以下问题:(1)母亲在文章中做了哪些事情,展现了她的手的特点?(5分)(2)文章中有哪些细节描写,使得母亲的形象更加鲜明?(5分)(3)作者对母亲的手有哪些深刻的感受和认识?(5分)3. 文章鉴赏与评价(共15分)请根据文章内容,回答以下问题:(1)文章的语言风格有何特点?请举例说明。

2014年河北省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

2014年河北省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

2014年河北省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1. 全卷满分150分(含书写分5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 全卷由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组成,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3. 书写时字迹要工整、清晰,请勿使用涂改液、修正带等。

祝你成功!(9)苏轼《水调歌头》中的a 中秋月圆之时对远方亲人的美好祝愿。

(10)诸葛亮《出师表》中表达自己临危受命的句子是:“,,3.名著阅读。

(6分,每空1分)【A 】“小家伙,算你有福!”他笑了起来,笑的非常温和:“唉,你太可怜了,你姥爷那 家伙没命的抽!”他使劲的吹了一下鼻子,像马似的。

我觉得他很单纯,很可爱。

我把这感 觉告诉了他,他说:“啊,我也爱你啊,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才去救你的!”选段出自高尔基的《 ________________ 》,文段中的“他”是谁? 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再简述_个有关“他”的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我走进了另一间屋子,但是马上就要退出来,差点儿被一种可怕的臭气熏倒。

我 的向导催促我走进去,悄悄地告诉我:不要得罪他们,他们会恨你入骨。

因此吓得我连鼻子 都不敢堵。

这个房间里的设计家是学院里资格最老的学者,他的面孔和下巴都是淡黄色的; 手上、衣服上都涂满了污秽。

我被介绍给他的时候,他紧紧地拥抱了我,当时我多么想找一 个借口谢绝他这种亲热的礼仪啊。

他自从到科学院工作以来,就是研窕怎样把人的粪便还原 为食物。

选段出自 __________________ 写的名著《格列佛游记》,这是主人公在 _________________ 国时遇 到的情形。

这个国家的“设计家”还有很多“科学研究”?请再举出一个例子。

4. 语文综合性学习。

(8分)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7分)1. 下列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安详烦燥迫不及待C.荟粹惩戒察颜观色2. 古诗文名句填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初中升学模拟考试语 文 试 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 页,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卷前将密封线左侧的项目填写清楚。

3.答案须用蓝色、黑色钢笔或圆珠笔书写。

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拮据.(j ū ) 惬.(qi â )意 歉疚.(ji ū ) 高屋建瓴.(l ín ɡ ) B.遨.(ào )游 湍.(tu ān )急 颔.(h àn )首 扣人心弦.( xi án ) C.安抚.(f ǔ) 颠簸.(b ǒ) 应.(y īn ɡ)届 气冲斗.( d ǒu )牛 D.咀.(j ǔ)嚼 羁.(j ī )绊 慰藉.(ji â ) 茅塞.顿开(s ài )2.下列各组词语中都有一个错别字,请用横线标出,并将正确字写在后面。

(2分) A.毛骨竦然 合辙押韵 鞠躬尽瘁 怡然自得 B.抑扬顿挫 同舟共济 美味佳肴 肺腹之言 C.周而复始 迫不急待 高瞻远瞩 登峰造极 D.冥思遐想 眼花缭乱 不屑置辨 通宵达旦3.用诗文原句填空。

(每句1分,共 8分)(1)斯是陋室, 。

(刘禹锡《陋室铭》) (2) ,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赤壁》) (3水陆草木之花, 。

(周敦颐《爱莲说》) (4) ,地上孩子也多了。

(朱自清《春》) (5)征蓬出汉塞, 。

(王维《使至塞上》)(6)杜甫《望岳》中,表达诗人远大抱负的诗句是: , 。

(7)美国一些政客把全球经济失衡的原因归咎于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的高储备率,其目第 一 部 分 (1~8题 24分)的无非是转移国内民众视线,逃避责任。

这真是“”。

(用《醉翁亭记》中的语句回答)4.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A.“行啊!”妈妈开心地说:“等到放暑假了,我一定会带你去参观世博园。

”B.江苏大力发展新能源、新医药、新材料、节能环保、软件和物联网等六大新兴产业。

C.开辟我国海洋事业新局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法》于2010年3月1日起施行。

D.墨西哥湾油井泄漏事故的发生,是由于没有成熟技术的保障呢,还是由于缺乏风险忧患意识呢?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邓小平不仅喜欢读书,而且非常谦虚谨慎....,经常向专家和学者请教。

B.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上海世博会的隆重开幕,中国人的自豪感在与日俱增....。

C.有些人一旦拥有了名利,就变得患得患失....,不愿再冒风险放手一搏。

D.李教授德高望重,道貌岸然....,在学术界很受尊敬。

6.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①这就是享誉中外的醉翁亭。

②道旁两侧,浓荫蔽空,如入苍黑色的幽寂之境。

③湿漉漉的宽阔青石板道长约二里许。

④那天秋雨连绵,驱车出城,在琅琊古道上下车步行。

⑤举首可见林木掩映的亭台楼阁紧靠崖壁下。

A.①⑤④②③ B.③②⑤①④ C.①③②④⑤ D.④③②⑤①7.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开展“无烟日”活动,可以增强人们的保护健康。

B.学习成绩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学生自身是否努力。

C.人们常常在意自己失去了什么,却往往忽视了自己拥有了什么。

D.我们在心里由衷地感谢老师多年来默默的付出。

8. 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答题。

(4分)读初中后,我不再迷恋连环画、动画片;不再满足于童话带给我的欢乐,于是瞄上了“大部头”。

①我时而游览花果山,行走女儿国,看悟空斩妖除魔;②时而上梁山,逛祝家庄,看众好汉除暴扶弱;③时而漂游海上,独闯荒岛,看鲁滨逊智救“星期五”;④,,。

名著成了我的良师益友。

(1)联系语境,仿照画线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一个句子,表现某一名著的内容。

(3分)答: ,,。

(2)班里组织了查字典比赛,请你将下列人物按姓氏笔画从少到多重新排列。

(1分)人物:李逵孙悟空鲁宾逊贝多芬答: 第二部分(9~25题 46分)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9~10题。

(4 分)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9.本诗作者是著名诗人,我们曾学过他写的文章《》(2分)10.前人评论这首诗时曾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用得非常精妙,换成“望”字就没有这种效果。

请你说说为什么。

(2分)【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乙】上①与群臣论止盗。

或②请重法以禁之,上哂③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④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⑤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耶?”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⑥,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选自司马光《资治通鉴》)注:①[上]皇上,这里指唐太宗。

②[或]有人③[哂](shěn)微笑④[不暇]顾不上。

⑤[徭]古时统治者强制人民承担无偿劳动。

⑥[升平]太平。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2分)(1)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其:(2)自是.数年之后是:12.下列句子与成语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予尝求.古仁人之心精益求.精B.然则何时而乐.耶怏怏不乐.C.或请重法以禁之.有识之.士D.故.不暇廉耻耳温故.知新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译文:(2)安用重法耶?译文:14.用文中句子回答下列各题。

(6分)(1)【甲】文表达了作者“,”的忧乐观。

(2)【乙】文唐太宗认为防止盗窃的三种办法是“,,”。

(3)从【乙】文中可以看出,作为国君,唐太宗做到了“”。

(用【甲】三、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5~20题。

(14分)坚持“一件事原则”弗洛姆①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把精力分散在好几件事情上,不仅是不明智的选择,而且是不切实际的考虑。

因此,只有专心致志地做好一件事,才能有所收益。

②最成功的人都是能够迅速而果断作出决定的人,他们总是首先确定一个明确的目标,并集中精力,专心致志地朝这个目标努力。

譬如,伍尔沃斯的目标是要在全国各地设立一连串的“廉价连锁商店”,于是他把全部精力花在这件工作上,最后终于完成了此项目标,而这项目标也使他成为成大事者。

林肯专心致力于解放黑奴,因此成为美国最伟大的总统。

李斯特在听了林肯的一次演讲后,内心充满了成为一名伟大律师的欲望,他把一切心力专注于这项目标,结果成为美国最成大事者的律师之一。

从这些人物的成功可以看出,所有成大事的人,都把某种明确而特殊的目标当做他们努力的主要推动力。

③那么,如何才能专心致志地做好一件事呢?必须具有自信心和欲望。

因为自信心和欲望是构成成大事者的“专心致志”行为的主要因素。

没有这些因素,专心致志的神奇力量将毫无用处。

为什么只有很少数人能够拥有这种神奇的力量,其主要原因是大多数人缺乏自信心,而且没有什么特别的欲望。

④自信心和欲望的获得,必须依靠“专心致志”这种神奇的力量来实现。

当你要专心致志地集中你的思想时,你就应该把你的眼光望向一年、三年、五年甚十年后,幻想你自己是这个时代最有力量的演说家;假想你拥有相当不错的收入;假想你利用演说的金钱报酬购买了自己的房子;幻想你在银行里有一笔数目可观的存款;假像你自己是位极有影响的人物;假想你自己正从事一项永远不用害怕失去地位的工作……惟一专注于这些想像,才有可能付出努力。

⑤一次只专心地做一件事,全身心地投入并积极地希望它成功,这样你的心里就不会感到筋疲力尽。

不要让你的思维转到别的事情、别的需要或别的想法上去。

专心于你已经决定去做的那个重要项目,放弃其他所有的事,把你需要做的事想像成是一大排抽屉中的一个小抽屉。

你的工作只是一次拉开一个抽屉,令人满意地完成抽屉内的工作,然后将抽屉推回去。

不要总想着所有的抽屉,而将精力集中于你已经打开的那个抽屉,一旦你把一个抽屉推回去了,就不要再去想它。

了解你在每次任务中所需担负的责任,了解你的极限。

如果你把自己弄得筋疲力尽和失去控制,那就是在浪费你的效率、健康和快乐。

⑥在当今社会激烈的竞争中,如果你能向一个目标集中注意力,成功的机会将大大增加。

全心专注于你所期望的必如所期。

15.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答:16.给选文第②段补充一个典型的事实论据,写在下面。

(2分)答:17.选文第③段中画线句子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1分)答:18.找出选文第④段的中心句,写在下面。

(2分)答:19.选文第⑤段中画线部分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答:20. 读完本文后你有哪些感想?请结合实际谈谈。

(3分)答:浇油,落地的我已变成昏迷不醒的“刺猬”。

后来听说是好心的行人送我进了医院;私下嫌我笨的母亲,听到这个消息竟在柜台内晕倒了,苏醒过来跌跌撞撞推开同事就往医院跑;而父亲一脸煞白,骑自行车撞到了电线杆,爬起来车子不要、泥水不管地直往前冲……那天医生差点下死亡通知书。

警告说,病人必须一直保持清醒意识。

于是父母每隔一个小时忐忑不安地唤我一次。

昏昏沉沉往下坠落的我,就被父母一声又一声、柔和而有力、平稳而又焦急、搀杂着心痛与希冀的呼唤拉回了这鸟语花香的世界。

⑤那年期末,我破天荒考了个全年级第一。

邻居说这一摔没留下后遗症已是万幸,想不到还摔开了窍,变聪明了。

只有我自己知道,是48小时的昏迷中母亲带泪的呼唤,父亲紧握我手的力量,是一睁开眼他们憔悴面容上的极大喜悦,与眼眶里滑落的中年人的泪水,让我一刹那长大了。

我才知道我对父母是那样重要。

心中渐渐清晰的爱滋生成牢不可破的愿望——我要为父母好好读书。

拿到成绩单时父母的惊喜和欣慰,让我开心了好久。

后来读书成了习惯,一读读到研究生。

⑥我至今仍不知道我的智商属高属低,这对人的一生也许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有怎样的父母,从懵懂到明事,其实只有一桥只隔;这座桥就是父母温厚的爱,就像黑云经过太阳的亲吻也会变成绚丽的彩霞,再笨的小孩,有父母的爱来呵护,也会成长为顶天立地的栋梁。

21.读了本文,你认为“成长的桥”在文中指的是什么?(2分)答:22.第②段中母亲回来生气地责骂时,我振振有词地对答,结果母亲忍不住笑了。

你觉得母亲笑的原因是什么?(3分)答:23.作者开头说“在很多人眼中,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笨小孩。

”但经过一次变故后,竟考了全年级第一,其中的原因是什么?(3分)答:24.结合全文内容,概括一下“我”的性格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