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缩句和扩句 (2)

合集下载

三年级下语文期末复习题—扩句、缩句 (2)

三年级下语文期末复习题—扩句、缩句 (2)

三年级下语文期末复习题——扩句缩句一、扩句:(扩两处以上)1、风筝飞上了天空。

2、把鱼用荷叶裹了烧烤。

3、我们唱着童谣,捏着泥巴。

4、孩子们跑向西河滩。

5、星星挂在空中。

6、端午节到了。

7、我们听老师讲故事。

8、小马吃草。

9、老爷爷看报纸。

10、小花鹿走来走去。

11、战士们冲下山去。

二、缩句:1、几个活泼可爱的孩子在公园里玩耍。

2、金色的阳光照射着无边的大海。

3、我忽然又发现几只在跳动觅食的松鼠。

4、那些松鼠神不知鬼不觉地出现在我面前的几棵树干上。

5、蓝蓝的天空飘着几朵白云。

6、清清的溪水缓缓地流着。

7、这里的风景多么美丽!8、一只大雁从远处慢慢地飞下来。

9、在前面不远的路旁,挺立着一棵高大的梨树。

10、小明非常喜欢喝用桔子汁做的碳酸饮料。

11、嫩绿的小草在阵阵微风中跳着优美的舞蹈。

12、快乐的小鸟在蔚蓝的天空中自由地飞翔。

13、一只美丽的小鸟在蔚蓝的天空中飞翔。

14、我看见了一个木栅栏围着的小木屋。

15、我总看见在公路边用大红漆写在黄色板上的告示。

16、汽车刚从快车道进入慢车道。

17、得知喜讯的王红高兴得跳起来。

18、漫长的冬天终于过去了。

19、看到这个情景的张红激动得留下了眼泪。

三、区分拟人句和比喻句1、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

()2、长期以来,它适应了晚上九点左右的温度和湿度,到了那时,便悄悄绽开淡雅的花蕾,向人们展示美丽的笑脸。

()3、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

()4、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5、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

()6、细雨如丝,一颗颗杨梅树贪婪地吮吸着春天里的甘露。

()7、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

()8、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

()9、我们村子前面的小山包,远远看上去真像一个绿色的大绒团。

( )10、燕子在车厢里叽叽喳喳,仿佛在向人类致谢。

小学四年级语文缩句和扩句的技巧(全)

小学四年级语文缩句和扩句的技巧(全)

四年级语文缩句和扩句的技巧缩句和扩句,是小学学习甚至到初中学习中,经常会遇到的一项语文基本功考察题目。

比如下面一句“妈妈的故乡是一个人口不满一万的小镇。

”如果缩句到最简状态,那么这个句子就成了“故乡是小镇”了。

从不改变句子原意的原则来说,这个句子就是不符合原句的含义的。

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来探讨一下缩句和扩句的答题技巧吧。

缩句缩句,就是把“枝稠叶茂”的长句子,缩短为只留“主干”的短句子,并且不能改变原句的主要意思。

无论多么复杂的单句,只要层层压缩,就会越来越简单,最后剩下的就是这个句子的“主干”。

换句话说,“主干”就是把所有的定语、状语、补语都压缩了之后余下的部分。

缩句的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

1、分辨句式,提出问题先看看这句话是写人还是写景物的,然后可以提出“谁是什么”、“谁干什么”、“谁怎么样”或者“什么是什么”、“什么干什么”、“什么怎么样”来找出句子的主要部分。

如:“满头白发的老奶奶拄着拐杖,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周总理的灵车。

”这是一个长句,我们就可以提问:谁——老奶奶;干什么——等待灵车。

缩句后就成为:“老奶奶等待灵车。

”又如:“这毛茸茸的在地上流动着的小绒球原来是刚孵出来的小鸡。

”我们可提问:什么——小绒球;是什么——是小鸡。

缩句后就成为:“小绒球是小鸡。

”2、进行词语比较,找出主要词语有些句子很长,修饰的部分较多,我们就要在几个词语中选出主要的,才能正确地缩句。

如“工人宿舍前的草地上开满了五颜六色的野花。

”因为“野花”只能开在“草地上”。

所以“草地上”是主要词,而“工人宿舍前”是修饰“草地”的。

3、如果是否定句缩句,就要把否定词一起写出来,否则就会改变句意。

如“我不相信他那种骗人的鬼话。

”应缩成“我不相信鬼话”,而不能缩成“我相信鬼话”。

(1)先找出句子讲的是哪一样主要的人或物。

(2)找出句子最后一个词语(去掉助词“的”字后变的内容后),如果是动词,那么句子就缩成两部分:人物+最后一个词;如果不是动词,还要找出一个动词出来,句子就缩成三部分:人物+动词+最后一个词。

小学语文:缩句和扩句的主要方法

小学语文:缩句和扩句的主要方法

小学语文:缩句和扩句的主要方法缩句的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1、分辨句式,提出问题先看看这句话是写人还是写景物的,然后可以提出“谁是什么”、“谁干什么”、“谁怎么样”或者“什么是什么”、“什么干什么”、“什么怎么样”来找出句子的主要部分。

如:“满头白发的老奶奶拄着拐杖,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周总理的灵车。

”这是一个长句,我们就可以提问:谁——老奶奶;干什么——等待灵车。

缩句后就成为:“老奶奶等待灵车。

”又如:“这毛茸茸的在地上流动着的小绒球原来是刚孵出来的小鸡。

”我们可提问:什么——小绒球;是什么——是小鸡。

缩句后就成为:“小绒球是小鸡。

”2、进行词语比较,找出主要词语有些句子很长,修饰的部分较多,我们就要在几个词语中选出主要的,才能正确地缩句。

如“工人宿舍前的草地上开满了五颜六色的野花。

”因为“野花”只能开在“草地上”。

所以“草地上”是主要词,而“工人宿舍前”是修饰“草地”的。

3、如果是否定句缩句,就要把否定词一起写出来,否则就会改变句意。

如“我不相信他那种骗人的鬼话。

”应缩成“我不相信鬼话”,而不能缩成“我相信鬼话”。

(1)先找出句子讲的是哪一样主要的人或物。

(2)找出句子最后一个词语(去掉助词“的”字后变的内容后),如果是动词,那么句子就缩成两部分:人物+最后一个词;如果不是动词,还要找出一个动词出来,句子就缩成三部分:人物+动词+最后一个词。

(3)一般情况下不保留“的”“地”前边的词语,还有“得”字后面的词语。

4、如果句子是问句,缩写以后同样也是一个问句。

扩句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局部扩句法即把句子分成两部分——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先扩前面部分,再扩后面部分。

如“小明读书”,前面部分是“小明”,先补充小明是谁,与我的关系,这样前面部分可扩充为“我的同学小明”;后面部分可补充“在什么地方”“怎样读书”,这样后半部分可补充为“在教室里认真地读书”。

全句扩为“我的同学小明在教室里认真地读书”。

2、整体扩句法就是把句子的两部分一下子扩充。

扩句和缩句方法和技巧

扩句和缩句方法和技巧

扩句和缩句方法和技巧
扩句方法:
1. 添加细节和描述词:在原句的基础上,添加一些细节或描述词来丰富句子的内容和表达更多的信息。

例如:原句“她很忙。

”扩句为“她每天都参加各种活动,忙得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


2. 使用并列句:将原句与另一个相似的句子并列在一起,使句子更加丰富、生动。

例如:原句“他很有耐心。

”扩句为“他不仅很有耐心,还细心照顾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


3. 使用复合句:在原句的基础上,加入一个或多个从句。

从句可以为定语从句、状语从句、宾语从句等等。

例如:原句“我把钱放在包里了。

”扩句为“我把钱放在包里了,只有在确保包安全的情况下,才会放心离去。


缩句方法:
1. 删除冗余信息:在排除重复表达的前提下,删除可以省略的信息,使句子精简、简洁。

例如:原句“他那把被他使用了五年的旧吉他在文化宫里为人们演奏音乐。

”缩句为“他用了五年的旧吉他在文化宫为人演奏。


2. 省略主语、谓语:当上下文中有明确的主语和谓语时,可以省略不必要的主语和谓语。

例如:原句“我正在做作业。

”缩句为“正在做作业。


3. 使用省略号:在接续语、句子结构、语言习惯允许的情况下,使用省略号表示意象的延伸或暗示下文。

例如:原句“她看着天上的云朵慢慢变化,然后想起了自己曾经的爱情。

”缩句为“她看着天空中慢慢变化的云朵……”。

小学六年级语文缩句和扩句的技巧(附练习)

小学六年级语文缩句和扩句的技巧(附练习)
-1-
面的修饰成份,直至缩干净为止。 “在……上(中、里、下 )”等表示特定 的条件和环境的词语应删去。
如: 金黄色的沙滩上有许多五颜六色的贝壳。 沙滩上有许多五颜六色的贝壳。 沙滩上有许多贝壳。 沙滩上有贝壳。 我最爱看天上亮晶晶的星星。 我最爱看天上的星星。 我最爱看星星。 我看星星。 在老师的帮助下,我完成了作业。 我完成了作业。 缩句的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 1、分辨句式,提出问题 先看看这句话是写人还是写景物的,然后可以提出“谁是什么” 、 “谁干什么、”“谁怎么样”或者“什么是什么、”“什么干什么”、“什么怎么样” 来找出句子的主要部分。 如:“满头白发的老奶奶拄着拐杖, 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周总理 的灵车。”这是一个长句,我们就可以提问:谁——老奶奶;干什么— —等待灵车。缩句后就成为: “老奶奶等待灵车。” 又如:“这毛茸茸的在地上流动着的小绒球原来是刚孵出来的小
小学六年级语文缩句和扩句的技巧(附练习)
缩句和扩句, 是小学和初中考试中, 经常会遇到的一种题型, 是 一项必须要练好的语文基本功。下面总结一下缩句和扩句的答题技 巧。
缩句 缩句, 就是把“枝稠叶茂”的长句子,缩短为只留“主干”的短句子, 并且不能改变原句的主要意思。 无论多么复杂的单句, 只要层层压缩, 就会越来越简单,最后剩下的就是这个句子的“主干” 。换句话说,“主 干”就是把所有的定语、状语、补语都压缩了之后余下的部分。 缩句能帮助我们准确地理解句子意思。 如: 嘴角嫩黄、头上长着绒毛的小麻雀无可奈何地拍打着翅膀。 经过缩句,抓住句子的主干“小麻雀拍打着翅膀。 ”就知道这句话 是写小麻雀。 缩句还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句子是否正确。 如: “六·一”节前夕,宁宁光荣地被评为“三好学生”的称号。 这句话一经缩句成为: “宁宁被评为称号。”我们就会发现这句话 是错的,”被评为称号”词语搭配不当。 缩句时,要先找出句子的主语、谓语、 宾语, 再逐步删去它们前

复习缩句扩句

复习缩句扩句

复习(二)句子1. 了解缩句、扩句、造句的方法。

2. 练习修改病句,理解句型、句式与句意的关系。

一. 怎样缩句?缩句有两种情况:一种,去掉全部枝叶,只保留主干。

如:“精彩的表演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结束。

”缩为:“表演结束”。

第二种,去掉大部分枝叶,保留主干和小部分枝叶。

哪些枝叶必须保留呢?1. 否定句中的否定词。

如“我绝对不同意你的这种无理要求”。

缩为“我不同意你的要求”。

“不”必须保留。

2. “把”字句和“被”字句中的“把”和“被”以及它们连带的重要词语,如:3. 疑问句子中表达疑问的词语要保留。

如“五年级的运动员为什么会在运动会上夺走了好几项冠军呢?”缩为“运动员为什么夺走了冠军呢?”缩句的对与错,优与劣的标准:一是不改变原来的意思。

二是不改变原来的结构。

“凶恶的敌人被英勇的红军消灭了”如果缩为“红军消灭了敌人”就不行。

三是不留下多余的枝叶。

如把“精彩的表演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缩为“表演在掌声中结束”就多了“在掌声中”这个枝叶。

缩句的正确步骤是什么?第一,弄懂句子的意思;第二,标出应留词语(主干和必须保留的枝叶);第三,检查对错优劣。

二. 怎样扩句?句子可以扩充的有五个地方:(1)“谁”的前面;(2)“是”和“动作”的前面:(3)“什么”的前面;(4)“怎么样”的前面;(5)“怎么样”的后面。

例句:英勇的战士狠狠地打击来犯的敌人。

(“谁”之前)(“动作”之前)(“什么”之前)刘胡兰的确是一位了不起的英雄。

(“是”之前)(“什么”之前)海娃非常高兴。

(“怎么样”之前)海娃高兴极了。

(“怎么样”之后)一个地方可以加上不止一个枝叶。

如“刘胡兰是一位了不起的英雄。

”在“英雄”的前面就加上了“一位”和“了不起”。

扩句应注意什么呢?一是不能违背原意;二是不能改变结构,三是必须搭配恰当;四是力求内容丰富。

如把“小兰上学去”扩成“小兰冒着瓢泼大雨和泥泞的小路上学去”,扩充的部分就有搭配不当的毛病。

又如:“禾苗点头”扩成“禾苗在微风中点头”当然是对的,但算不上好。

小学语文缩句扩句的方法技巧

小学语文缩句扩句的方法技巧

缩句【方法技巧】1、抓住主干来缩简。

只要抓住句子的主干“谁做什么?”或“什么怎么样?”(这是每个完整句子都具备的),就可迅速地缩写句子。

如“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来。

”这句话就是讲“什么”——“铁球”,“怎么样?”——“落下来”。

因此,这句话就可以缩写为“铁球落下来。

”2、“的”前修饰都删去。

如“美丽的蝴蝶飞走了。

”中“美丽的”是用来修饰“蝴蝶”的,因此“美丽的”可删去。

这句话缩写为“蝴蝶飞走了。

”3、“地”前限制要删去。

如“人们都忍不住惊讶地呼喊起来。

”中,“都忍不住惊讶地”是用来限制“呼喊起来”的,它要删去。

这句话就缩写为“人们呼喊起来。

”4、“得”后补充说明也删去。

如“海力布着急地没办法。

”中“没办法”是对“着急”的程度进行补充说明的,它也要删去。

这句话缩写为“海力布着急。

”5、数量词语照样删。

如“罗丹塑了一座女像。

”中“一座”这个表示数量的词语可删去。

这句话缩写为“罗丹塑了女像。

”6、删掉“在……中(里、下)”表示特定的条件和环境的词组。

例如:在学习雷锋的活动中,我们取得了进步。

应缩短成:我们取得了进步。

这句话中,“在学习雷锋的活动中”是用来强调在怎样的条件下“我们”才取得进步,可以删掉。

7、句子中的“不、无、没有”等否定词,缩句时要保留,否则有可能颠倒句子的原意。

如:我在屋里没有找到那个装书的包。

应该缩成:我没有找到包。

我不相信他那种骗人的鬼话。

应缩写成:我不相信鬼话。

如果把“没有”或“不”去掉,就变成“我找到包”“我相信鬼话”,和原句的意思大相径庭,就大错特错了。

8、句子中谓语后面的“着、了、过”和宾语后面的“啊、吗、呀、呢”等语气词要保留,如果去掉可能会改变句子的句式、结构或语气、情感。

如:大家一起登上了举世闻名的长城。

应缩写成:大家登上了长城。

昨天晚上下的这场大雨真是一场及时雨啊!应缩写成:这场大雨真是及时雨啊!这样缩句才能使原句和缩写后的句子在情感和语气等方面保持一致。

9、特定词组的缩写很多句子里面是特定词组或专用名词,这样的句子缩写的时候还有一定的争议,看情况而定。

小学生缩句和扩句用法

小学生缩句和扩句用法
就是把句子的主干 找到。下面我们就一起来 找一找句子的主干吧!
一、照样子,用横线画出下面句子的主干。 例:五壮士胜利地完成了掩护群众和连队的转移 任务。 1、孩子们感谢带来美好春天的时光老人。 2、水车像得到作战令箭似的立即“吱吱”地转动 起来。 3、甲鱼在塘底用绿豆眼好奇地望着那明亮的天空。 4、天上的星星怕冷似的钻进厚厚的云絮里。 5、我们像百灵鸟一样在祖国大花园里放声歌唱。 6、他渐渐消失在茫茫的雪海中。
答案示例:我们歌唱。
扩句训练
【牛刀小试】 1、老师批改作业。
答案示例: 我们的老师认真地批改 我们的语文作业。
【牛刀小试】 2、阳光照着大地。 答案示例: 强烈的阳光照着一望无际 的大地。
【牛刀小试】 3、红旗飘扬。 答案示例: 鲜艳的五星红旗在 空中飘扬。
【牛刀小试】 4、星星眨眼。
答案示例: 天上的星星快乐地眨 眼。
答案示例: 燕子休息。
2、宽阔的钱塘江笼罩着 一层薄薄的雾。
答案示例: 钱塘江笼罩着雾。
3、活泼的小松鼠在松树 上蹦来跳去。
答案示例: 松鼠蹦来跳去。
4、五壮士胜利地完成 了掩护群众和连队的转移 任务。
答案示例: 五壮士完成了任务。
5、夏天的天气热得像个 蒸笼。
答案示例: 天气热。
6、他们自己认真地进 行了一年一度的考核。
拟人句改写练习。 1 鸟儿在树上叫。 2 星星在天上闪烁 3 雪松的树枝被厚厚的积雪压弯了。
4 海底的动物常常发出声音。 5 小鹿在河边喝水。 6 春天来了,花儿开了,小鸟唧唧喳喳叫着。
7 蜜蜂在花间飞 。
8 花儿随风摇摆。 9 小溪哗啦啦地流。 10 雨水淋在树上,树叶沙沙作响
答案。 1 鸟儿在树上叫。 2 星星在天上闪烁。 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扩句与缩句
扩句 1 不能改变原句的基本意思和句型 2 增添的词语要和原句中的词语搭配恰当
缩句 1 不能改变原句的基本意思,句子要完整,句型不变 2 去掉修饰和限制的词语
一、缩句
缩句时,要注意三条:
一是不改变原句的意思,二是不改变原句的结构,三是缩写后仍然是句子。

缩句的要求:
1.缩句后主要成分必须是词或词组
例如:“大熊猫贪婪地吃着鲜嫩的竹叶。

”不能缩成“熊猫吃叶”,而应缩成“大熊猫吃着竹叶”。

因为“大熊猫”和“竹叶”是完整的概念,“熊猫”和“大熊猫”的外延并不一致。

“叶”在这里是语素而不是词,“竹叶”才是词。

2.保留必要的成分例如:“我班先进学生经常主动热情地帮助后进学生”。

如果缩成:“学生帮助学生”则意思模糊,只能缩成“先进学生帮助后进学生”。

保留了“先进”和“后进”两个附加成分,意思就清楚明确了。

3.“着”、“了”、“过”要保留
“着”字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正在进行,如:“同学们上着课”,如果缩成“同学们上课”,就没说清楚是现在上课还是以前上课。

“了”字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已经完成。

如:“赵老师给我们上了一堂难忘的科学课。

”应当缩成“赵老师上了科学课。

”若缩成“赵老师上课。

”是正在上,还是上完了?不知道。

“过”字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已经过去。

如:“我曾经游览过美丽的桂林。

”如果缩成“我游览桂林。

”是正在游览,还是曾经游览?没有说清楚。

由此可见,谓语后面的“着”、“了”、“过”不能去掉的。

4.复指成分应完整地保留
例如:“我们应当遵守自己过去许下的诺言。

”应当缩成“我们遵守自己的诺言”。

若缩成“我们遵守诺言。

”意思是不完整的。

5.表示方位的词组应该完整地去掉
例如:“我们在清澈的河水里游泳。

”应当缩成“我们游泳。

”不能缩成“我们在游泳”,此外,像“在……下”、“在……里”“在……外”“在……中”等句子中表示方位的词组作状语时,都不能保留“在”字,应该同后面的状语一起完整地去掉。

6.补语的处理
首先,动词谓语后面的补语一般应保留中心词;其次,形容词后面的补语一般删去。

如“发表作文后的张小南高兴得跳起来”,可缩成“张小南高兴”。

7.不改变句子的语气
句子的语气不能改变,如“莫非他想在这里安安稳稳地睡上半天吗?”应缩成“他想睡吗?”
如何缩句
一、明确一个标准
“缩句,就是减少修饰、限制的词语,把一个较长、较复杂的句子(单句)压缩成为与原句意思基本相同的较短、较简单的句子。

”这是一个大家认识比较一致的缩句的标准。

但是,如何把握这个标准,在具体操作中有时则各执一词,答案不一,有的甚至大相径庭。

因此,要准确地把握这一标准,其有三点必须明确:
1.小学生进行缩句,把一个长句缩成较短、较简单的句子,其主要作用是为了更好地分析和理解长句。

2.缩句要去掉的必须是句子的修饰、限制的词语,而不能删去句子的主
3.压缩成的句子必须
与原句的意思基本相同,保持意思的清晰、完整。

二、纠正两大误区
之一:把缩句练习等同于句法分析。

我们首先应该明确,小学生的缩句练习和句法分析是两种不同的练习。

虽然它们之间有一定的联系,尤其是教师应该掌握一些句法分析的知识。

但是,指导学生缩句却不能直接地运用句法分析的方法。

毕竟,小学生缩句是为了更好地分析和理解长句,而不是为了学习语法知识,更用不着进行句法分析的具体教学。

因此,在指导小学生进行缩句时,只能运用小学生已有的句子基本知识,即一个句子一般可以分成两个部分,前一部分说的是“谁”“什么”,后一部分说的是“做什么”“怎么样”“是什么”。

这两个部分大多数句子都不可缺少,它们是句子的基本成分。

例如:“火车开了。

”“我们是少先队员。

”有些句子在表示动作的词后面,还有一个连带成分,表示动作的对象。

例如:“外宾们游览了西湖。

”缩句时,就是先对一个复杂的单句进行这样的结构分析,然后一层层地减少附加、限制成分,最后剩下几个中心词形成句子的主干,把它们连贯起来成为较简单的句子。

之二:缩句就一定要把所有的附加成分全部删去。

一般地说,缩句要去掉所有的附加成分,以达到较短、较简单的要求。

如“蔚蓝的天空中飘浮着一朵一朵的白云。

”缩为“天空中飘浮着白云。

”即是去掉了所有的附加成分。

但有时为了保持句意的清晰和完整,对一些虽起修饰、限制作用的词语,还是要适当保留。

例如:“我们班的语文老师是一位优秀教师。

”如果去掉所有的附加成分,缩成“老师是教师,”则使人不知其所云。

三、把握八种疑难的处理
1.否定句中的否定词的处理否定句中的“不”“没”‘没有”“未”“别”等否定词,在缩句时应该保留。

如“革命者决不能低下高贵的头。

”缩句时,就应保留“不”,压缩为“革命者不能低下头。

”如果把“不”字也压缩掉,就跟原句的意思大相径庭了。

2.时态助词的处理“着”“了”“过”“起来”“下去”等时态助词,它们的作用是附着在动词之后,表示时态。

“着”表示进行态,指明动作在进行,如“他大声地说着话”;或指明动作的结果在持续,如“屋里点着灯”。

“了”表示完成态,指明动作已经完成,如“他到了北京”。

“过”表示经验态,如“他到过北京”。

这些句子,如果去掉了“着”“了”“过”这些时态助词,句子的意思显然就不够明白。

因此,应予以保留。

3.固定词组的处理“自行车”“白杨树”“人民大会堂”等是固定词组,在缩句时不能把它们拆开来,应整个儿保留。

此外,如“老校长”,“新同学”“大树”“小河”等词组,一般都结合得很紧密。

也可以视作固定词组。

这儿“老”“新”“大”“小”都是起强调的作用,如果把它们去掉后,总觉得意思有较大出入。

因此,也应一块儿保留下来。

当然,如一定要把它们作为限制语给去掉,只要缩句后句意明白,也是可以的。

4.同位词组的处理同位词组是由两个部分重叠在一起,指同一个人或物作同一个成分。

缩句时一般可保留表示某某人或某某事物的主要词语。

如“解放军叔叔在炎热的夏天练习射击。

”这一句,“解放军”是表示某某人的主要词语,故应缩成“解放军练习射击。

”又如“小英雄雨来掩护了抗日革命干部李大叔。

”可缩成“雨来掩护了李大叔。

”当然,这两句中的同位词组“解放军叔叔”、“小英雄雨来”本身就很短,也可以将它们整个儿保留在句子中。

但“抗日革命干部李大叔”这个同位词组则不能整个儿保留下来,否则显得不简练。

5.后补词组的处理后补词组由两个部分组成,后一部分补充说明前一部分,例如“干得好”“听不明白”“去一趟”等,这一类词组在缩句时应该保留,否则意思就特别别扭。

但是,“高兴得跳起来”也是后补词组,但“高兴”不是动词,而是表示“怎么样”的形容词。

这里可以只保留“高兴”,句子意思就明白、简洁了。

6.连动词组的处理连动词组是指两个以上的动词直接连用在一起,它们之间也没有修饰、
限制的主次之分,前一动词表示先发生的动作,后一动词表示后发生的动作。

如“拿笔写字”“走过去开门”等。

由于连动词组中的几个动词共一个主语,都是表示“干什么”的,因此,缩句时都应予以保留,才能保持句意的完整。

7.兼语词组的处理兼语词组是一个动宾词组和一个主谓词组套在一起,动宾词组的宾语兼作主谓词组的主语。

例如“让我走”“使他相信”等。

在缩句时,也应整个儿保留。

如“闰土托他的父亲捎给我一包漂亮的羽毛。

”这句的“托他的父亲捎”就是一个兼语词组,因此,这句只有缩成“闰土托他的父亲捎给我羽毛。

”才能保持句意的清晰、完整。

8.“把”字句和“被”字句的处理“把”字句和“被”字句是两种比较特殊的句式。

“把”字句的作用是把动词支配的对象提到动词前边,以强调动作的结果。

而“被”字句则是以“被……”作状语,用“被”引进主动者,同时指明主语是被动者。

因此,“把……”和“被……”都是句子的主干,应在缩句时保留主要意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