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炎偏方有效

合集下载

肠炎及慢性结肠炎中药方剂

肠炎及慢性结肠炎中药方剂

肠炎及慢性结肠炎中药方剂慢性结肠炎中药方剂中药处方(一)【辨证】脾胃气虚,中气郁结。

【治疗】益气止泻。

【菜名】益气汤。

【组成】黄芪12克,薏苡仁12克,党参10克,获苓10克,血余炭10克,赤石脂10克,白芍10克,白术炭6克,陈皮炭6克,柴胡6克,厚朴6克,黄连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出处】施今墨方。

中药处方(二)【辨证】脾失功,湿热蕴肠,肝脾气滞。

【治疗】健脾温中,清肠利湿。

【菜名】温中汤。

【组成】党参9克,白术9克,炮姜3克,炙甘草6克,茯苓9克,防风9克,焦神曲9克,焦山楂9克,陈皮6克,白芍12克,秦皮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柴国剑方。

中药处方(三)【辨证】肝肾阳气虚弱,运化失职。

【治疗】温阳益气,收敛肠胃,止泻。

【菜名】赤石脂汤。

【组成】附子9克,黄芪9克,当归9克,桔梗9克,石榴皮9克,川楝子9克,肉桂3克,黄连3克,炮姜6克,诃子6克,赤石脂30克,肉豆蔻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姜春华方。

中药方剂(4)【辨证】湿热邪毒壅滞胃肠。

【治法】清热利湿,健脾和胃。

【方名】解毒清肠汤。

【成分】白头翁30g、秦皮20g、黄柏12g、黄连16g、白芍30g、白术30g、白术12g、茯苓30g、猪苓16g、贮片16g、山药30g、木香10g。

【用法】每天一剂,每天两次,在水中服用。

【来源】屠家云秘方慢性结肠炎,名为益气活血汤。

药物组成:黄芪50克;炒白术,焦山楂,党参各30克;赤石脂,白芍各20克;乌梅,诃子,补骨脂各15克;煨肉蔻,茯苓,黄连各10克;甘草5克。

水煎,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

20天为疗程。

配合溃疡速愈散(制象皮,血竭,赤石脂,乳香,龙骨,冰片,没药,孩儿茶,珍珠,青黛,共研细末)保留灌肠,每晚1次,15天为1疗程。

可以用中药调理。

你可以考虑使用9克黄芪、Angelica sinensis、Platycodon grandiflorum、石榴皮和印楝、3克肉桂、3克黄连、6克Paojiang、6克诃子和15克赤霉素脂肪。

治疗结肠炎的特效药

治疗结肠炎的特效药

治疗结肠炎的特效药
现在人们的生活压力大,人们的生活习惯也是不同的,有些人因为饮食不规律就会出现肠胃疾病,常见的就是结肠炎疾病,让人非常的痛苦,所以应该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去治疗,那么治疗结肠炎的特效药有什么呢?
1、传统中药虫草,黑矾,黑枣,核桃仁,栀子,当归,厚朴,
三棱,穿山甲,上甲,下甲,红花,海南沉,铁胆粉,蜂胶,蜂蜜,蜂蜡等。

这些药物能行气燥湿,升阳祛湿,补脾益气,,行气导滞,疏肝
健脾,益气温肾,消除产生病变的毒素,促进新陈代谢,增加结肠
防御功能,改善肠道紊乱的功能,促进肠道黏膜再生修复,提高整
体免疫力,从而达到彻底治愈的目的.
2、西米替丁锡类散灌肠治疗或找当地中医辨证,中药灌肠。

另外一定要禁烟,酒,辛辣或油腻食物。

同时口服肠炎宁,结肠炎丸。

这个一般不能根治。

只能减轻。

3、结肠炎一般症状有腹痛一般多为隐痛或绞痛,常位于
左下腹或小腹,严重有排出脓血便、粘液血便或血便,常伴里急后重,治疗一般是调整好饮食,然后用抗感染的药物水杨酰偶氮磺胺吡啶加上强的松,然后对症处理的原则。

治疗结肠炎的特效药有什么?上面给大家介绍了关于结
肠炎的特效药,结肠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的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的话会导致更严重的后果,希望大家能够积极的去治疗,不要耽误病情,影响健康。

结肠炎治愈的成功案例

结肠炎治愈的成功案例

结肠炎治愈的成功案例
在本文中,我们将分享一个结肠炎治愈的成功案例。

这位患者是一名40岁的女性,她在两年前被诊断出患有结肠炎。

她的主要症状包括腹泻、腹痛、便血和疲劳。

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药物治疗后,她的症状并没有得到很好的缓解。

她开始寻找其他的治疗方法,并决定采用一种综合性的治疗方案,包括饮食控制、中草药治疗和针灸疗法。

她的饮食控制方案包括减少摄入高脂、高纤维和辛辣食物,并增加摄入富含益生菌的食物,如酸奶和发酵食品。

她还开始注重食用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蔬菜和水果。

她接受的中草药治疗包括使用一些有助于调节肠道功能的药材,如黄连、黄芩和苦参等。

她还接受了针灸疗法,通过刺激穴位来调节身体的能量流动,进一步促进结肠的康复。

在采用这些综合性的治疗方案后,这位患者的症状得到了显著的改善。

她的腹泻和便血症状逐渐减轻,腹痛感也明显减少。

她的体力状况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她重新获得了生活的乐趣。

总之,这位患者的结肠炎治愈的成功案例表明,综合性的治疗方案,包括饮食控制、中草药治疗和针灸疗法等,可以有效地帮助患者缓解症状,并加速康复。

- 1 -。

中药治疗结肠炎偏方大全

中药治疗结肠炎偏方大全

中药治疗结肠炎偏方大全第一篇:中药治疗结肠炎偏方大全中药治疗结肠炎偏方大全马齿苋汤治肠炎【功能主治】治肠炎,腹泻。

【偏方组成】马齿苋60克,大蒜(捣成蒜泥)15克。

【用法用量】先以马齿苋煎汤,冲服蒜泥,加红糖适量。

顿服,每日2~3次。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患愈21例,其中痊愈20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95.2%。

白芍白术治肠炎【功能主治】养血柔肝,行气止痛。

主治慢性肠炎。

【偏方组成】炒白芍25克,炒白术15克,陈皮6克,防风10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病例验证】治疗慢性肠炎35例,痊愈28例(占80%),好转5例(占14.25%),无效2例(占5.7%),总有效率为94.3%。

葛根黄芪治肠炎【功能主治】理气止痛,健脾止泻。

主治急性肠炎。

【偏方组成】粉葛根6克,淡黄岑6克,川黄连2.4克,苦参片3克,川黄柏3克,广木香2.4克(后入),青、陈皮各3克,金银花(炒)9克,赤茯苓9克,炮姜炭2.4克,车前子(包)9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急性肠炎19例,其中痊愈12例(占63.1%),好转6例(占31。

6%),无效1例。

总有效率为94.7%。

车前子金银花治肠炎【功能主治】主治急性肠胃炎。

【偏方组成】车前子20克,金银花15克,防风、川黄连克10克,鸡内金8克。

【用法用量】将上药水煎,每日1剂,分2~3次口服。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急性胃肠炎患者39例,经用药3~6剂后,均获治愈。

仙鹤草桔梗治肠炎【功能主治】补脾敛阴,清化湿热。

主治久泻,包括慢性菌痢、阿米巴痢疾及慢性结肠炎,经常泄泻,时轻时剧,时作时休,作则腹痛,腹胀,大便溏薄,夹有粘液,间见少许脓血,反复发作,久治不愈者。

【偏方组成】仙鹤草30克,桔梗6克,乌梅炭4克,白槿花9克,炒白术9克,广木香5克,生白芍9克,炒槟榔10.2克,甘草4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2次,分2次服。

【加减】本方用治阿米巴痢疾时,应另加鸦胆子14粒,去壳分二次吞服;慢性痢疾、慢性结肠炎肝郁脾滞征象较著者,去槟榔,加柴胡4.5克,萆薛15克,秦艽9克;腹痛甚愈,应加重白芍与甘草用量:白芍15~30克、甘草9~15克;泄泻日久,体虚气弱,而腹胀不显者,去木香、槟榔,加炙升麻4.5克、党参12克、炙芪15克。

结肠炎治疗偏方`

结肠炎治疗偏方`

结肠炎治疗偏方
对于结肠炎患者,首选蔬菜当然是非马齿苋莫属了。

马齿苋全草均可要用,主要有消炎、止痢、解毒的作用。

由于普遍学者认为感染是引起结肠炎的主要原因,故具有消除细菌炎症的食物是胃肠炎症患者的首选,其药学作用同样也适用于溃疡性结肠炎。

《开宝本草》:“服之长年不白。

治痈疮,杀诸虫。

生捣汁服,当利下恶物,去白虫。

对于结肠炎患者常伴有腹痛、腹泻的症状,马齿苋的“治痢”作用也是值得大家重视的,马齿苋的烹调价值同样很高,马齿苋味甘酸,入口甘香,再佐以杀菌消毒的大蒜,对于治疗结肠炎同样也有相得益彰的作用。

平时大家吃玉米剩下的棒子千万别随手就丢弃了,殊不知其实玉米棒的芯子,粉碎,炒成微焦后,再用温开水送服,早晚各一勺,两天后同样有所见效。

对于“家庭必备”而言,生姜片,相信每位家庭里面都备有多少。

将生姜片滚油炸成微焦,然后每次嚼食两片,每日两三次,当天就有较为良好的效果。

不过,不管用哪种方法,治好后都要连用两次以巩固疗效。

更多结肠炎治疗信息,请密切留意本订阅号最新消息。

结肠炎偏方有效

结肠炎偏方有效

结肠炎偏方有效(转载)一、玉米棒的芯子,粉碎,炒成微焦,温开水送服,早晚各一勺,两天见效;二、生姜片,用滚油炸成微焦,每次嚼食两片,每日两三次,当天治愈。

不过,不管用哪种方法,治好后都要连用两次以巩固疗效。

三鲜马齿苋30-60克煎水1饭碗,冲入捣烂的大蒜泥lO-15克,过滤得汁,酌加糖,1日2次。

四白木耳5-20克,浸泡数小时,以文火煮烂,酌加冰糖,每日2次。

五每晚将250g山药煮而食之。

结肠炎偏方发表时间:2010-05-09 发表者:赵东奇 (访问人次:3344)民间中医授我治疗结肠炎偏方,拿出与同道分享,组方为;栗壳10g,金银花10g,放于新瓦上小火倍干,共同研面,温水一次冲服.一般两次即可,效果神速.­清晨起床后,取一块拇指大小的生姜,洗净后用小刀将皮削掉,切成薄片,嚼碎后用温开水送服。

午、食疗用姜片当菜用。

我爱人患肠炎半年多,用上述方法治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隔姜灸神厥穴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从去年秋天开始,我每天早晨喝绿豆汤泡黄芪,下午吃五颗大红枣,晚上用热水泡脚绿豆汤是清肝火的,可以改善上热,黄芪是养脾的,之所以泡而不是煮,主要是怕上火。

具体做法是:绿豆一大把,加水煮十分钟,倒入容器中加五大片黄芪浸泡,十五分钟后喝光。

早饭尽量喝粥,粥本身也有滋润肠道的功能。

大红枣尽量买好一点的,可当零食。

红枣能健脾开胃,而且是维生素C之王,铁含量也高,补气血。

而泡脚的用意在于改善下寒,促进血液循环。

如果条件允许,最好每周做一次足疗,多按摩一下脚底穴位和下肢,耐受力强的还可以试试藏式蒸足,让人大汗淋漓,颇能改善血液循环。

三个月之后,我的结肠炎好了一半,除了偶尔喝酒时发作外,基本上康复了。

在实践过程中,我发现此法又与睡眠有相关性,睡眠不好则容易出现血压波动,对于老年人来说,每天睡觉前泡泡脚多半睡得好。

下面就讲讲我是如何治好结肠炎的吧。

我自己研究了一下,知道这个病是一个模糊型疾病,没有对症药,病因也不能精确描述,但与饮食不周和长期精神紧张有关,流行于白领阶层,多见于工作压力大、心情郁闷、常吃夜宵之人群。

治疗慢性结肠炎的偏方

治疗慢性结肠炎的偏方

治疗慢性结肠炎的偏方1、芍草泻心汤[组成]炙甘草、法半夏各12 g,干姜、大枣各10 g,黄连5 g,党参、白芍各20 g。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一般服用4~6周。

[功效]补气和中,调畅气机,缓急止痛。

[主治]慢性结肠炎,证属脾胃虚弱、气结胃肠。

[效验]共治疗124例患者。

其中,男63例,女61例;年龄21~30岁者28例,31~40岁31例,41~50岁35例,50~70岁30例;病程1年以内者38例,1~3年者62例,3年以上者24例。

结果:治愈(大便恢复正常,腹痛症状消失,随访1年无复发)84例,有效(腹痛减轻,泄泻次数减少;或腹痛消失、大便正常,但停药后又复发)24例,无效(症状无改善或化)16例,治愈率67.8%,总有效率87.1%。

[解析]本方由《伤寒论》甘草泻心汤加减化裁而来。

甘草泻心汤用以治疗脾胃虚弱,心下痞硬而满、腹中雷鸣、下利频作、水谷不化等症。

本方在甘草泻心汤寒热并用、降辛开、补气和中、调畅气机基础上,新加芍药并重用至20 g,与甘草相配以酸甘化阴、缓急止痛,即《伤寒论》芍药甘草汤之意。

药理研究证明,芍药对实验家兔的离体肠管有降低肌张力和抑制运动的作用。

诸多实验研究也证实,芍药甘草汤对横纹肌、平滑肌的挛急,无论是中枢性的还是末梢性的均有缓解作用。

因此,芍药甘草相配并重用,对于缓解慢性结肠炎疼痛有重要意义。

2、公鸡蒜茎汤[组成]刚发育黄公鸡1只(交配已久者不宜用),洁白蒜茎1把。

(用法]将公鸡宰杀去毛,掏尽内脏,用凉开水冲洗腹腔后,擦干;将蒜茎填满鸡腹,隔水文火蒸熟。

空腹食用。

6天食用3只鸡为1个疗程。

[功效]补中升阳,行气消积。

[主治]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证属脾胃虚弱、清气不升、食积气滞。

[效验]共观察82例患者。

其中,男51例,女31例;最大年龄55岁,最小17岁;最长病程13年,最短1年。

随机分为两组。

食疗组42例,采用上法;西药组40例,采用泼尼松龙静脉滴注,柳氮磺胺吡啶口服。

中医治疗结肠炎的几则名医名方

中医治疗结肠炎的几则名医名方

中医治疗结肠炎的几则名医名方中成药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近年来,有医家报导:用中成药锡类散合云南白药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获得满意疗效。

笔者经反复验证,效果确切。

现将具体用法简介如下:取锡类散10克、云南白药10克混匀,加净水50毫升,调匀,吸入灌肠器,直接灌注肛门直肠内。

灌肠前先要清洁直肠(清洁灌肠),灌肠方法同一般灌肠,保留灌肠时间为20分钟。

早晚各灌1次,15天为1疗程。

疗程之间休息两天,一般2-3个疗程,即可好转,3-5个疗程可基本痊愈。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病程迁延,反复发作,治疗颇为棘手。

在临床上,习惯用汤药方调治。

而口服用药,须经胃、小肠吸收,再下达结肠和直肠,药力由此减弱,难以控制。

故疗效往往欠佳。

本法用直肠给药,药专力宏,直达病所,能更有效地改善局部炎症病灶,使病变部位得到修复,同时还可以减轻药物对肝、肾的影响。

锡类散,内含牛黄、珍珠粉、青黛等药物,有清热解毒、化瘀生新作用,用于治疗黏膜病变,疗效显著。

云南白药,其中含有田七成分,有活血化瘀、止血止痛、消肿生肌功能。

两药配伍,能起到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作用。

中药肛门滴灌可治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男,36岁,因反复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6个月而到医院就诊。

患者6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多位于左下腹,有腹痛-便意-便后缓解的规律;腹泻每天3至4次,呈糊状,混有黏液、脓血;时有低热和恶心呕吐;以上症状每因饮食失调、精神刺激和过度劳累后加剧。

患者曾到当地多家医院就诊,医生均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经使用水杨酸偶氮磺胺吡啶、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疗效不佳。

患者家庭成员中有类似病史。

形体消瘦,脸色苍白。

左下腹压痛(+),可触及乙状结肠和降结肠。

大便常规示:可见黏液脓血,红细胞(+++),白细胞(++++),未见巨噬细胞和病原体。

结肠镜检查:可见病变黏膜充血、水肿、血管纹理模糊不清,表面呈颗粒状,脆性增加,触之易出血;偶见糜烂及溃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肠炎偏方有效结肠炎偏方有效(转载)一、玉米棒的芯子,粉碎,炒成微焦,温开水送服,早晚各一勺,两天见效;二、生姜片,用滚油炸成微焦,每次嚼食两片,每日两三次,当天治愈。

不过,不管用哪种方法,治好后都要连用两次以巩固疗效。

三鲜马齿苋30-60克煎水1饭碗,冲入捣烂的大蒜泥lO-15克,过滤得汁,酌加糖,1日2次。

四白木耳5-20克,浸泡数小时,以文火煮烂,酌加冰糖,每日2次。

五每晚将250g山药煮而食之。

结肠炎偏方发表时间:2010-05-09 发表者:赵东奇 (访问人次:3344)民间中医授我治疗结肠炎偏方,拿出与同道分享,组方为;栗壳10g,金银花10g,放于新瓦上小火倍干,共同研面,温水一次冲服.一般两次即可,效果神速.­清晨起床后,取一块拇指大小的生姜,洗净后用小刀将皮削掉,切成薄片,嚼碎后用温开水送服。

午、食疗用姜片当菜用。

我爱人患肠炎半年多,用上述方法治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隔姜灸神厥穴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从去年秋天开始,我每天早晨喝绿豆汤泡黄芪,下午吃五颗大红枣,晚上用热水泡脚绿豆汤是清肝火的,可以改善上热,黄芪是养脾的,之所以泡而不是煮,主要是怕上火。

具体做法是:绿豆一大把,加水煮十分钟,倒入容器中加五大片黄芪浸泡,十五分钟后喝光。

早饭尽量喝粥,粥本身也有滋润肠道的功能。

大红枣尽量买好一点的,可当零食。

红枣能健脾开胃,而且是维生素C之王,铁含量也高,补气血。

而泡脚的用意在于改善下寒,促进血液循环。

如果条件允许,最好每周做一次足疗,多按摩一下脚底穴位和下肢,耐受力强的还可以试试藏式蒸足,让人大汗淋漓,颇能改善血液循环。

三个月之后,我的结肠炎好了一半,除了偶尔喝酒时发作外,基本上康复了。

在实践过程中,我发现此法又与睡眠有相关性,睡眠不好则容易出现血压波动,对于老年人来说,每天睡觉前泡泡脚多半睡得好。

下面就讲讲我是如何治好结肠炎的吧。

我自己研究了一下,知道这个病是一个模糊型疾病,没有对症药,病因也不能精确描述,但与饮食不周和长期精神紧张有关,流行于白领阶层,多见于工作压力大、心情郁闷、常吃夜宵之人群。

开始我从养的角度下手,喝了半年多的益力多,意在培养肠道内有益菌的数量,效果明显,但一停用则立即反弹。

从去年开始,我从中医的角度猜测可能是体内湿气重,所以经常吃薏米和红豆排湿,但效果时好时坏,似乎也不完全对症,直到去年夏天求教我的中医师傅,他诊断的结果是上热下寒症,典型的肝克脾,根在脾虚。

在五脏之中,脾为后天之本,主五脏之调和,畏寒,忌思虑过度。

在现实生活中,脾不好的人,除了消化排泄不正常之外,体型上则过胖或者过瘦。

对中医来说,无论是腹泄还是便秘,都得从调理脾脏入手。

慢性结肠炎,临床又叫激惹性肠炎。

下腹痛,便稀,常伴粘液便,重时带血,时好时坏,延绵多年甚至几十年。

药物治疗效不明显,与精神因素密切相关,故称“激惹——精神剌激惹的祸”。

坏死,诱发肝癌、食道癌等。

那种“烂姜不烂味”的说法是不科学的。

结肠炎患者要知道5、吃生姜并非多多益善。

夏季天气炎热,人们容易口干、烦渴、咽痛、汗多,生姜性辛温,属热性食物,根据“热者寒之”原则,不宜多吃。

在做菜或做汤的时候放几片生姜即可。

生姜与结肠炎几十年来,结肠炎病一直折磨着我:肚子受凉、吃凉的水果或饭菜、吃油水(特别是大油)大点儿的饭菜等等,都会肚子疼。

每一次只要肚子疼,一定会腹泻,腹泻完了,肚子就不疼了。

我到医院看过,也吃了不少的药,但是,效果都不好。

药一停,过不了几天,还是老样子。

为此我非常苦恼。

我最怕出差:坐火车,肚子稍微感到不舒服,就必须立即到厕所,这时最怕厕所里有人,那个内急的难受滋味无法言表。

坐火车还算是好的,如果坐长途汽车就更受罪了。

长途汽车上有厕所的还好,没厕所的就只有腆着个脸央求司机找个地方停车以解决内急问题,让一车的乘客对你刮目相看。

肚子疼的问题,不是腹泻一次就能解决的,往往需要两次或三次。

后来出差坐车,为了防止肚子疼腹泻,我不吃饭,光吃氟哌酸(一种治腹泻的消炎药)。

平时吃饭,我也非常注意,不吃生冷,不吃油腻。

但是,防不胜防,稍不留神,肚子疼腹泻照旧。

因为经常性的腹泻,我患有直肠粘膜脱垂。

肠道常年的炎症刺激,导致肛门内有四个肛乳头肥大,其中最大的一个像黄豆一样大小,还拖着一个细细的尾巴。

大便时常常脱出肛外缩不回去,感觉肛门处总是夹着个东西。

肛门坠胀,坐卧不宁。

去年,无意间在网上看到一则消息,说是有一位八十多岁的老人,患了几十年的结肠炎,后来坚持吃生姜,半年后,竟然治好了结肠炎。

我半信半疑。

这让我想起有一年,我从一种医疗刊物上看到一个治腹泻的验方,说是把生大蒜捣碎成泥,用纱布包起来敷在肚脐眼上可以治腹泻。

我照验方把蒜泥敷在肚脐眼上。

三天后,感觉肚脐眼疼痛,就把肚脐眼上蒜泥敷料揭去一看,肚脐眼上起了两个大水泡。

到门诊让医生看,说是烧的。

这一次,腹泻没有治住,倒是让我亲身领教了大蒜的利害。

有一天,一个亲戚说:用生姜泡水喝,可以降血脂,效果很好。

我说:你试过。

他说:体检身体时发现血脂高,听人说喝生姜水降血脂,就喝了一个月的生姜水,再去检查血脂,竟然降到正常指标。

听他这么一说,我想,这生姜看来是有点作用。

不是有一句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吗,我这结肠炎不妨用生姜一试。

于是,我开始吃生姜。

说来也怪,我本来不喜欢生姜,但是,当我认为它能治我的结肠炎时,吃起来感到味道挺不错。

长时间坚持做一件事对我来说有点难,我没有这个毅力。

但是吃生姜我坚持了有半年的时间,这得益于办公室旁边的一个酒店。

我与酒店的人很熟,酒店的服务员都认识我。

每天有空的话我都会到酒店的大堂里与那里的人聊一会儿。

酒店服务员的习惯是:来人必倒茶。

服务员知道我喝生姜水,所以,每次倒水的时候都会切一块生姜放到茶杯中,我喝完水,就把生姜片吃掉。

这样不知不觉中我吃了有半年的生姜。

嘿!别说,我这肚子疼腹泻的毛病怎么在不知不觉中没有了。

即使我不太注意饮食,也很少发生肚子疼腹泻的现象。

吃生姜是去年九月以前的事,九月以后,就不怎么吃了,直到现在,肚子疼腹泻的毛病没有再出现过。

这是不是我的结肠炎已经用生姜治好了呢?我不知道,我也不敢说。

我请教过医生,医生说你的结肠炎可能是胃寒造成的,生姜是暖胃的,胃不寒了,自然就肚子不疼了,也不腹泻了。

如果我的结肠炎因为吃生姜好了,其中一定有医理。

至于是什么医理,我是弄不懂,只有专家能够解释清楚。

我只是感到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有病不劳医生开药方”有一定的道理。

最起码,常吃生姜对人的肠胃是有好处的。

病都是吃出来的,但是合理的膳食也可以把病吃好。

结肠炎空腹生吃鱼腥草云南景洪杨开荐方:十几年前,我患了结肠炎,肚脐下经常扭痛,吃药总不见好。

我按照老朋友告诉的方法,找了些鱼腥草,洗净舂细,空腹生吃,每天2次,每次10克左右,忌吃猪油和肥肉。

一个月后,肚子不痛了。

后来,我随时把鱼腥草当菜吃,七八年来没有复发。

点评:结肠炎多是由于湿热毒邪蕴积肠道所致,而鱼腥草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排脓的作用,可用来治疗结肠炎。

但鱼腥草性寒,不属于湿热毒聚肠道者慎用。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消化内科教授李军祥)15年前,正当我为慢性结肠炎苦恼时,一位亲友提供了一个偏方:红小豆1斤,洗后放锅底煮熟,从锅里盛出后,再拌上半斤红糖(不是红砂糖),可以当饭吃,一日三餐用。

如果感觉难吃,可把煮烂的红小豆拌上红糖,当馅做成蒸包。

每斤红小豆加半斤红糖,可以蒸10个糖包。

为了治病,我就按这种方法一连吃了半个月。

不知不觉,我的慢性结肠炎渐渐地从疼到稍微疼,大便逐渐成形、畅通。

再后来,就恢复了正常。

红小豆加红糖,治好了我的慢性结肠炎,患此病的病友们不妨试试看。

准备长30厘米、宽5厘米晒干的杨树皮1块,红糖50克,鸡蛋2个。

在锅内放5碗水,放入红糖,把洗净的杨树皮和鸡蛋放入锅内,水开后再煮10分钟。

每天早晨空腹吃鸡蛋、喝汤1碗。

将多余的水倒入暖瓶,当天把水喝完,连服3个月不要间断。

杨树皮作为一种民间草药,一般药典和中药书都没有记载,但是可以入药。

用其治疗慢性肠炎虽然没有报道,但是有两点可以佐证。

其一,兽医有用中草药治疗羊腹泻的方法,取鲜杨树皮500克,去掉外层老皮,切成碎块,加水 1000毫升,煎煮30~45分钟,取汁,每次服50~100毫升,每日2次,2~3天收效。

虽然动物和人类疾病不完全相同,但有一点参考价值。

其二,杨树皮的成分,含有水杨酸化合物,而现代医学公认的慢性肠炎的治疗药柳氮磺吡啶也是水杨酸化合物。

由于是民间草药,有关杨树皮的确切疗效和安全剂量,尚无记载。

因此我们的点评,也只能供大家参考,并不代表我们推荐使用该方法。

病情严重或顽固难愈者,还是要到医院就诊。

慢性结肠炎其他偏方,中医方剂偏方慢性结肠炎(一)【辨证】脾胃气虚,中气下陷。

【治法】补中益气止泻。

【方名】益气汤。

【组成】黄芪12克,薏苡仁12克,党参10克,获苓10克,血余炭10克,赤石脂10克,白芍10克,白术炭6克,陈皮炭6克,柴胡6克,厚朴6克,黄连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施今墨方。

(二)【辨证】脾失健运,湿热蕴于肠中,肝脾气滞。

【治法】健脾温中,清肠化湿。

【方名】温中汤。

【组成】党参9克,白术9克,炮姜3克,炙甘草6克,茯苓9克,防风9克,焦神曲9克,焦山楂9克,陈皮6克,白芍12克,秦皮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柴国剑方。

(三)【辨证】肝肾阳气虚弱,运化失职。

【治法】温阳益气,涩肠止泻。

【方名】赤石脂汤。

【组成】附子9克,黄芪9克,当归9克,桔梗9克,石榴皮9克,川楝子9克,肉桂3克,黄连3克,炮姜6克,诃子6克,赤石脂30克,肉豆蔻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姜春华方。

(四)【辨证】湿热邪毒壅滞胃肠。

【治法】清热利湿,健脾和胃。

【方名】解毒清肠汤。

【组成】白头翁30克,秦皮20克,黄柏12克,黄连16克,白芍30克,白术30克,苍术12克,茯苓30克,猪苓16克,匾蓄16克,山药30克,木香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涂家云方。

此民间偏方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慢性肠炎的排便次数多、粪便稀薄,甚至泻出水样(或白冻)便为特征,主要为胃肠功能障碍所致。

多由于过食生冷、油腻厚味内伤胃肠,感受风、寒、暑、湿的侵袭,以及精神等综合作用下引发本病。

中医学认为,急性和慢性肠炎均与肝、肾及脾胃功能失调有重大关系。

也有急性胃肠炎因失于调治而继发转为慢性肠炎。

下面是我搜集的一种治疗慢性肠炎的药方。

方药:参苓白术散主之。

方中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健脾益气;砂仁、陈皮、桔梗、扁豆、山药、莲子肉、苡仁理气健脾化湿,是治疗脾虚泄泻的常用方药。

若脾阳虚衰,阴寒内盛,可配伍附子理中汤,以温中散寒;若久泻不愈,中气下陷,而兼有脱肛者,可投补中益气汤,重用黄芪、党参以益气升清,健脾止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