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推荐)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四课社会生活讲道德第1框尊重他人讲义新人教版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遵守社会规则 第四课 社会生活讲道德 以礼待人》_24

人教版部编教材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课社会生活讲道德第二框以礼待人【课题依据】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对应部分是“我与他人和集体”中的“交往与沟通”、“在集体中成长”。
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知道礼貌是文明交往的前提,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与技能,理解文明交往的个人意义和社会价值。
”“学会换位思考,学会理解和宽容,尊重、协助他人,与人为善。
”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对应部分是“成长中的我”中的“自尊自强”。
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自尊、自爱,不做有损人格的事。
”“能够分辨是非善恶,学会在比较复杂的社会生活中作出准确选择。
”本课所依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对应部分是“文明、和谐”。
【学情分析】关于文明有礼的主题,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有所涉及,初中学生对礼仪礼貌知识有了初步了解,也知道在生活中应该尊重他人,礼貌待人。
但是对于为什么要礼貌待人,面对复杂的情景如何礼貌待人,缺乏深入的理解和理解。
加之初中学生又处于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的强化阶段,心理上的独立倾向与逆反心理使得他们在很大水准上排斥长辈的行为指导。
这种心理发展阶段的特征,需要我们加以引导,从尊重道德规范的深层原因给学生提供协助,持续克服和解决学生成长中遇到的问题,在学生道德规范的形成关键时期加以引导。
根据班级学生对文明礼仪的理解已经践行情况的采集数据,95%的同学能够在生活中做到文明礼貌待人,5%的同学在文明礼貌待人方面还存有不足,同时也根据采集信息了解学生在文明礼貌待人方面存有的困惑,这也是本课堂需要解决的问题,引导学生解决困惑,树立准确的价值观点。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在知礼、明理、行礼的过程中,体会文明有礼的意义,自觉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自觉传承中华传统美德。
水平目标:能够在具体情境中表达、体现文明有礼,并在不同情境中践行文明有礼。
知识目标:通过查阅资料,观看视频,案例分析,结合实际,能说出文明有礼的含义和表现;初步理解文明有礼的意义;能归纳文明有礼的要求。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遵守社会规则第四课社会生活讲道德以礼待人》1

以礼待人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礼是什么,文明有礼的重要性和如何做文明有礼的人水平目标懂得文明有礼对个人、对社会、对国家的重要性,明白从语言、仪表、举止方面提升自身素质,并能在实践中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文明有礼意识,鼓励学生检省自己的言行、举止和仪表,提升自己的文明礼仪素养【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文明有礼的作用。
教学难点:如何做文明有礼的人。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故事)一个年轻人要去张村,可他不理解去张村的路。
半路上遇见一位老人,年轻人喊道:“喂,老头儿,这里离张村有多远?〞老人脱口而出:“无礼!〞年轻人足足走了五里的路程,也没有找到张村。
年轻人停下来想了又想,似乎悟出了什么。
思考:他悟出了什么?教师明确:以礼待人是人际交往的最起码的要求。
做到言谈举止彬彬有礼,是我们赢得别人尊重的前提,也是成功交往的条件之一。
引出课题?以礼待人?。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待人礼为先(一)礼的含义活动一:阅读教材——识礼阅读教材内容,思考:礼是什么?教师明确:礼表达一个人的尊重、谦让、与人为善等良好品质,社会生活中,主要表现在语言文明、仪表端庄、举止文明等方面。
(二)文明有礼的重要性活动二:情境讨论——文明有礼使人安身立命(学生阅读教材P37“使用你的经验〞) 1.思考:你认为小岩哪些地方做得不妥?应如何改进?.如果你是一起就餐的客人,你会有什么反响?会如何做?学生小组讨论,然后由小组代表发言。
教师讲述:1.到了就餐地后,“小岩抢先坐在沙发上,把脚放在茶几上,自顾自玩〞,说明他不注意坐姿优雅,而且不注意帮家长操心聚餐安排;朋友来了后,不主动打招呼,“眼睛没离开〞,说明他不尊重客人;“菜刚上齐,他就拿起筷子夹菜吃〞,说明他不注意待客礼仪,请客人先吃菜;妈妈提醒他,他“很生气〞,说明他不懂得以礼待人。
准确做法是:客人来之前查看饮食安排、注意坐姿端正,客人来时主动与客人打招呼;就餐时应先请客人动筷子。
新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四课社会生活讲道德

学生活动5:真情告白
请你向咱们班一位同学,写一段赠言,内容包括你 所欣赏他的优点,感谢他的事情等。
(四)应用新知
玉玉是班里的尖子生,她特别骄傲也瞧不起班里成绩差的 同学,同学问她题,她就说别人笨,同学邀她去玩,她认 为是贬低了自己的身份。现在玉玉没有朋友。
思考:玉玉为什么没有朋友?她应该怎么做?
思考:他悟出了什么?
以礼待人(二)
(二)新知初探
一、文明有礼有什么作用? 二、如何做源自明有礼的人?(三)理解新知
活动1:阅读教材——识礼 阅读教材内容,思考:礼是什么?
活动2:文明有礼使人安身立命
阅读教材P37“运用你的经验” 思考:1.你认为小岩哪些地方做得不妥?应如何改进? 2.如果你是一起就餐的客人,你会有什么反应?会如 何做?
活动3:青春剧场
(一)
情境一 小东打算放学后去参观美术馆。放学铃声一响,他 就起身准备出发。这时,同学小萌拿着数学试卷过来向他请教 一个问题。 情境二 小光正在家里看自己特别喜欢的足球比赛。这时, 几个提前约好的同学来他家一起商量撰写演讲稿的事。 情境三 小明的舅舅兴致勃勃地谈前一天晚上看过的电影, 小明却并不感兴趣。
尊重他人 1. 尊重的含义 2. 尊重的意义 3.如何尊重他人?
d第四课 社会生活讲道德
(一)导入新课
一个年轻人要去张村,可他不认识去张村的路。 半路上遇见一位老人,年轻人喊道:“喂,老头, 这里离张村有多远?”老人脱口而出:“无礼!” 年轻人根据老人的话足足走了五里的路程,也没 有找到张村。年轻人停下来想了又想,似乎悟出 了什么。
问:如果遇到类似的情境,你会怎么做?请说明理由。
(二) 观点碰撞——什么样的人值得尊重? 你有哪些看法?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四课社会生活讲道德第一框尊重他人课件ppt人教部编版

4. 下列做法属于尊重他人的是( C ) A. 给同学起绰号 B. 在公交车上与孕妇抢座 C. 发自内心地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D. 嘲笑、指责进城务工人员衣服脏
知识点二 尊重从我做起 5. 在精准扶贫活动中,如果让你代表学校给贫困地区的孩子送去学习用品,下 列方式中最合适的是( B ) A. 感慨他们生活条件的艰苦,充分表达自己的同情之心 B. 尊重他们,在和他们深入沟通后,把同学们的捐助物品和友谊留下 C. 炫耀自己所在学校和家庭的优越条件,欢迎他们到城市来做客 D. 让特别贫困的同学陈述自己的痛楚,以了解他们的真实情况
①缺乏相互尊重与换位思考 ②混淆了合法权益与一己私利 ③用合理宣泄来调 节负面情绪 ④缺乏愤怒管理与行为控制能力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尊重他人、换位思考、调节情绪等。高铁霸座、机场撒泼、抢公 交车方向盘等做法是错误的,只考虑自己的利益,不尊重他人的利益,不会换位 思考,把自己的一己私利凌驾于别人的合法权益之上,①②④符合题意;这些人 不能有效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排除③。
6. 下面漫画中的招聘者应该做到( B ) A. 热情帮助他人 B. 平等对待他人 C. 理解包容他人 D. 欣赏赞美他人
7. “保持自身的个性和尊重别人的个性同样重要。”这句话告诉我们( B ) A. 尊重他人,必须抹杀自己的个性、委曲求全 B. 尊重自己,尊重他人,社会生活才能更和谐 C.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D. 受人尊重的奥秘是,先尊重自己后尊重他人
A. 同学间应互相理解、尊重和宽容 B. 与人相处要注意换位思考、与人为善 C. 他们处理好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D. 只有经历了摩擦、矛盾,才能成为好朋友
9. 你想对下面漫画中辱骂清洁工的人说( B ) ①每个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要做到平等待人 ②要自尊自爱,不 要做有损他人人格的事 ③要学会换位思考,与人为善 ④你这样做侵犯了清洁工的 荣誉权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四课社会生活讲道德习题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4.2 以礼待人1.(原因类试题)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自古以来倡导“为人子,方少时。
亲师友,习礼仪”。
我们之所以将“习礼仪”作为人生必修课,是因为( )A.习礼仪有助于提升个人的道德素养B.讲礼仪就能杜绝违法犯罪的发生C.重礼仪是伟大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D.礼仪教育是我国文化建设基础工程2.(劝诫类试题)随着人民生活的持续改善和国际交流的日益增强,各国出境旅游人次不断增加。
但在出境旅游中,一些游客的不文明行为却让人感到“无语”与“汗颜”。
对此,你想对这些人说( )A.在自己国家可以不拘小节,出国还是要讲文明B.其他人也有不文明行为,不必太在意C.文明礼仪关系到民族的尊严和国家的形象D.文明有礼只关系到个人是否具有道德修养3.(判断类试题)北京市吹响创建文明城区的号角后,某校开展了“全民创建文明城市,争当文明有礼小市民”活动。
以下同学的做法中属于积极响应学校号召的是( )①学习、宣传文明用语②不盛气凌人,对人卑躬屈膝③仪表整洁,举止端庄④遇事讲原则,凡事斤斤计较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4.(评价类试题)下列对漫画中司机和行人的评价正确的是( )①司机礼让行人,赢得他人尊重②司机维护形象,满足虚荣心理③行人态度谦和,总是自以为是④行人感谢司机,体现文明素养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阅读材料,回答5~6题。
材料一在医院,有护士看到“医托”骗人,就劝说患者和家属不要上当受骗;在小区,有快递小哥看见老人连续收到保健品,怕他受骗,就托邻居转告老人子女加以提醒……类似的暖心新闻,时常在社交媒体被热议。
材料二歌曲《六尺巷》中唱道:“我家两堵墙/前后百米长/德义中间走/礼让站两旁……”5.(意义类试题)材料一中媒体对这些文明行为及时鼓励和表扬( )①能够杜绝社会上的不良现象②有利于维护和谐的社会环境③有利于树立崇德向善的价值导向④不利于法治文化氛围的形成A.②④B.③④C.①③D.②③6.(传统文化类试题)下列与材料二歌词主旨一致的是( )①礼之用,和为贵②静以修身,俭以养德③苟日新,日日新④海纳百川,有容乃大A.②③B.①③C.①④D.②④7.(判断类试题)现在许多学校都在校门口设立了文明值勤岗,值勤学生面带微笑,站姿规范,见到老师鞠躬问好,见到同学点头致意。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 第四课 社会生活讲道德 第1框 尊重他人课件1

2021/12/9
第八页,共四十页。
相关链接
社会上所有的人有一种获得对自己稳定的、牢固不变的、通 常较高的评价的需要或欲望,即一种对于自尊、自重和来自他人 尊重的需要或欲望。这种需要可以分为两类:第一,对实力 (shílì)、成就、权能、优势、胜任以及面对世界时的自信、独立 和自由等的欲望;第二,对名誉或威信(来自他人对自己的尊敬 或尊重)的欲望,对地位、声望、荣誉、支配、公认、注意、重 要性、高贵或赞赏等的欲望。
2021/12/9
第十三页,共四十页。
尊重 使社会 (zūnzhòng) 生活和谐融洽。(社会)
2021/12/9
第十四页,共四十页。
为什么要尊重他人?
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希 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
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
2021/12/9
第十五页,共四十页。
板块(bǎn kuài)二:尊重从我做 起
第十八页,共四十页。
积极关注、重视(zhòngshì) 他人
2021/12/9
第十九页,共四十页。
探究与分享
放学路上,有同学问:“什么样的人值得尊重?”同行的几个同学纷纷(fēnfēn) 发表看法。
为社会做出巨大贡 献的人值得尊重。
无论是陌生的人还是熟 识的人,我都会尊重他。
我尊重那些自立自强的人。
2021/12/9
第二十八页,共四十页。
小结
2021/12/9
怎样尊重他人?
积极关注、重视他人。 平等对待他人。 学会换位思考。 学会欣赏他人。
第二十九页,共四十页。
拓展空间
八年级(1)班的几位同学就尊重的话题进行交流(jiāoliú),大家各持己见。
爱护动物,也是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4.1《尊重他人》说课稿

4.1《尊重他人》说课稿说教材《尊重他人》是人教版教材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四课《社会生活讲道德》第一个框题。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对社会规则有了一定的了解,这为过渡到本框题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尊重是交往的起点,本框题在本课《社会生活讲道德》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本框由“尊重是交往的起点”和“尊重从我做起”两目组成,它既是对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的延伸、又为下一框《以礼待人》学习内容作铺垫,对整个教材的连贯性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框题包含的一些理念和思想,是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不可缺少的部分。
所以学好这个框题十分重要。
说学情1、八年级学生,其年龄一般在十三到十四岁左右,正是他们人生的第二次生长发育高峰期。
随着生理发育的急剧变化,青春心理的萌动,他们逐渐突破儿童模式束缚,开始体验与感受一些新的从来没有过的东西。
对一些问题有自己的看法,喜欢发表自己的见解。
2、与七年级相比,八年级的《道德与法治》无疑增加了广度和深度。
基础差的孩子,原先在小学和七年级还能获得比较稳定的学习成绩,现在开始动荡分化。
随着他们平等意识的增强,他们产生了强烈的自尊心和他人尊重的需要,但由于学习成绩的逐渐落伍与分化,他们内心深处渴望被尊重的情感与不平等的待遇产生冲突。
结果,一些情感意志比较脆弱的学生,放弃继续努力学习的念头、产生厌学情绪,有的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开始逃课、逃学。
说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意识,在生活中践行尊重理念2、引导学生初步形成尊重他人、尊重社会、尊重自然的良好品质能力目标1、培养关注他人、平等待人、换位思考、欣赏他人的能力,做到尊重他人2、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能够以自己的行动尊重他人,遵守规则、承担对社会的责任,保护环境知识目标1、知道尊重他人的原因及其意义2、懂得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懂得每个人都有得到他人和社会尊重的需要,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
2020年部编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教案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一框尊重他人

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四课社会生活讲道德第一框尊重他人1.知识目标:知道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理解每个人都有得到他人尊重的需要,明确必须尊重他人。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重视他人、平等待人、换位思考、欣赏他人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意识,引导学生践行尊重的理念。
尊重是交往的起点如何学会尊重他人(展示图片)思考:面对上述两种场景,你的感受有何不同?学生发言。
教师总结:随地吐痰是不尊重他人的表现,与对手握手表达了对对方的尊重。
不同的表现给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我们喜欢与尊重他人的人交往。
下面我们来学习《尊重他人》。
出示:尊重他人知识点1 尊重是交往的起点尊重他人的原因及含义活动一:讨论课——尊重阅读材料(一)企业家和买铅笔的小贩:有一个人经过热闹的火车站时,看到一个双腿残疾的人摆设的铅笔小摊,他漫不经心地丢下了一百元,当做施舍。
但是走了不久,这人又回来了,拿走一支笔,并抱歉地对这个残疾者说:“不好意思,你是一个生意人,我竟把你当成一个乞丐。
”过一段时间,他再次经过火车站,一个店家的老板在门口微笑喊住他。
“我一直期待你的出现。
”那个残疾的人说:“你是第一个把我当成生意人看待的人,你看,我现在算是一个真正的生意人了。
(1)“一个人”的做法说明了什么?说明了“一个人”懂得尊重他人。
(2)残疾人、乞丐等值得我们去尊重吗?值得我们去尊重,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
(3)“残疾者”成为生意人,也“一个人”有关吗?有关。
“一个人”把残疾者看作一个生意人,是对“乞丐”的尊重。
乞丐获得了尊重,增强了自尊、提高了自信心,从而产生良好的心理体验,促进了的成功。
明确:尊重他人的含义是什么?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
社会生活中,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人格、权利等。
教师总结: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
受到尊重能够增强自尊、自信,产生良好的心理体验,如满足感、成就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