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四校期中联测试题语文版含答案
江苏省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调研测试试题

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调研测试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人为什么要讲道德李义天世界哲学大会期间媒体发布的“中国民众最关注的十大哲学问题”里,有这样一条:人为什么要讲道德?说来话长。
我们生活在一个道德的世界里,我们总是把生活中的人、事、物区分为“好的”或“坏的”,总是借助“善”与“恶”的视角来评价和理解这个世界上发生的种种情形。
道德的存在,帮助我们建立起较为稳定的人际关系、较为合理的伦理秩序,以及较为长远的社会预期。
这就是人类数千年甚至数万年来的生活状态。
几乎所有的伦理学家都曾直接或间接地回答过这个问题,几乎每一位对生活有所经历和思考的普通人也会给出自己的答案。
然而,这个问题之所以引人入胜,是因为当我们如此提问的时候,内心其实已经生出了另一个与之相关的问题:“人可不可以不讲道德?”提出后面这个问题并不会让人感到愉快,但它却必须得到严肃认真的对待。
这不仅因为两个问题其实“一体两面”,更是因为它们共同向我们揭示了一个事实,即道德乃是生活在一定社会环境中的人们的反思和选择的产物。
人类并非天生完美,更谈不上是一种始终向善的生物。
资源的有限、利益的排他、人情的纠缠,往往会影响我们,使我们即便懂得了道德的知识和原则,也依然不能按照这些知识和原则所提出的道德要求来行动。
所以,我们不是“天生地”或“必然地”就生活在一个道德的世界中。
我们赖以存在的道德世界以及我们具体实施的道德活动,实质上,全是我们在“讲道德”与“不讲道德”的两可之间经过权衡、反思而选择了前者的后果。
江苏省语文高二上学期期中试卷及答案指导

江苏省语文高二上学期期中复习试卷(答案在后面) 一、现代文阅读Ⅰ(18分)【题目】1.文章主要描述了秋天的哪些特点?A. 热烈与奔放B. 宁静与成熟C. 寂寥与无常D. 收获与离别2.“自古逢秋悲寂寥”这句话反映了人们在秋天怎样的情感?A. 欢快愉悦B. 淡淡忧伤C. 激动兴奋D. 平静如水3.文中提到的“生命的无常”指的是什么?A. 秋天的变化无常B. 自然界的不可预测性C. 生命的短暂与不可预料D. 人类生活的不稳定4.根据文章内容,秋天教会我们什么?A. 追求热烈的生活态度B. 接受生命规律,从失去中找寻希望C. 不断地奋斗与追求D. 忘记过去,展望未来5.下列哪个选项最能概括本文的中心思想?A. 描述秋天的美丽景色B. 表达对秋天的喜爱之情C. 展现秋天带给人们的思考D. 讲述秋天的故事二、现代文阅读Ⅱ(17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
文章题目:《城市绿肺》在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中,绿地成为了都市人心中的绿洲。
这些被称为“城市绿肺”的公园和绿地不仅美化了城市环境,而且对于改善空气质量、调节城市微气候、提供休闲娱乐场所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重视程度的提高,城市绿地建设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位于市中心的阳光公园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它占地约50公顷,拥有丰富的植被和多样的生态系统。
从清晨到傍晚,无论是慢跑者、散步者还是摄影爱好者,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
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季,阳光公园成为了市民避暑的好去处。
园内的湖泊、喷泉和各种水景设计不仅增添了公园的美感,还有效地降低了周围区域的温度。
然而,城市绿地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资源变得越来越稀缺,如何平衡城市发展与绿地保护之间的关系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方面,政府加大了对城市绿地的投入和支持力度,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到城市绿化活动中来;另一方面,也加强了对破坏绿地行为的监管和处罚。
为了让更多的人意识到城市绿地的重要性,许多学校和社会团体组织了各种活动,如植树节、环保讲座等,旨在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
2020年秋高二(上)联合检测试卷语文及参考答案

2020年秋高二(上)期末联合检测试卷语文语文测试卷共8页,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现在全世界都在提核心素养框架,欧盟和美国的核心素养框架中包括了批判性思维,有效沟通和交流、团队协作和创造性。
澳大利亚Patrick Griffin团队研究提出未来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包括创造性、批判性思维、学会学习、有效沟通和团队协作。
由此来看,这些方面是大家公认的核心素养。
但是,批判性思维是不是一种能力呢?最早,批判性思维被认为是一种能力,即个体是否具有批判性思维的技能。
其实,早在1941年,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 Robert Glaser就认为,批判性思维是态度、知识和技能的综合体。
批判性思维不仅仅是我们传统理解的思考问题的技能。
它还包括如下成分:首先是有没有开展批判性思维的倾向,是指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愿意接受支持真相的证据;第二是知识,思考什么东西必须有个具体的依托,不能抽象性地谈批判性思维;第三是有运用这方面的技能。
只有第三个方面才是传统理解的批判性思维,即运用知识进行推断、识别假设、演绎、阐释、评估证据的过程。
按照这个理解,只有把这三个方面合在一起才是批判性思维。
它不是能力,而应该是比能力更综合的概念。
美国哲学学会在1990年召集了46位不同学科领域的批判性思维研究专家,他们通过讨论达成如下共识:“我们将批判性思维理解为有目的的、自我调节的判断。
它导致的结果是诠释、分析、评估和推论,以及该判断所基于的证据的、概念上的、方法的、标准的解释或语境考虑。
【精品高二语文试卷】2019-2020学年江苏省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答案

2019-2020学年江苏省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6分)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在中国历史语境中,什么是“天下”?人们多倾向于从政治层面为其定性,如邢义田所言:“天下观是指人们对这个世界政治秩序的概念。
”但是,当中国人以美学视野规划它的生存境域时,天下不仅是空间性的,也是时间性的。
时间为人的世界经验植入了运动和过程,它的价值则在于为主观经验建构的天下秩序增添了变量,使其由井然有序的状态,变化为活泼生动的状态。
中国传统天下观念从河洛中原出发,相关时间观念的形成也必然受这一区域的土壤以及气候和物候条件影响。
在传统农业社会,中国人对时间的认识起于对土地生命特质的体认。
这是一种农业时间,即“农时”或“农历”,与农业生产有关的自然物候乃至天象变化成为时间的标识。
同时,这种时间观念起于河洛中原,然后不断向外扩大它的描述疆域,直至成为一种与中国人的天下观齐平的概念。
这种时间观念之所以是审美的,一个根本原因是它并非来自自然界先天的给予,而是来自人后天的感性经验。
更具体地讲,在传统中国,时间不过是处于世界一隅的黄河中游的乡土经验,居住在这里的人们虽然因自认为居于天下中心而赋予它普遍价值,但它毕竟受到了特定生产方式和地理区域的限定,是人基于区域性经验的主观建构。
它得以成立的美学理由要远远大于科学的理由。
在传统中国,时间的审美化是天下观念审美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使被“天下”一词规划的世界呈现出活态化的审美特征。
首先,在这一地带,中国早期农事活动对土地生命特质的发现,为中国人的自然审美提供了一个奠基形式。
以此为基点,从大地上的植被到天空的飞鸟,再到遥远天际的斗转星移,形成了一个连续性的时空放大模式。
在这一界域之内,既潜隐于泥土又四散洋溢的自然生命感,使人栖息的世界成为一个气韵生动、大化流行的审美世界。
其次,自然生命总是在运动中表现为过程,并通过大地上的花开花落、草木枯荣使时间获得感性表征,这种自然性的时间运动被中国人规划为四季、十二月、二十四节气等,从而为人的农事活动建立规律。
江苏省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学作为语言艺术的独特地位朱光潜①艺术一般分为“空间性的”和“时间性的”两大类。
②属于空间艺术的有建筑、雕刻和绘画,其功用主要是“状物”,或写静态,描绘在空间中直立和平铺并列的事物形状;主要涉及的是视觉;所用的媒介主要是线条和颜色。
属于时间艺术的主要有舞蹈、音乐、诗歌和一般文学,其功用主要是叙事抒情,或写动态,描绘时间上先后承续的事物发展过程;所涉及的感官较多,音乐较单纯,只涉及听觉和节奏感中筋肉运动感觉,舞蹈、诗歌和一般文学则视觉、听觉和筋肉运动感觉都起作用。
时间艺术在所用的媒介方面有一个值得重视的差异,这就是其它各种艺术的媒介如声音、线条、色彩之类都是感性的,即可凭感官直接觉察到的。
③至于文学,则用语言为媒介,而语言中的文字却只是代表观念的一种符号.本身并无意义,例如“人”这一观念,各民族用来代表它的文字符号各不相同,英文用man,法文用hommo,单凭这种文字符号并不能直接显出“人”的感性形象。
只能显出“人”的观念或意义.所以语言这种媒介不是感性的而是观念性的,也就是说,语言要通过符号(字音和字形)间接引起对事物的观念。
这就是文学作为语言艺术具有独特地位的首要原因。
④各门艺术虽彼此有别,毕竟有基本共同点。
莱辛虽严格区分过诗和画的界限,我国却很早就有诗画同源脱。
苏轼说王维:“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
”苏轼本人就同时擅长诗和画。
起源时诗歌、音乐和舞蹈本是三位一体的综合艺术,后来虽分道扬镳.仍是藕断丝连,例如在近代歌剧和电影剧乃至民间曲艺里,语言艺术都还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这都足以见出文学作为语言艺术所占的独特地位。
⑤文学的独特地位,还有浅而易见的原因。
语言是人和人的交际工具,日常生活中谈话要靠它,交流思想要靠它,著书立说要靠它,新闻报道要靠它。
任何人都不能不同语言打交道。
有些人话说得好些,有些人话说得差些,话说得好就会如实地达意,使听者感到,使听者感到舒适,发生美感,这样的说话就成了艺术。
【人教版】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

2020期中联考高二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丝绸之路是民族交流融合的舞台“驼铃古道丝绸路,胡马犹闻唐汉风。
”古代丝绸之路架起了一座交流物产、连通人心的桥梁,对我国各民族交流融合、对东西方经济文化交往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当前,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续写古代丝绸之路的传奇,不仅要看到其对沿线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还要看到其在民族交流融合方面的纽带作用。
古代丝绸之路大体有草原道、绿洲道、茶马道以及海上道四条。
除了汉族,北方和西北游牧民族也是丝绸之路的重要开拓者,他们的马队和骆驼队踏出了一条横贯欧亚大陆的草原丝路。
他们的迁徙浪潮、相互交往以及游牧经济特点,使其自然而然地成为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角色。
早期月氏、乌孙、匈奴等民族,在开通草原古道、推动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交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继月氏、乌孙、匈奴等民族之后,鲜卑、柔然、吐谷浑、突厥、吐蕃、回纥、契丹、党项、蒙古等民族,都曾和丝绸之路结下不解之缘,有的一度控制了草原道和绿洲道,成为经营东西方贸易的主角。
公元439年,鲜卑建立的北魏政权统一了我国北方,使丝绸之路自汉代以来再度繁荣起来。
北魏、西夏占据河西走廊后,吐谷浑控制的“青海道”和吐蕃控制的“青唐道”成为中原和南方通往西域的通道。
因此,“青海道”又称“吐谷浑道”,“青唐道”又称“吐蕃道”。
再看回纥,其与唐朝绢马贸易换回的绸绢,除了供汗国贵族享用,还通过“草原道”大量转输到西方。
“安史之乱”后,吐蕃完全占据了河西走廊及陇右地区,传统的丝绸之路东段受到阻遏,唐朝和西域各国的交往一度绕道回纥居住地。
江苏省四校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联测试题

江苏省四校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联测试题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试卷共6页;满分为16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答题前,请将学校、姓名、考试证号等认真填写在答题卡上。
并请认真核对规定填写的项目是否准确、条形码上的信息与本人是否一致。
3.所有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
选择题用2B铅笔填涂,主观题答案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语文Ⅰ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A.孝悌.(tì) 嫉.恨(jì) 作揖.(yī)佯.装(yánɡ)B.编纂.(zuàn) 恫.吓(tónɡ ) 瞋.目(chēn)推搡.(sǎnɡ)C.弥.补(mí) 唠.叨(lāo)逃遁.(dùn)创.伤(chuānɡ)D.荣膺.(yīnɡ)吮.血(shǔn)毋.宁(wú)徇.私(xùn)2. 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80年代,我和周先生是▲。
当时,我们在同一所学校教书,我们的教学主张常常▲,但这不影响我们做朋友。
他热爱学生,有些学生出言不逊,他也不以为忤,依然耐心教导,我相信他的那种精神是会▲后世的。
A.紧邻截然相反留传 B.芳邻截然相反流传C.紧邻南辕北辙流传 D.芳邻南辕北辙留传3.下列歌词中,修辞手法与其他语句不同..的一项是(3分)()A.你总是随手把银簪插在太阳上面∕万道光芒蓬松着你长发的波澜。
(《我的楼兰》)B.胡子里长满故事,憨笑中埋着乡音。
(《父老乡亲》)C.如果你不会唱歌也没关系∕就让第一道阳光把你的耳朵叫醒。
(《把耳朵叫醒》)D. 我将眼泪流成天山上面的湖∕让你疲倦时能够扎营停住。
(《丝路》)4.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3分)()A.“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在“一带一路”的建设中,中国的一些近邻抓住机会,参与其中,率先取得了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
江苏省徐州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扫描版含答案

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抽测高二年级语文试题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1.(3分)C(A.文中作者并无贬低豫剧的意思。
B.“简单的‘抑恶扬善’”指的是新时期整理的传统戏和新编历史剧。
D.“多元并存”指的是“剧场演出、网络传播并存”。
)2.(3分)C(C.因果倒置)3.(6分)①互联网实现了演员与观众的互动。
②互联网拓展了豫剧的受众范围。
③互联网让豫剧评论具有开放性与公众性。
评分建议: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4.(3分)A(从“我再不用去……跟昆虫小蚁说话了”可以看出,表现一家人为生活奔波的忙碌与辛劳)5.(3分)D(D.从“每年秋天收了谷子”写起,到“冬天就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了”结束。
)6.(6分)符合。
(1分)这是一篇叙事散文(1分),选材丰富了文章内容,拓展文章主题(1分),做客吃火锅让作者一家在贫寒的冬天感受到亲人之爱和亲情的温暖。
(1分)选材对家中木炭火的温暖也有衬托作用,(1分)冬夜做客归来,炭火像管家一样守护家的温暖。
(1分)(意思对即可。
)7.(6分)两文中的“寒冷”都包含两层含义:客观的自然气候的“温度低”和主体的“感觉温度低”,(2分)社会生存环境状态的恶劣或生存状态的恶劣。
(2分)《寒风吹彻》中还指心理、精神、灵魂意义上的寒冷,即对生命和人生的悲观,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冷漠、隔阂以及由此产生的无助感和无奈感。
(2分)评分建议:每层含义2分,意思对即可。
8.(3分)D(徒:只,仅仅)9.(3分)B(B.都是连词,因为。
A.前:副词,于是,就;后:副词,是。
C.前:连词,表承接;后:连词,表修饰。
D.前:介词,引出动作行为的对象,“到”;后:介词,与、同。
)10.(3分)C11.(3分)A(A.公子是先秦时期对诸侯儿子的称呼)12.(3分)A(A.文中没有“招揽人才的方法”比较)13.(1)(4分)我去跟人家交朋友,还总担心人家不愿意结交我,平原君竟然把跟他们交往看作是羞耻的事,看来平原君真是不值得结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检测试题高二语文命题人:姜伟婧崔秀娟2017.11 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试卷共6页;满分为16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答题前,请将学校、姓名、考试证号等认真填写在答题卡上。
并请认真核对规定填写的项目是否准确、条形码上的信息与本人是否一致。
3.所有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
选择题用2B铅笔填涂,主观题答案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语文Ⅰ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A.孝悌.(tì) 嫉.恨(jì) 作揖.(yī)佯.装(yánɡ)B.编纂.(zuàn) 恫.吓(tónɡ ) 瞋.目(chēn)推搡.(sǎnɡ)C.弥.补(mí) 唠.叨(lāo)逃遁.(dùn)创.伤(chuānɡ)D.荣膺.(yīnɡ)吮.血(shǔn)毋.宁(wú)徇.私(xùn)2. 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80年代,我和周先生是▲。
当时,我们在同一所学校教书,我们的教学主张常常▲,但这不影响我们做朋友。
他热爱学生,有些学生出言不逊,他也不以为忤,依然耐心教导,我相信他的那种精神是会▲后世的。
A.紧邻截然相反留传 B.芳邻截然相反流传C.紧邻南辕北辙流传 D.芳邻南辕北辙留传3.下列歌词中,修辞手法与其他语句不同..的一项是(3分)()A.你总是随手把银簪插在太阳上面∕万道光芒蓬松着你长发的波澜。
(《我的楼兰》)B.胡子里长满故事,憨笑中埋着乡音。
(《父老乡亲》)C.如果你不会唱歌也没关系∕就让第一道阳光把你的耳朵叫醒。
(《把耳朵叫醒》)D. 我将眼泪流成天山上面的湖∕让你疲倦时能够扎营停住。
(《丝路》)4.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3分)()A.“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在“一带一路”的建设中,中国的一些近邻抓住机会,参与其中,率先取得了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
B.“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水天相接,芳草萋萋,在斜阳下延伸到天涯,勾起无数漂泊游子的黯然愁思。
C.“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近观初降露珠,仰望初升弯月,一派凄凉夜景触发了无数文人内心深处难言的酸楚苦痛。
D.“人人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徜徉在青砖黛瓦之间,斜卧于轻舟画舫之中,感受江南美景,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我们只有知道一个国家人民生活的乐趣,才会真正了解这个国家,▲。
▲。
▲,▲,我们才会看到一个内在的人,看到他真正的自我。
①只有当一个人开始做他所喜欢做的事情时,他的个性才会显露出来②正如我们只有知道一个人怎样利用闲暇时光,才会真正了解这个人一样③精神可以随心所欲地游荡之时④只有当社会与公务的压力消失,金钱、名誉和野心的刺激离去A.②④①③B.②①④③C.①④②③D.④①③②二、文言文阅读(1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司马温公行状苏轼公讳光,字君实,其先河内人,晋安平献王孚之后。
王之裔孙征东大将军阳,始葬今陕州夏县涑水乡,子孙因家焉。
自高祖、曾祖皆以五代衰乱不仕。
迁起居舍人,同知谏院。
苏辙举直言策.,入第四等,而考官以为不当收。
公言:“辙于同科四人中,言最切直,有爱君忧国之心,不可不收。
”时宰相亦以为当黜,仁宗不许。
曰:“求直言,以直弃之,天下其谓朕何!”公遂与谏官王陶同上疏:“愿为宗庙社稷自重,却罢燕饮,安养神气。
后宫嫔御,进见有度;左右小臣,赐予有节。
厚味腊毒,无益奉养者,皆不宜数御.。
”上嘉纳之。
兖国公主下嫁李玮,以骄恣闻。
公上疏言:“太宗时,姚坦为兖王翊善,有过必谏,左右教王诈疾。
逾月,太宗召王乳母,入问起居状。
母曰:‘王无疾,以姚坦故,郁郁成疾耳。
’太宗怒曰:‘王年少,不知为此,汝辈教之。
’杖乳母数十,召坦慰勉.之。
齐国献穆大长公主,太宗之子,真宗之妹,陛下之姑,而谦恭率礼,天下称其贤。
愿陛下教子以太宗为法,公主事夫以献穆为法。
”已而公主不安于李氏,诏玮出知卫州,公主入居禁中,而玮母杨归其兄璋,散遣其家人。
公言:“陛下追念章懿皇后,故使玮尚主。
今乃母子离析,家事流落,陛下独无雨露之感,凄恻之心乎?玮既责降,公主亦不得无罪。
”上感悟,诏公主降封沂国,待李氏恩礼不衰。
公历事四朝,皆为人主所敬。
然神宗知公最深。
公思有以报之,常摘孟子之言曰:“责难于君谓之恭,陈善闭邪谓之敬,谓吾君不能谓之贼.。
”故虽议论违忤,而神宗识其意,待之愈厚。
及拜资政殿学士,盖有意复用公也。
夫复用公者,岂徒然哉?将必行其所言。
公亦识其意,故为政之日,自信而不疑。
呜呼!若先帝可谓知人矣,其知之也深。
公可谓不负所知矣,其报之也大。
(选自《苏东坡全集》,有删节)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苏辙举直言策.策:简牍B.皆不宜数御.。
御:奉献C.召坦慰勉.之勉:勉励D.谓吾君不能谓之贼.。
贼:仇敌7.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河内:河,指黄河。
河内即黄河以北的地方,约相当于今天的河南省。
B.社稷:社,土地神。
稷,五谷神。
后来人们用“社稷”来代表国家。
C.太宗:唐朝皇帝李世民年号,后世以年号称指皇帝,如真宗、神宗等。
D.禁中:指帝王所居宫内,帝王所居的宫苑,因不许人随便进出,故称。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1)今乃母子离析,家事流落,陛下独无雨露之感,凄恻之心乎?(2)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9.根据第三段,概括司马光两次向皇上进言的内容,不超过30个字。
(4分)三、古诗词鉴赏(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0—11题。
感皇恩朱敦儒一个小园儿,两三亩地。
花竹随宜旋装缀。
槿篱茅舍,便有山家风味。
等闲池上饮,林间醉。
都为自家,胸中无事。
风景争来趁游戏。
称心如意,剩活人间几岁。
洞天谁道在,尘寰外。
注:朱敦儒,南宋词人,因遭秦桧等弹劾罢职,晚年退居嘉禾。
10.上阕写出了小园哪些特点?由此可看出主人公是什么身份?(5分)11.下阕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词句作简要分析。
(6分)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淇则有岸,▲。
(《诗经•氓》)(2)朝搴阰之木兰兮,▲。
(屈原《离骚》)(3)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李白《蜀道难》)(4)念去去、千里烟波,▲。
(柳永《雨霖铃》(5)▲,此时无声胜有声。
(白居易《琵琶行》)(6)君子坦荡荡,▲。
(《论语》)(7)沧海月明珠有泪,▲。
(李商隐《锦瑟》)(8)谚曰:“桃李不言,▲。
”(司马迁《李将军列传》)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3~16题。
拾麦刘庆邦方奶奶家的老二在北方一座有名的大城市里拾破烂儿。
老二到家洗了把脸,换上一身干净衣服,没顾上吃饭,就提上东西,到村里老宅上的房子里去看望方奶奶,他的母亲。
老二拾破烂儿拾发了,村里住不下他了,他使了钱,让村长给他批了新的宅基地,他把房子建到村外的公路边上去了。
人们从公路上过,看见路边一座陡起的高门楼,看到门楼下面两扇一推隆隆作响的红漆大铁门,那就是老二的新宅。
老二见了母亲,把给母亲买的衣服给了母亲,娘俩说了会儿话。
他说,您今年千万别下地拾麦了,年纪大了,腿脚不灵便,别摔着碰着。
现在跟过去不一样,过去粮食金贵,想借半瓢麦面得跑满庄。
现在家家户户的小麦新摞陈,陈摞新,新麦陈麦都不值钱,谁还费神巴力地去拾麦子?谁还稀罕那点麦子?关键还不在这儿,关键是人的思想观念变了,过去的人,累不当累,辛苦不当辛苦,为一个麦粒子就得弯一下腰。
现在的人讲究个人价值,讲究值过不值过,如果付出的代价太大,如果不值过,就不干。
方奶奶说,她从来没指望拾麦能拾个金山银山,大长一年,就一个麦季子,她去拾麦,不过是个营艺儿。
老二说,妈,您得为我们想想,您这么大年纪了还去拾麦,人家不笑话您,笑话我们。
老二走后,方奶奶愣怔了一会儿,就开始心疼老二。
孩子大老远地回来,饭都没顾上吃就来看她,孩子对她够孝敬了,可是她没夸孩子一句好,却惹得孩子生了气。
方奶奶拿袖口揩了好几次眼。
方奶奶有三个儿子。
方爷爷死后,三个儿子就每年每家给方奶奶二百斤小麦,再出一百二十块钱。
加起来每年就是六百斤小麦,三百六十块钱。
这些小麦方奶奶每年都吃不完,她囤里攒下的陈麦已经有好几百斤。
这些钱方奶奶也花不完,每到年底,她都把钱分开,给孙子孙女们作了压岁钱。
开始收麦的头一天,方奶奶忍住了,没有下地去拾麦。
这一天忍得很苦,睡,睡不着,坐,坐不住,急得在屋子里直转磨。
人们都下地收麦去了,村子里静得出奇,听不见一点人声。
偶尔有下蛋的母鸡叫几声,显得村子里更静。
阳光在各处照耀着,村街上散落的有麦秧子,凤仙花的花朵子上落的有麦糠,空气中飞扬着打麦场上碾碎的麦芒上的绒毛,这一切像是一再提醒方奶奶,现在正是拾麦的大好时节,赶快拾麦去吧。
方奶奶好几次拿起鱼鳞袋子,几次走到门口,又拐了回去。
傍晚,方奶奶看见张奶奶拾麦回来了,张奶奶的袋子在肩上背着,看上去沉甸甸的。
张奶奶问方奶奶,你没去拾麦?方奶奶的眼圈一下子红了,她说是的,几个孩子怕累着我。
张奶奶说,我儿子不管我,他们说,想去拾就去拾,别管别人说什么。
到地里走走,权当活动活动身体。
要我说,你想去拾麦明天只管去,别在家里憋着,憋出病就不好了。
第二天,方奶奶实在憋不住,她拿张奶奶拾麦的例子给自己打气,总算又走出家门拾麦去了。
方奶奶起得很早,墙边的牵牛花还没开,天上的星星还很稠,村街上还黑乎乎的。
这样正好,没人看清她是谁,她就走到村外去了。
她把鱼鳞袋子折叠起来,夹在胳膊底下,装作也是下地割麦的人,不是拾麦的人。
她知道三个儿子家的麦地都在东地,她就不往东地去,出了村就奔西南坡而去。
越往麦田深处走,方奶奶越觉得凉快。
空气是潮湿的,一抓一手湿,不抓也是一手湿。
她的衣服潮了,头也潮了。
田野里几乎没有风,浓浓的香气不是刮过来的,是一股一股涌出来的。
这香气里不光有麦香,香气里还有一股割断麦秆时冒出的甜气,还有青草的气息,熟瓜的气息,各种野花儿的气息。
这样混合的香气方奶奶闻了几十年了,已深深地保留在她的记忆里。
很多记忆不能重温,而这种香气是可以重温的,方奶奶一到麦田深处就重温到了。
方奶奶真想大声对麦田说,真好啊,真好啊!可方奶奶没有大声说话的习惯,她只能喃喃地说,地呀,地呀,啥都不胜地呀!这样说着,方奶奶喉头有点哽。
方奶奶拐进一大块收过麦的地里开始拾麦。
地是松软的,只有新割出的麦茬一踩一硌登,稍稍有点顶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