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语文中考真题2018年浙江省(金华、丽水)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22年浙江省丽水市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弟观古往今来,唯有讨便宜人,是第一种人,故漆园⑤首以《逍遥》名篇。鹏唯大,故垂 天之翼,人不得而笼致之。若其可笼,必鹅鸭鸡犬之类,与夫负重致远之牛马耳,何也?为 人用也。然则大人终无用哉?五石之瓠,浮游于江海;参天之树,逍遥乎广莫之野;大人之 用,亦若此而已矣。且《易》不以龙配大人乎?龙何物也?飞则九天,潜则九地,而人岂得 而用之?由此观之,大人之不为人用久矣。对大人言,则小人也。弟小人也,人之奔走驱逐 我,固分⑥,又何厌焉?下笔及此,近况可知。知已教我!
(选自《袁中郎尺牍》) 【注释】①袁六休;即袁宏道,字中郎,号石公,又号六休。②汤显祖:字义仍,号若士, 又号海若。③瞿洞观:人名。④仙令:对县令的雅称。⑤漆园:指庄周。⑥固分:本来如此。
文字·推知
10. 参考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释加点词。(3 分)
文言词句
方法
解释
应与深谭.
查阅词典法:①延伸,延及。②扩 展,扩大。③同“谈”,谈论。
莫言,原名管谟业,1955 年生于山东高密,著名作家,2012 年获得诺贝尔 文学奖。据高密管氏族谱记载,高密管氏是从龙泉迁过去的。2010 年,莫言到 龙泉寻根问祖时表示,自己是高密管氏的第二十四代子孙、龙泉管氏的第三十六 代子孙,祖上是北宋名臣、龙泉人管师仁。
莫言曾题诗表达对龙泉之行的感想:“龙泉祖居地,山水呈瑞祥。诗成白云 岩,根系石马岗。宝剑生紫气、青瓷吐幽光。惭愧我来晚,千里献心香。”
的豪兴;穿渡云和浮云溪,可意会“浮云游子意, (4)_”(李白《送友人》)的绵邈。
瓯江山水,隐藏着文人墨客的心灵密码。
语文试题 第1页(共13页)
学取景
3.小组用下边这幅摄影作品学如何选取有情韵的景 致。请在下列选项中选择一首诗,默写与这幅作 品相匹配的一联诗句,并简要分析这幅作品蕴含 的诗情画意。(4 分) A. 王湾《次北固山下》 B. 李白《渡荆门送别》 C.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浙江省义乌绍兴市2018年中考语文真题试卷(含答案)

2018年浙江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绍兴卷)语文试题温馨提示:1.全卷共6页,三大题,21小题及附加题2小题。
满分120分,其中卷面书写3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请仔细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
一、书写(5分)请在答题时努力做到书写正确、工整、美观。
二、积累(20分)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4分)坚毅刚强的性格伴随了鲁迅一生,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mèi)▲骨。
他一生顽强战斗,追求真理。
“横.眉冷对千夫指,(fǔ)▲首甘为孺子牛。
”在我心目中,他仿佛成了一块铁,一块钢,一块金刚石。
刀砍不断,石砸不破,火烧不,水浸不透,他的身影凛然立于宇宙之间,给人带来无限的鼓舞与力量。
(节选自季羡林《访绍兴鲁迅故居》)(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mèi)▲骨(fǔ)▲(2)给文中加点宇“横”选择正确的读音。
(▲)A.héhèng(3)给文中处选择合适的汉字。
(▲)A.融2.鸟影蹁跹,入诗入文,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入相应的句子。
(10分)(1)独怜幽草涧边生,▲。
(韦应物《滁州西涧》)(2)塞下秋来风景异,▲。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3)▲,缥缈孤鸿影。
(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4)晓雾将歇,▲。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5)晏殊《浣溪沙》中惋惜与欣慰交织,又深含理趣的句子是:▲,▲。
(6)杜甫《春望》一诗中,“▲,▲”两句移情于物,因时伤怀,表达了诗人深切的爱国情怀。
(7)在美丽的绍兴乡村,浅山婀娜,暮色氤氲,群鸟纷纷归巢,再现了陶渊明笔下“▲,▲”的田园美景。
(《饮酒》其五)3.用现代汉语给下列句中的加点词作注释。
(6分)(1)居.①数月,其马将.②胡骏马而归。
(《塞翁失马》)(2)策.③之不以其道,食.④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马说》)(3)一鼓作.⑤气,再.⑥而衰,三而竭。
(《曹刿论战》)①居:▲②将:▲③策:▲④食:▲⑤作:▲⑥再:▲三、阅读(57分)(一)名著阅读(7分)4.小明在复习自己读过的科幻类小说时,发现一张掉落的插图(见下)。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附答案解析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期中测试卷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积累与运用(25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B )(2分)A.戏谑.(xuè) 熏.黑(xūn) 执拗.(ào) 呱.呱坠地(ɡū)B.颓.唐(tuí) 残垣.(yuán) 绰.号(chuò) 随声附和.(hè)C.坍.塌(dān) 驾驭.(yù) 羼.水(chān) 咬文嚼.字(jiáo)D.荣膺.(yīnɡ) 隐匿.(lì) 喧嚣.(xiāo) 如坐针毡.(zhān)【解析】A.执拗(niù);C.坍(tān)塌,羼(chàn)水;D.隐匿(nì)。
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B )(2分)A.蜗行富娆磨蹭威风凛凛B.疲惫格局魁梧千钧之力C.迷罔拭去俯身无精打采D.蠢笨腻歪顷刻不屑质辩【解析】A.娆—饶;C.罔—惘;D.质—置。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 )(2分)真正的诗意,不应只是优雅时光里读书弄茶的闲情逸致,更应是纵使身处________,依然不忘抬头看那柳梢的月、檐角的星。
诗意不能带你渡过所有现实的难关,却能________智慧,________心灵,让平凡的生命,身在井隅,心向璀璨,追寻属于自己的不平凡。
A.困境启迪抚慰B.困境启发抚恤C.困难启迪抚恤D.困难启发抚慰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B )(2分)A.一阵秋风袭来,树叶片片飞落,月光、树影随风摇摆,发出沙沙的声响。
B.与功利阅读的“稻粱谋”不同,“公共阅读”是用来丰富我们的精神的。
C.春天的德溪公园绽露出大自然的清新灵秀,成为人们春游的好时机。
D.严格地履行和清楚地理解你对社会应尽的义务,这才是你真正的自由。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C )(2分)A.“五四”青年节那天,我班举行了以《青春万岁》为主题的演讲活动。
2018年浙江省金华市、丽水市中考语文试卷-答案

浙江省金华市、丽水市2018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答案解析1.【答案】(1)缕激(2)A(3)B2.【答案】(1)匹夫不可夺志也(2)雪拥蓝关马不前(3)①鸟向檐上飞②飞鸟相与还③惊起一滩鸥鹭④鸣声上下⑤感时花溅泪⑥恨别鸟惊心3.【答案】示例一: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愿你像秋日晴空中的冲天一鹤,奋发有为,大展宏图。
示例二: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你立下了高远的志向,就要扬起生命的风帆,愿你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示例三:出淤泥而不染,灌清涟而不妖:愿你始终是荷塘里的那朵莲,既不傲世也不流俗,静静地守住内心的芬芳。
【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要能够理解题干给出的名句的内容和表达的情感,然后根据题干要求,选择其中的一句写在祝福的开头,祝福语要和名句表达的情感一致。
【考点】理解名句;仿写语句4.【答案】(1)惊蛰(2)春分【解析】此题作答,可首先结合对联的特点,然后再结合具体语境辨析,如(1)语境中有“春雷动”、“二月等词,可辨析为惊蛰节气。
惊蛰,古称“启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3个节气,更是干支历卯月的起始;时间点在公历3月5﹣6日之间,太阳到达黄经345°时。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
”惊蛰时间在公历3月5﹣6日之间这是正确的。
以前有人说“时间点在农历每年二月初一前后”,这是不对的,农历与公历日期是较大的出入。
这时天气转暖,渐有春雷,动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饮不食,称为“蛰”,而“惊蛰”即上天以打雷惊醒蛰居动物的日子。
这时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春耕季节。
(2)此题可从“昼夜等长”、“新柳”等词语辨析为:春分。
春分,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点。
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农历二月初五日前后(公历大约为3月20﹣21日期间)【考点】对联5.【答案】(1)A(2)这个评论是恰当的,鲁智深与其他梁山好汉的不同:几番与人争斗,皆因打抱不平。
为救金氏父女三拳打死了镇关西,去五台山出家当和尚;为救刘太公女儿,痛打“小霸王”周通;为了保护林冲,一路暗中相随,大闹野猪林。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记叙文阅读新题赏析练习(含答案)

记叙文阅读新题赏析题一:阅读文章,回答下面的问题。
高山流水(1)那天我们是去寻山的。
(2)我们顶着碧蓝的九月,披着金黄的九月,兴致勃勃地去寻山。
那天的天气很高爽。
我们的心灵跃动得很年轻,真是登峰的好日子——那座高峰,耸峙在梦境中,已经很久了。
(3)进入群山之中,坎坷曲折,就没有一条直路。
山路虽然难走,我们心里明白,要攀登那座高峰,一定得耐心地走。
何况山上到处有美妙的花草,蓊郁的林木,展开一片活鲜的绿!让我们的眉眼也绿了,心灵也绿了。
(4)生活在平地上的人,一旦爬上了高山,真不行。
我们原是唱着歌来寻山的,不知什么时候,歌声已歇。
山上美丽的景物,原先会引起我们一阵大叫的,不知什么时候,再没有精神去理睬。
不错,山中有千般的好,可是,骄狂的人们哪,只能在马路上追遂,到山上来,就软弱得不如一只虫豸!(5)盘盘旋旋,升升降降,路,不必说,愈往上爬就愈苦。
时间,在山上。
也失去了权威,日影已过午,看看那座峰尖,却似乎越来越远了。
(6)早晓得高峰是可望而不可即的,真不该来。
(7)山,并没请谁来!(8)真的,山没有请谁来。
山,威严地站在那儿,不假人以辞色,是我们自己要来寻山的。
想登上绝顶,领受独立孤峰的喜悦,岂能不品尝寂寞趱路的况味?(9)寂寞趱路,是我们真实的写照,我们是走在寂寞中了。
有一半人落了队,剩下的人一句话都懒得讲。
究竟是怎么回事?难道人的精神竟这么容易激扬而又容易消沉吗?想从记忆里找一句话鼓舞一下,看大家的脸色,我发现不是谈论哲学的时候!谈什么哲学?哲学在高山上完全没有用场。
(10)泉水的溅溅声,从静寂之中传来,这对我们是亲切的召唤。
翻过一道山坡,就看一条细细的泉水,从那边陡峭的山坡上,蹦蹦跳跳地奔下来,在我们的脚下回旋成一道溪流,而后扩展开向下游流去。
看到这一股清泉,谁能不喜悦呢?尤其是攀援在群山中正感困顿彷徨的时候,我们怎能不以近乎感激的心情欢呼起来?(11)那一线银丝,从峰坳里流出,忽隐忽现,简直如同幻影一般地柔弱,真不知道它靠什么力量,能在山岳中开出一条河道来。
2020年中考语文常考名著专题20 《水浒传》中考真题及典型习题训练(含答案)

《水浒传》中考真题及典型习题训练答案解析一、《水浒传》历年中考真题精选1.【2019年潍坊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阅读《水浒传》中的两个片段,回答问题。
①宋江听罢,吃了一惊,肚里寻思道:“晁盖是我心腹兄弟。
他如今犯了弥天大罪,我不救他时,捕获将去,性命便休了!”……晁盖听罢,吃了一惊道:“贤弟大恩难报!”宋江道:“哥哥,你休要多说,只顾安排走路,不要缠障。
我便回去了。
”②宋江大醉,叫取纸笔来,一时乘着酒兴,作满江红一词:“……衷心愿平虏,保民安国。
日月常悬忠烈胆,风尘障却奸邪目。
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心方足。
”……宋江道:“今皇上至圣至明,只被奸臣闭塞,暂时昏昧,有日云开见日,知我等替天行道,不扰良民,同心报国,青史留名,有何不美!”(1)从上述两段选文中可以看出宋江、的性格特点。
(2)结合整部小说,简要分析宋江以上性格对小说情节发展的作用。
【答案】(1)义忠(2)义使宋江成为梁山义军的领袖,忠使宋江最终引导义军走向招安。
【解析】试题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名著的阅读与识记能力。
解答文学名著题,必须建立在阅读原著的基础之上,不仅要“博闻强记”,还要对内容进行归纳整理。
要熟记其名称、作者、主要人物形象、精彩的故事情节、艺术特色等内容,并反复阅读书中的精彩片段,以形成自己的阅读体验。
(1)选文①主要叙写了宋江“义”救晁盖;选文②主要叙写了宋江大醉作《满江红》和其言论,从“衷心愿平虏,保民安国。
日月常悬忠烈胆,风尘障却奸邪目。
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心方足”和“同心报国,青史留名,有何不美!”可以看出宋江一心想招安,忠心报国,突出了其特点“忠”。
据此可填写作答。
(2)从选文看,宋江有着“义”和“忠”的性格特点,这“义”使他召集了众多的梁山好汉,最终成为梁山义军的首领。
他的“忠”最终使梁山义军走上了“招安”的道路。
据此理解作答。
2.【江苏省盐城市二O一九年初中毕业与升学考试】阅读下列语段,回答问题【甲】鲁提辖假意道:“你这厮诈死,洒家再打。
九年级下-浙江省金华、丽水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含参考答案)

2018年浙江省金华、丽水中考语文试题一、积累(16分)1.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语境完成后面的题目。
(4分)歌声如飘风,如一(lǚ)▲摇曳的游丝,在夜空中遥远地传来,渐行渐近,渐渐地清越,终于到了窗下,歌词也清晰可了。
咿呀的桨声,夹着(jī)▲荡的水声,缓慢地为歌声击节。
然后歌声又渐渐远去,渐渐地微弱,渐渐地模糊,终于轻烟般在静夜中消失。
(摘自柯灵《枕畔歌声》)(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一(lǚ)▲(jī)▲荡(2)填入文中正确的一项是(▲) A.辨 B.辩(3)加点字“模”在文中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A.mú B.mó2.古诗文名句默写。
(8分)(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
”(《论语》)(2)云横秦岭家何在?▲。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3)飞鸟本无意,却引情致起。
吴均闲居山中,看“ ①,云从窗里出”,欣然自在;陶渊明采菊东篱,见“山气日岁佳,②”,悠然自失;李清照沉醉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③”,欢快自由;欧阳修兴尽下山,“树林明翳,④,游人去而禽鸟乐也”,陶然自得;然杜甫于山河破碎之际,面对长安草木,却有“ ⑤,⑥ ”的慨叹。
惊鸟本无情,有情的是写诗的他和读诗的你。
3.邻居小咏今年刚满18岁,是第一批买入成年的00后(200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出生的人)。
请仿照示例,从下列名句中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句写在送给他的贺卡上,并根据所选的名句写出你的祝福。
(2分)A.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B.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C.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示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愿你勇攀人生的高峰,去领略世界的魅力和壮阔。
4.下列两副对联分别写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哪个节气?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出相应节气填在横线上。
(2分)闻得春雷动,只是一声,虫醒桃开莺恰恰;昼夜等长,旧巢又是栖玄鸟;说来地气苏,正逢二月,牛耕日暖雨微微。
暑寒渐易,新柳皆来扭绿腰。
2022年浙江省丽水市中考语文真题(含答案)

2022年浙江省丽水市中考语文试题山水诗源“诗话丽水”学习小组邀请你加入“瓯江山水诗路”主题短片制作团队,请参加下面的活动(16分)活动一:搜集资料1.下面是小组成员搜集纪录片时听记下的文字,阅读并按要求完成(1)-(3)题。
(4分)瓯江,一条始于百山祖的yuān( )源之河,贯穿整个浙南山区,沿途气候景象变□出奇。
孕大含深,从古至令引发无教文人墨客jìng( )相吟诵,为承载中国传统历史文化提供了广阔语境。
(摘自求索纪录频道《山水诗话丽水人》)(1)听记的同学遇到两个不会写的字,请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2分)①yuān( )源②jìng( )相⑵两位同学对“变□出奇”一词的写法产生分歧,请为处选出恰当的汉字。
(1分)A.换B.幻(3)听记的同学没听清楚“”这一处的短语,请根据语境选出怡当的短语。
(1分)A.秀山丽水B.山清水秀活动二:撰写文案2.学习相关纪录片后,小组成员拟写了一段文案,请将其中引用的诗文补充完整。
(4 分)八百里瓯江遥山叠翠,远水澄清,可谓“奇山异水,⑴”(吴均《与朱元思书》)。
登临处州烟雨楼,会遥想“⑵,吹笛到天明”(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的风雅;翘望景宁敕木山,能心生“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的豪兴;穿渡云和浮云溪,可意会“浮云游子意,⑷”(李白《送友人》)的绵邈。
瓯江山水,隐藏着文人墨客的心灵密码。
活动三:学习取景3.小组用右边这幅摄影作品学习如何选取有情韵的景致。
请在下列选项中选择一首诗,默写与这幅作品相匹配的一联诗句,并简要分析这幅作品蕴含的诗情画意。
(4分)A.王湾《次北固山下》B.李白《渡荆门送别》C.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活动四:学习取名4.小组用下列名著学习如何巧妙地设计短片的名称。
请选择其中一部,结合名著的内容与主题分析其书名的妙处。
(4分)A.《朝花夕拾》B.《海底两万里》C.《红星照耀中国》人文诗脉“诗话丽水”学习小组来到龙泉溪流城开展“文学创作研讨”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浙江省金华、丽水中考语文试题一、积累(16分)1.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语境完成后面的题目。
(4分)歌声如飘风,如一(ljī)▲荡的水声,缓慢地为歌声击节。
然后歌声又渐渐远去,渐渐地微弱,渐渐地模糊,终于轻烟般在静夜中消失。
(摘自柯灵《枕畔歌声》)(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一(lǚ)▲(jī)▲荡(2▲) A.辨 B.辩(3)加点字“模”在文中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A.mú B.mó2.古诗文名句默写。
(8分)(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
”(《论语》)(2)云横秦岭家何在?▲。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3)飞鸟本无意,却引情致起。
吴均闲居山中,看“①,云从窗里出”,欣然自在;陶渊明采菊东篱,见“山气日岁佳,②”,悠然自失;李清照沉醉回舟,误入藕花深处,“③”,欢快自由;欧阳修兴尽下山,“树林明翳,④,游人去而禽鸟乐也”,陶然自得;然杜甫于山河破碎之际,面对长安草木,却有“⑤,⑥”的慨叹。
惊鸟本无情,有情的是写诗的他和读诗的你。
3.邻居小咏今年刚满18岁,是第一批迈入成年的00后(200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出生的人)。
请仿照示例,从下列名句中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句写在送给他的贺卡上,并根据所选的名句写出你的祝福。
(2分)A.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B.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C.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示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愿你勇攀人生的高峰,去领略世界的魅力和壮阔。
4.下列两副对联分别写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哪个节气?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出相应节气填在横线上。
(2分)闻得春雷动,只是一声,虫醒桃开莺恰恰;昼夜等长,旧巢又是栖玄鸟;说来地气苏,正逢二月,牛耕日暖雨微微。
暑寒渐易,新柳皆来扭绿腰。
(1)(2)备选答案:立春雨水惊蛰春分白露秋分二、阅读(46分)(一)名著阅读(7分)5.阅读《水浒传》部分目录,完成(1)(2)小题。
(4分)目录第三回史大郎夜走华阴县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第四回赵员外重修文殊院鲁智深大闹第五回小霸王醉入销金帐花和尚大闹第六回九纹龙翦径赤松林鲁智深火烧第七回花和尚倒拔垂杨柳豹子头误入白虎堂第八回林教头刺配沧州道鲁智深大闹(1)目录中划横线处依次填入的地名,正确的一项是()(1分)A.五台山桃花村瓦罐寺野猪林B.瓦罐寺五台山桃花村野猪林C.桃花村五台山野猪林瓦罐寺D.五台山野猪林桃花村瓦罐寺(2)清代文学评论家金圣叹说:“《水浒传》写一百八个人性格,真有一百八样。
”请结合第三回至第八回的内容,简要评述鲁达与其他梁山好汉的不同之处。
(3分)6.凡尔纳在《海底两万里》结尾处写道:“有一天学术进步,这海底是要变为可以自由通行的。
”如果有可能实现海底旅行,你最想亲历书中哪一个章节里的情景?请选择一项,结合小说内容和你的阅读感受简要说明。
(3分)A.《在海底平原上散步》 B.《价值千万的珍珠》 C.《沉没的大陆》 D.《章鱼》(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明子出师曹文轩夏日将近的一天晚上,三和尚慷慨解囊,请明子和黑罐在一家很不错的酒店吃了一顿饭。
回到窝棚后,三和尚点亮了四五支蜡烛,把小窝棚照得很明亮。
接着,他从门外搬进来一个很大的木头墩。
他把一把锋利的斧头稳稳地放在木头墩上,对明子和黑罐说:“我不想再留你们。
各人有各人的前程。
但谁能出师,总得有个说法。
你们瞧见了,这是一个木头墩,还有一把斧头。
你们每人砍三斧头,谁能三斧头砍在一个印迹里,谁就可以离开我。
”他看了看明子和黑罐,“听明白了?”明子和黑罐点了点头。
烛光静静地照着。
三人沉默着,脸上的表情很严肃很认真,仿佛有人要进天堂或要进地狱,仿佛面对着世界上的一个最重要的时刻。
三和尚再一次看了明子和黑罐一眼。
明子和黑罐互相对望了一阵,又把目光挪开去望那把斧头和木头墩。
“谁先来?”三和尚问。
“黑罐先来吧。
”明子说。
三和尚说:“明子懂规矩。
黑罐大,理应让他先来。
”黑罐走近木头墩,手微微颤抖地抓起了斧头。
三和尚掉过头去,“噗噗”几口,将所有蜡烛吹灭。
他见黑罐半天没有动静,便叫道:“砍呀!”黑暗里终于响起“咚”的一声,又一声,再一声。
三和尚又重新点亮蜡烛。
烛光下的木头墩上,是三道清晰的斧痕。
黑罐把斧子搁下,垂头丧气地站到了一边。
三和尚把木头墩掉了一个头,又把斧头稳稳地放在上面。
一切停当之后,他看着明子,但不说话。
明子走上前去,一把操起斧头。
三和尚又看了明子一眼。
明子稳稳地站着,只是一脸的平静,没有半点其他表情。
三和尚“噗噗”几口,又将蜡烛吹灭。
小窝棚里满是蜡烛油的气味。
小窝棚里绝对黑暗。
只有三个人的喘息声,再无其他声响。
“砍呀。
”三和尚催促道。
明子没有反应。
三和尚又等了一会,见仍无动静,便欲要大声地喊“砍”,然而这“砍”字刚吐出一半,只听见“咚”“咚”“咚”连着发出三声斧头砍击木头墩的声音。
那声音的节奏告诉人,砍者动作极其坚决,毫不犹豫。
三和尚重将所有蜡烛点亮。
烛光下,光光的木头墩上只有一道有力的斧痕。
明子把斧子靠在木头墩上,退到一旁。
三和尚好半天看着明子,然后说道:“你可以走了。
”他坐到床上去,点起一支烟,朝明子说道:“你只砍了一斧头。
”黑罐忽地抬起头来。
明子很镇定地站着。
三和尚说:“还有两声,是你用斧背敲击木头墩发出的。
实际上,手艺再绝的木匠,也不能在黑暗里把三斧头砍在同一道印迹里。
因为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烛光里,明子眼睛最亮。
三和尚对于明子和黑罐倾吐了一番肺腑之言,那也是他半辈子的人生经验:“认真想起来,这个世界不太好,也不太坏。
在这个世界上活着,人就不能太老实了,可又不能太无心肝。
”他专门对着明子说:“这个道理,黑罐不懂,你懂。
但这分寸怎么掌握着,全靠你自己了。
我只把手艺教给了你,但没有把这分寸教给你,这是我做师傅的罪过。
”他充满深情和信赖地看了明子一眼说,“天不早了,你们俩睡觉吧。
明子明天走时,带上我的那套家伙。
就算是你师父的一点情义吧。
”说完,他整了整假发,走出了窝棚。
(节选自《山羊不吃天堂草》)7.阅读小说要注意把握情节。
通读全文,完成下面的对话。
(3分)8.联系上下文,揣摩下列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4分)(1)黑罐走近木头墩,手微微颤抖地抓起了斧头。
明子走上前去,一把操起斧头。
(从黑罐和明子拿斧头的动作,你读出了他们各自怎样的心理?)(2)小窝棚里满是蜡烛油的气味。
小窝棚里绝对黑暗。
只有三个人的喘息声,再无其他声响。
(此处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9.作家将三和尚的徒弟分别取名为“明子”和“黑罐”,有什么寓意?(3分)10.如果你来评判,明子和黑罐哪一个应该出师?结合小说内容,联系阅读积累和生活经验,阐述你的观点与理由。
(5分)(三)非文学类文本阅读(10分)▲传说,月亮上最有名的动植物是玉兔和桂树,有诗歌这样形容:“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今天,嫦娥四号落月探测器已跃跃欲试,这次的目标是月亮那不为人知的背面,而此次,我们带上月亮的将是一份大礼——土豆。
由教育部深空探测联合研究中心组织,重庆大学牵头的科普载荷“月面微型生态圈”,将作为嫦娥四号的“乘客”之一,于2018年底登陆月球背面,进行人类首次月面生物实验。
“奶粉罐”里乾坤大“月面微型生态圈”高18厘米,直径16厘米,净容积约0.8升,总重量3千克,从表面看就是一个圆柱形的金属罐子,有点类似于我们家里的奶粉罐。
在罐子里,土豆和拟南芥这两种植物会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而动物虫卵吸入氧气,派出二氧化碳和生活垃圾提供给土豆和拟南芥的种子,循环往复,小生态圈就初现形态了。
这时候可能有人会问,地球上的光合作用直接利用太阳光,那么月球表面自然光线是如何引入“生态圈”的呢?原来,它是通过光导管引入的。
这就实现了月面原位资源利用,让动植物完全接受月球的光照环境。
深空探测联合研究中心的老师们之前也考虑过用人工光线模拟地球上的光照环境,但利用月面自身光照对实验的意义更大。
如果动植物能够适应月球光照生长,那么以后人类就可以在月球建设基地,开展长时间的科研工作,这对人类未来在外星球生存非常重要。
“月面微型生态圈”是一个真实的生态圈,假设这个生态圈运转正常,罐子里的动植物将经历一个完整的生命周期。
动物虫卵从虫卵孵化到幼虫生长发育,土豆和拟南芥的种子从发芽、幼苗生长到开花,一个完整的生命周期就诞生了。
登月生物有讲究由于“罐子”容积有限,就要求里面的动植物不能占用过多空间。
那些能登上月球的动植物就需要满足特定的条件。
首要条件就是“个子小”。
其次,由于月球上没有大气传递热量,昼夜温差大,在太空舱内温度控制在30-60℃,“罐子”内温度控制为最低-10℃,因此要求动植物能够耐高温、耐冻,而且能抗辐射、抗干扰。
土豆是大家熟悉的食物,很有可能是以后太空的主食。
这次选择的土豆是特别培育的“小个子”品种。
拟南芥开花周期短,从发芽到开花只需1个月,是很好的实验用模式植物,因此把在月球开出第一朵花的任务交给了它。
美国电影《火星救援》中,宇航员马克独自在火星将居住舱变成火星土豆农场,靠种土豆、吃土豆生存了500天。
美国大片里出现的场景,中国科学家正将它一步步变为现实。
如果嫦娥四号科普载荷成功,将意味着“月面微型生态圈”适合于所有地外星球并成为人类生存的基础。
(选自《知识就是力量》2018年第4期,雍黎撰文,略有删改)11.根据文本对“月面微型生态圈”的介绍,在下图空缺处填写相应的内容。
(3分)月面微型生态圈示意图12.小敏一听将在月亮上种土豆,马上就说:“夏天到了,我最喜欢吃西瓜,到月亮上种西瓜多好!”请你根据文本内容,向小敏解释本次月面生物实验不种西瓜的原因。
(3分)13.这篇文章刊登在《知识就是力量》杂志上,你认为下列哪一个选项最适合做这篇文章的标题?请说明理由。
(4分)A.人造“月面微型生态圈”将首次登月 B.走,到月亮上种土豆去 C.月亮上能种土豆吗?(四)古诗阅读(4分)遣意①【唐】杜甫啭枝黄鸟近,泛渚白鸥轻。
一径野花落,孤村春水生。
衰年催酿黍②,细雨更移橙③。
渐喜交游绝,幽居不用名。
【注释】①选自《杜诗详注》,遣,抒发。
②酿黍:酿酒。
③移橙:栽橙。
14.古诗讲究对应,每每佳句天成。
首联中的“近”,从“啭”字听来;“轻”,从“(1)”字看出。
颔联中的“(2)”对应着首联的“啭枝”,“春水生”对应着首联的“泛渚”。
(2分)15.《杜诗详注》说这首诗“叙写草堂春日之景,藉以遣意”,诗人所遣何“意”?(2分)(五)文言文阅读(10分)天石砚铭(并序)【宋】苏轼轼年十二时,于所居纱縠行①宅隙地中,与群儿凿地为戏。
得异石,如鱼,肤温莹,作浅碧色。
表里皆细银星,扣之铿然。
试以为砚,甚发墨②,顾无贮水处。
先君③曰:“是天砚也有砚之德而不足于形耳。
”因以赐轼,曰:“是文字之祥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