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课件)腹部局部解剖PPT幻灯片

合集下载

腹部解剖--精美PPTPPT课件

腹部解剖--精美PPTPPT课件

腹膜形成鞘突,随睾丸下降, 最后形成睾丸鞘膜与鞘膜腔。
穿过腹股沟管的一段鞘突闭 锁,形成鞘韧带。
睾丸下降不到位,为隐睾。 单侧隐睾,难以生育;双侧 隐睾,不能生育。
鞘突未闭锁,可致先天性腹
股沟斜疝或鞘膜积液。
完整编辑ppt
46
第三节 腹腔
•腹膜腔及其分区
•结肠上区的脏器
•结肠下区的脏器
•腹膜后隙的脏器
21
腹前外侧壁深层的神经
•第7→11肋间神经和肋下神经→腹 内斜肌和腹横肌之间→腹前外侧壁 肌和皮肤。 •髂腹下神经:髂前上棘内侧2~ 3cm处→腹内斜肌→腹股沟管浅环 上方3 ~4 cm处穿出→耻骨联合上 方皮肤和腹壁下部的肌肉 •髂腹股沟神经:在髂腹下神经的 下方→腹股沟管→精索上方→出浅 环→阴囊(男)和大阴唇(女)肌 支→腹壁下部的肌肉。
组成:两口四壁
两口:①外口(皮下环)(浅环):耻骨结节外上方,三角形, 腹外斜肌腱膜构成。②内口(深环)(腹环):腹股沟韧带中点 上方约一横指处,圆形,腹横筋膜构成。
四壁:
①前壁:腹外斜肌腱膜、腹内斜肌。②后壁:腹横筋膜、腹股沟 镰。③上壁:腹内斜肌和腹横肌的弓状下缘。④下壁:腹股沟韧 带。
临床意义:是腹壁薄弱区之一,是疝的好发部位。
3. 胆囊底:位于腹直肌外缘与右肋弓相交处。胆囊炎时触摸 此点有压痛,
4. 阑尾根部:位于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点处, 称麦氏点。阑尾炎时麦氏点常有压痛。
完整编辑ppt
6
第二节 腹前外侧壁
完整编辑ppt
7
一、腹前外侧壁的结构层次
层次 腹前壁
腹外侧壁
1 皮肤
皮肤
2 皮下组织(浅筋膜)
皮下组织

(推荐课件)腹部的局部解剖学PPT学习幻灯片

(推荐课件)腹部的局部解剖学PPT学习幻灯片

第二节 腹前外侧壁
一、 层次结构
(三)肌层 1.腹直肌 腹直肌鞘 半月线 弓状线 白线
第二节 一、 层次
腹前外侧壁
结构
(三)肌层 2.腹外斜肌
腹股沟管浅环 腹股沟韧带 腔隙韧带 (陷窝韧带) 耻骨梳韧带
第二节 腹前外侧壁
(三)肌层 3.腹内斜肌 4.腹横肌
腹股沟镰 (联合腱)
一、 层次结构
第二节 腹前外侧壁
脐平面 浅层 (脂肪层,Camper筋膜)
股部的浅筋膜
以下 深层 (富有弹性纤维的膜样层 ,Scarpa筋膜 )→白线
股部深筋膜 浅会阴筋膜(Colles筋膜) 血管-动脉:上腹--肋间后动脉的分支
下腹--起自股动脉 腹壁浅动脉 旋髂浅动脉
静脉:脐上→胸腹壁静脉→腋静脉 脐下→腹壁浅静脉→大隐静脉 脐区→附脐静脉→肝门静脉
(3)生殖股神经生 殖支
三、腹 股 沟 区
第三节 腹膜与腹膜腔
一、腹膜与腹膜腔分布
腹膜
壁腹膜 脏腹膜
腹膜腔
网膜囊(腹膜小囊) 腹膜大囊
第三节 腹膜与腹膜腔
二、腹膜与腹、盆腔脏器的关系
(一)腹膜内位器官
胃、十二指肠上部空 肠、回肠、盲肠、阑尾、 横结肠、乙状结肠、脾、 卵巢、输卵管等
(二)腹膜间位器官
第二节 腹前外侧壁
一、 层次结构
(二)浅筋膜 浅淋巴:脐以上→腋淋巴结 脐以下→腹股沟浅淋巴结 皮神经:节段性 第2肋间神经--胸骨角平面 第4肋间神经--乳头平面 第6肋间神经--胸剑结合平面 第8肋间神经--肋弓最底平面 第10肋间神经--脐平面 第12肋间神经(肋下神经)--腹股沟韧带的中点平面
(1)肝胃韧带 (2)肝十二指肠韧带 (3)镰状韧带 (4)肝圆韧带 (5)冠状韧带 (6)左、右三角韧带

局部解剖学-第四章腹部课件

局部解剖学-第四章腹部课件

02
腹壁结构
腹前外侧壁
01
02
03
04
皮肤
腹部皮肤薄而富有弹性,能够 活动。
浅筋膜
由疏松结缔组织和脂肪组织构 成,其中有皮神经和浅血管。
肌肉
腹前外侧壁的肌肉包括腹外斜 肌、腹内斜肌、腹横肌和腹直
肌。
神经
腹前外侧壁的神经包括肋间神 经、髂腹下神经和髂腹股沟神
经等。
腹后壁
腰大肌
是位于腰椎两侧的长形肌肉,起自腰椎横 突和髂嵴,与髂腰韧带一起止于股骨粗隆。
竖脊肌
位于脊柱两侧,起自骶骨背面和髂嵴后部, 向上分出多条肌束夹持脊柱并止于椎骨棘 突。
腰方肌
位于腹后壁、脊柱两侧及腰大肌深面,呈 扁阔状,起自髂嵴、季肋和第10-12肋, 止于髂嵴、第1-4腰椎横突及肋骨下缘。

是位于胸腹腔之间的一块扁阔而薄的圆顶 形肌肉,呈穹窿状,将胸腹腔分开。
腹膜与腹腔
腹膜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消化管
食管
是将食物从口腔输送到胃的管 道,具有防止食物反流的功能。
小肠
是食物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包括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
口腔
是消化管的起始部分,具有牙 齿咀嚼和唾液润湿食物的功能。

是消化管的重要部分,具有储 存食物和分泌胃酸、酶等消化 液的功能。
大肠
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和形成粪 便。
消化腺
输尿管、膀胱和尿道
输尿管是一条细长的管道,连接 肾和膀胱,主要功能是输送尿液。
膀胱是一个囊状器官,位于骨盆 内,主要功能是储存尿液。
尿道是将尿液从膀胱排出的管道, 男性尿道较长且弯曲,女性尿道
较短且直。
05
生殖系统解剖

局部解剖学课件之 腹 部_PPT幻灯片

局部解剖学课件之 腹 部_PPT幻灯片
腹部的分区:
腹上 区
腹上部 左季肋区
右季肋区
脐区
分区 腹中部 左腹外侧区
右腹外侧区腹下区腹下来自 左腹股沟区右腹股沟区
一、腹前外侧壁
(一)皮肤切口
1、自剑突沿前正中线 向下环绕脐切至耻骨联 合上缘。 2、自剑突向两侧沿肋 弓向外下切至腋中线。 3、自耻骨联合上缘沿 腹股沟向外切至髂前 上棘。
(二)解剖浅筋膜
1、剖察浅血管 2、辨认Camper筋膜 和Scarpa筋膜 3、观察肋间神经皮 支
二、腹膜及腹腔脏器的初步观察
(一)打开腹膜腔 (二)观察腹腔脏器
1、肝的位置和形态 2、胃的位置和毗邻 3、胰和脾的位置 4、空、回肠的位置 5、大肠的分部和特点
(三)腹膜形成的结构
1、观察网膜 2、探察韧带 3、观察系膜
三、结肠上区
(一)解剖胃的血管和神经 1、胃左、右动脉 2、迷走神经前、后干 3、胃网膜左动脉 4、胃网膜右动脉
(二)解剖胰和脾的血管 1、解剖脾动脉 2、观察脾静脉 3、清理腹腔干 4、分离肝总动脉
(三)解剖肝12指肠韧带 1、肝固有动脉 2、胆总管 3、门静脉 4、肝胆三角
四、结肠下区
目的要求
• 1、了解肝胆三角的组成和胆囊动脉的行径。 • 2、熟悉肝十二指肠韧带内各管道的局部位置。 • 3、掌握胃的位置、毗邻和血液供应。 • 4、了解肠系膜上、下动脉的行径和主要分支。 • 5、掌握阑尾的位置和阑尾动脉的行径。。
(一)解剖肠系膜上动、静脉 1、解剖肠系膜上动、静脉 2、切开小肠系膜根 3、解剖空、回肠动脉 4、中结肠动脉 5、右结肠动脉 6、回结肠动脉
(二)解剖肠系膜下动、静脉
1、解剖肠系膜下静脉 2、剖察肠系膜下动脉 3、左结肠动脉 4、乙状结肠动脉 5、直肠上动脉

(医学课件)腹部局部解剖PPT幻灯片

(医学课件)腹部局部解剖PPT幻灯片
十二指肠上段 十二指肠后段 胰腺段 十二指肠壁段
43
六、胰
位置、分部及毗邻 胰管与副胰管 血管及淋巴
44
位置与毗邻 韧带 血管 副脾
七、脾
45
八、肝门静脉
组成和类型 位置 属支与收集范围
46
第四节 结肠下区
结肠下区介于横结肠及 其系膜与小骨盆上口之间
腹部
1
第一节 概 述
境界
上界:剑突,两侧肋弓下缘,11、12肋游离缘至第12胸椎棘突
下界:耻骨联合上缘,两侧的耻骨嵴、耻骨结节、腹股沟襞、 髂前上棘,循髂嵴至第5腰椎棘突
2
第一节 概 述
九分法
分区
右季肋区 右腹外侧(腰)区 右腹股沟(髂)区
腹上区
脐区 耻区
(腹下区)
左季肋区 左腹外侧(腰)区 左腹股沟(髂)区
层次(由浅入深): 皮肤→浅筋膜→腹外斜肌 腱膜及腹股沟管浅环→ 联合腱→腹横筋膜→ 腹膜外组织→壁腹膜
腹股沟三角内面观
20
腹前外侧壁不同手术切口层次
1.上腹部正中切口:皮肤、皮下组织、腹白线、腹横筋膜、 腹膜外脂肪和壁腹膜。
2.经腹直肌耻骨上切口:皮肤、皮下组织脂层、膜层、 腹直肌鞘前层、腹直肌、腹横筋膜、腹膜外脂肪和壁腹膜。
12 5
4
1
2 3
4
5
37
肝门与肝蒂
第一肝门(肝门)和肝蒂 第二肝门 第三肝门
38
分叶与分段
肝内有4套管道,形成两个系统: 肝静脉系统:肝静脉及其各级属支 Glisson系统:肝门静脉、肝固 有动脉和肝管及其各级分支
39
3个叶间裂:右叶间裂、正中裂、左叶间裂
2个段间裂:右后叶段间裂、左外叶段间裂

腹部局解ppt演示课件

腹部局解ppt演示课件

.
38
.
39
2.
胃的静脉: 幽门前静脉
.
40
3.
胃的淋巴 (1)胃左、右淋巴结 (2)胃网膜左、右淋巴结 (3)幽门上、下淋巴结 (4)脾淋巴结 ( 5 )贲门淋巴结
腹腔淋巴结
.
41
(三)神经
1. 交感神经 2. 副交感神经 3. 内脏传入神经
.
42
胃的前后支以“鸭爪”形分布与幽门及12指肠上部

刺激反应功能
.
24
三、腹膜与腹盆腔脏器的关系

腹膜内位器官


腹膜间位器官
腹膜外位器官
Intraperitoneal viscera
Interperitoneal viscera
Retroperitoneal viscera
.
25
.
26
四、腹膜形成的各种结构

网膜


系膜
韧带

皱襞、隐窝及陷凹
右肝上间隙
镰状韧带 冠状韧带
三角韧带
. 30
肝下间隙

右肝下间隙 肝肾隐窝 左肝下间隙


左肝下前间隙 左肝下后间隙(网膜囊)
.
31
网膜囊(左肝下后间隙)
小网膜和胃后壁与腹后壁的腹 膜之间的一个扁窄间隙 前:小网膜、胃、大网膜前层 后:大网膜后层、横结肠及其系膜 上:肝左叶、尾叶及膈下腹膜 下:大网膜2-3层之间愈着部 左:脾及脾胃、脾肾韧带 右:网膜孔
会阴浅筋膜 (Colles筋膜)
.
4
腹外斜肌
位置 特点: 1.肌纤维走向:内下 2.参与形成腹直肌前鞘 3.形成腹股沟韧带 4.形成腹股沟皮下环(浅环) 5.形成精索外筋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第一节 概 述
四分法
左上腹 右上腹 左下腹 右下腹
4
第一节 概 述
表面解剖
耻骨联合 耻骨结节 髂嵴 脐 半月线 幽门平面
5
第二节 腹前外侧壁
一、层次
1、 皮肤 2、浅筋膜
脐以上:单层→脂肪层
脐以下:双层→
浅层-脂肪,称Camper筋膜, 与股部浅筋膜相续
深层-富含弹性纤维的膜性层,称
层次(由浅入深): 皮肤→浅筋膜→腹外斜肌 腱膜及腹股沟管浅环→ 联合腱→腹横筋膜→ 腹膜外组织→壁腹膜
腹股沟三角内面观
20
腹前外侧壁不同手术切口层次
1.上腹部正中切口:皮肤、皮下组织、腹白线、腹横筋膜、 腹膜外脂肪和壁腹膜。
2.经腹直肌耻骨上切口:皮肤、皮下组织脂层、膜层、 腹直肌鞘前层、腹直肌、腹横筋膜、腹膜外脂肪和壁腹膜。
从十二指肠空肠曲上面向 上连至右膈脚有上提和固 定十二指肠空肠曲的作用
33
血管
动脉 胰十二指肠上前动脉 胰十二指肠上后动脉 胰十二指肠下动脉前支 胰十二指肠下动脉后支
静脉:多与动脉伴行
34
四、肝
位置、毗邻与体表投影
大部分位于右季肋区和腹上区 小部分位于左季肋区
体表投影:可用三点表示 右锁骨中线与第5肋相交处 右腋中线与第10肋下1.5cm的相交处 左第6肋软骨距前正中线左侧5cm处
Scarpa 筋膜,与阴囊肉膜和会阴浅
筋膜相续
6
浅筋膜内的血管: 脐平面以上 A:肋间后动脉的分支 V:胸腹壁静脉→胸外侧V→腋V
脐平面以下 A:腹壁浅、旋髂浅动脉←股A V:腹壁浅、旋髂浅静脉→大隐V
腹壁的浅静脉是上、下腔静脉和 肝门静脉之间重要的侧支吻合
7
浅筋膜内的神经:胸神经前支 1~11对:肋间神经
21
腹腔器官
潍坊医学院解剖教研室 李进
22
腹膜腔的分 区及间隙
以横结肠及其 系膜为界,将腹 膜腔分为结肠上 区和结肠下区。
结肠上区又称膈 下间隙,被肝分 为肝上间隙和肝 下间隙
23
结肠下区的间隙 被小肠系膜和
升、降结肠分为四 部分分别称为外侧 沟和系膜窦。
升结肠外侧沟
降结肠外侧沟
左肠系膜窦
右肠系膜窦
腹部
1
第一节 概 述
境界
上界:剑突,两侧肋弓下缘,11、12肋游离缘至第12胸椎棘突
下界:耻骨联合上缘,两侧的耻骨嵴、耻骨结节、腹股沟襞、 髂前上棘,循髂嵴至第5腰椎棘突
2
第一节 概 述
九分法
分区
右季肋区 右腹外侧(腰)区 右腹股沟(髂)区
腹上区
脐区 耻区
(腹下区)
左季肋区 左腹外侧(腰)区 左腹股沟(髂)区
第 12 对:肋下神经
胸神经前支在胸、腹前 壁皮肤上呈节段性分布
• T2相当胸骨角平面 • T4相当乳头平面 • T6相当剑胸结合平面 • T8相当肋弓平面 • T10相当脐平面 • T12分布于脐与耻骨 联合连线中点平面
8
浅筋膜内的淋巴 脐平面以上 注入腋淋巴结 脐平面以下 注入腹股沟浅淋巴结上群
3.经腹直肌脐以上切口:皮肤、 皮下组织、腹直肌鞘前层、 腹 直肌、腹直肌鞘后层、腹横筋膜、腹膜外脂肪和壁腹膜。
4.经肋弓下斜切口:皮肤、皮下组织、腹外斜肌、腹内斜肌、 腹横肌、腹横筋膜、腹膜外脂肪和壁腹膜。
5.经腹股沟区斜切口:皮肤、皮下组织脂层、膜层、腹外斜肌 腱膜、腹内斜肌、腹横肌、腹横筋膜、腹膜外脂肪和壁腹 膜。
24
腹腔脏器分为结肠上区的器官、结肠下区的器官 和腹膜后隙的器官。
结肠上区的器官有: 肝、肝外胆道、食管腹段、胃、十二指肠、胰、 脾等。其中,十二指肠和胰的大部分位于腹膜后隙, 为了叙述方便,并入结肠上区介绍。 结肠下区的器官有: 空肠、回肠、盲肠、阑尾和结肠等器官。 腹膜后隙: 位于腹后壁腹膜与腹内筋膜之间,内有肾、肾上 腺、输尿管、腹部大血管、神经和淋巴结等,并有大 量的疏松结缔组织,腹膜后隙器官的手术,多采用腰 腹部斜切口经腹膜外入路。
12
4、腹横筋膜
腹直肌筋膜 构成腹股沟管后壁 腹股沟管深环 窝间韧带 精索内筋膜
窝间韧带
腹股沟管深环
13
5、腹膜外组织
(腹膜外脂肪、 腹膜外筋膜)
脐内侧襞 脐外侧襞
脐正中襞
6、壁腹膜
脐正中襞
(内有脐尿管索)
脐内侧襞
(内有脐动脉索)
脐外侧襞
腹股沟外侧窝
(内有腹壁下血管)
腹股沟内侧窝 股凹 膀胱上窝
(二)血管 1. 胃的动脉 (1)胃左动脉 (2)胃右动脉 (3)胃网膜右动脉 (4)胃网膜左动脉 (5)胃短动脉 (6)胃后动脉
30
2. 胃的静脉:
31
三、十二指肠
分部及毗邻
上部 十二指肠球
降部 水平部
十二指肠上 动脉压迫综合征 升部 十二指肠空肠曲 十二指肠上襞
32
十二指肠悬肌
14
腹前外侧壁深层的血管和神经
腹壁下动脉 旋髂深动脉
髂腹下神经 髂腹股沟神经 生殖股神经
15
髂腹下神经 髂腹股沟神经 生殖股神经
16
二、局部结构
腹直肌鞘
前层:腹外斜肌腱膜 腹内斜肌腱膜前层
后层:腹内斜肌腱膜后层 腹横肌腱膜
弓状线 (半环17线)
腹股沟管
是 位于腹股沟韧带内侧半上方1.5cm处, 并与之平行的潜在性裂隙,长约4-5cm。男 性有精索,女性有子宫圆韧带通过。有两口 四壁。
9
3、肌层
腹直肌 腹外斜肌ຫໍສະໝຸດ 腹股沟韧带 腔隙韧带 耻骨梳韧带 腹股沟管浅环(皮下环) 反转韧带
10
3、肌层
腹内斜肌 腹横肌
腹股沟镰(联合腱) 提睾肌
11
3、肌层
腹直肌 腹外斜肌
腹股沟韧带 腔隙韧带 耻骨梳韧带 腹股沟管浅环(皮下环) 反转韧带 腹内斜肌 腹横肌 腹股沟镰(联合腱) 提睾肌
18
通过结构: 男性的精索 女性的子宫圆韧带
构成: 外口→腹股沟管浅环 内口→腹股沟管深环 前壁→腹外斜肌腱膜 腹内斜肌 后壁→腹横筋膜 联合腱 反转韧带 上壁→腹内斜肌、 腹横肌的游离下缘 下壁→腹股沟韧带
19
腹股沟三角:又称海氏(Hesselbah)三角
境界: 由腹直肌外侧缘、腹股沟 韧带、腹壁下动脉围成, 是腹前外侧壁的薄弱部位
25
结肠上区
Supracolic compartment
26
概述:位于膈
与横结肠及其系 膜之间,主要有 食管腹部、胃、 肝、肝外胆道和 脾等结构。
27
一、食管腹部
28
一、胃stomach (一)位置与毗邻
前壁邻肝左叶、 膈、腹前壁;
后壁邻胰、左肾 上腺、左肾、脾、 横结肠及系膜。 (胃床)
2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