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评分表

合集下载

绿色工业建筑评分表

绿色工业建筑评分表

设计阶段总分得分不参评加权得分不参评 4.节地与可持续发展场地128 1.28.95.节能与能源利用2614.8 1.415.66.节水与水资源利用1912.2012.27.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10 5.8 1.6 6.98.室外环境与污染物控制127.4 1.28.29.室内环境与职业健康11 5.60.8 6.010.运行管理10 2.4 5.2 5.011.技术进步与创新100n/a0.0总得分56.262.9分11.3章号子项条文编号条文说明分值得分不参评4.1.1申请评价的项目建设时应符合国家现行产业发展、区域发展、工业园区或产业聚集区规划的要求。

0.70.7必达4.1.2除国家批准且采取保护措施、不破坏生态环境的项目外,建设场地不得选择在下列区域:1 基本农田;2 国家及省级批准的生态功能区、水源、文物、森林、草原、湿地、矿产资源等各类保护区、限制和禁止建设0.70.7必达4.1.3建设场地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GB50187的有关规定,并未选择在下列区域:1 发震断层和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及高于9度的地震区;2 有泥石流、流沙、严重滑坡、溶洞等直接危害的地段;3 采矿塌落(错动)区地表界限内;4 有火灾危险的地区或爆炸危险的范围;5 爆破危险区界限内;6 坝或堤决溃后可能淹没的地区;7 很严重的自重湿陷性黄土地段,厚度大的新近堆积黄土地段和高压缩性的饱和黄土地段等地质条件恶劣地段;0.70.74.1.4建设场地总体规划及其动态管理,符合下列要求:1 近期建设与远期发展结合,并根据实际变化定期或适时调整;2 在既有建筑更新改造的同时,对总体规划进行局部或全面调整。

0.5~0.70.54.2.1申请评价的项目建设用地应符合国家现行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的要求。

0.70.74.2.2合理提高建设场地利用系数,容积率与建筑密度均不低于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且符合下列要求:1 公用设施统一规划、合理共享;2 在满足生产工艺前提下,采用联合厂房、多层建筑、高层建筑、地下建筑或利用地形高差的阶梯式建筑;3 合理规划建设场地,整合零散空间;4 具有与1~3款项相同效果的其他方式。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4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修编情况介绍-曾捷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4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修编情况介绍-曾捷

7
6.2.1建筑平均日用水量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 50555中的节水用水定额的要求,评价总分值为10分,达到节水用水 定额的上限值的要求,得4分;达到上限值与下限值的平均值要求,得 7分;达到下限值的要求,得10分。
条文适用: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运行评价,设计阶段不参评。
《水嘴用水效率限定值及用水效率等级》GB 25501-2010、 《坐便器用水效率限定值及用水效率等级》GB 25502-2010, 《小便器用水效率限定值及用水效率等级》GB 28377-2012、 《淋浴器用水效率限定值及用水效率等级》GB 28378-2012、
《便器冲洗阀用水效率限定值及用水效率等级》GB 28379-2012
运行评价查阅相关竣工图纸、设计说明、产品说明书、产品节水性能 检测报告,并现场核查。
6.2.7绿化灌溉采用节水灌溉方式,评价总分值为10分,并按下列规则评分: 1 采用节水灌溉系统,得7分;在此基础上设置土壤湿度感应器、雨天关 闭装置等节水控制措施,再得3分。 2 种植无需永久灌溉植物,得10分。
条文适用: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设计、运行评价。 条文解释:沿用自原标准一般项第4.3.8、5.3.8条。 当90%以上的绿化面积采用了高效节水灌溉方式或节水控制措施时, 方可判定采用节水灌溉系统; 当50%以上的绿化面积采用了无需永久灌溉植物,且其余部分绿化采 用了节水灌溉方式时,可判定第2款达标。 当选用无需永久灌溉植物时,设计文件中应提供植物配置表,并说明 是否属无需永久灌溉植物,申报方应提供当地植物名录,说明所选植 物的耐旱性能。
设计 评价 运行 评价
居住建筑 公共建筑 居住建筑 公共建筑
每类指标的评分项得分不应小于40分 按总得分50分、60分、80划定一、二、三星级

国家标准_绿色建筑评价标准_GB_T50378_2014解读

国家标准_绿色建筑评价标准_GB_T50378_2014解读

12
标准篇
阶段评价的可行性,以及对于我国推广绿色建筑的积极作用。因 此,《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在评价阶段上也作 了划分,便于更好地与相关管理文件配合使用。
具体方法上,根据此前公开征求意见的结果,有66.3%的反 馈意见同意将“施工管理”、“运营管理”两章的内容仅在运行 阶段评价。基于此,《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将 设计评价内容定为“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 质量”5章,运行评价则在此基础上增加“施工管理”、“运营管 理”2章。
具体指标(评价条文)方面,根据前期各方面的调研成果,以 及征求意见和项目试评两方面工作所反馈的情况,以标准修订前后 达到各评价等级的难易程度略有提高和尽量使各星级绿色建筑标识 项目数量呈金字塔形分布为出发点,通过补充细化、删减简化、修 改内容或指标值、新增、取消、拆分、合并、调整章节位置或指标 属性等方式进一步完善了评价指标体系(汇总于表1)。
审查会后,修订组逐条研究确定了对于标准审查专家提出意 见的处理,并结合随后开展的第二轮项目试评工作中反映出来的 问题,最终确定了标准报批稿,于2013年7月上报住房和城乡建 设部。此后,历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环境与节能标准化技术 委员会、标准定额研究所、标准定额司的审查和完善,于2014年 4日15日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质检总局联合发布。
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燕 程志军 叶凌
摘要
本文介绍了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的修订工作,重点介绍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T50378-2014的主要技术内容,适用建筑类型、评价阶段划分、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定级方法、加分项评价、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评分表样板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评分表样板
不应采用电直接加热设备作为供暖空调系统的供暖热源和空气加湿热源。
冷热源、输配系统和照明等各局部能耗应进展独立分项计量。
各房间或场所的照明功率密度值不得高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中规定的现行值。
评分项
结合场地自然条件,对建筑的体形、朝向、楼距、窗墙比等进展优化设计。
6
6
玻璃幕墙透明局部可开启面积比例到达;外窗可开启面积比例到达30%
3
3
有便捷的人行通道联系公共交通站点
3
3
场地内人行通道采用无障碍设计
3
3
自行车停车设施位置合理、方便出入。且有遮阳防雨措施
不参评
〔3分〕
采用错时停车方式向社会开放,提高停车场〔库〕使用效率。合理设计地面停车位,不挤占步行空间及活动场所
3
3
配套辅助设施设备共同使用、资源共享;室外活动场地错时间向周边居民开放。
不参评
〔10分〕
选用密闭性能好的阀门、设备,使用耐腐蚀、耐久性能好的管材、管件,
1
1
室外埋地管道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管网漏损
1
1
设计阶段根据水平衡测试的要求安装分级计量水表;运行阶段提供用水量计量情况和管网漏损检测、整改的报告
0
6
用水点供水压力不大于a,且不小于用水器具要求的最低工作压力
8
8
按使用用途,对厨房、卫生间、绿化、空调系统、游泳池、景观等用水分别设置用水计量装置,
室内空气中的氨、甲醛、苯、总挥发性有机物、氡等污染物浓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的有关规定。
评分项
主要功能房间室内噪声级,评价总分值为6分。噪声级到达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标准?GB 50118中的低限标准限值和高要求标准限值的平均值。

自治区节水型高校评价标准

自治区节水型高校评价标准

自治区节水型高校评价标准一、本标准适用节水型高校的建设和验收。

二、自治区节水型高校评价标准由基本要求、节水管理指标、节水技术指标、鼓励性指标和特色创新指标四部分组成,总计115分,其中节水技术指标和节水管理指标两项合计100分,鼓励性指标10分、特色创新指标5分,基本要求为一票否决型指标。

三、总得分应当295分。

四、有关名词解释和说明。

1.人均用水量是指学校用水量与学校人数的比值。

学校用水量是指统计周期内学校从各种水源获取的水量,不包括非常规水源;学校人数是指在校在册师生员工年末人数总和,包括时间超过半年的借调人员和保安保洁等物业服务人员。

验收时采取查阅资料、现场勘察等方式。

2.水计量率是指在一定的计量时间内,用水单位、次级用水单位、用水设备(用水系统)的水计量器具计量的水量与占其对应级别全部水量的百分比。

次级用水单位指用水单位下属的用水核算单位,主要用水设备是指用水量不低于lm3∕h的用水设备(用水系统)。

3.分户计量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在同一栋建筑或同一个区域不同建筑内的公共机构用水分别计量;拥有多栋建筑的公共机构,其每栋建筑用水单独计量;分区计量是指单位的行政区、业务区(教学楼、实验室等)、后勤服务区(餐厅、公共浴室、洗衣房、公寓、游泳馆、中央空调、供暖锅炉等)、其他区域(绿化等)用水单独计量。

4.节水器具普及率中节水设备、器具是指满足《节水型卫生洁具》(GB/T31436-2015)国家标准的,或有节水认证证书的,或列入《节能产品政府采购清单》的用水设备、器具。

验收时采取现场随机抽查的方式,抽查的用水点不少于10处。

5.用水器具漏失率是漏水用水器具件数与用水器具总件数的比值。

验收时采取现场随机抽查的方式,抽查的用水器具不少于20处。

6.中央空调冷却补水率是指用于中央空调冷却塔补水量占总循环量的百分比。

验收时采取查阅资料和现场查验相结合方式。

7.锅炉冷凝水回收率是指锅炉蒸汽冷凝水年回收量占蒸汽发气量的百分比。

灌区节水系数评价

灌区节水系数评价

灌区节水系数的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管理指标:涵盖了管理制度的完备性、管理措施的落实情况、管理人员的工作状况等,总分为50分。

2. 技术指标:涉及灌溉技术的先进性、灌溉制度的合理性、灌溉设施的完善性等,总分为45分。

3. 鼓励性指标:包括节水技术的创新和应用、节水意识的普及和推广等,总分为5分。

评价标准如下:
* 评价总得分90分以上(含90分)的灌区为A级。

* 评价总得分80分以上、90分以下(含80分)的灌区为B级。

* 评价总得分70分以上、80分以下(含70分)的灌区为C级。

* 评价总得分60分以上、70分以下(含60分)的灌区为D级。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的评价标准可能因地区和灌区的实际情况而有所不同。

绿色三星评分细则

绿色三星评分细则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审核应对措施的合理性及相关检测报告。
4.1.3人均居住用地指标:低层不高于43㎡、多层不高于28㎡、中高层不高于24㎡、高层不高于15㎡。
为节约建筑用地,避免居住用地人均用地指标突破国家相关标准的情况发生,特提出控制人均用地的上限指标。人均用地指标是控制建筑节地的关键性指标,可采取以下两种方法控制人均用地指标:一是控制户均住宅面积;二是通过增加中高层住宅和高层住宅的比例,在增加户均住宅面积的同时,满足国家控制指标的要求。
依柯尔绿色建筑研究中心
二OO七年六月
主编单位及编写人员: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王有为、林海燕、曾捷、方天培、郎四维、赵霄龙、李小阳、
薛明、张江华、杨金明、孙建超
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
安宇、韩继红、杨建荣、汪维、葛曹燕、张蓓红、范宏武、
江天梅、杨莉萍、李景广
参加单位及编写人员:
依柯尔绿色建筑研究中心
刘晓天、汤洁、任涛、张宬、李菡
1.2
1.2.1进行绿色建筑评价,应先审查是否满足控制项的要求。参评的控制项全部满足要求,则通过初审。
1.2.2对一般项、优选项,进行达标判定,判定结果分为是、否、不参评三种。按满足一般项数和优选项数的程度,分为三个等级。
1.2.3当某条文要求不适应该建筑所在地区、气候与建筑类型等条件时,该条文可不作为参评项,参评的总项数相应减少,等级划分时对项数的要求可按原比例调整确定。
4.1.8施工过程中制定并实施保护环境的具体措施,控制由于施工引起的大气污染、土壤污染、噪声影响、水污染、光污染以及对场地周边区域的影响。
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各类影响室外大气环境质量的污染物质,主要包括施工扬尘和废气排放。施工单位提交的施工组织设计文件中,必须提出行之有效的控制扬尘的技术路线和方案并切实履行,减少施工活动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2019评分表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2019评分表
得3分:
1)采用机械式停车库、地下停车库或停车楼等方式节约集约用地;
2)采用错时停车方式向社会开放,提高停车场(库)使
用效率;
3 )合理设计地面停车位,不挤占步行空间及活动场所。
4 . 2 . 1 1提供便利的公共服务,评价总分值6分,并按下列规则评分:
1居住建筑:满足下列要求中3项,得3分;满足4项及
表4.2.2-1住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评分规则
住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Ag
得分
新区建设
旧区改建
1.0m2≤ Ag<l. 3m2
0.7m2≤ Ag<0.9m2
3
1.3m2≤ Ag<l. 5m2
0.9m2≤ Ag<l. 0m2
5
Ag≥ l. 5m2
Ag≥ l. 0m2
7
2公共建筑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
1 )绿地率:按表4. 2. 2-2的规则评分,最高得7分;
小于0.4,得2分。
4 . 2 . 8场地与公共交通设施具有便捷的联系,评价总分值为9分,并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
1场地出人口到达公共汽车站的步行距离不大于500m,或到达轨道交通站的步行距离不大于800m,得3分;
2场地出入口步行距离800m范围内设有2条及以上线路的公共交通站点(含公共汽车站和轨道交通站),得3分;
3有便捷的人行通道联系公共交通站点,得3分。
4 . 2 . 9场地内人行通道采用无障碍设计,评价分值为3分。
4 . 2 . 10合理设置停车场所,评价总分值为6分,并按下措
施,得3分;
2合理设置机动车停车设施,并采取下列措施中至少2项,
表4. 2. 2 - 2公共建筑绿地率评分规则
绿地率Rg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2.2 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管网漏损,评价总分值为 7 分,并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 1 选用密闭性能好的阀门、设备,使用耐腐蚀、耐久性能好的管材、管件,得 1 分; 2 室外埋地管道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管网漏损,得 1 分; 3 设计阶段根据水平衡测试的要求安装分级计量水表;运行阶段提供用水量计量情况和管 网漏损检测、整改的报告,得 5 分。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6.1.1 应制定水资源利用方案,统筹利用各种水资源。 控制项 6.1.2 给排水系统设置应合理、完善、安全。 6.1.3 应采用节水器具。 6.2.1 建筑平均日用水量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 50555中的节水用水定 额的要求,评价总分值为 10 分,达到节水用水定额的上限值的要求,得 4 分;达到上限值与 下限值的平均值要求,得 7 分;达到下限值的要求,得 10 分。
行阶段),m3/a; 段),m3/a; ),m3/a; ),m3/a; 行阶段),m3/a ),m3/a。 际使用量应通过统计 景观水体补水量。
得分
5分 7分 15分 10分 10分 15分 2分 10分 15分 2分 10分 15分
供应时的要求
总用水量的比例不低
8分。 使用非传统水源的量
例评分规则 得分 4 6 8 大于其水体蒸发量的 规则分别评分并累
6.2.3 给水系统无超压出流现象,评价总分值为 8 分。用水点供水压力不大于0.30MPa,得 3 分;不大于 0.20MPa,且不小于用水器具要求的最低工作压力,得 8 分。
6.2.4 设置用水计量装置,评价总分值为 6 分,并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 1 按使用用途,对厨房、卫生间、绿化、空调系统、游泳池、景观等用水分别设置用水计 量装置,统计用水量,得 2 分; 2 按付费或管理单元,分别设置用水计量装置,统计用水量,得 4 分。 6.2.5 公用浴室采取节水措施,评价总分值为 4 分,并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 1 采用带恒温控制和温度显示功能的冷热水混合淋浴器,得 2 分; 2 设置用者付费的设施,得 2 分。 6.2.6 使用较高用水效率等级的卫生器具,评价总分值为 10 分。用水效率等级达到三级,得 5 分;达到二级,得 10 分。 6.2.7 绿化灌溉采用节水灌溉方式,评价总分值为 10 分,并按下列规则评分: 1 采用节水灌溉系统,得 7 分;在此基础上设置土壤湿度感应器、雨天关闭装置等节水 控制措施,再得 3 分。 2 种植无需永久灌溉植物,得 10 分。
0555中的节水用水定 分;达;
用水量计量情况和管
大于0.30MPa,得 3
累计: 用水分别设置用水计
分。
分并累计:
等级达到三级,得 5
分: 雨天关闭装置等节水
规则评分: 平衡水箱的方式,避
得 10分;
,评价总分值为 5 %,得 5 分。
水源利用率,或者其
式中:Ru――非传统水源利用率,%; Wu――非传统水源设计使用量(设计阶段)或实际使用量(运行阶段),m3/a; WR――再生水设计利用量(设计阶段)或实际利用量(运行阶段),m3/a; Wr――雨水设计利用量(设计阶段)或实际利用量(运行阶段),m3/a; Ws――海水设计利用量(设计阶段)或实际利用量(运行阶段),m3/a; Wo――其他非传统水源利用量(设计阶段)或实际利用量(运行阶段),m3/a Wt――设计用水总量(设计阶段)或实际用水总量(运行阶段),m3/a。 注:式中设计使用量为年用水量,由平均日用水量和用水时间计算得出。实际使用量应通过统计 全年水表计量的情况计算得出。式中用水量计算不包含冷却水补水量和室外景观水体补水量。 表 6.2.10 非传统水源利用率评分规则 非传统水源利用率 非传统水源利用措施 建筑类型 有市政再 无市政再 室内冲厕 室外绿化 道路浇洒 洗车用水 生水供应 生水供应 8.0% 4.0% 住宅 8.0% 30.0% 30.0% 10.0% 办公 8.00% 50.0% 10.00% 3.0% 商店 2.50% 50.0% 3.00% 2.0% 旅馆 1.00% 12.0% 2.00%
评分项
6.2.10 合理使用非传统水源,评价总分值为 15 分,并按下列规则评分: 1 住宅、办公、商场、旅馆类建筑:根据其按下列公式计算的非传统水源利用率,或者其 非传统水源利用措施,按表 6.2.10 的规则评分。 评分项 Ru=Wu/Wt×100% Wu=WR+Wr+Ws+Wo (6.2.10-1) (6.2.10-2)
6.2.8 空调设备或系统采用节水冷却技术,评价总分值为 10 分,并按下列规则评分: 1 循环冷却水系统设置水处理措施;采取加大集水盘、设置平衡管或平衡水箱的方式,避 免冷却水泵停泵时冷却水溢出,得 6 分。 2 运行时,冷却塔的蒸发耗水量占冷却水补水量的比例不低于 80%,得 10分; 3 采用无蒸发耗水量的冷却技术,得 10 分。 6.2.9 除卫生器具、绿化灌溉和冷却塔外的其他用水采用了节水技术或措施,评价总分值为 5 分。其他用水中采用了节水技术或措施的比例达到 50%,得 3 分;达到 80%,得 5 分。
得分
5分 7分 15分 10分 10分 15分 2分 10分 15分 2分 10分 15分
注:“●”为有市政再生水供应时的要求;“○”为无市政再生水供应时的要求 2 其他类型建筑: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 1) 绿化灌溉、道路冲洗、洗车用水采用非传统水源的用水量占其总用水量的比例不低 于 80%,得 7 分; 2) 冲厕采用非传统水源的用水量占其用水量的比例不低于50%,得8分。 6.2.11 冷却水补水使用非传统水源,评价总分值为 8 分,根据冷却水补水使用非传统水源的量 占总用水量的比例按表 5.2.6 的规则评分。 表 6.2.11 冷却水补水使用非传统水源的量占总用水量比例评分规则 冷却水补水使用非传统水源的量占总用水量比例Rnt 得分 10%≤Rnt<30% 4 30%≤Rnt<50% 6 Rnt≥50% 8 6.2.12 结合雨水利用设施进行景观水体设计,景观水体利用雨水的补水量大于其水体蒸发量的 60%,且采用生态水处理技术保障水体水质,评价总分值为 7分,并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 计: 1 对进入景观水体的雨水采取控制面源污染的措施,得 4 分; 2 利用水生动、植物进行水体净化,得 3 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