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史及园林艺术原理答案

合集下载

奥鹏四川农业大学2020年6月课程考试考试《园林史及园林艺术原理(本科)》网考资料及答案.doc

奥鹏四川农业大学2020年6月课程考试考试《园林史及园林艺术原理(本科)》网考资料及答案.doc

单选题1.在宋代中国木结构建筑发展到了鼎盛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等书籍,对建筑的结构、做法等作了详细记载。

A.《园冶》B.《营造法式》C.《水经注》D.《宋朝事实》答案: B2.()年成立了中国园林学会(一级学会),出版学术刊物《中国园林》。

A.1981B.1983C.1986D.1989答案: D3.()指常建在山坡上,利用地形布置观众的看台。

A.阿多尼斯园—屋顶花园B.竞技场C.圣林D.公共园林答案: B4.法国古典园林最主要的代表是孚•勒•维贡特府邸(孚园)、凡尔赛宫,它们都是()设计的。

A.阿兰•普罗沃B.吉尔•克莱芒C.勒诺特尔D.皮埃尔•阿兰答案: C5.畅春园、( )和圆明园为清初三座大型离宫御苑。

A.避暑山庄B.清漪园C.颐和园D.静明园答案: A6.中国古代园林的组成要素中,()可以观赏娱乐,也可以隐喻长寿。

A.匾额B.动物C.建筑D.植物答案: D7.藏族园林中规模最大、内容最完整的作品是()。

A.布达拉宫B.功德林园林C.罗布林卡D.德谦园林答案: C8.()是寺观园林崇拜偶像的,包括各种殿、堂、塔、藏经阁及钟鼓楼等。

A.崇拜部分B.生活部分C.前导部分D.观赏部分答案: A9.妙极自然的山水意境是()时代山水园发展的特点。

A.东汉B.西汉C.魏晋南北朝D.隋唐10.世界造园系统分为东方(中国)、欧洲、()三大系统。

A.非洲B.西亚C.西方D.东欧答案: B11.下列园林中,始建于宋朝,至今仍为江南名园之一的是()。

A.艮岳B.沧浪亭C.拙政园D.寄畅园答案: B12.文人园林起萌于()。

A.汉朝B.魏晋南北朝C.唐朝D.宋朝答案: B13.商、周是我国古典园林生成期的初始阶段。

这个时期的贵族园林是()的前身。

A.皇家园林B.私家园林C.寺观园林D.官家园林答案: A14.中国自然式园林中的建筑形式有厅、堂、楼、阁、馆、斋、轩、树等,其中“斋”一般是供()之用。

B.宴客C.读书D.游憩答案: C15.下列清代园林中,属于大内御苑的是()。

园林艺术原理试题(B卷)答案

园林艺术原理试题(B卷)答案

园林艺术原理试题(B卷)答案二、填空(每空1分,共20分)1. 根据园林的隶属关系,中国古典园林可以归纳为三个主要类型: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

2. 中国四大名园:避暑山庄、颐和园、拙政园、留园。

3. 我国造园中选石有六要素:质、色、纹、面、体、姿。

4.园林的概念及四要素:山石,水体,植物,建造。

5. 我国古典园林意识形态:天人合一,君子比德,神仙思想三、简述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借景的种类。

答:〈园冶〉认为借景有远借,邻借,仰借,俯借。

应时而借几种。

(1),远借:把园外远处的景物组织进来,所借景物可以是山,水,树木,建造等。

与绘画中的“三远”有密切联系。

如颐和园借香山(西山),玉泉山;寄畅园借惠山;济南大明湖借千佛山;避暑山庄借僧帽山,馨锤峰,苏州寒山寺登枫江楼可借狮子山,天平山,灵岩峰等。

远借可望不行及,发人瑕思。

(2分)(2),邻借(近借>:借取接近之景,主要指园外接近之景。

周围环境是临借的依据,周围景物,只要是能够利用成景的都可以利用,不论是亭阁,山水,花木,塔庙。

例如,避暑山庄邻借周围的八庙;苏州沧浪亭内缺水,而临园有河,则沿河做假山,驳岸和复廊,不设封闭围墙,从园内通过漏窗可领略园外景色,园外隔河与漏窗也可望园内,园内外隔为一体。

(2分)(3),仰借:系利用仰望所借之景观,寄居高之景物,仰借之景物常为山峰,瀑布,高阁,高塔之类。

仰观可以体验‘高山仰止”的情绪,田而产生肃然起敬的意念。

如颐和园佛香阁对于从下而上的仰观者所起的效果。

(2分)(4),俯借:指利用鸟瞰所借之景物。

许多远借也是俯借,登高才干远望,鸟瞰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触。

中国有重九登高之民俗,故不少名胜居高临下,建楼起塔,可以体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效果。

如广州镇海楼,高据越秀,乌瞰羊城,珠海若浮,虎门在望;武昌黄鹤楼耸峙江干,俯临九派,一泻千里,气不行挡;(2分)(5),应时而借:利用一年四季,一日之时,由大自然的变化和景物的协作而成。

川农《园林史及园林艺术原理(本科))》20年6月作业考核-0001参考答案

川农《园林史及园林艺术原理(本科))》20年6月作业考核-0001参考答案

《园林史及园林艺术原理(本科))》20年6月作业考核-0001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共10 道试题,共40 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苏州市政府修复了一批园林,其中,50年代修复()被称作是“园林史上的奇迹”。

A.艺圃
B.环秀山庄
C.拙政园
D.留园
答案:D
2.()是寺观园林崇拜偶像的,包括各种殿、堂、塔、藏经阁及钟鼓楼等。

A.崇拜部分
B.生活部分
C.前导部分
D.观赏部分
答案:A
3.象征人品清逸,气节高尚的是()。

A.莲花
B.兰
C.竹子
D.紫薇
答案:C
4.在园林的生成期,园林的功能由早先的狩猎、通神、求仙、生产为主,逐渐转化为后期的()为主,但园林总体规划比较粗放,谈不上设计经营。

A.观赏
B.游览
C.娱乐
D.祭祀
答案:A
5.法国古典园林最主要的代表是孚?勒?维贡特府邸(孚园)、凡尔赛宫,它们都是()设计的。

A.阿兰?普罗沃
B.吉尔?克莱芒
C.勒诺特尔
D.皮埃尔?阿兰
答案:C
6.下列清代园林中,属于大内御苑的是()。

A.静宜园
B.静明园。

园林史 试题及答案

园林史 试题及答案

园林史试题及答案1、园林构成四大要素有()。

A、筑山,理水,植物,动物B、筑山,建筑,动物,植物C、 C.筑山,理水,植物,建筑D、 D.理水,植物,建筑,动物答案: C2、以下不属于古埃及园林类型的一项是()。

A、宫苑园林B、学术园林C、圣苑园林D、陵寝园林答案: B3、伊斯兰园林属于()园林范畴。

A、自然式B、规则式C、混合式D、古典园林答案: B4、下列不属于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园林类型的是()。

A、美第奇式园林B、台地园林C、巴洛克式园林D、勒诺特尔式园林答案: D5、御花园又名()。

A、后殿B、后苑C、名苑D、名殿答案: B6、造园艺术开始以现实生活为创造起点,是在()时期。

A、秦汉B、东汉C、魏晋南北朝D、唐宋答案: C7、以下不是英国自然式风景园林风格特征的是()。

A、成熟期的英国园林排除直线条园路,几何形水体和花坛。

B、英国自然式风景园林与中国山水写意园林同属自然山水园林。

C、 C. 英国自然式风景园林注重园林内外环境的默契结合。

D、英国自然式风景园林往往在郁郁葱葱的森林中辟出一小块空地,里面装饰者孤植树和树丛。

答案: D8、()不是苏州四大名园中的。

A、辋川别业B、拙政园C、狮子林D、沧浪亭答案: A9、中国园林的形成是在()时期。

A、秦B、汉C、宋D、唐答案: A10、按园林的构成的方式分,可分为( )、( )、( )三类答案:规则式;自然式;混合式;11、影响中国古典园林的风景史方向上发展的三个意识形态哦方面的因素有( )、 ( )、( )。

答案:天人合一思想;君子比德思想;神仙思想;12、( )是历史上第一座具有完整的三仙山的仙苑式皇家园林。

从此以后( )成为历史皇家园林的主要模式。

一直沿袭到( )代。

答案:建章宫;一池三山;清;13、中国园林主要由( )、( )、( )、( )、( )等五大要素组成。

答案:建筑;山石;水体;动物;植物;14、按园林的从属关系区分,园林可以分为( ),( ),( ),( )和公园等类型。

园林史及园林艺术原理复习题

园林史及园林艺术原理复习题

《园林史及园林艺术原理》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年成立了中国园林学会(一级学会),出版学术刊物《中国园林》。

A.1981B.1983C.1986D.19892.根据文艺复兴的初期、中期(鼎盛)、末期(衰落)三个时期,意大利台地园可以相应的分为三个阶段的三种特征。

A.简洁、丰富、装饰过分(巴洛克)B.丰富、简洁、装饰过分(巴洛克)C.装饰过分(巴洛克)、简洁、丰富D.装饰过分(巴洛克)、丰富、简洁3.属于藏传佛教寺观园林的是。

A.布达拉宫B.香山寺C.大觉寺D.白云观4.唐朝都城长安东南角的着名风景游览地是,作为长安八景之一被称为。

A.曲江池;曲水流觞B.华清池;骊山晚照C.灞桥;灞柳风雪D.小雁塔;雁塔晨钟5.古代传说中的仙境园林“悬圃”位于。

A.东海B.昆仑山C.泰山D.骊山6.李诫《营造法式》是中古时期世界上内容最完整的建筑着作之一,是我国古代最完整技术书籍。

书中总结了历A.设计模数;工料定额制度B.C.设计模数;工时计算制度D.7.控制园林景观空间尺度,与D(视距)的关系控制为:()A.D∶H的比值在1至3之间B.D∶HC.D∶H的比值在1至4之间D.D∶H8.A9A.10()。

A11A12A13A.曲江池B.兰亭C.西湖D.乐游原14.古埃及园林类型除了宅园、圣苑外还包括()。

A游憩园B山水园C墓园D台地园15.以下园林中,江南园林有()。

A.圆明园B.拙政园C.畅春园D.清华园16.()时期是我国古典园林的生成期。

A.夏商B.秦汉C.商周秦汉D.魏晋南北朝17.()为宋代名人司马光的私家园林,园址位于洛阳,规模不大且风格朴素,园子的命名与内容格调相吻合,园林表现出较明显的意境深化。

A.独乐园B.华林苑C.清漪园D.沈园18.阿尔罕布拉宫内最着名的伊斯兰风格庭园是()。

A里亚德院B桃金娘院C罗汉松中庭D阿尔克萨院二、填空题19.1854年与沃克斯(CalvertVaux,1824-1895)合作,以“绿草地”为题赢得了纽约中央公园设计方案竞赛的大奖,从此名声大振。

园林史及园林艺术原理答案

园林史及园林艺术原理答案

《园林史及园林艺术原理》复习题参考答案或评分要点第一章绪论一、选择题:1.(D)2.(D)3.(B)4.(B)5.(B)6.(A)7.(B)8.(C)9.(A)二、填空题1•植物山石水体建筑2.空间的规划设计景观艺术构成植物栽培土建工程技术3.生物科学技术工程技术美学理论4.欧姆斯特德(Frederick Law Olmsted)纽约中央公园波士顿和华盛顿公园绿地系统5.《设计结合自然》(Design with Nature)6.传统园林学城市园林绿化大地景观规划;7.自然艺术8.梁思成吴良镛汪菊渊北京林学院(现北京林业大学)。

三、判断题1.( X)2.( X)3.(v)4.( X)5.(V四、简答题:1.简述学习园林史的目的与态度。

(较难,理解;园林学科发展)答案要点:(1)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发展创造没有继承就没有发展。

学习前人保留下来的优良的园林文化与技术。

纵观中外园林史的发展变化把握园林学发展的方向。

(2)园林史是一门综合科目,即是科学又是文化艺术。

内容涉及历史文化背景、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建筑、园林植物、园林山石、园林水体等。

(3)在学习园林过程中,要注意两个轴线知识领域的学习,一是横轴,包括环境、生态、美学艺术、植物学、规划设计、园林建筑、工程、养护管理技术等。

二是纵轴,亦即园林历史。

(4 )对园林史要进行批判地学习。

五、名词解释1园林:园林是在一定的地块上,以植物、山石、水体、建筑等为素材,遵循科学原理和美学规律,创造出的可供人们游憩和赏玩的现实生活境域。

2风景园林学:风景园林学(园林学)是综合运用生物科学技术、工程技术和美学理论来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环境资源,协调环境与人类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生态健全、景观优美、具有文化内涵和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的科学与艺术。

第二章中国园林史一、名词解释:1、囿:起源于狩猎,已具备园林的雏形。

是中国古代供帝王贵族进行狩猎、游乐的园林形—式。

通常选定地域后划出范围,或筑界垣。

2010园林史与园林艺术原理- 07 清中叶、清末

2010园林史与园林艺术原理- 07 清中叶、清末

• 乾隆帝弘历,生于康熙五十年 (1711),卒于嘉庆四年(1799)。他 是雍正的第四子,在位60年,退位 后又当了三年太上皇,终年89岁。 乾隆即位之初,实行务实足国, 重视农桑,停止捐纳的政策,平定 叛乱等一系列活动中,充分体现了 他的文治武功,乾隆帝向慕风雅, 精于骑射,笔墨留于大江南北,并 是一个有名的文物收藏家。清宫书 画大多是他收藏的,他在位期间编 纂的《四库全书》共收书3503种, 79337卷,36304册,成为我国古代 思想文化遗产的总汇。 但乾隆为人重奢靡,晚年时国 库财用耗竭,并重用贪官和绅,以 至农民起义在其晚年也已层出不穷, 是清王朝从强盛走向衰败的标志。
第四节 岭南私家园林
• 汉代岭南地区已经出现民间的私家园林,但远不 如中原。清初岭南地区经济比较发达,文化水准 高,私家园林盛行于潮州市、福建和台湾地区。 到清中叶日趋兴旺,在园林布局,空间组合、水 石运用,花木配臵终于形成自己的特点。岭南与 江南、北方鼎立的三大地方风格之一。 • 清浑园、可园、余荫山房、梁园,号称粤中四大 名园。 • 岭南地近澳门、广州,接触西方文明可谓风气先, 细、局部学习西洋式石栏杆,甚至个别园林布局 也能看到欧洲规则式园林的模仿迹象。
避暑山庄特点
• 1、夏季避暑,政治怀柔。 • 2、山林环抱,山水相依。 • 3、前宫后苑,前朝后寝。 • 4、湖光山影,风光无限。 • 5、北部平原,草原风光。 • 6、西北山岳,林木高峻。
清漪园(颐和园)
清漪园是以万寿 山、昆明湖为主 体的大型天然山 水园。明代,万 寿山原名翁山, 昆明湖原名西湖, 玉泉山山形秀美, 时人多以玉泉山 与西湖并称,翁 山山形呆板。翁 山与西湖的位置 虽具有北山南水 的态势,联属关 系却不理想。
第三节 江南私家园林

园林史及园林艺术原理复习资料

园林史及园林艺术原理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部分和填空题部分1、园林:在一定的地块上,以植物、山石、水体、建筑等为素材,遵循科学原理和美学规律,创造出的可供人们游憩和赏玩的现实生活境域。

2、园林史:园林及其相关因素发生、发展演变的历史3、园林艺术:是通过园林的物质实体(要素构成)按照园林匠师的审美意识所创造出的时空的动静空间艺术4、园林美的衡量标准: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5、园林艺术的特征:艺术同性的时代性,民族性,地域性;特有特征有园林艺术的综合性,园林功能与审美的协调性,在工程技术、经济与艺术方面的统一性6、中国古典园林类型:人工山水园和天然山水园7、人工山水园:即在平地上开凿水体,堆筑假山,人为地创造山水地貌,配以花木栽植和建筑营造,或借助于原有地形的营造,加以艺术的加工,把天然山水风景移缩模拟在一个小范围内,在城镇内居多8、天然山水园:局部或全部作为建园基址,然后再配置花木和建筑营造,将原始的地貌因势利导适当调整,加工,改造。

关键在于选择基址。

一般建在城镇附近的山野风景地带(如避暑山庄)8、皇家园林:秦汉至明清均有,皇帝个人和皇家私有;自然式但也要利用其建筑形象和总体布局以显示皇家气派和皇家至尊9、私家园林:属民间的官僚、文人、地主、富商们所有。

受到封建理法的制约。

无论内容或者形式方面都不同于皇家园林(多为宅园,在邸宅后部,前宅后院。

如苏州网师园、拙政园)10、寺观园林:佛寺与道观的附属园林,包括寺观内外的园林环境。

世俗住宅的扩大和宫殿的缩小,多以栽培名贵花木文闻名(如杭州灵隐寺)11、皇家园林的分类:大内御苑,行宫御苑,离宫御苑12、大内御苑:建置在皇城和宫城之内,便于皇帝日常临幸游憩(如故宫内御花园)13、行宫御苑:建置在城都的近郊的风景地带,供皇帝偶一游憩或驻驿之用14、离宫御苑:建置在都城的远郊或者更远风景地带,作为皇帝长期居住处理朝政地方15、中国古典园林雏形源于商代:囿,台,园圃16、囿的定义:囿是围了一定的地域,让天然的草木和鸟兽滋生繁育和收养其中,还筑台掘池,以供帝王贵族狩猎游乐以及欣赏大自然的风光美景之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园林史及园林艺术原理》复习题参考答案或评分要点第一章绪论一.选择题:1.( D )2.( D )3.( B )4.( B )5.( B )6.( A )7.( B )8.( C )9.( A )二、填空题1.植物山石水体建筑2.空间的规划设计景观艺术构成植物栽培土建工程技术3.生物科学技术工程技术美学理论4.欧姆斯特德(Frederick Law Olmsted)纽约中央公园波士顿和华盛顿公园绿地系统5.《设计结合自然》(Design with Nature)6.传统园林学城市园林绿化大地景观规划;7.自然艺术8.梁思成吴良镛汪菊渊北京林学院(现北京林业大学)。

三、判断题1.(×)2.(×)3.(√)4.(×)5.(√)四、简答题:1.简述学习园林史的目的与态度。

(较难,理解;园林学科发展)答案要点:(1)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发展创造没有继承就没有发展。

学习前人保留下来的优良的园林文化与技术。

纵观中外园林史的发展变化把握园林学发展的方向。

(2)园林史是一门综合科目,即是科学又是文化艺术。

内容涉及历史文化背景、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建筑、园林植物、园林山石、园林水体等。

(3)在学习园林过程中,要注意两个轴线知识领域的学习,一是横轴,包括环境、生态、美学艺术、植物学、规划设计、园林建筑、工程、养护管理技术等。

二是纵轴,亦即园林历史。

(4)对园林史要进行批判地学习。

五、名词解释1园林:园林是在一定的地块上,以植物、山石、水体、建筑等为素材,遵循科学原理和美学规律,创造出的可供人们游憩和赏玩的现实生活境域。

2风景园林学:风景园林学(园林学)是综合运用生物科学技术、工程技术和美学理论来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环境资源,协调环境与人类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生态健全、景观优美、具有文化内涵和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的科学与艺术。

第二章中国园林史一、名词解释:1、囿:起源于狩猎,已具备园林的雏形。

是中国古代供帝王贵族进行狩猎、游乐的园林形式。

通常选定地域后划出范围,或筑界垣。

囿中草木鸟兽自然滋生繁育,无异于一座大型的动植物园。

2、文人园林:侠义指文人经营的或者文人所有的园林。

文人凭借他们对自然风景的深刻理解和对自然美的高度鉴赏能力来进行园林的经营,同时也把他们对人生的哲理的体验,宦海沉浮的感怀融注于造园艺术之中,是士流园林之更侧重与以赏心悦目而寄托理想、陶冶性情、表现隐逸者,附着着一层浓重的文人色彩。

广义也泛指那些受到文人趣味浸润而“文人化”的园林。

3、一池三山:一池指太液池,三山指东海里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是我国古代神化传说中的神仙境地。

汉武帝为追求长生不老,听信方士之言,在上林苑建章宫中,模拟海上神山,最早开始了“一池三山”的布局格局,后来演变成历代皇家园林的一种传统格局,在一个宽广的水域中筑三岛象征一池三山的神仙住所。

对我国传统园林直至现代园林的创作均有深远影响。

4、天人合一:是由宋儒提出,但作为哲学思想起源于周代,是中国古典哲学的根本观念之一。

天,就是大自然;人,就是人类;合,就是互相理解,结成友谊。

人类只是天地万物中的一个部分,人与自然是息息相通的一体,人类的政治、伦理等一切社会现象是自然的直接反映。

这种哲学思想对我国古典园林的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决定了中国古典园林从开始就向着风景式方向发展。

5、君子比德:是一种导示人们从伦理、功利的角度认识大自然的意识形态。

就是说,大自然的山林之所以能够引起人们的美感,在于大自然的形象表现出与人高尚品德相类似的特征。

是决定中国古典园林从开始就向着风景式方向发展的一个精神因素。

6、曲水流觞:是中国古代一种民俗,每年农历三月在弯曲的水流旁设酒杯,流到谁面前,谁就取下来喝,可以除去不吉利。

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中进行过描述,对后世影响很大,很多园林中仿造建设弯曲的河道,做曲水流觞景点。

7.澄怀味象:南朝画论家宗炳在《画山水序》中说:“圣人含道映物,贤者澄怀味象。

”“澄怀”是对体验者审美心胸的要求,也就是要求审美主体澄清胸怀,涤除俗念,陶冶出纯净无瑕的审美心胸,这受庄子“心斋”说的影响。

“味象”之“味”,即体味、品味、玩味,也即体验;“象”指客体物象、审美对象。

所谓“澄怀味象”,就是审美主体以清澄纯净、无物无欲的情怀,在非功利、超理智的审美心态中,品味、体验、感悟审美对象内部深层的情趣意蕴、生命精神。

8. 离宫御苑:建置在都城的近郊、远郊的风景地带,作为皇帝长期居住、处理朝政的地方,相当于一处与大内相联系着的政治中心。

9. 行宫御苑:建在都城近郊或远都城的风景优美的地方,或远离都城的风景地带。

供皇帝偶尔游憩之用。

10. 大内御苑:建在首都的宫城和皇城之内,便于皇帝日常游憩。

11. 衙署园林:凡是由地方官署或中央机关职能部门牵头兴建的园林,都应属于“衙署园林”的范畴。

衙署园林建园缘由多是为了提高与改善当地居民的生存环境,追求环境的生态效益、人与自然相互协调的结果。

12. 书院园林:书院,萌芽于唐末时期,形成于五代,盛于宋代。

五代时期,由于烽火连年,学校停办,一些文人学者选择名山胜地,修建房舍,招收生徒,进行讲习活动,作为教学组织的书院。

由此,产生了书院园林。

13. 寺观园林:也称寺庙园林,指佛寺、道观的园林,为中国园林的四种基本类型之一。

广义则泛指整个宗教圣地,其实际范围包括寺观周围的自然环境,是寺庙建筑、宗教景物、人工山水和天然山水的综合体。

14. 皇家园林:“苑”、“囿”、“宫苑”、“园囿”、“御苑”,为中国园林的四种基本类型之一。

中国自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这一阶段,连续几千年的漫长历史时期,帝王君临天下,至高无上,皇权是绝对的权威。

像古代西方那样震慑一切的神权,在中国相对皇权而言始终是次要的、从属的地位。

与此相适应的,一整套突出帝王至上、皇权至尊的礼法制度也必然渗透到与皇家有关的一切政治仪典、起居规则、生活环境之中,表现为所谓皇家气派。

园林作为皇家生活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有别于其他园林类型的皇家园林。

15. 私家园林:一类属于王公、贵族、地主、富商、士大夫、地主等私人所有的园林,称为私家园林。

古籍里称之为园、园亭、园墅、池馆、山池、山庄、别墅、别业等。

16. 林卡:藏语词汇,汉语译为园林。

17.《园冶》:中国古代造园专着,也是中国第一本园林艺术理论的专着。

作者为明代计成(字无否),它直观解读中国古代宅院,别墅营造的择地之要,相地风水,亭台门窗,墙垣屋宇,铺地装折,选石掇山,理水,以及草、木、花、竹营景之学。

18.《一家言》:又名《闲情偶寄》,为李渔重要着作之一。

内容包含戏曲理论、饮食、营造、园艺、养生等。

在中国传统雅文化中享有很高声誉,被誉为古代生活艺术大全,名列“中国名士八大奇着”之首。

19.《长物志》:是明代苏州文人文震亨撰着的一部关于生活和品鉴的笔记体着作。

所谓“长物”,即多余之物。

其内容广泛,分室庐、花木、水石、禽鱼、书画、几榻、器具、衣饰、舟车、位置、蔬果、香茗十二个部分。

20. 写意山水园:以诗情画意融入山水为创作特色的园林,始于魏晋南北朝,到了宋代,中国的写意山水园风格得以最终完成。

写意山水园受到写意山水画美学思想的影响,追求幽寂脱俗、自然雅致的风格,色彩的应用上以自然、淡雅、平静为主,建筑轻巧纤细、玲珑剔透。

21. 集锦式园林:所谓集锦式的园林体系,主要是指凭借封建帝王的权势,集中全国财力、物力和能工巧匠,将国内国外各类园林的精华,以及山水诗、山水画中所描绘的自然情致,仙居幻境,移植仿建于皇家苑囿之中,形成荟萃名园、景象万千的园林景观。

这是北京乃至中国古典园林文化发展到鼎盛时期的一个显着标志。

22. 掇山:是用自然山石掇叠成假山的工艺过程。

包括选石、采运、相石、立基、拉底、堆叠中层、结顶等工序。

23. 理水:园林水景创作称之为理水。

24. 借景:有意识地把园外的景物“借”到园内视景范围中来。

园林中的借景有收无限于有限之中的妙用。

借景分近借、远借、邻借、互借、仰借、俯借、应时借七类。

25. 框景:园林中的建筑的门、窗、洞、或者乔木树枝抱合成的景框,往往把远处的山水美景或人文景观包含其中,这便是框景。

26. 夹景:当风景点的远方,或自然的山,或人文的建筑(如塔,桥等),他们本身都很有审美价值,如果视线的两侧大而无当,就显得单调乏味,如果两侧用建筑物或者树木花卉屏障起来,使得风景点的更显得有诗情画意,这就是夹景。

27园林史:园林及其相关因素发生、发展、演变的历史。

二、填空:1、囿台2、商殷3、囿台园圃4、帝王狩猎观天象通神明5、沙丘苑台灵囿灵台灵沼6、章华台姑苏台7、瓦高台政治军事生活享乐8、战国9、金谷园10、木梁架结构11、一池三山12、西汉13、天人合一思想君子比德思想神仙思想14、兰池宫15、兰池宫16、上林苑建章宫17、上林苑18、建章宫19、上林苑一池三山园中园20、观赏21、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敦煌石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22、南京栖霞寺山东灵岩寺湖北玉泉寺浙江国清寺23、舍宅为寺24、崇拜生活前导游览25、“由俗入清、渐入佳境”26、邺城铜雀台27、铜雀台金虎台冰井台28、洛阳29、华林园30、西苑31、浣花溪草堂履道坊宅园或庐山草堂辋川别业32、丛林溪流山道丛林综合33、魏晋南北朝34、写实写实与写意相结合35、长安城36、兴庆宫37、华清宫38、曲江池曲水流觞39、小40、纤巧秀丽成熟41、设计模数工料定额制度42、东京(开封)西京(洛阳)临安(杭州)吴兴平江(苏州)43、寿山艮岳44、花园宅园游息园(别业类)45、私家文人46、宋47、简远疏朗雅致天然48、隋唐大明宫(或兴庆宫或太极宫)西苑华清宫49、东京(开封)50、艮岳51、沧浪亭52、南宋苏堤春晓曲苑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柳浪闻莺花港观鱼雷峰夕照双峰插云南屏晚钟三潭印月(写出5个即可)53、太液池方丈瀛洲蓬莱54、颐和园避暑山庄拙政园留园55、万寿山香山玉泉山静明园静宜园清漪园畅春园圆明园56、北宋苏舜钦57、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58、圆明园59、沧浪亭60、文震亨61、简远疏朗天然雅致62、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63、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64、万寿山昆明湖65、李渔66、花石纲67、雷金玉68、江南北方岭南69、《花谱》70、艺圃71、冠云峰瑞云峰岫云峰72、戈裕良73、留园74、梁园可园清晖园余荫山房75、四时田园杂兴76、延光阁77、清78、涵碧山房林泉耆硕之馆五峰仙馆79、白马80、万卷81、深圳佛罗里达82、梅83、艮岳《艮岳记》84、颐和园避暑山庄三、选择:1、C2、B3、D4、B5、C6、B7、D8、D9、A10、C 11、B12、A13、C14、D15、B16、B17、A18、D19、A20、A 21、C22、A23、D24、A25、A26、C27、B28、B29、B30、C 31、D32、C33、D34、A35、A36、B37、B38、B39、A40、D四、判断: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五、简答题:1、简述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和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