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必修一助学稿 共点力的平衡条件

合集下载

高中物理部编必修第一册点力的平衡

高中物理部编必修第一册点力的平衡

可求得:h =µb = 0.4×6 m =2.4 m 滑梯至少要2.4 m高,儿童才能从滑梯上滑下。
(1) (2)
新知讲解
【例题 2】生活中常用一根水平绳拉着悬吊重物的绳索来改变或固定 悬吊物的位置。如图所示,悬吊重物的细绳,其O点被一水平绳BO牵 引,使悬绳AO段和竖直方向成θ角。若悬吊物所受的重力为G,则悬 绳AO和水平绳BO所受的拉力各等于多少?
( A ) 二、物体平衡条件的应用
1、物体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物体重50N,受到斜向上方向与水平面成30°角的力F作用,F=50N,物体仍然静止在地面上,如图所示,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N,地面的支

新知讲解
分析:将滑梯抽象为一个斜面的模型如图乙所示,以正在匀速滑
下的小孩为研究对象。小孩受到三个力的作用:重力G、斜面的支持力
FN和滑动摩擦力Ff 。 当这三个力的合力为0时,小孩能
FN
Ff
B
在滑板上获得一定速度后匀速滑下,则
斜面的高度即为所要求的滑梯的高度。
A θG
C
新知讲解
解:在图中,沿平行和垂直于斜面两个方向建立直角坐标系。把重
新知讲解
【分析】分析小球受力情况:重力G,细线的拉力T和半球面的支
持力N,作出N、T的合力F,根据三角形相似法分析N、T的变化。
【解答】以小球为研究对象,分析小球受力情况:重力G,细线的
拉力T和半球面的支持力N,作出N、T的合力F,由平衡条件得知
F=G。
F
O1
T
NA
G
O
新知讲解
解:以小球为研究对象,分析小球受力情况:重力G,细线的拉力T和
共点力的平衡
新知导入
提问:什么是共点力?

共点力的平衡条件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点全归纳2021

共点力的平衡条件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点全归纳2021

共点力的平衡条件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点全归纳2021如果几个力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或者它们的作用线相交于同一点(该点不一定在物体上),这几个力叫做共点力。

下面是小偏整理的共点力的平衡条件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点全归纳2021,感谢您的每一次阅读。

共点力的平衡条件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点全归纳2021共点力如果几个力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或者它们的作用线相交于同一点(该点不一定在物体上),这几个力叫做共点力。

寻找共点力的平衡条件1.物体保持静止或者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叫平衡状态。

2.物体如果受到共点力的作用且处于平衡状态,就叫做共点力的平衡。

3.二力平衡是指物体在两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其平衡条件是这两个离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多力亦是如此。

4.正交分解法:把一个矢量分解在两个相互垂直的坐标轴上,利于处理多个不在同一直线上的矢量(力)作用分解。

第六节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1.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作用力时,同时也受到另一物体对它的作用力,这种相互作用力称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2.力的性质:物质性(必有施/手力物体),相互性(力的作用是相互的)3.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同:等大,反向,共线异:相互作用力具有同时性(产生、变化、小时),异体性(作用效果不同,不可抵消),二力同性质。

平衡力不具备同时性,可相互抵消,二力性质可不同。

牛顿第三定律1.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牛顿第三定律适用于任何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与物体的质量、运动状态无关。

二力的产生和消失同时,无先后之分。

二力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各自分别产生作用效果。

物理学习方法指导1.重视常规学习(1)研读课本。

军队不打无准备之仗,学习物理也是如此。

新学期的书发下来,希望你能够拿起物理课本,翻开美如画的篇章,顺着目录,大致了解本学期的内容;每章、每节上课前,再次提前预习,你心存大量疑惑,等待在课堂上与老师一起揭开谜底;复习时,课本要一遍又一遍地反复复习,“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而且每一次你都会有新发现。

新人教版必修1高中物理3.5共点力的平衡

新人教版必修1高中物理3.5共点力的平衡

Fsin30°=(M+mA+mB)g,可见FN小于(M+mA+mB)g,故B错误;
水平方向有Ff=Fcos30°=mBgcos30°= mB3 g,故C正确。
法二:正交分解法 如图乙所示,将拉力F1分解,根据物体受力平衡可得
F1sin30°=F=mPg, F2=F1cos30° 后面的分析过程同法一。 答案:100 N BC段细绳即将拉断
【规律方法】受力平衡问题的处理方法 (1)当物体受到三个共点力的作用而平衡时,一般利用 力的合成和分解,构建矢量三角形,常用的方法有图解 法和相似三角形法。 (2)当物体所受到的力超过三个时,一般采用正交分解 法。
第二步:计算
根据三角函 数、勾股定 理、等边三 角形、相似 三角形等计 算合力(或 分力)
根据平 衡条件 确定与 合力 (或分 力)平 衡的力
适用情景
受力个数 ≤3 已知力个 数=2
受力个数 ≤3 已知力个 数=1
【思考·讨论】 情境:图甲物体静止于斜面上;图乙物体沿斜面匀速下 滑;图丙物体到达光滑斜面的最高点;图丁物体与斜面 一起向左加速运动。
A.力F的大小为mBg
B.地面对C的支持力等于(M+mA+mB)g
C.地面对C的摩擦力大小为
mBg
D.mA=mB
3
2
【解析】选A、C、D。对小球B受力分析,水平方向有 Fcos30°=FTbcos30°,得FTb=F,竖直方向有Fsin30°+ FTbsin30°=mBg,解得F=mBg,故A正确;对小球A受力分析, 竖直方向有mAg+FTbsin30°=FTasin60°,水平方向有 FTasin30°=FTbsin60°,联立解得mA=mB,故D正确;以A、 B、C整体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竖直方向有FN+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第三章第5节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及其应用课件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第三章第5节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及其应用课件
1、书本第90页,请 用分解法做一下例1 2、导与练大本小本 相应内容
2 2x
习题巩固
例2如图所示,光滑半球形容器固定在水平面上, 0为球心。一质量为m的小滑块,在水平力F的 作用下静止于P点,设滑块所受支持力为FN, OP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 F=mg/tanθ B. F=mgtanθ C. FN=mg/tanθ D. FN=mgtanθ
课后作业
三个共点力的平衡条件:F合=0
在三个共点力作用下的物体,保持平衡的条件是什么?
F合=0
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等大反向 在共点力作用下
那么N个共点力的平衡条件是什么?
物体平衡的条件 是F合=0
F合=0
任意一个力与剩余(N-1)个力的合力等大反向
1.在科学研究中,可以用风力仪直接测 量风力的大小,其原理如图所示。仪器中 一根轻质金属丝悬挂着一个金属球。无风 时,金属丝竖直下垂;当受到沿水平方向 吹来的风时,金属丝偏离竖直方向一个角 度。风力越大,偏角越大。通过传感器, 就可以根据偏角的大小指示出风力。那么 风力大小F跟金属球的质量m、偏角θ有什 么样的关系呢?(重力加速度为g)
(1)静止状态特征v=____0___、a=___0____ (2)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特征:v ___≠_0___、a= ____0___
课堂小结
3 共点力的平衡条件
二力平衡 两力等大反向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F合=0
三力平衡 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等大反向
多力平衡 任意一个力与剩余(N-1)个力的合力等大反向
三、共点力的平衡条件
1、二力平衡 物体在两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其平衡条件是这两
个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同一条直线上。F合=0

高一物理重点知识归纳之共点力的平衡条件

高一物理重点知识归纳之共点力的平衡条件

高一物理重点知识归纳之共点力的平衡条件高一物理重点知识归纳之共点力的平衡条件一、共点力的平衡1、共点力力的作用点在物体上的同一点或力的延长线交于一点的几个力叫做共点力。

能简化成质点的物体受到的力可以视为共点力。

2、平衡状态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称为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平衡状态的实质是加速度为零的状态。

3、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即F=0。

若采用正交分解法求解平衡问题,则平衡条件应为。

二、共点力平衡条件的推论1、二力平衡:如果物体在两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这两个力必定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为一对平衡力。

若物体所受的力在同一直线上,则在一个方向上各力的大小之和,与另一个方向各力大小之和相等。

2、三力平衡:三个不平行力的平衡问题,是静力学中最基本的问题之一,因为三个以上的平面汇交力,都可以通过等效方法,转化为三力平衡问题。

为此,必须首先掌握三力平衡的下述基本特征:(1)物体受三个共点力作用而平衡,任意两个力的合力跟第三个力等大反向(等值法)。

(2)物体受三个共点力作用而平衡,将某一个力分解到另外两个力的反方向上,得到的两个分力必定跟另外两个力等大反向(分解法)。

(3)物体受三个共点力作用而平衡,若三个力不平行,则三个力必共点,此即三力汇交原理(汇交共面性)。

(4)物体受三个共点力作用而平衡,三个力的矢量图必组成一个封闭的矢量三角形。

3、多力平衡:如果物体受多个力作用处于平衡状态,其中任何一个力与其余力的合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点拨:在进行一些平衡类问题的定性分析时,采用共点力平衡的相关推论,可以使问题简化。

一、求解平衡问题的基本思路平衡类问题不仅仅涉及力学内容,在电磁学中常涉及带电粒子在电场、磁场或复合场中的平衡,通电导体棒在磁场中平衡,但分析平衡问题的基本思路是一样的:(1)明确平衡状态(加速度为零);(2)选对象:根据题目要求,巧选某平衡体(整体法和隔离法) 作为研究对象;(3)受力分析:对研究对象作受力分析,规范画出受力示意图;(4)选取合适的解题方法:灵活运用力的合成法、正交分解法、矢量三角形法及数学解析法;(5)列方程求解:根据平衡条件,列出合力为零的相应方程,然后求解,对结果进行必要的讨论。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及其应用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及其应用

(精心整理,诚意制作)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及其应用一、知识点整合1 物体的受力分析物体的受力分析是解决力学问题的基础,同时也是关键所在,一般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的步骤如下:1.明确研究对象.在进行受力分析时,研究对象可以是某一个物体,也可以是保持相对静止的若干个物体.在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时,灵活地选取研究对象可以使问题简化.研究对象确定以后,只分析研究对象以外的物体施予研究对象的力(既研究对象所受的外力),而不分析研究对象施予外界的力.2.按顺序找力.重力、弹力、后摩擦力(只有在有弹力的接触面之间才可能有摩擦力).3.画出受力示意图,标明各力的符号4.需要合成或分解时,必须画出相应的平行四边形【例1】(2007年山东卷)如图所示,物体A靠在竖直墙面上,在力F作用下,A 、B保持静止.物体B的受力个数为( )A.2 B.3 C.4 D.5【解析】以物体B为研究对象,B受重力,向上的外力F,A对B的压力N,物体B有相对A上移的运动的趋势,故A对B的静摩擦力沿斜边向下.如图所示:【答案】C【规律总结】进行受力分析时必须首先确定研究对象,再分析外界对研究对象的作用,本题还可以分析A的受力,同学不妨一试.2 共点力作用下的物体的平衡1.共点力:几个力如果作用在物体的,或者它们的作用线,这几个力叫共点力.2.平衡状态:物体的平衡状态是指物体 .3.平衡条件:共点力平衡的条件为物体受合力为0推论:(1)共点的三力平衡时,其中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等大反向.(2)物体受n 个力处于平衡状态时,其中n -1个的合力一定与剩下的那个力等大反向. 【例2】人站在自动扶梯的水平踏板上,随扶梯斜向上匀速运动,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A.人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B.人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的作用C.人受到的合外力不为零D.人受到的合外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 答案 A解析由于人做匀速运动,所以人所受的合外力为零,水平方向不可能受力的作用 二、共点力平衡的处理方法 1.三力平衡的基本解题方法 (1)力的合成、分解法:即分析物体的受力,把某两个力进行合成,将三力转化为二力,构成一对平衡力。

高中物理必修一 第六节 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及其应用

高中物理必修一 第六节 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及其应用

(2)三力平衡:如图1所示,物体受到F1、F2、F3 三个力的作用处于平衡状态,我们可以先把其中的两个 力F1、F2合成得到F′,则相当于物体受到F′和F3两个力 作用,所以F′和F3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即F1和F2的 合力与F3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如图2所示),同样,我 们可以得到F2、F3的合力与F1大小相等,方向相反;F1 和F3的合力与F2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即①三力平衡 时,任意两个力的合力F都与第三个力等值反向,作用
时间内两者相对位置不发生变化,例如,A、B两个物体 叠放在一起,A相对B保持静止,如图所示,此时A物体 一定处于平衡状态吗?我们说:不一定.因为A有可能与 B以相同的加速度一起做变速运动.要判断物体是否处于 平衡状态,必须选择地面或者相对地面不动的物体做参 考系.如果A与B一起相对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或保持静 止,则A处于平衡状态;如果A与B一起相对地面做变速 直线运动,则A不处于平衡状态.
③力学中,当物体缓慢移动时,往往认为物体处于 平衡状态.
2.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 要使物体保持平衡状态,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必须满 足一定的条件,这个条件叫作平衡条件. 通过实验我们得到共点力平衡的条件是物体所受的 合力为零,即F合=0.
3.力的平衡特点. 作用在物体上的几个共点力的合力为零,这种情形 叫作共点力的平衡.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而平衡常称为 二力平衡,这两个力互称为平衡力;物体受到三个共点 力作用而平衡的情形常称为三力平衡;多个共点力作用 下的平衡常称为多力平衡. (1)二力平衡. 根据平衡条件可知:处于二力平衡的物体所受的两 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力的作用线在同一直线上.这 两个力也叫一对平衡力.
第三章 相互作用
第六节 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及其应用
学习目标

高一物理共点力的平衡条件

高一物理共点力的平衡条件

F 0 F 0 F 0
x y
⑤解方程(组),必要时验证结论。
5.三段不可伸长的细绳OA、OB、OC能承受的最大拉力 相同,它们共同悬挂一重物,如图示。其中OB是水平 的,A端、B端固定。若逐渐增加C端所挂物体的质量, 则最先断的绳: A A.必定是OA ; B.必定是OB; C.必定是OC ; O B D.可能是OB,也可能是OC 。
A. μmg B. μ(mg+Fsinθ) C. μ(mg-Fsinθ) D. Fcosθ
θ
此题答案: B、D
第五节 共点力的平衡条件
2.某公园要在儿童乐园中建一座滑梯,已知斜面与物体 间滑动摩擦因数μ= 0.75,那么倾角θ至少要多少度儿 童在斜面上才可以由静止开始滑下?
要多少 度?
此题答案: 倾角θ至少要37°
根据平衡的特点,由力的几何结构可知: B
G/2 3 1. F 5 B
FA = FB = 5G/6 = 5N
2.细绳的长度保持不变,当A点缓缓下移 C 的过程中,由力的矢量三角形保持不变, 则绳中的拉力不变。
D
; 武汉租父母 ;
宏七现在没事吧?你尔子他们都没事吧。""邪天是被北王候请来の,北王候已经被咱给杀了,北王候府也被咱夷为平地了丶"根汉沉声说:"只有宏七壹个人元灵碎裂了其它人,都安全无事。""元灵碎裂?那,那他?"红柳听到这个词,也是壹头暗色丶壹般来说,元灵碎裂,想再恢复真の太难了丶"神 光十八世将他の元灵碎片带走了,说是温养个壹千多年应该是可以恢复の丶"根汉说丶"那就好呀,神光十八世成名已久,在仙路上是老怪物壹般の人物了。"红柳长出了壹口气:"那你也想开壹些,就当是与他分别壹千多年吧,漫漫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X中学高一年级物理助学稿
一、课题信息课型新授课上课时间2014年月日课题必修一3-5 共点力的平衡条件课时1课时
执笔审核高一物理备课组上课班级高一()班
三维目标
学习重点1.共点力和共点力的平衡条件
2.用共点力的平衡条件解决有关问题
【知识与技能】
1、识记共点力
2、理解共点力的平衡条件
3、会运用共点力的平衡条件解决有关问题【过程与方法】
1、能通过实验探究归纳出共点力的平衡条件
2、体验实验探究的过程,得到探索发现的快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总结总结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科学求实的科学思维方式,深刻理解实验在物理学中的重要地位。

1、培养学生合作、交流、互动的精神。

学习难点
用共点力的平衡条件
解决有关问题
学法探究
1.条件法
2.图解法
3.正交分解法
4.作图法
二、自主学习(学会:抓关键、理脉络、找方法)
预习中的学习收获预习中的学习疑惑
1.有关概念
2.有关公式
3.有关性质
4.定理/定律
三、助学过程
学生活动学法指导
预习检测内容1.物体处于静止或者保持____ __________的状态,称为物
体的平衡状态。

如桌面上静止的书、弹簧上静止的小球和在吊
环上静止的运动员等,都处于平衡状态。

2.高中物理研究的物体平衡包括以下两种情况
(1)静态平衡:是指物体处于__ ____状态,其本质特征是物体所
受合力为___ _,运动学特征为____ __为零,________也为零.
(2)动态平衡:是指物体处于________ ________状态,其本质特
征仍是物体所受合力为零,运动学特征为______恒定,________
为零.
3.对平衡状态的理解
若a=0且________是物体保持静止状态的充要条件;若a≠0,
v=0,只能说物体的瞬时速度为零,而不能说物体处于平衡状
态.平衡状态的根本特征是________而非________.
4.平衡条件
物体在共点力作用下的平衡条件是所受合外力为_ ___.
预习
成果
展现
各学习小组汇
报预习情况,让
学生互相提问、
质疑和解答,体
现生生互动。

疑难问题讨论学生
沟通
交流
教师释疑解难
实验探究探究共点力的平衡条件(见实验册内容)小组
合作
探究
教师指导
学生实验实验结论:
解题方法探究例1物体在共点力作用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速度在某一时刻等于零时,物体一定处于平衡状态
B.物体相对另一物体保持静止时,物体一定处于平衡状态
C.物体所受合力为零时,就一定处于平衡状态
D.物体做匀加速运动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变式训练1下列物体中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A.静止在粗糙斜面上的物体
B.沿光滑斜面下滑的物体
C.在平直路面上匀速行驶的汽车
D.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在刚开始下落的一瞬间
例2如图2所示,在倾角为α的斜面上,质量为m的物体在
水平力F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试分析该物体的受力情况.
小组
合作
学习
师生
互动
图2 图3
变式训练2如图3所示,一球A夹在竖直墙与三角形劈B的斜面之间,三角形劈的重力为G,劈的底部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劈的斜面与竖直墙面是光滑的,劈的斜面倾角为45°.问:欲使劈静止不动,球的重力不能超过多大?(设劈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例3如图4所示,把球夹在竖直墙AC和木板BC之间,不计摩擦,球对墙的压力为F N1,球对板的压力为F N2,在将板BC 逐渐放至水平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F N1和F N2都增大B.F N1和F N2都减小
C.F N1增大,F N2减小D.F N1减小,F N2增大
图4 图5
变式训练3如图5所示,电灯悬挂于两墙壁之间,更换水平绳
OA使连接点A向上移动,而保持O点的位置不变,则A点向
上移动时()
A.绳OB的拉力逐渐增大
B.绳OB的拉力逐渐减小
C.绳OA的拉力先增大后减小
D.绳OA的拉力先减小后增大
四、达标反馈测评
1.若一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则此物体一定是()
A.静止的B.匀速直线运动C.速度为零D.合力为零
2.如图6所示,地面上斜放着一块木板AB,上面放一个木块,木块相对斜面
静止.设斜面对木块的支持力为F N,木块所受摩擦力为f.若使斜面的B端缓慢
放低时,将会产生下述的哪种结果()
A.F N增大,f增大B.F N增大,f减小
C.F N减小,f增大D.F N减小,f减小
先由学习小
组抢答,再互
评、解答,后
由教师归纳
释疑。

图6 图7
3.如图7,物体m静止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用水平力F推物体m,若F由零稍微增大一些,但m仍静止,则()
A.物体m受到的静摩擦力一定减小B.物体m受到的合外力不变
C.斜面受到的压力增大D.物体m对斜面的静摩擦力一定增大
4.如图8所示,一木板B放在水平地面上,木块A放在B的上面,A的右端通过轻质弹簧秤固定在直立的墙壁上,用F向左拉动B,使它以速度v运动,这时弹簧秤示数为F T.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F
A.木板B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
T
F
B.地面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
T
F
C.若木板以2v的速度运动,木块A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等于2
T
F
D.若2F的力作用在木板上,木块A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等于
T
图8五、家庭作业(课后作业)
六、知识拓展(供学有余力的同学学习——要点提炼)
一、平衡状态
1.平衡状态
一个物体在共点力作用下,如果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则这个物体就处于平衡状态。

如光滑水平面上匀速滑动的物块;沿斜面匀速下滑的木箱;天花板上悬挂的吊灯等.这些物体都处于平衡状态.
2.分类: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分为两种情形 静平衡(物体静止)
动平衡(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3.对静止的理解
静止与速度v =0不是一回事,物体保持静止状态,说明v =0,a =0,两者同时成立,若仅是v =0,a ≠0,如竖直上抛到最高点的物体,此时物体并不能保持静止,上抛到最高点的物体并非处于平衡状态。

二、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和求解方法 1.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
⑴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其加速度a =0,由牛顿第二定律F =ma 知,物体所受合力F 合=0,即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力学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⑵F 合=0,则在任一方向上物体所受合力也为零.将物体所受的共点力正交分解,则平衡条件可表示为下列方程组:________________. 2.求解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的方法
⑴三角形法:这种方法主要用来解决三力平衡问题.根据平衡条件并结合力的合成或分解的方法,把三个平衡力转化为三角形的三条边,然后通过解三角形求解平衡问题.解三角形的多数情况是解直角三角形,如果力的三角形并不是直角三角形,能转化为直角三角形的尽量转化为直角三角形,如利用菱形的对角线相互垂直的特点就得到了直角三角形.不能转化为直角三角形时,可利用力的三角形与空间几何三角形的相似等规律求解。

⑵正交分解法:正交分解法在处理四力或四力以上的平衡问题时非常方便.将物体所受各个力均在两互相垂直的方向上分解,然后分别在这两个方向上列方程,此时平衡条件可表示为
⎩⎪⎨⎪⎧
F x =0F y =0。

七、本章节知识框架构建(以思维导图、知识树等形式→课后完成)
八、学习反思,问题反馈。

我的学习收获我的学习疑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