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南朝政权与江南地区的开发
七年级历史上册课-东晋南北朝政局与江南地区的开发

• 大量劳动人手; • 先进工具和经验;
投鞭断流 草木皆兵 风声鹤唳
东晋的胜利对南方经济的发展有 什么重要意义?
阻止了游牧民族南下,使南方 经济发展的进程没有被打断。
江南经济的发展
翻车
农业
牛耕
江南经济的发展
湖田
农业
江南经济的发展
农业
1、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精确 到小数点后7位,领先世界近一 千年。
2、论文集《缀术》在唐朝时被 用作学校的课本,后来传到日 本、朝鲜,也被用作教材。
著《齐民要术》,我国现存的 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 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地理学 郦道元 北魏
著《水经注》,是一部综合性 的地理学专著。
课堂练习
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人南
迁给南方经济带来的主要影响不包
括( )
A.为南方补充了劳动力 B.带去了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工具和 经验 C.江南人口增多,人民生活水平相对 下降 D.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
4.北方移民南下后,主要分布在
什么地区( )
A.长江中下游地区 B.黄河中下游地区 C.长江中游地区 D.黄河中游地区
怎样看待人口流动现象?
当堂训练
(一)选择题
1.我国第一次人口大迁徙的高潮
出现在() A.东汉末年 B.西晋初年 C.西晋末年 D.东晋初年
2.东晋南朝江南地区经济得以迅速
开发的主要原因是( )
A.南方生产工具先进 B.南方自然条件好 C.北方农民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 技术
D.南方统治者施行仁政
兴修水利
南方出现麦稻兼作
双季稻
江南经济的发展
纺织业
4.1.2 东晋南朝政局与江南地区的开发

洒泉
北凉 姑臧
前凉 后凉
夏
统 万城 乌 审旗 南
后燕
定州
中山
渤海
南凉
乐都 西秦 苑川
兰 州东
前赵 前秦 后秦
西 安西 北
水
后赵 襄国 南燕 邢台 前燕 临 漳西 南 广 固
青 州西 北
雍 丘杞 县
十
成 (汉 )
长安 六
淮
国
水 东 南京
建康
江
成都
长
海
东
郁 水
晋
夷 洲 南海 ( 涨海 )
东晋南朝政局
1.东晋的建立
7.下图反映的是江南地区得到开发哪一个原因 A.江南战乱少,社会秩序相对稳定 B.江南地区温暖湿润,自然条件优越 C.北方人口南迁带去了技术和劳动力 D.南方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 8.图中两种人口迁移分别产生的影响是 A.北方战乱,江南开发 B.北方民族融合,南方混乱 C.北方民族融合,江南得到开发D.南北方同时战乱 9.下列关于江南经济开发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北人南迁是江南经济开发的最重要的原因 B.东晋取得淝水之战的胜利为江南经济的发展提 供了相对稳定的环境 C.江南开发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 D.江南的农业以种植小麦为主
公元317年, 皇族司马睿 在南方重建 晋朝,定都建 康(今江苏南 京),史称东 晋。
指世代为官的名门望族
乌衣巷
刘禹锡(唐)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2.前秦政权
4世纪后期,氐族 人建立前秦政权 这个人是谁?做了什么?
前秦王符坚.重视 人才,励精图治,统 一了北方黄河流域
巨鹿之战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3.南朝政权更替 420年,东晋被其大将刘裕建立的宋取代。 此后160多年间,南方先后经历了宋、齐、梁、 陈四个朝代,都城都在建康,历史上总称南 朝。
2023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解读第四单元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素养导学】史料实证:结合材料分析东晋南朝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的原因、表现和影响。
时空观念:了解东晋南朝时期的政权更替。
唯物史观:通过南北方人民共同开发江南,认识到人民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知识构建】一、东晋的兴亡和南朝的政治1.简述东晋的建立和兴亡过程。
(1)建立:317年,司马睿重建晋王朝,以建康为都城,史称东晋。
(2)北伐:东晋初期多次北伐,因缺少后援,未能恢复中原。
(3)发展:东晋成功抵御了来自北方的军事威胁,统治局面相对稳定,社会经济有所发展。
(4)灭亡:420年,东晋灭亡。
2.南朝的政治:宋、齐、梁、陈,都城都在建康(南京) 。
【思维导引】南京是六朝(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古都。
二、江南地区的开发1.南朝时期,“江南之为国盛矣”的原因是什么?(1)北方人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
(2)自然条件优越,社会比较安定。
(3)南下移民和南方当地民众的共同努力。
2.“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是南方农业发展的表现,此外,南方经济发展还有哪些表现?【思维导引】东晋南朝时,江南地区虽然得到开发,但是仍然落后于北方地区。
江南地区的开发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
【史料研习】(东晋时期)晋主虽有南面之尊,无总御之实,宰辅执政,政出多门,权去公家,遂成习俗。
——《晋书·姚兴载记》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宋书》【时空观念】经济重心南移(前两个阶段)魏晋时期,人口迁移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相互影响。
【任务一】【历史故事中的家国情怀】祖逖年轻时胸怀大志,勤奋练武,夜半闻鸡起舞,随时准备报效国家。
西晋末年,他流亡江南,要求司马睿出兵北伐。
司马睿令其自行招募军队,祖逖只好带领亲族、同乡100多家,于313年渡江北上。
船到中流,他站立船头,慷慨激昂地击楫说:“祖逖如不扫清中原,誓不再回江东!”跟随的人都被他的豪情壮志感动。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3、影响:江南地区的开发为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
培养学生从教材中获取和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
东晋的兴亡
播放视频结合教师讲解:
东晋的建立、东晋的政治局面、东晋的灭亡
阅读、记忆
知道闻鸡起舞的典故、淝水之战
南朝的政治
出示图片,教师讲解
观看图片并记忆
用图片形式,更加直观的反映南朝的地理位置及其朝代更迭,使学生对这一历史时期的认识更加深刻。
四、学习重难点
重难点
江南地区的开发
五、教学资源
教学支持
资 源
课件(视频、 史料、图สมุดไป่ตู้过程
环节
安排
学习
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设计
意 图
环节一:
导 入
新 课
“江南地区”的引入
播放“水墨江南”视频,引入情境。
观看视频,回答问题,答出本课学习的中心内容“江南地区”。
环节四:
课堂练习题
相关
试题
大屏幕出示几道题
学生回答
题目设置难易适中,增强学生的信心及参与度。
环节五:
课 堂
小 结
以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小结
将思维导图框架
画到黑板上,与同学们一起归纳。
在自己的导学案上总结归纳
给学生最大的自由度真正做到自己归纳总结
环节六:
布 置
作 业
完善归纳总结
请同学们回去后继续完善对本课知识点的归纳总结,完成导学案上的作业。最后在白居易的《忆江南》赏析中结束本课学习。
记录作业、欣赏《忆江南》
培养学生自主归纳相关知识点的能力
板 书
设 计
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教学目标】1.知道东晋的兴亡,南北朝的更替。
2.初步了解江南地区的开发。
【教学重点】1.北方人口南迁。
2.江南地区的开发。
【教学难点】南北朝局面的形成,南朝政权更替频繁的原因。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江南地区指的是长江中下游以南的广大地区。
《史记·货殖列传》是这样描写江南的:“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
”意思是:楚越地区,地广人稀,以稻米为饭,以鱼类为菜,刀耕火种,水耨除草,瓜果螺蛤,不须从外地购买,便能自给自足。
地形有利,食物丰足,没有饥馑之患,因此人们苟且偷生,没有积蓄,多为贫穷人家。
《宋书·孔季恭传》是这样描写江南的:“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
……渔盐杞梓之利,充牣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意思是:江南这里作为国家真是太繁荣昌盛了,土地广茂,田野肥沃,老百姓勤劳而且本份于自己的工作(不是刁民),一年的丰收,能够让很多郡县都不愁吃喝。
渔业、盐业和矿业都很发达,能够供应各地需求,丝绸布匹棉花的富饶,能够让天下老百姓都穿上衣服。
两则描写对比我们可以看出:江南地区江南经济迅速发展,由贫穷变富裕了。
那么,是什么原因使江南地区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呢?这是我们学习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的重点,下面请同学们依据导读提纲预习课本。
课件展示导读提纲1.东晋建立于什么时间?建立者是谁?东晋灭亡于什么时间?2.南朝包括哪些王朝?3.宋、梁的统治如何?有什么影响?4.哪些因素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江南地区的开发的具体表现有哪些?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一、东晋的兴亡1.学生依据课本简述东晋的建立。
2.学生依据课本简述“王与马,共天下”的故事。
3.学生简述祖逖北伐的故事:南迁的北方人,怀念家乡,希望晋朝能恢复中原。
他们之中的杰出人物祖逖,为恢复中原作出了努力。
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8课 东晋南朝政治和江南地区的开发 教案

第18课《东晋南朝政治和江南地区的开发》教案一、新课程标准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人口迁徙和区域开发,认识这一时期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特点及其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
二、内容分析本课主要学习三部分内容:东晋的兴亡、南朝的政治和江南地区的开发,分别从政治、经济两方面介绍江南的发展。
东晋、南朝的统治,为江南地区的开发提供了重要条件。
学习这三部分,首先要了解三国以来南北政权更替的历史。
北方地区自西晋灭亡之后,相继建立起许多割据政权,这种政治局面一方面造成了农业经济的萧条和衰落,另一方面使大批北方人民南下,为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极大地促进了江南地区经济的开发。
南方地区在东晋南朝时期,战乱较少,社会稳定,统治者大都注重发展农业,积极兴修水利,推广先进生产技术,改变了江南农业“火耕水耨”的原始耕作状况,转而进入精耕细作阶段。
这样,江南很快形成为新的农业经济区,同时手工业、商业也得到迅速发展,使南北经济的发展趋向平衡。
三、教学目标1.了解东晋、南朝时期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知道这一时期政权分立的时代特征;(时空观念)2.知道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表现及影响,并从中认识到人民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唯物史观)3.通过祖逖北伐的相关故事,感悟祖逖矢志报国的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对比导入:出示白居易《忆江南》及《史记》中江南的描写教师引导:白居易的《忆江南》很好的描绘出了江南春意盎然的景象,让我们感受到了江南之美。
那江南一直都是美丽富饶的景象吗?老师再给大家出示一则《史记》中对江南的描写。
很显然,在西汉司马迁的笔下,当时的江南是人烟稀少且较为落后的地方。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江南地区是什么时候得到开发的呢?(二)新课讲授1.东晋的兴亡(1)西晋灭亡:【知识回顾】你还记得西晋是怎样走向灭亡的吗?①八王之乱严重削弱了西晋的国力,成为西晋由盛转衰的转折点;②316年,内迁的匈奴贵族攻陷西晋都城。
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探讨史料,提升能力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开发的原因是什么呢?
东晋在肥水之战中 战胜前秦,解除了 来自北方的威胁。 相对稳定的局势, 使社会经济有所发 展,江南出现了 “荆扬晏安,糊口 殷实”的景象。
材料1:(江南)地广人稀,饭稻羹鱼。 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史记》 材料2: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 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 之饶,覆衣天下。——《宋书》
想一想:为什么《宋书》里描写的江南 与司马迁描述的江南会有这些不同?
1、江南地区在魏晋南 北朝时期为什么能得 到开发?
①自然条件优越:雨量充沛, 气候较热,土地肥沃
②人口南
北方民族迁往中原
迁带来了
劳动力、
先进的生 鲜卑
产技术和
匈奴
不同的生
羯
活方式
羌
最主要的原因
氐 中原汉族迁往江南
③战争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
1、江南地区在魏晋南北朝时期 为什么能得到开发?
①自然条件优越:雨量充沛,气候较热,土地肥沃
②人口南迁带来了劳动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不 同的生活方式 ③战争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 ④南北方劳动人民的辛勤努力 ⑤统治者的重视
2、江南地区开发的表现有哪些?
史料一:孙权曾亲自将驾车的八头牛改充耕
牛
使用牛耕
磨
模
型
水碓
农 业 发 展:开始使用牛耕
农业发展:开始使用粪肥
手工业:
(1)制瓷业发展迅速:青瓷烧制 (2)冶金技术的进步:灌钢法
南朝莲花尊
在手工业上,东晋南朝养蚕缫丝技术比前代大为提高,制瓷技术有 了明显的提高,瓷器成为普遍的生活用具,青瓷、白瓷的烧制技术很 有特色。
第18课 东晋南朝政治和江南地区开发

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孕育统一和民族交融第18 课东晋南朝政治和江南地区开发课时任务了解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理解政权分立下孕育着统一的趋势;了解江南地区的开发,认识这一时期民族交往、交流与交融的历史特点。
必背重点1.东晋的兴亡建立317年,司马睿重建晋王朝,以建康为都城,史称东晋→不是全国统一的政权“王与马,共天下”反映了东晋时期世家大族门阀势力强大统治司马睿政治上依靠王导,军事上依靠王敦,时人称之为“王与马,共天下”在祖逖等人的努力下,曾收复黄河以南的部分地区。
但由于东晋朝廷对北伐将领心存疑虑,多方掣肘;有的统帅北伐动机不纯,利用北伐发展自己的势力,导致东晋未能恢复中原东晋曾与北方政权多次交战,抵御了来自北方的军事威胁,统治局面相对稳定,社会经济有所发展灭亡东晋末年,政权落入武将手中。
420年,东晋灭亡2.南朝的政治南朝疆域最广的朝代政权更替政治特点南方政权更迭频繁。
南朝时,镇守地方的贵族和将领势力很大;在南北实力对比中,南朝处于明显劣势3.江南地区的开发原因(1)北方人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劳动力,也带去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2)南下移民和当地民众共同努力;(3)自然条件优越; (4)江南地区社会比较安定;(5)统治者采取了一些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措施表现农业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耕地面积不断增加,并兴修了很多水利工程。
农业生产技术有了很大改进手工业手工业快速进步,在缫丝、织布、制瓷、冶铸、造船、造纸、制盐等方面都有显著发展商业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业的交流和城市的繁荣。
南朝时的建康,是当时商业最为活跃的大都市教材问题解答【P104想一想】南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主要有三点。
首先,由于北方战乱,大批北方人民为躲避战祸南下,为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同时也带去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
其次,当时江南地区较安定,统治者也重视发展经济。
最后,江南优越的自然条件,为其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 工 1、养蚕技术提升(丝织品产量增 业 长); 方 2、冶铸技术(灌钢法); 3、制瓷业发展迅速(青瓷烧制)。 面:
材料一:汉中期江南地广或火耕水耨,民食 鱼稻,以渔猎山伐为业。……饮食还给,不 忧冻饿,亦亡千金之家。 ---《史记》 材料二: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 岁或稔,则数郡忘饥。 ……丝绵布帛之饶, 覆衣天下。 ---《宋书》 材料三:中国在魏晋之际正处于一个寒冷 期,……..相比之下江南气候…..P79
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
南方的开发和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1)秦汉:黄河流域关中地区是全国经济中心 南方开始正式开发 (迁徙、灵渠、设郡、派官) (2)三国两晋南北朝:三国时期,南方经济开始 发展;西晋末年,南方经济呈上升趋势,但整体 水平不高;东晋南朝时期,南方经济有了较大发 展,南北经济差距缩小,开始赶上北方; (3)隋唐:经济中心仍在黄河流域 长江流域的经济重要性已与之接近 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4)南宋:江南超过北方,成为全国经济中心 (江浙)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5)明清:江南成为农业、工商业中心,产生资 本主义萌芽
东魏 西魏
北齐 北周
北魏
统一:439
隋
陈 589
南朝
宋420
齐
梁
三:江南地区的开发
• 江南地区开发的表现: • 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 • 江南的开发对我国经济产生的影响
江南地区的开发的表现 农 1、开垦出大量良田;(看图册45) 业 2、水稻栽培技术有了很大提高(开 方 始使用粪肥); 面 3、江南开始种植小麦;
南 朝
齐 梁 陈
夏商周 春秋战国
秦 两汉
三国 两晋 南北朝
隋பைடு நூலகம்唐
国家分裂,政权交替频繁
三国
魏 (220—265) 蜀 (221—263) 吴 (222—280)
两晋
西晋 (265—316)
短暂统一(280—316)
(前秦)
十六国 (304—439) 东晋 (317—420)
南北朝
北朝 建立:386
根据上述资料,说说江南地区发生了哪 些变化,想想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
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
自然条件: 江南雨量充沛,土地肥沃,
自然条件优越
社会状况:
北方战乱,南方相对稳定
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经过 南北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人口和技术: 北人南迁,带来大量的劳动
政府政策
政府重视经济发展
江南的开发对我国经济产生的影响
南北朝时我国经济发展的突出特点是 A、新兴封建城市开始出现 B、南北经济发展趋于平衡 C、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D、农作物引进新品种并广泛种植
(B)
南朝时期江南经济开始赶上北方的最重要 的客观因素是
A、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 B、水利工程的兴建,大批良田的开辟 C、南北方对峙局面的形成 D、北方先进生产工具和技术的南传
淝水之战和赤壁之战的类似之处有:
• A、统治者企图南下统一全国 • B、战役在长江及其支流一带进 行 • C、结果南方政权获得胜利 • D、导致了北方再度出现分裂局 面 • (A、C)
二:魏晋南北朝朝代更替
东晋
宋
司马睿
刘裕 萧道成 萧衍 陈霸先
317年—420年
420年—479年 479年—502年 502年—557年 557年—589年 建 康
一:淝 水 之 战
背景 时间 交战双方 结果 影响 前秦基本统一北方,试图一举吞 并东晋
公元317年
前秦和东晋
东晋胜利
1、前秦统治瓦解,北方地区重新 陷入割据混战状态; 2、东晋在南方取得暂时稳定,为 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苻坚拥有八十多万兵力,却不能统一江南, 这究竟是为什么?
从前秦方面看,前秦军队的民族成分复杂, 其他民族不满于前秦的统治,希望秦军失 败,以摆脱氐族贵族的控制此外,前秦军 队指挥不当,战线过长也是失败的原因。 从东晋方面看,广大将士在保卫江南、恢 复中原思想的激励下,士气高昂;将领足 智多谋,指挥得当。 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并不在于兵力的 多寡,而在于人心的向背、战术的得 当等等。
自主学习
1、淝水之战的背景、时间、地点、人物、 经过、结果(分析其原因)、影响。
2、魏晋南北朝朝代更替 3、江南地区的开发的表现、原因、影响
西晋灭亡以后,南北方出现了什么样 的不同政治局面? 南方政局相对安定:317年,司马睿建立 东晋,定都建康(今南京),偏安江南。
北方政局严重战乱:内迁各族和中原汉 族先后建立了十六个政权,统称为“十 六国”。4世纪后期,氐族人建立前秦, 国王苻坚任用汉人王猛为相,励精图治, 势力强大起来,消灭其他政权,统一了 黄河流域。
(D)
三国和南朝时,江南经济得以开发,其 共同原因有: • A、大批农民南迁 • B、南迁农民带来先进生产工具和技术 • C、实行均田制 • D、南迁农民和江南人民的共同开发 • A、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