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武邑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古文字词文翻译21学案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9届语文一轮专题复习学案:(古文字、词、文翻译2019.3.12-3.16

3.12复习学案古文初,琦以国用未足,币重货轻,乃请铸乾元重宝钱,以一当十行用..之。
及作相,又请更铸重轮乾元钱,一当五十,与乾元钱及开元通宝钱三品并行。
既而..死亡,..谷价腾贵..,饿殣枕藉道路,又盗铸争起,中外皆以琦变法之弊,封奏..日闻。
乾元二年十月,贬忠州长史,既在道,有告琦受人黄金二百两者,遣御史刘期光追按.之琦对曰二百两金十三斤重忝.为宰相不可自持.若其付受有凭.即请准法科..夷..罪期光以为此是琦伏罪..也,遽.奏之,请除名,配流州,驰驿发遣,仍差纲领送至彼。
【重点字词】①行用,使用②既而,不久③腾贵,飞涨④饿殣,饿死的人⑤封奏,密封奏事⑥按,审问12配流,发配流放⑦持,拿⑧凭,证据⑨法科,按刑法⑩伏罪,认罪○11遽,急忙○【译文】当初,第五琦因国家用度不够,币少货贱,就请求铸造乾元重宝钱,按一枚值旧钱十枚使用。
到任宰相,又请求再铸造重轮乾元钱,一枚值旧钱五十枚,和乾元重宝和开元通宝三种钱同时流通。
不久谷价飞涨,饿死的人,相叠于路,同时伪造铸钱风行,朝廷内外都认为是第五琦改革的弊病,每天都有攻击他的奏本。
乾元二年(759)十月,第五琦被贬为官忠州长史,走在路上,有人告发第五琦接受别人黄金二百两,朝廷派御史刘期光追来审问。
第五琦回答说:“二百两黄金有十三斤重,身为宰相,不能自己拿。
如果能有交谁拿的凭证,就请按法治罪。
”刘期光认为这就是第五琦认罪了,急忙奏报,请求削去第五琦的官职,将他流放到夷州,派快马告知驿站遣送,又派官员押送他到那里。
3.14复习学案古文宝应初,起为朗州刺史,甚有能政..,入迁太子宾客。
属吐蕃寇陷京师,代宗幸陕,关内副元帅郭子仪请琦为粮料使、兼御史大夫,充.关内元帅副使。
未几,改京兆尹。
车驾克.复.,专判度支,兼诸道铸钱盐铁转运常平等使。
又加京兆尹,改户部侍郎。
前后领.财赋十余年。
鱼朝恩伏诛..,出为处州刺史,历饶、湖二州。
上以其材,将复任用,..,琦坐.与款狎召还京师,信宿..而卒,年七十,赠太子少保。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古文字、词、文翻译)12学案

(古文字、词、文翻译)楚有养狙.以为生者,楚人谓之狙公。
旦日,必部分众狙于庭,使老狙率以之山中,求草木之实.,赋什一以自奉..。
或不给..,则加鞭箠焉。
群狙皆畏苦之,弗敢违也。
一日,有小狙谓众狙曰:“山之果,公所树与..?”曰:“否也,天生也。
”曰:“非公不得而取与?”曰:“否也,皆得而取也。
”曰:“然则吾何假于彼..伺...而为之役乎?”言未既.,众狙皆寤.。
其夕,相与狙公之寝,破栅..、毁柙..,取其积,相携而入于林中,不复归。
狙公卒馁而死。
【重点字词】①狙:猴子②实:果实③自奉:奉养自己④不给:交不足⑤树:这里是动词,栽、种⑥与:同“欤”,表示疑问的语气词⑦假于彼:假,借助;彼,指狙公⑧既:完了⑨寤:同“悟”,11柙:关野兽的笼子。
是醒悟、觉悟⑩相与:互相一起○【译文】楚国有一个靠养猴子为生的人,当地人都叫他“狙公”。
每天旱晨,他都在院子中给群猴分派任务,让老猴子率领群猴到山中去采摘草木的果实,从中征收十分之一,用来养活自己。
有谁交的不够数,就拿鞭子抽打。
群猴又怕又恨,谁也不敢违抗。
一天,有个小猴对群猴说:“山上的果树是狙公栽的吗了”群猴答道:“不是,是天生的。
”小猴又问:“不经狙公同意就不能摘取吗?”群猴答道:“不是,是谁都可以摘取的。
”小猴又说:“那么,我们为什么要靠着他而受他的使唤呢?”他的话还没说完,群猴就都醒悟过来了。
那天晚上,群猴一起暗中察看狙公睡下了,就毁坏了栅栏和笼子,取出狙公的积蓄,互相拉着手逃到山林中去,再不回来了。
狙公最后也就饿死了。
8.4复习学案古文商於子驾豕.商於子①家贫,无犊.以耕,乃牵一大豕驾之而东。
大豕不肯就轭.,既就复解,终日不能破一畦。
宁毋②先生过而尤.之日:“子过.矣!耕当以牛,以其力之巨能起块也,蹄之坚能陷淖.也。
豕纵大,安能耕耶?”商於子怒而弗应.。
宁毋先生日:“今子以之代耕,不几.颠之倒之乎?吾悯而诏子,子乃反怒而弗答,何也?”商於子日:“子以予颠之倒之,予亦以子倒之颠之。
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古文字、词、文翻译)21学案

(古文字、词、文翻译)礼科都给事中胡汝宁倾邪..狡猾,累劾不去。
从吾发.其奸.,遂调外。
时当大计..,从吾严逻.侦.,苞苴..绝迹。
二十年正月,抗章..言:“试观戊子以前,四裔效顺....,海不扬波,己丑以后,南倭告警,北寇渝.盟,天变人妖..,叠出累告。
近颂敕谕..,谓圣体违和。
天下后世,其.可欺乎!愿.陛下勿以天变为不足畏,勿以人言为不足恤.,勿以目前晏安..为可恃.,勿以将来危乱为可忽,宗社..幸甚。
”洁.己惠商,奸宄..敛迹。
既还朝,适.帝以军政大黜两京言官。
从吾亦削籍,犹以前疏故也。
【重点字词】①倾邪,为人邪僻不正②发,揭发③奸,奸事④大计,明清两代考核外官的制度叫大计,每三年举行一次⑤逻侦,巡查⑥苞苴,贿赂⑦抗章,向皇帝上奏章⑧四裔,四方边远之地⑨效顺,表示忠顺;投诚⑩渝,违背○11人妖,认为的灾害○12敕谕,皇帝诏书○13其,难道○14愿,希望○15恤,忧虑 ○16晏安,安逸○17恃,依仗○18宗社,国家○19洁,修养○20奸宄,奸人○21适,恰逢 【译文】礼科都给事中胡汝宁奸诈狡猾,多次被弹劾都没有离开。
冯从吾揭发他作奸犯科之事,于是(胡汝宁)被调往外地。
当时正值考核外官政绩之时,冯从吾严格巡查,贿赂受请之事毫无发生。
万历二十年正月,(冯从吾)向皇帝上奏说道:“试看戊子年之前,边远地区对朝廷尽力忠顺,四边太平无事,己丑年后,南方倭寇横行,北边贼人违背前盟,天下异变,人为灾害,层出不穷,多有上报。
近日皇上圣谕,说皇上您身体有恙。
天下百姓后世之人,怎么可以欺骗呢?希望陛下您不要把天下变化当作不值得畏惧的事,不要把他人所说的话当作不值得忧虑的话,不要把眼前的太平安定当作完全可以凭借之势,不要把未来的危险动乱当作可以忽视的事情,(这样的话)社稷江山就有幸了。
”冯从吾洁身自好,惠利商人,违法作乱的事情有所收敛。
等到(冯从吾)返回京城,适逢皇帝因为军政之事大罢谏官。
冯从吾也被降低官位,仍然是因为之前上书谏言的缘故。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9届语文一轮专题复习学案:(古文字、词、文翻译2019.9.13-9.18)

9.13复习学案古文时诏天下言治道..既实,..之要.,制.问:“徭役不加于旧,征伐亦不常有,年谷既登.,帑廪而民重困..则为便益?..,岂为吏者慢.、为民者惰欤?今之徭役何者最重?何者尤.苦?何所蠲省补役之法何可以复?盗贼之害何可以止?”【重点字词】①治道,治理方法②要,关键③制,地王的命令④登,丰收⑤帑廪,国库与粮仓⑥重困,十分穷困⑦慢,怠慢⑧尤,特别⑨蠲,减免⑩省,省去【译文】当时诏令天下陈说治国之道的关键,皇帝命令问:“徭役不曾比从前增加,征伐之事也不常有,谷子丰收了,府库仓廪也充实了,然而百姓却十分穷困,难道是做官的怠慢疏忽,做百姓的懒惰吗?现在的徭役哪一种最重?哪一种尤其烦苦?将哪一项减免省去则能得益处?用什么办法可以恢复补役之法?用什么办法可以防止盗贼的蠹害?”9.15复习学案古文韩家奴对曰:“臣伏见比年..以来,高丽未宾.,阻卜(是辽金对鞑靼的称呼)犹强,战守之备,诚.不容已..,动淹..岁月;比.至屯所,费已..,选富民防边,自备粮糗..。
道路修阻..。
乃者过半;只牛单毂,鲜.有还者。
其无丁之家,倍直佣僦..,故戍卒之食....,人惮其劳,半途亡窜多不能给。
求假.于人,则十倍其息,至有鬻.子割田不能偿者。
或逋役..,则..不归,在军物故复补以少壮。
其鸭渌江之东,戍役大率..如此。
臣闻唐太宗问群臣治盗之方,皆曰:‘严刑峻法。
’太宗笑曰:‘寇盗所以滋.者,由赋敛无度,民不聊生,今朕内省嗜欲..,.外罢游幸..,.使海内安静,则寇盗自止’”【重点字词】①比年,近年②宾,归顺③诚,的确④容,允许⑤已,停止⑥乃者,以前⑦粮糗,粮食⑧修阻,漫长、阻隔⑨动淹,动辄延迟⑩比,等到○11鲜,少○12倍直,两倍价格○13佣僦,雇佣○14亡窜,逃窜○15假,借○16鬻,卖○17逋役,逃役○18物故,死○19大率,大概○20滋,滋生○21嗜欲,欲望○22游幸,游乐【译文】韩家奴回答说:“臣伏见近年以来,高丽不曾宾服,阻卜仍然强大,备战防守之举,实在不能够停止。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复习学案(2019.10.30)

一.古诗浅赏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完成问题。
春中田园作王维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
持斧伐远扬,荷锄觇泉脉。
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
临觞忽不御,惆怅远行客。
【译文】屋上有一只春鸠在鸣叫,村边开着大片的白色杏花。
手持斧子去整理桑树那长长的枝条,扛起锄头去察看泉水的通路。
去年的燕子飞回来了,好像认识它的旧巢。
屋里的旧主人在翻看新年的日历。
举杯欲饮,又停了下来,想到离开家园作客在外的人,不由惆怅惋惜。
【鉴赏】此诗写出了春天的欣欣向荣和农民的愉快欢欣,结尾则表达远行者对乡土的眷恋。
全诗健康活泼,清新醇朴。
冬天很难见到的斑鸠,随着春的来临,很早就飞到村庄来了,在屋上不时鸣叫着,村中的杏花也赶在桃花之前争先开放,开得雪白一片,整个村子掩映在一片白色杏花之中。
开头两句十个字,通过鸟鸣、花开,就把春意写得很浓了。
接着,诗人由春天的景物写到农事,好像是春鸠的鸣声和耀眼的杏花,使得农民在家里呆不住了,农民有的拿着斧子去修整桑枝,有的扛着锄头去察看泉水的通路。
整桑理水是经冬以后最早的一种劳动,可说是农事的序幕。
归燕、新历更是春天开始的标志。
燕子回来了,飞上屋梁,在巢边呢喃地叫着,似乎还能认识它的故巢,而屋中的旧主人却在翻看新一年的日历。
旧人、归燕,和平安定,故居依然,但“东风暗换年华”,生活在自然地和平地更替与前进。
对着故巢、新历,燕子和人将怎样规划和建设新的生活,这是用极富诗意的笔调,写出春天的序幕。
新历出现在人们面前的时候,就像春天的布幕在眼前拉开了一样。
诗的前六句,都是写诗人所看到的春天的景象。
结尾两句,写自己的感情活动。
诗人觉得这春天田园的景象太美好了,“物欣欣而向荣,泉涓涓而始流”,一切是那样富有生气,充满着生活之美。
诗人很想开怀畅饮,可是,对着酒又停住了,想到那离开家园作客在外的人,无缘享受与领略这种生活,不由得为之惋惜、惆怅。
此诗春天的气息很浓,而诗人只是平静地淡淡地描述,始终没有渲染春天的万紫千红。
但从淡淡的色调和平静的活动中却成功地表现了春天的到来。
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古文字、词、文翻译)6学案不分版本

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古文字、词、文翻译)6学案不分版本〔古文字、词、文翻译〕江统,字应元,陈留圉人也。
统静默有远志,时人为之语曰:“嶷然..稀言江应元。
〞与乡人蔡克俱知名。
袭父爵,除.山阴令。
时关陇屡为氐、羌所扰,孟观西讨,自擒氐帅齐万年。
统深惟.四夷乱华,宜杜.其萌.,乃作《徙戎论》:“此等皆可申谕发遣....还其本域慰彼羁旅怀土之思释.我华夏纤介..之忧惠此中国以绥.四方德施永世于计为长。
〞帝不能用。
未及十年,而夷狄乱华,时服其深识..。
【重点字词】①嶷然,高峻的样子②除,被授予③惟,思考④杜,杜绝⑤萌,萌芽⑥申谕,晓谕⑦发遣,11深识,深远的见识派遣⑧释,解除⑨纤介,细微⑩绥,安抚○【译文】江统,字应元,是陈留国圉镇人。
江统性情沉静寡言,志向远大。
当时人们给他的评价是“高峻少言的江应元。
〞与同乡蔡克一样闻名。
成年后继承他父亲江祚的爵位,被任命为山阴县令。
当时,陕西、甘肃边境不断遭到氐、羌族的侵扰,大将军孟观率军西征,亲自擒拿氐族统帅齐万年。
江统深入思考东夷、西戎、北狄和南蛮扰乱中原的现象,认为在萌芽状态时就应该杜绝,于是作《徙戎论》上奏:“这些人都可以发令派遣,让他们回到外乡,以抚慰他们羁旅在外思念故里的情思,解除我们华夏民族的小小忧患。
惠及中国,安抚四方,德泽延及永世,这才是长久之计。
〞但皇帝没能采用。
不超过十年,夷狄这些蛮族侵扰中原,当时的人敬服江统的远见卓识。
2.19复习学案古文转太子洗马。
在东宫累年,甚被亲礼。
及太子废,徙.许昌,贾后讽.有司不听宫臣...追送。
统与宫臣冒禁至伊水,拜辞道左..。
都官从事悉收.统等付河南、洛阳狱。
付郡者,..,悲泣流涟河南尹乐广悉散遣之,系洛阳者犹未释。
都官从事孙琰说贾谧曰:“所以..废徙太子,以为恶故耳。
东宫故臣...,乃更彰.太子之德,不如释之。
〞谧语洛阳..,不顾重辟..冒罪拜辞,涕泣路次令曹摅,由是皆免。
及太子薨,改葬,统作诔.叙哀,为世所重。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古文字、词、文翻译)28学案

(古文字、词、文翻译)未几,房知温镇青州,复辟置幕下。
知温险愎..,厚敛多不法,衎每极言..之,不避其患。
晋祖入洛,知温恃兵力偃蹇..,衎劝其入贡。
俄.迁都官员外郎,充东都留守判官,改河阳三城节度副使,知.州事。
居.半岁,得家问,父在青州有风痺疾,衎不奏弃官去侍疾..,不复有仕宦意。
岁余..,父疾不能起,衎亲自掬矢,未尝少.倦。
晋祖闻之,召为工部郎中,连使促召至阙.,辞曰:“臣无他才术..,未知何人误有闻达,望放臣还,遂.其私养。
”晋祖曰:“朕自知卿,非他人荐也。
”【重点字词】①险愎,阴险固执②极言,极力劝谏③偃蹇,骄傲的样子④俄,不久⑤知,掌管⑥居,经过⑦侍疾,陪伴、护理患者⑧岁余,一年多⑨少,通“稍”,稍微⑩阙,朝廷○11才术,才能本领○12遂,称心如意○13发,打开○14赡,供养○15专擅,专断○16罪,治罪 【译文】不多久,房知温镇守青州,又征召颜衎做了幕僚。
房知温阴险固执,聚敛的财物多是违法的,颜衎常常极力劝谏,不考虑后果。
晋祖进入洛阳,房知温依仗兵力强而非常傲慢,颜衎劝说他向晋祖进贡。
不久颜衎被提拔为都官员外郎,充任东都留守判,后改任河阳三城节度副使,管理州中事务。
过了半年,收到家中的书信,得知父亲在青州身患重病,颜衎没有奏报就辞去官职回家侍候父亲,不再有当官的想法。
过了一年多,父亲病得不能起床,颜衎亲自捧屎捧尿,从没有一点倦怠。
晋祖听说后,召他为工部郎中,接连派使者催促他到朝廷,颜衎推辞说“我没有其他才能,不知道什么人误传让您听说。
希望能让我回家,遂了我奉养双亲的愿望。
”晋祖说:“我本来就了解你,不是其他人推荐的。
”11.29复习学案古文李道宗,字承范。
高祖即位,授左千牛备身、略阳郡公。
裴寂与刘武周战度索原,寂败。
道宗年十七,从秦王讨贼。
王登玉壁城以望,谓道宗曰:“贼怙.众欲战,尔计谓何..?”对曰:“武周席胜..,剡然锋...未可当.,正宜以计摧.之。
且乌合之众惮持久,若坚壁..以顿.其锐,须.食尽气老.,可不战禽.也。
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三语文一轮专题复习学案:(古文字、词、文翻译)(1-1-1-5)

1.1复习学案古文李纲,字伯纪,邵武人也。
登政和二年进士第,积官..殿中侍御史,以..至监察御史兼权言事忤.权贵,改比部员外郎,迁起居郎。
靖康元年,以吴敏为行营副使,纲为参谋官。
金将斡离不兵.渡河,徽宗东幸,宰执..议请上执曰:“策将安出?”纲进曰:“今日之计,当整.饬.军马,相与..之师。
”时中忿.曰:“李纲莫能将兵出战否?”纲曰:“陛下不..坚守,以待勤王以臣庸懦,傥使..治兵,愿以死报。
”乃以纲为尚书右丞。
【重点字词】①积官,累积官职②兼权,代理③忤,违逆④兵,带兵⑤宰执,宰相⑥整饬,整顿⑦相与,一起⑧勤王,为王事尽力⑨忿,愤怒⑩傥使,假如【译文】李纲,字伯纪,是邵武人。
政和二年(1112)李纲中进士,不断升职做到监察御史并代理殿中侍御史,因为上书言事得罪权贵,被改为比部员外郎,又升迁为起居郎。
靖康元年(1126),任命吴敏为行营副使,李纲为参谋官。
金将斡离不领兵渡过黄河,徽宗往东走了,宰执大臣议请钦宗暂时躲避一下敌人的锋芒。
李纲进言说:今日之计,应该整顿军马,使他们相互坚守,以等待勤王军队的到来。
白时中愤愤地说:莫非李纲能够领兵出战?李纲说:如果陛下不认为我懦弱无能,让我领兵,愿意以死相报。
于是任命李纲为尚书右丞。
1.3复习学案古文宰执犹守避敌之议。
有旨以纲为东京留守,纲为上力陈所以...不可去之意,上意.颇悟.。
会.内侍奏中宫..已行,上色变,仓卒降..,复...御榻曰:朕不能留矣。
纲泣拜,以死邀.之。
未几决意南狩..,纲入见曰:陛下已许.臣留,复戒.行何也?今六军父母妻子皆在都城,愿以死守。
万一..中道散归,陛下孰与为卫?敌兵已逼,知乘舆.未远,以健马疾.追,何以御之?上感悟,遂命辍.行。
命纲为亲征行营使,以便宜从事..,治.守战之具,不数日而毕.。
【.重点字词】①陈,陈述②所以,......的原因③意,内心④悟,领悟⑤会,恰逢⑥中宫,皇后⑦仓卒,匆忙⑧降,走下⑨邀,阻拦⑩未几,不久○11南狩,南巡○12许,答应○13戒,警戒○14万一,如果○15舆,车○16疾,快速○17辍,停止○18从事,处理○19治,修整○20毕,完【译文】宰执大臣仍然坚持躲避敌人的主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文字、词、文翻译)
礼科都给事中胡汝宁倾邪..狡猾,累劾不去。
从吾发.其奸.,遂调外。
时当大计..,从吾严逻.侦.,苞苴..绝迹。
二十年正月,抗章..言:“试观戊子以前,四裔效顺....
,海不扬波,己丑以后,南倭告警,北寇渝.盟,天变人妖..,叠出累告。
近颂敕谕..,谓圣体违和。
天下后世,其.
可欺乎!愿.陛下勿以天变为不足畏,勿以人言为不足恤.,勿以目前晏安..为可恃.
,勿以将来危乱为可忽,宗社..幸甚。
”洁.己惠商,奸宄..敛迹。
既还朝,适.
帝以军政大黜两京言官。
从吾亦削籍,犹以前疏故也。
【重点字词】
①倾邪,为人邪僻不正②发,揭发③奸,奸事④大计,明清两代考核外官的制度叫大计,每三年举行一次⑤逻侦,巡查⑥苞苴,贿赂⑦抗章,向皇帝上奏章⑧四裔,四方边远之地⑨效
顺,表示忠顺;投诚⑩渝,违背○
11人妖,认为的灾害○12敕谕,皇帝诏书○13其,难道○14愿,希望○
15恤,忧虑 ○
16晏安,安逸○17恃,依仗○18宗社,国家○19洁,修养○20奸宄,奸人○21适,恰逢 【译文】
礼科都给事中胡汝宁奸诈狡猾,多次被弹劾都没有离开。
冯从吾揭发他作奸犯科之事,于是(胡汝宁)被调往外地。
当时正值考核外官政绩之时,冯从吾严格巡查,贿赂受请之事毫无发生。
万历二十年正月,(冯从吾)向皇帝上奏说道:“试看戊子年之前,边远地区对朝廷尽力忠顺,四边太平无事,己丑年后,南方倭寇横行,北边贼人违背前盟,天下异变,人为灾害,层出不穷,多有上报。
近日皇上圣谕,说皇上您身体有恙。
天下百姓后世之人,怎么可以欺骗呢?希望陛下您不要把天下变化当作不值得畏惧的事,不要把他人所说的话当作不值得忧虑的话,不要把眼前的太平安定当作完全可以凭借之势,不要把未来的危险动乱当作可以忽视的事情,(这样的话)社稷江山就有幸了。
”冯从吾洁身自好,惠利商人,违法作乱的事情有所收敛。
等到(冯从吾)返回京城,适逢皇帝因为军政之事大罢谏官。
冯从吾也被降低官位,仍然是因为之前上书谏言的缘故。
10.11复习学案古文
从吾生而纯悫.,长志濂、洛之学,受业..许孚远。
罢官归,杜门..谢客,取先正格言,体验..身心,造诣益邃.。
已,与邹元标共建首善书院,集同志..讲学其中,给事中朱童蒙遂疏诋.之。
从吾言:“宋之不竞.,以禁讲学故,非以讲学故也。
先臣守仁,当兵事倥偬..
,不废讲学,卒成大功。
此臣等所以不恤.毁誉,而为此也。
”京师讲学,昔已有之,何至今日遂为诟厉..。
”因
再疏引归。
乡人王绍徽素衔
..百方,无所得。
..从吾,及为吏部,使乔应甲抚陕,捃摭
【.重点字词】
①悫,诚信②受业,从师学习③杜门,闭门④体验,体察考研⑤邃,深远⑥同志,志同道合
12素,一向○13的人⑦诋,诋毁⑧竞,强大⑨倥偬,匆忙紧张⑩恤,顾及○11诟厉,讥评,辱骂○
衔,怨恨
14捃摭,搜集
○
【译文】
冯从吾生性纯朴诚实,有志于濂、洛之学,从师学习于许孚远。
(他)罢官回家后,闭门谢绝客人来访,拿来前代贤人的可以作为人们行为规范的言简意赅的语句,体察考验自己的身心,学问造诣更加精深。
不久,(冯从吾)与邹元标共同创建了首善书院,召集志同道合的人在这里讲学,给事中朱童蒙上书诋毁书院。
冯从吾说:“大宋不够强盛,就是因为禁止讲学的缘故,不是因为讲学的缘故。
前朝大臣王守仁,当时战事匆忙,仍然不废弃讲学,最终成就大功业。
这就是我不顾虑毁谤和赞誉,都要做这件事(的原因)。
”京师讲学,过去就有这样的事情,为何到今天成为诟病。
”于是再次上书请求归乡。
同乡人王绍徽向来对冯从吾怀恨在心,等到他成为吏部官员,派遣乔应甲做陕西巡抚,搜集各种罪证,没有收获。
10.13复习学案古文
邓训,少有大志,不好文学,禹常非.之。
训乐施下.士,士大夫多归.之。
永平中,理虖沱、石臼河,从都虑至羊肠仓,欲令通漕。
太原吏人苦.役,连年无成,转运所经三百八十九隘.,
前后没溺死者不可胜算。
训考量隐括
...数千人。
....,知大功难立,具以上言。
肃宗从之,全活徒士【重点字词】
①非,责备②下,谦虚对待③归,归依④苦,感到困苦⑤隘,险要的地方⑥考量,考察测算⑦隐括,考虑斟酌⑧活,救活⑨徒士,服役的人
【译文】
邓训,年轻时有远大志向,不喜欢文学,邓禹常常责怪他。
邓训喜欢施恩于人,谦虚对待士人,士大夫大多归依他的门下。
永平年间,朝廷下令疏理虖沱河和石臼河,从都虑直到羊肠仓,想使这两地之间通漕运。
太原的官吏百姓苦于劳役,连续多年没有完成,漕运所经过的三百八十九个险要的地方,前后落水淹死的人不计其数。
邓训经过考察测算,知道这件事难以成功,把情况全部汇报给肃宗。
肃宗听从他的意见,保全和救活了服役的人几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