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导学案.1
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教案导学案.doc

第三节比热容(第1课时)宜阳县城关镇一中宋凤辰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热量概念,知道物体吸收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知道热量的单位。
(2)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之一,知道比热容的单位,会查比热容表,会用公式进行计算热量。
2.过程与方法(1)通过猜想物体吸收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运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方案,然后进行实验,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归纳,经历比热容概念的建立过程。
(2)通过运用水的比热容较大这一特性理解一些简单现象,认识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猜想物体吸收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运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方案,然后进行实验,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归纳,经历比热容概念的建立过程,激发探究热情。
(2)通过比热容的运用,感受物理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比热容概念和应用,以及热量的计算.难点:比热容概念的建立.三、学情分析比热容概念的建立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物理属性,与密度、熔点等相似,学生已有一定的基础,并具备一定的分析数据的能力。
只要实验获得数据比较可靠, 学生能够分析出初步的结论。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通过多媒体展示炎热的夏天人们到海边戏水的图片,白天海水凉凉的,沙滩热的烫脚;晚上海水暖暖的,沙滩却凉凉的的体验,提出为什么温度会产生这么大的差别呢?引出课题。
二、进行新课(-)预习导学:1.生活体验:热得快(电加热器)每一秒钟放出的热量是一定的,两个相同的热得快,在相同的时间里它们放出的热量也是相等的。
A、半壶15°C的水和一满壶15°C的水,用热得快烧开,水加热的时间长,加热时间长吸热多,说明物质吸热的多少与有关。
B、一满壶15°C的水和一满壶30°C的水,用热得快烧,水加热的时间长,加热时间长吸热多,这说明物质吸热的多少与有关。
(二)探究实验: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强弱猜想:(填“水”或“煤油”)的吸热能力强.需要的器材:.实验方法.实验前需考虑的问题:(1)要得到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可以用(填仪器名称)来获取(2)要保证水和食用油吸收相同的热量可以采用的方法是(3)测量温度时应注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不同物质,在质量相等,温度升高的度数相同时,吸收的热量___________ 也就是说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是的.(填“相同”或“不同”)并且吸收的热量多,判断的依据是.(三)比热容请阅读课本P12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为了表示不同物质在吸热能力上的差别,物理学里引入了这个物理量.⑴比热容的定义: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时所吸收的热量与的比,叫做这种物质的。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导学案

九年级人教版物理上学期导学案目录第十三章内能第一节分子热运动第二节内能第三节比热容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第二节热机的效率第一节热机第二节热机的效率第三节能量的转化和守恒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第一节两种电荷第二节电流和电路第三节串联和并联第四节电流的测量第五节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第十六章电压电阻第一节电压第二节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第三节电阻第四节变阻器第十七章欧姆定律第一节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第二节欧姆定律第三节电阻的测量第四节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第十八章电功率第一节电能电功第二节电功率(第一课时)第二节电功率(第二课时)第三节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第四节焦耳定律第十三章内能第一节分子热运动明确学习内容教材P1-5●厘清学习目标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并且其运动快慢与温度有关。
2.能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动理论的观点进行解释。
●清晰重点难点重点分子动理论的实步知识。
难点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
●自主预习练习1.自习课本,归纳本节应学习、掌握的知识点。
2.独立完成《学生用书》中“自主学习案”部分练习题。
●激情导入十分拿一瓶香水打开盖,学生闻到香味。
展示PPT3教师:“香水是由什么组成的?”引导学生回答出“分子。
”教师:“那你们看到香水分子了吗?为什么看不见呢?”引导学生回答出“分子很小。
”教师:“小到什么程度,谁知道?谁能描述?可以看书回答?”学生描述分子。
展示PPT4教师:“你们闻到香味了吗?香水在瓶子里,你怎么会闻到?(怎么会到你的鼻子里?)”引导学生回答出“分子运动”并板书。
教师:“物体运动与分子运动是有本质的区别的,你们看给分子运动起个什么名好呢?”引出“热”并板书●聚焦主题合作探究探究一认识扩散现象,了解分子的热运动1.演示实验:课本P3图131—2,学生观察并思考:(1)该实验说明了。
(2)叫扩散。
小组讨论:列举生活中常见的扩散现象,如:,。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全册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全册导学案13.1 分子热运动【学习目标】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知道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2.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
3.能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运动理论的观点进行解释。
【重点难点】1.知道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2.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
学习内容一:1.物质的构成。
2.分子热运动。
学习指导:阅读课本P2-P4文字内容与插图,基本概念、定义用红笔作上记号。
【自学检测】1.常见的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构成的。
一般分子的直径只有百亿分之几米。
人们通常用10-10_m为单位来量度分子。
电子显微镜可以帮助我们观察到分子。
2.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
3.扩散现象可以发生在固体、液体、气体之间。
4.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合作探究】教师巡视指导。
1.花开了,为什么我们可以闻到花的香味?(1)猜想:可能是因为构成花朵的某些物质进入了我们的鼻子,所以我们才能闻到香味。
(2)在生活中,还有哪些运动与这种情况相似,请大家讨论后举例。
答:饭菜的香味,鞭炮燃放后的硝烟味等。
(3)上述这些现象有什么共同特征?答:进入鼻子的物质很小很小,肉眼无法看到。
2.这些味道我们只能闻到,无法看到,但人们可以通过物体的一些宏观表现来推断这些运动,观察演示实验13.1-2,(1)想一想:在这个实验中,为什么要把空气放在上面的瓶子中,而把二氧化氮气放在下方?如果反过来放,会对实验结果造成什么影响?答:二氧化氮的密度比空气大,如果把它放在上面,可能是因为它密度大于空气才降到下面的瓶子中。
不能得到正确的结论。
(2)老师演示实验,提醒同学们观察实验现象,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答:瓶子内的气体混到一起,最后颜色变得均匀。
这个现象说明分子是运动的。
3.给学生展示图13.1-3的液体扩散实验。
分别展示开始时到30天后的硫酸铜溶液,大家看到了什么现象,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答:30天后的溶液界面的界线变得模糊了,这说明无色的清水和蓝色的硫酸铜溶液彼此进入到了对方,混为一体。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导学案全套

第十一章 多彩的物质世界第一节 宇宙和微观世界教学案学习目标 1、知道宇宙是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 2、了解原子的结构; 3、了解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 4、对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有大致的了解; 5、初步了解纳米技术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课前预习 一、宇宙的组成和原子结构 地球及其他一切天体都是由________组成的。
物质处于不停的运动和发展之中。
物质是由 组成的。
分子又由 能组成的。
原子是由处于中心的 和 ___________组成的。
研究发现,原子核是由更小的粒子 ___________和 组成的。
保持了物质原来的性质。
二、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我们身边的物质一般以 、 、 、的形式存在。
物质处于不同状态时具有不同的 。
固态物质中分子排列十分紧密,粒子间有很强的作用力,因而,固体具有一定的 和 ;液态物质,分子间距离比较大,粒子间的作用比固体的小,因而,液体没有固定的 ,具有 ;气体物质,分子间距离较大,粒子间的作用力极小,容易被 ,因此,气体具有 。
三、纳米技术纳米是一个 单位,符号是 。
6nm= m ,一般分子的直径大约是有 。
课堂达标1.宇宙是由 组成的,物质是由 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 组成的,原子核是由和 组成的2.科学研究发现,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的直径大约是0.3~0.4nm ,那么0.4nm=__________m 。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B .分子能用肉眼看到,而原子不能C .能够保持物质原来性质的粒子叫分子4.从微观的角度看,固体的的体积一般比液体的体积小的原因是( )A、固体的分子只能在固定的位置中振动,粒子间的作用力比较小B、固体的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粒子间有强大的作用力C、液体分子排列十分紧密,粒子间有强大的作用力D、固体的分子排列十分紧密,粒子间有强大的作用力课后巩固一、基础训练 1、我们知道物质一般以_____态、液态、______态的形式存在。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导学案(全册精品)

九年级物理导学案(全册)目录第十三章内能第1节分子热运动............................................................:(01)第2节内能..................................................................:(04)第3节比热容(第1课时)....................................................:(07)第3节比热容(第2课时)....................................................:(10)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第1节热机............................................................... :(13)第2节热机的效率........................................................... :(16)第3节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19)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第1节两种电荷(1).........................................................:(22)第1节两种电荷(2).........................................................:(25)第2节电流与电路(1).......................................................:(27)第2节电流与电路(2).......................................................:(30)第3节串联和并联(1).......................................................:(32)第3节串联和并联(2).......................................................:(35)第3节串联和并联(3).......................................................:(38)第4节电流的测量............................................................:(41)第4节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44)第十六章电压、电阻第1节电压..................................................................:(47)第2节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1).........................................:(50)第2节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2).........................................:(52)第3节电阻..................................................................:(55)第4节变阻器................................................................:(58)第十七章电压和电阻第1节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61)第2节欧姆定律..............................................................:(64)第3节电阻的测量............................................................:(67)第4节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1)...................................:(70)第4节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2)...................................:(73)第十八章电功率第1节电能电功(1)........................................................:(76)第1节电能电功(2)........................................................:(78)第2节电功率(1)...........................................................:(80)第2节电功率(2)...........................................................:(83)第3节测小灯泡的电功率(1).................................................:(86)第3节测小灯泡的电功率(2).................................................:(88)第4节焦耳定律(1).........................................................:(91)第4节焦耳定律(2).........................................................:(94)第十九章生活用电第1节家庭电路..............................................................:(97)第2节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101)第3节安全用电.............................................................:(104)第二十章电与磁第1节磁现象与磁场(1)....................................................:(107)第1节磁现象与磁场(2)....................................................:(110)第2节电生磁...............................................................:(112)第3节电磁铁电磁继电器....................................................:(116)第4节电动机.............................................................. :(119)第5节磁生电...............................................................:(123)第二十一章信息的传递第1节现代顺风耳—电话.....................................................:(126)第2节电磁波的海洋.........................................................:(128)第二十二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第1节能源.................................................................:(130)第2节核能.................................................................:(132)第3节太阳能...............................................................:(135)【学习内容】第十三章内能第1节分子热运动【学习目标】1.常见的物质是由什么构成的?2.什么是扩散现象?生活当中有哪些常见的扩散现象?3.扩散现象表明了什么?4.分子间有什么样的作用力?课前预习学案一、认真阅读课本第2页《分子热运动》,完成下列问题:1.现代科学研究发现,常见物质是由的粒子——、构成的。
九年级物理导学案(全一册)

九年级(全一册)知识树第十三章内能知识树:第1节分子热运动考标要求:1.初步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2.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某些热现象。
一、课前学习1.常见的物质是由和构成的。
2.不同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
此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物体温度越高,分子运动。
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和。
二、课内探究探究1:物质的构成常见的物质是由、构成的。
人们通常以为单位来量度分子。
探究2:分子热运动1.不同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
2.扩散现象既可以在发生,还可以在中发生,也能够在中发生。
气体的扩散液体的扩散固体的扩散3.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
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
探究3:分子间的作用力1.如图,两个铅柱没有被重物拉开,主要是因为铅柱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是除了引力之外,__________________。
2.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同时存在)(1)当固体被压缩时,分子间距离___________,作用力表现为___________;当固体被拉伸时,分子间距离___________,分子间表现为___________。
固体分子间距离___________,不容易被压缩和拉伸,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气体分子间距离,彼此之间几乎没有什么作用力,因此,气体具有__________,容易_________。
(3)液体分子间的距离比气体的___________,比固体的___________;液体分子间的作用力比固体的_________,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运动比较自由,因此,液体较难___________,没有确定的___________,具有___________。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内能导学案

13.2 内能同步卷1一.选择题(共10小题)1.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温度升高,内能增加B.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多,温度低的物体内能一定少C.物体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D.热传递过程中,热量不可能从内能少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多的物体2.重庆的美食远近闻名,许多重庆特色美食入驻仙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吃火锅时,往锅里加冷水增大了汤的溶质质量分数B.空气中飘散着的酸辣粉味道,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C.煮小面时,锅里冒出腾腾热气将锅盖顶开是热气对锅盖做功D.冬天端一碗热腾腾的馄饨,手变暖和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手的内能3.关于内能、温度、热量三者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B.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了热量C.物体温度不变,没有吸热或放热D.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4.物理学把“物体内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请你根据这个意思,结合所学知识,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同一物体,温度降低,物体内能增大B.同一物体,温度升高,物体内能增大C.同种物质,分子个数越多,物体内能越大D.同种物质,分子个数相同,物体内能越小5.如图四个实验中的能量转化方式与汽油机的做功冲程相同的是()A.滚摆向下运动B.电火花发生器点火后将盒盖顶出C.向下压缩空气引火仪D.酒精灯加热杯中冷水6.关于内能、热量、温度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热量就越多B.对物体做功,物体的温度一定升高C.物体放出热量,物体的温度一定会下降D.两个物体温度相同,它们之间就不能发生热传递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B.扩散现象只能发生在气体与液体中C.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D.打气筒给自行车打气,打气筒壁发热,是做功改变内能8.关于分子和物体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杯子里的水可以任意倒出,说明水分子间没有引力B.固体间能扩散,表明固体物质分子是运动的C.把0℃的冰块加热熔化成0℃的水,其内能不变D.用力搓手,手发热时的能量转化关系与做功冲程一样9.写字时,手指握住笔,与笔间没有发生热传递,则手指和笔一定具有相同的()A.热量B.温度C.比热容D.内能10.科幻大片《流浪地球》中的主人公为了拯救人类,点燃木星上的可燃气体,借助燃烧产生的高温气体把即将与木星相撞的地球成功推开。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热机的效率导学案

14.2 热机的效率同步卷1一.选择题(共10小题)1.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火箭使用液态氢作燃料,是因为液态氢含有的热量多B.集中供暖采用热水循环,是利用了水的比热容较大的性质C.在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D.0℃的水变成0℃的冰,温度不变,内能不变2.下列关于热值的说法正确的是()A.燃料燃烧时,用的燃料越多,燃料的热值越大B.燃料燃烧时,放出的热量越多,燃料的热值越大C.相同质量的不同燃料燃烧时,放出热量较多的燃料,热值较大D.相同质量的不同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较多的燃料,热值较大3.下列关于热值和热机效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使燃料燃烧的更充分,可以增大热值B.使燃料燃烧更充分,可以提高热机效率C.柴油机的热机效率最高可以达到100%D.燃料燃烧释放的热量越大,热值越大4.如图所示分别为内燃机甲、乙的能量流向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通过技术改进,可使甲的E4等于E1B.若E4大于E4',则甲的热机效率一定高于乙C.若E5小于E5',则甲的热机效率一定高于乙D.若甲、乙的热机效率相等且E1等于E1',则E4一定等于E4'5.关于四冲程内燃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汽油机和柴油机都是内燃机,在吸气冲程中,汽油机只吸入空气B.古人钻木取火过程中的能量转化与内燃机做功冲程中的能量转化相同C.若汽油机飞轮的转速为3000r/min,则该汽油机每秒对外做功25次D.热机的效率越高,说明热机做功越快6.油箱内的汽油燃烧掉一半后,剩余的汽油()A.质量和热值都变为原来的一半B.质量变为原来的一半,热值不变C.质量没有变化,热值变为原来的一半D.质量和热值都没有变化7.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热值大的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一定多B.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一定增大C.物体的内能增加,可能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D.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传递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敲碎煤块使煤充分燃烧能提高煤的热值B.燃料燃烧释放的热量越多,热值越大C.当仅有热传递时,物体吸收热量时内能增加,放出热量时内能减小D.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是因为丝绸的正电荷转移到玻璃棒上9.发射卫星的火箭使用的燃料主要是液态氢,这是利用了氢燃料的哪种特性()A.热值大B.比热容大C.热量大D.内能大10.关于燃料的热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燃料的热值跟燃料是否完全燃烧有关B.燃料的热值与温度有关C.燃料的热值与温度和质量都没有关系D.燃料的质量越大,它的热值就越大二.填空题(共3小题)11.长春市为了整治城市环境,大力开发湿地公园,修建人工湖来调节气温,这是利用了水的比热容的特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号:姓名:班级:
第十八章电功率
18.1 电能电功(导学案)
【导学目标】
1、了解电能和我们生活的关系,知道电能的单位;
2、会读家电电能表,会通过电能表计算家庭电费,有节约用电的意识;
3、从能的转化角度认识电能,能结合生活实例分析电能转化是通过电流做功实现的;
4、能利用功公式进行相关计算。
【教学导航】
一、电能
1、提问:生活中不同型号的干电池、手机和数码相机中使用的锂电池,它们的作用是什么?
2、视频播放水力发电、火力发电等,了解获取电能的各种方式;
3、结合生活中的用电情况,引入“度”,引导学生说出千瓦时与焦耳之间的换算关系。
4、(1)电能的产生:电能是由各种各样的发电厂和电池把 _________________ 转化而来,
(2)电能的利用:就是通过用电器把电能转化为 _________________ 的能。
( 3 ) 电能的单位:_______ 、_______ 。
换算关系:1 kw•h = ________ J ,1 J = ________ kw•h
二、电能的计量
1、指导学生阅读教科书18.1-3,了解1KW.h的电能的作用,知道电能在人们生活与生产中的重要性,
培养节约用电习惯;
电能的计量仪器——电能表(如右图)。
2、电能表上几个参数的意义:
“220V”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40)A”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00revs/kw.h”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不同家庭所交电费一般不同?如何计算?
电能的计量
(1)较大用电量的计量方法(如算一个月的用电量): ____________________
(2)较小用电量的计量方法(如算2分钟的用电量): 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电功
1、电功的定义:
电流做功的过程其实就是电能转化为 _______________ 能的过程,电流就做了多少的功就有多少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
2、电流做功多少与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有关。
3、电功的单位与 ____________ 的单位相同。
4、电功的公式:________________ 变形为:U= , I = ;t =
W表示 _________ , 单位是 ___________ ;U表示 ___________ , 单位是 ____________ ;
I 表示 ___________ , 单位是 ______________ ;t表示 ___________ , 单位是 ______________ . 【练一练】
1、安装在家庭电路中的电能表,测量的是()
A 、电流B、电压C、电能(电功)D、电功率
2、单位换算:0.2 kw•h= ____________ J 7200000 J = ________ kw•h
3、陈鸣一家今年一月新安装了电能表,如右图所示。
九月初的读数
为,九月末读数,从安装本电能表
到九月初她家共用了的电能,从安装上到九月末她
家共用了的电能。
九月份她家共用了
电能。
4、电能表上标有的“3000R/ kw•h”,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块电能表所测的某用电器工作一段时间内,它的表盘转了600转,那么该用电器在这段时间用电___________ 度,合______________ J。
5、晚上学习时与我们相伴的台灯正常工作时通过的电流是0.2A,如果我们学习了三个小时,
台灯消耗了多少焦的电能?
6、有一只灯泡接在220V的家庭电路中,发光10h ,消耗了1度电,问:这只灯泡工作时通过它的电流是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