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0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中测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20分)第一部分(31分)一、语言积累与运用。
(31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5分)历史星空,人物璀璨。
邓稼先忠诚纯正,是杨振宁敬爱的zhì()友;闻一多口行一致,是臧克家称颂的先生;周树人明朗幽默,是张迺莹惦念的导师。
家国情怀,亘.()古不变。
浩荡的黄河澎湃.()着光未然的爱国壮举,丰ráo()的土地棉延着端木蕻良的赤子之心。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
(2)文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订正。
应改为。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①闻先生也总是头发,他是无暇及此。
②他自己赶快胡乱写完了事,别人看了三遍五遍看不明白,这费了多少,他不管。
③那根很老的毛竹扁担受了,便“嘎叽”地惨叫了一声,父亲身子晃一晃,水便泼了一些在台阶上。
A.凌乱功夫震动B.零乱工夫振动C.凌乱工夫震动D.零乱功夫振动3.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①在春天,东风吹起的时候,土壤的香气便在田野里飘扬。
②稻禾的香气是强烈的,碾着新谷的场院辘辘地响着,多么美丽,多么丰饶!③秋天,银线似的蛛丝在牛角上挂着,粮车拉粮回来,麻雀吃厌了,这里那里到处飞。
④河流浅浅地流过,柳条像一阵烟雨似的窜出来,空气里都有一种欢喜的声音。
⑤原野到处有一种鸣叫,天空清亮透明,劳动的声音从这头响到那头。
⑥故乡的土壤是香的。
A.⑥③②①④⑤B.①④⑤③②⑥C.③②④⑤②⑥D.⑥①④⑤③②4.名句默写。
(10分,每空1分)①,弹琴复长啸。
(王维《竹里馆》)②,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③,凭君传语报平安。
(岑参《逢入京使》)④杨花榆荚无才思,。
(韩愈《晚春》)⑤路曼曼其修远兮,。
(屈原《离骚》)⑥,鲜克有终。
(《诗经·大雅·荡》)⑦皮之不存,。
(春秋·左丘明《左传·僖公十四年》)⑧,对镜贴花黄。
2020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解析)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测试卷一、语言基础知识与运用(30分)1.选出下列句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3分)A.嗥.鸣(háo)迭.起(dié) 澎湃.(bài) 义愤填膺.(yīng)B.彷.徨(páng) 花圃.(pǔ)深邃.(suì) 迥.乎不同(jiǒng)C.凹凼.(dàng)涎.水(dàn)徘徊.(huái)烟雾缭绕.(rào)D.校.注(xiào)弄.堂(nòng) 倔.强(jué)潜.移默化(qián)2.选出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3分)A.肿胀斑澜当知无愧人声鼎沸B.屏嶂踌躇义愤填膺妇儒皆知C.轻捷喧闹锋芒毕露迥乎不同D.骊歌污秽一反即往荒草凄凄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3分)A.美国总统奥巴马非常有人格魅力,他在篮球场上驰骋,带女儿吃刨冰的形象早已家喻户晓,但鲜为人知....的是,奥巴马还写过诗。
B.春晚之后,台湾魔术师刘谦的魔术被热衷解密的网友们炒得河翻水翻,但魔术真相仍是扑朔迷离....。
C.驴友,一个活跃在名山大川或人迹罕至....地带的特殊人群,他们是具有冒险精神的背包客,是专业的野外生存达人,更是旅行者中的权力派。
D.春天来了犯春困。
这不,数学老师才讲一道题,我就心会神凝....,一会儿就进入梦乡了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今年校庆,同学们都以敬佩的目光和崇敬的心情注视着那些大名鼎鼎的校友。
B.大家都应该从这次国庆大假出现的交通安全事故中汲取教训,避免类似悲剧再次发生。
C.小李现在还没到,大家断定她大概是生病了。
D.通过这次小提琴比赛,使她的自信心增强了。
5.从选项中挑选出恰当的句子填入所缺的空中,使句意连贯、合理()(3分)学习知识要一点一滴,善于积累,;平凡的努力,并不惊人,却能攀登万仞高峰。
最新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测试部编版语文七年级试题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第I卷选择题一、积累与运用1. 下面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 迸.溅(B èng)服侍.(shì) 锲.而不舍(qì)B . 拯.救(zhěng)震悚.(shù)仙露琼.浆(qióng)C . 嗥.鸣(háo)校.对(xiào)忧心忡.忡(C hōng)D . 挚.痛(zhì)矜.持(jīn)语无伦.次(lún)2. 下列各项中书写全对的一项是()A . 稳健引亢高歌络绎不绝B . 典藉蹑手蹑脚忍俊不禁C . 烦躁奋䄂出臂鲜为人知D . 筹画左顾右盼庞然大物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 这个老人血气方刚....,和蔼可亲,没几天我们便和他成了忘年交。
B . 这个毒枭被缉毒警当场击毙,终于落得个马革裹尸....的下场。
C . 面对扑朔迷离....的案子,公安人员冷静分析,终于使真相大白。
D . 南宁风光旖旎,绿树葱茏的青秀山,神奇美妙的大明山……令人目不窥园....,流连忘返。
4. 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市交管局发言人表示:南宁地铁的修建,其目的是为了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难题。
B . 记得我刚认识他的时候,还只是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天真烂漫,无拘无束。
C . 对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这项工作,我们不仅要落实到位,也要宣讲到位。
D . 记录片《厉害了,我的国》展示了我国在各个领域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
5. 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 . 爷爷给孙女一包花生,疼爱地说:“多吃点吧,你外婆家的花生不如咱们家的好吃。
”B . 街上最大的中医药店门口挂着一副对联:“但愿世间人无恙,宁可坐闻百草香。
”C . 激烈的比赛结束了,校园的小记者采访亚军:“请问刚才的比赛你尽力了吗? ”D . 小张考得不好,同学小王安慰他:“不要难过,上次你不也是班上的倒数吗? ”6. 下列语段空白处依次填入四个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满天都是星光,火把也亮起来了。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卷(含答案)姓名:班级:成绩:一、古诗文(30分)(一)课内古诗1.默写《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
2.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
①________________,明月来相照。
(王维《竹里馆》)②________________,散入春风满洛城。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③______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
(《木兰诗》)④双兔傍地走,________________?(《木兰诗》)⑤________________,惟解漫天作雪飞。
(韩愈《晚春》)⑥韩愈《晚春》中写花儿珍惜最后的美好春光争芳斗艳,尽显生命本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二)诗歌赏析逢入京使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3.“双袖龙钟泪不干”中的“龙钟”是什么意思?在这里有何表达效果?4.本诗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三)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甲)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欧阳修《卖油翁》)(乙)南阳杨二相公精于拳术,每至演武场传授枪棒,观者如堵。
一日,有卖蒜叟,咳嗽不绝声,旁睨而揶揄之。
杨大怒,招叟至前,以拳打砖墙,陷入尺许,傲之曰:“叟能如是乎?”叟曰:“君能打墙,不能打人。
”杨骂曰:“老奴能受我打乎?打死勿怨!”叟笑曰:“垂死之年,能以一死成君之名,死亦何怨!”老人自缚于树,解衣露腹。
杨故取势于十步外,奋拳击之。
老人寂然无声,但见杨双膝跪地,叩头曰:“晚生知罪矣。
”拔其拳,已夹入老人腹中,坚不可出。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及参考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及参考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酝酿.(niànɡ)贮.蓄(zhù)粗犷.(kuànɡ)澄.清(dènɡ)B.花苞.(bāo)嘹.亮(liáo)应.和(yìnɡ)黄晕.(yùn)C.莅.临(wèi)看.护(kàn)抖擞.(shù)卖弄.(nònɡ)D.朗润.(rùn)婉转.(zhuǎn)水藻.(zào)静谧.(mì)2、选出词语书写有错误的一项()A.烘托陶冶束手无策呼朋引伴B.燎亮风彩花枝招展抖擞精神C.和谐荟萃名副其实咄咄逼人D.水藻朦胧繁花嫩叶迫不及待3、下列句子中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B.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咄咄逼人....。
C.得知考试成绩,小明伤心极了,眼泪淅淅沥沥....,连饭也吃不下。
D.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经过不懈的努力,我们的任务终于基本完成了。
B.同学们写作文,要有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C.一个班级班风的好环,是搞好班级工作的关键。
D.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5、下列对各句修辞手法的使用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圆天盖着大海,黑水托着孤舟。
(对偶)B.那矮胖老师一句话不说,像一尊笑面佛一样,只是站在讲台上哑笑。
(比喻)C.他脸上的每一个器官,每一条皱纹,甚至每一根头发都在微笑!(排比、拟人)D.那时的我,真的好像死了父亲似的那么悲伤。
(比喻)6、下列语句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没有人能够忘记她。
②在春天,东风吹起的时候,土壤的香气便在田野里飘扬。
2020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中测试时间: 120 分钟 总分: 120 分)、积累与运用 (21 分)A . 梳头 选骋 汹涌澎湃 锲而不舍B . 高梁 迭起 慷慨淋漓 锋芒必露C . 深宵 铰肉 浩浩荡荡 目不窥园D . 荒僻 烦躁 酣然入梦 苛捐杂税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 分 )( A .中国比其他任何国家都更关心南海的和平与稳定,为维护其和平与稳定,我国发扬了灯塔的作用。
B .相关专家呼吁尽快建立防控校园欺凌的有效机制,以便及早干预、发现和制止欺凌 行为。
C .青春剧既应该重视对青春梦想、追求、奋斗历程的深度呈现,又要重视青少年情感 的生动刻画。
D .海燕队第一仗就以 3 比 0 的比分淘汰了近两年一直没赢过的飞虎队。
4.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2 分 )( B )① 全民阅读率的上升,显然是一件好事。
② 因此,全民阅读质量的真正提升之路还很漫长。
③ 但有必要思考的是: 现在提升的到底是整体式阅读, 还是碎片式阅读?到底是深阅读, 还是浅阅读?④ 或者把问题进一步简化为:到底是高质量的阅读,还是低质量的阅读? ⑤在这些方面,并没有准确的数字区分,但就我们眼中所见而言,高质量阅读, 可能并 不尽如人意。
A .②④①③⑤B .①③④⑤② 1.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2 分)( D) A .元勋.(x ūn )愧怍.(zh à)B .嗥.叫(h áo)草率.(shu ài) 锲.而不舍 (qi è) 楷.书(k ǎ)i 调羹.(g ē n)g C .校.对 (ji o à) 哺.育(b ǔ) 妇孺.皆知( r ǔ)亘.古(g èng) 深恶.痛绝 (w ù)D .咀嚼.(ju )é 默契.(q )ì 2.下列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污秽.(hu )ì 鲜.为人知 (xi ǎ)n (2 分)(D)C)C.②④⑤③① D .①④⑤③②5.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 分)( C )A.《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左迁”指降职贬官,因为中国古代以“右” 为尊。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卷(附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卷(附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邓稼.先( jià) 宰.割(zăi)可歌可泣.(qì)B.弥.高( mÍ) 赫.然(hè)气冲斗.牛(dŏu)C.簇.新(cù) 校.对(xiào)鲜.为人知(xiān)D.草率.(shuài)揩桌子(kāi) 深恶.痛绝(wù)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气慨里程碑宽宏大量锋芒毕露B.萧瑟笑吟吟物竟天择随机应变C.坍塌城隍庙唯唯连声人情练达D.次第秫秸秆引经据典洗耳躬听3、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上课铃响后,同学们兴奋地坐在教室里,迫不及待....地想要见到新来的语文老师。
B.参加舞蹈表演的男女同学都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个个打扮得花枝招展....。
C.教师节这天,我班男生都争先恐后....地向校广播站投稿,表达对老师的赞美之情。
D.经过努力,张军终于考上了梦寐以求....的一中,心里异常兴奋。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很大程度上,人类精神文明的成果是以书籍的形式保存的。
B.徐凝的一首诗,让扬州与明月结下了难以分开的不解之缘。
C.8月1日,当肖战来到无锡时,受到了广大粉丝的热烈欢迎。
D.能否彻底治理环境污染,留住碧水蓝天,关键在于有关部门严格执法。
5、下列句子修辞方法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他的噪音像铜钟一样洪亮,简直十里以外都能听见。
B.鸟儿在清泉旁边歇歇翅膀,养养精神,倾听着泉水的絮语。
C.他打乒乓球的动作真灵活,像一只顽皮的小猫,在球台前上窜下跳。
D.没有崇高理想,没有科学知识,没有奉献精神,就不可能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才。
6、下列句子排序恰当的一项是()①“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
②“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
部编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测试卷》附答案解析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测试卷一、语言文字积累与运用(共31分)(一)单项选择题(共15分,每小题3分)1. 下列加点词语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呜咽.(yàn)嗔.(zhēn)怪义愤填膺.(yīng)警报迭.(dié)起B.坍.塌(tān)哺.(bǔ)育迥.乎不同(jiǒng)屏.(bǐng)息凝神C.蜷.(juǎn)伏嗥.(háo)鸣烟雾缭绕.(rào 怏怏..(yàng)不乐D.菌.(jùn)子门框( kuāng)潜.移默化(qián)刨.根问底(páo)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静秘深宵狂澜五脏六府B.震悚闲遐懊悔仙露琼浆C.惶恐安祥机杼姗姗来迟D.镶嵌幽寂祈祷不期而至3.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①其中的东巴文字被称为“唯一活着的象形文字”②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的东巴文化③如今,这一古老的文字依然闪耀星光,瞩目世界④这种象形文字,起源于图画,“人则图人,物则图物,以为书契”三件⑤包括东巴文字、东巴经、东巴绘画、音乐、舞蹈、法器等A.④②⑤①③B.②⑤③①④C.④①⑤③②D.②⑤①④③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透过全国“两会”这扇窗口,使我们看到一个信心如磐、汇聚起磅礴力量的中国.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新中国历史上首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C.高考当天,有三个学校的考生因故未能及时参考,引起社会广泛关注.D.北京新发地市场的三文鱼等水产品检测出“新冠病毒”,是因为被污染而不是本身感染了“新冠病毒”造成的.5.下列对课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A.《邓稼先》一文,不同于一般写人的传记,在选材上是“散”的.B.《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一文采用了以小见大的写法,表现出叶先生的精神风貌.C.《黄河颂》一诗注意营造歌词的画面之美,“黄河滚滚”“惊涛骇浪”“九曲连环”等句,在读者面前展开了一幅波澜壮阔的雄伟图画.D.《伟大的悲剧》节选自《夺取南极的斗争》,作者是美国作家茨威格,其代表作有小说《象棋的故事》、传记《三位大师》等.(二)按原文默写(共8分,每空1分)6.(1)《晚春》表现暮春时节繁花盛开,争奇斗艳的句子是, .(2)《木兰诗》中概述战争旷日持久,(3)《逢入京使》中表现诗人对家乡亲人思念之情的是:, . (4)《竹里馆》中表达诗人隐居却并不孤独的诗句是, . (三)按要求答题(共8分)7.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获悉王同学入围“诗词大会”决赛,校长发去信息:“我谨代表学校及全体师生向你表示祝贺,望继续努力,再创佳绩!”王同学回复: .A.“谢谢校长、老师和同学们!‘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我定加倍努力,不负众望.”B.“谢谢校长、老师和同学们!我定加倍努力,不负众望,力争“更上一层楼’.”C.“谢谢校长及全体师生!我定加倍努力,不负众望,相信“长风破浪会有时’.”D.“谢谢校长及全体师生!‘九万里风鹏正举’,我定加倍努力,不负众望.”8. 一次酒后,小辉的叔叔想要驾车回家.假如你是小辉,你会对叔叔说.(注意说话时的称呼、语气等,不超过25字)(2分)9.在诗歌朗诵这一环节,吴薇同学朗诵了光未然的《黄河颂》后,王淑涵同学接着朗诵黄霈的《我的中国心》.假如你是主持人,请你设计一段串联词.(3分)二、阅读下面白话文,回答问题(共35分)(一)剥豆一天,我与儿子相对坐着剥豆,当翠绿的豆快将白瓷碗盆的底铺满时,儿子忽地离位,新拿了一个瓷碗放在自己面前,将瓷碗向我面前推了推.看着他碗里粒粒可数的豆,我问:“想比赛?”“对.”儿子眼动手剥,利索地回答.“这可不公平,我盆里已不少了,你才开始.”我说着顺手抓一把豆放在他碗里.“不,”他按住我的手,“就这样,我才能试出自己的选择.”一丝喜悦悄悄在心里散开,我欣赏儿子的这种自信和大气.一时,原本很随意的家务劳动有了节奏,只见手起豆落,母子皆敛声息语.“让儿子赢,使他以后对自己多一些自信.”如此想,手不知不觉地慢了下来,借拾豆的机会稍稍停一下.“在外面竞争是靠实力,谁会让你?让他知道,失败成功皆是常事.”剥豆的速度分明在加快.儿子的手不停,眼却时时在两个容器间睃,见他如此投入,我心生怜爱,学校考试名次,够他累的了——剥豆的速度不觉间又缓了下来.“不要给孩子虚假的胜利.”节奏自然又紧了许多.一大碗的豆很快被剥光,一盆一碗,一大一小不同的容器难以比较,凭常识,我知道儿子肯定输,正想淡化结果,他却极认真地重新拿来了碗,先将他的豆倒进去,正好满一碗,然后又用同样的碗来量我的豆,也是一碗,只是凸出了,像隆起的土丘.“你赢了.”他朝我笑笑,很轻松,完全没有了剥豆时的认真和执著.“是平局,我本来有底子.”我纠正他.“我少,我就是输.”没有赌气,没有沮丧,儿子认真地和我争,脸上仍是那如山泉般清澈的笑容.想到自己瞻前顾后,小心翼翼,实在是过分了,孩子的生命,自有他该有的轨迹,该承受的,该经历的,他都应有完整的体验,失望失误失败,伤痛伤感伤痕,我们不必人为地营造一片虚假的生存空间,因为生活是实在的,生命也要经过磨难才真实.10.对本文刻画人物采用的主要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A.行动描写神态描写外貌描写B.行动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C.心理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D.语言描写外貌描写行动描写11.文中画线句说“一些喜悦悄悄在我心里散开”,作者“喜”的是什么?(3分)12.文中母亲剥豆的速度时快时慢,请用自己的话分别说明母亲剥豆速度快与慢的原因.(4分)(1)慢下来的原因是:(2)快起来的原因是:13.本文刻画人物采用的主要描写手法有、、 .(3分)14.儿子的性格特征表现的十分鲜明,其中最突出的两点是:()和()(2分)(二)健康“双刃剑”——抗生素①抗生素主要是由细菌、霉菌或其他微生物产生的,具有杀菌或者抑菌活性的代谢产物.其作用就是杀灭感染我们的微生物,目的是把病原体杀灭,控制疾病,以最终治疗疾病.最早的抗生素--青霉素,是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在1929年偶然发现的.从那以后的半个多世纪中,人类陆续发现了近万种抗生素,为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带来了福音.②目前,社会各行各业均有抗生素滥用行为.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我国门诊感冒患者的抗生素使用率约为75%、住院患者的使用率为80%,外科手术中使用率高达95%,远远高于30%的国际水平.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或不恰当使用,导致病菌对抗生素敏感性发生了变化,致使经验性抗生素治疗难以奏效.1961年,英国发现耐甲氧西林的超级金色葡萄球菌MRSA.1986年法国和英国发现耐万古霉素的超级肠球菌VRE.2009年,印度出现了一种几乎可以对所有抗生素产生抗药性的NDM-1超级耐药肠杆菌……各种新型多重耐药菌,甚至超级细菌的出现,让细菌学家不得不接受一个可怕的现实:细菌耐药的进化速度可能已经远远超过了新型抗生素的研发周期.③细菌的耐药性又称抗药性,是指细菌对抗生素的耐受性.根据达尔文的进化理论,基因突变是完全随机的,自然界施与基因进化过程压力,从而改变该过程的前进方向,使得适应自然环境者得以存活和繁衍.在漫长的进化中,基因每次随机突变的结果逐渐累积,最终使细菌的基因库中出现了各种耐药基因,这就是细菌的天然耐药.天然耐药一般只针对一种或两种相似的抗生素,在细菌耐药性方面不占主要地位.更值得人们关注的是获得性耐药:指细菌在选择压力下,通过接合型质粒、转化、转导或基因重组的方式获得外来基因片段而产生的耐药性.在这种情况下,细菌的耐药基因可以在不同菌株间转移,很容易形成多重耐药.号称能抵抗大部分抗生素的超级细菌就是通过这种方式进化而来的.然而获得性耐药并不稳定,细菌也有可能因丢失耐药基因片段而失去耐药性.④对于普通患者来说,清醒、理性地看待抗生素是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关键.抗生素不是灵丹妙药,并不是普通感冒或腹泻都需使用.抗生素也不应被视为洪水猛兽,患者必须在医生和药师指导下使用.凭经验自我用药、预防性用药、家庭常备抗生素等观念都是不值得提倡的.15.选文介绍了抗生素是健康的“双刃剑”,请根据文章内容填空.抗生素的作用及由来→→细菌的耐药性(或抗药性)产生原因及分类→(4分)16.选文第②段画线句子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举一例分析其作用.(3分)17.阅读选文,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细菌耐药的进化速度已经远远超过了新型抗生素的研发周期.B.天然耐药一般只针对一种或两种抗生素,在细菌耐药性方面不占主要地位.C.超级细菌也可以对抗所有抗生素从而产生永久抗药性.D.我国滥用抗生素的情况非常普遍.清醒理性地看待抗生素是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关键.18.如何理解抗生素是健康的“双刃剑”?(2分)(三)肚中有了点食,他顾得看看自己了.身上瘦了许多,那条破裤已经脏得不能再脏.他懒得动,可是要马上恢复他的干净利落,他不肯就这么神头鬼脸地进城去.不过,要干净利落就得花钱,剃剃头,换换衣服,买鞋袜,都要钱.手中的三十五元钱应当一个不动,连一个不动还离买车的数儿很远呢!19.文段选自《骆驼祥子》,作者,原名 .代表作有《》《》(任写两部).(4分)20.请联系原著内容,简要说说祥子在前后性格有什么变化?(2分)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样的变化?(4分)三、阅读下面文言诗文,回答问题(共24分)(一)木兰诗(节选)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21.解释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语.(4分)(1)关山度若飞()(2)朔气传金柝()(3)愿驰千里足()(4)木兰不用尚书郎()22.翻译下列句子.(4分)(1)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23.选文画线部分简略地描写了战争过程,联系全诗,说说作者为什么略写战争.(3分)(二)项籍弃书捐剑项籍①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②.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③知其意,又不肯竟.学.后刘、项相争,刘邦智取项籍以力斗然终为刘所败乃智穷也.【注释】①项籍:项羽,名籍,字羽. ②项梁:项羽的叔父.怒之:意动用法,以之为怒(对他很生气).③略:大概.2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1)学书不成,去.()(2)剑,一人敌.()25.翻译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26.项羽年少时不肯学书学剑,而后终为刘邦所败,这个故事给人的教训是什么?(3分)(三)九日送别(唐)王之涣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注释】蓟(jì)庭:地名.27.请简要分析“今日暂同芳菊酒”中的“暂”字的妙处.(3分)28.从全诗看,末句写“断蓬”有什么用意?(2分)四、作文(共60分)29.题目:的故事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透露考生个人身份的信息;④书写工整,卷面整洁.参考答案一、语言文字积累与运用(共31分)(一)单项选择题(共15分,每小题3分)1. 下列加点词语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呜咽.(yàn)嗔.(zhēn)怪义愤填膺.(yīng)警报迭.(dié)起B.坍.塌(tān)哺.(bǔ)育迥.乎不同(jiǒng)屏.(bǐng)息凝神C.蜷.(juǎn)伏嗥.(háo)鸣烟雾缭绕.(rào 怏怏..(yàng)不乐D.菌.(jùn)子门框( kuāng)潜.移默化(qián)刨.根问底(páo)【答案】B【解析】A项“咽”应读“yè”,“嗔”应读“chēn”; C项“蜷”应读“quán”;D项“框”应读“kuànɡ”.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静秘深宵狂澜五脏六府B.震悚闲遐懊悔仙露琼浆C.惶恐安祥机杼姗姗来迟D.镶嵌幽寂祈祷不期而至【答案】 D【解析】A项“秘”应为“谧”,“府”应为“腑”;B项“遐”应为“暇”;C项“祥”应为“详”.3.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①其中的东巴文字被称为“唯一活着的象形文字”②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的东巴文化③如今,这一古老的文字依然闪耀星光,瞩目世界④这种象形文字,起源于图画,“人则图人,物则图物,以为书契”三件⑤包括东巴文字、东巴经、东巴绘画、音乐、舞蹈、法器等A.④②⑤①③B.②⑤③①④C.④①⑤③②D.②⑤①④③【答案】D【解析】按逻辑顺序排序.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透过全国“两会”这扇窗口,使我们看到一个信心如磐、汇聚起磅礴力量的中国.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新中国历史上首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C.高考当天,有三个学校的考生因故未能及时参考,引起社会广泛关注.D.北京新发地市场的三文鱼等水产品检测出“新冠病毒”,是因为被污染而不是本身感染了“新冠病毒”造成的.【答案】B【解析】要先熟知病句类型.单句病句类型主要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的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语意重复等;复句病句类型是关联词语使用不当,或滥用,或残缺,或位置错误,或搭配错误.A项成分残缺;C项歧义;D项句式杂糅.5.下列对课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A.《邓稼先》一文,不同于一般写人的传记,在选材上是“散”的.B.《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一文采用了以小见大的写法,表现出叶先生的精神风貌.C.《黄河颂》一诗注意营造歌词的画面之美,“黄河滚滚”“惊涛骇浪”“九曲连环”等句,在读者面前展开了一幅波澜壮阔的雄伟图画.D.《伟大的悲剧》节选自《夺取南极的斗争》,作者是美国作家茨威格,其代表作有小说《象棋的故事》、传记《三位大师》等.【答案】D【解析】考查学生的文学常识,要求在阅读及课文分析时识记好作品、作者、朝代、作者的主要成就、代表作等常识.D茨威格是奥地利作家.(二)按原文默写(共8分,每空1分)6.(1)《晚春》表现暮春时节繁花盛开,争奇斗艳的句子是, .(2)《木兰诗》中概述战争旷日持久,(3)《逢入京使》中表现诗人对家乡亲人思念之情的是:, . (4)《竹里馆》中表达诗人隐居却并不孤独的诗句是, . 【答案】(1)草树知春不久归万般红紫斗芳菲(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3)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4)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解析】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首先要选准诗句,生僻字平时要多写几遍.这类试题是通过书写的方式考背诵,关键是不能错字、别字、形似字.近几年总出理解性默写题目,这种题目的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根据诗歌内容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三)按要求答题(共8分)7.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获悉王同学入围“诗词大会”决赛,校长发去信息:“我谨代表学校及全体师生向你表示祝贺,望继续努力,再创佳绩!”王同学回复: .A.“谢谢校长、老师和同学们!‘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我定加倍努力,不负众望.”B.“谢谢校长、老师和同学们!我定加倍努力,不负众望,力争“更上一层楼’.”C.“谢谢校长及全体师生!我定加倍努力,不负众望,相信“长风破浪会有时’.”D.“谢谢校长及全体师生!‘九万里风鹏正举’,我定加倍努力,不负众望.”【答案】B【解析】A项中的“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表现出的是一种骄傲的语气. C项中的“长风破浪会有时”表示虽然苦闷但不失去信心.D项中的“九万里风鹏正举”表现的是在困顿、苦闷中以鹏鸟为鉴的决心和气概.8.一次酒后,小辉的叔叔想要驾车回家.假如你是小辉,你会对叔叔说.(注意说话时的称呼、语气等,不超过25字)(2分)【答案】叔叔,请您不要酒后驾车,这是对自己和他人的负责.【解析】本题考查劝说词的拟写能力.劝说,指通过规劝从而让他人接受自己的建议,其基本要求是讲明道理,消除顾虑,语气委婉.首先要看清劝说对象,语境设置是要求你劝说小辉的叔叔;其次针对情况,酒后,小辉的叔叔想要驾车回家,然后组织语言进行劝说.劝说时要注意有称呼语,说话得体有礼貌.9.在诗歌朗诵这一环节,吴薇同学朗诵了光未然的《黄河颂》后,王淑涵同学接着朗诵黄霈的《我的中国心》.假如你是主持人,请你设计一段串联词.(3分)【答案】示例:吴薇同学的朗诵,让我们感受到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和中华儿女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下面请王淑涵同学为大家朗诵《我的中国心》,让我们在缠绵婉转中,感受那爱国的依依深情.【解析】主持人的开场一定要与活动的主题相契合,精彩的文案只有扣住主题思想才能发挥出最大的魅力所在.一般在开场时,主持人需要根据季节时令、节气或者气候或现场来引出主题,介绍来宾,并结合现场氛围致以问候和谢意之类的辞令.二、阅读下面白话文,回答问题(共35分)(一)剥豆一天,我与儿子相对坐着剥豆,当翠绿的豆快将白瓷碗盆的底铺满时,儿子忽地离位,新拿了一个瓷碗放在自己面前,将瓷碗向我面前推了推.看着他碗里粒粒可数的豆,我问:“想比赛?”“对.”儿子眼动手剥,利索地回答.“这可不公平,我盆里已不少了,你才开始.”我说着顺手抓一把豆放在他碗里.“不,”他按住我的手,“就这样,我才能试出自己的选择.”一丝喜悦悄悄在心里散开,我欣赏儿子的这种自信和大气.一时,原本很随意的家务劳动有了节奏,只见手起豆落,母子皆敛声息语.“让儿子赢,使他以后对自己多一些自信.”如此想,手不知不觉地慢了下来,借拾豆的机会稍稍停一下.“在外面竞争是靠实力,谁会让你?让他知道,失败成功皆是常事.”剥豆的速度分明在加快.儿子的手不停,眼却时时在两个容器间睃,见他如此投入,我心生怜爱,学校考试名次,够他累的了——剥豆的速度不觉间又缓了下来.“不要给孩子虚假的胜利.”节奏自然又紧了许多.一大碗的豆很快被剥光,一盆一碗,一大一小不同的容器难以比较,凭常识,我知道儿子肯定输,正想淡化结果,他却极认真地重新拿来了碗,先将他的豆倒进去,正好满一碗,然后又用同样的碗来量我的豆,也是一碗,只是凸出了,像隆起的土丘.“你赢了.”他朝我笑笑,很轻松,完全没有了剥豆时的认真和执著.“是平局,我本来有底子.”我纠正他.“我少,我就是输.”没有赌气,没有沮丧,儿子认真地和我争,脸上仍是那如山泉般清澈的笑容.想到自己瞻前顾后,小心翼翼,实在是过分了,孩子的生命,自有他该有的轨迹,该承受的,该经历的,他都应有完整的体验,失望失误失败,伤痛伤感伤痕,我们不必人为地营造一片虚假的生存空间,因为生活是实在的,生命也要经过磨难才真实.10.对本文刻画人物采用的主要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A.行动描写神态描写外貌描写B.行动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C.心理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D.语言描写外貌描写行动描写【答案】B【解析】考查学生对人物描写的理解,人物描写有五种方法(肖像、行动、语言、心里、神态)入手,结合选文内容进行回答.11.文中画线句说“一些喜悦悄悄在我心里散开”,作者“喜”的是什么?(3分)【答案】儿子竞赛时这种自信和大气.【解析】考查理解字义.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同时了解词语的本义和基本义,能够根据语境推断词语的含义.12.文中母亲剥豆的速度时快时慢,请用自己的话分别说明母亲剥豆速度快与慢的原因.(4分)(1)慢下来的原因是:(3)快起来的原因是:【答案】(1)“让儿子赢,使他以后对自己多一些自信.”如此想,自然就慢起来了(2)想让孩子品尝一下失败的经历,以增强他心理的承受能力,并想让他明白在社会上生存靠的就是实力.【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内心的解读以及筛选和提取主要信息的能力和语言概括能力.根据题干提示要我们分析“我”的心理活动,快速浏览文章,很容易就可锁定描写“我”心里活动的语段,然后提取出契合题干的信息:慢下来的原因是“让儿子赢,使他以后对自己多一些自信”“见他如此投入,我心生怜爱:学校的考试名次,够他累的了……”;而快起来的原因是“在外面竞争是靠实力.谁会让你?让他知道,失败成功皆是常事”“不要给孩子虚假的胜利”.我们提取的是原文信息,而题干的另一要求是“用自己的话说明”,我们就要把提取的信息转换成自己的概括性的语言表达.13.本文刻画人物采用的主要描写手法有、、 .(3分)【答案】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解析】考查人物有描写方法及作用.人物描写包括外貌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作用是塑造了……形象,表现了……性格,体现了……精神品质等.14.儿子的性格特征表现的十分鲜明,其中最突出的两点是:()和()(2分)【答案】自信和大度、豁达.【解析】(1)从人物描写的五种方法(肖像、行动、语言、心里、神态)入手.(2)从侧面描写入手.侧面描写,简单地说,就是通过其他人物的言行间接写主人公.(3)从分析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入手.有些作品除了中心人物之外,还有其他人物.分析时我们既要抓住中心人物,又要分析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4)从典型事例入手.典型事例往往从不同侧面反映出人物的性格特点.(5)从作者的评价入手.作者对人物的评价直接反映出人物的性格特点.(二)健康“双刃剑”——抗生素①抗生素主要是由细菌、霉菌或其他微生物产生的,具有杀菌或者抑菌活性的代谢产物.其作用就是杀灭感染我们的微生物,目的是把病原体杀灭,控制疾病,以最终治疗疾病.最早的抗生素--青霉素,是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在1929年偶然发现的.从那以后的半个多世纪中,人类陆续发现了近万种抗生素,为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带来了福音.②目前,社会各行各业均有抗生素滥用行为.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我国门诊感冒患者的抗生素使用率约为75%、住院患者的使用率为80%,外科手术中使用率高达95%,远远高于30%的国际水平.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或不恰当使用,导致病菌对抗生素敏感性发生了变化,致使经验性抗生素治疗难以奏效.1961年,英国发现耐甲氧西林的超级金色葡萄球菌MRSA.1986年法国和英国发现耐万古霉素的超级肠球菌VRE.2009年,印度出现了一种几乎可以对所有抗生素产生抗药性的NDM-1超级耐药肠杆菌……各种新型多重耐药菌,甚至超级细菌的出现,让细菌学家不得不接受一个可怕的现实:细菌耐药的进化速度可能已经远远超过了新型抗生素的研发周期.③细菌的耐药性又称抗药性,是指细菌对抗生素的耐受性.根据达尔文的进化理论,基因突变是完全随机的,自然界施与基因进化过程压力,从而改变该过程的前进方向,使得适应自然环境者得以存活和繁衍.在漫长的进化中,基因每次随机突变的结果逐渐累积,最终使细菌的基因库中出现了各种耐药基因,这就是细菌的天然耐药.天然耐药一般只针对一种或两种相似的抗生素,在细菌耐药性方面不占主要地位.更值得人们关注的是获得性耐药:指细菌在选择压力下,通过接合型质粒、转化、转导或基因重组的方式获得外来基因片段而产生的耐药性.在这种情况下,细菌的耐药基因可以在不同菌株间转移,很容易形成多重耐药.号称能抵抗大部分抗生素的超级细菌就是通过这种方式进化而来的.然而获得性耐药并不稳定,细菌也有可能因丢失耐药基因片段而失去耐药性.④对于普通患者来说,清醒、理性地看待抗生素是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关键.抗生素不是灵丹妙药,并不是普通感冒或腹泻都需使用.抗生素也不应被视为洪水猛兽,患者必须在医生和药师指导下使用.凭经验自我用药、预防性用药、家庭常备抗生素等观念都是不值得提倡的.15.选文介绍了抗生素是健康的“双刃剑”,请根据文章内容填空.抗生素的作用及由来→→细菌的耐药性(或抗药性)产生原因及分类→(4分)【答案】滥用抗生素的现状(或社会各行各为均有滥用抗生素行为);合理使用抗生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卷(时间:120分钟总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1—7小题每小题均为3分,8小题10分,9小题6分,共37分)1.下列加点的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萦.带(yíng)竹篾.(miè)迥.乎不同( jiǒng)B.晌.午( shǎng)吞噬.(shì)屏.息凝神(bǐng)C.孱.头(càn)拽.出(zhuài)心有灵犀.(xī)D.殷.红(yān)修葺.(qì)忍俊不禁.(jīng)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炽热偎琐惊心动魄B.服侍埋葬毛骨捒然C.门槛矜持微不足道D.譬如斑澜妇孺皆知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
张爱萍将军称他为“‘两弹’元勋”,他是当之无愧....的。
B.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
C.青年人写信,写得太草率,鲁迅先生是深恶痛绝....之的。
D.老一辈科学家苦心孤诣获得的科研成果,足以作为我们的前车之鉴....。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一带一路”建设既需要经贸合作的“硬”支撑,也离不开文明互鉴的“软”助力。
B.为了防止酒驾事件不再发生,我市加大了巡查整治力度。
C.人们都喜爱观赏日出,而对日落,却很少有人去流连把玩、吟咏描绘。
D.走进美丽的秀峰公园,我禁不住停下脚步驻足欣赏。
5.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①经过分析研究,工作人员认为,飞船共振主要来自火箭的振动。
②在“神舟六号”飞行时,情况有了很大改善,在后来的航天飞行中再也没有出现过。
③飞行回来后我详细描述了这种难受的过程。
④随后他们改进技术工艺,解决了这个问题。
A.④③①②B.③①④②C.④①②③D.③④①②6.下列选项中朗读节奏有误的一项是()A.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B.公/亦以此/自矜C.无丝竹之/乱耳D.盖/石性坚重7.下列作家作品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A.《邓稼先》——杨振宁——美籍华裔理论物理学家B.《说和做》——臧克家——诗人C.《回忆鲁迅先生》——萧红——《呼兰河传》D.《孙权劝学》——司马迁——《资治通鉴》8.按要求填空(10分)。
①,弹琴复长啸。
(王维《竹里馆》)②,夜泊秦淮近酒家。
(杜牧《泊秦淮》)③念天地之悠悠,。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④杨花榆荚无才思,。
(韩愈《晚春》)⑤《登飞来峰》中反映诗人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的诗句是:,。
⑥陆游在《游山西村》中写下的蕴涵丰富人生哲理的千古名句是:,。
⑦《海底两万里》是(作者)的“海洋三部曲”之一,他是(国名)著名的科幻和探险小说家,创作了许多科幻小说,其中的科学幻想如今大部分已变成事实,因此被人们]誉为“科学时代的预言家”和“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
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6分)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当今社会已进入网络时代,最新数据统计,中国网民规模达7.31亿,其中手机网民6.95亿。
在网络发展迅猛的今天,人们读书的方式也有了新的途径。
下面是2016年和2017年我国网民的网上阅读情况表。
①根据图表分析我国网民在2016年和2017年里的网络阅读情况。
(3分)②班级要举行“网络与阅读”为主题的班会,你想和同学们交流些什么?要求:a.观点明确,理由充分。
b.不少于60字。
(3分)二、阅读赏析(53分)。
(一)阅读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五),完成10——11题(9分)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0.对这首诗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A.头两句叙事抒情,在辞官离京时的无限感慨中表现了豪放洒脱的气概。
B.后两句以落花为喻,表明自己的心志,在形象的比喻中,融入议论。
C.诗人说“落红”实际上是自吐心曲,诗人辞官归隐,是为了给年轻的更有才华的人提供更多的升迁机会。
D.这首诗反映了诗人辞官后不甘消沉,决心继续关心国家大事的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11.这首诗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复杂的情感,具体如何写离愁?你认为后两句广为传诵的原因是什么?(6分)(二)阅读周敦颐的《爱莲说》,完成12—15题。
(17分)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2.下面各句中加点的“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3分)A.水陆草木之.花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C.花之.隐逸者也D.牡丹之.爱13.对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陶后鲜.有闻(少)B.香远益.清(更加)C.不蔓.不枝(藤蔓)D.宜乎众矣(应当)1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②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15.古人往往借助外物表达自己的理想情怀。
刘禹锡在《陋室铭》中借“表达周敦颐借“莲”表达。
(3分)(三)阅读杨绛的《老王》,完成16—19题。
(11分)①我常坐老王的三轮。
他蹬,我坐,一路上我们说着闲话。
②据老王自己讲:北京解放后,蹬三轮的都组织起来;那时候他“脑袋慢”,“没绕过来“晚了一步”,就“进不去了”。
他感叹自己“人老了,没用了”。
老王常有失群落伍的惶恐,因为他是单干户。
他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
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此外就没什么亲人。
③老王只有一只眼,另一只是“田螺眼”,瞎的。
乘客不愿坐他的车,怕他看不清,撞了什么。
有人说,这老光棍大约年轻时不老实,害了什么恶病,瞎掉了一只眼。
他那只好眼也有病,天黑了就看不见。
有一次,他撞在电杆上,撞得半面肿胀,又青又紫。
那时候我们在干校,我女儿说他是夜盲症,给他吃了大瓶的鱼肝油,晚上就看得见了。
他也许是从小营养不良而瞎了一眼,也许是得了恶病,反正同是不幸,而后者该是更深的不幸。
④有一天傍晚,我们夫妇散步,经过一个荒僻的小胡同,看见一个破破落落的大院,里面有几间塌败的小屋;老王正蹬着他那辆轮进大院去。
后来我在坐着老王的车和他闲聊的时候,问起那里是不是他的家。
他说,住那儿多年了。
⑤有一年夏天,老王给我们楼下人家送冰,愿意给我们家带送,车费减半。
我们当然不要他减半收费。
每天清晨,老王抱着冰上三楼,代我们放入冰箱。
他送的冰比他前任送的大一倍,冰价相等。
胡同口蹬三轮的我们大多熟识,老王是其中最老实的。
他从没看透我们是好欺负的主顾,他大概压根儿没想到这点。
⑥“文化大革命”开始,默存不知怎么的一条腿走不得路了。
我代他请了假,烦老王送他上医院。
我自己不敢乘三轮,挤公共汽车到医院门口等待。
老王帮我把默存扶下车,却坚决不肯拿钱。
他说:“我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
”我一定要给他钱,他哑着嗓子悄悄问我:“你还有钱吗?”我笑着说有钱,他拿了钱却还不大放心。
⑦我们从干校回来,载客三轮都取缔了。
老王只好把他那辆三轮改成运货的平板三轮。
他并没有力气运送什么货物。
幸亏有一位老先生愿把自己降格为“货”,让老王运送。
老王欣然在三轮平板的周围装上半寸高的边缘,好像有了这半寸边缘,乘客就围住了不会掉落。
我问老王凭这位主顾,是否能维持生活,他说可以凑合。
可是过些时老王病了,不知什么病,花钱吃了不知什么药,总不见好。
开始几个月他还能扶病到我家来,以后只好托他同院的老李来代他传话了。
⑧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
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
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
他面色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
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黃的千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⑨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
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
⑩我忙去接。
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
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
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
⑪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⑫他只说:“我不吃。
”⑬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
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
⑭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⑮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
⑯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
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
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
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
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
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
我不能想像他是怎么回家的。
⑰过了十多天,我碰见老王同院的老李。
我问:“老王怎么了?好些没有?”⑱“早埋了。
”⑲“呀,他什么时候……”⑳“什么时候死的?就是到您那儿的第二天。
”○21他还讲老王身上缠了多少尺全新的白布——因为老王是回民,埋在什么沟里。
我也不懂,没多问。
○22我回家看着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完的鸡蛋,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捉摸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
我想他是知道的。
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
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
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16.文章中具体写了作者与老王相处的哪几件事?(3分)17.第⑧段划线句子“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
”中的“镶嵌”一词能否换成“站立”吗?为什么?(3分)18.⑧—⑯自然段描写老王主要运用了、的描写方法,表现了他的品质。
(3分)19.为什么作者一家对老王那样的不幸者能那么关心、爱护?社会地位、生活条件比较优越的人往往瞧不起卑微者,要有什么精神才能像作者那样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2分)(四)阅读杨明的《丁香花》,完成20—24题。
(16分)①初识丁香花,是在废品站里。
少年时代的我和家长去废品站卖废品,在废纸堆里我发现了一本品相还不算残缺的书,便抽出来翻看,废品站老板挥挥手说,拿去吧,送你了。
②那是一本园艺学的专业书籍。
书中有一段这样写道:丁香花是木犀科丁香属落叶灌木,属于著名的庭园花木,开花繁茂,花色淡雅,习性强健,栽培简易,因而在园林中广泛栽培应用。
丁香花是雅俗共赏的观赏植物,开时芬芳满目,清香远溢。
露植在庭院、园圃,用盆摆设在书室、厅堂,都会令人感到风采秀丽,清艳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