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杯状病毒ppt课件

合集下载

“宠物医学课件-猫咪常见疾病防治”

“宠物医学课件-猫咪常见疾病防治”
宠物医学课件——猫咪常 见疾病防治
欢迎来到宠物医学课程!本课件将向您介绍猫咪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让我们一起为我们的喵星人保持健康。
猫咪常见疾病概述
1 养猫必备知识
2 健康监测
了解猫咪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早期症状,可 帮助您及时采取措施。
定期检查猫咪的体温、体重和呼吸,以及 注意其行为和食欲的变化。
2 预防
控制饮食,增加运动,定期监测体重。
猫贫血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1 症状
乏力、食欲不振、口腔黏膜苍白。
2 治疗
补充铁元素,纠正潜在疾病,改善饮食。
猫结石的症状和预防措施
1 症状
尿频、排尿困难、尿血、腹部疼痛。
2 预防
注意饮食,定期检查尿液,保持水分摄入。
猫毛球症的原因和防治方法
1 原因
过多的舔毛、消化不良、长毛品种。
治疗
及时就诊,使用抗真菌药物和外用药膏。
猫感冒的症状和预防方法
1 症状
打喷嚏、流鼻涕、咳嗽、发烧、眼睛发红。
2 预防
避免暴露在寒冷和潮湿的环境,保持室内卫生。
猫泪痕的原因和治疗方法
原因
泪腺分泌物堵塞和滋生细菌。
治疗
清洁泪痕区域,使用特殊眼液或药膏。
猫腹泻的原因和防治
原因
病毒感染、细菌感染、饮食问题。
3 扫除隐患
4 定期免疫
保持干净的生活环境,为猫咪注射相应的疫苗 以防止常见疾病的发生。
猫瘟热的症状和防治措施
症状
潮热、呕吐、腹泻、食欲减退和虚弱。
防治
保持良好的卫生状况,定期接种疫苗,隔离 感染的猫咪。
猫癣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症状
起疹子、脱毛、皮肤搔痒。
防治

猫病毒性传染病

猫病毒性传染病

治疗
糖皮质激素
◦ 渗出液型,先抽出渗出液 ◦ 地塞米松,1mg/kg.w,1次/日,胸腔或腹腔注
射,连用7日 ◦ 5日不见效果,预后差 ◦ 非渗出性 ◦ 泼尼松,2mg/kg.w,1次/日,口服,连用7日
治疗
抗病毒治疗
◦ 利巴韦林 ◦ 人干扰素α ◦ 猫干扰素ω
免疫调节
◦ 痤疮丙酸杆菌 ◦ 聚丙烯-免疫刺激物
猫病毒性传染病
3
呼吸困难
胸腔积液
病原
√ 猫冠状病毒
猫肠道冠状病毒 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
猫冠状病毒引起的疾病
猫传染性腹膜炎(FIP)
◦ 冠状病毒的全身性感染
猫肠炎
◦ 冠状病毒的局部感染
猫传染性腹膜炎的发现
确切的最早记载在1963年
◦ 慢性纤维素性腹膜炎 ◦ 渗出物覆盖整个腹腔,尤其是肝脏和肾脏 ◦ 免疫介导性脉管炎 ◦ 炎性肉芽肿病变
血管炎抑制剂
◦ 己酮可可碱
无效
预后
统计证实有预后价值的参数
◦ Kamofsky氏评分 ◦ 渗出液的量 ◦ 总胆红素 ◦ 血小板计数 ◦ 淋巴细胞计数
预防
疫苗
预防
与病毒的滴度有关 粪便中病毒含量极高 应急状况下显著升高
◦ 新环境 ◦ 拥挤 ◦ 高噪音水平 ◦ 其他疾病
预防
全身性治疗
◦ 阿昔洛韦 ◦ 万乃诺韦 ◦ 泛昔洛韦 最好 ◦ 干扰素ω ◦ 特异性抗体 ◦ L-左旋赖氨酸
三氟尿苷
三氟尿苷滴眼液
◦ 1%眼滴剂 ◦ 体外实验效果很好 ◦ 对角膜有很好的渗透性 ◦ 对眼有刺激 ◦贵 ◦ 首日每小时1次,之后3-4小时一次
碘苷 (最常用)
0.1%滴眼液 0.5%眼软膏 体外试验效果好(细胞培养) 猫的耐受性好,相对便宜 每4h一次

医学课件猫常见传染病

医学课件猫常见传染病
④本病主要通过与感染猫或其带毒的分泌物、排泄 物接触而传染。康复猫粪、尿内仍带毒可达6周之久,成 为传染源。本病也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传染。蚤、虱、 螨等节肢昆虫也可成为主要的传播媒介。
一、猫泛白细胞减少症
⑤若猫经长途运输、饲养条件骤变以及与来源不明的 猫混杂饲养,常引起急性暴发。病死率可达90%以上。
(3)血凝及血凝抑制试验 采取猫粪便、感染细 胞等都可用猪红细胞作血凝试验,以检测病毒抗原。
一、猫泛白细胞减少症
6、治疗 目前对本病尚无特效药物,亦缺乏有效疗法。一般多采 取以下综合措施。 (1)特异疗法:通常在病初注射大剂量抗病血清,多可 获一定疗效。 (2)抗菌疗法:注射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广谱抗生素 ,以控制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如肌肉注射庆大霉素20毫克或 卡那霉素200毫克,1日2次,连用4~ 5日。
一、猫泛白细胞减少症
2、病原学 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是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 的成员。病毒在核内增殖,可在猫肾、肺原代细胞中良 好生长,且产生细胞病变及伴有核内包涵体。
本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
一、猫泛白细胞减少症
病毒对外界因素具有极强的抵抗力,能耐受56℃, 30分钟的加热处理,对PH3-9•具有一定的耐受力。有机 物内的病毒,在室温存活1年。对70%乙醇、有机碘化 物、酚制剂和季胺溶液也具有较高的抵抗力。病毒能凝 集猪红细胞。
猫常见传染病
一、猫泛白细胞减少症 二、猫传染性腹膜炎 三、猫杯状病毒感染 四、猫病毒性鼻气管炎 五、猫白血病
一、猫泛白细胞减少症
一、猫泛白细胞减少症
1、概述 猫泛白细胞减少症又称细小病毒感染症、猫传染性肠 炎或猫瘟。本病是由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 接触性、致死性传染病。主要发生于1岁以内的幼猫,主要 表现:突发高热、呕吐、腹泻、高度脱水和明显的白细胞数 减少。

猫常见传染病课件

猫常见传染病课件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一、猫泛白细胞减少症
6、治疗 目前对本病尚无特效药物,亦缺乏有效疗法。一般多采 取以下综合措施。 (1)特异疗法:通常在病初注射大剂量抗病血清,多可 获一定疗效。 (2)抗菌疗法:注射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广谱抗生素 ,以控制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如肌肉注射庆大霉素20毫克或 卡那霉素200毫克,1日2次,连用4~ 5日。
一、猫泛白细胞减少症
7、预防 (1)平时应搞好猫舍及其周围环境的卫生,新养的猫 必须经过免疫接种,隔离观察6日未见异常时,方可 混群饲 养。 (2)病死猫和中后期病猫扑杀后均应深埋或焚烧。用 1%福尔马林溶液彻底消毒污染的料、水、用具和环境,以切 断传播途径,控制疫情发展。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一、猫泛白细胞减少症
2、病原学 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是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 的成员。病毒在核内增殖,可在猫肾、肺原代细胞中良 好生长,且产生细胞病变及伴有核内包涵体。
本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一、猫泛白细胞减少症
病毒对外界因素具有极强的抵抗力,能耐受56℃, 30分钟的加热处理,对PH3-9•具有一定的耐受力。有机 物内的病毒,在室温存活1年。对70%乙醇、有机碘化 物、酚制剂和季胺溶液也具有较高的抵抗力。病毒能凝 集猪红细胞。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猫常见传染病
一、猫泛白细胞减少症 二、猫传染性腹膜炎 三、猫杯状病毒感染 四、猫病毒性鼻气管炎 五、猫白血病

猫感染杯状病毒

猫感染杯状病毒

猫感染杯状病毒猫咪猫杯状病毒感染的病因及防治猫杯状病毒感染猫杯状病毒感染也称猫传染性鼻结膜炎。

本病是猫病毒性上呼吸道病的_种,主要表现为上呼吸道症状,即精神沉郁,浆液性和黏液性鼻漏,结膜炎、口腔炎、气管炎和支气管炎,伴有双相热。

杯状病毒感染是猫的多发病,感染率高但死亡率不最高可达30‰。

15周龄至6月龄之幼猫若感染此病,则会呈现病毒性肺炎,常因呼吸困难而死亡。

(1)病原。

猫杯状病毒属于杯状病毒科的小RNA病毒。

病毒的核酸芯由单链RNA构成,只有一个血清型,可在猫的肾细胞、舌细胞胸腺细胞及猫胎肺细胞上生长。

该病毒对、氯仿具有抵抗力;但对酸性环境(pH值s3)敏感。

加热50℃30分钟可使病毒灭绝。

(2)流行病学。

在自然条件下,猫科动物对此病毒较为易感虎、豹也能感染发病。

常发生于8~12周龄的猫。

病猫和带毒猫是本病主要传染源。

患猫在急性期可随分泌物和排泄物排出大量病毒,直接传染易感猫。

带毒猫如不继发其他病毒(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细菌性感染,大多数经治疗或自身耐过而症状消失,但可长期带毒排毒,是最危险最重要的传染源。

(3)症状。

猫感染病毒后的潜伏期为2~3天。

临床症状困感染病毒毒力的强弱而不同,初期发热至℃。

病初精神不振食欲不佳、流涎、打喷嚏、流泪、鼻腔流出浆液性分泌物。

随后,口腔出现溃疡,溃疡面分布于舌和硬腭部,尤其是腭中裂部最常见。

口腔溃疡是最常出现和具有特征性的症状,有时是惟一的症状。

有时鼻腔黏膜也出现大小不等的溃疡面。

病毒毒力较强时,可发生肺炎,呼吸困难,肺部有干性或湿性罗音。

有些病毒感染仅出现肌肉疼痛和角膜炎,见不到呼吸道症状。

猫感染杯状病毒后,大多数耐过7~10天后临床症状消失,但却成为重要的传染源。

(4)病理变化主要症状表现为口腔溃疡、呼吸道和腿结膜炎(5)诊断。

由于许多猫传染病症状相似,诊断比较困难,临床上主要以舌、腭部的溃疡判断。

开始形成水泡,水泡破后成为溃疡,以及结膜炎、角膜炎、肺炎进行综合诊断。

一例疑似高致病性猫杯状病毒感染病例的诊治

一例疑似高致病性猫杯状病毒感染病例的诊治

猫杯状病毒(Feline Calicivirus ,FCV )是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病原体。

猫感染FCV 后表现为打喷嚏、口腔溃疡、流浆液性或粘液脓性眼鼻分泌物、结膜炎、流涎等临床症状,易反复发作且难以根治。

高致病性FCV 感染除表现杯状病毒感染的典型临床症状外,还可出现高热、面部及爪部水肿溃疡及脱毛、肺炎以及黄疸等症状,病死率高,近年来在美国、英国、意大利等多个国家相继出现FCV 强毒株流行。

FCV 与猫口炎有高度相关性,近期北京地区的流行病学调查也证实这一点[1]。

1基本情况3.7kg 雄性美短,主诉2周前发现四肢水肿破溃,曾按皮肤病进行治疗,未见好转,转院至本院。

2临床检查2.1基本检查患猫精神倦怠,体温为39.5℃,心率为150次/min ,呼吸频率为36次/min ,心音正常,二便正常,CRT (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2秒,四肢皮下水肿,患处皮肤弹性降低甚至缺失,回弹时间>20秒,毛发极易脱落,患处大面积脱毛,见图1。

患处皮肤容易破溃剥离,除四肢患处外其它部位皮肤弹性正常。

入院后第二天发现右下唇内侧有一溃疡,且多次出现打喷嚏的症状,怀疑该患猫有杯状病毒感染,需进一步实验室检查。

2.2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检查结果显示,除白细胞和中性粒细一例疑似高致病性猫杯状病毒感染病例的诊治冯慧君,于义博,蔡洁璇,陈义洲*(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广东广州510642)摘要:对一例有四肢水肿破溃、打喷嚏等症状的猫进行了X 光、血常规、血生化以及杯状病毒PCR 等实验室检查,并结合患猫的临床症状进行分析,初步诊断为疑似高致病性猫杯状病毒感染。

经过一个月左右的对症和支持治疗后,患猫康复出院。

本文总结本病例的诊治过程,旨在为临床兽医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猫;高致病性杯状病毒;诊治中图分类号:S852.6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码:1005⁃8567(2021)02⁃0043⁃03收稿日期:2021⁃03⁃24作者简介:冯慧君(1995⁃),女,广东广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小动物疾病防治。

猫杯状病毒纳米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猫杯状病毒纳米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ofBeijing,Ministry ofA griculture ,Beijing 100193,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improve feline calicivirus (FCV) detection efficiency,a pair of specific primers for FCV detection were designed based on the conserved region of the reference FCV genome se­ quences from GenBank with Primer Premier 5. 0. The nano-PCR assay was established for FCV detec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nan〇-PCR assay had good specificity with no cross reaction with other common feline disease viruses. The lowest detectable limit of the assay,which was 10 times higher than that of conventional PCR,was 5.4X 10-3 pg//^L of the standard template,suggesting that the assay was with good sensitiveness. The sensitivity test was repeated 3 times with good repeatability. In conclusion,the established FCV nano PCR method had the advantages of good specificity, sensitivity and repeatability, which can be used as a powerful technical method for laboratory diagnosis of FCV infection.

临床健康宠物猫杯状病毒的分离鉴定及其ORF2序列分析

临床健康宠物猫杯状病毒的分离鉴定及其ORF2序列分析
Ab s t r a c t : I n o r d e r t o s t u d y t h e e p i d e mi c s i t u a t i o n o f f e l i n e c a l i c i v i r u s i n h e a l t h y c a t s a n d e x p l o r e t h e g e n e t i c v a r i a t i o n o f c a p —
s i d p r o t e i n g e n e o f f e l i n e c li a c i v i r u s , e i g h t o r l a s wa b s c o l l e c t e d f r o m c l i n i c a l h e lt a h y c a t s i n J i l i n P r o v i n c e we r e s t u d i e d i n t h i s e x —
p e r i me n t b y lu f o r e s c e n c e q u a n t i t a t i v e P CR me t h o d, t h e p o s i t i v e s a mp l e s we r e i s o l a t e d b y F 8 1 c e l l l i n e , t h e i s o l a t e d v i r u s we r e i d e n — t i f e d b y e l e c t r o n mi c r o s c o p e o b s e r v a t i o n a n d P CR me t h o d. T h e r e s u h s h o we d t h a t o n e s t r a i n o f F C V wa s i s o l a t e d a n d n a me d CH—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
小结:
⊙易感动物:仅猫科动物,常发生于1岁年龄内的猫; ⊙传染源:主要是病猫和带病猫; ⊙患猫在急性期可随分泌物和排泄物排除大量的病毒,直接传染易感 猫; ⊙传染途径:主要是消化道和呼吸道,也可以垂直传播; ⊙发病率高,死亡率低; ⊙无特异性疗法,可应用广谱抗生素防止继发感染和对症治疗。
11
12
猫杯状病毒
猫杯状病毒(Feline calicivirus, FCV)感染是猫的一种多发性口 腔和呼吸道传染病,又称为猫传染性鼻结膜炎。因毒株和动物的抵 抗力不同,症状差别很大,有些毒株主要引起口腔或和上呼吸道感 染,另一些毒株则会导致肺炎。是猫的多发病之一,发病率较高, 死亡率较低,但在小于84日龄的猫常可致死。由于该病毒变异性强, 故疫苗预防效果不佳。
1
一、病原 大小形态 抵抗力
• 猫杯状病毒属杯状病毒科、杯状病毒属。过去将此病毒划人 小RNA病毒科,称为猫小洲A病毒。核酸为股RNA,病毒粒子直径 37~40纳米,32个空心壳粒呈二十四面体立体对称。病毒的名称 来自外观,即病毒粒子表面镶嵌着32个杯状壳粒而得名。病毒在 脑浆内繁殖,有时呈结晶状或串珠状排列。病毒对脂溶剂(乙醚 氯仿和脱氧胆碱盐)具有抵抗力;PH3时失去活性,pH4~5时稳 定;50℃30分钟灭活。该病毒无血凝性。只有一个血清型,可在 猫的肾细胞、舌细胞、胸腺细胞及猫胎肺细胞上生长。FCV在分 类上属杯状病毒科,杯状病毒属。核酸型为单股RNA,病毒无囊 膜,在胞浆内增殖,有时呈结晶状或串珠状排列。
9
疾病预防:
① 家中猫使用的靠垫、被褥、笼子要经常换洗,注意消毒,天气晴朗的时 候要拿出去晒太阳
②每年定期免疫接种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猫病毒性支气管炎、猫杯状病毒病 三联苗,减少猫的发病几率
③如果发现家中有猫发病,应立即将其与其余的宠物隔开饲养,并及时送宠 物医院就医
④ 自然条件下,猫杯状病毒仅猫科动物易感,常发于6-84日龄的猫。该病 的传染源主要是病猫和带毒猫。前者在急性期可随分泌物和排泄物排出大量病毒, 污染用具、地面和物品,也可直接传染给猫。后者一般有急性期病例转变而来, 虽然临床症状消失,但可长期排毒,是最重要最危险的传染源,因此减少家中宠 物猫与野外带毒猫的接触即切断传染源的关键环节。
8
治疗措施:
①立即将病猫隔离在院内住院治疗,每天要用消毒药消毒地面、笼舍、用具等。 ②抗病毒:使用利巴韦林、胸腺肽等。 ③每日清洁口腔:用0.1%高锰酸钾冲洗口腔,对溃疡面涂抹鱼肝油或者喷桂林 西瓜霜。 ④防止继发感染:使用头孢曲松钠输液治疗。 ⑤补充维生素:使用复合维生素B、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C等。 ⑥对于病情较为严重,精神食欲较差者,采用支持疗法,静脉输入5%葡萄糖 盐水、10%葡萄糖、ATP、辅酶A等。
6
如 图
7
五、微生物学诊断方法
由于多种病均可引起猫的呼吸道感染,且症状非常相似尤其是 与猫鼻气管炎难以区分特异性抗体,因此任 何的单位检查都不足以确诊本病,临床上应在临床症状,病理变化 的基础上,结合病毒分离鉴定和血清学实验的结果,进行综合判定。
严重病例会出现支气管炎甚至肺炎,而致呼吸困难,肺部有干性或湿 性罗音,可因肺炎致死。少数病例仅现肌肉疼痛和角膜炎,见不到呼吸 道症状。有些猫可发生免疫介导性的多发性关节炎(机体对抗病毒时产生 的免疫复合物沉积)。偶有(少见)病例因免疫复合物沉积而发生肾炎。 偶有(少见)猫咪出现皮肤溃疡。
5
四、发病机制:
2
3
二、杯状病毒传播途径流行特点:
传染源主要是病猫及带毒猫。 前者在急性期可随分泌物、排泄物排出大量病毒; 后者一般由急性病例转变而来,虽临床症状消失,但可 长期排毒。宠物商店、动物医院、寄养收容中心等猫密 集的地方,更利于传播。无症状的带毒猫可能在寄养、 换主等引起的应激情况下忽然发病。
4
三、症状以及致病性:
感染后的潜伏期为2~3天,病初精神不振,发热至39.5~40.5℃。患猫 精神欠佳、打喷嚏,口腔及鼻腔分泌物增多,流涎,眼鼻分泌物开始为浆 液性、4~5天后为脓性,出现角膜发炎、羞明等症状。随后,口腔出现溃 疡,这是最显著的特征,溃疡面分布于舌和硬腭部,尤其是脖中裂部最常 见。有时鼻腔粘膜也出现大小不等的溃疡面。发生口腔溃疡的猫咪,因口 腔不适而吞咽吃食困难,流口水,有明显的吞咽动作。
分离病毒时,科采集眼结膜刮取物,溃疡部组织或鼻分泌物接 种猫源细胞,注意细胞病变,FCV所致细胞病变的特征为核固缩。对 分离的病毒科与已知血清采集用中和试验,琼脂扩散试验,荧光抗 体技术或补体结合试验进一步鉴定。琼脂扩散试验能检出毒株之间 的差异,荧光抗体技术和棉衣酶技术可以直接检出眼结膜,扁桃体 中的病毒。双份血清中和抗体效价的检测具有回顾性诊断意义。
杯状病毒病毒进入体细胞之后会在细胞质内释放编码蛋白,这些编码蛋白能 够在细胞里面通过病毒的遗传物质不断的复制繁殖,最后使得病毒在细胞里面越 来越多,从而导致患者发病。病毒进入细胞之后一个复制周期大约是八个小时。
杯状病毒病毒进入细胞之后会导致宿主细胞发生变性来至于坏死脱落,最后 会造成患者黏膜充血,身体水肿,分泌物增加。可在猫肾细胞、舌细胞、胸腺细 胞系、猫胎肺细胞上增殖;该病毒无血凝性。只有一个血清型,可在猫的肾细胞、 舌细胞、胸腺细胞及猫胎肺细胞上生长,在胞浆内增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