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然界,寄居蟹和海葵的组合是共栖现象的典型案例
寄生、共生、腐生附生

一、寄生、共生、腐生寄生是指一种生物长期或暂时生活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并从后者那里吸取营养物质来维持其生活的一种种间关系。
营寄生生活的生物叫做寄生物;被侵害的生物叫做寄主,也叫宿主。
根据寄生的场所可把寄生物分为两类:一是寄生在寄主体内的,称为体内寄生物。
如蛔虫、绦虫、血吸虫、病毒等。
二是寄生在寄主体表的,称为体表寄生物。
如虱、蚤、疥螨等。
根据寄生的久暂,可分为永久寄生和暂时寄生两种。
根据寄生对象可分为三类:一是专性寄生,是指寄生物必需在活的寄主体内才能生活,一旦脱离寄主就不能生存;二是兼性寄生,腐生为主,兼营寄生;三是兼性腐生,寄生为主,兼营腐生。
大多数寄生物在其生活史中只寄生在一定的寄主中,但也有寄生物需要有两个或更多个寄主,称为转主寄生。
许多寄生者都有非常大的繁殖力或较强的生命力。
寄生物的生命活动对寄主有多种危害,其影响的大小,取决于寄生物的数目多少、毒性大小以及被寄生者的抗性强弱。
寄生的特点是一般不把寄主杀死,为了便于理解,可以把某些造成寄生死亡的寄生关系称为类寄生。
例如赤眼蜂把卵产在螟虫的卵内,孵化出的幼虫以螟虫的卵为食,而导致螟虫死亡。
寄生现象在动物界非常普遍,在植物界也很多,如寄生在豆科植物中的菟丝子、檞寄生等。
几乎所有生物在生活过程中,没有一种是不受寄生物侵害的,就连小小的细菌也受到噬菌体的寄生。
共生是指两种生物相互依赖共同生活在一起的一种种间关系。
按照双方的利害关系,可分为三类:一是偏利共生关系,又称共栖。
指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其中一方受益,另一方无利但也无害的一种关系。
如藤壶可以固着在鲸或一些软体动物的贝壳上,既得到了栖息地又得到了“宿主”的保护,还可以摄取“宿主”的一些残食,但对“宿主”没有危害。
中考生物-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中考生物-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一、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1.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细菌和真菌能够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这些物质又能被植物吸收和利用,进而制造有机物。
2.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细菌和真菌中除了营腐生生活以外,还有一些营寄生生活的,它们寄生在活的动植物体和人的体表或体内,并从所寄生的动植物体和人的体表或体内吸收营养物质,从而导致动植物体和人患不同的疾病。
例如:棉花枯萎病、水稻稻瘟病、玉米瘤黑粉病等都是由真菌引起的。
3.动植物共生有些细菌和真菌与动物或植物共同生活在一起,它们相互依赖,彼此有利,这种现象叫共生。
例如:地衣(真菌与藻类)、豆科植物与根瘤菌共生、动物与肠道内的细菌、白蚁与鞭毛虫等。
二、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1)食品腐败的原因:食品的腐败主要是由细菌和真菌引起的,这些细菌和真菌可以从食品中获得有机物,并在食品中生长和繁殖,导致食品的腐败。
(2)防治食品腐败的原理:把食品内的细菌和真菌杀死或抑制其生长和繁殖。
3.细菌、真菌和疾病防治(1)抗生素及其应用有些细菌和真菌寄生在人和动植物的体内或体表,使人和动植物患病,对人类有害。
但是有些真菌却可以产生杀死或抑制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这些物质称为抗生素。
抗生素可以用来治疗相应的疾病,如青霉产生的青霉素,可治疗肺炎、脑膜炎、淋病等多种细菌性疾病。
(2)转基因药物利用转基因技术可以制造转基因细菌,使这些细菌能够生产药物,以治疗某些人类疾病。
4.细菌与清洁能源和环境保护(1)生产甲烷甲烷是一种清洁能源,可作为燃料用于做饭、照明、取暖等。
(2)净化污水腐生的细菌以污水中的各种有机物为食,可以净化污水。
重点一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1.细菌和许多真菌“无影无踪”,但又“无处不在”,人们对它“爱恨交加”,以下有关描述,正确的是A.所有细菌和真菌都是原核生物B.细菌和真菌通过与动植物共生而使其患病C.细菌和真菌必须生活在有氧的环境中D.细菌和真菌主要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参考答案】D2.海底中有一种生物叫寄居蟹,它能躲进空螺壳安家,另一种生物叫海葵,也会附着空螺壳表面,海葵为寄居蟹提供保护,寄居蟹带着海葵移动,以便获取更多食物,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理由是A.是共生,因为它们生活在一起,彼此有利B.是共栖,因为它们虽然生活在一起,但彼此不相互依赖,一旦分开都能独立生活C.是寄生,因为海葵寄生寄居蟹表面,获得现成有机物D.是腐生,因为二者都以海螺遗体为生【答案】B【解析】寄居蟹和海葵生活在一起,海葵用触手保护寄居蟹,寄居蟹更换环境给海葵带来更多食物,两者属于共栖,它们虽然生活在一起,但彼此不相互依赖,一旦分开都能独立生活。
腔肠动物门

图3-12 淡水棒螅浮浪幼虫纵切
2、生活史 在水螅型和水母型同时存在的种类,水螅型可用 无 性生殖(出芽)的方式产生水母型。水母型个体脱离 母体长大成熟后,又以有性生殖的方式产生水螅型个 体。这种现象叫世代交替。 腔肠动物根据生活史的不同分为三个纲: ▲水螅纲:极大部分种类有水螅期和水母期。 ▲水母纲:主要是水母时期,有的还有一个不明显 的水螅期。 ▲珊瑚虫纲:只有水螅期。
的隔膜,便把整个消化循环腔分成了许多小室。
▲这些隔膜的数目,属八放珊瑚亚纲的种类是8个。
▲六放珊瑚亚纲的则常是6的倍数。在六放珊瑚亚 纲如海葵等最宽的隔膜由体壁直伸至口道,称为初级 隔膜,其次依其长短不同分别称为次级隔膜,三级隔 膜及正对口道沟的指向隔膜。
每一隔膜由内胚层和中胶层所形成。初级和次级
称)。消化循环腔(消循腔)为内胚层突出的隔膜分
隔成若干小室,内胚层中也有刺细胞。生殖细胞起源
于内胚层。中胶层内有发达的结缔组织。许多种类具
钙质的外骨骼。
二、水螅体及其复杂的消化循环腔
钵水母纲的螅状幼体虽然也开始有了隔膜,但远 不及珊瑚纲的复杂。由于有了有外胚层内陷甚深的 口道,和由体壁中的内胚层向消化循环腔垂直长入
5、发光
腔肠动物的另一个生态特点是,很多种类具有发
光能力,比较突出的发光代表是:
⑴八射珊瑚海仙人掌:当受到刺激时,就会发出 明亮的光。 ⑵水螅水母类的多管水母和钵水母类的夜光游水 母,当受到刺激时,就会分泌出绿色发光粘液。
六、经济意义
㈠有益方面:
1、渔业捕捞的对象:作为渔业而供应人们为食品
的海蜇,在福建和浙江每年大量捕捞和加工,历史悠
⑴水螅纲的水螅体里,只有胶质,没有细胞,没有纤
维; ⑵在水螅水母里,有胶质和来历不明的纤维,没有细 胞。 ⑶在钵水母里,还有变形细胞。 ⑷在珊瑚类最发达,有胶质,有纤维,还有变形细胞 和结缔组织细胞。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有趣的动物共栖现象 PPT课件

回顾为什么说这些共栖现象是有趣的? 3、它们共栖的原因是什么?
总结、拓展
• 1.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犀牛和犀牛鸟、 鳄鱼和燕千鸟、百舌鸟和金黄鼠之间有 趣的共栖现象。让我们增长了许多知识。 • 2.那么在自然界中还有许多有趣的现象, 你还知道哪些动物共栖现象呢?
让我们一起来学学课外知识吧!
其他的动物共栖现象还有: • 1、合作共栖的寄居蟹和海葵 • 2、配合默契的豆蟹和扇贝 • 3、形影不离的向导鱼和鲨鱼 • 4、野山羊和火鸡
• 犀牛鸟非常机灵,还能为犀牛放哨。周围
一有异常的动静,它就惊飞起来,叫个不 停,向犀牛报警。
鳄 鱼 与 燕千鸟
• 鳄鱼是一种凶猛的爬行动物。非洲尼罗鳄
最大的身长5米,重1吨以上。
• 燕千鸟也叫“牙签鸟”。鳄鱼的牙缝里经
常塞满残渣,牙齿和口腔又痛又痒,燕千 鸟就在鳄鱼的嘴巴里为它剔牙。
百舌鸟 和 金黄鼠
• 百舌鸟生活在内蒙古大草原上 ,被称作
第二百灵,歌声悦耳动听。
• 金黄鼠对百舌鸟很友好。百舌鸟到金黄
鼠的洞穴里去产卵的时候,在孵卵育雏期 间,金黄鼠不但不伤害百舌鸟的卵和雏鸟, 而且还替它照看着。
理解课文中心思想
课文通过犀牛和犀牛鸟、鳄鱼 和燕千鸟、金黄鼠和百舌鸟, 六种动物两两共栖的原因,揭 开了自然界强者于弱者友好相 处的神秘面纱,让我们进一步 了解了大自然。
人教版小学六年制语文四年级下册选读3
有趣的动物共栖现象
课文讲解
探究解疑 总结拓展
认识生字词
1、共栖 2、和睦相处 3、寝食不安 4、产卵生蛆
1、犀牛与犀牛鸟 结构 2、鳄鱼与燕千鸟
3、百舌鸟和金黄鼠
犀 牛 与 犀牛鸟
• 犀牛生活在热带雨林沼泽地带 ,身长约5
共栖的例子

共栖的例子共栖是指不同物种在同一生态系统中共同生活和互相依赖的现象。
这种共存方式在自然界中随处可见,下面将列举一些共栖的例子。
1. 苹果树和蜜蜂:苹果树需要蜜蜂传粉才能结果实,而蜜蜂则依赖苹果树的花蜜来获取食物。
它们之间形成了一种互利共生的关系,共同维持了生态系统的平衡。
2. 狮子和牛羚:在非洲的草原上,狮子是牛羚的天敌。
然而,正是因为狮子的存在,牛羚不断强化了自己的逃跑能力,促进了种群的进化。
3. 海藻和珊瑚:海藻为珊瑚提供氧气和有机物质,而珊瑚为海藻提供生长的基础。
它们之间形成了一种共生关系,共同构建了美丽的珊瑚礁生态系统。
4. 鸽子和人类:鸽子常常在城市里与人类共存,它们依赖人类提供的食物和栖息地。
而人类则从鸽子身上得到了伴侣、宠物和观赏的乐趣。
5. 蚁群和蚜虫:蚁群会保护蚜虫,而蚜虫则分泌出甜蜜的露珠供蚁群食用。
它们之间形成了一种互利共生的关系,共同协助保护植物生长。
6. 鱼和珊瑚:一些小型鱼类会在珊瑚礁中寻找避敌的安全港,而珊瑚则提供了它们生长繁衍的场所。
它们之间形成了一种共生关系,共同构建了丰富多样的海洋生态系统。
7. 牛和细菌:牛的瘤胃中寄居着大量细菌,这些细菌可以帮助牛消化纤维素。
牛提供了细菌生存的环境,而细菌则帮助牛获得充足的营养。
8. 象鼻虫和大象:象鼻虫寄生在大象的鼻腔中,但并不危害大象的生命。
大象的鼻腔提供了象鼻虫的栖息地,而象鼻虫则清除了大象鼻腔中的寄生虫和异物。
9. 马和黄鼠狼:黄鼠狼是马的天敌,但也帮助马清理身上的寄生虫。
马依赖黄鼠狼帮助清除寄生虫,而黄鼠狼则依赖马作为食物来源。
10. 轮虫和水蚤:轮虫是水中的微生物,而水蚤是轮虫的天敌。
然而,轮虫可以通过快速蠕动逃避水蚤的袭击,促进了生态系统的平衡。
通过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共栖是生物之间相互依赖、互利共生的一种方式,它有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促进物种的进化和生存。
希望人类能够借鉴自然界的共栖模式,与自然和谐共存,共同建设美好的地球家园。
生态学试题及答案

生态学试题及答案10、论述单元顶极、多元顶极和顶极格局三种理论,并找出三者间的异同点。
答:(1)单元顶极①代表人物:Whittaker;②主要观点:在同一气候区域内,无论演替初期条件如何,经演替最终都停止在一个最适应大气候的群落上,只要气候不变,人为或其他因素不干扰,此群落一致存在,一个气候区只有一个气候顶极群落,区域内其他生境给以充分的时间,最终都会演替到气候顶极。
(2)多元顶极①代表人物:Tanley;②主要观点:一个气候区内除有气候顶极外,还有土壤顶极,定型顶极等多个顶极。
(3)顶极格局①代表人物:Whittaker;②主要观点:赞成多顶极论,但认为各种顶极不呈离散状态而呈连续变化,形成一个以气候顶极为中心的顶极群落连续变化格局。
(4)共性和区别①共性:A.都承认顶极群落是经过单向变化而达到稳定状态的群落。
B.都承认顶极群落在时间上的变化和空间上的分布都是何时间相适应的。
②区别:A.单元论认为,只有气候顶极是演替的决定因素,多元论认为,除气候顶极外,其他因素也可以成为演替决定因素。
B.单元论认为,一个气候区最终只形成一个气候顶极,多元论认为,除气候顶极外,还有土壤、地形等顶极。
作业一:1、目前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有哪些方面。
答:1)全球变化:由于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造成的,出现在全球范围内的,异乎寻常的人类生态环境的变化,就是当今科学界,全国政府及公众关注的全球环境变化或简称全球变化。
2)生物多样性:指生命有机体及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综合体的多样性和变异性。
3)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4)景观生态学:起源于中欧,是80年代后期较年轻的交叉学科。
近年来,日益成为生态学一个新兴研究热点。
2、请写出生物种间相互关系的基本类型及其特征生物种间关系十分复杂,概括起来有原始合作\共栖\共生\寄生\捕食\竞争等主要形式。
一、原始合作有些学者也把它称为互生关系。
物种间的竞争、共存和协同进化

物种间的竞争、共存和协同进化由于与植被的演替、分布、农作物栽培、杂草危害等的密切关系,物种之间的竟争和共存一直是生态学家感兴趣的问题。
究竞是什么原因使得某些群落中众多竞争者共存这个问题至今仍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因此许多科学家提出了关于相互竞争植物种共存机制的种种解释。
物种之间的竟争是怎么回事呢?竞争可分为种间竞争和种内竞争。
种间竞争是不同种群之间为争夺生活空间、资源、食物等出现的竞争。
达尔文(1859 )指出,生活要求类似的近缘种之间经常发生激烈的竞争。
他例举了一方消灭另一方的若干事实。
其中植物的他感作用就是一种植物通过向体外分泌代谢过程中的化学物质,对其他植物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一种竞争方式。
种内竞争同种个体间利用同一资源而发生的相互妨碍作用。
当个体对资源的需要非常相似时,竞争会特别激烈。
种内竞争是生态学的一种主要影响力,是扩散和领域现象的原因,并且是通过密度制约过程进行调节的主要原因。
竞争的结果使物种的强弱序列发生变化。
种群竞争是决定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关键生态过程之一也是生态学研究的焦点,通过种群的空间格局来研究种群的竞争与共存是探索种群竞争与共存机理的新途径。
群落物种共存机制主要可以被归结为:(1)资源分享;(2)与时间相关的微栖息地选择;(3)与空间相关的微栖息地选择。
生物种间的关系有以下几种主要形式:一、原始合作(Protocooperatio n )指两种生物共居在一起,对双方都有一定程度的利益,但彼此分开后,各自又都能够独立生活。
这是一种比较松懈的种间合作关系。
,如寄居蟹( Pagurus )和海葵(Stomphia )。
共居时,腔肠动物借助蟹类提供栖所、携带残余食物;而蟹类则依靠腔肠动物获得安全庇护,双方互利,但又并非绝对需要相互依赖,分离后各自仍能独自生活,这便是典型的原始合作关系。
有些学者也把它称为互生关系。
二、共栖( Commensalism )指两种共居,一方受益,另一方也无害或无大害。
共栖的例子

共栖的例子共栖是指不同物种在同一生态环境中相互依存、互惠共生的现象。
在自然界中,共栖现象屡见不鲜,下面将以不同的例子来说明共栖的奇妙之处。
1. 海洋中的珊瑚礁与鱼类珊瑚礁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供了鱼类栖息、繁衍的场所。
同时,鱼类也为珊瑚礁提供了营养物质,帮助珊瑚生长。
鱼类在珊瑚礁中寻找食物,而珊瑚礁则为鱼类提供了庇护所,二者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2. 蜜蜂与花朵蜜蜂是花朵的主要传粉媒介,通过采集花粉和花蜜,蜜蜂帮助花朵进行传粉,促进了花朵的繁殖。
而花朵则提供了蜜蜂所需的食物资源。
蜜蜂与花朵之间形成了一种密切的共生关系,互相依存,共同维持了生态平衡。
3. 犀鸟与牛群犀鸟是一种以牛群身上的寄生虫为食的鸟类,它们会在牛身上寻找寄生虫,并清除它们。
牛群则提供了犀鸟所需的食物资源。
通过这种方式,犀鸟帮助牛群减少了寄生虫的侵扰,而牛群则得到了保健的服务,形成了一种共生关系。
4. 鳄鱼与鸟类在湿地生态系统中,鳄鱼与鸟类之间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共生关系。
鳄鱼会在巢穴周围保护鸟类的巢,防止其他捕食者的侵扰。
而鸟类则会在鳄鱼的口腔中清除寄生虫,帮助鳄鱼保持口腔的清洁。
通过互相帮助,鳄鱼与鸟类共同维持了湿地生态系统的平衡。
5. 马蹄蟹与珊瑚礁马蹄蟹是一种以珊瑚为食的海洋生物,它们通过啃食珊瑚来获取营养。
在这个过程中,马蹄蟹会产生细小的珊瑚碎片,促进了珊瑚礁的再生。
珊瑚礁提供了马蹄蟹生长的场所,而马蹄蟹则帮助珊瑚礁维持了生态平衡。
6. 水牛与鸟类在水稻田中,水牛是一种重要的耕作工具,它们通过犁田、耕地,帮助农民种植水稻。
而水牛粪便中的营养物质也为水稻提供了肥料。
在水稻田中,水牛与鸟类也形成了一种共生关系,鸟类会在水牛身上觅食,清除寄生虫,帮助水牛保持健康。
7. 青蛙与昆虫青蛙是一种重要的自然捕食者,它们主要以昆虫为食。
在农田中,青蛙可以帮助农民控制害虫的数量,保护作物免受侵害。
而昆虫则为青蛙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形成了一种互惠共生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 下 物 价 飞 涨 ,不 单 是 包 子 ,还 有 鸡 蛋 、食 用油 、 大 米 、面 粉 ,生 活 越 来 越贵 ,人 却 越 来 越 贬值 。记 者 这
行 当真 是越 老 越 不值 钱 了 , 当同 事们 越来 越 “ 马 ” 的时候 ,我相 应 地 越 来越 “ 云 ”。 晚 间强 打 精神 读 《 神 浮 瓦尔 登湖 》 ,因 为用梭 罗这 个 清教 徒 和苦 修 士 可对 付 时 下里 变 幻莫 测 的通 货 膨 胀 ,且 看 梭 罗在 瓦 尔登 湖 畔修 筑 的 木屋
所耗 钱 资 :木板 ,8O 5 ( 元 旧 币 );两 扇 旧窗 及 玻璃 ,24 元 1 o 块 旧砖 ,4 …… 总计 ,2 . 5 。梭 .3 元 美 . 3 oo 元 81 元 2
罗说 他 吃 木板 上 的钉 子 都 可 以活 下去 。 此话 言 过 了 ,但 清 教徒 们 的确 是 这 样认 为的 :不让 自 己吃 饱 ,可 以提 醒 自
早 上 去 买包 子 ,被 包 子店 老 板 告 知 :包 子 涨价 了 ,以前 是 八 毛 钱 ,现 在 是一 块 钱 。 中 午去 上 班 ,平 白无故 地 遭 到一 群八 。末 同 事 的围 剿 ,上 MS 和好 友 说 ,我 贬 值 了,这 么 老还 和 八。末 九。 N 初扎堆 混饭 吃。
:羔 ~
照片
编辑 李亦 萌
照片 1日 志 J图 书 I音 乐 l电 影 I记 录 I转 帖 lQ&A 1活 动 I投
在 自然界 ,寄居蟹 和海 葵 的组合 是共栖现 象 的典型 案例
发 表于 2 1 0 1 1 :3 0 0 1 1 14
价格 几何
编辑 唐利 晟 发 表于2 1 1 71 0 01 . : 91 7
己 ,人 不是独 立 自足 的 ;三 餐都 吃得 饱饱 的 人 ,必 会产 生不 用依 赖任 何 人 的错 觉。
等 明天 再 去 买包 子 的时 候 ,我 只 要一 个 ,这样 ,我可 以提醒 自 己 ,人 是 不 可 以独 立 自足 的 ,有 时候 也必 须依
赖 “ 马 ” , 天上 有 “ 云 ” ,地 上有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马” ,这 样 才和谐 。 神 浮 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