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体学理论的大学英语精读课程教学新策略构建

合集下载

大学英语精读思政教学案例分析——以《新编大学英语(第四版)》第一单元为例

大学英语精读思政教学案例分析——以《新编大学英语(第四版)》第一单元为例

大学英语精读思政教学案例分析——以《新编大学英语(第四
版)》第一单元为例
何小香
【期刊名称】《世纪之星—交流版》
【年(卷),期】2022()1
【摘要】大学英语课程是各高校通识教育的必修课程。

本文以《新编大学英语(第四版)》第一册教材第一单元为例,探索以单元内容为依托的大学英语教学中语言技能学习和育人元素相融合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教师应在分析掌握单元内容的基础上,概括和提炼思政内涵,围绕单元思政内涵进行课程设计,融入育人元素,安排教学内容,并在线上、线下教学中同步进行。

在课程单元教学中,以英语学习为基础和载体,将育人元素有机融入到课程教学活动中,到达润物无声的效果。

【总页数】3页(P0001-0003)
【作者】何小香
【作者单位】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
【相关文献】
1.高职高专院校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的设计与实践——以教材《新编实用英语综合教程》为例
2."产出导向法"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有效性研究——以全新版大学进阶英语《综合教程3》第五单元为例
3.马克思主义视域下高校英语专业课程
思政的教学实现——以《现代大学英语精读2》第四单元为例4.POA+BOPPPS 模式下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践——以《新时代明德大学英语综合教程2》第三单元为例5.基于POA理念的综合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以《现代大学英语精读1》Unit 1 “Half a Day”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大学英语精读在线教学交互模式构建——基于泛雅网络教学平台

大学英语精读在线教学交互模式构建——基于泛雅网络教学平台

302020年34期总第526期ENGLISH ON CAMPUS大学英语精读在线教学交互模式构建——基于泛雅网络教学平台文/何小香一、引言“互联网+”时代为网络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和环境,但面对教学环境、教学媒介、教学手段和模式等方面的巨大变化,教师要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保证高效的教学质量,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教师需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把来自网络教学的挑战转变为信息化时代教学模式改革的一个契机,积极开展新形势下的教学模式改革和创新。

大学英语精读课程经过前期的基于MOOCs的翻转课堂实践,为网络教学的开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在此基础上进行网络教学课程设计,其重点在交互模式的构建,建立学习者和学习资源之间、学习者和指导教师之间以及学习者和学习者之间的有效交互,建立科学的课堂管理机制,促进不同空间中教学主体之间的互动,以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培养其自律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二、交互模式国内研究者沿用Moore的概念,指出教学中的交互主要是指“发生于学习者与学习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这其中包括学习者与教师、学习者之间以及学习者与各种物化资源之间的各种交流和作用”。

当然,也有一部分研究者把教学过程中的交互界定为学习者与他人之间的交往活动,主要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是在线学习社区中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

研究证明,在网络教学实践中,交互模式的构建对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各个方面都产生明显的影响,它不仅能激发学习者的热情和主动性,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合作意识,同时,交互模式的构建也有助于学习者获得更多的帮助和支持,并促使他们在交互的过程中积极调整自身的学习状态和行为。

本文结合大学英语精读课程的网络教学实践,从学习者与学习资源、学习者与指导教师、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三个方面来设计课程,构建大学英语精读课程网络教学的交互模式。

三、交互模式的构建在网络教学试行阶段,笔者试用了腾讯课堂、钉钉直播和QQ课堂等直播平台,但很难达到与学习者方便快捷的交流,很难保证屏幕前的学习者能随着教学进程专心致志地学习。

大学英语精读4第三版教案

大学英语精读4第三版教案

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主要观点。

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包括快速阅读和精读技巧。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学会分析作者的观点和论证方式。

4. 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特别是论说文的写作技巧。

教学对象:大学英语精读4第三版的学生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重点:1. 文章的主旨和大意。

2. 关键词和句型的掌握。

3. 文章结构和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1. 对复杂句型的理解和分析。

2. 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3. 论说文写作技巧的应用。

教学方法和手段:1.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参与讨论。

2. 使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如PPT、视频等。

3. 结合案例分析和写作练习。

教学内容:第一课时一、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

二、课文阅读1. 快速阅读: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浏览课文,了解文章大意。

2. 精读:引导学生关注文章中的关键词、句型,以及段落之间的关系。

三、课堂讨论1. 分析文章的主旨和大意。

2. 探讨作者的观点和论证方式。

3. 分析文章中的修辞手法。

四、写作练习1. 学生根据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写作练习,如写一篇简短的读后感或评论。

2. 教师点评,指出学生的优点和不足。

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的内容1. 回顾课文中的关键词、句型和段落关系。

2. 复习课堂讨论的主要内容。

二、写作指导1. 教师讲解论说文写作的基本结构,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

2. 学生根据所学内容,撰写一篇论说文。

三、课堂讨论1. 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作心得,教师点评。

2. 学生互相评阅作文,提出修改意见。

四、总结1. 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总结学习成果。

2.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完成一篇完整的论说文。

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

3. 学生写作练习的质量和进步。

教学反思:1.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大学英语精读教材

大学英语精读教材

大学英语精读教材一、教材概述《大学英语精读教材》是针对大学本科英语教学的一本教材。

该教材分为几个单元,每个单元包括了一篇或多篇英文文章,文章内容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知识,包括文学、历史、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等。

通过学习这些文章,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同时也可以增加对不同领域知识的了解。

二、教材特点1. 文章内容丰富多样《大学英语精读教材》中的文章内容涵盖了丰富多样的主题,包括人物传记、科学发现、历史事件、社会问题等等。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学生可以了解到世界的各个方面,拓宽自己的视野,增加对不同领域知识的理解。

2. 语言风格独特多样教材中的文章采用了多种语言风格,包括故事性、议论性、说明性等等。

这样的设计可以帮助学生熟悉不同类型的文章,培养学生对不同风格文章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3. 阅读技巧训练《大学英语精读教材》中的每篇文章都附带了一些阅读理解题目,学生可以通过解答这些问题来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并提高阅读技巧。

同时,教材也提供了一些阅读策略和技巧的讲解,让学生能更好地应对各种语言材料,提高阅读能力。

4. 写作训练除了阅读训练,教材中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些写作训练的机会。

学生可以通过分析文章结构、主题,以及语言运用等方面来进行写作练习。

这样的训练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培养语言表达和思维逻辑能力。

三、教材应用1. 大学英语教学《大学英语精读教材》适用于大学本科阶段的英语教学。

教材中的文章内容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知识,适合用作阅读课的教材。

通过教材的学习,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并增加对不同领域知识的了解。

2. 自主学习教材也适用于英语自主学习者。

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章节进行学习。

通过学习教材中的文章,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并通过解答问题和写作练习来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材评价《大学英语精读教材》作为一本英语教材,具有丰富的内容,多样的语言风格和科学的教学设计。

英语文体学分析_用英语文体学理论促进大学英语教学论文

英语文体学分析_用英语文体学理论促进大学英语教学论文

英语文体学分析_用英语文体学理论促进大学英语教学论文【摘要】英语文体学原理对改进大学英语教学起到很大的作用,它能帮助学生提高阅读欣赏能力,在交际中更准确地理解对方所表达内容的实质,并恰当地选择能表达自己意图的语言手段。

文章在语音、词汇、句法、语篇、语言风格、翻译等几个方面较详细地阐述了英语文体学原理与大学英语教学的结合。

【关键词】英语文体学原理;作用;结合一、认识英语文体学及其对大学教学的作用英语文体学是用现代语言学的原则和分析方法,研究英语各种文体的一门学科。

它主要任务在于观察和描述英语若干种主要文体的语言特点。

在语言的运用方面,英语文体学强调语言环境的重要性,即语言要得体于它的环境。

这种环境主要有两类:一类是语言本身的环境,如词与词之间的通常搭配关系,即一句话的上下文所构成的意义范围;另一类是社会生活的环境,它在语言中无所不在,它对语音、词汇、语法,乃至文体的各个方面都有极深的影响。

同样一个意思,在不同的场合,其表达方式就在语音、词汇、句子结构等方面出现不同。

中国学生学习和使用英语的困难之一,就在于不会判断场合,不知如何在不同的场合使用恰当的语言。

而如果他们能对一种语言的各类文体进行研究分析,就会容易地、较深地了解语言的各种功能,在阅读英文作品中就会有更高的欣赏能力,在交际中就会更准确地理解对方所表达的内容的实质,并恰当地选择能表达自己意图的语言手段。

因此学习英语的中国学生需要英语文体学方面的基本知识,教师有责任把这种基本知识提供给他们。

教师在讲解课文、批改作文时,总要涉及文体问题,教师如能及时系统地把英语文体学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他们就能在学习中把眼光不仅放在单句上,也注重整篇文章的理解,注重语音、语法、文体的全面分析。

目前,大学英语课的教学方法主要有句法分析法和篇章分析法。

句法分析法是以句子结构分析和语义辨认为主要内容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有助于学生理解句子内部结构和语句含义,但忽视对语句、段落之间联系以及篇章结构的理解。

《英语文体学教程》评述

《英语文体学教程》评述

《英语文体学教程》评述
张德禄
【期刊名称】《山东外语教学》
【年(卷),期】1991(000)003
【摘要】《英语文体学教程》(A Course in English Stalistics,下称《教程》,王守元编著,胡壮麟作序,山东教育出版社1990年6月出版)是我国第一部文学文体学专著性教材,也是整个文体学科中全国屈指可数的几部著作之一。

笔者认为有必要把它介绍给读者,并就其编写特点谈谈自己的看法。

不妥之处,望方家斧正。

《教程》全部用英语写成,共八章。

从总体布局上讲,作者首先对文体学的定义,发展特点,目标以及研究的方面和步骤等进行丁系统而又精练的分析和论述。

在论述中,作者博采广引,显示了在文体学方面的功底。

接着,从讨论三种有影响的文体理论入手,确定了本书所依据的文体学理论框架,并以获取文体效应的两种方式为基点,讨论了取得文体效应的手
【总页数】2页(P1-2)
【作者】张德禄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319
【相关文献】
1.英语文体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评《新编英语文体学教程》 [J], 蒯莉萍
2.浅议文体学与大学英语精读教学——以新世纪大学英语系列教材综合教程为例[J], 李梦欣
3.文体学与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教学--以《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为例 [J], 夏兴宜
4.俄语功能文体学和会话语文体的特点——介绍瓦西里耶娃的《俄语文体学教程》
① [J], 董英新
5.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专业英语教学方法研究
——《营养与食品卫生英语教程》评述 [J], 杨爱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大学英语精读3教案

大学英语精读3教案

大学英语精读3教案教案名称:大学英语精读3教案教学目标:1. 匡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包括理解文章的主旨、细节和推理能力。

2. 培养学生的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量和批评性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本教案将以大学英语精读3教材中的三篇文章为基础,分别是《The Benefits of Reading Fiction》、《The Power of Positive Thinking》和《The Importance of Cultural Awareness》。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创设情境,引起学生对阅读的兴趣,例如分享一段有趣的故事。

2. 提问学生对于阅读的看法和意义。

二、预习(10分钟)1. 学生自主预习教材中的三篇文章,并标记出不理解的词汇和句子。

2.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一些问题,以便在课堂上讨论。

三、阅读理解(30分钟)1. 分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每一个小组选择一篇文章进行深入讨论,并回答教师提供的问题。

2.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主旨、段落结构和关键信息。

3. 教师解释不理解的词汇和句子,并匡助学生理解文章的难点。

四、词汇拓展(15分钟)1. 教师提供一些与文章相关的词汇,学生通过课堂讨论和举例的方式理解词汇的含义和用法。

2. 学生分组进行词汇游戏,巩固所学词汇。

五、语言表达(20分钟)1. 学生根据所学文章的内容,进行小组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2. 学生展示自己的观点,进行辩论和交流,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语言进行表达。

六、总结与反思(10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学习收获。

2. 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例如:你对阅读有什么新的认识?你在本节课中遇到了哪些难点?你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教学评估:1. 教师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课堂表达中的参预度和理解程度。

2. 学生完成课后阅读理解题目,教师批改并赋予反馈。

教学资源:1. 大学英语精读3教材2. 阅读理解题目3. 词汇拓展材料4. 小组讨论和辩论的话题材料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通过阅读其他相关文章,拓宽自己的阅读素材和视野。

淮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历年论文发表情况统计

淮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历年论文发表情况统计

4 英语教学法体系的新构想
叶小宝 淮北师范 大学学报 2 0 1 2 年 6 月

5 非英语专业研究生互动式英语教学模式探析 静 鹿 淮北师范 大学学报 2 0 1 2 年 8 月
荣建

6 汉语诗词中的叠字及其翻译
慧 周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 2012 年 10 月
方珠
普通话,淮 北方言 及英语 语音的 断层面 对比研
3 “疯子赫索格“与阁楼上的疯女 人——从小说《赫索 格》看索尔.贝娄女性主义的焦虑 与反拨 唐 永 辉 苏州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 年 5 月 20 日
《金色 笔记》 研究 综观与 研究 趋势展 4

徐静
池州学院 学报
2011 年 10 月 28 日
5 “贤妻良母主义”背后的真相
李婷
考试周刊
神》为例
文体学 应用于 高级 英语教 学的 必要性 12
和可行性 探究
刘玮
淮北师范 大学学 报 哲学社会 科学版
2011 年 4 月
1 3 英汉主演情态动词语法化比较探究
王红卫
淮北师范 大学学 报 哲学社会 科学版
2011 年 4 月
别具一格的翻译策略-- 肯尼斯. 雷克
14
葛文峰
思罗斯的 “创意 英译”
1 9 检察职能与检察权的科学配置
杨开江 徐慧
2 0 高级英语教学中文体意识的培养
刘玮
2 1 谈谈利奇的“负面”语境观
徐慧
2 2 刑事和解制度有关问题研究
杨开江 徐慧
2 3 浅析手机网络虚假信息诈骗犯罪
徐慧等
2 4 公益诉讼研究
徐慧 杨 成虎
2 5 双重边缘化华裔女性的身份构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英语精读课 程教 学新 策略 的构建 , 其 目的是让 学生学会在 适 当 图 与思 想 有 一个 更 全 面 的 把握 。 的场 合 使 用 合 适 的语 言 , 使 言 语 交 际 达 到 最佳 的表 达 效 果 2 . 2以学生为主体 , 在虚拟逼真 的语境 中锻炼学生 的语 言实践 【 关键词】文体学理论 大学英语精读 教 学新 策略 构建 能 力 考 虑 到 大 学 英 语 教 学 过 程 中学 生 的 主 体 地 位 , 教 师应 足 够 重 0引 言 视 对 学 生 的 主 动 意 识 和 积 极 性 的 培 养 , 要 帮 助 学 生 大 胆 地 进 行 语 在 大学 英语 教学过程 中如何培养 学生 的语 言能力 , 是 语言 学 言实践 。以学生为中心 , 并不是计 学生完全 自主地学 习, 教 师应 认 家 和英 语教师不断研讨的问题 。精读课 程的 内容 主要 是 以课 文为 真组织各个教学环节 , 并 通 过 实 施 周 密 的 计 划 来 营 造 一 个 恰 当 的 主, 而精读 课文一 般篇 幅长 、 难度 大 、 形 式多 样。教师 在 讲解过 程 场景氛围。在该场景 中对课 文进行 详细学 习 的同时 , 结合 文体 学 中, 如果只遵照传统 的语法翻译来讲解 , 只会 造成学生 对文章逐行 理论 的分 析 方 法 以 及 语 篇 所 产 生 的 语 境 , 有 针 对 性 的 进行 专题讨 逐句孤立 的进行理解 , 却无法把握文章 的整体 和深 层涵 义、 作者 的 论或对话 , 使 学 生 在 接 近 真 实 的 情 景 中对 真 实 的 语 言 材 料 进 行 探 意 图及写作风格 , 更 谈不上 培养 学生 的交 际能力 了。正是 在这种 讨、 分析 。 形势下 , 将文体学理论应 用 到大学英 语精 读课程 中就 显得 非常贴 2 . 3以情 感 教 学为 主 线 , 充 分调 动 学生 的兴 趣 , 培养学生 自 切, 该理论 可 以帮助学生 更准确 地把握课 文 的内容 、 主题和 风格 , 信心 这将给学生语言能力 的提高打下 了坚实 基础 。 R o g e r s曾指 出 : 学 生 在 和 谐 的 课 堂 氛 围 下 往 往 会 表 现 更 多 1文体 学 理 论 的创造性 , 但是, 如果课 堂氛 围不 佳 , 学生则会 产生压 抑感 和不安 文体学(s t y l i s t i c s ) 又译 为“ 语体 学” 或“ 风 格学”, 是研 究语 言 全感 , 从 而不能将其 创造 性充分的发挥 , 进而产生 心理戒 备。谟斯 使用风格的学科 , 是 介于语 言学 和文学理 论之 间 的一 门学 科 。文 等人 ( Mo o s a n d T r i c k e t t , 1 9 7 4 ) 的调查结果表明 , 学生对课堂 气氛 的 体学分为广义文体和狭义文体 。广 义的文体是指 基于一种语 言的 正 面 感 受 对 学 习成 绩 和 学 习 态 度 的 影 响 具 有 积 极 作 用 , 学 生 对 课 各种 语言的变体 , 例如 : 因为不同的实践 活动而形成 的广告 、 法律 、 堂环境的实际感受和他所希望越接近 , 他对学 习的满意度 就越高 , 宗教 、 新闻、 科 技等语 体 ; 因为不 同的交 际媒介 而形成 的 口语 与书 反 之 满 意 度 就 越 低 。F r e e ma n指 : 只 有 当 学 生 感 到 学 以致 用 时 才 面语体 ; 或者 因为交 际双方 不同 的关 系而形成 的 正式与 非正式 文 会对学习外语有更大 的兴趣 ; 教 师 应 该 给 学 生 机 会 发 表 自 己 的 观 体 等。狭 义的文体是指文学文体 , 包括 文学语 言的艺术性 特征 , 作 点 以 展 示 自 己 的个 性 , 因 为这 会 帮助 学 生 “ 把 外 语 同 他 们 的个 性 融 品的语 言特色或表现风格 , 作 者 的语 言 习惯 以及特定 创作 流派 或 合 在 一起 , 因此 在 情 感 上 觉 得 拥 有 它 更 安 全 ” ; 师之间的合 作活动 可 以增加安 全感 。由此可 见 , 在 教学 过 文体学理论 的研究对象是各种 文体 的语用 、 对话 、 形式 和社会 程 中学生 的情感是 十分 重要 的, 通 过基于 文体学 理论 的相关 方法 文化特点等 。文体 分析是 在语音 、 词汇、 语法 、 篇章 结构 等方 面进 可以实现对不同长度 的语篇段 落进行 分析 , 帮 助学 生将 主观感 受 行研究 , 具 有文体意 义和 美学 价值 的语言 特征 是其重 点分 析的对 客观化 , 激发学生兴趣 。因此 , 在精读 教学 中教 师应该多 以鼓励 的 象, 以被 “ 前景化” 了的语 言特征为着 眼点 , 深刻挖掘作 者的意 图与 态 度 引导 学 生 对 课 文进 行 分 析 、 练习。 思想 。文体学研究 的 目的是 如何 在适 当的场 合使用 适 当的语 言 , 在这个过程 中值 得注 意的一 点是 , 文体 学是一 门复杂 而又庞 即语言对场合 的适应性 。这好 比每个人 在社会上 都要扮演 不同 的 大 的学 科 , 而 且 文 体 分 析 的 方 法 也 并 非 一 种 。 因 此 教 师 应 该 把 握 角色 : 工作 上 , 是领 导的下 属 , 也是下 属的 上司 ; 在家 里 , 是子 女 的 难 易 尺度 , 由浅 人 深 地 把 文 体 学 融 人 到 教 学 过 程 中 。 教 师 应 该 以 父母 , 同时也是 父母 的子女。当他 扮演不 同的角色 时, 就要 按照 每 自身 习得语 言的真 实情感 启发 学生 , 鼓励 学生一 步一 步地 学会对 种角色的实际需要说话和行动 。只有 这有才能使 言语交 际具备最 文 章 进 行 理 解 与鉴 赏 。
基于文体学理论的大学英语精读课程教学新策略构建
◆吕 岩
( 沈阳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
【 摘要】 文体学理论是 当代 大学生将 英语 知识转化 为英语运 用能力 的探 索过程 中, 教师便 可 以指导学 生从批 评者 的角度 对课 文 的语
的纽带, 它 强调 不 同 的场 合 要 选 择 合 适 的语 言表 达 方 式 。在 对 文 体 音 、 词汇、 句 法及篇 章结构等 方面对 文章进行 分析 , 在对这 些问题 学理 论 以及 传 统 教 学 策略 缺 陷进 行 深 入 分 析 的 基础 上 , 完成 了我 校 的尝 试 性 的解 答 过程 中 , 学生会加深对课 文的解读 , 并 对 作 者 的 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