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创业文化建设意义刍论(1)

合集下载

高校学生创业教育的意义与方法

高校学生创业教育的意义与方法

高校学生创业教育的意义与方法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高校学生创业教育正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传统教育模式的制约下,教育界应思考如何通过新的方法和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本文将探讨高校学生创业教育的意义以及有效的教育方法。

一、高校学生创业教育的意义1. 激发创新思维高校学生创业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通过创业教育,学生将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寻找创新的解决方案。

这种思维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为他们将来的职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 提高实践能力高校学生创业教育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传统的理论教育往往只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创业教育则强调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通过实践活动,学生能够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中,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创业精神高校学生创业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

在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学生将面临各种挑战和困难。

通过克服这些困难,他们将培养出坚持不懈的精神和敢于冒险的品质。

创业精神是成功创业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学生将来的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4. 提升就业竞争力高校学生创业教育能够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就业观念越来越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创业教育能够让学生具备自主创业的能力,从而在就业市场上寻求更多的机会和发展空间。

这对于解决就业难题和促进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高校学生创业教育的方法1. 课程设置高校可以通过开设相关的创业课程来进行创业教育。

这些课程可以包括创业理论知识、市场调研、商业规划等内容。

通过系统学习,学生能够全面了解创业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和挑战,并为将来的创业做好充分准备。

2. 实践活动高校可以组织各种创业实践活动,如创业比赛、创业讲座等。

这些活动能够给学生提供一个实践的平台,让他们能够尝试创业的过程,并从中学到经验和教训。

同时,通过与成功创业者的交流和互动,学生能够获取宝贵的创业资讯和指导。

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文化

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文化

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文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文化是指高校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营造创新创业氛围,促进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的价值观、理念、制度和实践。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文化在近年来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本文将从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建设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文化的路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创新创业教育是指通过学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活动、竞赛等形式,引导学生培养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提高创业风险意识、创业能力和创业素养的教育活动。

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使他们能够主动适应社会变革,积极创新创业,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创新创业教育不仅有利于学生的个人发展,更有利于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

在新时代,创新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高校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将有利于社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提高,为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持。

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当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缺乏系统性。

大部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都是以教学为主,缺乏实践参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比较薄弱。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缺乏一体化的培养模式。

不同学科专业的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缺乏协同合作,导致创新创业理念不够深入、实践机会不够充分。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缺乏足够的激励机制。

对于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的奖励机制不够完善,缺乏足够的激励措施。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缺乏跨学科融合。

创新创业教育需要学生从不同学科专业中获得不同的知识和技能,但目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学科之间割裂的情况。

三、建设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文化的路径和方法高校还可以通过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氛围,提升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知度和积极性。

促进高校与社会资源的深度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创新创业实践机会。

大学教育的创新创业文化建设

大学教育的创新创业文化建设

大学教育的创新创业文化建设大学教育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阶段,其目标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

创新创业文化建设是大学教育的一项重大任务,对于培育优秀人才、推动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培养创新思维、激发创业潜能、提供创新创业支持三个方面,探讨大学教育的创新创业文化建设。

一、培养创新思维创新是驱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增长的核心引擎,而创新思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

大学教育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首先,教育要注重对学生的思维方式进行引导和培养,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勇于质疑、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其次,大学教育应当提供多样化的学习环境和实践机会,让学生接触到不同领域的知识和经验,从中激发他们的创新灵感。

此外,教育应该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创新竞赛等活动,通过实践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激发创业潜能创新与创业是相辅相成的,大学教育应当注重激发学生的创业潜能,培养他们的创业精神。

首先,学校可以通过举办创业讲座、创业培训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创业的机会和挑战,培养他们对创业的热情。

其次,学校可以与企业、社会组织等合作,提供创新创业实践的平台和资源,让学生有机会在实际环境中锻炼创业能力。

此外,学校应当建立创业孵化器、创业基金等支持机制,为有创业意向的学生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三、提供创新创业支持大学教育的创新创业文化建设需要学校提供相应的支持和服务,帮助学生实施创新创业计划。

首先,学校应当建立一套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包括设置相关课程、导师指导制度、项目评审机制等,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培训和指导。

其次,学校应当与企业、投资机构等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创业资源、提供创业机会。

此外,学校还可以通过组织创新创业大赛、创业交流活动等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创新合作和经验分享。

综上所述,大学教育的创新创业文化建设是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环节。

通过培养创新思维、激发创业潜能、提供创新创业支持,可以有效推动大学教育朝着创新创业的方向发展,为社会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人才。

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及方法初探

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及方法初探

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及方法初探摘要高校作为培养未来社会人才的重要场所,应该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素质,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本文就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及方法进行初步研究,旨在为高校科学制定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具体实施方案提供参考。

一、引言现代社会呈现出科技创新迅猛发展、经济增长日益放缓、就业形势严峻等特点,如何让新一代人才更好地适应这种变化,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高校作为未来社会人才的摇篮,需要打造适合人才培养的环境和体制,其中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从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及方法入手,分析其对学生的意义和对社会的意义。

二、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2.1 提升学生素质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从而培养出具备创新思维的人才。

创新创业活动中要求学生团队合作、项目聚焦、资源整合、信息搜索等能力,而这些能力正是现代职业人所必须具备的,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有力方式。

2.2 推动产业创新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也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学校中的创新创业项目可以向社会提供有益的专业技术和先进思想,培育具有工作实践能力的人才,推动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

特别是如今国家大力发展创新型国家战略,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能够积极响应这一国家号召并推进其实现。

三、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方法3.1 以实践为主要形式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应该以创新创业实践为主要形式。

学生通过创业模拟比赛、企业实践、社会实践等方式,进行实践操作,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技能,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3.2 创建良好的创业生态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也需要具备良好的生态环境。

学校可以创造更开放、有创新意识的学习环境,在课堂、实验室和社团活动等方面提供更好的支持和资源,鼓励学生自主创新和创业。

同时也要加强科研教育,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更好地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高校创新创业文化建设研究

高校创新创业文化建设研究

高校创新创业文化建设研究在当今时代,创新和创业被视为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高校作为培养未来创新人才的摇篮,承担着培养创业精神和创新意识的责任。

因此,高校创新创业文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高校创新创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性、挑战以及可行的解决方案。

首先,高校创新创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性不言而喻。

创新驱动发展已成为中国经济转型的核心战略。

高校应当与时俱进,培养符合社会需求和时代发展需要的创新人才。

创新创业文化建设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还能吸引优秀的教师和研究人员,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经济和社会效益。

然而,高校创新创业文化建设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和方式亟待革新。

传统的教育模式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缺乏实践环节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机会。

其次,高校在创新创业项目孵化和技术转移方面缺乏有效的支持和资源。

大部分高校缺乏与企业合作的机会,无法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的实践平台和资源支持。

此外,一些学生和教师对创新创业的认知度仍然较低,缺乏创新创业思维和意识。

为了有效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文化建设,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首先,高校需要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改革。

通过引入创新教育课程、工作坊、实践项目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其次,高校应该建立创新创业孵化平台,提供资金、场地和技术支持,为学生和教师提供创业创新的实践机会。

此外,高校可以积极推动校企合作,搭建高校与企业之间的桥梁,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

同时,高校可以定期举办创新创业相关的比赛和活动,激发学生和教师的创新激情和竞争意识。

除此之外,高校还应该注重引导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品质培养。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需要提供开放和自由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勇于尝试、勇于失败。

高校可以通过开设创新创业导师制度,为学生提供实践指导和创新灵感。

此外,高校还应该注重创新文化的传播和倡导,通过举办创新创业论坛、分享会等活动,将创新创业的成功案例和经验传递给学生和教师。

高校创业文化建设研究

高校创业文化建设研究

存在地位和功能,这也就决定了高校创业文化又具 备一定特殊内涵 n 】 。 高校创业文化是高校在开展创业教育和组织创 业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思想、行为和学校管理 制度的文化,是大学生开展创业活动的思想意识和 相 应 的价值 观念 的总 和 [ 2 1 。 同时,高校创业文化有很强的主体特征。与社 会上其他创业者不同,高校创业文化的主体是和专 业知识紧密联合的大学生 ,既不是 已经参与过工作 积累了一定社会经验的创业者 ,也不是没有经过学 习不具 备专 业素 质 的创业者 。
等 形式在 校 园里形 成想创 业 、讲 创业 、崇 尚创业 的 校 园舆论 氛 围 ,使 创 业文化 理 念深人 人 心 。 3 . 建 好 活 动 载体 , 充实 校 园 生 活 。形 式 多 样
定位和创业人才培养规格不明确 。 在实际教学 中, 高校一方面希望能培养 出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人 才 ,能有 一个 创业 成功 的实 例来 激励 更 多大学 生 走 向创业 的道 路;但另 一方 面 , 在面对 就业 问题 时 , 高 校往往又希望学生的就业率是 1 0 0 %, 希望学生都能 找到工 作 ,而 不是 去进 行 “ 创业 ”这 项 具有高 度 风 险l 生的活动 。这 种 教育理 念 上 的摇摆 不定 ,导 致 校 园创业 文化 失去 了明确 的导 向作用 。而在 没有 明确 导 向的指 引下 ,部 分有创 业 意 向的大 学生 也是 处于 想创 业 但 又迷茫 不 知从何 做起 的状 态 ,继 而很 可 能 放弃创业的念头。 3.管 理 机 制 尚无 体 系 , 创 业 建 设 保 障 不 力 。 要形成 良l 生 的创业 文化建设保障 ,就必须建立一套 完整 的有 利 于创业 文 化建设 的机制 。 美 国大学 生创 业成 功率 为 3 0 %,远 远高 于其 他 国家 ,与他 们 良好 的学 生创 业保 障机 制 密切相 关 。例 如 ,美 国高 校普 遍建 有创 业教 育 中心 、创业 研 究 中心 、外 延拓展 实 践中心、创业 园、校友企业家协会等,有一整套完 善的创业教育和鼓励发展机构 ,大学生在创业活动 的任 何 阶 段 都可 以及 时得 到 相 关 方面 专 业 的 指导 、 支持和帮助。事实证明,建立高校创业管理保 障机 制不仅能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基本的环境条件和技术 支持 ,也 有助 于 形成 良好 的 高校创 业 文化 。

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文化

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文化

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文化【摘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文化在当前高等教育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意义不可忽视。

本文首先探讨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文化的内涵,包括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的过程。

接着介绍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文化的培养方式,包括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和指导辅导等多种形式。

然后分析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文化的实践活动,强调了学生参与实际项目和商业计划的重要性。

最后探讨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文化的评估标准,包括学生创新成果和创业成功率等指标。

结尾部分提出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文化的未来发展方向,强调了跨学科合作和国际交流的重要性。

高校应不断完善创新创业教育文化体系,培养更多具备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人才,为社会发展和经济繁荣做出贡献。

【关键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文化、重要性、内涵、培养方式、实践活动、评估标准、未来发展方向1. 引言1.1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文化的重要性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文化的重要性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和变化。

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高校可以为社会输送更多具有创造力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推动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文化也可以促进学术研究和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推动科技创新和创业创新的蓬勃发展。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文化不仅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学校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保障。

只有不断加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文化建设,才能更好地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和科技发展的优秀人才,为国家的繁荣和民族的复兴做出更大的贡献。

2. 正文2.1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文化的内涵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文化的内涵包括多方面内容。

它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具有敢于挑战现状、不断探索新领域的精神。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文化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使学生能够在实际项目中学会解决问题、与他人合作,并融会贯通各种知识。

这种文化还强调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技能培养,帮助学生了解创业的机会和挑战,学会创业规划、资源整合和风险管理。

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及方法初探

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及方法初探

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及方法初探【摘要】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对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首先探讨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指出其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通过讨论创新创业教育方法,包括开设专业课程、建立实践基地和开展实践活动,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结论部分强调了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并且展望了未来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初步探讨,可以启示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并不断完善教育体系,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

【关键词】关键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意义,方法,专业课程,实践基地,活动,启示,未来发展方向1. 引言1.1 背景介绍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促进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发展,创新创业已成为提升国家竞争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创新创业的潜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人才市场对具备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需求日益增加。

传统教育模式往往难以满足这一需求,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逐渐凸显。

通过创新创业教育,高校可以引导学生掌握创新思维和创业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提高他们在市场竞争中的竞争力,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为了更好地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探索有效的教育方法和途径势在必行。

本文将围绕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和方法探讨展开论述,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做出展望。

2. 正文2.1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在当今社会中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不断更新,创新创业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9月Journal of Qiqihar University (Phi&Soc Sci )Sept.2013收稿日期:2013-06-08作者简介:于雪丽(1964-),女,齐齐哈尔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高等学校创业文化建设与传承研究(12522342)高校创业文化建设意义刍论于雪丽a ,夏忠臣b,郭玉山c(齐齐哈尔大学a.马克思主义学院;b.国有资产管理处;c.外国语学院,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6)关键词:高校;创业文化;意义摘要:高校创业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的建设和传承,有利于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促进大学生人格品质的完善;有利于优化高校的办学理念,增强高校的社会影响力;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国家的核心竞争力。

因此,高校必须对此加以重视。

中图分类号:G40-0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638(2013)05-0068-03Research on Significance of University Cultural ConstructionYU Xue -li ,,XIA Zhong -chen ,GU O Yu -shan(Marxism Academy ,Qiqihar University ,Qiqihar Heilongjiang 161006,China )Key words :University ;business culture ;meaningAbstract :University business cultur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ollege campus culture.Its construction and the inheritance can re-duce university students ’employment pressure and promote the qua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personality ;It helps to optimize teaching i-dea of university and enhance the social influence of university ;It helps to change the mod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improve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country.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

”[1]大学生作为未来国家和社会的建设者,培养他们的创业观念、创业技能,鼓励、支持其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就成为摆在高等院校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务。

一方面应加大创业教育力度,使大学生掌握创业的相关知识,另一方面高等院校要着重培育创业文化氛围,使大学生在校期间具备创业心理,熟悉创业过程,甚至进行创业实践,为毕业后的创业做好准备。

一、高校创业文化的内涵(一)创业文化的内涵创业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里解释为“创办事业”[2]文化一词学术界至今没有一致的定义,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其含义为:“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

”[3]综合对这两个词语的界定,我们可以将创业文化定义为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创办新的事业的精神风貌、文化氛围和社会实践的总和。

从内容上看,创业文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指社会上各种有利于创业的观念,诸如各种制度、政策、舆论氛围等,其二是指社会上蓬勃开展的各种创业实践;从主体上看,创业文化主要是指政府对待劳动者创业的态度以及劳动者所具有的进行创业的心理素质和创业技能。

(二)高校创业文化的内涵高校创业文化作为创业文化的一个特殊类别,除了具有一般意义上的创业文化的内涵以外,又具有有别于其他社会单位的独特的内涵和特征。

高校创业文化是与高等院校这一特殊的社会生活氛围密不可分的,在师生学习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主要发生于校园内部,并通过广大师生最终作用于校园外部社会的创办新的事业的精神风貌、文化氛围和社会实践的总和。

具体说来,高校创业文化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高校创业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有别于其他文化的一种文化现象,是教育文化与管理文化积淀的结果。

[4]校园文化往往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取向。

在一个以创业文化为主要亚文化的校园中,就会形成一个勤奋求知、勇于创新、大胆实践的校园文化氛围,这样的学校就会培养出更多的创业者。

可以说,创业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诸多校园亚文化之一,它与校园文化具有同质性,而且其目标和内容更具针对性。

2.高校创业文化是以高新产业为主要标志的一种文化传承高校大学生的创业行为不同于社会上普通劳动者的创业行为。

大学生是掌握高科技以及某一专业领域前沿知识的群体,他们的创业行为理应将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与创业领域融为一体,以科技含量较高的高新产业为主要创业领域,这样才能学以致用,才能无愧于国家和学校的培养。

因此,高校创业文化就是以高新产业为主要标志的一种文化传承,它能够充分地体现大学生这一创业群体的特征。

3.高校创业文化是以创业的精神风貌、文化氛围和社会实践为表现形式高校创业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一种,是通过以创业为主要目的的精神风貌、文化氛围和社会实践表现出来的。

在精神风貌层面,高校创业文化主要指勇于创新、敢于冒险、不怕失败、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貌;在文化氛围层面,高校创业文化主要指团结合作、善于交往的人际氛围,严谨求实、大胆实践的学习理念,勤奋执着、勇于创新的学习风气,平等互动、鼓励求知的教学风貌,公平有序、规范高效的制度环境;在社会实践层面,高校创业文化主要指大学生在校期间开展的以自主创业为主要目的的社团活动、科技竞赛、创业行为等。

二、高校创业文化建设的意义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条件,它不仅累积着国家和民族发展过程中的全部文化创造和文化成果,承载着从远古到现实的历史发展基因,还为一个国家的政治稳定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精神动力。

[5]高校创业文化作为校园内部的一种亚文化,对其的建设和传承,无论对于大学生个人发展还是经济社会的发展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有利于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促进大学生人格品质的完善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

全国就业工作座谈会发布的消息表明,2010年应届毕业生规模是本世纪初的6倍,2011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为660万人,“十二五”时期应届毕业生年平均规模将达到近700万人。

[6]面对这么庞大的就业人群,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可见一斑。

一个时期以来,大学校园里的考证热、考级热、考研热不断升级,就是大学生就业压力加大的一种外在表现。

就业压力的加大,使很多学生以一进大学就开始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这对其身心的健康是极其不利的。

在大学校园里开展创业文化建设,将有利于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促进大学生人格品质的完善。

高校创业文化从精神风貌层面来说表现为勇于创新、敢于冒险、不怕失败、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貌。

这种精神风貌摒弃了中国人传统思想中安于现状的中庸观念,使大学生具有了勇于探索、能够经受挫折、不惧怕失败的心理素质,这种心理素质使他们能够乐观地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并且勇于自主创业,使其自身的能力素质得到全面的开发,在创业中寻求自我价值的实现。

除此以外,高校创业文化还体现为团结合作、善于交往的人际交往能力。

现在的大学生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备受父母呵护的家庭环境使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相对较差。

高校创业文化的建设可以使大学生在创业文化的熏陶下逐步养成团结合作的团队意识,形成一个团队成员之间密切协作、互相鼓励扶持的良好的人际氛围,达到人际的和谐。

这种人际的和谐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就促进了大学生人格品质的完善,使其成为一个身心健康的,符合时代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二)有利于优化高校的办学理念,增强高校的社会影响力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始终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众多高校为了提升就业率,几乎全员动员抓就业。

专业教师、辅导员全员上阵,分散了教师的教学科研精力,使辅导员放松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关注,不利于学校的长期发展。

加强高校创业文化建设,拓宽了高校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思路。

高校在创业文化的熏陶下,使学生由被动地去寻找就业市场转变为主动地去开发就业岗位,使高校教师将精力由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到热衷于科研创新带领学生开发新的产品,加快了科研成果的转化效率,优化了高等院校的办学理念,促进了高等院校自身的发展,增强了高校的社会影响力。

高校创业文化表现为严谨求实、大胆实践的学习理念。

这种学习理念使大学生勇于突破陈规,敢于质疑权威,并且能够积极地通过科研实践对理论进行验证,这就会促使高等院校的教学和科研管理理念的转变;高校创业文化还表现为勤奋执着、勇于创新的学习风气。

这种学习风气使高校校园处处充满了锲而不舍地求知、创新的精神气质和文化氛围。

这种文化氛围,“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可以产生持久而深入的影响,并能有效地诱发受教育者的某些创业意识和心理品质,激发更多的大学生投身于创业实践中,形成完善、浓郁的创业文化氛围,从而进一步推动创业教育的深入开展。

”[7]使创业教育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创业文化还表现为平等互动、鼓励求知的教学风貌。

这种教学风貌转变了高等院校的教学理念,使研究型教学、启发式教学等新型教学方式在教学中得到广泛运用,促进了高等院校的教学改革;高校创业文化还表现为公平有序、规范高效的制度环境。

这种制度环境摒弃了高校中普遍存在的人治管理理念,使一切工作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提高了工作效率。

同时,这种制度环境还可以使师生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沟通、交流,打破了传统师生之间的交往壁垒,促进了师生之间科学知识的交流碰撞,优化了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高校创业文化还体现在大学生在校期间开展的以自主创业为主要目的的社团活动、科技竞赛、创业行为。

这些以创业为目的的社会实践活动,可以使广大师生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创业活动带来的乐趣和效益,进而激励其他师生的进一步效仿,使创业文化成为校园文化的主流。

总之,通过以上创业文化的建设,可以进一步优化高校的办学理念,进而增强高校的社会影响力。

96第5期高校创业文化建设意义刍论(三)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国家的核心竞争力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创业、创新已经成为时代的主旋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