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二十一中高中物理 圆周运动学案 新人教版
辽宁省沈阳市二十一中高中物理 生活中的圆周运动导学案2 新人教版必修

辽宁省沈阳市二十一中高中物理生活中的圆周运动导学案2 新人教版必修2【使用说明】1、认真阅读教材内容,按层次完成自学部分;2、通过自学初步完成探究部分,标好疑点,以备展示、讨论。
【学习目标】1、进一步掌握各种圆周运动中向心力的来源。
2、理解物体在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
3、体验合作探究学习的过程。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完成自主学习........》.内容....§.5.-.7.《.生活中的圆周运动部分。
...一、关于圆周运动中向心力的问题1、向心力是由力提供的;2、向心力Fn= = = =二、研究圆周运动的问题的方法:列出F合=Fn的方程,即 =【自主探究】无☆全体都做、☆................A.级可做。
有简单步骤,........B.级可做、☆☆问题部分作出标记........。
.研究竖直平面内圆周运动中的临界问题(只分析最高点)图5—7—1甲图5—7—1乙 5—7—2甲图5—7—2乙(绳模型)(曲面内侧)(杆模型)(环模型)1、如图5—7—1甲、乙所示,没有支撑物的小球在竖直平面作圆周运动过最高点的情况:(1)小球在最高点受到力,刚好通过最高点的临界条件是只受到力(2)能过最高点的条件,此时绳或轨道对球分别产生______________(3)不能过最高点的条件2、如图5—7—2甲、乙所示,为有支撑物的小球在竖直平面做圆周运动过最高点的情况: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往往是典型的变速圆周运动。
对于物体在竖直平面内的变速圆周运动问题,中学阶段只分析通过最高点和最低点的情况,并且经常出现临界状态,下面对这类问题进行简要分析。
(1)能过最高点的条件,此时杆对球的作用力☆(2)当0<V<gr时,杆(或环)对小球的作用力向,其大小当v=gr时,杆(或环)对小球的作用力向,其大小当v>gr时,杆(或环)对小球的作用力向,其大小讨论:绳(曲面内侧)与杆(环)对小球的作用力有什么不同?【合作探究】小组探究,统一答案,进行分组展示。
辽宁省沈阳市第二十一中学高中物理课件(新人教必修2)第3单元 圆周运动

1 .本质:做圆周运动的物体,由于本身的惯性,总有 沿 着 圆周切线方向 飞出去的倾向. 2.受力特点(如图所示)
(1)当F= (3)当F< 向心力.
mω2r
时,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
切线方向
(2)当F=0时,物体沿
mω2r
飞出;
时,物体逐渐远离圆心,F为实际提供的
圆心
(4)当F>mω2r时,物体逐渐向
B.m、ω不变,l越小线越易被拉断 C.m、l不变,ω越大线越易被拉断
D.m不变,l减半且角速度ω加倍时,线的拉力不变
解析:由向心力表达式F线=F向=mω2l可知,线上拉力F 线 越大,线越易断,故选项 A 、 C 正确, B 错误;若 m 不 变, l 减半,角速度 ω 加倍时,线的拉力加倍,故 D 错 误. 答案:AC
3.如图所示,长为L的细绳一端固定,另一端系一质量为 m的小球.给小球一个合适的初速度,小球便可在水平 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这样就构成了一个圆锥摆,设细 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球受重力、绳的拉力和向心力作用
B.小球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L C.θ越大,小球运动的速度越大
D.θ越大,小球运动的周期越大
解析:小球只受重力和绳的拉力作用,合力大小为 F= mgtan θ,半 径为 R= Lsin θ,A、B 均错;小球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是由重力和绳的 v2 拉力的合力提供的,则 mgtan θ= m ,得到 v= sin θ Lsin θ 2πR 越大,小球运动的速度越大,C 对;周期 T= = 2π v 大,小球运动的周期越小,D 错.
辽宁省沈阳市第二十一中学高中物理 6.1行星的运动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

6.1 行星的运动★教学目标1.知道地心说和日心说的基本内容。
2.学习开普勒三大定律,能用三大定律解决问题。
3.了解人类对行星的认识过程是漫长复杂的,真是来之不易的。
★教学过程一、引入师:同学们,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研究了地面上物体的运动,从今天开始我们来研究天空中的运动:天体运动。
师:自古以来,当人们仰望星空时,天空中壮丽璀璨的现象便吸引了他们的注意。
智慧的头脑开始探索星体运动的奥秘。
直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科学迅猛发展,人类终于能够飞出地球,登上月球。
还能飞向万籁俱寂的茫茫太空,探索更遥远的星球。
但你可知道:人类走到这一步经过了多少艰辛曲折?在对行星规律的认识过程里人们经历了地心说、日心说及到开普勒定律。
二、地心说古希腊的天文学家和哲学家通过直接的感性认识,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是静止不动的,太阳月亮等各星体都围绕地球做简单的完美的圆周运动。
因为地心说符合人们的直接经验,如:太阳从东边升起,从西边落下;同时也符合强大的宗教神学关于地球是宇宙中心的认识,故地心说一度占据了统治地位。
代表人物:亚里士多德最先提出,古希腊的托勒密加以完善的三、日心说随着世界航海事业的发展,人们希望借助星星的位置为船队导航,因而对行星的运动观测越来越精确.再加上第谷等科学家经过长期观测及记录的大量的观测数据,用托勒密的“地心说”模型很难得出完美的解答.当时,哥伦布和麦哲伦的探险航行已经使不少人相信地球并不是一个平台,而是一个球体,哥白尼就开始推测是不是地球每天围绕自己的轴线旋转一周呢?他假设地球并不是宇宙的中心,它与其他行星都是围绕着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这就是“日心说”的模型。
日心说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且太阳是静止不动的,地球和其它行星都绕太阳做简单而完美的圆周运动。
代表人物:波兰科学家哥白尼四、地心说与日心说的碰撞师:两种学说斗争的时间很长,虽然地心说占据统治地位的时间长,但最终日心说战胜了地心说。
师:“地心说”占统治地位时间较长的原因是由于它比较符合人们的日常经验,如:太阳从东边升起,从西边落下;同时它也符合当时在政治上占统治地位的宗教神学观点.师:“日心说”所以能够战胜“地心说”是因为好多“地心说”不能解析的现象“日心说”则能说明,也就是说,“日心说”比“地心说”更科学、更接近事实.例如:若地球不动,昼夜交替是太阳绕地球运动形成的.那么,每天的情况就应是相同的,而事实上,每天白天的长短不同,冷暖不同.而“日心说”则能说明这种情况:白昼是地球自转形成的,而四季是地球绕太阳公转形成的。
辽宁省沈阳市二十一中高中物理 平抛运动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辽宁省沈阳市二十一中高中物理平抛运动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使用说明】1、认真阅读教材内容,按层次完成自学部分;2、通过自学初步完成探究部分,标好疑点,以备展示、讨论。
【学习目标】1、知道抛体运动和平抛运动的定义;2、理解平抛运动的特点及性质;3、理解平抛运动的规律并会用平抛运动规律解答有关问题;4、体验合作探究学习的过程。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完成自主学习部分。
...内容..运动》....§.5.-.2.《.平抛一、研究的方法和分析思路(1)坐标系的建立:以抛出点为,以水平方向为轴,以竖直向下为轴。
(2)水平方向的受力情况及运动情况:由于小球在平抛运动过程只受作用,小球在水平方向不受力...的作用,故小球在水平方向做运动,水平方向的分速度v0保持不变。
(3)竖直方向的受力情况及运动情况:在竖直方向,小球只.在重力...的作用下产生的加速度为,而在竖直方向的初速度为,故小球在竖直方向做运动。
二、平抛物体的速度1、水平速度v x初速度为v0的平抛运动,水平方向受力为零,故在时刻t的水平分速度v x= 。
2、竖直分速度v y平抛运动的竖直初速度为,竖直方向只受重力,加速度为,竖直分速度v y= 。
3、合速度v(1)大小:若知v x和v y的值,可求得t时刻平抛运动速度大小v= 。
(2)方向:根据v x和v y的值,可求得t时刻瞬时速度的方向跟水平方向夹.............角.θ的tanθ= 。
三、平抛物体的位置1、水平坐标x:由于水平方向的分速度保持v0不变,运动中小球的水平坐标x= 。
2、竖直坐标y:由于小球在竖直方向做运动,小球在竖直方向的坐标y= 。
3、合位移:根据x和y的值,可求得经过t时间的合位移s= 。
四、平抛运动的轨迹1、平抛小球水平方向坐标为x=v 0t ,竖直方向坐标为221gt y ,联立这两个式子消去t ,可得到平抛物体的轨迹方程:y = 。
高中物理《圆周运动》学案6 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物理《圆周运动》学案6 新人教版必修21、认识匀速圆周运动的概念,理解线速度的概念,知道它就是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瞬时速度;理解角速度和周期的概念,会用它们的公式进行计算;2、理解线速度、角速度、周期之间的关系:v=rω=2πr/T;3、理解匀速圆周运动是变速运动;4、运用极限法理解线速度的瞬时性、掌握运用圆周运动的特点如何去分析有关问题。
同步课堂:一、线速度1、线速度是物体做圆周运动的瞬时速度。
2、表达式:v=△l/△t注意:当选取的时间△t很小很小时(趋近零)、弧长△l就等于物体在t时刻的位移,定义式中的v,就是直线运动中学过的瞬时速度了。
3、线速度是矢量,它既有大小,也有方向;4、线速度的单位:国际单位 m/s5、线速度的物理意义: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6、匀速圆周运动:物体沿着圆周运动,并且线速度的大小处处相等,这种运动叫做匀速圆周运动。
注意:匀速圆周运动是一种非匀速运动,因为线速度的方向在时刻改变。
“匀逮圆周运动”中的“匀速”指的是速度的大小不变,即速率不变:而“匀速直线运动”的“匀速”指的速度不变、是大小方向都不变,二者并不相同。
二、角速度:1、定义:在匀速圆周运动中、连接运动质点和圆心的半径转过△θ的角度跟所用时间△t的比值,就是质点运动的角速度2。
表达式:ω=△θ/△t3、物理意义:描述物体转动快慢的物理量4、单位:rad/s注意:对某一确定的匀速圆周运动而言,角速度是恒定的,故匀速圆周运动是角速度不变的变速运动。
三、周期T、频率f和转速n1、物体做园周运动一周所需的时间叫周期T;单位时间内完成圆周运动的次数,叫频率f;单位时间内完成圆周运动的圈数叫转速n。
2、周期和频率的关系:T=1/f3、周期和频率的物理意义:描述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四、线速度、角速度、周期之间的关系v=rω=2πr/Tω=2π/T注意:1)当v一定时,与r成反比2)当一定时,v与r成正比3)当r一定时,v与成正比二、重点难点:匀速圆周运动的理解:1、匀速圆周运动是一种什么性质的运动?质点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时候,速度大小虽然不变,速度的方向却是时刻在改变的,它在某一点的即时速度的方向就在这一点的圆周切线上。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物理必修2精品学案:第1节 圆周运动

第1节圆周运动学习目标要求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1.会用线速度、角速度、周期、转速描述圆周运动。
2.知道线速度、角速度、周期、转速之间的关系。
3.知道匀速圆周运动的定义。
4.掌握同轴传动和皮带传动的特点,分析比较各物理量。
1.科学思维:(1)圆周运动模型(2)同轴传动如皮带传动模型(3)控制变量法分析问题(4)极限思维法2.关键能力:(1)物理建模能力(2)极限思维能力一、线速度1.线速度(1)定义:如图所示,物体沿圆弧由M向N运动,弧长Δs与时间Δt之比反映了物体在A点附近运动的快慢,如果Δt非常非常小,ΔsΔt就可以表示物体在A点时运动的快慢,通常把它称为线速度的大小。
(2)表达式:v=ΔsΔt。
(3)方向:线速度的方向为物体做圆周运动时该点的切线方向。
2.匀速圆周运动如果物体沿着圆周运动,并且线速度的大小处处相等,这种运动叫作匀速圆周运动。
『想一想』在下面这些日常生活实例中物体的运动有什么共同点?『答案』物体的运动都是圆周运动。
『判一判』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其速度一定是变化的。
(√)(2)圆周运动线速度公式v=ΔsΔt中的Δs表示位移。
(×)(3)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相等时间内通过的弧长相等。
(√)(4)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相等时间内通过的位移相同。
(×)二、角速度1.定义:如图所示,物体在Δt时间内由A运动到B。
半径OA 在这段时间内转过的角Δθ与所用时间Δt之比叫作角速度,用符号ω表示。
2.表达式:ω=ΔθΔt。
3.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单位是秒,角的单位是弧度,角速度的单位是弧度每秒,符号是rad/s。
三、周期1.周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运动一周所用的时间叫作周期,用T表示。
周期也是常用的物理量,它的单位与时间的单位相同。
2.转速:技术中常用转速来描述物体做圆周运动的快慢。
转速是指物体转动的圈数与所用时间之比,常用符号n表示,转速的单位为转每秒(r/s),或转每分(r/min)。
辽宁省沈阳市第二十一中学高中物理 第六章 第5节《宇宙航行(1)》教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2

§6-5宇宙航行(一)【教学目标】1、了解人造地球卫星的最初构想。
2、会解决涉及人造地球卫星的简单问题。
3、知道三个宇宙速度的含义,会推导第一宇宙速度。
4、会计算环绕天体的运动学参量。
【教学重点】1、理解第一宇宙速度并会推导。
2、万有引力定律在圆周运动下的综合运用【教学难点】1、理解三个宇宙速度的含义,会进行相关计算。
【教学内容】一、教材要点(用教材中的原话做教材要点)复习:行星围绕恒星运动或卫星围绕行星运动由充当向心力?思考:在地球表面附近将物体以初速度v水平抛出,速度越大落地点到抛出点的水平距离越。
如果速度v增大到某一数值,物体就不在落回到地面,而围绕地球,成为地球的一颗。
由充当向心力。
接下来请尝试推导使物体不落回地面的最小发射速度。
1、第一宇宙速度VⅠ(环绕速度)F万=F nVⅠ是飞行器在地球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即发射速度。
称之为第一宇宙速度。
在地面附近发射飞行器,如果速度大于7.9km/s而小于11.2km/s,它绕地球运行的轨迹不是而是。
当物体速度等于或大于11.2km/s时,它会克服地球引力束缚,永远离开地球。
2、第二宇宙速度(脱离速度)VⅡ= 如果物体在地面附近发射速度大于或等于11.2km/s而小于16.7km/s它就会。
3、第三宇宙速度(逃逸速度)VⅢ=如果物体在地面附近发射速度大于或等于16.7km/s,它就会。
4、发射过程的超重失重载人飞行器加速上升过程中,飞行员处于状态。
载人飞行器进入轨道后,飞行员处于状态。
载人飞行器减速下降过程中,飞行员处于状态。
二、例题解析(可以用教材例题或书后练习题让学生分析,适当添加重点题型)教师可以添加提示用语1、金星的半径是地球半径的0.95倍,质量为地球的0.82倍,金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是多大?金星的第一宇宙速度是多大?三、课堂小结(学生记笔记的地方和课堂重要知识点的理解)本课主要学习了三个宇宙速度,重点是理解好第一宇宙速度并会推导。
(完整word版)高中物理物理圆周运动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

6.5 圆周运动★新课标要求(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线速度的概念,知道它就是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瞬时速度、理解角速度和周期的概念,会用它们的公式进行计算。
2、理解线速度、角速度、周期之间的关系:v=rω=2πr/T3、理解匀速圆周运动是变速运动。
(二)过程与方法1、运用极限法理解线速度的瞬时性。
2、运用数学知识推导角速度的单位。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极限思想和数学知识的应用,体会学科知识间的联系,建立普遍联系的观点。
2、体会应用知识的乐趣。
★教学重点线速度、角速度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理解线速度、角速度的物理意义。
★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归纳分析,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教学工具投影仪等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抛体运动的规律,这节课开始我们再来学习一类常见的曲线运动――圆周运动。
(二)进行新课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列举生活中常见的圆周运动的实例,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学生活动:学生纷纷举例。
选出代表发言。
教师活动:待学生举例后,提出问题:这些作圆周运动的物体,哪些运动得更快?我们应该如何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呢?引导学生讨论教材“思考与讨论”中的问题,选出代表发表见解。
学生活动:思考并讨论自行车的大齿轮、小齿轮、后轮上各点运动的快慢。
教师活动:听取学生的发言,针对学生的不同意见,引导学生过渡到对描述圆周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线速度的学习上来。
点评:让学生的最大限度的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不必急于纠正学生回答中可能出现的错误。
要给学生创造发表见解的机会,创设问题情境,拓宽思考问题的空间。
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线速度教师活动:我们曾经用速度这个概念来描述物体作直线运动时的快慢,那么我们能否继续用这个概念来描述圆周运动的快慢呢?如果能,该怎样定义呢?给出阅读提纲,学生先归纳,然后师生互动加深学习。
[投影]阅读提纲(1)线速度的物理意义(2)线速度的定义(3)线速度的定义式(4)线速度的瞬时性(5)线速度的方向(6)匀速圆周运动的“匀速”同“匀速直线运动”的“匀速”一样吗?学生活动:(1)结合阅读提纲阅读课本内容(2)尝试自己归纳知识点 (3)交流讨论,查缺补漏师生互动:投影知识点并点评、总结(1)物理意义:描述质点沿圆周运动的快慢.(2)定义:质点做圆周运动通过的弧长Δl 和所用时间Δt 的比值叫做线速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辽宁省沈阳市二十一中高中物理 圆周运动学案 新人教
版必修2
【使用说明】认真分析题目,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完成所给习题。
(无☆全体都做、☆........B .级.可做、☆☆.....A .级可做...) 1、下列关于甲乙两个做圆周运动的物体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它们线速度相等,角速度一定相等
B 、它们角速度相等,线速度一定也相等
C 、它们周期相等,角速度一定也相等
D 、它们周期相等,线速度一定也相等
2、甲、乙、丙三个物体,甲放在广州,乙放在上海,丙放在北京.它们随地球一起转动时,则
A 、甲的角速度最大、乙的线速度最小。
B 、丙的角速度最小、甲的线速度最大。
C 、三个物体的角速度、周期和线速度都相等。
D 、三个物体的角速度、周期一样,丙的线速度最小。
3、电扇风叶长度为1.2m ,转速为180r/min ,则它的转动周期是 s ,角速度是 rad/s ,叶片端点处的线速度是 m/s 。
4、如图所示的皮带传动装置,主动轮O 1的半径分别为3r ,从动轮O 2的半径为2r ,A 、B 为轮缘上的两点,O 1C=r ,设皮带不打滑,求:
(1)A 、B 、C 三点的角速度之比ωA ∶ωB ∶ωC
(2)A 、B 、C 三点的周期之比T A ∶T B ∶T C
(3)A 、B 、C 三点的线速度大小之比v A ∶v B ∶v C
O 1 O 2
C
A
B
☆☆5、机械手表中的分针与秒针可视为匀速转动,分针与秒针从重合至第二次重合,中间经历的时间为( )
A.1分钟 B.59/60分 C.60/59分 D.61/60分【课后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