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工程质量案例分析——梁柱节点强度不足

合集下载

梁柱节点核心区混凝土强度不足的解决方案

梁柱节点核心区混凝土强度不足的解决方案

梁柱节点核心区混凝土强度不足的解决方案梁柱节点是建筑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强度和稳定性对整个建筑的安全性至关重要。

然而,在一些情况下,梁柱节点核心区的混凝土强度可能不足,这会对建筑结构的安全性产生严重影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案:
1. 增强混凝土的质量控制: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对混凝土配合比、拌合时间、养护等关键环节的控制,以确保混凝土质量符合要求。

2. 采用高强度混凝土:高强度混凝土具有更高的抗压、抗拉强度和耐久性,可以有效提升节点核心区混凝土的强度。

3. 增加钢筋数量和直径:通过增加钢筋的数量和直径,可以提升节点核心区的强度和稳定性,从而保证建筑结构的安全性。

4. 使用钢筋混凝土套筒:钢筋混凝土套筒具有优良的抗压、抗弯和抗剪性能,可以有效提升节点核心区的强度和稳定性。

总之,对于梁柱节点核心区混凝土强度不足的问题,应该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适当的解决方案,确保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 1 -。

混凝土强度不足事故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混凝土强度不足事故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浅谈混凝土强度不足事故得原因及处理方法摘要: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构件强度不足,不仅容易使得建筑或者部分构件得承重能力下降,还会导致整个工程得各方面功能受到严重得影响。

本文通过对混凝土构件强度不足事故进行简要分析,并且给出一些具体得处理方法。

关键词:混凝土构件事故强度随着时代得不断进步,混凝土作为主要得施工材料,在现代工程中被人们广泛使用。

但就就是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山于混凝土强度不足得事故频繁出现,不仅影响了施工得质量,还给人们得正常生活带来了一定得危害。

因此,对于建筑施工人员来说,就要从造成混凝土强度不足得原因出发,从根本上解决混凝土强度不足给建筑本身带来得影响。

U前,在施工过程中,造成混凝土强度不足得原因有很多种,首先根据工程混凝土得特点以及要求进行分析,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混凝土强度不足得原因(一)原材料质量差1、1水泥实际强度低常见有两种情况,一就就是水泥出厂质量差,而在实际工程中应用时,乂在水泥28天强度试验结果未测出前,先估计水泥强度配制混凝土,当28天水泥实测强度低于原估讣值时,就会造成混凝土强度不足;二就就是水泥保管条件差,或者存储时间过长,造成水泥结块、活性降低,就会影响强度。

水泥安定性不合格其主要原因就就是水泥熟料中含有过多得游离氧化钙或氧化镁,有时也可能就就是掺入石膏过多而造成得。

都就就是因为水化所产生得体积膨胀,这些膨胀都会破坏水泥结构而导致混凝土开裂,同时也降低了混凝土得强度。

1、2骨料(砂石)质量不良石子强度低在有些混凝土试块试压中,可以瞧到有不少得石子被压碎,说明石子得强度低于混凝土得强度,导致混凝土实际强度下降。

还有就就就是石子形状与表面状态不良、骨料中有机杂质含量高、粘土粉含量高、二氧化硫含量高、等因素。

1、3拌与水质量不合格拌制混凝土若使用有机杂质含量高得水、含有酸盐得污水与工业废水,可能造成混凝土得物理力学性能下降。

1、4外加剂质量差由于混凝土构件得工艺要求都不相同,所以有些混凝土要添加一些外加剂来改变本身得性质。

浅析梁柱节点施工常见问题对策

浅析梁柱节点施工常见问题对策

浅析梁柱节点施工常见问题对策1 梁柱节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框架结构应用日益广泛,框架结构粱柱节点是主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联系整个结构体系的枢纽,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对于建筑的整体质量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使得我们对于框架结构中梁柱节点的承载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有必要对框架结构梁柱节点施工存在问题与有效对策进行研讨。

1.1 梁柱节点箍筋施工过程。

梁柱节点在框架结构中处在梁柱之间,这个位置导致了其结构相对较为复杂,同时由于此处的钢筋较多,易增加后期混凝土施工难度,容易出现混凝土浇筑不密实现象,影响受力。

在实际施工中,经常会出现箍筋之间距离不均匀、箍筋数量不足以及因为施工过程中的疏漏导致出现漏绑漏扎的问题。

这些问题的存在对于框架结构的总体质量带来了很大的隐患。

1.2 施工过程中出现裂缝的问题。

通常对于不同强度等级的梁柱节点进行施工,都是按照一定顺序来进行浇捣工作的。

但是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总是会出现部分楼层在两部分混凝土交接的位置有不同程度的裂缝存在,问题的源头主要就是由于对强度不同的混凝土,其振捣过程中的用水量、水泥量以及水灰比都是有所区别的。

而这就将导致在不同混凝土浇筑后的硬化过程中,出现不同的收缩现象,从而出现裂缝。

同时,由于框架结构中,柱体和梁的承载力不同,这就会使梁体的混凝土不能够很好的进行收缩从而出现裂缝。

另外,在浇筑工作完成后,如没有对其进行及时浇水养护工序,也会导致裂缝问题。

1.3 混凝土强度问题。

在高层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对于混凝土的强度要求是非常高的。

其一般都会要求柱体的混凝土强度要比梁体的强度高。

随着我国建筑高层化趋势的逐渐加快,使规定要求的柱体混凝土等级与梁体的混凝土等级间的差距逐渐增大,这就会使处于结构下方的建筑显示的更为突出。

同时,在对混凝土进行施工的实际过程中,部分施工人员往往忽视了这种强度上的要求,而对柱体和梁体的混凝土强度的要求以同一标准进行看待。

这就导致了混凝土强度问题的发生,对于建筑的整体质量起到了严重负面影响。

发现第三层柱子混凝土强度不符合要求

发现第三层柱子混凝土强度不符合要求

发现第三层柱子混凝土强度不符合要求▲例十、某工程,建设单位将土建工程、安装工程分别发包给甲、乙两家施工单位。

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事件1:项目监理机构在审查土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时,认为脚手架工程危险性较大,要求甲施工单位编制脚手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甲施工单位项目经理部编制了专项施工方案,凭以往经验进行了安全估算,认为方案可行,并安排质量检查员兼任施工现场安全员工作,遂将方案报送总监理工程师签认。

事件2:专业监理员在检查甲施工单位投入的施工机械设备时,发现数量偏少,即报经专业监理工程师签认后,向甲施工单位发出了«监理工程师通知单要求整改;在巡视时发现乙施工单位已安装的管道在严重质量隐患,即向乙施工单位签发了«工程暂停令,要求对该分部工程停工改。

问题:1、指出事件1中脚手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和报审过程中的不妥之处,写出正确做法。

2、分别指出事件2中专业监理员、专业监理工程师的做法是否妥当。

不妥之处,说明理由并写出正确做法。

参考答案:1、事件1中脚手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和报审过程中的不妥之处:(1)不妥之处:凭以往经验进行安全估算。

正确做法:应进行安全验算。

(2)不妥之处:质量检查员兼任施工现场安全员工作。

正确做法:应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3)不妥之处:遂将方案报送总监理工程师签认。

专项施工方案应先经甲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签认。

2、事件2中专业监理员、专业监理工程师的做法是否妥当的判断:(1)专业监理员报经专业监理工程师签认后,发出«监理工程师通知单妥当。

(2)不妥之处:签发«工程暂停令;理由:专业监理工程师无权签发«工程暂停令(或总监理工程师才有权签发«工程暂停令)。

正确做法:专业监理工程师向总监理工程师报告,总监理工程师在征得建设单位同意后签发«工程暂停令。

高层建筑梁柱节点施工问题的分析

高层建筑梁柱节点施工问题的分析

高层建筑梁柱节点施工问题的分析摘要:在高层建筑的结构施工中,受力性能最复杂的部位莫过于梁柱节点部位。

这些部位受到不同方向不同性质的作用力,若不进行合理的处理,势必会影响到高层建筑的整体稳定性。

目前存在于高层建筑梁柱节点的施工问题主要体现在施工和裂缝问题等。

现本文就主要针对高层建筑梁柱节点施工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各自的解决应对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层建筑;梁柱节点;受力分析;施工在浇筑高层建筑的梁柱结构过程中,为了降低建筑成本,通常会使用不同强度的等级的混凝土,但这种施工方法,会加大梁和柱相接节点部位的施工难度。

由于使用的是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因此,在施工过程中,根据其不同的抗拉力和强度,会采取相应的施工工艺,这样容易造成节点裂缝问题,对整个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造成一定的危害。

根据自身的工作经验,作者简单研究了高层建筑梁柱节点施工过程中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特殊的施工技术,和措施,以提高梁柱节点施工质量。

一、高层建筑梁柱节点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在高层建筑施工中,其最重要的一个施工项目即是梁柱结构的施工,虽然建筑的设计和施工,都是在严谨的技术和严格的判断下完成的,但是,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由于其他因素的影响,仍然存在许多质量问题,这些都十分不利于梁柱节点的施工质量控制。

在多高层建筑中,梁柱节点施工问题主要表现在下面几点:1、梁柱结构施工中的问题在对高层建筑梁柱节点进行施工时,梁柱结构的混凝土强度和梁板结构的混凝土强度有着一定的差距,这容易造成梁柱节点处出现质量问题。

而导致这样问题出现的原因主要是设计人员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过程中,为了使得柱结构的轴压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满足工程设计的相关要求,要利用强度等级比较高的混凝土作为施工材料,以确保建筑荷载可以顺利的传递到地基当中。

而我们在对梁板结构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主要是对其抗弯能力进行要求,过高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是不需要和不适宜的,因此,在梁板结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和柱结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要求上产生了一定的差异,这就使得在梁柱节点处混凝土施工时易发生质量问题。

柱混凝土强度不足加固专项方案

柱混凝土强度不足加固专项方案

柱混凝土强度不足加固专项方案XXX柳州XXXX综合楼一层框架柱加固方案编制人:审核人:编制单位:XXX日期:2018年施工质量概述本文旨在介绍柳州XXXX综合楼一层框架柱加固方案。

在施工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存在问题在施工过程中,我们发现某些框架柱存在质量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某些框架柱的截面尺寸不符合设计要求;2.某些框架柱的混凝土质量不达标;3.某些框架柱的钢筋数量不足。

编制依据和原则本加固方案的编制依据为《建筑结构设计规范》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等相关规范。

我们的原则是确保加固后的结构安全可靠,同时尽量减少对原有结构的影响。

原因分析经过对存在问题的框架柱进行分析,我们认为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控不严格,施工人员操作不规范等。

一层框架柱专项加固处理方案为了解决存在问题的框架柱的安全问题,我们制定了以下两种加固方案:1.增大截面加固法对于截面尺寸不符合设计要求的框架柱,我们采用增大截面加固法。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对框架柱进行清理和打磨;2)在柱子周围加固钢板;3)在钢板上焊接加固钢筋;4)在钢筋上浇筑混凝土。

2.置换混凝土加固法对于混凝土质量不达标的框架柱,我们采用置换混凝土加固法。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将原有混凝土清除干净;2)在清理后的钢筋上,用模板制作新的混凝土;3)在新混凝土中加入外加剂,提高混凝土强度。

以上两种加固方法均已在其他工程中得到验证,可确保加固后的结构安全可靠。

柳州XXX综合楼工程是由XXX承建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共有六层地上和一层地下。

在2018年8月2日完成了一层柱结构混凝土浇筑施工,7日完成了二层梁板柱结构混凝土浇筑施工。

然而,在柱模拆除后,一层柱及二层梁板面的混凝土质量外观检查发现了一些问题。

主要问题集中于界面四周,包括新旧混凝土梁柱结合部位的混凝土疑似没有振捣,混凝土外观显示粗糙现象,以及结合面上部混凝土密实度低于下部先期浇筑混凝土。

梁柱节点表观质量缺陷问题分析探讨

梁柱节点表观质量缺陷问题分析探讨

梁柱节点表观质量缺陷问题分析探讨摘要结合工程实例,对梁柱节点混凝土表观质量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控制措施,为类似情况处理提供借鉴。

关键词结构施工;梁柱节点;观感质量在混凝土结构施工中普遍存在梁柱节点的混凝土观感质量差的现象,这是由于梁柱节点往往是混凝土观感质量控制的薄弱环节,如果处理不好,会给施工质量留下隐患,同时后期修补不但需要增加修补费,还要增加垃圾清理费等,因此在主体施工阶段加强梁柱节点质量的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1 工程概况2008年10月26日对,正在施工的西北水电勘察设计院综合楼二期工程(该工程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地下二层,地上二十六层,总建筑面积30 653.74㎡。

)进行地下二层、地下一层、地上一层35个梁柱节点存在质量缺陷问题进行统计,其统计分析如表1所示:根据表1的统计结果,梁柱节点混凝土表观质量合格率仅为69.3%。

2 原因分析根据以上统计结果分析,存在以下问题:节点模板是先支设梁板模板,后补节点模板,不符合节点模板支设要求。

支撑加固方案对于支设加固环节未规定材料规格、方木间距等内容,比较笼统,不够具体。

节点均采用现场拼凑,以柱身混凝土来控制节点截面组拼,而非采用预拼法。

3 控制措施3.1 改变支模次序1)用水准仪将50线抄测到柱身上,以线坠把轴线吊到梁柱接槎部位,并用墨斗弹线,墨线以红漆做明显标志,由质量员复检50线和轴线位置的准确性,复核无误后方允许施工作业;2)按方案支撑架体搭设要求和方法先搭设梁板支撑架体,控制梁底模板水平杆的标高和起拱要求,根据轴线位置固定卡好梁底模板;3)梁底模支设完成并检查合格后,支设梁柱节点的模板,按轴线位置、截面尺寸、模顶标高等安装定型模板,按支撑设计要求布置、固定牢靠支撑丝杆和水平钢管;4)在梁柱节点模板支设完成并检查合格后,最后再支设梁侧模板和现浇板底模。

3.2 细化支撑加固方案1)根据轴线位置和构件截面尺寸设定位卡,然后临时固定节点模板;2)在柱身接槎部位设置对拉螺杆80×100木方托架,以双面胶带嵌缝,木方各端距柱面150㎜,轴线吊线到托架面上并用红铅笔标注,水平管找平托架面,紧固螺杆,将模板临时固定在托架上;3)对于木模板支撑加固在每个面均匀布置60×80方木竖向2根,横向布置上、中、下3根,端头带有丝杠的短钢管与支撑体系钢管扣结牢固,丝杠顶撑于横向方木上,调整丝杠并复核截面尺寸、垂直度、平整度,使丝杠顶撑到位;对于钢模板,不必增加方木肋,用丝杠顶撑于上下角部即可。

房屋梁柱混凝土强度不够怎么办?

房屋梁柱混凝土强度不够怎么办?

房屋梁柱混凝土强度不够怎么办?
房屋梁柱混凝土强度不够怎么办?
Q & A
问:
当新建楼房梁或柱砼强不满足设计要求需加固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
1.要注意加固节点比加固构件更重要,满足构造抗震要求;
2.通过结构整体和单个构件的验算,满足荷载要求;
3.加固构件的构造应满足构件整体性要求,如箍筋及钢筋设置等;
4.受压区和受拉区加固同等重要。

Q & A
问:
一建筑物在三楼梁板強度为C7至C11,个别为C13,采用什么加固
方法加固?
答:
由于砼强度太低,而且若梁与柱节点砼是梁的強度(即与梁一起浇注的话),构件可加固,但节点是很难加固的,所以建议通过釆用置换砼法来解决问题。

Q & A
问:
砼置换工程施工须注意哪些关键问题?
答:
1.支撑体系的建立;
2.高精度电子监测设备使用的重要性;
3.预顶,卸荷,荷载转移的控制;
4.分批置换砼间的加强连接;
5.砼置换过程中应力应变的监测数据动态分析与控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六
主体工程质量案例分析——梁柱节点强度不足
一、事故简述
某工程为框架结构,框架柱混凝土为C50,梁板混凝土为C35,在主体施工至7层时,对地下结构进行分部验收,验收时质量监督部门要求对框架柱柱头部位混凝土进行强度检测,共抽检6个框架柱,检测结果显示有3个框架柱,在梁高范围内的柱体混凝土强度普遍介于C35-C40之间,与设计要求的C50相差2个级别以上,其中有一根柱子通体强度不足C40,后经设计复核不能满足要求,需要对3根框架柱进行加固处理,检测及加固费用合计40余万元。

该工程不能参加优质工程的评比。

浇筑成型的梁柱节点:
二、原因分析
1.项目部对细部质量意识不足,未认识到梁柱节点核心区混凝土强度对框架结构的重要性,未能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仅仅采用钢丝网做简单隔离,钢丝网在混凝土侧压力下破坏失效,导致框架柱部分的C50高强混凝土浇筑高度不足,梁板部分的C35混凝土流入框架柱柱头。

2.项目部管理存在漏洞,现场监督不严,导致有一根框架柱被C35混凝土浇筑而未发现。

混凝土强度不足的柱子的处理:
三、预防措施
1.对于墙柱竖向结构构件和梁板水平结构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同的,一般竖向结构强度高,节点区受力大,因此必须优先竖向构件的强度,设计由说明的按设计要求,设计无说明的离开竖向构件边缘50厘米处设置混凝土隔离网,先浇筑竖向构件再浇筑水平构件。

2.加强对作业班组的交底和培训,增强质量意识和责任心,确保不混浇、不漏振。

浇筑成型的梁柱节点:
四、处理原则和方法
1.项目部第一时间将情况告知公司,不得隐瞒不报或推诿给商品混凝土厂商处理。

2.项目部应在公司指导下开展后续的调查、检测及处理对策的制定,不应私下联系相关检测单位。

3.处理方案应经过设计单位认可,得到各方确认后进行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