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构无线网络中基于多网协同优化的资源管理技术研究

合集下载

多层异构无线通信网络中的资源分配方案研究

多层异构无线通信网络中的资源分配方案研究
特点
异构无线通信网络具有多层结构,每层由不同类型的节点组成,包括宏基站、微基站、家庭基站等。这些节点 通过无线连接构成了一个自组织的网络。
挑战
多层异构无线通信网络的资源分配方案需要解决一些挑战,如跨层干扰、动态信道分配、实时流量变化等。
多层异构无线通信网络的基本架构
• 架构:多层异构无线通信网络的基本架构包括基础设施层、汇聚层和接入层。基础设施层由宏基站组成, 提供大范围覆盖;汇聚层由微基站组成,负责将接入层的数据汇总并传输到基础设施层;接入层由家庭基 站组成,为用户提供高速数据接入。
资源分配的必要性
随着无线通信网络的快速发展,网络资源变得越来越有限, 而用户的需求却不断增加,因此需要进行有效的资源分配以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提高网络性能和用户满意度。
资源分配的关键技术
01
静态资源分配
根据预先设定的规则和算法,将网络资源分配给不同的用户或业务。
常见的静态资源分配算法包括静态优先级调度、静态轮询等。
异构网络融合
多层异构无线通信网络中存在不同类型的网络节点和业 务需求,如何实现异构网络的融合和资源共享是一个亟 待解决的问题。
安全性与隐私保护
随着无线通信网络的快速发展,网络安全和隐私保护问 题日益突出。需要研究有效的安全机制和隐私保护技术 ,以确保网络的安全性和用户的隐私权益。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和展望
零和博弈
采用零和博弈的思想,将网络中各节点的资源分配问题转化为一个零和博弈问题 ,通过设计合适的激励和惩罚机制,实现网络资源的有效分配。
基于人工智能的资源分配方案
神经网络
利用神经网络的自学习和自适应能力,根据网络运行状态和业务需求,动态调整网络资源的分配策略 。
强化学习

异构网络

异构网络

一异构网络的融合技术发展现状近年来,人们已就异构网络融合问题相继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BRAIN提出了WLAN与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MTS)融合的开放体系结构;DRiVE项目研究了蜂窝网和广播网的融合问题;WINEGLASS则从用户的角度研究了WLAN与UMTS的融合;MOBYDICK重点探讨了在IPv6网络体系下的移动网络和WLAN的融合问题;MONASIDRE首次定义了用于异构网络管理的模块。

虽然这些项目提出了不同网络融合的思路和方法,但与多种异构网络的融合的目标仍相距甚远。

最近提出的环境感知网络和无线网状网络,为多种异构网络融合的实现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研究空间。

通信技术近些年来得到了迅猛发展,层出不穷的无线通信系统为用户提供了异构的网络环境,包括无线个域网(如Bluetooth)、无线局域网(如Wi-Fi)、无线城域网(如WiMAX)、公众移动通信网(如2G、3G)、卫星网络,以及Ad Hoc网络、无线传感器网络等。

尽管这些无线网络为用户提供了多种多样的通信方式、接入手段和无处不在的接入服务,但是,要实现真正意义的自组织、自适应,并且实现具有端到端服务质量(QoS)保证的服务,还需要充分利用不同网络间的互补特性,实现异构无线网络技术的有机融合。

异构网络融合是下一代网络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异构网络融合架构下,一个必须要考虑并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如何使任何用户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获得具有QoS保证的服务。

异构环境下具备QoS保证的关键技术研究无论是对于最优化异构网络的资源,还是对于接入网络之间协同工作方式的设计,都是非常必要的,已成为异构网络融合的一个重要研究方面。

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呼叫接入控制(CAC)、垂直切换、异构资源分配和网络选择等资源管理算法方面。

传统移动通信网络的资源管理算法已经被广泛地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在异构网络融合系统中的资源管理由于各网络的异构性、用户的移动性、资源和用户需求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给该课题的研究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5G无线接入网络的异构切换技术研究

5G无线接入网络的异构切换技术研究

5G无线接入网络的异构切换技术研究【摘要】本文主要研究了5G无线接入网络的异构切换技术,通过分析研究背景和相关工作,引入了异构网络概念和切换技术的原理。

针对当前网络中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切换技术,并通过实验结果与分析进行验证。

实验结果表明,该技术能有效提高网络的性能和用户体验。

我们总结了研究的成果,并展望未来在5G网络中的进一步应用和发展方向。

该研究对于优化5G网络的性能、提高用户体验以及推动网络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5G、无线接入网络、异构切换技术、研究、引言、研究背景、相关工作、异构网络概念、切换技术、实验结果与分析、结论与展望。

1. 引言1.1 引言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无线接入网络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5G作为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具有更高的速度、更低的延迟和更大的容量,为用户提供了更好的网络体验。

在实际应用中,由于不同网络的覆盖范围和带宽等因素的限制,用户可能会在不同的网络之间切换,这就需要一种高效的异构切换技术来保证用户的通信质量。

本文旨在研究5G无线接入网络的异构切换技术,探索如何在不同网络之间实现无缝切换,提高用户体验。

我们将介绍研究的背景和相关工作,对5G无线接入网络和异构网络概念进行概述。

然后,我们将重点探讨切换技术,包括手over、小区切换和网络切换等方面的内容。

我们将给出实验结果和分析,验证我们提出的切换技术在实际环境下的有效性。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为5G无线接入网络的优化和提升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在本研究的我们将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同时展望未来在异构切换技术方面的研究方向,为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和实际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2. 正文2.1 研究背景随着移动通信和无线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通信速度和网络覆盖范围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传统的4G网络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于高速、低时延和大容量的需求,因此5G网络作为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被广泛关注和研究。

异构无线网络终端接入选择功能架构的研究

异构无线网络终端接入选择功能架构的研究

各协议层有效交互,可以适应多种接入标准与技术的要求, 实现多模 、多协议的异构终端进行无缝接入和移动性。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体 架构 功 能设 计 和 实施 方 式 还有 待 于 研 究, 机 制 、算 法 和接 口的 定义 还 有 待于 完 善 。在 3 P Ree s 7 GP la e 规范 中,关于系统架构 的演进 ( AE)的研究 中,已经 明确提 出未 来的异构 S
下 一 代 移 动 通 信 系 统 由 各 种 异 构 网络 组 成 , 融 合 与
中,实现可靠 的Qo 保证 和优 化的无线资源 利用。异构终 S 端 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如下: () 入发现 :收 集物理层 和MAC 中用于 网络切换 1接 层 的相关信息,如信号强度 、可 用带宽和 延迟等 ; () 2 接入选 择:根 据收 集到的 网络 条件 信息 、应用需
描述 。
没有 用户 干预 的情 况下,移动终端能够 综合考虑多种无线 接入技术 的能力 、网络覆盖情况 ,网络的使用情况,业务 需求,资 费和用户的偏好, 自主 完成 网络的感知,选择最
3 异构 终端接入选择功能架构设计
在异 构终端 管理 功能 架构 设计 中, 接入选 择是 核心
优 的 网络 接 入 。
网 络 场 景 , 必 须 具 备 在 异 构 接 入 网络 之 间 支持
无缝移 动性, 多接 入选择算 法 问题 作为重要 的
开 放 课 题 被 提 出 。 在 对 B3 G以及 4 G的 愿 景 描
述 中,WW R 论坛 提 出了未来 无线通信 系统 F 的发展 趋势是 宽带化 、泛在化 、协 同化, 多种 制式 的网络共 存,相互补 充,协 同工作 、支持 终端 移动性, 并逐步演 化成 为一 个异构互联 的

基于情景感知的自组织网络SON的协同优化管理

基于情景感知的自组织网络SON的协同优化管理

基于情景感知的自组织网络SON的协同优化管理雷肖剑;刘二平;张晶【摘要】针对LTE网络中的SON功能用例的协同管理问题,基于网络状态信息、关键技术指标(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KPI)等情景信息,设计了一种LTE网络中的多个自组织网络(Self-Organized Network,SON)协同管理机制.结合强化学习理论,提出了一种SON用例间协同优化管理算法.以移动负载均衡用例(Mobility Load Balancing,SON1)和移动鲁棒性优化用例(Mobility Robustness Optimization,SON2)为例,进行移动负载均衡和移动鲁棒性优化和两SON用例间的协同优化,从而在已知情景信息的前提下,实现网络性能稳定提升.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有效地实现负载均衡并提升网络稳定性,同时提升网络吞吐量.【期刊名称】《无线电工程》【年(卷),期】2017(047)004【总页数】5页(P12-16)【关键词】情景感知;自组织网络;强化学习;移动负载均衡;移动鲁棒性【作者】雷肖剑;刘二平;张晶【作者单位】海装天津局,天津300000;海军驻保定地区航空军事代表室,河北保定071000;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河北石家庄05008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N911.22随着多种无线接入技术的异构融合,未来无线网络更加复杂,系统架构更加动态灵活,移动终端用户所需的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需求更加苛刻[1-2]。

因此,未来网络须自适应地满足用户需求,确保用户高质量的业务体验,同时保证未来网络高效的运维管理[3-4]。

然而,传统的网络优化和运维管理方法使得未来网络运营开销呈指数增长[5]。

为确保无线网络的自主配置和智能优化,部署快速动态调整、高运维效率的异构无线网络(Self-Organized Network,SON)概念被引入LTE无线接入网中[6]。

分层异构无线网络中高能效协同通信技术研究

分层异构无线网络中高能效协同通信技术研究

高能效协同通信技术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高能效协同通信技术的提出和重要性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高能效协同通信技术应运而生,旨在提高无线网络的能效和性能。
添加标题
高能效协同通信技术通过优化无线资源的使用,降低能耗,提高网络性能,从而实现绿色通信。
添加标题
高能效协同通信技术的提出,对于解决无线网络中的能效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绿色通信。
网络分层结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
添加标题
能效优化目标:降低能耗,提高网络性能
添加标题
优化方法:动态调整网络参数,如传输功率、调制方式等
添加标题
协同通信技术:利用多节点协作,提高网络容量和可靠性
添加标题
应用场景:适用于物联网、5G通信等场景
基于中继技术的协同通信方案
技术挑战:如何实现中继节点之间的协同工作,提高通信效率和可靠性
能效优化技术
能效优化技术的重要性:提高网络性能,降低能耗
添加标题
能效优化技术的主要方法:动态功率控制、信道编码、多天线技术等
添加标题
能效优化技术的挑战:如何在保证网络性能的同时降低能耗
添加标题
能效优化技术的发展趋势:智能化、自适应化、协同化
添加标题
异构融合技术
异构网络融合:将不同制式、不同频段的无线网络融合,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化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
实际测试和性能分析
测试环境:搭建分层异构无线网络环境
结果分析:对比不同技术方案的性能优劣,提出改进措施
性能指标:包括传输速率、能耗、延迟等
测试方法:采用实际测试和仿真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分层异构无线网络中高能效协同通信技术的发展前景和挑战

基于GLV模型的异构网络联合无线资源管理

基于GLV模型的异构网络联合无线资源管理

基于GLV模型的异构网络联合无线资源管理谢健骊;李翠然;廉小萍【摘要】To make the different radio access networks work together and achieve the admission control in heterogeneous wireless network,based on the mapping relationship of ecological competition and heterogeneous radio resources management,this paper proposes a distributed joint 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 (JRRM) algorithm.It establishes a GLV⁃based heterogeneous network traffic prediction model.Moreover,it adjusts the network parameters according to whether the predicted traffic achieves coexistence state or not,to achieve the traffic stable equilibriumstate.Performance analysis and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algorithm can balance the network traffic, reduce the networks competition effect,and make the profits for different operators.%为使不同的无线接入网络协同工作,实现异构无线网络的接纳控制,基于生态学种群竞争与异构无线网络资源管理的映射关系,提出了一种分布式联合无线资源管理( JRRM)算法。

多网协同下的无线网络规划方法研究

多网协同下的无线网络规划方法研究
2 0 1 3 年第 7 期 ( 总第 1 2 9期)
信 息 通 信
I N F0R M A T1 0N & C0M M UN l CA T1 0N S
2O1 3
( S u m . N o 1 2 9 )
多 网协 同下 的无 线 网络 规 划 方 法 研 究
娄 贞 和
( 北京电信规 划设计 院有 限公 司( 广 东分 院 ) , 广东广州5 1 0 6 1 9 )
的机 会 。 2 - 3 4 G 网 L T E并 不 是 人 们 所 说 的 4 G 技 术 ,它 是 3 G和 4 G 技 术 之
高, 多媒体业务逐渐普及, 新业务不断产生 。 在3 G 网络 中, 以 前的语 音、 短信业务会有新的发展。在新形势 下, 人们希望手 机、 移 动 终 端 实 现 的 功 能有 : ( 1 ) 移动办公; ( 2 ) 移动娱乐 ; ( 3 )
3 . 1现 阶段 国 内网络 规划 的状 态
我国在进行网络规划和优化 时, 实施 的能力 比较强 , 原因
在于l 一 个方 面 : ( 1 ) 国 内的 网 络 规 模 相 对 较 大 ; ( 2 ) 国 内的 网 络 情况较复杂 ; ( 3 ) 基 站 的 密 度 较 大 。 与 实 施 相 比, 在 网络 规划 以及 优 化 方 面 还 存 在 一 定 的 问题 , 主要表现在 : ( 1 ) 进行规划 、 优 化 的深 度 有 待 于 增 强 ,网 络 优 化 的 水 平 还 处在 把 K P I 指标 作 为 核 心 的体 系 中 ; ( 2 )网络 规 划 和 网络 优 化 之 间缺 乏 衔 接 , 所 进 行 的预 测 规 划 和 实 际 的 建 设 之 间 有 一 定 的 差 距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异构无线网络中基于多网协同优化的资源管理技术研究
作者:朱香兰
来源:《中国新通信》2014年第21期
【摘要】在移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为了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人们已经研究卡发出了多种类型的无线通信系统。

就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由于2G和3G都存在一定的客观限制因素,且现在正在向着4G网络不断迈进;因此,如何进行多种异构网络的协同优化来有效利用网络资源,也是主要的研究对象之一;基于此,本文将简要分析多网下同优化的资源管理及其相关管理技术。

【关键词】异构无线网络多网协同资源管理技术
基于协同优化的资源管理技术其应用必须有一定的场景要求,本文将着重以WLAN、TD-SCDMA、LTE和GSM四种网络为研究背景,对该技术进行一个简要的探讨。

一、网络定位
这四种网的协调网站首先应该要结合其自身的特点,进行优势上的互补;因此,我们就必须明确这四个网路在协同网络下的具体定位。

WLAN:主要承载手机以及第三方wifi终端的互联网数据业务。

它的优势在于运营成本相对比较低,且其本身来源于互联网技术,因此在用户体验方面更是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TD-SCDMA:承载手机数据业务,在GSM网络资源相对比较紧张的区域进行补充和分流的工作,它的优势在于其为用户提供了告诉的数据业务服务,进而大幅度的提升了用户对手机数据业务的认可。

LTE:LTE可以被看作是未来无限宽带的主要承载网络。

GSM:主要是提供语音质量保障方面的工作;虽然比较简单,但是语音业务是移动通信中不可或缺的基础业务。

二、多网协同下的均衡策略
在多网背景下,除了要首先保证各个网络的优化问题,最重要的就是要对各个网络的优势环节进行科学的协调。

例如,当GSM网络比较繁忙而TD-SCDMA和WLAN比较闲,而LTE 则没有被完全开发的时候,就应该有目的的解决2G网络倒挂WLAN和TD-SCDMA数据流量的问题。

所谓倒挂,其含义是例如2G网络倒挂WLAN,也就是说其具有WLAN接入能力的终端将使用2G网络,并且在2G网络中产生流量。

三、热点区域流量均衡
移动通信用户基数大,网络覆盖也比较广,再者四网协同初期热点区域又是工作的重点目标。

因此对于流量的均衡应该首先聚集到网络正最具潜力热点的区域。

并以此来提高均衡效果。

对于网络流量均衡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1)网络优化方面。

针对TD-SCDMA倒流现象严重的区域,可以有目的的调整2D和3D操作参数,这样终端就会更加容易驻留TD-SCDMA;其次,在TD-SCDMA终端数量比较多且成功驻留2G的区域,我们可以适当的增强TD-SCDMA网络广度和深度覆盖;最后,2G热点语音数据处理繁忙时,通过单站语音以及数据资源的优化调整,也能够起到为双频网负荷分担。

(2)新站建设方面。

在WiFi终端较多但不存在WLAN热点的区域,可以通过部署WLAN站点在TD-SCDMA终端多流量大但是没有其覆盖区域的地方建造TD-SCDMA站点。

(3)终端以及市场营销方面。

在TD-SCDMA和WiFi渗透区域相对比较低的地区进行终端的推广;在倒流严重的区域但是有WLAN或TD-SCDMA覆盖的区域,可以进行相应的市场宣传工作对用户进行引导,让他们选择WLAN或者SD-SCDMA网络。

四、具体的多网协同方案
具体流程如下:(1)在优化之初,首先要制定出居民区的倒挂清单。

(2)如果GSM小区却是倒挂明显必须进行优化,那么则应该立即进入倒挂处理主流程。

(3)根据已知的GSM 和TD-SCDMA的基础信息,来获取居民区范围内2G、3G基础信息,然后根据不同的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处理。

(4)在新站建立过后的参数检测阶段,应该专门拟定出用于分流的GSM 侧和TD-SCDMA侧的分流参数来调整门限,根据门限调整GSM住宅区并搜索其TD-SCDMA 的具体参数值。

(5)当分流参数在调整结束进入TD-SCDMA小区弱覆盖检测后,我们可以根据提供的“TD小区用户起呼电平低于-90dbm的次数占用户总试呼次数的比例”是否高于门限值判断出TD-SCDMA是否完成了对该住宅区的弱覆盖,并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后续的优化调整措施。

(6)在弱覆盖检测结束完毕之后,就应该进入最后的繁忙TD-SCDMA住宅区进行具体处理,首先依旧根据所提供的TD-SCDMA列表,来对搜索结果中的TD-SCDMA住宅区进行相应的快速处理,但是应该注意一点的是当分流的TD-SCDMA小区处于超忙状态时,一般情况下都会出现倒挂的现象,所以在处理时应该检测可分流得TD-SCDMA小区的超忙实际情况。

结束语:本文简要的谈到了在特定场景以及特殊要求下具体有效的资源管理方案;但是就整体来看,我国在多网协同优化的资源管理技术上还存在一定的缺陷,我们应该正视这些问题,以科学的态度去对待并解决它。

参考文献
[1]张裕. 异构无线网络中无线资源管理若干问题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
[2]李希金. 异构无线网络中资源管理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
[3]盛洁. 面向智能配电的异构融合网络无线资源管理[D].华北电力大学,2013.
[4]丁哲. 异构可重配置网络无线资源管理关键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