蚩尤神话与苗族
关于蚩尤与苗族族源及迁徙问题研究综述

抵牾之处。难趋一致。因而,对于其中一些重大争论,诸如蚩尤与苗族族源及苗族古歌所描述的迁徙发
生地问题等,作阶段性的梳理,以便为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提供借鉴.就有其必要性。 关键词:蚩尤苗族族源迁徙
关于蚩尤与苗族族源及迁徙问题研究综述
我困东部黄河下游和长江下游之间的平原地带的苗族先民——
九黎集团,与东下的炎黄部落发生战争而惨败,被迫离开东部平 原,向西南迁入长江中游地带,并形成新的“三苗”部落集团,这 是苗族先民第一次大迁徙。此后一直到近代向东南亚迁徙,苗 族历史上的大迁徙运动才基本结束。像苗族及其先民这样长时 期、大幅度、远距离的迁徙,不仅在中华民族中颇为突出.就是在 世界20()o多个民族中,也极为罕见。 能歌善舞的苗族人民在长期的流动中.留下了大量的民族 史诗和民间歌谣,反映迁徙中的艰辛。也以特殊的方式记载了民 族的历史。这些民族史诗数量浩繁,被结集成各种出版物}l{版。 其中,反映苗族东部方言区(即湘黔川鄂边区)200多万苗族人 民风貌的民间史诗长达l万余行.已经在上个世纪80年代由天 津古籍}}{版社以《中国苗族古歌》为书名正式出版。反映苗族西 部方言区(滇黔边区)的苗族迁徙史诗,主要是指流传于滇东北、 黔西北的一系列迁徙史诗.主要收录于4本书中,即苗青主编的 《西部民间文学作品选(2)》(贵州民族出版社,1998年版);云南省 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办公室编的《西部苗族古歌》(云南 民族出版社,1992年版);田毛隆编注的《蚩尤研究资料选》(贵州 民族出版社,1996年版);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贵州分会翻印的 《民间文学资料》第16集(1985年10月)。 以上所有这些歌谣和史诗虽然在翻译上、语言上、内容上有 种种的不同,但在描述卣族的源流和迁徙问题时,还是有很多共 同之处。其中.《西部苗族古歌》中的迁徙诗多次提到了一条叫 “浑水河”的河流名称.国内学者对此的解释基本上都认为是指 黄河,它们反映了苗族先民经过颛项、尧、舜、禹的多次征伐,如 何一步步被赶到西南蛮荒之地的漫长过程。苗族学者唐春芳就 其路线曾有专门研究论文。《西部苗族古歌》中的最后一首为 《跋III涉水歌》,其中提到了3条大河,一条河“河水黄央央”,即 为黄河;第2条河“河水白生生”,就是长江;还有一条“河水清幽 幽”.则为南方山清水秀的河流。史诗中还有许多关于蚩尤的古 老故事,表达人们对蚩尤大神的敬意和自豪。 虽然大多数学者认为古歌中史诗反映的战争是蚩尤时代的 苗族战争,提到的迁徙路线也是苗族从黄河中下游迁徙到长江 中下游流域进而又西迁到目前地方的线索。比如史诗中多处提 到的浑水河,苗青断言:“从作品中看,他们一开始都是集体从北 方大平原迁出。经过3天3夜渡过了浑水河(黄河)以后,他们兵 分两路迁徙。”但吴晓东在《西部茵族史诗并非有关蚩尤的口碑 史》一文中通过对史诗文本的苗族原文释读,还是提出了不同的 观点,认为“西部苗族史诗所反映的战争并不是蚩尤与黄帝的战 争,而是苗族迁徙到彝族地区的时候与汉族的一系列战争;其反 映的迁徙也只是到了彝族地区后小范周内的短距离的迁徙”。 中国以颜色来命名的河流很多,所谓“浑水河”就到处都是。在 史诗流传地区的昭通大关县,就有~条叫黄水河的河流,它是洛
蚩尤不是现代苗族人的祖先

炎帝神农氏族谱辨蚩尤不是现代苗族人的祖先宫 玉 海《海内经》: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讠夭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
祝融降居于江水,生共工,共工生术器,术器首方顚,是复土壤以处江水。
共工生后土,后土生噎呜,噎呜生岁十有二。
这是神农氏到岁十有二共九代之谱系,十分宝贵。
列表如下:炎帝神农氏——炎居——节并——戏器——祝融——共工——后土——噎呜——岁十有二首先,神农氏娶了赤水之子听讠夭 ,其地应在今中东。
赤水,即红海;其国为阿卡德(日本语为あかど,阿卡就是あか,赤也)。
其次,炎居为察里津一词之源;炎即读查里,如炎陵即茶陵;沙皇号查理。
炎居居北,即在今伏尔加格勒(前又称斯大林格勒)。
炎居生节并,节并古读加蓬,居南,在北非。
节并生戏器,即灵恝,也就是《大荒西经》所记:有互人之国。
炎帝之孙名曰灵恝,灵恝生互人,是能上下于天。
灵恝也就是《海内经》所说的伯陵,居于巴勒斯坦,即伯利恒。
伯陵和吴权之妻阿女(阿拉伯人)缘妇私通,生了鼓延,即格鲁吉亚人之先。
伯陵后居北,柏林、白令海都和他有关。
灵恝生互人,即腓尼基,“上下于天”,即往来东西方进行贸易。
互人就是祝融,此为官职,管理南方。
祝融降处于红海一带,江水即鸿水;生共工。
共工是百工之长,主管科技生产等事,就是康回。
他生了术器。
术器的头上面呈四方形,没有接班,仍旧降处江水。
现在非洲北部,仍有方头族,生孩子后,从小用夹板夹头,以成为方形,就是术器的后代。
共工本来居北,《大荒北经》中“有系昆之山者,有共工之台。
”共工在这里生了后土。
后土即句龙氏,居东。
后派往非洲,职掌百工之事。
现在的蛇身人面像的共工之台,乃是伏羲氏的共工所建,现号齐夫林金字塔。
《竹书》云:“共工人面蛇身朱发”,是其图腾为蛇,所以并不是狮身人面像;而是蛇身人面像;现已发现头发有红色残余,地上有红色渣滓;还有从金字塔的一角到人面像下,已发现有一条隧道,就是蛇身的残迹。
所以炎帝的共工和伏羲时的共工不是一回事。
苗族的祖先是谁

苗族的祖先是谁
苗族的祖先是上古战神蚩尤。
苗族是个有着优秀传统文化的古老民族。
苗族曾有过漫长的原始社会。
以树叶为衣,以岩洞或树巢为家,以女性为首领的情况,在苗族古歌中有大量的反映。
从一些地区的亲属称谓制度中,还能看出从母权制过渡到父权制,从血缘婚到对偶婚的演变痕迹,这反应了苗族经历了相当长的原始社会历史。
苗族凭借优越的地理条件,辛勤开拓、先后发明了治金术和刑法。
一跃成为雄踞东方的强大部落,这个部落联盟史书上称为“九黎”,其首领便是战神蚩尤,蚩尤依靠竖兵利甲,纵横南北、威震天下,同另一兴盛强大的部落联盟黄帝因土地之争发生了不可避免的冲突。
后来,蚩尤在涿鹿被黄帝、炎帝两大部落的联军打败,败退南归;从而开始了漫长的迁徒,苗族的一支去了广西、湖南;一支去了贵州、云南,另一支留在了湘鄂川黔边区。
上古大神蚩尤到底是哪里人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上古大神蚩尤到底是哪里人
导语:上古大神蚩尤到底是哪里人一直以来,关于古人属于哪里人士,一直都是考古学家所关注的问题之一,可是一般来说,时间越久越难以确定,所以关
上古大神蚩尤到底是哪里人
一直以来,关于古人属于哪里人士,一直都是考古学家所关注的问题之一,可是一般来说,时间越久越难以确定,所以关于蚩尤是哪里人的资料并不多。
虽然记载不多,但是人们还是根据有关的种种迹象推出了一些可能的地点。
首先有一个地方就是位于黄海、渤海边上的江苏、浙江一带。
就这个来说的话,黄河一带是中国的母亲河,它是许多文明的发源地。
而现在的江苏、浙江一带就是黄河的下游地段,而且这一带离黄帝和蚩尤大战的逐鹿也十分近,就当时的交通条件来说,蚩尤部落在江苏、浙江这一块据才能说得过去。
即蚩尤是江苏,浙江一代人。
另外,还有人说前几年在江苏兴化市的张郭镇发现了很大一个面积的良渚文化遗址。
并且发现多处古墓,只要通过DNA等手段来检测,就可以对良渚人的大体长相。
那么这和蚩尤是哪里人有什么关系呢?因为大多数这方面的专家认为,具有神话色彩的蚩尤是良渚人的首领。
所以如果将这里发现的古墓中的DNA还原出来,确认与良渚人差不多,并且再通过其他工具做相关检测,确认其时间,那么也就大体可以知道蚩尤的所属地了。
但是也有人说,蚩尤有可能是我国北方,例如,陕西、河北等地的人,因为在这些地方也有大量关于蚩尤的各种传说,而且还有与蚩尤有关的地名,所以有人怀疑蚩尤是北方人,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南迁到了江苏、浙江一带。
219363537_苗族九黎城

文/向墅平苗族九黎城早就想祈拜一下蚩尤大帝——不止是苗族的祖先,而且与炎帝、黄帝合称为“中华三祖”。
蚩尤大帝,是上古神话级英雄人物。
传说他有八只脚,三头六臂,铜头铁额,刀枪不入,善于使用刀、斧、戈作战,不死不休,勇猛无比。
因其骁勇善战,历代武将都很崇拜这位战神,直到秦汉时代,武将每逢出征前都还要祭祀蚩尤,以求庇佑。
不久前,随旅行团去了蚩尤九黎城——那是供奉着蚩尤大帝神像的地方,有中国最大的苗族传统建筑群,也是国内三大祭祖地之一。
其得名原因:九黎是东夷集团下面的9个部落,蚩尤是九黎部落的首领,而蚩尤九黎城就是展示和传承九黎文化和蚩尤文化的圣地,所以以九为首,同时象征着至高权势和九黎之族。
九黎城位于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境内。
那天,艳阳高照。
一座气势恢宏的蚩尤九黎城,沐浴着万道金辉,有一种神性庄严之气。
九黎城四周是苍翠的山峦,仿如宽厚的臂膀,将蚩尤大帝拥在其中,在时间中不朽。
寓居于这么雄伟壮观的九黎城中,这位伟大的战神,一定会安享长久的清宁,不再像当年那样,经受残酷战争的折腾了。
足踏于坚硬的石梯上,我们踢踢踏踏的足音,像在轻轻叩醒一座安睡中的神殿。
来自五湖四海的华夏子孙,常常以这样的方式来——像为蚩尤大帝献上的一支问候礼乐。
九黎城广场,平坦,大气,是一年一度苗族人举行祭祀大典的地方。
想想:万人聚集,场面该有多热闹,仪式该有多隆重!蚩尤大帝仿佛端文化疆域Cultural Territory青春期健康58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坐高台,双目有神,凝视众生,神情庄严中不失亲和。
广场上,那根高高矗立的汉白玉石雕刻而成的九黎神柱,是苗族的图腾柱:世界最高,最大,雕刻人物最多的苗族石柱。
它也像蚩尤大帝高高擎起的一柄宝剑,号召着他统领的9个部落,在历史的征程上,奋勇前行。
导游是位年轻的苗族女孩。
她一路带着我们,在气宇非凡的九黎城中游走。
她的脸上,写满敬畏,她的话音里,满是自豪。
“华夏三祖”战神蚩尤与苗族起源娇阿依的故事

“华夏三祖”战神蚩尤与苗族起源娇阿依的故事说起苗寨,或许近年知道西江苗寨的人多,却还很少人知道,有个比西江苗寨更美更神秘'世外仙境”就坐落在渝东南的某处深山--彭水.阿依河,千百年来,这里始终是一处神秘的境地,岁月如尘,轻掩着一部古老的传说,却难盖她千年不变的美丽...北纬30度最美河流这里的林木--寒冬之季却依然如春夏般,绿意盎然;这里的空气--负氧离子含量每立方厘米高达10万以上,洗净尘肺;这里的水质--国家一级地表水,清冽碧绿鞠手可饮。
是什么原因才形成这如与世隔绝般神奇又美丽的世外苗源呢?在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西南部,有一条从贵州大山中一路奔腾而来的长河。
清幽的长河两岸陡峭的山崖上,满是青翠欲滴的阳山竹和茨竹,宛如一条一望无际的碧玉带伴随着河水向远方延伸。
这就是“世外苗源”阿依河,正由于地处渝东南腹地,就在大娄山和武陵山折皱地带属著名的武陵山脉-呈东西南走向,为我国第一阶梯与第二阶梯过渡带;造就了得天独厚的气候地理条件,及举世罕见的喀斯特地貌特征,这片新华夏构造隆起带,海拔在1-2000米左右。
呈岩溶地貌发育,受土壤母质、地势和水热条件的影响,古生代末期沉积了厚达500多米的滨海相碎屑物,其中主要是泥盆纪石英砂岩。
这种岩石质地坚硬,胶结致密,产状平缓,垂直节理发育,后经地表流水切割及物理、生物风化,形成了喀斯特地征特有的奇妙峡谷、方山、石峰、石墙、石柱等多种地形。
所以阿依河便也具有武陵地脉的奇峰、怪石、幽谷、碧水,莽林,以及珍禽异兽。
同时就气候而言,阿依河地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类型,夏凉冬冷,雨量适中。
,相对湿度82%,区内森林覆盖率高达93%,而武陵山脉又是中国亚热带森林系统核心区、生物物种多样,素有“华中动植物基因库”之称。
所以阿依河流域也呈现出生物资源的多样性,特别是国家珍稀的国家一、二类保护动物黑叶猴、五步蛇、金钱豹、藏猷猴等出没于其间。
据调查,阿依河流域有多个科属的动物95种,鸟类63种,植物169种。
从苗族民间传承文化看蚩尤与苗族文化精神

从苗族民间传承文化看蚩尤与苗族文化精神一、关于蚩尤与苗族族源的研究关于苗族历史,过去没有自己的民族文字记载,汉文献对明清以来的苗族历史记载还稍多一点,但对古代特别是远古的历史记载很少。
然而,苗族民间文化传承的历史资料(神话、传说、祭祀、信仰、歌舞、服饰及各种习俗)却记载得很丰富。
这是苗族古代文化“遗留物”、“活化石”,是研究苗族古代历史的重要史料。
从中我们可以清楚地把苗族历史源头追溯到“三苗”和蚩尤九黎时代?这就涉及一个问题:民间文化传承资料能不能印证历史?如何运用这些资料来说明历史?我们认为,民间传承资料不完全是信史,它们在传承过程中,因人因时因地而有所变异,有的渗进了民族的阶级的偏见,有的神话化了,因此,许多传承资料不相一致,有的甚至互相矛盾。
然而,这只是部分情况。
民间文化传承毕竟是历史的遗迹,只要我们去掉偏见和神秘成份,在大量资料中考察鉴定,去伪存真,相互印证,并结合考古资料进行综合研究,就可以大致梳理出历史的概貌和脉胳。
炎帝、黄帝、蚩尤的历史就是这样。
后来的尧、舜、禹和“三苗”时期的历史也都是这样。
历史家把它叫传说时代的历史。
关于这段历史,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有大量汉文献记载,而这些记载都是根据当时民间传说和各种民间传承资料,从司马迁到现代史学家,都是根据这些民间传承资料结合考古资料梳理出中国传说时代的历史。
这个历史源头是五千多年前炎帝、黄帝、蚩尤三大部落集团在黄河中下游长期战争,最后涿鹿大战,黄帝打败蚩尤,蚩尤九黎部落部分成员融入黄帝族中,部分成员向南迁徙。
这已是历史家们的共识。
但是,如何评价炎帝、黄帝、蚩尤三位始祖的历史地位,却有不同的看法。
汉文献多为褒炎帝、黄帝而贬蚩尤,而苗族民间资料则多为褒蚩尤而贬炎黄;不少史学家能客观地评价炎黄蚩三始祖的历史功绩。
苗族的历史文化

苗族的历史文化文章来源:网络作者:不详第一篇源流迁徙一、神州土著1、发韧济淮苗族远祖蚩尤最早居住在原太皞、少皞氏活动的地域,即黄河下游与长江中下流之间的济水、淮水流域一带,也就是今天的山东西南部和河南东部。
2、蚩尤作兵蚩尤率族人开掘葛卢山铜矿,研制发明了剑刀矛戟大弩等兵器。
苗族先民在蚩尤率领下,不仅开冶炼兵器之先河,而且创制了刑法和宗教。
蚩尤的三大发明,说明远古时期的苗族文化就已经相当发达。
3、一统九黎史载蚩尤因造五兵而威振天下,万民钦命,各部落纷纷与蚩尤结成联盟,形成了史称“九九八十一兄弟”的强大的九黎部落联盟。
二、逐鹿中原1、“九隅之争”正当蚩尤九黎部落逐渐向黄河中下游平原扩张发展时,与来自甘陕黄土高原的炎帝神农氏部落不期而遇,开始他们和平相处了一段时期,后来在今河北、山东一带发生了激烈冲突和争逐,蚩尤驱走了炎帝,夺取了炎帝曾占有的黄河中下游的全部疆域,即史书上说的“九隅无遗”。
2、涿鹿大战黄帝九战失败后,遂联合炎帝,共同进攻蚩尤。
公元前4600年,黄帝大军与蚩尤部队会于涿鹿,一场空前激烈残酷的大战随即拉开序幕。
黄帝以“熊、罴、貔、貅”为先锋,命善于蓄水行雨的应龙攻打翼州平原。
交战伊始,应龙掘开河堤放水,蚩尤急令风伯、雨师助战,顿时黄沙滚滚,风雨漫天。
此时,黄帝军中走出一个玄女“魃”,施展旱魔之术,将风雨停了下来。
蚩尤败北,部众或参与“釜山结盟”,或南下组成三苗国。
4、画像服众蚩尤虽战败被擒杀,但其余威尚在。
蚩尤死后,天下大乱,黄帝画蚩尤的像以威慑天下,人们都认为蚩尤没有死,于是天下八方万邦相继归服黄帝。
三、悲壮迁徙(一)流徙“斗南一莫”蚩尤兵败被杀后,九黎部落被迫离开“甘丹地坝”(同海相连的平原),迁离位于黄河、长江下游之间的东部平原地带,向西南迁到“斗南一莫”(大江边),聚居长江中游地区。
(二)三苗兴衰1、德复九黎南退长江中游的九黎部落余部,重新组成了三苗部落集团,他们继承九黎的刑法、宗教等文化,休养生息,重又强大起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蚩尤神话与苗族
作者:刘梦琪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3年第30期
摘要:说到苗族,很多人都会想起蚩尤,更有人把蚩尤视作苗族的始祖,认为他所带领的九黎部落即是如今的苗族。
而苗族人本身,也将蚩尤奉为自己的始祖,而今舔,在苗族之中也还广泛流传着蚩尤的传说。
但是苗族的起源究竟为何?洪荒神话之中的蚩尤,或者说,历史上的部落首领蚩尤,究竟是不是建立起苗族的苗人先祖?于此,本文将从苗族的图腾与是汉族神话中蚩尤的事迹里探寻蚩尤是否是苗族最早的先祖。
关键词:苗族;图腾;神话;蚩尤;起源
[中图分类号]:C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3)-30--01
一个民族的起源,与那开端相隔了千万年距离的我们是无法探知的。
想要了解一二,除了从史书记载之中窥得一隅,便只能从各种不同的神话传说之中探寻蛛丝马迹。
所以对于苗族的起源是否应该归功于蚩尤,我们也只能从苗族的一些神话传说里去寻找端倪。
女娲补天,大禹治水等诸多神话传说如今已是耳熟能详的了。
从这些不同的神话之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些曾经在世界最初发生的事情。
神话是人们对于现实之中一些自己不能理解的事情的解释。
虽然有些未免太过于夸张以至于成了神化的神话,但是从那些神人的事迹之中,我们还是可以找出一些曾经发生过的大事件。
而神话,除了记载在诸如《山海经》《淮南子》《史记》之中的记录之外,在壁画雕像或者绣品图腾上也可以找到一些痕迹。
而已经有了自己特有的文字的苗族,因为数次大迁徙和后来的逃避追杀缺失不少,但却极有自己的特色,
在贵州关岭一带流传有《蚩尤神话》,传说远古时期,苗族居住在黄河边上,共“八十一”寨,他们的首领叫蚩尤,蚩尤为民除掉了危害苗民的“垂耳妖婆”,使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后来妖婆的三个妖娃请来了赤龙公和黄龙公(即炎帝和黄帝)复仇,蚩尤率领苗族人民英勇作战,多次打败赤龙和黄龙二公。
赤龙、黄龙二公联合起雷老五(即雷公),水淹苗兵,擒杀了蚩尤,焚毁了“八十一寨”。
剩下来的苗族子民被迫远走他乡。
从这一则神话之中我们可以知道,蚩尤曾经是居住在黄河边上的苗族的首领,在苗族之中有很高的威信,只是后来他与炎帝和黄帝交战,本来屡战屡胜,只是后来在旁人的帮助下才战败,最终蚩尤战死,而苗族的先民也不得不开始远走他乡。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逐鹿之战。
历史上的蚩尤乃是中华三祖之一,是中国神话中的武战神。
只是蚩尤是不是真的就是苗族的始祖了呢?这个问题,确实存在着一些争议。
关于苗族的起源,有说苗族源于黄帝时期的“九黎”,尧舜时期的“三苗”,而九黎是五千多年前的一个部落,后与黄帝部落发生战争,首领蚩尤被黄帝擒杀,余部推入长江中下游,形成“三苗部落”,甚至建立起了三苗国,与尧舜禹为首的华夏高部落征战近千年,最后被夏禹所灭,再次被迫迁徙。
不过,这些所谓的苗族大迁移都是需要建立在蚩尤确实是苗族始祖的基础上的。
如果蚩尤与苗族无关,那么,蚩尤战败之后迁徙的九黎部众在迁徙之中演化成苗族的说法就不能成立了。
而事实上,他真的是苗族的始祖吗?其实客观地说,这一记载至今仍是一桩悬案。
首先,中国的神话大多数是没有确切的时间记录的,所以我们并不知道三苗和九黎是否有时间上的先后,而之前九黎是三苗前身的说法也不过是建立在大迁移之上的推论而已,无法作为论据。
再说,蚩尤以牛为图腾,但他是以黄牛为图腾,可现在的苗族崇拜的是水牛和犀牛,并非黄牛,当然,也有可能是时间流传太过久远,图腾的描画出了些差错的缘故。
最后,苗族的自称为蒙、木等,是人的意思,而九黎的自称,“黎”是牛的意思,与苗族形成差异。
而说到苗族的图腾,想必人们最先想到的就是枫树了。
苗语湘西方言称之为“道米”,黔东方言称之为“道莽”,“道”指树,而“米”“莽”都是妈妈的意思,合起来即为母亲树,由此可见,枫树在苗族人心中的地位有多重。
不过,在《山海经.大荒南经》之中有这么一段记载:“有木生山上,名曰枫木。
枫木,蚩尤所弃其桎梏,是谓枫木”,意思就是枫木是蚩尤的桎梏变成的。
就是说蚩尤被打败之后,华夏族的人便以枫木做其桎梏,从精神上侮辱他。
但是,如果枫树的图腾真的是这个意思,将蚩尤视作先祖的苗族人真的还会把枫树叫做“妈妈树”吗?
所以,从蚩尤与枫木的关系上来看,九黎应该是属于一个以枫木为图腾的部落,而九黎是它的一个支系,后来演化为苗族。
苗族族称古老,最早出现在甲骨文之中,曾有“三苗”“南蛮”“荆蛮”以及“五陵蛮”等称呼,直到1949年以后才统称为苗族。
按照吴晓东先生的划分方法,古三苗的图腾有三个阶梯,第一是总体的民族图腾,所有的苗族都认同的,枫树图腾;而下一级的是部落图腾,分五类:水牛、野猪、蛇、犀牛和犬,而最后一阶分了两种:猴和鱼。
最早的苗族,或者那个时候还不叫苗族,他们的图腾是枫树,有可能是后来分散了的九黎。
后来九黎被迫迁徙,因为地域或者经历的不同,枫树的图腾便分化出了水牛野猪等五个图腾,直到后来,分化出猴和鱼。
以苗族的历史悠久,极有可能九黎不过是它的一个历史阶段而已。
蚩尤建立的九黎部落与苗族并不是没有关系的,毕竟现在苗族崇拜的神话人物之中有蚩尤的存在,也流传着一些关于蚩尤的传说和遗迹,苗族以枫木为图腾,而汉文献中有着“蚩尤桎梏化为枫林”的记载。
而且在现在的苗族之中仍旧可以找得到蚩尤部落的图腾,牛,所以,九黎很可能是苗族的先祖的其中一个分支,而后再由九黎分化为三苗,一直成为如今散落在我国西南部分的苗族。
所以蚩尤,的确应该是苗族的一位先祖,不过在他之前,可能还会有更早的首领,但他的确是苗族在成为如今的苗族之前的九黎首领。
参考文献:
[1]《苗族简史》,贵州民族出版社。
[2]《始祖蚩尤》张家界湘龙报业印务有限公司印刷。
[3]《上古蚩尤神话传奇》张家界湘龙报业印务有限公司印刷。
[4]《苗族图腾与神话》吴晓东,社科文献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