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软化症影像学

合集下载

气管软化症影像学

气管软化症影像学

评估方法
胸部X线检查: 观察气管形态、 位置和软化程

胸部CT检查: 观察气管壁厚 度、气管壁软 化程度和周围
组织情况
支气管镜检查: 观察气管内壁 情况判断气管
软化程度
肺功能检查: 评估气管软化 对肺功能的影 响判断病情严
重程度
评估结果解读
添加标题
气管软化症影像学评估主要包括X线、CT和MRI等检查方法
患者主诉:咳嗽、气喘、呼等
治疗方案:药物治疗、手术 治疗等
随访观察:定期复查影像学 检查评估治疗效果
气管软化症影像学 评估
评估指标
气管壁厚度:测量气管壁的厚度判断气管软化程度 气管壁密度:测量气管壁的密度判断气管软化程度 气管壁光滑度:观察气管壁的光滑度判断气管软化程度 气管壁钙化:观察气管壁的钙化情况判断气管软化程度 气管壁扩张:观察气管壁的扩张情况判断气管软化程度 气管壁扭曲:观察气管壁的扭曲情况判断气管软化程度
CT检查:观察气管壁厚度、 气管壁软化程度和周围组织 情况
X线检查:观察气管形态、 位置和软化程度
超声检查:观察气管壁厚度、 气管壁软化程度和周围组织 情况
支气管镜检查:观察气管内 壁情况判断气管软化程度
肺功能检查:评估气管软化 症对肺功能的影响
影像学表现
气管壁增厚管腔狭窄 气管壁钙化呈条索状或结节状 气管壁软组织密度增高边缘模糊
鉴别诊断
气管软化症:气管壁软化 失去弹性导致呼吸困难
支气管炎:气管壁炎症导 致呼吸困难
肺气肿:肺泡壁破坏导致 呼吸困难
哮喘:支气管痉挛导致呼 吸困难
肺纤维化:肺组织纤维化 导致呼吸困难
肺结核:肺组织感染导致 呼吸困难
诊断流程
影像学检查:X线、CT、 MRI等

气管支气管、肺部疾病的CTMRI影像诊断要点#医学影像每日笔记36#

气管支气管、肺部疾病的CTMRI影像诊断要点#医学影像每日笔记36#

气管支气管、肺部疾病的CTMRI影像诊断要点#医学影像每日笔记36#「医侃」每日阅读栏目,陪老师们一起“啃”医学影像那些经典实用的好书。

目前在读的是《CT、MRI诊断指南》,CT和MRI是现代医学中两种非常重要的影像学检查手段,掌握CT和MRI诊断学已成为当代影像学工作者的一项基本功。

第三篇如何阅读常见疾病的CT MR第三章:胸部疾病第一节气管支气管疾病【诊断原则和方法】1.临床最常见的气管支气管疾病是慢性支气管炎,其次为支气管扩张和气管支气管异物。

2.慢性支气管炎影像学上无特征性表现,无法独立诊断,主要由临床进行诊断。

3.CT,特别是高分辨力CT扫描(HRCT)可清楚显示支气管扩张的情况。

4.阳性气管支气管异物通常无需CT检查,常规X线检查就可明确诊断。

阴性支气管异物CT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及异物定位。

5.MRI在气管支气管疾病的诊断中价值不大。

一、支气管扩张(一)概述1.支气管扩张按病因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按病理形态可分为囊状、柱状、静脉曲张状和混合型。

2.临床表现:慢性咳嗽、咳脓痰、反复咯血等。

(二)CT诊断CT检查是目前诊断支气管扩张最佳的检查方法,尤其是高分辨力扫描。

它能提示有无支气管扩张及支气管扩张的类型、程度与范围。

1.当支气管管径明显大于其伴行动脉的管径时,即可诊断为支气管扩张。

如果扩张的支气管呈圆形或类圆形的囊腔,即为囊状支气管扩张;若扩张的支气管呈粗细较均匀的管道状,即可诊断为柱状支气管扩张;若扩张的支气管呈粗细不均匀的串珠状改变,即可诊断为静脉曲张型支气管扩张;若上述几种形态同时存在,即可诊断为混合性支气管扩张。

2.若扩张支气管周围有片状模糊阴影或囊状扩张的支气管内出现明显液平,结合临床表现,可诊断为支气管扩张继发感染。

(四)鉴别诊断根据病史及CT表现,支气管扩张常可明确诊断。

囊状支扩有时需与肺大泡及肺含气囊肿鉴别。

肺大泡壁薄,位于肺野外围,不与肺动脉相伴随。

肺含气囊肿多为单发,且一般没有临床症状。

气管支气管疾病的影像学

气管支气管疾病的影像学
病理上分为四型:① 柱状扩张;② 囊状扩张 ;③ 静脉曲张型扩张;④ 混合性扩张。
X 线表现
肺纹理增粗、模糊、集拢和排列紊乱,可见 “双轨征”或蜂窝状阴影。
继发感染时可见斑片状或大片状实变阴影,边 缘模糊,囊状阴影内可见液平。
10% 病人胸片无异常,需经支气管造影或 C T 检查发现。
支气管造影可以确诊支气管扩张的存在,并显 示其大体病理类型和分布范围。
诊断 鉴别诊断与比较影像学
根据异物吸入病史和典型的临床表现诊 断不难。气管内金属异物有时需与食道 异物区别,要点为气管异物位于气道的 透明阴影内,而食道异物偏后。对于密 度较低异物, CT 优于 X 线。
慢性支气管炎
chronic bronchi tis
病理与临床
是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肺组织的 非特异性炎症。以咳嗽、咳痰和气喘为 三大主要症状,好发于中老年,冬季常 见。临床诊断标准为:慢性咳嗽、咳痰 、连续 2 年,每年 2 个月以上;或一年 内有连续咳嗽,咳痰 3 个月以上可诊断 慢性支气管炎。
X 线表现
不透 X 线的异物可显示其形态、大小和 停留部位。
密度较低异物可通过高千伏正位、斜位 摄片或断层显示气柱的不连续。
纵隔摆动。 阻塞性肺炎、阻塞性肺气肿和阻塞性肺
不张。
CT 表现
可显示高密度异物、 X 线平片不能显示 的密度较低异物。
由此引起的继发性病变,如阻塞性肺炎 、肺气肿和肺不张等。
CT 表现
病例同前。 小叶中央 型肺气肿 ,左上肺 广泛 纤维 化陈旧病 灶。
CT 表现
病例同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两下肺渗 出病灶。
慢支肺气肿 合并肺动脉 高压、肺源 性心脏病。 右下肺动脉 干增粗、右 心室增大。

儿童气管软化影像诊断进展

儿童气管软化影像诊断进展

儿童气管软化影像诊断进展王诗渝;钟玉敏【摘要】气管软化是指气管过度塌陷而导致气道异常的疾病,临床多表现为顽固性咳嗽及反复喘息。

呼气相、吸气相气道横截面积变化≥50%为气管软化的诊断标准。

目前,国内外普遍认为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是诊断小儿气管软化的金标准,而近年来逐渐开始应用CT、MRI等无创性影像检查方法来评估气管支气管软化。

就气管软化分类及影像诊断进展予以综述。

%Tracheomalacia (TM) is characterized by excessive airway collapsibility. The symptoms of TM have been described as chronic cough and recurrent respiratory infection. The standard definition requires reduction in cross-sectional area of at least 50% during expiration. Recently non-invasive modalities such as CT and MRI are available for assessing the airway dynamically. However, flexible fiberoptic bronchoscopy remains the“gold standard”for diagnosis. This article reviewed the research status of TM.【期刊名称】《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年(卷),期】2016(039)004【总页数】4页(P386-389)【关键词】气管软化;儿童;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磁共振成像;支气管镜【作者】王诗渝;钟玉敏【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影像诊断中心,上海200127;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影像诊断中心,上海 20012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25.6;R445.2;R445.3气管软化这一概念是1963年首次由Dunbar提出[1]。

气管软化症影像学

气管软化症影像学

气管软化症影像学气管软化症是一种罕见的疾病,主要是由于气管的软化导致呼吸困难和声音改变等症状。

影像学在气管软化症的诊断和治疗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本文将对气管软化症的影像学特征进行介绍。

1. X线检查X线检查是最常用的影像学方法之一,可以显示气管的形态和位置,进而判断气管是否存在软化的情况。

在气管软化症患者的X 线片上,气管呈现扁平、曲折的特点,与正常气管相比,形态明显改变。

X线还可以帮助确定气管软化的程度和范围,判断是否存在气管狭窄等并发症。

2. 放射造影放射造影是一种通过注入造影剂来观察气管形态的方法。

在气管软化症患者中,放射造影可以帮助确定气管的变形和软化程度,进一步评估气管的功能状态。

放射造影还可以检测气管是否存在狭窄和梗阻,并观察气管软化对周围组织的影响。

3. CT扫描CT扫描是一种无创的断层扫描技术,可以提供更详细的气管图像。

在气管软化症患者中,CT扫描可以显示气管的形态、位置和软化情况。

CT扫描还能够检测气管狭窄、梗阻和肿瘤等并发症,并评估气管软化对周围组织的影响程度。

4. 磁共振成像磁共振成像(MRI)是一种基于磁场和无线电波的成像技术,可以提供气管的高分辨率图像。

在气管软化症患者中,MRI可以显示气管的形态、位置和软化情况,还能够检测气管的狭窄、梗阻和血管异常等并发症。

5. 支气管镜检查支气管镜检查是一种通过插入柔软的支气管镜来观察气管和支气管内部情况的方法。

在气管软化症患者中,支气管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气管软化的程度和范围,评估气管的功能状态,还能够检测气管内是否存在狭窄、梗阻和肿瘤等并发症。

,影像学在气管软化症的诊断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X线检查、放射造影、CT扫描、磁共振成像和支气管镜检查是常用的影像学方法,能够提供详细的气管图像,帮助医生判断气管软化的程度和范围,评估气管的功能状态,并检测并发症的存在。

这些影像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可以提高气管软化症的诊断准确性和治疗效果。

气管软化症护理PPT课件

气管软化症护理PPT课件
行日常护理
4
纠正:气管软化 症患者需要定期 复查,以便及时 了解病情变化和
调整治疗方案
2
纠正:气管软化 症患者需要进行 日常护理,包括 保持呼吸道通畅、
预防感染等
5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误区:气管软化 症患者不需要进
行康复训练
3
误区:气管软化 症患者不需要定
期复查
6
纠正:气管软化 症患者需要进行 康复训练,以提 高生活质量和减 少并发症的发生
患者症状改善程度 护理措施实施效果 患者生活质量提高程度 患者满意度 护理人员专业水平提升程度
常见问题解答
什么是气管软化症? 气管软化症的症状有哪些? 气管软化症的成因是什么? 气管软化症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气管软化症的护理要点是什么? 气管软化症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什么?
护理误区纠正
1
误区:气管软化 症患者不需要进
生活方式调整
E
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
D
保持良好的作息:避免熬夜,保持充足的睡眠
C
运动锻炼: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增强心肺功能
B
饮食调整:避免辛辣、油腻食物,多摄入蔬菜水果
A
戒烟:避免吸烟对气管的刺激
心理支持
01
02
03
04
倾听患者心声, 了解其心理需求
提供心理疏导, 帮助患者缓解焦
护理措施
保持呼吸道通畅:使用
雾化器、吸痰器等设备, 01
保持呼吸道通畅
营养支持:提供高蛋白、
高热量、高维生素的饮 03
食,增强患者抵抗力
康复训练:指导患者进
行呼吸训练、肢体活动 05
等,促进康复
02
预防感染:加强个人卫 生,避免交叉感染

气管软化症影像学

气管软化症影像学

气管软化症影像学
气管软化症影像学文档范本:
一、概述
气管软化症是一种罕见的疾病,其影像学特征包括X线、CT和MRI。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气管软化症影像学的各个方面。

二、X线影像学
⒈体位:正位、侧位、双斜位
⒉手法:吸气、呼气
⒊影像表现:
●气管软化症的主要特点是气管壁的变薄和压迫
●气管软化症X线表现类似于气管狭窄,但无明显的软组织肿块或钙化
●病变区域可呈弯曲、扩张和变形
●可见气管腔狭窄或闭塞
三、CT影像学
⒈扫描方法:薄层CT扫描
⒉影像表现:
●气管软化症CT表现为气管壁厚度减薄和软化
●气管壁可呈扇形变形,甚至可出现环状变形
●可见气管腔狭窄、闭塞及远端肺不张
●病变区域可伴有软组织肿块或钙化
四、MRI影像学
⒈扫描方法:T1加权和T2加权序列
⒉影像表现:
●T1加权影像可显示气管软化症的软组织肿块
●T2加权影像可显示气管壁厚度减薄和软化
●可见气管腔狭窄、闭塞及远端肺不张
●病变区域可呈现异物形态或不规则结构
五、附件
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X线片、CT图像和MRI图像,详细展示
了气管软化症的影像学表现。

六、法律名词及注释
⒈气管软化症:一种罕见的疾病,其特征是气管壁变薄和压迫,导致气管腔狭窄或闭塞。

⒉ X线:常用的医学影像学技术之一,通过使用X射线产生的图像来观察疾病或损伤。

⒊ CT:计算机断层扫描,一种通过多个X射线图像来构建三维图像的影像学技术。

⒋ MRI:核磁共振成像,使用磁场和无线电波来身体内部的详细图像。

气管软化症影像学

气管软化症影像学

引言概述:气管软化症(Tracheomalacia)是一种罕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主要特点是气管失去正常的结构和功能,导致气管软化、塌陷甚至闭塞。

影像学在气管软化症的诊断和评估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是《气管软化症影像学(二)》的续篇,通过对气管软化症的影像学特征的深入研究,进一步阐述气管软化症的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性。

正文内容:一、CT扫描在气管软化症的诊断和评估中的作用CT扫描是目前气管软化症的主要影像学诊断方法之一。

在CT 扫描中,可以清晰地显示气管软化症的特征,包括气管壁的增厚和扩张、气管轮廓的不规则和变形等。

进一步的研究发现,CT扫描能够评估气管软化症的程度和范围,并且可以与其他呼吸系统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二、MRI在气管软化症中的应用MRI(磁共振成像)作为一种无创诊断方法,在气管软化症的检测中也显示出了潜力。

MRI可以提供气管软化症的多个面向的详细图像,包括横断面、矢状面和冠状面。

此外,MRI还可以提供关于软骨和软组织结构的信息,有助于评估气管软化症的程度和范围。

三、支气管镜检查在气管软化症中的角色支气管镜检查是一种直接观察气管和支气管内部结构的影像学方法,对于气管软化症的诊断和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支气管镜检查,可以准确地观察气管软化症引起的气管塌陷或闭塞情况,并确定病变的程度和范围。

此外,支气管镜检查还可以进行有创治疗,如支气管扩张术和支气管内放置支架。

四、影像学诊断中的注意事项五、气管软化症的治疗方法对于气管软化症的治疗,应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和病人的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支气管扩张术、气管内放置支架等。

此外,对于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外科手术治疗,如气管成形术和气管移植术。

总结:气管软化症是一种罕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影像学在其诊断和评估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CT扫描和MRI是目前气管软化症的主要影像学诊断方法,可以提供关于气管软化症的详细的结构信息。

支气管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气管和支气管内部的病变情况,并进行有创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凡管径相差3.0mm或3.0mm以上者,则可提示为气管软化症。
CT诊断标准

动态呼气相CT扫描 (用力呼气时的成像) 为无创诊断气管 软化症提供了机会。 ①在动态呼气CT影像上气道塌陷最明显处内壁计算气道横 断面面积 (以mm2为单位) 。②应用同样的方法计算出吸 气末同一水平的气道内腔的横断面面积。③计算气道内腔 的塌陷百分比:吸气末横断面面积减去动态呼气相横断面 面积后,再除以吸气末横断面面积后乘100。

非特异性慢性呼吸系统症状是气道软化病人的典型表现, 包括呼吸困难、咳嗽和反复肺部感染。尽管支气管镜检可 以确诊这一情况,但对所有具有慢性呼吸系统症状的病人 都进行这一检查在临床上是不可行的。 CT作为一种安全和高敏感性的非侵袭性检查方法,可对气 道软化这一潜在可治疗的疾病进行筛查。CT检查可以同时 寻找其他引起慢性呼吸系统症状的病因如肺气肿和支气管 扩张。
★在动态呼气相气道内腔的塌陷百分比≥50%就认为存在

气道软化。
研究中有1例假阴性发现 (上图),预期CT与支气管镜检查之间的差异是因为 与患者呼气有关的未达到最佳扫描时间抑或是由于未达到最大用力呼气。 因此,尽管CT检查结果是阴性的, 也应该对临床上高度怀疑气道软化的患 者进行支气管镜检查。
复发性多软骨炎累及气道二例
例1、复发性多软骨炎

男,6l岁。农民,因“反复咳嗽、咳痰伴发热2月,加重 20d” 入院。患者人院前2个月受凉后出现咳嗽、咳痰, 痰量少,痰色白呈泡沫样,体温午后升高,最高达38.8℃, 咳嗽剧烈时伴胸部闷塞感、胸骨前区疼痛。抗感染治疗无 效。20d前咳嗽加剧,以夜间平卧时明显,俯卧位或坐位 休息能缓解,仍有发热。当地医院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 疾病、支气管哮喘”,予抗炎平喘治疗无好转,咳嗽进一 步加剧,伴气急,喉问似有异物阻塞感,曾行喉镜检查未 见异常。有吸烟史800年支。




气管壁增厚伴气管软骨钙化(箭头所示) ;
右肺上叶支气管及分支管腔狭窄(箭头所示)
例2、复发性多软骨炎

男,63岁。退休工人,因“反复咳嗽、气促4个月,加重 5d” 入院。患者入院前4个月来反复出现咳嗽,咳白色黏 痰,伴气促胸闷。在外院诊断为“支气管哮喘”,予吸入 舒利迭等治疗。症状改善不明显。入院前5d出现咳嗽加重, 痰量增多,痰为黄色黏痰,用力咳痰后即出现胸闷、气促。 无发热、恶心、呕吐、胸痛。无高血压病、糖尿病史。
概述

临床特点:女性多于男性,约3:1;年龄较大,30-65岁; 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呼吸障碍;病程长,7年~30年。 气管软化是功能性异常,采用常规吸气末影像学检查如胸 部X线摄影术和标准CT常不能检出,普遍认为这是一种易漏 诊的疾病。 继发性气管软化症是易忽视的造成慢性呼吸系统症状的病 因。软化的气管壁失去牵拉和支撑而塌陷,在呼气时管腔 较小,造成通气不畅可产生高调、单音性喘鸣,病人可持 续存在阵发性紫绀和呼吸困难,呼气、屏气时症状加重或 因引流不畅而反复肺部感染。

诊断标准

支气管镜标准:支气管镜下可见动态的气道塌陷是当前诊 断的“金标准”。支气管镜检查,存在气道软化定义为气 道内腔面积呼气时减少>50%。 X线诊断标准:①瓦氏试验法拍片:先训练病人,要求患者 尽力吸气后关闭声门,并屏住气后做强力呼气动作迅速拍 片。②米勒氏试验法拍片:嘱患者尽力呼气后关闭声门再 屏住气做吸气动作后快速拍片。③正常人做瓦氏法及米勒 法管径无明显变化或管径平均差小于2.0mm。
气管软化症影像学
韩礼良
概述

气管软化症:是由于气管缺乏应有的软骨硬度和支撑力导 致的气管管腔呼气相过度塌陷的一种病理现象。 分先天性即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 继发性气管软化症与多种危险因素和伴发疾病有关,是易 被临床忽视的相对常见病,最常见于COPD及甲状腺肿大。 发病机制:


由于多种原因使气管软骨供血不足或局部缺血,引起 软骨环变细、变薄,弹性减弱,晚期可造成软骨环吸收消 失,呈膜性组织。


概述

在吸气时症状较轻,是因为膈肌及其他辅助呼吸肌的强烈 收缩,使肺内压力与外界气压差增大,同时支气管因反射 作用使部分闭塞的管腔暂时性扩张,空气容易进入肺泡。 气管软化症也是甲状腺肿的一种极其严重的合并症,病变 甲状腺长期压迫气管使气管软骨变性,手术切除甲状腺后, 甚或因软化的气管塌陷而窒息。所以甲状腺术前影像学检 查对诊断甲状腺肿是否合并支气管软化症及其严重程度有 极其重要的价值,也是甲状腺肿大患者术前不可缺少的检 查方法之一,是术中应否增加

气管软化是功能性异常,采用常规吸气末影像学检查如胸 部X线摄影术和标准CT常不能检出。 气管软化最常见于COPD及甲状腺肿大。 支气管镜标准:气道内腔面积呼气时减少>50%。 X线诊断标准:瓦氏法及米勒法摄片管径相差3.0mm或3.0mm 以上者,则可提示为气管软化症。


CT诊断标准:在动态呼气相CT气道内腔的塌陷百分比 ≥50%就认为存在气道软化。


对于那些高龄和听力受损的患者在执行这些检查程序时若 有困难,可替代采用其他功能性动作如咳嗽时的CT成像。 CT与支气管镜检查之间的差异主要是因为与患者呼气有关 的未达到最佳扫描时间抑或是由于未达到最大用力呼气。 这一检查方案只要求对CT技术专家进行最基本的训练,使 他们熟悉扫描时的呼吸指令就可以了。 动态呼吸相CT是诊断气道软化的一种高度敏感方法。动态 呼气相CT在提高气道软化这一易忽视但可以治疗的引起慢 性呼吸系统症状的常见疾病诊断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肺功能:中度阻塞为主的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支气管舒 张试验阴性,弥散功能轻度减低。 胸部CT:气管软骨钙化,气管、主支气管、段以上支气管 管壁增厚.管腔狭窄(图1-2)。 支气管镜检查:气管黏膜粗糙,各支气管黏膜肿胀,管腔 狭窄。支气管镜下活检病理:左上支气管黏膜慢性炎症。 临床考虑“复发性多软骨炎”可能,行右侧第6肋软骨活 检,病理示:软骨膜见少量慢性炎细胞浸润,纤维组织增 生,部分软骨变性、坏死,符合复发性多软骨炎。 予泼尼松片40mg/d,环磷酰胺针0.4 g/月,2个月后渐减 为泼尼松片20mg/d,环磷酰胺片50mg/d.患者症状好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