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宁夏事业单位考试行测备考:言语理解题之近义词辨析——词义
辨析近义词的三个角度

辨析近义词的三个角度在准确理解词语的意义基础上,还要学会辨析近义词,关键在于能辨析近义词的意义和用法.辨析近义词一般可从词义(意义)、用法、色彩风格三个方面着手。
1、词义方面有差别词义上的差别:是指词义范围的大小不同,词义的轻重不同,词义侧重的方面不同,词义的个体与集体不同等。
(1)词义范围的大小不同例如:在那里,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对我国的侵略战争..(范围最大)。
②还是在二次战役..(范围较小)的时候,有一支志愿军的部队去切断敌人的逃路。
①这就是朝鲜战场上一次最壮烈的战斗——松骨峰战斗..(范围最小)。
另外,如“开垦”、“开拓”、“开辟”都有“开发”之意,但“开垦”指用力把荒芜的土地开发为可耕种的土地;“开拓”指在原来开发的基础上加以扩充,两者词义范围较小;而“开辟”着重指新开发、新开创,词义范围较大。
(2)词义的轻重不同例如:①但是,他仍然相信..(词义较轻)人们是好的。
②他永远是一个能以生命相托付的最可信任..(词义较重)的同志。
③苏维埃共和国是给他们指出解放道路的可信赖..(词义最重)的灯塔。
另外,“激动”比“感动”更强烈;“蔑视”比“轻视”词义重。
(3)词义侧重的方面不同例如:①上校同志的话像洪亮..(侧重在音域宽宏)的钟声,一句句在大伙儿的心里响着。
②一声长长的嘹亮..(侧重在音色清脆、高远)的鸣叫声,从不远的地方传来。
③大家又笑起来,比刚才笑得更响亮..(侧重在声音响度大)更长久。
再如:“诡辩”与“狡辩”都有无理强辩,但“诡辩”着重在“诡”,即欺诈、怪异,“诡辩”就是用欺诈的手段,奇怪的言辞,似是而非的论证,来为自已的谬论辩护。
“狡辩”则着重点在“狡”,即不老实、耍花招,“狡辩”就是歪曲事实,狡猾地为自已的错误言行辩解。
又如“沉思”与“深思”,“沉思”重在全神贯注;“深思”重在思考“深入”。
(4)词义的个体与集体不同例如:①要想读书看报,至少得掌握最常用的词.(表示个体或普遍概念)三千多个。
行测选词填空近义词辨析技巧之明词义

行测选词填空近义词辨析技巧之明词义在理性意义上,公务员试题中经常考查的是词语的轻重、词义的侧重点不同。
1、词义的轻重有的近义词之间基本意义相近,但是词义程度的轻重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词义的轻重主要是意义相近的动词、形容词表现出来的差别,有的词语适用于比较重要的,较大的事物,有的则适用于一般性的事物;有的表示的程度深、性质重,有的则表示的程度浅、性质轻,这就是词义的轻重。
例如:爱好和嗜好:爱好是指对某种事物具有浓厚的兴趣;喜爱。
嗜好是指特殊地爱好。
优良和优异:优良是指品种、质量、成绩等十分好;优异是指品种、质量、成绩等特别好。
再如:轻视和蔑视、希望和渴望、偏爱宠爱和溺爱、秘密机密和绝密。
2007年第21题:忠实与通顺,作为翻译的标准,应该是统一的整体,不能把两者割裂开来,与原意______的文字,不管多么通顺,都称不上是翻译;同样,译文词不达意也起不到翻译的作用。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不谋而合B.截然相反C.如出一辙D.大相径庭解析:根据“都称不上是翻译”可以确定翻译的意思和原文的意思应该是不同的,所以,排除掉A、C。
截然相反和大相径庭都表示的是事物之间有很大的差别,但是截然相反的语义比大相径庭更严重。
而根据“不管多么通顺”可以得知,填入空格的一次大语义较轻,故选择D。
2007年第22题:新古典经济学以市场为导向的主张在西方环境政策的形成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其研究方法也受到广泛的________,有人认为,完全市场化的环境政策其结果会适得其反,由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损害将有增无减.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批评B.怀疑C.关注D.批判解析:由“但”字可以得知空格处应该是否定的意思,所以,排除选项C。
选项ABD都有否定的意思,但是三者的语气不同,批判最重,其次是批评,再次是怀疑。
根据题意运用选择批评正合适。
由“广泛”可以得知作者的口气还是比较重的,但不至于完全错误,故批判不合适经验分享:虽然自己在这帖子里给大家发了很多感慨,但我更想跟大家说的是自己在整个公务员考试的过程中的经验的以及自己能够成功的考上的捷径。
言语理解近义词辨析

1、[报怨•抱怨]“报怨”指报复怨恨,对所怨恨的人作出反应,如“发德报怨”如“这次恶性事件是由肇事者报怨引起的”。
“抱怨”指心中不满,数说别人不对,或埋怨,如“这都怪自己,不能抱怨别人”。
2、[包藏•饱藏]“包藏”指包含隐藏,如“包藏祸心”。
“饱藏”指深深地隐藏着,如“他那双贼圆的眸子里饱藏杀机”。
3、[包含•饱含•包涵]三者都有含有意思,但含有的浓度和对象不同。
“包含”仅指里边含有,如“这句话包含好几层意思”。
“饱含”指所含的量特别充足,如“饱含着深厚的阶级感情”。
“包涵”指客套话,请人原谅,如“唱得不好,请大家多多包涵”。
4、[报复•抱负•包袱]“报复”指对批评自己或损害自己利益的人进行反击,贬义,如“他善于对提意见的人打击报复”。
“抱负”指远大的志向,褒义,如“青年人应该有理想,有抱负”。
“包袱”喻影响思想或行动的负担,如“思想包袱”。
5、[暴力•暴戾]“暴戾”,形容词,指粗暴乖张,残酷凶恶,如“这个老板真是暴戾,动辄对工人进行打骂”。
“暴力”,名词,①强制的力量、武力,如“暴力革命”;②特指国家的强制力,如“军队对于敌对阶级是一种暴力”。
6、[暴发•爆发]“爆发”:①指岩浆突然冲破地壳,向外迸出,如“火山爆发”等;②指通过外部冲突而发生质变像爆炸那样突然地发生,多用于抽象事物,如起义运动重大事变,如“爆发革命”;③指力量情绪等忽然发作,或事变突然发生,如“会场里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暴发”①指突然发作,多用于山洪,大水或疾病等具体事物,如“山洪暴发”;②指突然发财得势,多含贬义,如“暴发户”。
考例1、这一地区曾一度山洪,造成公路被毁,交通中断。
(2004年全国Ⅱ卷)(暴发)。
2、韩国发表国防白皮书称,如朝鲜半岛战争,美国将向韩国增兵69万,军用飞机2000架,战舰160艘。
(爆发)7、[暴病•抱病]“暴病”指突然发作、来势很凶的病,名词,如“一场暴病,整得他意志完全消沉了”。
“抱病”指有病在身,动词,如“自此以后,他一直抱病在家,不再露面”。
近义词辨析方法

选词填空是各公考项目中言语理解模块必考知识点之一,而想要做好选词填空,首先要掌握选项中词语的含义,尤其是词义相近的词语的辨析,要明确清晰,方能保证选词填空的正确率。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选词填空中近义词的辨析方法。
一、从相异的语素分析。
如“废除、解除、破除”三个动词,重点是区分。
“废”“解”“破”三个相异的语素:“废”是“废止、不用”的意思;“解”是“去掉、消除”的意思;“破”是“打破、揭穿”的意思。
再如“协同、偕同”两个词,重点是区分“协”“偕”两个语素:“协”是“协力”的意思;“偕”是“一起”的意思。
又如:逐渐—逐步“逐步”,阶段性明显。
化装—化妆“化装”有假扮的意思,“化妆”是使容貌美丽。
屹立—矗立—耸立“屹立”侧重稳,“矗立”侧重直,“耸立”侧重高。
再如:试区别下面几组同义词:严实与结实(“严实”周密,不容易找到;“结实”强壮,坚韧),充分与充足(“充分”足够,多用于抽象事物;“充足”能满足,多用于具体事物)。
二、从词义的轻重程度上辨析。
一组词的意义基本相同,但是有的适用于重要的、较大的事物,有的适用于一般的事物,有的表示的程度深、性质重,有的程度浅、性质轻。
如“蔑视”比“轻视”意义要重一些。
“批判”比“批评”要重一些。
“监禁”比“拘留”更重一些。
再如:小气——吝啬请求——恳求——哀求失望——绝望希望——盼望——渴望研究——探讨三、从感情色彩上辨析词义的不同。
色彩是指词义附带的某种倾向、情调。
有的表现为感情上的,叫感情色彩;有的表现为使用场合的不同,叫语体色彩。
如:成果——后果节俭——吝啬维护——庇护聪明——狡猾横线左边的词是积极的,含褒义;右边的词是消极的,含贬义。
当然,也有的词属于中性,无褒贬之分。
如:果断、决断、武断团结、结合、勾结鼓舞、鼓动、煽动这几组词语中,第一列是褒义词,第二列是中性词,第三列是贬义词。
四、从词义涵盖的范围大小的不同来辨析如:年华——年岁年代——年月风俗——风尚书籍——书河流——河局面——场面时代——时期边疆——边境这些词中都有相同的语素,横线左边的词义范围比右边所指的要大。
行测语言部分常用近义词辨析

近义词辨析:一、感情色彩1、以致:承接上文的条件,引出下文的结果。
表示上文情况造成的不好结果。
其后多引导消极的、不好的结果。
以至:表示时间数量范围的延伸,表示上文的情况结果,其后引导出中性结果。
强调程度加深。
2、十足:常指十分充足,形容程度。
常跟信心,理由,神气,威风,干劲等词搭配,也可以指纯粹,形容成色或成份,除用于黄金等外,多带贬义。
实足:指确实足数,形容数量,常跟年龄或数量词搭配,有时形容行为,指确实可以,完全可以。
3、忽视:不在意,不经心。
偏重于粗心大意,不注意。
程度较轻,一般都是无意的,有时是有意的,中性词。
漠视:偏重冷淡的看待,程度较重,一般是有意的。
贬义词。
无视:偏重指不放在眼里,不屑一顾,不认真对待,程度更重,完全是有意的。
贬义词。
4、傲慢:着重态度上的轻慢,目中无人。
也可用于褒义,表示自尊而不可侮。
高傲:贬义,着重指在思想情绪上把自己看的过高。
用于褒义时表示自豪而又高尚。
骄傲:泛指满足已有的成绩,自以为了不起。
用于褒义的时候多表示自豪。
也可用于名词,什么什么是什么的骄傲。
5、迎接:指迎来客人或者美好的事物,表达积极的感情色彩。
迎合:指为了某种目的而违心逢迎、讨好的意思,表达消极的感情色彩。
6、培养:多引申为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训练和驾驭,使之成长壮大。
多用于人或者政党,多表达积极的感情色彩。
培植:多引申为指对人或者势力的扶持,常带有消极的感情色彩。
7、夸耀:一般是炫耀自己,常含贬义。
夸奖:一般是称赞别人,不带褒贬色彩。
8、创立:创造性的建立,着重指开创,造成前所未有的事物。
一般用于褒义。
对象常是抽象的、重大的,如国家、政权、组织、学说、体系、事业等。
建立:泛指造成新的事物。
用于抽象意义,是“使产生,使形成”,用于具体意义是建造。
对象较广,可以是抽象的重大的,也可以是友谊、联系、威信等。
还可以是具体的,如厂矿、电站、基地等。
树立:着重指积极的使形成,确立起来。
多用于褒义,也可用于贬义,对象常是某些抽象的事物,除了思想、信心、威信等之外,多是风格、作风、典型榜样、旗帜等。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的近义词辨析.doc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的近义词辨析近义词的选择在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的选词填空中经常见到,下面针对其常考点进行举例分析。
1.词义的侧重点不同这是近义词考查的重要方面。
一般情况下,名词近义词的侧重点区分往往在所指事物、现象的特点方面。
动词近义词的区别往往在所指动作的方式、方法或动作的结果方面。
例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日本政界的一些人妄图日本侵华的历史,引起中日两国人民的强烈反对。
②端午节,民间有在身上挂香荷包的习俗,据说,这样可以疾病。
③见到这一情景,她那满腔怨恨,似乎一下子都了。
A.窜改驱除融解 B.篡改祛除融解C.窜改祛除溶解 D.篡改驱除溶解解析:B 窜改指改动;篡改指用作伪的手段改动或曲解,为贬义。
驱除一般指对实体如人、动物等进行驱赶;祛除一般用于对疾病、心理、情绪等抽象物体的根治。
融解即融解,可用于具体事物,也可用于情感、情绪等抽象事物,而溶解为物理名词,指一种物质均匀地分散在另一种物质中。
故选B。
2.词义的轻重不同如处罚与惩罚,显著与卓著等等。
后者要比前者的词义重一些。
例2:在高达4轻人面对困难和挫折,应该保持一颗平常心,切不可用事。
A.证实侦察义气 B.证明侦查义气C.证实侦查意气 D.证明侦察意气解析:C 证实指证明并核实。
立案与侦查搭配。
意气多指由于主观的偏激而产生的情绪,含贬义。
义气指由于私人关系而敢于承担风险或牺牲自己利益的气概,含褒义色彩。
4.词语的语体色彩不同即口语与书面语的不同、普通话与方言的不同。
例4:最近几天,美英两国政府高级官员频繁,共同磋商伊拉克战后的重建事宜。
A.会晤 B.会面解析:A 会晤会见,书面语;会面,会见,口语。
故选A。
言语理解与表达之近义词辨析

言语理解与表达之近义词辨析(1)按照·依照·遵照]都是介词。
“按照”重在引进动作行为的凭借和根据,如?“按照事实说话”。
“依照”重在强调以某事为根据完全照办,法律条文使用“依照”多,如“依照刑法第×款第×条”。
“遵照”多用于介绍行为依据的重要原则、指示和精神,如“遵照上级的指示办事”。
[包含·包涵]包含——里边含有。
如:这段话包含好几层意思。
包涵——请人原谅。
如:请多包涵。
[必须·必需]必须——①表示事理上和情理上的必要,能愿动词。
如:学习必须刻苦。
②表示加强命令语气,副词。
如:你必须离去。
必需——一定要有的,不可缺少的,动词。
如:煤和铁是工业所必需的原料。
[辨明·辩明]辨明——辨别清楚。
如:辨明方向/辨明是非。
辩明——分辩清楚;辩论清楚。
如:这场论争已辩明事理。
[变换·变幻]变换——只是事物的形式或内容换成另一种,能带宾语。
如_变换位置/适应季节的变换。
变幻——是事物的形式或内容不规则的或奇异的变化,不能带宾语。
如:风云变幻/情绪变幻无常。
[不和·不合]不和——不和睦,侧重于关系处理得不好。
如:夫妻不和/家庭不和。
不合——合不来,侧重于性情不相投,不能相处。
如:我俩脾气不合。
[必然·必定·一定]这三个词都表示肯定,都含有“非……不可”之意,表示对判断、推理的肯定,都经常作状语。
区别是:“必然”“必定”表示客观事物发展肯定会有这样的趋势或结果,它们在一般情况下可以互换。
而“必然”和“偶然”对举,“必然”是形容词,有时作名词用,表示客观事物的规律性;它还可以作定语,如“必然规律”。
“必定”是副词,常用于主观的分析、肯定,如“他每次进城,必定来我这里坐坐”。
“一定”可以表示对客观事物发展趋势的判断;也可以表示人们的意志和愿望,或表示一种命令的语气;还可以作形容词,表示特定或相当的意思,如“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
近义词辨析知识详解

近义词辨析知识详解(一)近义词概念基本义相近,但在词义的侧重面、轻重、范围、色彩等方面有细微差别。
如:坚定—坚决、铲除—根除、诚恳—诚实。
(二)近义词辨析1.词义轻重近义词虽然表达的意思是相近的,但是在表现事物的某些特征或程度上,往往有轻重之别。
我们辨析时就要注意区分。
例如:诬蔑—诬陷抱怨—埋怨惭愧—羞愧①许多从海外归来的科学家,致力于我国“两弹一星”的研制工作,为中国的国防建设立了不朽的()。
[功绩/功勋]②这么晚了还放录音机,会()别人休息的。
[妨碍/妨害]2.词义范围有些近义词虽指同一事物,但所指范围却有大有小,这种分别也是辨析近义词的一个标准。
例如:边疆—边境时代—时期风俗—风尚①在次贷危机的影响下,冰岛的经济已经到了全面崩溃的(),近日,冰岛政府向世界发出了“求救”信息。
[边缘/边沿]②本词典共收词6万多条,()了现代汉语绝大多数词语。
[包括/囊括]3.词义侧重点有些近义词虽指同一事物,但往往所指的侧重点不同,使用范围就有所不同。
例如:遏制—遏止盈利—营利食言—失言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是对城市的“克隆”,它()了对农村文化、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尊重,对自然生存的尊重。
[包含/包涵]②抵达北京的朝鲜代表团面对记者提问,参赛队员都选择了(),发言的只有代表团的官员。
[静默/沉默]4.搭配有些词语表示的意义基本相同,但一般都有较固定的搭配,不能混用。
如果脱离这种搭配则容易出错。
例如:发扬—发挥爱护—爱戴改进—改善①生活中经历的许多事情会随着时间的()而淡忘,可深埋在我们心中的亲情却永远不会忘记。
[流失/流逝]②4月18日晚,一家药业有限公司发生一起有毒气体()事故。
已导致2人中毒死亡,10人遭受重伤。
[泄露/泄漏]5.词义色彩看词语的感情色彩就是要区分词语是褒义词、贬义词,还是中性词。
例如:沟通—勾通果断—武断夺取—攫取①在日常生活中,用话语交流信息、()情感,从没像今天这样便捷。
[沟通/勾通]②万名干部“大走访”,坚持把转变工作作风贯穿于联系基层、服务群众的全过程,切实为群众()更多实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宁夏事业单位考试行测备考:
言语理解题之近义词辨析——词义
2014-08-24 09:57:41 来源:宁夏中公教育
【导语】在事业单位行测考试中,言语理解题中的选词填空题主要考察内容包括实词、虚词、成语和文言词填空等,近义词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中公事业单位考试网为考生提供近义词辨析方法指导。
学习和掌握近义词辨析的方法,最主要的是从词义上对近义词加以辨析。
一般来说,词义包括理性意义、色彩意义、搭配意义、语法功能等几个方面。
近义词词义辨析——词语的理性意义
要确切地了解词语的意义,首先要区分近义词的理性意义,一般来说,几个近义词之间多带有相同的语素和不同的语素,相同的语素是他们意义相近的基础,而不同的语素则体现着他们彼此之间的差别。
如“亲密”“亲切”和“亲热”,三个词都有共同的语素“亲”,意思上也都带有“关系近、感情好、态度好”的意思,但是他们又有不同的语素
“密”“切”“热”,这三个语素又体现了他们之间的细微差别。
“密”和“疏”相对,指距离近,因此“亲密”侧重指关系近、关系紧密,常常用来描写关系、友谊等;“切”侧重“密切”“恳切”,因此“亲切”侧重表示感情真挚、恳切,常常用来描写照顾、关怀、教导、声音等方面,可以用来形容人在感受某一事物时的心情;“热”是“热情”的意思,“亲热”侧重指“亲密而热情”,常用于对人的态度等方面。
在词语的理性意义里,本文给出考生几方面的标准进行量化考察,从而能够提高速度和准确性。
1.词义的大小
一般来说,不同的词语有着其不同的使用范围,如“平凡”和“平庸”,两个词语都是指“一般的,不突出的”,但是“平庸”多指人,或者人的所作所为;而“平凡”则不仅限于人,还可以用于事物等多个方面。
又如“事件”和“事情”,两者都表示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活动和社会现象,但是“事件”多指那些重大的、不平常的活动或社会现象,而“事情”则是泛指人类生活中的一切活动和社会现象。
显然“事件”的适用范围要比“事情”小。
因此下面的句子应该选择“事情”,而不是“事件”:
“这两年,发生了不少令人心烦的,好在他都挺过来了。
”(事件/事情)。
同样的还有“年代”和“年月”,“时代”和“时期”,“边疆”和“边境”等。
2.词义的侧重点
不同的词语,尽管意义差不多,但是其语义上的侧重点却不一定相同。
如“事变”和“事故”,两者都可以指突然发生的某一事情。
但是“事变”侧重在“变”上,意指那些能够对社会产生巨大影响,而造成某些重大改变的事件,多用于政治、军事等大的方面;“事故”则侧重指以外的损失或者灾祸,多用于一般性的生产、工作、生活、交通等方面。
因此,下面的句子要选择“事故”而不是“事变”:
“在离前门不远的一个十字路口处,发生了一起重大的交通。
(事变/事故)
3.词义的轻重
有的近义词之间基本意义相近,但是词义程度的轻重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词义的轻重主要是意义相近的动词、形容词表现出来的差别,有的词语适用于比较重要的,较大的事物,有的则适用于一般性的事物;有的表示的程度深、性质重,有的则表示的程度浅、性质轻,这就是词义的轻重。
如“放纵”和“放任”,两个词都有“不加以管理,让其任意所为”的意思,但是在词义程度上“放纵”要比“放任”重得多。
又如“等待”和“期待”都等待的意思,但是在词义程度上,“期待”要更重,意义更强烈,适用于意义较重的场合,如“全国的球迷都期待着中国足球队能获得这场比赛的胜利。
”这里用“期待”比用“等待”更能突出全国球迷的急切地希望的心情。
此外还有“处罚”和“惩罚”,“显著”和“卓著”,“研究”和“探讨”,“希望”和“渴望”,“担心”和“担忧”,“轻视”和“蔑视”,“失望”和“绝望”等等。
4.词义的具体与概括
词语都是对客观事物的概括的反映,如“桌子”这个词并不是指客观世界的某一张桌子,而是指所有的桌子这一概念,但是在具体的语言运用中这是指某一具体的桌子,这样的词语的意义是具体的。
还有一些词语只能表达集合性的、概括的概念,不能表达具体的事物,如“家具”“工具”等。
有一些近义词的差别就在具体与概括的不同上。
如“船”和“船只”;“花”和“花朵”;“车”和“车辆”等。
这三对词语每对都看起来差不多,但是意义不同,如“船”和“船只”都是指水上的一种主要交通运输工具,但“船”的意义是具体的,可以指称某一艘具体船,可能是木船、轮船、游船等;而“船只”则是结合性的概括性概念,不能指称某一
具体的船。
如我们说“江面上来往的船只很多”“江面上远远地漂过来一只船”。
同样,“花”和“花朵”;“车”和“车辆”也是如此。
如“这朵花真是太美了,可惜我不知道它的名字”“孩子们就像是祖国的花朵,需要阳光和雨露的呵护”“门口是停着一辆车,不过不知道是不是他的”“所有报废的车辆,都将统一回收并销毁”。
同样的还有“书”和“书籍”,“河”和“河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