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四川省宜宾市六中秋期九年级期末适应性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2)
2021年四川省宜宾市六中秋期九年级期末适应性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9)

四川省宜宾市六中2021年秋期九年级期末适应性检测语文试题(9)一、积累·运用(2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2分)A.亵.渎xiè嗤.笑chī嗔.怒chēn 孜.孜不倦zīB.妖娆ráo 忐.忑tǎn 睿.智ruì强聒.不舍ɡuāC.恣睢.suī缟.素ɡǎo 狡黠.xié一抔黄土póuD.脚踝.ɡuǒ社稷.jì拮.据jié面面相觑.qù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A.玄虚咬文嚼字繁衍心无旁鹜B.诘难断张取义嬉闹不言而喻C.襁褓开卷有益鄙夷老羞成怒D.诓骗重蹈覆辙田圃吹毛求疵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关联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如果..是调查某一事件的始末,就.把这一事件的发生、发展和结果写出来。
B.无论..采用哪一种表达方式,都.要做到叙议结合,也就是观点和材料相统一。
C.虽然..英雄人物的生命早已消逝,但.他们的故事至今传扬,他们的精神永存。
D.由于..这部作品不可避免地有一些封建糟粕,要注意鉴别。
..时代的局限,那么4.下面语段中,没有..语病的一组句子是 (2分) 一手漂亮的钢笔字让人赏心悦目。
①写好钢笔字既是语文课的教学要求,也是同学们学习和生活的需要。
②为了提高同学们写钢笔字的水平,初三⑵班准备开展“走进硬笔(钢笔)书法”。
③如何激发同学们参与活动的热情,促进同学们认真练字呢?④首先要帮助同学们明确练习硬笔(钢笔)书法的意义,营造人人参与活动的氛围。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5.下面是胡适对他的学生说的一段话,准确概括胡适主要观点的一项是 (2分)有人说:“要做学问,既没有图书馆,又没有实验室,哪能做学问?”我要对你们说:凡是要等到有了图书馆才读书的,有了图书馆也不肯读书。
凡是要等到有了实验室才做研究的,有了实验室也不肯做研究。
你有了决心要研究一个问题,自然会节衣缩食去买书,自然会想出法子来设置仪器。
四川省宜宾市六中秋期九年级期末适应性检测语文考试题及答案(13).doc

四川省宜宾市六中秋期九年级期末适应性检测语文考试题及答案(13)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一、名句默写(共1题)1.按要求默写或根据课文填空。
(8分)(1)妇姑荷箪食,□□□□□。
(白居易《观刈麦》)(1分)(2)马作的卢飞快,□□□□□□。
了却君王天下事,□□□□□□□。
可怜白发生!(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2分)(3)浊酒一杯家万里,□□□□□□□。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1分)(4)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诸葛亮《出师表》)(2分)(5)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以古人自比,表述自己希望得到朝廷信任、企盼为国效力的诗句是:□□□□,□□□□□?(2分)【答案】(1)(1分)童稚携壶浆(2)(2分)弓如霹雳弦惊赢得生前身后名(3)(1分)燕然未勒归无计(4)(2分)陟罚臧否不宜异同(5)(2分)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错、漏、多1 字均扣0.5 分,扣完该句分值为止,因连笔或涂改造成无法辨认的按错误处理)难度:容易知识点:诗二、填空题(共1题)1.根据拼音写出文段括号处应填入的词语。
(2分)①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唯有yōnglù()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的解脱。
②人之才智但有zhìài(),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一如身体百病,皆可借相宜运动除之。
③做一个人,我们要行使自己的权利;做一个公民,我们要kèjìnzhíshǒu()。
④“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gēnshēndìgù()【答案】①庸碌②滞碍③恪尽职守④根深蒂固(每个词0.5分,每词错一字不给分)难度:容易知识点:字形三、选择题(共1题)1.下列句子__________________语病的一句是()。
四川省宜宾市秋期九年级语文期末适应性检测试题(2) 新人教版

四川省宜宾市六中2012年秋期九年级期末适应性检测语文试题(2)一、积累·运用(22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2分)A.彷.徨(páng)枘.凿(ruì)绰.刀(chāo)恪.(kè)尽职守B.风骚.(sāo)佝偻.(lǒu)秘诀.(jué)锲.而不舍(qiè)C.嬉.戏(xǐ)恐吓.(hè)作.揖(zuò)吹毛求疵.(cī)D.污蔑.(miè)嗔.怒(zhēn)襁.褓(qiáng)根深蒂.固(dì)2、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答题。
(2分)读书足以贻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
其贻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是傅彩;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
练达之士虽能分别处理细事或一一判别枝节,然纵观统筹,全局策化,则非好学深思者莫属。
(1)语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改正。
(1分)______改为_______ 改为(2)根据上下句的句式及结构特点,划线句应改为 (1分) 3、下列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2分)A.《沁园春·雪》情景交融,上阙重在写景,下阙重在议论抒情。
B.《陈涉世家》选自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所著的我国第一部国别体通史《史记》。
C.《智取生辰纲》中反复提到押送路上的炎热天气,烘托气氛,激化杨志一方的内部矛盾,为杨志日渐孤立以至最后失败做准备。
D.《望江南》这首词表现了一位因心爱的人远行而独处深闺的女子的生活状况和内心情感。
4、结合语境,为空格处选择合适的词语,将其序号写在横线上:(2分)人要学会相信别人,也要学会保护自我;学会竞争,也要学会;学会严格,也要学会;学会坚持,也要学会;学会倾听,也要学会表达;学会默默恪守,也要学会分享心灵;学会在挫折中守护理想,在超越中留住平凡。
A、妥协B、协同C、宽容5、结合具体语境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四川省宜宾市六中秋期九年级期末适应性检测语文考试题及答案(18).doc

四川省宜宾市六中秋期九年级期末适应性检测语文考试题及答案(18)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3题)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慕圣贤之道__________________多弊少C、又__________________无硕师名人与游__________________得__________________失D、未尝稍降__________________色婉言__________________谢10.下列表述中,__________________文意的一项是()(2分)A.“略无慕艳意”、“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表现作者在艰苦的环境中一心向学的精神。
B.描写富家子弟的豪华,是为了突出对自己穷酸生活的遗憾。
C.作者以“勤且艰”的求学经历,勉励马生勤奋学习。
D.文段内容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道理:精神上的富足,能够战胜物质上的贫困。
【答案】8、D 9、C 10、B难度:中等知识点:公文类五、现代文阅读(共3题)1.我国为什么洪灾频繁(共9分)罗祖德①洪涝灾害的发生一般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降水在空间和时间上的集中程度,我们称其为上界面;二是地表对过多的水的蓄、泄、堵的容量和能力大小,我们称之为下垫面或地生态。
一旦暴雨骤降落或梅雨连连,降到地表的水超过了蓄水的容量和排水的能力,河、湖有没有足够高和坚固的堤坝保岸拦水,于是河湖横溢,导致洪水泛滥。
实际上,上界面(天)和下垫面(地)共同构成了洪涝灾害的成灾机制。
即使暴雨倾盆,甚至是百年一遇,只要地面生态好,有足够的蓄、泄和防的能力,也往往可以化险为夷,有惊无险。
相反,即使雨量不大,地生态不佳,蓄不下,泄不出,又无良好的堤坝防护,也会“阴沟里翻船”,酿成灾难。
②地生态的优劣取决于人,人在这天地之间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四川省宜宾市六中秋期九年级期末适应性检测语文考试题及答案(11).doc

四川省宜宾市六中秋期九年级期末适应性检测语文考试题及答案(11)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3题) 1.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字的读音____________。
《观刈麦》②____________。
⑤《梦江南》中表达女主人公深切思念的句子:____________ 庶竭____________ 若嗣子可____________12、对诸葛亮向刘禅上《出师表》的目的,有如下几种看法,最正确的一种是( )(2分)A .向刘禅表示自己对刘氏父子的忠心。
B .此文写在他北伐之前,所以目的是让刘禅治理好国家,让他放心去北伐,使北伐的计划得以实现。
C .让刘禅做到亲贤远佞,修明政治。
D 、此“表”开头就写蜀国形势危急,让刘禅修明政治,治理好国家,其目的只在挽救蜀国的危难。
13、读了这两段文字,联系你所了解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诸葛亮这一人物的评价。
(只谈一点即可)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9、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或: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诸葛亮受遗诏。
10、①早晚②比喻才能平庸③通“嘱”,托付 ④辅助,协助11、①这就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尽忠陛下的职责。
②您的才能超过曹丕十倍,一定能使国家安定,最后统一全国。
12、B13、略(示例:忠心耿耿。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足智多谋,运筹帷幄。
/古代忠良的代表,人臣的楷模)难度:中等 知识点:公文类 六、现代文阅读(共2题)1.阅读下面选文,完成文后14—19题。
(22分)松 子 茶林清玄朋友从韩国来,送我一大包生松子,我还是第一次看到生的松子,晶莹细白,颇能想起“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那样的情怀。
松子给人的联想自然有一种高远的境界,但是经过人工采撷、制造过的松子是用来吃的,怎么样来吃这些松子呢?我想起饭馆里面有一道炒松子,便征询朋友的意见,要把那包松子下油锅了。
四川省宜宾市六中秋期九年级期末适应性检测语文考试题及答案(1).doc

四川省宜宾市六中秋期九年级期末适应性检测语文考试题及答案(1)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5题)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2分)A .扶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意见二:____________材料一 一项由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对2856人进行的调查显示:79.9%的人认为周洋的获奖感言“发自肺腑,真实感人”,73.4%的人表示周洋的“对父母的孝顺和责任感,值得学习”,45.4%的人同意“爱家才能爱国”。
材料二 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国际奥委会副主席于再清说:“孝敬父母感谢父母都对,心里面也要有国家,要把国家放在前面,别光说父母就完了,这个要把它提出来。
”他表示,要加强对运动员的德育教育。
【答案】(1)示例:周洋夺冠改写历史(周洋夺冠创造纪录 )(2)示例: (意近即可) 意见一:网民高度认同获奖感言(或网民认为获奖感言真实感人)。
意见二:体育总局官员不赞同先谢父母(或体育总局官员委婉批评)。
难度:中等知识点:综合性学习 五、文言文阅读(共1题)1.阅读《唐雎不辱使命》,完成9~12题。
(12分)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2021整理)四川省宜宾市六中年中考适应性自主检测语文题及答案(10)

四川省宜宾市六中中考适应性自主检测语文题及答案 (10)第一卷考前须知:本试卷共8小题,每题3分,共24分。
一、语文根底知识 (15分,每题3分)1.以下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池沼.zhǎo 蹂躏.lìng 阻遏.è慷慨.以赴kǎiB.倔.强jué狩.猎shǒu 恣睢.suī味同嚼.蜡jiáoC.剽.悍piāo 肥硕.shuò虐.待nüè花团锦簇.cùD.栖.息qī亘.古gèng 伛.偻yǔ面面相觑.qù2.以下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猝然长逝强聒不舍落第静谧B.恪尽职守消声匿迹荒唐狼藉C.长途拔涉一泻千里诀别吞噬D. 断章取意玲珑剔透诓骗荫蔽3.依次填入下面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为哪项〔〕①在21下午至22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军已并击溃一切抵抗之敌。
②海燕叫喊着,飞翔着,像黑色的闪电,箭一般地穿过乌云,翅膀起波浪的飞沫。
③大自然也很“懂得〞美学原那么,在创造各种物质人体的时候运用了各种美的规律,比方对称性、协调性等等。
④盲孩子的心情好极了,因为他今天看见了萤火虫的光,那光模模糊糊,小得像小米粒儿,毕竟是他亲眼看到的啊!A.歼灭掠以致即使/也B.消灭掀以致虽然 / 但C.消灭掀以至即使/也D.歼灭掠以至虽然 / 但4.以下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比起贝壳里的生命来,我在这世间停留的时间也算长的了,应该用我的能力来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地一丝不苟....。
B.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方案,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C.这些很好的学习方法一旦融会贯穿,定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D.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
5.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为哪项〔〕A.《傅雷家书》中苦心孤诣地教导儿子,希望儿子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2021年四川省宜宾市六中秋期九年级期末适应性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17)

四川省宜宾市六中2021年秋期九年级期末适应性检测语文试题(17)一、积累·运用(22分)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 )A. 襁.褓(qiáng) 枘.凿(nà) 恣睢.(suī) 孜.孜不倦(zī)B.亵.渎(xiè) 拮.据(jí) 恁.地(nèn) 心无旁骛.(wù)C. 抽噎.(yān) 嗔.怒(chēn) 腆.着(tiǎn) 吹毛求疵.(zī)D.聒.噪(guō) 煞.白(shà) 狡黠.(xiá) 豁.然贯通(huò)2.下面句子中的词语字形都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 )A.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
B.你会养成另外一种心情对付过去的事:就是能够想到而不再惊心动魄,能够从客观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履辙。
C.我一直盯着父亲,看他郑重其是地带着两个女儿和女婿向那个衣服蓝褛的年老水手走去。
D.书亦可请人代读,取其所作摘要,但只限题材较次或价值不高者,否则书经提练犹如水经蒸馏,味同嚼蜡。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 )A. 每个中学生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有用人才。
B.通过老师的教育,我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C.南宁经济能否腾飞,关键在于有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
D.心理学家认为,给孩子讲故事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和语言表达的水平。
4、古诗文积累。
(7分,每空1分)(1)更深月色半人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刘方平《月夜》)(2)______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3)酒困路长惟欲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浣溪沙》)(4)_______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5) ,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省宜宾市六中2021年秋期九年级期末适应性检测语文试题(2)一、积累·运用(22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 (2分)A.彷.徨(páng) 枘.凿(ruì) 绰.刀(chāo) 恪.(kè)尽职守B.风骚.(sāo) 佝偻.(lǒu) 秘诀.(jué) 锲.而不舍(qiè)C.嬉.戏(xǐ) 恐吓.(hè) 作.揖(zuò) 吹毛求疵.(cī)D.污蔑.(miè) 嗔.怒(zhēn) 襁.褓(qiáng) 根深蒂.固(dì)2、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答题。
(2分)读书足以贻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
其贻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是傅彩;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
练达之士虽能分别处理细事或一一判别枝节,然纵观统筹,全局策化,则非好学深思者莫属。
(1)语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改正。
(1分)______改为_______ 改为(2)根据上下句的句式及结构特点,划线句应改为 (1分)3、下列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2分)A.《沁园春·雪》情景交融,上阙重在写景,下阙重在议论抒情。
B.《陈涉世家》选自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所著的我国第一部国别体通史《史记》。
C.《智取生辰纲》中反复提到押送路上的炎热天气,烘托气氛,激化杨志一方的内部矛盾,为杨志日渐孤立以至最后失败做准备。
D.《望江南》这首词表现了一位因心爱的人远行而独处深闺的女子的生活状况和内心情感。
4、结合语境,为空格处选择合适的词语,将其序号写在横线上:(2分)人要学会相信别人,也要学会保护自我;学会竞争,也要学会;学会严格,也要学会;学会坚持,也要学会;学会倾听,也要学会表达;学会默默恪守,也要学会分享心灵;学会在挫折中守护理想,在超越中留住平凡。
A、妥协B、协同C、宽容5、结合具体语境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风流:杰出不凡。
)B.那十一个厢禁军雨汗通流,都叹气吹嘘..。
(吹嘘:嘴里嘘气。
)C.我母亲对我们的拮据..生活感到非常痛苦。
(拮据:手头紧,经济境况不好。
)D.不言而喻....,.在创造的宇宙里,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是光辉灿烂的明星。
(不言而喻:此处指这些明星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
)6、请选出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 )(2分)①所以,丙烷被幸运地选作火炬的燃料。
②再说丙烷燃烧时产生的火焰呈亮黄色,火炬手跑动时,飘动的火焰在不同背景下都比较醒目。
③为什么北京奥运会火炬的燃料选择了丙烷呢?④丙烷不仅符合环保要求,而且可以适应比较宽的温度范围,在零下40摄氏度时仍能产生1个以上饱和蒸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形成燃烧。
⑤因为丙烷燃烧后主要产生水蒸气和二氧化碳,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A.③⑤②④① B.③④①⑤② C.③⑤④②① D.③④②⑤①7、根据课文内容填空(7分)①更深月色半人家,。
(刘方平《月夜》)②,梦回吹角连营。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③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④,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⑤,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⑥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不求闻达于诸侯。
(诸葛亮《出师表》)⑦零落成泥碾作尘,。
(陆游《卜算子·咏梅》)8、班里举办“好读书,读好书”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初中三年的阅读,一定让你结识了不少名著中的人物。
请从下面备选的人物中选择一个,说明出处,并谈谈你对他(她)的评价。
(3分)备选人物:范进、鲁智深、香菱、曹操、吴用所选人物作品与作者 (1分)与人物相关的情节 (1分)对人物的评价 (1分) (2)小丽准备对九年级同学的课外阅读目的进行调查,她在设计调查问卷时,首先想到了“休闲消遣”。
请你用四字短语帮助她再设计两点。
(2分)(3)温家宝总理通过中国政府网、新华网与全球网民进行在线交流时曾说:“我非常希望提倡全民读书。
我愿意看到人们在坐地铁的时候能够手里拿上一本书,因为我一直认为,知识不仅给人力量,还给人安全,给人幸福。
多读书吧,这就是我的希望。
”请你也说一段话,向全校同学发出多读书的倡议。
(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3分)二、阅读·理解(38分)(一)阅读《唐雎不辱使命》,完成9~13题。
(12分)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9、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①唐雎不辱.使命( ) ②大王加惠.. ( )③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 ) ④长跪而谢.之曰( )1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以”与“以头抢地耳”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A.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B.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C.以.君为长者D.徒以.有先生也11、翻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
(4分)(1)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2分)(2)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2分)12、选出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语段选自东汉末年刘向编辑的《战国策》。
B.秦王以五百里易安陵,其实是包藏祸心,以强凌弱。
C.唐雎不畏强暴,冒死与秦王抗争,终于使秦王理屈色挠。
D.文章主要通过语言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
13、第三段中,唐雎为什么要列举专诸刺王僚等历史事实?(2分)(二)阅读《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节选),完成14~17题。
(9分)对此我完全赞同。
知识是形成新创意的素材。
但这并不是说,光凭知识就能拥有创造性。
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
创造性的思维,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在此基础上,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
这方面的典型代表,首推约翰·古登贝尔克。
他将原来毫不相关的两种机械----葡萄压榨机和硬币打制器组合起来,开发出一种新产品。
因为葡萄压榨机用来从葡萄中榨出汁,所以它在大面积上均等加力。
而硬币打制器的功能则是在金币之类的小平面上打出印花来。
有一天,古登贝尔克半开玩笑地自言自语道:“是不是可以在几个硬币打制器上加上葡萄压榨机的压力,使之在纸上印出印花来呢?”由此.发明了印刷机和排版术。
另一个例子是罗兰·布歇内尔。
1971年的一天,布歇内尔边看电视边这么想:“光看太没意思了。
把电视接收器作为试验对象,看它产生什么反应。
”此后不久,他就发明了交互式的乒乓球电子游戏,从此开始了游戏机的革命。
14、选文论证....的中心内容是什么?(2分)15、文中第二段“由此”的“此”指代的内容是什么?(1分)16、为了证明这个中心内容,作者采用论证的方法,一是;二是。
(3分)17、创造性的思维有哪些必需的要素呢?(3分)(三)阅读下文,18~22题。
(12分)苹果皮①那是30多年前的事了。
在外地工作的姑父回来看望奶奶,带来很多礼物,其中有两个又圆又大、又红又香的苹果。
我和哥哥第一次见到苹果,我们眼巴巴地看着那鲜红的苹果,闻着那诱人的香气,一口一口地咽着口水。
②吃罢早饭,姑父走了。
奶奶把我和哥哥喊到跟前,拿起两个大苹果,塞到我和哥哥手里。
她乐呵呵地对我们说:“我早就看到你们俩馋猴儿似地盯着苹果。
快到一边吃去吧,别让你们妈看见了。
”③我们拿着苹果,来到院子外的一堵矮墙边。
哥哥看着苹果,眼睛乐成了两个弯弯的小月牙。
我呢,不时把苹果凑近鼻子,一边闻,一边连声说:“好香,好香。
”哥哥说:“咱们吃吧。
”我说:“咱们吃吧。
”不知说了多少遍“咱们吃吧”,可谁也没舍得在苹果上咬一口。
哥哥说:“咱们别吃,等晚上爸爸回来,你的和妈妈分着吃,我的和爸爸分着吃。
”我咽了咽口水,连声说:“好好好。
”④我和哥哥正高兴地商量着,不知什么时候,妈妈已经站在我们身后。
妈妈笑盈盈地看着我们,问道:“这苹果是你们姑父给谁带来的呀?”我们齐声回答:“是给奶奶的。
”妈妈说:“是啊,这苹果是给你们奶奶的。
你们奶奶已经80多岁了,身体又有病,咱家有了什么好吃的,应该给她留着,让她多吃几次。
你们说我说的对不对?”我和哥哥没有回答,忙把苹果放到妈妈手里。
妈妈看了看手里的苹果,又看了看我和哥哥,脸上忽然没了笑容。
好一阵之后,她才摸了摸我们的头,转身走进屋里。
⑤我们在院子里玩了一会儿,哥哥说:“别玩了,咱们该做作业了。
”我和哥哥走进屋里,看到妈妈站在奶奶床前,正准备削苹果。
奶奶看到我们,擦擦眼泪对妈妈说:“孩子长这么大还没吃过苹果,你就让他俩一人吃一个吧。
”妈妈笑着说:“他们以后吃苹果的机会多着哩,你就别老想着他们了。
”奶奶又擦了擦眼泪说:“孩子,难得你的这一片孝心,可你不让他俩尝尝,我吃着也没啥味呀。
”妈妈给我们使了个眼色,我和哥哥忙拎着书包走出屋外。
⑥那天我们吃罢晚饭,妈妈把我和哥哥叫到她面前,端起放在案板上的一只碗说:“伸手。
”我们把手伸了出去。
妈妈在我和哥哥的手里放了几片苹果皮,笑盈盈地说:“吃吧,孩子。
”我捏起一片苹果皮放到嘴里,慢慢嚼着,立刻,满嘴都是苹果的香、苹果的甜。
正在细细品味的时候,哥哥叫了起来:“妈妈,苹果皮是苦的。
”⑦“苹果皮苦?”妈妈有些惊奇地看着哥哥。
哥哥把苹果皮递到妈妈面前,妈妈忙捏起一片放到嘴里嚼了嚼,忽然笑了起来,轻轻拍拍哥哥脑门儿说:“你这小鬼头哟。
”我也连忙捏起一片苹果皮放到妈妈嘴里。
妈妈把我和哥哥搂在怀里,一边嚼,一边高兴地说:“真甜真香啊。
”⑧我常常想起第一次吃苹果皮的往事,随着岁月的流逝,年龄的增长,愈来愈深刻地认识了妈妈那美好的心灵。
如今,吃苹果已是极平常的事,但在我的感觉里,第一次吃的那几片苹果皮,滋味是多么难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