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的膜分离技术应用于PCB废水回用的技术经济性分析
浅析膜技术应用于工业废水处理和回用

本页面为作品封面,下载文档后可自由编辑删除!环境保护行业污水单位:姓名:时间:浅析膜技术应用于工业废水处理和回用摘要:膜技术凭借其设备成本低、体积小、处理废水的效率高、运行消耗的资源少、便于维修、环保等特点,备受企业喜爱。
本文就对膜技术中电渗析、反渗透、渗透蒸发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进行了简要的介绍。
关键词:工业废水;膜技术;应用处理引言水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随着城市的工业化,我国目前正面临着水资源短缺及污染严重的问题。
我国是世界上较为严重缺水的国家,在全国大约一半的城市有缺水现象,再加上水污染的恶化和水资源短缺,更是雪上加霜。
一、膜技术与污水回用现状分析1、膜技术的应用与传统的分离过程,如过滤、蒸馏、结晶等分离技术相比,膜分离技术具有能耗低、分离效率高、设备简单、无污染、无相变等优点。
膜分离技术以其显著的优势,在液体分离,尤其是工业废水分离中有着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膜分离技术的一个重要应用是在饮用水水质净化上。
膜技术可以除去饮用水中的悬浮物、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
微滤去除悬浮物、细菌、病毒等大分子;超滤、纳滤可以去除部分硬度,重金属、农药等有毒化合物,反渗析技术可以去除大部分已知杂质;电渗析可以去除水中的氟化物;膜接触器可以去除挥发性有害物质。
膜软化技术是基于高价离子分离过程发展而来的新技术,与传统的石灰软化和离子树脂技术相比,膜软化分离技术可以有效、彻底地去除大部分悬浮物和有机物,操作简单,不产生污泥,节省占地。
较广泛采用膜软化技术的国家是美国。
在美国,膜软化技术已经大量运用到工业用水领域,尤其是软化设备的使用,大大促进了这项技术的发展。
工业废水处理是膜技术又一个十分重要的应用领域。
随着工业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大量工业工厂应运而生。
这些工厂在生产制造中会产生大量的工业废水,其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如果不进行处理就排放,会对环境和人们的生活造成污染。
较早进行工业废水处理的国家是美国,PPG公司优先采用电极涂层超滤技术来处理工业废水,之后,超滤膜电泳分离技术广泛应用于汽车行业的清洁生产。
膜分离技术在水处理领域中的应用前景

膜分离技术在水处理领域中的应用前景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水资源的紧缺和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有效的水处理技术成为当今社会亟待解决的难题。
膜分离技术作为一种高效、经济且环保的水处理方法,正逐渐成为水处理领域的热门技术。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膜分离技术在水处理领域中的应用前景,并分析其潜在的挑战和发展方向。
膜分离技术是利用半透膜对水体中的溶质和悬浮物进行分离的过程。
相比传统的过滤、沉淀等水处理方法,膜分离技术具有以下优点:首先,膜分离技术可以去除微量有机物、重金属和悬浮颗粒等难以被传统方法去除的污染物,使得水体更加纯净。
其次,膜分离技术操作简单、灵活,可以进行连续运行,降低了运营成本。
此外,膜分离技术对水体的处理效果稳定,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整膜的孔径和材料,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水源。
膜分离技术在水处理领域中的应用前景广泛而且多样。
首先,膜分离技术可以应用于海水淡化。
随着淡水资源的日益减少,海水淡化成为获取淡水的重要途径。
膜分离技术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盐分和杂质,实现海水向淡水的转化。
其次,膜分离技术可以应用于废水处理。
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工业废水的处理成为一项重要的任务。
膜分离技术可以高效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重金属离子等污染物,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此外,膜分离技术还可以应用于饮用水处理、水回用等方面,为解决饮水困难地区的供水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
尽管膜分离技术在水处理领域中具有巨大的潜力,但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膜污染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当膜孔径较小时,容易出现膜的堵塞问题,降低了膜的通量。
其次,膜的成本较高,膜的寿命也有限。
此外,膜分离技术对于处理高浓度废水的能力相对较弱,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改进。
因此,如何提高膜分离技术的膜通量、延长膜的使用寿命、降低膜的成本,改善膜的抗污染能力成为未来研究的重点。
为了进一步推动膜分离技术在水处理领域中的应用,我们需要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
首先,需要进行更多的基础性研究,深入理解膜分离过程中的物理化学机制,为膜分离技术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膜技术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膜技术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大量的工业废水也对环境产生了极大的污染,如何对这些废水进行有效的处理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
在工业废水处理中,膜技术的应用越来越普遍。
膜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分离技术,基于膜分离作用,将不同大小、不同性质的物质分离开来。
由于其高效、节能、环保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废水的处理与回用。
一、膜技术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现状膜技术的应用在工业废水处理中是比较成熟的。
目前,许多工业废水处理厂采用膜技术对工业废水进行处理。
膜技术最常用的应用方式是反渗透膜技术(RO),它采用高压作用力推动废水通过RO膜,将其中的污染物质控制在膜外,从而实现对废水的净化和回用。
二、膜技术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优点1. 高效相比传统的物理化学处理方法,膜技术采用膜分离作用,可以有效地提高废水处理效率。
废水流经膜时,污染物质会被拦截在膜外,从而保证了出水质量。
因此,膜技术可以实现对废水的高效处理。
2. 节能在废水的处理过程中,膜技术不需要加大量的药品,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同时也减少了能源的消耗。
相比传统的物理化学处理方法,膜技术具有非常明显的能源节约特点。
3. 环保膜技术可以实现对废水的高效处理和回用,减少了环境的污染和水资源的浪费。
三、膜技术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局限性1. 膜污染膜技术在废水处理过程中容易产生膜污染问题,特别是在处理难处理的废水时,更容易产生。
2. 维护成本较高膜技术在废水处理过程中,需要对膜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对维护成本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四、未来发展趋势未来,膜技术在工业废水处理中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研究人员将不断寻找适合不同工业废水处理的膜材料和膜型,并优化膜技术的处理效率和稳定性,缓解膜污染和维护成本的问题,更好地发挥其环保、高效和节能的优势。
综上所述,膜技术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并且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如高效、节能、环保等。
虽然还有一些不足之处,但是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技术改进和研究来减少和解决。
膜分离技术在污水回用领域中的应用

回用 中 的 应 用 逐 渐 受 到 重 视 。 膜 分 离 污 水 回 用 是 一 种 循 环 经 济 行 农 业 用 水 主 要 包 括 大 田作 物 、 花 卉 和 装 置 。 1 9 6 9 年 纳 米 比 亚 建 成 第 一 个 市 政
染, 而 且 还 可 以为 企业 节 约 新 鲜 用 水 费 用 、
量, 而 且 通 过 土 壤 的 自净 能 力 可 使 污 水 得 始 尝试 用 污 水 灌 溉 农 田 , 1 9 5 8 年, 我 国 中科 到进一步 的净化 , 尤 其 污 水 回用 可 控 制 农 院 开始 对 离 子 交 换 膜进 行研 究 ; l 9 6 5 年, 探 村地 区 无 节 制 地 超 采 地 下 水 。 1 . 3 回用于 地下水 回灌 索研 究反 渗 透 ( RO) 膜f 】 】 ] 。 从9 0 年代 以 来 , 我 国 复 合 膜 的 生 产 得 到 了长 足 发 展 。 8 0 年 代
近 几 十 年 来 由 于 持 续 干 旱 造 成 地 下水 开 始 尝 试 城 市 污 水 回 用 生 活 杂 用 水 和 工 过度开采 , 严 重 地 影 响 了 地 面 生 态 系 统 和 业 , 2 1 世 纪 初 污 水 回 用成 为开 发 热 点 。 我国 地 下 水 吸 取 水 层 的安 全 。 将 城 市 污 水 二级 真 正 污 水 回 用处 理 工 程 于 1 9 9 2 年 在 大连 建
用, 以外界能量或化学位差为推动力 , 对混 理 方 法 相 比 , 具 有 显 著 的 优势 。 对 我 国石 油 生 回用 点 ; 2 0 0 0 年 回 用污 水 9 4 l ' ' L m , 回用 率 合 物 中溶 质和 溶 剂 进 行 分 离 、 分级、 提 纯 和 化 工 行 业 , 根据用水量的大小和用途, 回用 高达 7 2 %。 以 色列 回用 于农 业 的 污水 比 例达
膜分离技术在污水回用中的应用

膜分离技术在污水回用中的应用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工业化的发展,污水处理和回用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环保任务。
传统的污水处理方法往往需要大量的化学药剂和能源,而且处理后的水质也无法满足回用要求。
因此,膜分离技术作为一种高效、节能的污水处理方法,正在逐渐被广泛应用于污水回用领域。
膜分离技术是利用半透膜将水中的溶质和悬浮物质分离出来的一种物理分离方法。
根据不同的分离机制和应用场景,膜分离技术可以分为微滤、超滤、纳滤和反渗透等不同类型。
在污水回用中,膜分离技术主要应用于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微生物、重金属离子、有机物和营养盐等污染物,从而达到使污水净化并符合回用要求的目的。
首先,膜分离技术在污水回用中的应用可以实现高效的去除悬浮物和微生物。
通过微滤和超滤膜,可以有效地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和微生物,使污水得到初步净化。
这对于一些对水质要求较高的回用场景,如工业用水和农业灌溉等,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膜分离技术可以实现对重金属离子和有机物的有效去除。
通过纳滤和反渗透膜,可以将污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和有机物质去除,从而得到高纯度的水质。
这对于一些需要高纯度水质的回用场景,如饮用水和电子产业用水等,具有重要意义。
另外,膜分离技术还可以实现对营养盐的有效回收利用。
在一些农业灌溉和工业用水的回用场景中,污水中的营养盐可以被有效地回收利用,从而节约了水资源和化肥的使用,降低了生产成本。
总的来说,膜分离技术在污水回用中的应用具有许多优势。
首先,膜分离技术可以实现高效的污水净化,使得回用水质符合要求。
其次,膜分离技术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可以长期稳定地运行,保证回用水质的稳定性。
另外,膜分离技术具有较低的能耗和化学药剂消耗,可以节约能源和化学药剂的使用成本。
然而,膜分离技术在污水回用中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膜分离技术的运行成本较高,包括膜元件的购买和更换成本、清洗和维护成本等。
其次,膜分离技术需要严格的操作和维护,一旦操作不当或者维护不到位,就会影响膜分离系统的运行效果和寿命。
膜分离技术在工业废水资源化利用中的研究进展

2021年06月
| 35
环保与节能
3 膜分离技术的特点
膜分离过程是一种无相变、低能耗、操作简单的物理分离 过程,兼具分离、浓缩和纯化的功能。与传统分离方法相比较, 膜分离技术可以大幅度削减污染物排放量,尤其在传统方法难
定的缺陷和不足。如膜表面抗污染能力差易受到污染,从而使 膜性能降低甚至丧失离子选择能力;膜的耐药性、耐热性有限, 使其使用范围受到限制,单独采用膜分离技术效果有限;膜的 强度差、寿命短、价格昂贵,使得大规模推广应用受到限制[10]。
4 膜分离技术的分类
膜分离技术可根据传质驱动力的不同,分为压力驱动膜和 电驱动膜。其中,压力驱动膜包含微滤、超滤、纳滤、反渗透;电 驱动膜主要是离子交换膜。利用压力驱动膜在不同压力下的表 现,可在工业废水不同处理阶段中分别使用,实现不同物理化学 性能物料的选择性分离。各种分离膜的性质如表 1 所示。目前, 在工业领域中最为常用的膜分离技术为超滤、微滤、纳滤、反渗 透及离子交换膜。各类膜在水处理领域均有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我国的膜产业体系庞大,其中反渗透膜 (RO) 占据 50% 左右的 市场,超滤膜 (UF)、纳滤膜 (NF)、微滤膜 (MF) 各占 10%,剩下 20% 被离子交换膜及其他类型所占据,如表 2 所示[11]。
程,已广泛应用于医药、生物、食品、石化、能源、水处理等领域, 显示出巨大的应用潜力。
图1 膜分离过程示意图
2 膜分离技术的发展历程
膜在自然界中,特别是生物体内是广泛存在的,但人类对 它的认识、研究以及利用却经过了漫长而曲折的道路。1748 年 耐克特发现水能自动扩散到猪膀胱内,从而揭示了膜分离现象。 1861 年,施密特首先提出了超过滤的概念。而真正意义上的 工业开始应用膜分离技术,是在 1950 年 Juda 和 McRase 合作 试制出具有选择透过性能的离子交换膜后。1960 年,Loeb 和 Sourirajan[7] 首次研制具有高脱盐率、高透水量的非对称醋酸纤 维素反渗透膜,这一重要发现使膜分离技术迅速由实验室进入 了大规模工业化应用。我国膜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从 1958 年研 究离子交换膜开始的[8]。20 世纪 50 年代后期,最早加工成的异 相离子交换膜是通过把离子交换树脂制成粉之后再进行加工而 成。1958 年,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首次成功制备出聚乙烯醇 异相阳离子交换膜和阴离子交换膜,我国膜分离技术进入快 速发展时期。我国膜分离技术在 50 年期间完成了从实验室到 大规模工业应用的转变,成为一项高效节能的新型分离技术。 进入 21 世纪,我国膜分离技术已在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跨 入独立自主进行多种膜材料及膜组件研发、设计和生产的国家 之列,市场保持 20% 以上的增速,成为全球瞩目的新兴市场。
工业废水处理中的膜分离技术应用

工业废水处理中的膜分离技术应用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工业废水处理问题日益凸显。
传统的废水处理方法往往存在着处理成本高、处理效果差等问题,因此需要新的技术来解决这些问题。
膜分离技术就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先进技术。
本文将详细介绍工业废水处理中膜分离技术的应用。
1. 工业废水特点工业废水的特点主要包括高浓度、复杂成分和不稳定性。
其中,高浓度的废水含有许多有害物质,如重金属离子、油脂、色素等,对环境和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为了有效处理这些工业废水,膜分离技术被广泛运用。
2. 膜分离技术的原理膜分离技术利用膜的物理性能实现废水中有害物质的分离。
膜可以根据溶质的大小、形状、电荷等特性来选择过滤和分离。
常见的膜分离技术包括超滤、纳滤和逆渗透等。
3. 膜分离技术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1)超滤技术超滤技术利用孔径在10纳米至1000纳米之间的膜过滤物质。
这种技术可以有效地去除废水中的悬浮固体、胶体、颗粒物等,从而降低悬浮物浓度和COD(化学需氧量)。
(2)纳滤技术纳滤技术的孔径一般在1纳米至100纳米之间,可以去除废水中的胶体、有机物质、微小颗粒等。
这种技术在酸碱废液处理和有机物质回收等方面具有广泛应用。
(3)逆渗透技术逆渗透技术是将废水通过高压驱动,使溶质通过孔径小于其分子体积的膜被滞留,从而实现废水的回用和浓缩。
逆渗透技术通常应用于废水的浓缩和回收,对于高浓度的工业废水具有很好的效果。
4. 膜分离技术的优势和局限(1)优势膜分离技术具有高效能、操作简便、对处理废水的适应性强等优势。
它可以在较低的能耗下处理废水,并具有较高的处理效果。
(2)局限膜分离技术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膜的堵塞问题、膜寿命短等。
此外,高浓度废水的处理需求较高的压力和能源。
总之,工业废水处理中的膜分离技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处理方法。
通过超滤、纳滤和逆渗透等不同的分离技术,它可以有效去除废水中的有害物质,提高水质的处理效果。
然而,膜分离技术也面临一些挑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改进,以提高其应用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膜分离技术及其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膜分离技术及其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摘要:膜分离技术作为一种能耗低、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和分离性能好的分离技术,正日益受到广泛的关注。
本文综述了膜分离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进展。
着重介绍了超滤、纳滤、乳化液膜及膜生物反应器等膜分离技术的特点及其在各种工业废水和生活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关键词:膜分离技术;超滤;纳滤;乳化液膜;膜生物反应器Abstract: Membrane separation technology is a low energy consumption ,equipment simple, convenient and good separation performance,s separation technology, which is arousing widespread attention. In this paper ,the application progress of Membrane separation technology in wastewater treatment is summarized. And membrane separation technologies such as Ultra-filtration, Nano-Filtration, Emulsion Liquid Membrane and Membrane bioreactor and their usages in various industrial wastewater and domestic wastewater treatment also are introduced.Keywords: membrane separation technology;Ultra-Filtration;Nano-Filtration;Emulsion Liquid Membrane;Membrane bioreactor膜分离技术是在20世纪初出现,20世纪60年代后迅速崛起的一门分离新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先进的膜分离技术应用于PCB废水回用的技术经济性
分析
摘要:自2002年以来,超滤—反渗透等膜分离技术用于回用废水,已经在电力、化工、钢铁等行业有了广泛的应用。
2006年,该类技术开始在PCB行业中成功应用,以满足日益提高的废水回用要求。
其中,反渗透可以把含盐量高达数千的废水处理成为满足PCB生产使用的纯水,而超滤膜则用于去除水中的悬浮物、细微的沉淀颗粒、胶体等,以保护反渗透膜,获得最佳的投资收益。
作者:仝志明杨荣罗鹏安
关键词:PCB 废水回用膜分离技术反渗透超滤
1、PCB行业废水及其处理回用现状
PCB行业是一个高污染行业,有的是一次污染,有的是二次污染。
废水虽经无害化处理,但难度大、成本高,基本上达不到国家的综合污水排放标准,仍然有大量的有毒物质被排放到环境中,进而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
PCB行业实行循环经济模式,推行清洁生产,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管理经验,叫提高生产过程中资源的利用率,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废液和固体废弃物依法交给技术力量强、综合利用率高的公司进行回收,可提高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率和再生资源的循环利用率,并减少二次环境污染;开展废水的重复使用,提高废水的重复利用率,不仅可节约水资源,而且可减轻轻PCB行业的环境污染。
概言之,实行循环经济模式,可使PCB产业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降到最小程度,从根本上解决PCB产业的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2006年中国印刷线路板产量突破1.4亿平方米,其中多层板占了将近一半。
目前国内年销售500万元以上规模型企业将近500家,每天废水排放量为2000吨/天。
按此情况发展下去,PCB工业用水将面临严峻的挑战,并明显增加PcB的生产成本和产生水环境污染。
国内企业己充分认识到废水回用的重要性,国外有的企业甚至提出了废水零排放。
陶氏化学公司水净化业务部在国内外积累了多个PCB废水回用的工程经验,以南方某电子线
路板厂为例,根据排放特点以及主要污染物的浓度和物理化学性质,其废水可分为六类,典型污染物浓度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PCB废水成分复杂,PH值不稳定,且含有大量的重金属。
针对此类废水的处理,目前一般采用中和法、混凝沉淀法、离子交换法等物化的力法进行处理,处理出水可勉强达标排放。
日前针对该类废水的回用,基本上还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
比如将PCB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进行清浊分流,将处理达标后的排放水经活性炭处理后作为清洗水回用于对清洗水要求不高的工序。
还有部分厂家对新的PCB废水回用工艺进行了尝试,如有的厂家对化学镀镍清洗水采用反渗透技术,处理后的净水再回用到镀镍工序中,浓液回到化学镀镍槽中,补充化学镀镍槽中镀液的损失。
本文介绍的全膜法即为一种全新的PCB废水回用工艺,回用水质优于目前PCB厂家采用的工艺用水,达到了纯水标准,而浓水根据具体的情况可以实现达标外排或是回收利用。
2、全膜法工艺简介
全膜法的废水再利用主要包括“超滤膜+反渗透膜”的工艺流程,超滤是以压力为驱动的膜分离过程,它能够将颗粒物质从流体及溶解组份中分离出来。
超滤膜的典型孔径在
o.o1~o.1微米之间,对于细菌和大多数病菌、胶体、淤泥等具有极高的去除率。
应用在PCB 废水的再处理流程中,超滤膜除对有机物等有一定的去除作用外,最主要的作用是去除可能污堵反渗透膜的胶体等杂质,延长反渗透膜的清洗周期和寿命,降低总体运行成本;反渗透膜可去防98%的盐离子,完全去除硬度和金属离子、同叫对COD等也具有极高的去除作用,从而确保回用水水质,保证回用水质达到纯水的要求。
采用全膜法工艺进行废水再利用最终要达到的目的是:将全部或部分排放废水经过膜技术深度处理后回用,除较经济地满足企业自身用水的产能要求外,其余废水及回用装置排水合并外排,以控制外排水量,在不影响企业产能的前提下同时达到政府环保部门的要求。
避免企业因为水的问题产能受到限制,或因排放废水超量超标的难控制而引发政府环保部门的强制停产或遭受严厉罚款措施。
通过回用保证不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给企业减少甚至消除不必要的损失。
3、全膜法工艺处理PCB废水进行中水回用的工艺路线
陶氏化学公司水净化业务部利用全膜法工艺,处理南方某PCB废水经过中和混凝沉淀后的处理出水(PCB 中水),将该中水作为工艺回用水原水,采用的具体处理工艺流程如下:絮凝剂、助凝剂还原剂、阻垢剂
↓↓
PCB废水中水→ 石英砂或活性炭过滤器→ DOw超滤装置→ Ro装置→ 产水回用
3.1 多介质过滤器或活性炭过滤器的预处理
超滤作为一种较为精密的过滤设备,中水直接进入到超滤装置中会存在一定的风险。
中水带来的过多的悬浮性物质或胶体物质会降低超滤膜的通量,降低超滤膜的使用寿命。
因此在设计全膜法工艺处理PCB胶水回用工艺时,会增加一些预处理工艺,比如石英砂过滤器或活性炭过滤器,通过预过滤去除部分大颗粒的悬浮性物质,或者通过活性炭去除部分的有机物质和金属络合物等,从而降低进入全膜法系统的浊度,从而保证超滤的稳定运行。
多介质过滤器是利用石英砂、无烟煤两种滤料去除原水中的悬浮物,属于普通快滤设备。
含有悬浮物颗粒的水在管道中与絮凝剂充分混合,使水中形成胶体颗粒的双电层被压缩。
当胶体颗粒流过多介质过滤器的滤料层时,滤料缝隙对悬浮物起筛滤作用使悬浮物易于截留在滤料表面。
当在滤料表层截留了一定量的污物形成滤膜,随时间推移过滤器杓前后压差将会很快升高,直至火效。
此时需要利用逆向水流反洗滤料,使过滤器内石英砂及无烟煤层悬浮松动,从而使粘附于石英砂及无烟煤表面的截留物剥离并被水流带走,恢复过滤功能。
3.2 超滤对浊度的去除
超滤在全膜法处理PCB废水中水的作用在于去除中水中的绝大部分大颗粒物质和胶体物质,为反渗透的正常稳定运行起保护作用,而作为反渗透预处理,衡量超滤出水的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就是超滤产水的浊度和产水SDI。
大量的全膜法中水回用工程表明,超滤处理该类废水的出水浊度全部控制在o.1NTU
以下,基本上会维持在o.02NTu左右,完全满足反渗透进水对浊度的要求。
另外,超滤的产水SDI也基奉上保持在2.0左右,也完全满足反渗透进水SDI≤5甚至SDI≤3的要求。
通过超滤的高精度截留作用,在上除所有胶体类物质、悬浮性物质和绝大部分有机物质、络合物的同时,保证后续反渗透的高效稳定运行。
3.3 反渗透对电导率的去除
超滤在作为反渗透预处理的同时,对中水中的有机物等一定程度的去除,但不能去除中水中的离子态物质,即超滤进出水的电导率基本不变。
真正能完全去除中水中残留的有机物、离子态物质的设备还在于反渗透。
反渗透装置是利用膜分离技术除去水中大部分离子、sio2等,大幅降低TDS反渗透进水中的一部分沿与膜垂直的方向通过膜,水中的盐类和胶体物质将在膜表面浓缩,剩余一部分原水沿与膜平行的方向将浓缩的物质带走,在运行过程中自清洗。
利用反渗透特殊的过滤原理,反渗透产水能够保证脱盐率大于98%,含盐量基本小于80mg/L,硬度小于5mg/L,COD小于2mg/L的指标,产水达到纯水的指标回用于PCB工艺。
而反渗透浓水如有必要,则可收集进行金属回收等,如无必要,则可和部分中水混合后直接排放。
4、全膜法工艺的经济性分析(以实际工程为例)
为准确了解全膜法处理PCB中水的经济性,现以我司建设的南方某地12000T/d处理水最的PCB厂为例进行计算和比较,范围包括从取水到回用的整个经济性分析,该地区的废水排放价2.25元/吨水。
4.1 水量平衡
蒸发量1000T/d
↑
取水→工艺用水→处理排水12000T/d →排水6000T/d
↓全膜法处理6000T/d
→排水1700T/d ↓
回用产水4300T/d 若不采用回用处理措施,需取水13000T/d,排水12000T/d:若采用全膜法回用处理措施,则只需取水8700T/d,排水7700T/d。
4.2 膜法工艺的投资和运行成本
如采用全膜法处理6000T/d的PCB废水,初期投资为砂滤150万,超滤300万,反渗透250万,共计700万。
全膜法运行成本计算如下:
取水成本按(取河水)、(取自来水)、排水成本按计算。
投资回报率计算如下:以7000小时/年计算
5. 利用全膜法对PCB废水进行回用的意义
1) PCB废水中水采用全膜法处理后回用水基本不含有机物、金属离子态物质、电导率低,完全满足回用水的要求,技术成熟可靠。
2) 以6000T/d的处理量为例,全膜法系统的运行费用仅为1.29元/吨水;投资回收期仅为2.7年,有很强的经济性。
3) 当企业发展,生产规模扩大,用水排水量增加,废水回用后可解决排水量受限制的问题;
4) 政府对环保要求的提高,将从行政和经济两个方面进一步限制排污;通过全膜法工艺进行PCB废水回用,可以有效的解决排污限制的问题。
5) 回用项目投运后,能减少废水水量的外排和污染物质总量的外排,社会效益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