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心脏和血管1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精品教案第三课《心脏和血管》

第一单元身体内部的秘密
3 、心脏和血管
教材简析
本课通过引导学生认识心脏、血管、心跳等,使学生了解循环系统这个人体高效的运输线,把养分、氧气运到身体各处并将将废物带走的过程,了解影响心跳的各种因素,了解基本的心血管保健走知识。
课型:科学活动课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在学习中主动查阅书刊以及其他信息源,学会利用简单表格、图形、统计等方法整理有关资料。
培养学生想知道、爱提问、尊重证据、愿意合作交流的科学情感态度价值观。
2.通过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向学生进行珍爱生命的健康教育,使学生了解心脏和血管的作用以及保健方法,知道人体血液循环的途径、路线。
3.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了解心跳与哪些因素有关,学会制作简易听诊器的学习活动,提高学生动脑动手的科学学习能力,初步学会能设计制作带有创造性的科技作品,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
学生了解心脏和血管的作用以及保健方法,知道人体血液循环的途径、路线的学习活动。
教学难点
学生对人体心脏和血管作用以及血液循环途径的认识学习活动。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前搜集关于心脏和血管各个方面的资料、课件,制作简易听诊器的材料:漏斗、剪刀、长胶管等,医用听诊器。
学生准备:课前搜集关于心脏和血管各个方面的文字图片资料,制作简易听诊器的材料:漏斗、剪刀、长胶管等,医用听诊器。
课时安排
1课时
板书设计
课堂检测
说说我们的血液是怎么流动的呢?课后反思。
五年级下科学教学实录-心脏和血管_青岛版

五年级下科学教学实录-心脏和血管青岛版五年制(一)导入:师:同学们,课前布置大家搜集人体《心脏和血管》的知识,这节课我们一起交流。
我国传统的医学也就是“中医”,是我国“四大国粹”之一,作为中国人,了解中医是很有必要的。
大家看:传统中医有着独特诊疗的方法和惊人的疗效,望、闻、问、切是中医的四诊。
其中的“切”主要是指“切脉”,也叫诊脉。
你知道中医是怎样切脉的吗?师:对,中医就是这样切脉的,来,让我们亲自体会体会切脉的感觉。
伸出一只手,四指并拢,把食指、中指和无名指指头肚,放在另一只手的手腕内侧,靠近大拇指的这一边,摸到了吗?什么感觉?生:摸到了,感到一鼓一鼓的。
生:我试到脉搏在有规律的跳动。
师:大家感受到的跳动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脉搏。
(二)指导学生认识心脏1.指导学生认识心脏的位置师:医生通过诊脉就能了解病人的情况,你知道脉搏是由什么引起的吗?生:我知道脉搏就是心脏的跳动引起的。
师:对,脉搏是由心脏跳动引起的。
为什么心脏跳动,手腕处就能感受到脉搏呢?原来心脏每跳动一次,就会把这种跳动像波浪一样传递出去,形成脉搏,(课件展示:水滴入水的波纹动画)。
所以,心跳和脉搏是一致的,心脏每跳动一次,脉搏就跳动一次。
心脏跳动引起的脉搏,不仅在手腕能摸到,在我们身体的其他部位,像头部、颈部等也能摸得到。
心脏在我们身体的什么位置呢?生:心脏在胸腔里。
生:心脏在胸腔的左面。
师:出示心脏的图片和人体的正面画像,让学生根据已有经验,把图片贴到人体正面画像心脏所在位置。
并提问:你依据什么贴在这里?再出示人体半身模型,使学生感受心脏的准确位置。
师:(课件展示心脏的位置)心脏位于胸腔左侧,具体的说在胸腔中部左下方。
对照大屏幕,找到心脏的位置,指给你的同位看一看。
师:怎么判断你找的位置就是心脏的位置?生:我的手放在胸腔中部的左下方。
生:我还感觉到了心脏的跳动。
2.指导学生认识心脏的形状和大小师:心脏在我们的胸腔左侧,我们可以用手感觉到,心脏的形状和大小用手是摸不到的,你知道心脏的形状和大小吗?生:心脏像拳头那么大。
青岛小学科学五下《3.心脏和血管》word教案 (1)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一单元人体内部的秘密3.心脏和血管教学目标:科学探究1.能提出探究的大致思路,能利用简单表格、图形、统计等方法整理有关的资料。
2.指导学生通过测量心跳和脉搏,认识人体血液循环的功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想知道、爱提问;尊重证据;愿意合作与交流;珍爱生命;2.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质量。
知识与技能1.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2.使学生初步了解血液循环的过程,懂得保护心脏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了解心脏和血管的作用,血液循环的功能。
教学准备:1.心脏模型图、长胶管、钟表、漏斗等。
2.多媒体血液循环器官课件或挂图、投影片。
(有条件的学校)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生谈话:当我们在运动场上奔跑、做剧烈运动时,除了感到呼吸急促外,还会有什么感觉?(学生自由发言)(除了感到呼吸急促外,还会感到心跳明显加快。
)(板书:心脏和血管)(二)探究活动活动一、测一测我们的脉搏(或心跳次数)(1)测量静坐时,自己每分脉搏的次数。
①学生测量。
(由教师统一计时,学生默数)②学生汇报结果:每分大约65次、70次、75次……③小结:脉搏的次数和心跳的次数是一样的,每分心跳60~100次,都属正常的。
(2)测量一般性运动及剧烈运动后,自己每分心跳的次数。
①谈话:当我们做一般性运动和做剧烈运动后,每分心跳的次数是不是和刚才测得一样呢?②学生活动:学生运动。
(学生蹦跳半分、1分,由教师统一计时)测量心跳次数。
(学生随即测量每分心跳的次数,由教师统一计时)汇报测量结果。
③小结:剧烈运动后,测得每分心跳的次数比静坐时每分心跳的次数多,这是为什么呢?请比较3次心跳数。
(可将三次结果填入第八页表)(阅读资料卡)活动二、找一找我们的心脏和血管(1)认识心脏。
①谈话:为了使同学们对心脏有个清楚的了解,老师给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个心脏的模型。
②分组观察心脏模型。
(提出观察要求:i)外形像什么?ii)有多大?iii)分为几个腔?)③师生小结:心脏外形像桃子,有自己的拳头大小,心脏具有强有力的肌肉。
最新青岛版(六三制)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3.心脏和血管PPT

青岛版五年级下册科学
3.心脏和血管
血液循环系统是由心脏和血管 组成的遍布全身的管道系统
心
脏
心脏的位置
位于胸腔
的中部, 偏左下方, 在两肺之间。
心脏的形状
心脏的形状 像一个倒置 的梨,上大 下小,大小 和自己的拳 头差不多。
心脏前面观
心脏的结构
左心房
右心房
右心室
左心室
心脏的结构
一、心壁 主要由心肌构成。
二、四个腔
左心房、右心房、 左心室、右心室
血
管
动脉
静脉
毛细血管
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
血管的名称是根据它输送血液的方向来确 定的。
动脉
静脉
毛细血管
动脉: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 分去的血管。
静脉: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 血管。 毛细血管: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 间血管。
三种血管比较:
50 75 105 70 较大 较小
分析上表可知: 要达到每分钟输出的血量相等 的水平,运动员主要以增加脉搏 输出量来实现,而普通人则主要 以增快心率来实现的。 由此可见,经常进行体育锻炼, 可以促使心肌发达,搏动有力。
怎样保护我们的心脏和血管
• 科学饮食,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 品。 •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增强心脏的功 能。 • 不吸烟,不饮酒。 • 规律生活 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生活有规律,心 情愉快,避免情绪激动和过度劳累。
测一测我们的心跳
人在情绪激动、从事体力劳 动或体育运动时,心跳明显加快。 人体某一器官有病,也常会使心 跳发生快慢、强弱的变化。不同 年龄的人,心跳会有不同。少年 儿童在正常情况下,每分钟心跳 60~100次。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心脏和血管》(1)

毛细血管
5
心脏到底是怎么工作的呢?
a
6
资料卡
心脏总是在规律地收缩 和舒张。收缩时,心脏把血 液压入动脉血管;舒张时, 血液从静脉血管流回心脏。 心脏不停地收缩和舒张,从 而推动全身的血液不停地流 动。心脏每收缩和舒张一次, 我们就感觉到心跳一次。
a
7
资料卡
血液把消化器官吸收的 养料和呼吸器官吸收的氧气 运送到全身各处,又把全身 各处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 运走,交给呼吸器官、排泄 器官排出体外。
a
10
a
1
a
2
心脏
心脏的位置
心脏位于胸 腔左侧。它的 形状像一个倒 置的梨,上大 下小,大小和 自己的拳头差 不多.
a
3
心脏的结构
右心房——— 右心室————
———左心房 ———左心室
a
4
血管
血管是血液在全身循环时所经过的管状结 构,它遍布人的全身。
血管分为动脉血管、经脉血管和毛细血管。
动脉
静脉
a
a8140 1源自0 10080 60 40 20
0 心脏每分钟跳动次数
人在情绪波动,从事体力劳动、参加 体育运动时,心跳会明显加快。
若人体某一器官发生病变,也常会使心
跳发生快慢、强弱的变化。不同年龄的人,
读书时
唱歌时 跳舞时
心跳会有不同
少年儿童在正常情况下,每分钟 心跳60~100次。
a
9
怎样保护心脏和血管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11心脏和血管教学设计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11《心脏和血管》教学设计教学构想:《心脏和血管》是继《我们的身体》、《食物到哪里去了》、《我们的呼吸》之后,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人的血液循环系统。
通过引导学生认识心脏和血管,测量心跳等活动,使学生知道心脏和血管的作用。
知道影响心跳的各种可能因素。
了解心血管病的基本预防和保健知识。
本课是这堂课的第一课时,重点学习心脏和血管的作用,探究心跳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教学目标:1、能够利用简单的表格、统计等方法整理资料。
2、了解心脏和血管的作用。
探究心跳与哪些因素有关。
3、愿意合作交流,想知道,爱提问;珍爱生命,愿意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
活动准备:学生准备:课前搜集有关心脏的资料。
教师准备:模型挂图:人体内脏的半身立体模型,心脏图片,人的半身挂图。
实验器材:一次性静脉输液器。
装有红色墨水的水槽,小桶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教师做手势,让学生猜表示人体那个器官。
学生猜出“心脏”后,教师做心脏的收缩手势,让学生了解感受心脏的跳动。
我们就来学习“心脏和血管”。
(板书课题)二、指导学生认识心脏的位置、形状、结构、作用1、指导学生认识心脏的位置。
●出示心脏的图片和人体的正面画像,让学生根据已有经验,把图片贴到人体正面画像心脏所在的位置。
并提问:你依据什么贴在这里?●再出示人体半身模型,使学生感受心脏的准确位置。
2、指导学生认识心脏的形状和构造。
●认识心脏的形状。
●教师课件展示心脏的结构学生认识心脏是由发达的心肌构成,内部分为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
3、指导学生认识心脏的作用。
●让我们来听一听心脏的声音吧,把耳朵贴近同位的心脏位置,静静的感受心脏的声音和节奏,听完后,看哪个同学准确地把它描述出来。
教师:(出示课件)共同感受一心脏的跳动。
●实验研究心脏的收缩和舒张。
教师提问,发出这种声音的心脏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学生通过模拟实验感受心脏的作用。
介绍实验器材:这是一个输液器,把输液器的一端放到红色的水中,红色的水模拟血液。
青岛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心脏和血管》教案及教学反思范文

青岛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心脏和血管》教案及教学反思范文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心脏的位置、形态和功能。
2.让学生掌握血管的种类和功能。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心脏的位置、形态和功能;血管的种类和功能。
2.教学难点: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人体最重要的器官是什么吗?生:心脏。
师:没错,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心脏和血管。
2.学习心脏的位置和形态(1)引导学生观察心脏模型,说出心脏的位置和形态。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个心脏模型,告诉我心脏在人体的哪个位置?生:心脏在胸腔的中央,稍偏左。
师:心脏的形状像什么?生:心脏的形状像桃子。
(2)讲解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师:心脏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分别是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和左心室。
心脏的功能是泵血,将血液输送到全身各个部位。
3.学习血管的种类和功能(1)引导学生观察血管模型,说出血管的种类和功能。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个血管模型,你能分辨出几种血管?生:我能分辨出三种血管,分别是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师:很好,现在请同学们说说这三种血管的功能。
生:动脉负责将心脏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个部位,静脉负责将全身各个部位的血液输送回心脏,毛细血管负责进行物质交换。
(2)讲解血管的特点。
师:动脉壁厚,弹性好,压力大;静脉壁薄,弹性差,压力小;毛细血管壁最薄,只有一层细胞组成,有利于物质交换。
4.实验活动(1)分组讨论:如何证明血管的功能?(2)每组设计一个实验方案。
(3)教师指导实验操作,观察实验结果。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心脏的位置、形态和功能,以及血管的种类和功能。
请大家谈谈自己的收获。
生1:我学会了心脏的位置和形态。
生2:我了解了血管的种类和功能。
生3:我知道了心脏和血管的重要性。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模型、讲解、实验活动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了解了心脏的位置、形态和功能,以及血管的种类和功能。
五年级科学下册PPT课件(青岛版)3.心脏和血管-PPT

左心房
房室瓣
心脏的结构
一、心壁 主要由心肌构成,心室 壁比心房壁厚,左心室 壁比右心室壁厚。 二、四个腔 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 右心室
血
管
动脉
静脉
毛细血管
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血 管的名称是根据它输送血液的方向来确定 的。
动脉: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 体各部分去的血管。
动脉
静脉
毛细血管
厚 较小
静脉
薄 较大
毛细血管
最薄 极小
管内血流速度 分布
快
慢
最慢 分布在全 身各处
分布在 分布在 身体较 身体较 深部位 浅部位
资料卡
心脏总是在规律地收缩和舒张。 收缩时,把血液压入动脉血管;舒 张时,让血液从静脉血管流回心脏, 推动全身的血液不停地流动。心脏 每收缩和舒张一次,我们就说心跳 一次。
v
青岛版五年级下册科学
3.心脏和血管
血液循环系统是由心脏和血管 组成的遍布全身的管道系统
心
脏
心脏的位置
位于胸腔的中 部,偏左下方, 在两肺之间。
心脏的形状
形状像 一个倒置的 梨,大小跟 本人的拳头 差不多,心 尖向左前方。
心脏前面观
心脏的结构
上腔静脉 肺动脉 动脉瓣 右心房 房室瓣 右心室 下腔静脉 左心室 主动脉 肺静脉
血液把肠吸收的养料和肺吸收 的氧气运送到全身各处,又把全身 各处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 交给呼吸器官、排泄器官排出体外。
心率:心脏在单位时间内跳 动的次数叫心率
心率随年龄、性别和健康状况而 不同。成年人的心率平均为75次每 分钟,正常变动范围一般为60到100 次每分钟。 心率低于60次每分钟的,叫做心动 过缓(运动员除外),高于100次每 分钟的,叫做心动过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