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料皇榜中状元》课件

合集下载

谁料皇榜中状元-西南师大版九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谁料皇榜中状元-西南师大版九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谁料皇榜中状元-西南师大版九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教学背景本教案适用于西南师大版九年级音乐下册,主要涉及音乐史和音乐欣赏方面的内容,通过介绍中国古代科举及状元出现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理解古代科举制度的优缺点和历史意义,同时教授状元及“谁料”的演唱技巧,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的欣赏能力。

二、教学目标1.掌握科举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2.理解科举制度的优缺点和历史意义。

3.了解状元的含义和来源。

4.学习演唱中国传统歌曲“谁料”。

5.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的认识和理解。

三、教学内容3.1 课前预习1.学生自主阅读《科举》,了解科举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2.学生了解《乐府诗集》中的《长歌行》,熟悉“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汉家烟尘在东北”,“今古奇观盡收眼底”,“舞榭歌台,风流人物,尽在此中求”的诗句。

3.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歌曲《谁料》,熟悉歌曲旋律和歌词。

3.2 课堂教学3.2.1 科举与状元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中国历史上的科举制度,讲解科举的历史背景、优缺点和历史意义。

2.教师讲解状元的含义和来源,介绍古代皇帝会赐给状元的奖励。

3.学生通过讨论和记录思路的方式,分享自己的理解和看法。

3.2.2 学习《谁料》1.教师播放歌曲《谁料》的录音,让学生听一遍,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情感。

2.教师逐字逐句讲解歌曲的歌词,指导学生正确理解歌词的含义。

3.教师分配角色,指导学生进行小组合唱。

4.教师反复演示及指导,引导学生掌握歌曲的演唱技巧和情感表达。

3.3 课后作业1.学生回顾本次课程的学习内容,填写学习笔记并进行自我总结。

2.学生在家练习《谁料》的演唱,准备下次课的合唱表演。

四、教学评价1.课堂讨论的效果:通过小组讨论和互动的方式,学生之间的互相启发和交流,让学生更深入的理解了科举制度、状元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2.合唱演唱的效果:本次课程通过演唱《谁料》的方式,让学生体验中国传统音乐的魅力,从而培养他们对中国传统音乐的欣赏能力。

谁料皇榜中状元教案设计

谁料皇榜中状元教案设计

黄梅戏《女驸马》选段---《谁料皇榜中状元》教案教学目标:1、学习用自然流畅的声音演唱黄梅戏选段,能够用简单的、经过提炼的动作进行戏曲唱段表演并能尝试有个性的创造性活动。

通过分角色表演,学生的集体合作意识得以增强。

2、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对黄梅戏这一地方剧种产生兴趣,能专注地听赏黄梅戏选段。

对黄梅戏的发展历史和流传地域等知识产生探求的欲望,在听、赏、唱、演等音乐活动中获得积极、愉悦的情感体验。

3、感悟江淮地区蕴藏着丰富的民族音乐文化遗产,民族自豪感进一步增强。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感受黄梅戏鲜明丰富的地方色彩。

难点:较逼真地模仿《女驸马》选段的唱腔特点,了解戏曲知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一)感受黄梅戏:师:“老师给同学们听一段戏曲音乐,请你们听后说说,它属于什么剧种?叫什么名字?注意它采用了怎样的演唱形式?可以跟随其轻声哼唱旋律。

(老师放PPT)生:黄梅戏,天仙配选段《夫妻双双大家还》,演唱形式:对唱。

师:同学们回答的很对,是黄梅戏,看来大家对黄梅戏还是有一定了解的。

今天,我们将更进一步深入地了解黄梅戏。

(二)了解黄梅戏师:我们中华民族5000年的漫长历史,有着非常丰富的文化底蕴。

仅就江淮地区的传统戏剧来说就有好多种。

这其中,黄梅戏就是具有代表性的剧种之一。

你们对黄梅戏有多少了解呢?”1、让学生交流自己收集有关黄梅戏的资料。

2、师生共同研究黄梅戏:(展示PPT)黄梅戏因其唱腔起源于湖北省黄梅县,原名“黄梅调”或“采茶戏”,流行于安徽、湖北、江苏等地。

后来在安徽安庆地区发展壮大并用安庆地区的方言演唱,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就形成了今天的黄梅戏。

代表作:《女驸马》《天仙配》《打猪草》等。

今天我们大家一起来学习女驸马选段《谁料皇榜中状元》。

二、新课学习1、学生交流《女驸马》剧情。

2、听著名黄梅戏演唱家严凤英演唱的黄梅戏。

问:思考,冯素珍演唱时的心情?3、老师范唱黄梅戏(PPT)师提醒:戏迷都是怎么样听戏的啊?你们也来当回小戏迷,摇头晃脑、指手画脚的来听一听,并随其模唱旋律。

谁料皇榜中状元

谁料皇榜中状元

中国五大戏曲剧种的有:
京剧、豫剧、评剧、越剧、黄梅戏。
评 剧
名戏欣赏
黄 梅 戏
【谁料皇榜中状元】
下课,同学们再见!
曲以独特的民族风格来表现中国人的生活世界,反映着中华民族的思想情感
和艺术追求,具有鲜明的中国民族特色。被称为中国五大戏曲剧种的有:京 剧、豫剧、评剧、越剧、黄梅戏。
评 剧
名戏欣赏
黄 梅 戏
【谁料皇榜中状元】
黄梅戏是一个年轻而富有生命力的剧种,
原名黄梅调、采茶戏,源于湖北黄梅县一带
的采茶歌。黄梅戏的曲调质朴、优美、甜润, 曲调间转调自然、且又甜美流畅、易学易记、 朗朗上口。由于贴近生活、贴近普通老百姓 的思想感情,生活真实感强,它的时代性和 艺术生命力也就更突出,深受普通人民喜爱。
名段学唱
黄 梅 戏
帽插宫花好哇 好新鲜哪
我考状元不为 把名显
我考状元不为 做高官
我也曾赴过 琼林宴 我也曾打马 御街前
为了多情的李公子 夫妻恩爱花好 月儿圆哪
名段学唱
黄 梅 戏
《女驸马》选段 谁料皇榜中状元
观看视频,模仿一个你最喜欢的动作
名戏欣赏
黄 梅 戏
【天仙配】
ZHONG GUO XI QU
欣赏影片
剧情梗慨
教师示范表演
名段学唱
黄 梅 戏
《女驸马》选段 谁料皇榜中状元
1、哪些字的发音与普通话发音不同? 2、哪句印象最深刻?
名段学唱
黄 梅 戏
《女驸马》选段 谁料皇榜中状元
1、女驸马故事简介
《女驸马》选段
名段学唱
Hale Waihona Puke 黄 梅 戏《女驸马》选段
(女) 为救李郎离 家园 谁料皇榜 中状元 中状元着红袍 人人夸我潘安貌 原来纱帽罩哇 罩婵娟哪

谁料皇榜中状元说课稿

谁料皇榜中状元说课稿

《谁料皇榜中状元》说课稿一、说教材:《谁料皇榜中状元》是人音版第15册第七单元《黄梅花开》中的一首学唱曲目,是整个单元中第一首黄梅戏。

《谁料皇榜中状元》是黄梅戏传统剧目《女驸马》中的著名唱段。

这一唱段妇孺皆知,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全曲用黄梅采茶调曲调谱写而成,唱段为分节歌的结构形式,规整、简洁、紧凑,仅仅八度的音域适合学生演唱。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和我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从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出发,我将本课的目标定为以下三个:1、学习用自然流畅的声音演唱黄梅戏选段,能够用简单的、经过提炼的动作进行戏曲唱段表演并能尝试有个性的创造性活动。

2、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对黄梅戏这一地方剧种产生兴趣,能欣赏黄梅戏选段。

感受地方戏的特点,在欣赏、演唱等音乐活动中获得积极、愉悦的情感体验。

3、感悟江淮地区蕴藏的丰富的民族音乐文化遗产,民族自豪感进一步增强。

三、说教学重、难点:重点:感受黄梅戏鲜明丰富的地方色彩。

难点:较逼真地模仿《女驸马》的唱腔特点,以及黄梅曲调和地方语言咬字的准确表现。

三、说学情:初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初步的音乐审美感知能力,对音乐的学习大多建立在兴趣的基础上。

四、说教法:根据中学生年龄特征,我采用了情景创设法,合作探讨法,启发教学法和尝试教学法等,在教学中把教法和学法联系起来。

不仅让学生学会,而且让学生会学。

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实行四多:即多听,多想,多讨论,多创作,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活跃学生的思维能力,加深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使学生更准确的表现和感受作品的内容及情感。

同时,又让学生意识到学习过程是自己实践的,学习任务的完成是自己尝试的结果,学习活动是充满探索性的创造活动。

真正体现"快乐音乐"的宗旨。

五、说学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能主动积极的学习,方法是很重要的。

根据大纲要求及教材内容,我在学习指导时围绕学习目标,主要通过看、听、唱等要素,让学生去感知黄梅戏的吟唱形式及艺术特色的表现。

《谁料皇榜中状元》教案

《谁料皇榜中状元》教案

《女驸马》—《谁料皇榜中状元》教案黄梅戏《女驸马》选段——《谁料皇榜中状元》教案教学内容:戏曲:黄梅戏《女驸马》选段《谁料皇榜中状元》教学目标:1、学习用自然流畅的声音演唱黄梅戏选段《谁料皇榜中状元》,能够用简单的动作进行戏曲表演,并尝试有个性的创造性活动。

2、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对黄梅戏这一地方剧种产生兴趣,在听赏、表演等音乐活动中获得积极、愉悦的情感体验。

3、感悟祖国丰富的民族音乐文化遗产,进一步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1、感受黄梅戏鲜明丰富的地方色彩。

2、能用优美委婉的声音演唱选段《谁料皇榜中状元》,创编简单的动作来表演戏曲。

教学难点:较逼真地模仿黄梅戏《谁料皇榜中状元》的唱腔特点。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师演唱歌曲《故乡是北京》,这首歌曲具有哪种艺术的鲜明特点?(戏曲)那么,同学们知道中国的五大剧种是什么吗?(出示幻灯片)中国的五大戏种:京剧、豫剧、越剧、评剧和黄梅戏。

2、教师清唱《天仙配》选段前两乐句,教师反串男女角色演唱。

(带动作边唱边演)同学们来思考一下,老师唱的是哪个剧种?生:黄梅戏。

师: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黄梅戏的舞台,感受黄梅戏的独特魅力……二、讲授新课1、教师介绍黄梅戏:(出示幻灯片)a黄梅戏,旧称黄梅调或采茶戏。

它发源于湖北、安徽、江西三省交界处黄梅多云山,其最初形式是湖北黄梅一带的采茶歌。

黄梅戏用安庆语言念唱;b它的主要伴奏乐器是高胡;c唱腔淳朴流畅,委婉动听,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d黄梅戏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有《天仙配》《女驸马》《打猪草》等。

e 具有代表性的表演艺术家:严凤英、韩再芬。

2、新歌教学(1)、剧情介绍《女驸马》师以讲故事的情节叙述剧情(2)、揭示课题,欣赏黄梅戏《谁料皇榜中状元》,感受音乐情绪,节奏特点等。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黄梅戏《女驸马》的经典选段《谁料皇榜中状元》。

请同学们先欣赏著名表演艺术家严凤英老师的范唱《谁料皇榜中状元》,仔细听唱段有哪些字的读音和平时普通话的读音有什么不同(3)、唱前准备:a发声练习;yi yab随老师读前两段歌词,强调与普通话读音不同的字。

梨园春秋ppt16

梨园春秋ppt16

的传统。
(3)艺术手段:综合运用_______________等艺术手段。
(4)渲染气氛:用
控制节奏。
5.影响:
(1)将中国戏曲推向新高峰,被誉为“_____”。
(2)在人类文化艺术殿堂上放射奇光异彩。
京剧之美
京剧的四大行当

须生(老生):即中年以上的剧中 人,口戴胡子(髯口),因性格与身份 的不同,可分为安工老生或称唱工老 生(如扮演帝王、官僚、文人等) 。
①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
元杂剧有哪些代表 人物及代表作?
②其中用演员虚拟动作表现剧 中时空场景更替的手法,形成了 中国戏曲时空自由和以象征虚拟 动作表意的特殊传统。
关 一个弱小无助的寡
汉 妇在流氓恶棍的坑害下
卿 《 窦
被诬为“药死公公”而 斩首示众的故事,它反
娥 映了昏官的贪赃枉法,
冤 当时社会的不公正性。
【要点归纳】学案导学P22 NO.2知识大迁移 影响中国古代戏曲艺术产生和发展的因素
1.政治、宗教因素: (1)原始时代戏曲的起源——“傩戏”带有巫术色彩。 (2)先秦至唐代,“傩仪”成为国家祭祀和礼仪制度的重 要组成部分,举行活动时载歌载舞。 (3)政治黑暗是元杂剧的创作素材,元朝轻视知识分子的 政策,使仕途无门的文人专注于戏剧创作。 (4)京剧产生的标志:徽班进京,为乾隆皇帝祝寿。
古代戏曲的成熟--元杂剧
①城市经济的繁荣发达,市民阶 层壮大。
②元代多年不行科举,士子无其
(1)背景:
他出路,文人地位低下,仕途碰
壁的文人将一腔才情宣泄在戏剧
创作中 。
③统治黑暗,社会矛盾尖锐
(2)特点
将诗词、歌唱、对白、音乐、舞蹈等多种表演形式结合起 来,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角色配合。

谁料皇榜中状元教案

谁料皇榜中状元教案

谁料皇榜中状元教案教学年级:八年级教学内容:戏曲《谁料皇榜中状元》教学目标:1、学习用自然流畅的声音延长黄梅戏选段,能够用简单的、经过提炼的动作进行戏曲唱段的表演。

通过分角色表演,增强学生合作意识。

2、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对黄梅戏这一地方剧种产生兴趣,初步了解黄梅戏的发展历史及流传地域,在听、赏、唱、演等音乐活动中获得积极愉悦的情感体验。

3、感受江淮地区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感受黄梅戏鲜明丰富的地方色彩对其产生兴趣。

教学难点:较逼真的模仿《女驸马》选段的唱腔特点,了解戏曲知识。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教学过程:一、欣赏导入:播放黄梅戏《天仙配》选段——《满工对唱》,引出黄梅戏师:请同学们欣赏一段旋律,仔细聆听,说一说你能从中联想到我国那种戏曲艺术,请学生回答——黄梅戏【板书】二、新课教授1、简介黄梅戏黄梅戏已有两百多年历史,源于清朝乾隆年间皖、鄂、贛三省相邻地区的民间歌舞和田间小戏,后逐步发展成为现在的黄梅戏,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用谈话的方式让大家畅谈记忆中的经典黄梅戏曲目引出《女驸马》。

3、简介《女驸马》剧情,让学生初步感知剧情内容。

4、初听《谁料皇榜中状元》a、听音乐感受情绪;b、引出角色演员严凤英,并介绍。

5、复听《谁料皇榜中状元》a、熟悉谱例和旋律;b、进一步体会人物情感c、了解伴奏乐器三、了解黄梅戏的唱腔、语言及“做工”1、展示课前学生收集的资料,共同交流黄梅戏的唱腔,语言及“做工”。

2、老师范唱《谁料皇榜中状元》。

3、师生共同模仿戏剧表演中的动作,简介“拱手”“山膀”及“托按掌”在戏曲表演时所代表的意义。

4、师生带动作入旋律中表演,先哼唱,再填词。

5、结合所学知识,分角色表演。

四、课堂小结:黄梅戏以其美妙动听的曲调和唱腔以及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深受国内外戏迷的喜爱,作为安徽人我们更应该传承与弘扬黄梅戏戏曲艺术,希望大家课下搜集更多的黄梅戏经典曲目,进一步了解黄梅戏。

八年级音乐上册第五单元对花教案湘艺版.docx

八年级音乐上册第五单元对花教案湘艺版.docx

对花1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黄梅戏的起源、代表作、表演艺术家及其风格特点。

2、学习演唱黄梅戏选段,积极参与黄梅戏的表演,培养学生对黄梅戏的感受能力,丰富其艺术体验。

3、让学生在欣赏黄梅戏的过程中获得积极、愉悦的情感体验,让学生感受黄梅戏的特点,提高学生对黄梅戏的鉴赏能力,激发学生热爱戏曲音乐的感情。

2学情分析当代中学生对戏剧普遍都不感兴趣。

他们所热衷的是一些节奏欢快的流行歌曲。

因此,提高学生对这堂戏剧表演课的学习兴趣是很重要的。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感受黄梅戏鲜明丰富的地方色彩及其特点。

2、学唱黄梅戏《女驸马》选段《谁料皇榜中状元》。

教学难点:1、通过听赏、演唱等让学生了解黄梅戏的风格特点。

2、把握黄梅戏歌唱特点,准确、有韵味地演唱戏曲。

4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一、复习旧知识,导入新课1、课前播放《唱脸谱》。

2、师生互问好。

活动2【导入】教师提问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戏剧的有关知识。

其屮我还给同学们介绍了我国国粹一一京剧的有关知识。

京剧起源与安徽,那么除京剧外,中国五大著名剧种中,还有一个剧种它虽不是起源于安徽,但却成长、发展于安徽的,那么它是哪一剧种呢?活动3【导入】学生回答黄梅戏活动4【讲授】新课教学出示课题:《艺苑撷英一一走进黄梅戏》1、教师请男女两位学生演唱《天仙配》选段《夫妻双双把家还》,其他学生认真听赏。

2、黄梅戏有关知识介绍(1)黄梅戏的起源:黄梅戏心称黄梅调,源于湖北黄梅一带的采花歌。

流行于安徽及江西、湖北部分地区,是安徽的地方大戏,也是我国五大戏种之一。

(2)黄梅戏的著名剧目有:《天仙配》、《女驸马》、《打猪草》等。

(3)黄梅戏著名表演艺术家简介:①严凤英严凤英(1930——1968)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一生对于黄梅戏的发展和提高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她的音色优美,唱腔亮丽沙甜,委婉动听,韵味浓郁。

吸收了京剧、越剧、评弹、评剧、民歌等唱腔Z长,将他们融会贯通,自成一家,誉为“严派”,广为流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由安徽省第二届戏曲汇演安庆地区代表团安徽省黄梅戏剧团编剧,
刘琼导演,严凤英、王少舫、田玉莲、陈文明等联袂主演的戏曲
电影。 • 故事讲述了冯素贞与李兆廷自幼相爱,婚后由于家境败落,继母 逼退婚。素贞被迫进京应试,中状元,被招驸马,洞房之夜实情 相告与公主,帝赦免之罪,冯李终成眷属。
再见!
• 2006年5月20日,黄梅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分布地以安庆为中心,遍及中国。
黄梅戏的角色行当体制是在“二小戏”、“三小戏”的基础上发展
起来的,包括正旦、正生、小旦、小生、花旦、小丑、老旦、老生、 花脸、刀马旦、武二花等行。虽有分工,但并无严格限制,演员常
可兼扮他行。黄梅戏的表演载歌载舞,质朴细致,真实活泼,富有
生活气息,以崇尚情感体验著称,具有清新自然、优美流畅的艺术 风格。黄梅戏中有许多为人熟知的优秀剧目,而以《天仙配》、 《女驸马》、《牛郎织女》、《夫妻观灯》、《打猪草》、《纺棉 纱》等最具代表性。
黄梅戏唱腔有三种形式:主腔花腔、三腔(“彩腔”、“仙腔”、 “阴司腔”三种腔体的统称)。
《女驸马》
《谁料皇榜中状元》
黄梅戏
• 黄梅戏,旧称黄梅调或采茶戏,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一。也是与徽剧、庐剧、 泗州戏并列的安徽四大优秀剧种之一。 • 黄梅戏源于湖北、安徽、江西三省交界处黄梅一带的采茶调。清末传入毗邻 的安徽省怀宁县等地区,与当地民间艺术结合,并用安庆方言歌唱和念白, 逐渐发展为一个新生的戏曲剧种。一度被称为“怀腔”、“皖剧”。 • 黄梅戏唱腔淳朴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表演质朴细致, 以真实活泼著称。成为演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