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七:帧中继配置实验

合集下载

帧中继配置

帧中继配置

一、实验拓扑图如下:配置如下://Router0的配置Router0(config)#inter se 2/0Router0(config-if)#encap frame-relay //封装帧中继协议Router0(config-if)#%LINEPROTO-5-UPDOWN: Line protocol on Interface Serial2/0, changed state to upRouter0(config-if)#bandwidth 64 //设置带宽,必须设置Router0(config-if)#frame-relay map ip 192.168.10.2 102 broadcast //建立映射,ip和虚电路的映射Router0(config-if)#frame-relay lmi-type cisco //lmi本地管理接口,类型有cisco,ansi,q933a。

注意必须与对应的服务提供商的接口一致,也就是与云端对接口类型一致Router0(config-if)#ip ospf network broadcast //在帧中继上使用ospf 协议的一种方法,开启广播。

Rip不用设置,直接就能使用。

Router0(config-if)#exitRouter0(config)#router ospf 1Router0(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20.0 0.0.0.255 area 0Router0(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10.0 0.0.0.255 area 0Router0(config-router)#exit//Router1的配置Router1(config)#interface se 2/0Router1(config-if)#encap frame-relayRouter1(config-if)#%LINEPROTO-5-UPDOWN: Line protocol on Interface Serial2/0, changed state to upRouter1(config-if)#bandwidth 64Router1(config-if)#frame-relay map ip 192.168.10.1 201 broadcast Router1(config-if)#frame-relay lmi-type ansiRouter1(config-if)#%LINEPROTO-5-UPDOWN: Line protocol on Interface Serial2/0, changed state to downRouter1(config-if)#ip ospf p 0 //必须设这权限,让一个路由器成为DRRouter1(config-if)#ip ospf network broadcastRouter1(config-if)#exitRouter1(config)#router ospf 1Router1(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10.0 0.0.0.255 area 0 Router1(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40.0 0.0.0.255 area 0 Router1(config-router)#exit//云端的配置选择se0口;DLCI编号:输入102,Name :输入1->2,点击添加Se1类似。

帧中继

帧中继

基本的帧中继配置实验1完成了对帧中继交换机的配置,为本实验提供了帧中继的链路环境。

本实验将针对连接在帧中继线路上的路由器进行设置,以实现端到端的连通性。

在实际的网络项目中,我们并不调试帧申继交换机,而是调试连在帧中继线路两端的路由器。

本实验所完成的就是这样的任务。

1.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读者可以掌握以下技能:●配置帧中继实现网络互连;●查看帧中继pvc信息;●监测帧中继相关信息。

2.设备需求本实验需要以下设备:●实验中配置好的帧中继交换机;●2台路由器,要求最少具有1个串行接口和1个以太网接口;●2条DCE电缆,2条DTE电缆;●1台终端服务器,如Cisco 2509路由器,及用于反向Telnet的相应电缆;●台带有超级终端程序的PC机,以及Console电缆及转接器。

3.拓扑结构及配置说明本实验的拓扑如图8-4所示。

在"帧中继云"的位置,实际放置的是实验1中配置好的帧中继交换机,使用全网状的拓扑。

使用帧中继交换机的S1和S2接口分别用一组DCE。

DTE电缆与R1和R2实现连接。

实验中,以太网接口不需要连接任何设备。

网段划分和IP地址分配如图8-4中的标注。

本实验通过对帧中继的配置实现R1的E0网段到R2的E0网段的连通性。

4.实验配置及监测结果第1步:配置基本的帧中继连接连接好所有设备并给各设备加电后,开始进行实验。

这一步完成对于两台路由器S0接口的帧中继参数的配置,同时也配置E0接口。

配置清单8-4记录了帧中继的基本配置。

配置清单8-4 配置基本的帧中继连接第1段:配置R1路由器R1#conft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 End with CNTL/Z.R1(config)#int eOR1(config-if)#ip addr 192.1.1.1255.255.255.0R1(config-if)#no keepaR1(config-if)#no shutR1(config-if)#int sOR1(config-if)#ip addr 172,16.1.1255.255.255.0R1(config-if)#encap frame-relayR1(config-if)#no shutR1(config-if)#no frame-relay inverse-arpR1(config-if)#frame map ip 172.16.1.2 102 ciscoR1(config-if)#第2段:配置R2路由器Term_Server#2[Resuming connection 2 to R2 ...]Router>enRouter#conf t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 End with CNTL/Z.Router(config)#hostn R2R2(config)#int eOR2(config-if)#ip addr 192.168.2.1255.255.255.0R2(config-if)#no shR2(config-if)#no keepaR2(config-if)#int sOR2(config-if)#ip addr 172.16.1.2 255.255.255.0R2(config-if)#encap frame-relayR2(config-if)#no shutR2(config-if)#no frame-relay inverse-arpR2(config-if)#frame map ip 172.16.1.1 201 CiscoR2(config-if)#(1)对于E0接口的配置,应注意使用no keepalive命令,因为它没有连接任何设备。

帧中继实验配置

帧中继实验配置

实验七:帧中继配置实验目的:掌握帧中继基本概念、DLCI含义、LMI作用、静态和动态映射区别掌握帧中继基本配置:如接口封装、DLCI配置、LMI配置等能够对帧中继进行基本故障排除实验要求:1)帧中继拓扑与地址规划;2)帧中继基本配置和帧中继网云配置(如帧中继交换表配置)3)ospf配置4)验证帧中继配置并给出配置清单实验拓扑如下:实验设备(环境、软件)本部分主要是阐述本实验用的实验设备、软件及其数量和要求。

实验设计到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帧中继概述:是由国际电信联盟通信标准化组和美国国家标准化协会制定的一种标准。

它定义在公共数据网络上发送数据的过程。

它是一种面向连接的数据链路技术,为提供高性能和高效率数据传输进行了技术简化,它靠高层协议进行差错校正,并充分利用了当今光纤和数字网络技术。

帧中继的作用:帧使用DLCI进行标识,它工作在第二层;帧中继的优点在于它的低开销。

帧中继在带宽方面没有限制,它可以提供较高的带宽。

典型速率56K-2M/s内。

DLCI含义:DLCI即数据链路连接标识,帧中继协议是一种统计复用的协议,它在单一物理传输线路上能够提供多条虚电路。

每条虚电路都是用DLCI(Data Link Connection Identifier)来标识。

虚电路是面向连接的,它将用户数据帧按顺序传送至目的地。

从建立虚电路的方式的不同,将帧中继虚电路分为两种类型:永久虚电路(PVC)和交换虚电路(SVC)。

永久虚电路是指给用户提供固定的虚电路。

这种虚电路是通过人工设定产生的,如果没有人为取消它,它是一直存在的。

交换虚电路是指通过协议自动分配的虚电路,当本地设备需要与远端设备建立连接时,它首先向帧中继交换机发出“建立虚电路请求”报文,帧中继交换机如果接受该请求,就为他分配一虚电路。

在通信结束后,该虚电路可以被本地设备或交换机取消。

这种虚电路的创建/删除不需要人工操作。

LMI的作用:LMI即本地管理接口,它是一种存活机制,他提供路由器和帧中继交换机之间的帧中继连接的状态信息。

帧中继配置(点到点)

帧中继配置(点到点)

帧中继是ISP提供的一种广域网服务,是一种网络与数据终端设备(DTE)接口标准,多用于公司总部与分支机构互连。

帧中继的主要特点是:使用光纤作为传输介质,因此误码率极低,能实现近似无差错传输,减少了进行差错校验的开销,提高了网络的吞吐量;帧中继是一种宽带分组交换,使用复用技术时,其传输速率可高达44.6Mbps。

但是,帧中继不适合于传输诸如话音、电视等实时信息,它仅限于传输数据。

下面我们开始试验,试验拓扑如下试验环境分析:在上图环境中A路由器代表公司总部,A公司有两个分支机构,我们分别用路由器B、C表示试验目标:使用帧中继实现总部与分支机构互连帧中继的配置分为点对点子接口和多点子接口,在此我们将使用点对点子接口配置帧中继。

点对点网络就是每一个端口对应一个相应的站点,而一个公司有可能有多个分支,而路由器端口的数量有限,这是我们需要在一个物理端口上划分出多个子接口,每个子接口对应一个站点。

帧中继配置在路由器与分支相连的端口上,也就是广域网端口帧中继配置命令:①进入物理端口后不需要直接在端口上配置IP地址,如有IP地址可以在端口上使用(config-if)#no ip address②在物理端口(广域网端口)封装帧中继协议(config-if)#encap frame-relay③激活物理端口(config-if)#no shutdown④在物理端口上建立子接口,并指定接口类型(config-if)#interface 子接口point-to-point⑤给子接口配置IP地址和子网掩码(config-subif)#ip address IP地址子网掩码⑥给子接口配置DLCI值(config-subif)#frame-relay interface-dlci DLCI值⑦给子接口配置端口速率(config-sibif)#bandwidth 带宽DLCI值IP地址规划A:e0---192.168.10.1 B:e0---192.168.20.1 C:e0---192.168.30.1 s0.1--202.110.100.1 s0---202.110.100.2 s0---202.110.10 1.2s0.2--202.110.101.1一、配置A路由器A(config)#interface e0 进入局域网端口A(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10.1 255.255.255.0配置局域网I P和掩码A(config-if)#no shutdown激活局域网端口A(config-if)# interface s0 进入广域网端口A(config-if)#no ip address 删除广域网端口的IPA(config-if)#no shutdown 激活广域网A(config-if)#encap frame-relay封装帧中继协议A(config-if)#interface s0.1 point-to-point 在物理端口上建立子接口S0.1,指定端口类型A(config-subif)#ip address 202.110.100.1 255.255.255.0给子接口配置IP和掩码A(config-subif)#frame-relay interface-dlci 102 给S0.1子接口封装DLCIA(config-subif)#bandwidth 64给S0.1子接口配置A(config-subif)#interface s0.2 point-to-point 建立子接口S0.2,并指定子接口类型A(config-subif)#ip address 202.110.101.1 255.255.255.0 给子接口S0.2配置IP和掩码A(config-subif)#frame-relay interface-dlci 103给S0.2子接口封装DLCIA(config-subif)#bandwidth 64 给S0.2子接口配置端口速率A(config-subif)#exit 退出子接口A(config)#router eigrp 100 配置路由,协议为EIGRPA(config-router)#net 192.168.10.0A(config-router)#net 202.110.100.0A(config-router)#net 202.110.101.0二、配置B路由器B路由器上有两个端口,一个是局域网端口E0,一个是广域网端口S0,S0为连接A路由器的S0.1端口,不需要配置子接口,只需要配置IP地址然后封装帧中继协议即可B(config)#int e0B(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20.1 255.255.255.0B(config-if)#no shutdownB(config-if)#int s0B(config-if)#ip address 202.110.100.2 255.255.255.0B(config-if)#encap frame-relayB(config-if)#frame-relay interface-dlci 201B(config-if)#bandwidth 64B(config-if)#no shutB(config-if)#exitB(config)#router eigrp 100B(config-router)#net 192.168.20.0B(config-router)#net 202.110.100.0三、配置路由器CC路由器有两个端口,E0为局域网端口。

帧中继网络的配置

帧中继网络的配置

帧中继网络配置试验一在实验中,我们用路虫器当帧中继交换机使用,有的时候会出现Serial 口不足的情况,那么我就需要部署两台路由器,然后配置一条Tunnel链路把两台交换机连起来。

实验的拓扑图:R2上Tunnel链路的配置:R2(config)#int f1/0R2(config-if)#ip add 192.168.1.1 255.255.255.0R2(config-if)#no shR2(config-if)#int tunnel 0R2(config-if)#tunnel source fastEthernet 1/0R2(config-if)#tunnel destination 192.168.1.2R2(config-if)#exiR2(config)#exiR3上Tunnel链路的配置:R3上Tunnel链路的配置和R2几乎一样,指定一个source端口和一个destination 的 IP。

R2上的配置:R2(config)#frame-relay switchingR2(config)#int s0/0R2(config-if)#no shR2(config-if)#en frR2(config-if)#frame-relay intf-type dceR2(config-if)#fram rout 104 int tun 0 100R2(config-if)#fram route 105 int tun 0 101R2(config-if)#endR3上的配置:R1上的配置:R1(config)#int s0/0R1(config-if)#en frR1(config-if)#frame-relay inverse-arpR1(config-if)#ip add 10.0.0.1 255.255.255.0R1(config-if)#endR4和R5上的配置和R1类似,只是IP地址不一样而已。

实验70 帧中继上点对点的RIP 配置

实验70 帧中继上点对点的RIP 配置

实验七十帧中继上点对点的RIP 配置一、实验目的1):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帧中继上点对点RIP配置,让我们对帧中继的工作原理有更深的认识。

2):掌握本试验的配置方法,对它在网络上的应用有更深的了解。

二、实验要求:1):知道什么是帧中继2):简述帧中继的工作过程三、实验内容:帧中继上点对点RIP配置让它们相互都能PING通。

四、实验步骤:实验拓朴:1).FR的配置FR(config)#frame-relay switchingFR(config)#int s0/0FR(config-if)#encapsulation frame-relayFR(config-if)#frame-relay intf-type dceFR(config-if)#clock rate 64000FR(config-if)#no shFR(config-if)#frame-relay route 102 int s0/1 201FR(config-if)#frame-relay route 103 int s0/2 301FR(config)#int s0/1FR(config-if)#encapsulation frame-relayFR(config-if)#frame-relay intf-type dceFR(config-if)#clock rate 64000FR(config-if)#no shFR(config-if)#frame-relay route 201 int s0/0 102FR(config-if)#int s0/2FR(config-if)#encapsulation frame-relayFR(config-if)#frame-relay intf-type dceFR(config-if)#clock rate 64000FR(config-if)#no shFR(config-if)#frame-relay route 301 int s0/0 1032).R1的配置R1(config)#int s0/0R1(config-if)#encapsulation frame-relayR1(config)#int s0/0.1 multipointR1(config-subif)#ip add 200.178.1.1 255.255.255.0 R1(config-subif)#frame-relay interface-dlci 102 R1(config-subif)#no shR1(config)#int s0/0.2 multipointR1(config-subif)#ip add 200.178.2.1 255.255.255.0 R1(config-subif)#frame-relay interface-dlci 103 R1(config-subif)#no shR1(config)#int lo0R1(config-if)#ip add 1.1.1.1 255.255.255.0R1(config)#router ripR1(config)#net 1.1.1.0R1(config)#net 200.178.1.0R1(config)#net 200.178.2.03).R2的配置R2(config)#int s0/1R2(config-if)#encapsulation frame-relay R2(config)#int s0/1.1 multipointR2(config-subif)#ip add 200.178.1.2 255.255.255.0 R2(config-subif)#frame-relay interface-dlci 201 R2(config-subif)#no shR2(config)#int lo0R2(config-if)#ip add 2.2.2.2 255.255.255.0R2(config)#router ripR2(config)#net 2.2.2.0R2(config)#net 200.178.1.04).R3的配置R3(config)#int s0/3R3(config-if)#encapsulation frame-relayR3(config)#int s0/2.1 multipointR3(config-subif)#ip add 200.178.2.2 255.255.255.0R3(config-subif)#frame-relay interface-dlci 301R3(config-subif)#no shR3(config)#int lo0R3(config-if)#ip add 3.3.3.3 255.255.255.0R3(config)#router ripR3(config)#net 3.3.3.0R3(config)#net 200.178.2.05).验证FR#sh frame-relay routeInput Intf Input Dlci Output Intf Output Dlci StatusSerial0/0 102 Serial0/1 201 activeSerial0/0 103 Serial0/2 301 activeSerial0/1 201 Serial0/0 102 activeSerial0/2 301 Serial0/0 103 active可以看出都已经处已激活状态了。

帧中继配置

帧中继配置
路由器B:
B(config)#router ospf 1
B(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1.20.0.0.255 area 0
路由器C:
C(config)#router ospf 1
C(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1.00.0.0.255 area 0
B(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1.2 255.255.255.0
B(config-if)#no shutdown
路由器C:
Router(config)#hostname C
C(config)#interface Serial2/0
C(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1.3 255.255.255.0
A(config)#interface Serial2/0
A(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1.1 255.255.255.0
A(config-if)#no shutdown
路由器B:
Router(config)#hostname B
B(config)#interface Serial2/0
三、实验拓扑
四、实验设备(环境、软件)
思科路由器三台
网线若干
网云
帧中继配置技术
五、实验设计到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帧中继:
帧中继技术是在开放系统互连(OSI)网络模型的第二层(链路层)上以帧的形式用简化的方法传送和交换数据单元的一种数字交换技术。
帧中继技术是在分组技术充分发展,数字与光纤传输线路逐渐替代已有的模拟线路,用户终端日益智能化的条件下诞生并发展起来的。

帧中继配置及帧中继上的RIP实验

帧中继配置及帧中继上的RIP实验

28帧中继配置及帧中继上的RIP实验
实验目的:
1、理解帧中继交换表的工作原理;
2、理解PVC的概念;
3、用路由器充当帧中继交换机的配置;
4、帧中继的基本配置;
5、帧中继的动态映射;
6、帧中继的静态映射。

7、帧中继上路由协议运行的特殊性;
8、水平分割。

实验过程:
一、把路由器R2配置成帧中继交换机:
二、对R1、R3、R4的帧中继接口进行配置,并测试连通性:
对R3:
三、若要让R3与R4之间相互连通,则要静态写入frame-relay map:对R3:
测试一下R3与R4间链路的连通性:
查看R3与R4的frame-relay map:
四、在R1、R3、R4上配置RIP:
对R4:
测试一下链路的连通性:
五、因为接口封装了帧中继后水平分割会被自动关闭,把R1的水平分割重新打开,在各个
R4公告的路由后,不从帧中继口发送出来,导致R3没有接收到R4上公告的路由。

实验成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七:帧中继配置
⏹实验目的
1、掌握帧中继基本概念、DLCI含义、LMI作用、静态和动态映射
区别
2、掌握帧中继基本配置:如接口封装、DLCI配置、LMI配置等
3、能够对帧中继进行基本故障排除
⏹实验要求
1、帧中继拓扑与地址规划;
2、帧中继基本配置和帧中继网云配置(如帧中继交换表配置)
3、ospf配置
4、验证帧中继配置并给出配置清单
⏹实验拓扑(可选)
⏹实验设备(环境、软件)
本部分主要是阐述本实验用的实验设备、软件及其数量和要求。

⏹实验设计到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给出帧中继用途和概念;DLCI含义、LMI作用、映射等基本概念
⏹实验过程和主要步骤
1、绘制网络拓扑和地址规划情况
2、各个路由器的基本配置清单均是
3、单个路由器帧中继基本配置清单:如封装、ip、dlci、lmi A
B
C
4、网云交换表配置
5、验证三个路由器通信情况A
B
C
6、在各个路由器上配置ospf均为
7、验证配置情况
心得体会
思考题:如果B和C通信必须通过A,请问如何配置?尝试给出解决方案
通过本次实验学生最终获得的什么?如果出现问题,是什么问题?是怎么解决的?是通过什么方式、通过什么人来帮忙解决的?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