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美术上册 第7课《从二维到三维》课件2 人美版

合集下载

九年级美术上册 第7课《从二维到三维》课件1 人美版

九年级美术上册 第7课《从二维到三维》课件1 人美版
我们可以很容 易的知道它是 用平面拼接的 方法设计出的。
K12课件
23
六、课后拓展
K12课件
用平面拼接的方 法设计出的灯罩。
24
六、课后拓展
运用平面拼接设计出的商品包装盒,商品包装对于我们来 说再熟悉不过了。
K12课件
25
六、课后拓展
这件时装的设计很明显是来源于日本艺术家草间 弥生的绘画作品,运用解构重组的方法设计的。 再加上右图的南瓜雕塑作品,由此我们可以明白, 设计这种活动是灵活多变的。
K12课件
这件环境雕塑,借 鉴了中国传统荷包 的造型特点,运用 中心旋转方法设计 而成。高大的体量、 向上的气势和强烈 的色彩,充分体现 了我们国家欣欣向 荣、人民积极向上 的风貌。而传统概 念中寓意团圆、和 谐的圆形恰恰突出 了作品团结、和谐 的主题。
16
四、从二维到三维在创作实际中巧妙应用
K12课件
K12课件
26
六、课后拓展
运用折纸折叠法设计的箱包。
K12课件
27
六、课后拓展
K12课件
运用平面推拉法 设计出的公共座 椅。
28
六、课后拓展
运用平面推拉法设计出的豪华游艇。
K12课件
29
六、课后拓展
链接网站
K12课件
30
当然,设计制作方法是灵活的, 几种方式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 以组合使用。
K12课件
21
五、创作实践
作业要求:
1
2
3
以“翔”为主题,为大 连市第六十一中学设计 一件校园环境雕塑。
K12课件
22
六、课后拓展
“水立方” 2008年北京奥运主要的水上项目比赛场馆
二维与三维的 设计在生活中 应用广泛,这 是渗透在建筑 设计的一个典 型例子。

人美版美术九年级(上册)《从二维到三维》课件

人美版美术九年级(上册)《从二维到三维》课件

从二维到三维,我们从平面 的到立体的,在视觉上面给人 们不一样的冲击效果,比如从 剪纸
一些简单的步骤就能让纸 上面的图案像更真实的物 体一样体现出来。
这样的立体效果,又有哪 些材料能做成这些美丽的 东西呢?
这些美丽的图案设计都是从二维到立体 的产物,同学们赶紧尝试用纸来完成自 己心中的三维设计。
1908年,密斯成了自己的建筑风 格,那就是:纪律、秩序和形式。他认为在建筑中这就是真理。 美就是真理的光辉。1930—1933年他担任德国包豪斯学校校 长。1938年由于德国纳粹主义猖獗,密斯迁居美国,长期担 任著名学府伊利诺理工学院建筑系主任。他不但大胆改革学校 原有的教学大纲和教育体制,还积极参与实践,在融合芝加哥 学派的基础上创立了密斯学派。
第7课
从二维到三维
库卡波罗
外国设计大师及作品
• 路德维西·密斯·凡德罗
(1886年——1969年),20世纪中期世界上最著名的建筑大师 之一。
1886年,密斯出生于德国的亚琛古城,后入美国籍。他是 位个性非常鲜明的建筑大师。也是一位卓越的建筑教育家。
密斯虽然在建筑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早年却没有受过正 规的建筑教育。他只上过五年学,之后就跟父亲学习石工技术, 是后来在建筑事务所的实践活动使他走上了建筑的职业生涯。
课后任务: 制作立体贺卡送给同学, 朋友,家人或者老师。

2020人美版美术九年级上册第7课《从二维到三维》课件1

2020人美版美术九年级上册第7课《从二维到三维》课件1

四、从二维到三维在创作实际中巧妙应用
采用分割推拉法制作的舞者,整 体效果又发生了变化,纤细的线 条增加了它的运动与抽象感。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任何一个平 面,采用不同的设计方法,会呈 现出不同的空间形态,所以我们 要先确定好一个平面。
同样一个主题,采用的制作手法 不同,立体形态也会截然不同。
当然,设计制作方法是灵活的, 几种方式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 以组合使用。
微课程:从二维到三维的设计过程
这件枫叶解构作品,虽然还是由 平面组成,但我们已经把物象安排 在了空间里并做直线排列,增加了 它的透视关系,本质上完成了二维 到三维的转换。当然,解构与排列 形式很多,这需要我们要具有一双 发现的眼睛。
思考:我们面对一个二维形象,可以 创造出三维造型,现实中,我们可 以用什么材料把这个三维造型制作 出来?
注意:我们也可以用一种自由拼接的 创造方式,将二维的面组合成一个 不规则的三维造型。 在制作、装饰过程中,我们能尝 试使用折叠、嵌接、打孔、粘贴等 多种造型技巧,从而完成创意作品。
三、想一想:下面这些作品运用了哪种设计方法?
场景第二号(油画) 1921-1925 蒙德里安(荷兰)
构成·构成 现代 刘世彬
微课程:从二维到三维的设计过程
这件枫叶作品是以一个平面 围绕中轴,推移、旋转而形成 的立体型。秩序感与形式感非 常强。
思考:我们将一定的二维形象,按照 形式美法则进行排列构成。我们还 可以使用其它排列方式吗?
例如:直线排列,曲线排列,旋转排 列、旋转上升排列、错位排列、渐 变排列。
微课程:从二维到三维的设计过程
运用折纸折叠法设计的箱包。
六、课后拓展
运用平面推拉法 设计出的公共座 椅。
六、课后拓展

第七课 从二维到三维

第七课 从二维到三维

完成作品
四、从二维到三维设计的广泛应用
从二维到三维的设计方法,渗透在了 建筑设计中。
这组桌椅的设计,可以看作是根据蒙 德里安作品,运用解构重组的方法设计出 的三维造型。
这些常用的设 计方法并不是死板 僵化的,它为我们 获得设计灵感提供 了便捷途径,应灵 活应用。
运用中心 旋转的方法设 计而成的雕塑 作品,美化着 城市环境。
半立体是介于 平面与立体之间的 造型形式,半立体 构成的练习是从平 面到立体学习过程 中不可缺少的训练 步骤。
从确定好的平面想 象符合该平面的立体形 态。给பைடு நூலகம்一个既定的平 面,符合这个投影的形 态可能是成千上万种。
小练习:将一张8cmX8cm的正方形纸张,通过 切割、划痕、折叠等方式,使其形成具有一定浮 雕感的形态效果。
运用平 面拼接方法 设计出的公 共坐椅。
运用平面拼接方法 设计出的小挂件。
运用分 割推拉的方 法设计出的 坐椅。
本节知识点记忆
1.二维:(平面形态)在一个平面上的内容,只有 左右、上下两个方向,没有前后,只有面积没有体 积,即一张纸上的内容就可以视为二维,不论怎么 看都不会呈现多角度变化。
2.三维:(立体形态)具有空间感,立体感的立体 形态,有长、宽、高,随着视点的变化立体形态也 会不断变化。
拼搏(雕塑) 现代 北京科纳特造型艺术股份有限公司
方法4:平面拼接
超越梦想(雕塑) 现代 邹东方(中国) 饭冢八郎(日本)
想一想:下面这些作品运用了哪种设计方法?
练一练:下面这几件作品运用了哪种设计方法?
解构重组 中心旋转 分割推拉 平面拼接
练一练:完成钥匙架的设计
创作构思
确立平面
中心旋转
3、由二维转变成三维设计的基本方法 解构重组 中心旋转

《从二维到三维》ppt课件

《从二维到三维》ppt课件
6
图中运用投影的手法,利用光影效果,在平面设计中这类的表现形式会经 常被采用,阴影的手法表现文字的立体感,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
7
三维空间:
8
包豪斯?
• 包豪斯是德国魏玛市的 “公立包豪斯学校”的简称,后改 称“设计学院”
• 她的成立标志着现代设计教育的诞生,对世界现代设计的 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包豪斯也是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 发展现代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院。
12
立体三维的要素:点、线、面、体
• 点:最活跃的设计元素
13
线:最具表现力的设计元素
14
线:最具表现力的设计元素
15
面:最稳定的设计元素
16
面:最稳定的设计元素
17
体:
18
19
点、线、面、体在空间中的综合运用
20
三维立体素描
21
如何立体素描?
• 立体感表现手法:立体感是指物体自身三维空间的体感表 现,因此立体感又称“体积感”。静物写生中,物体的立 体感主要通过以下因素在二维空间的画面上暗示出来的, 即物体不同方向体面的缩形,不同方向体面的明暗色调层 次和在光线照射下物体的投影。
9
• 魏玛包豪斯大学(Bauhaus-Universitaet Weimar)是位于 德国魏玛的一所艺术设计类大学。该校是世界现代设计的 发源地,对世界艺术与设计的推动有着巨大的贡献,她也 是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发展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院。
10
在造型的表现上,包豪斯构 成的主要表现形式体现出荷 兰风格派的主张。 “一切 作品都要尽量简化为最简单 的几何图形,如立方体、圆 锥体、球体、长方体,或是 正方形、三角形、圆形、长 方形等进行实践……”
• (2) “对比看”的方法。一次将两个类似的目标频繁对 照着看。用于“测量”和确定比例、明暗、形状等物体形

人美版九年级美术上册《从二维到三维》说课稿

人美版九年级美术上册《从二维到三维》说课稿

人美版九年级美术上册《从二维到三维》说课稿一、教材背景《从二维到三维》是人美版九年级美术上册的一篇重要教材内容。

本章节以描绘二维到三维转化的过程为主题,帮助学生理解二维画面如何通过透视、阴影等手法呈现出立体感。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进一步提高对视觉表现以及空间感知的理解。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二维和三维的概念,并理解二维画面如何通过技巧表现出立体感。

2.能力目标:掌握使用透视、阴影等技巧将二维画面转化为有立体感的画作。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艺术创作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对美的感知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帮助学生理解二维和三维的概念,学会使用透视、阴影等技巧表现立体感。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逐渐掌握使用技巧表现立体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你们有没有遇到过只有二维的图画,但看起来却有立体感?•引入主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怎样将二维画面转化为有立体感的画作。

2. 学习二维和三维的概念(10分钟)•分组讨论:请把你们对二维和三维的理解用简短的话语描述出来。

•学生发言、教师解释和补充:引导学生认识二维是平面的意思,三维指的是具有长度、宽度和高度的立体物体。

3. 学习透视法(20分钟)•引入透视法:请观察下面这幅画(老师出示一幅透视画),你们能发现什么?•学生回答,教师引导:引导学生认识到透视画中的平行线在远离我们的地方会收敛于一个点。

•学习透视点和透视线:通过示范和练习,让学生掌握使用透视点和透视线绘制透视画的方法。

4. 学习阴影的表现(20分钟)•引入阴影:请观察下面这个物体(教师出示一张有明暗效果的物体图片),你们能看出哪里有阴影吗?•学生回答,教师引导:引导学生认识到阴影是由光线照射到物体上而产生的。

•学习绘制阴影:通过示范和练习,让学生掌握使用阴影绘制立体画的方法。

5. 创作实践(30分钟)•分发素描纸和铅笔:让学生选择一个简单的物体,利用透视法和阴影表现将其转化为立体画。

《从二维到三维》教学课件

《从二维到三维》教学课件

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应用
讲授法:通过讲解、演示 等方式传授知识
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讨 论,激发思考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 际案例,提高学生解决问 题的能力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 动手操作,提高实践能力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扮演 不同角色,提高沟通和协 作能力
游戏教学法:通过游戏方 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和参与度
推动教育信息化和现代化进程
06
课件的局限性和改进方 向
课件存在的局限性
互动性不足:学生与课件的互动有限,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内容单一:课件内容相对固定,难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个性化发展 技术要求高:制作高质量的课件需要较高的技术水平和时间投入 更新困难:课件更新需要重新制作,难以及时跟上学科发展和教学改革的步伐
从二维到三维教学课 件
PPT,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PPT
目录 /目录
01
点击此处添加 目录标题
04
课件的教学方 法和技巧
02
课件的背景和 目的
05
课件的特色和 亮点
03
课件的内容和 结构
06
课件的局限性 和改进方向
01 添加章节标题
02 课件的背景和目的
改进课件的方向和建议
增加互动性:设计更多的互动环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优化内容呈现:采用更直观、生动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如动画、视频 等
强化实践操作:增加实践操作环节,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和掌握知 识
引入个性化学习: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内容 和路径
未来发展的展望和规划
结论:总 结二维和 三维教学 的优势和 局限性, 提出建议 和展望

推荐九年级美术上册第7课从二维到三维教案人美版

推荐九年级美术上册第7课从二维到三维教案人美版

最新中小学试题试卷教案资料
《从二维到三维》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体会到三维立体的魅力;
2、学生能够区别二维和三维的区别;
3、了解三维设计的过程。

教学重难点:
重点:会设计和制作三维模型,并能掌握从二维到三维的创作过程。

难点:掌握从二维到三维的创作思路和方法。

教学方法:
准备多的三维图片放映,让学生们感受三维图片的影响力和魅力。

教同学们制作三维剪纸。

让学生们在实践中理解三维的概念和设计意义。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1、简单回顾上节课所学的知识点;
2、叙述前面所学习的都是二维的,不论是国画,还是剪纸等一类的民间美术,这
节课带领大家进入三维立体的世界,感受更加现代化的美术特色。

二、课堂教学:
1、先放一组ppt,让同学们感受并且让同学们评述下这些作品的艺术特色。

2、教同学们制作立体的小动物剪纸,让同学们对三维物体产生浓厚的兴趣。

3、在实践当中教学生们三维的意义以及发展前景。

三、课堂总结:
1、请学生们对从二维到三维的创作思路和方法进行讨论和发言;
2、教师对本堂课所学内容进行详尽总结。

四、课后作业:
请同学们课下完成立体贺卡相互送去问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舞者(雕塑) 2006 余景学
13
方法3:分割推拉
同一个世界 同一个梦想(雕塑) 现代 薛继美
K12课件
14
方法3:分割推拉
拼搏(雕塑) 现代
北京科纳特造型艺术股份有限公司
K12课件
15
方法4:平面拼接
K12课件
超越梦想(雕塑) 现代 邹东方(中国) 饭冢八郎(日本)
16
想一想:下面这些作品运用了哪种设计方法?
创作构思
确立平面
K12课件
25
中心旋转
完成作品
K12课件
26
五、学习建议
为校园设计一个环境雕塑或一件有使用价 值的产品。
要求: 1.明确运用一种设计方法。 2.环境雕塑可以不是写实的。 3.设计出的产品要有一定的实用性。
K12课件
27
形态 • 三维则有长、宽、高呈现一种体积与空间
的状态
K12课件

二维与三维的比较
平面 二维
立体 三维
K12课件
5
对比作品总结三维的特点
场景第二号(油画) 1921-1925 蒙德里安(荷兰)
构成·构成 刘世彬
K12课件
6
三维造型的特点
(1)具有空间感和 体积感。 (2)随着视点的变 化呈现出不同的视 觉形象。
第7课
从二维到三维
K12课件
1
• 看视频思考:在整个视频演示中, 卡通人物发生怎样的变换?
• 从二维的平面变换成为三维的形体
K12课件
2
你能说出平面黄色五角星与纸牌做的立体五 角星最大的区别在哪里吗?
K12课件
3
一、从二维到三维的基本概念
• 维度的概念 • 物体在某个方向的长度的度量 • 一维是只有长度呈现一种相对的线形状态 • 二维是有长度和宽度呈现一种相对的面的
K12课件
17
练一练:下面这几件作品运用了哪种设计方法?
解构重组 中心旋转 分割推拉 平面拼接
K12课件
18
四、从二维到三维设计的广泛应用
从二维到三维的设计方法,渗透在了
建筑设计中。
K12课件
19
这组桌椅的设计,可以看作是根据蒙
德里安作品,运用解构重组的方法设计出
的三维造型。
K12课件
20
K12课件
K12课件
10
将一张8cmX8cm的正方形纸张,通过切割、划痕、 折叠等方式,使其形成具有一定浮雕感的形态效 果。
K12课件
11
三、从二维到三维设计的常用方法
方法1:解构重组
场景第二号(油画) 1921-1925 蒙德里安(荷兰)
构成·构成 现代 刘世彬 K12课件
12
方法2:中心旋转
K12课件
这些常用的设 计方法并不是死板 僵化的,它为我们 获得设计灵感提供 了便捷途径,应灵 活应用。
21
K12课件
运用中心 旋转的方法设 计而成的雕塑 作品,美化着 城市环境。
22
运用平面拼接方法 设计出的小挂件。
K12课件
23
K12课件
运用分 割推拉的方 法设计出的 坐椅。
24
练一练:完成钥匙架的设计
K12课件
7
• 那么我们如何把一个二维的面变换成一个 三维的造型呢?请大家想想有什么方法?
• 揉 撕 折 剪切 卷等
K12课件
8
二、从二维到三维设计的一般过程
1.确定平面 平面是根本。
设计确定一个平面, 实际上就是确定了 设计的方向,明确 了某些设想。
K12课件
9
2.从平面到半立体
半立体是介于 平面与立体之间的 造型形式,半立体 构成的练习是从平 面到立体学习过程 中不可缺少的训练 步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