蕴藏于边缘人群的纯朴情怀_迟子建中篇小说_福翩翩_解读
别样的_温情_评迟子建中短篇小说中的_夫妻情_佟小杰

她不避讳 “真实 ”的生活 , 但她 把生活中的 “恶 ”作 为背景 , 来 突出 世间仍是 主角 的 “善 ” , “恶 ”会像冰一样在 “温暖与爱 意 ”中慢慢融
化 , 这是迟子建式 的温情 。在 “夫妻情 ”的描写 中 , 她更多的是插人 “他 它 者 ”— “第 三者 ”“第三地 ”与 “第三种情 ” 。
一 、“第 三 者 ” 迟子建在她 的小说 中经 常安 排一些 插人夫妻 日常生活的 “第
会掀起较大 的波澜 , 难以风平 浪静 。《 福翩翩 》体现 了这一点 。 柴旺
出于对邻居刘英的同情 , 用卖春联意外得到的八百元钱给她买 了 颈椎治疗仪 , 这件事让他们各 自的爱人知道 后 , 刘 英的丈夫 怀疑 她在外面跟人胡搞 柴旺的妻子则失去 了往 日对丈夫的爱意 。 原 本甜蜜的生活就被柴旺的 “善意 ”打破了 。由柴旺妻子对丈夫的态 度从体贴 、温柔到发怒 、冷落 , 足见柴旺轻易表达出的 “第三种情 ”
妻间平静 的生活 出现了不和谐的音 符 , 但不久又归为主旋律 , 两
人更加恩爱 。 但在她的小说中也出现了在外面拈花惹草 、玩弄情
感 的一类男人 , 对他们悲惨 下场 的精心安排并没有 影响 “温情 ”叙 事风格 。 由此更可以理解迟子建在作 品中多次 出现 的 “第三者 ”、 “第三地 ”与 “第三种情 ”的真正用意 , 她是在发现人隐藏在心中未 表露出来 的 “善 ”以及内心对于 “美 ”的追求 。
有 了情人后发泄 自己痛苦 的地方 , 他 身边没有女人 , 而 只想在那 里 享受厨艺好 的女 人做 的晚餐 陈青 的 “第 三地 ” , 是在发 现丈夫 去了 “第三地 ”之后 , 和他赌气而去 的北京 的一个破烂胡 同一个男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迟子建散文欣赏

迟子建散文欣赏俗话说“文如其人”。
迟子建的文字如同她的人一样好看,不是那种江南小女子粉妆玉琢的美,而是东北女子特有的大气疏朗的那么好看。
她的文风中也少有小女子哀哀切切的忧愁。
在有人提出“文学之死”以及“文学是垃圾”的命题时,她却不以为然。
在她的笔下,文字是良药,在她失去挚爱后,她用文字疗伤,依靠文学,从厚重的悲伤中活转,获得生之幸福。
这样一个坚强、善良的女子,她的文字足以温暖人心。
1、《阿央白》它是如此安然地出现在我面前——阿央白。
晨光弥漫了空悠悠的山谷,它面朝着鸟声起伏的山谷,把它那惊世骇俗的美一览无余地展现在我面前。
石钟寺石窟的第八窟便是它了——阿央白。
它是一尊刻有女性生殖器的石窟,据说是白族先民原始崇拜的特殊雕刻。
它同周围石窟中的菩萨、南诏国王及侍从、天神、力神、古代波斯国人等等坦然地相处在一起,以其浑然天成的美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只有这尊石窟下的一块圆石,才被千古不绝的朝拜者给跪出两江深深的凹痕,那么触目惊心的凹痕。
我远远地看着它,它的黑色的质地、轮廓分明的曲线、世俗的那种天真无邪的气质。
我们就在那一瞬间温存地相遇了,阳光在它的身上浮游着,它似乎就要柔软地荧荧欲动,就要流出一股莹白芬芳的生命之泉。
没有嘈杂的交谈,静悄悄的风、静悄悄的阳光在我们之间穿梭着。
它静悄悄地立在这里已经有许多个漫长的世纪了。
它沐浴着风声、雨声、月光、阳光,这一切都没有损害它的容颜。
它是古老的,同时又是年轻的;它是苍凉的,同时又是青春的。
我注意到,周围许多处石窟在战事中遭到破坏,菩萨断了膊、侍从少了腿,而许多头像都面目模糊。
独有它,阿央白,它依然完整无缺地出现在我面前。
就连邪恶的手都不敢触及它,看来真正的美本身就能驱除邪恶。
阿央白出在庄严肃穆的佛教圣地曾招致了种种非议。
有人说这纯粹是后人出于对佛教的亵渎而导演的一场恶作剧。
他们认为阿央白不洁、不贞,怎么可以把生殖器赤裸裸地雕刻在石头上呢?我无意揣测这尊大约诞生于唐宋时期的雕刻其用意究竟是什么,也许雕刻者雕厌了充满神话色彩的菩萨、天神,雕厌了国王和歌舞升平的场景,雕厌了他们不可触及的事物,所以他们才雕出一副显赫的女性生殖器,因为只有它,才能给人以最温存、亲切、可知的感觉。
迟子建中短篇小说阅读印象

迟子建中短篇小说阅读印象作者:李繁来源:《文学教育》2011年第07期内容摘要:迟子建的中短篇小说数量壮观,内容丰富。
本文仅以她的中篇小说《北极村童话》、《世界上所有的夜晚》,短篇小说《雾月牛栏》、《清水洗尘》、《亲亲土豆》为例,谈谈个人的一点阅读印象,感受她笔下的极地风情和人物的悲喜。
关键词:迟子建寂寞忧伤20多年前,当迟子建从遥远的北极村走向文坛的时候,像一个陌生的精灵,带着极地乡间特有的气息,给文坛吹来了一股清风,向人们展示了一个陌生的文学的世界。
在迟子建的生活经历和她的作品中,凝结着她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浓郁的故土情结。
对迟子建而言,故乡和大自然是她文学世界的太阳和月亮,它们照亮和温暖了迟子建的写作和生活。
在她的笔下,记述着童年北极村的寂寞和黑土地上生长着的淡淡的忧伤。
一.北极村童年的回忆——《北极村童话》《北极村童话》是迟子建童年回忆录的散文体小说,她以纯真幼稚的孩童视角,充满温情的语言叙写着寂寞的童年。
迟子建的童年是在北极村度过的,妈妈把她一人留在姥姥家,寂寞的童年也就此开始了。
寂寞的孩子是敏感的,只有寂寞,她才注意观察周围的一切,只有敏感,她才对那些草木的枯荣、雨雪的更迭充满了冥想。
迟子建的“童话”弥漫着忧伤,充满着遗憾:那个爱讲鬼怪故事的猴姥有着惨痛的身世,她原本是一个精干美貌的女子,被日本人糟蹋后,死过几次而不得,衣着脏乱、大着嗓门、抽着烟头,捶胸顿足地讲鬼怪故事;那个热情灵巧的老苏联被丈夫儿子抛弃,孤单地活着,寂寞而凄凉地死去;姥爷隐藏着儿子(大舅柱儿)死去这个痛楚的秘密……这些人和事在迟子建的心灵上,留下了忧伤的印记。
北极村应该是迟子建的福地,她的童年和文学生命是北极村给的,只有这个古风纯朴,静谧清新,景色宜人的中国最北的村落,才能赋予她丰富的想象力和一个童话的世界。
迟子建是带着《北极村童话》,从大兴安岭走上文坛的,《北极村童话》作为她文学生命的肇始,宿命般成为她后来所有文学作品的底色。
迟子建的温情叙事

迟子建的温情叙事迟子建的温情叙事温情叙事是迟子建小说的一个重要策略,是她理解世界、处理苦难的一种态度和方式。
迟子建凭借着对文学的执著信仰在文坛上笔耕了20余年,其创作之丰富有目共睹,评论界对其创作的研究也逐渐向着多元视角行进。
在诸多的阐释角度中,温情叙事受到了普遍关注。
谢有顺先生较早地注意到了这一点,将其定位为“忧伤而不绝望的写作”。
近年来有论者认为,“迟子建笔下的善意与希望,并不意味着温情主义的浅薄与局限,它恰恰显示了作家的责任感与写作伦理”。
但也有论者指出,温情主义是迟子建创作的一种局限。
温情主义的确是迟子建看待问题的一种方式,并显现在她的文学创作之中。
文学是作家体验人生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不能用对和错、高与低来进行判断。
自有文学以来,众多的文学承载着思想的重任,但文学不是惩戒罪恶的法律条文,亦不是苦口婆心的道德说教。
“文学的职能在于为人类社会的存在提供和创造一个良好的人性基础。
”现代派小说对人性恶的展示曾被认为是对人类生存状况的深层揭示,然而揭示过后并不能带来心灵的救赎,却只是无尽的冷漠。
文学永远以人为本,关注着人类的生存境况、存在意义和前途命运。
从这一层面来看,迟子建的温情叙事不能被简单理解为是她的一种局囿,本文以迟子建的《福翩翩》为例,阐释她的温情叙事。
一、苦难中的温情叙事《福翩翩》讲述的是两个家庭日常生活的故事。
与作家一贯的文学信仰和风格一样,《福翩翩》依然渗透着浓浓的温情,但这种温情并没有遮蔽生活的艰辛与苦难,而是一种对待这种生活的方式和态度,苦难最终没有也不可能被消解掉。
从某种程度上说,苦难是人无法摆脱的生存状态,文学因其对人的终极关怀而更加关注苦难,甚至可以说,作家都有一种“苦难情结”。
这种情结一方面是个人生存体验的结果,同时也“不仅是作为艺术家对生存内省意识的理论概括,作为进入生活内部的思想导引;而且作为历史的自我意识,那是人类生存不屈的自觉表达”。
苦难因个人体验的不同而存在不同的表现形态。
翩翩舞动的人间烟火——迟子建的中篇小说《福翩翩》解读

作者: 徐日君
作者机构: 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版物刊名: 小说评论
页码: 128-130页
年卷期: 2010年 第1期
主题词: 中篇小说;迟子建;日常生活;解读;烟火;春节前;传统节日;农耕文明
摘要:迟子建的中篇小说《福翩翩》讲述了柴旺一家和刘家稳一家的日常生活。
小说集中笔墨叙述了两家在春节前准备过年的故事,通过卖春联、福字,引出了两个家庭的日常平凡而艰辛的生活。
“春节”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又是深受农耕文明影响的中国人在春天对未来生活的一种美好愿望。
因此也就有了“福字”的特定含义。
迟子建选取了春节前的人们生活场景,截取了人们对“福”的一种特殊的渴求,表达了对生活的一种渴望,唱响了一曲生活之歌。
阶级图景——解析迟子建中篇小说集《福翩翩》的阶级意识

作者在无意 中或者说潜意识 中设计 了一种关于阶层的表述 , 狗代 表 了上 层 的资 产 阶 级 , 驴代 表 着 底 层 的无 产 阶级 。这 种 阶 层 的 而 分野 , 即使在致 力于消除阶级差别 的社会 主义革命时期也未完全 消失 。城市 中各阶层的差距虽然在缩小 , 但昔 日的资产阶级依然
具 有 阶 级 意识 的 文 艺 观 。这 既与 整个 社 会 的 阶级 分 化相 关 , 同时
也 反 映 了 知识 者试 图从 底 层 的 话 语 意 义 中 获 得 道 德 感 和 新 的 思
想资源。它们保持着 民间话语 的原创性 和边缘性 , 尽力挣脱 国家 话语的影响和束缚 , 它们或 以对 自身 经验 的摹 写 , 以对底 层生 或 活 影 像 的 记 录 , 相 当程 度 上 反 映 了 当代 中 国社 会 结 构 的实 际情 在
靠着资本利息过着上等 阶层 的生活 。这种阶层情况 , 以后反复 出 现在迟子建 的叙事 中, 福翩翩》、起 舞》、 百雀林》中不乏 此类 《 《 《
精彩 的描述 。阶层身份有时甚至成为迟子建小说中的叙述动力 ,
推动 故 事 的发 展 , 预 示 人 物 的命 运 。 也
种彰显 , 由于历史的原因 , 阶级 的字眼成 为禁 忌 , 戴锦华 在《 大众 文化的隐形政 治学》中称 之 为“ 隐形 的政 治学 ” 和对 现实 的 “ 修
文 学评论
蓬 ■ 姨 卜
迟子建的温情表达

论迟子建的温情表达摘要:迟子建的笔下是一个温情的世界,她怀揣着对芸芸众生的一往情深和悲天悯人的情怀,执着的书写故乡的土地和底层的人民,试图从乡土社会中找到精神的栖息地,探索人的出路和希望。
关键词:迟子建;小说;温情表达;引言迟子建,以特有的“温情而忧伤”的气质在当今文坛脱颖而出。
在这里温情表达是“怀着一腔悲天悯人的情怀面对生活和自然,传达出自己的爱”。
所以迟子建对故乡的一草一木,有着浓浓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对死亡的关注和表达,是将死亡带给读者的阴森之感转化为温暖中的淡淡忧伤,对待艰辛的生活,让爱去抚平生活带来的辛酸和苦涩,在绝望中保留一份希望。
一、温存的故乡情结故乡是迟子建的心灵栖息地,正如她所说的:“我甚至觉得,这些风景比人物更有感情和光彩,它们出现在我的笔端,仿佛不是一个个汉字的次第呈现,而是一群在大森林里歌唱的夜莺。
它们本身就是艺术。
”[1]无论是被皑皑白雪覆盖的一望无垠的森林、经年冰封的漠河、高大的木刻楞房屋,乱糟糟的“老八杂”,还是《额尔古纳河》中夏日的河滩、点燃鱼讯的篝火、绽放在木屋顶的北极光,无不散发着浓浓的北国气息。
基于对故乡的依恋和欣赏,她用诗意灵动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幅诗情画意的故乡图景。
在她的作品中,出现最多的还有与人为伴的动物。
像《雾月牛栏》中怕自己的蹄子把阳光踩碎了而缩身子走路的牛,《北极村童话》里那条叫“傻子”的狗,《世界上所有的夜晚》中流浪在乌塘街头的那条天天傍晚去接主人,因看不到主人而气息奄奄的义狗。
狗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它所表现出来的美好德性,也是人性的一种延伸。
这些都象征着人与自然的亲密和温情,充满了诗意而又有人间烟火气的童话世界。
基于此,醉心于自然的纯净与明朗中的迟子建在自然的熏陶中找寻心灵的栖息地,借以实现人与自然的依存。
二、朴素的死亡意识迟子建受东北萨满教的影响,她相信死亡是从肉体到灵魂的转变形式,死亡并不意味着终结,而是生命以另一种形式在展开,只要是有灵性的东西,似乎都可以以别样的方式存在于一种形态的毁灭之后,也是苦难人生的超越和净化,所以她小说中的死亡哀伤带有圣洁、温情的色彩。
迟子建散文读后感「」

迟子建散文读后感「」迟子建散文读后感「」1《迟子建散文集》是前不久爸爸推荐给我的。
以前上学时曾经听说过她,就连扉页的照片也似曾相识一般,感觉无比亲切。
迟的蜕变几乎有点传奇,十分像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故事,但又不完全是,因为她本身就是一个具备了白天鹅所有素质的丑小鸭。
当有一天,她借着东风飞起来的时候,没有人怀疑她的能力。
她是在比我少女时生活的北方小城还要北、还要小的地方走出来的一位优秀作家,她生活的地方有个美丽的名字叫北极村。
对于北极村的了解,大多原于最初的想像,就像没见过海的人对大海的想像,没见过玉龙雪山而对雪山的想像那样,我没有去过北极村,但那里的一切,似乎还好好的保存在儿时最初的记忆中。
那里应该一年中有大半时间处在冰雪期的,那里的冬天应该有一望无际的皑皑白雪,那里的夏天应该有连绵不断的苍翠的原始森林,那里就是中国北陲的一个小村庄,寂寞而遥远。
小村庄只有百十户人家,靠种地、猎鱼和伐木生活,家家有院,户户相连。
清晨,开始劳作,饭口时,又见炊烟。
小村的人民就过着这种平静而满足的生活。
迟就是在这个村子里度完自己的童年和少女时光。
八十年代初期,迟考取了大兴安岭师范学校,从北极村中走了出来。
在大兴安岭地区,师范院校位于首府。
所以,她的家庭应该是北极村里极让人羡慕的。
那个学校就在离我家不太远的地方,那所学校若干年之后成为我最好的朋友宁的母校,所以,对于迟子建,我有隔外的亲切和钦佩。
她师范毕业后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与鲁迅文学院研究生班,后一直在黑龙江作协工作,至今以为黑龙江作协的副会长。
所以,前文中之所以称她为传奇,就是因为她后来的成就。
她不但读了研究生,进入黑龙江作协,而且长居哈尔滨,因工作无数次出访他国,成为推动黑土地文化交流的工作者。
迟先后出版了几百万字的作品,并多次获奖。
作品无法一一细数,但她的倾心之作《额尔古纳河右岸》获得了茅盾如果没记错的话应该是茅盾文学奖,这是她奉献给生活在北方的那群游猎民族最好的礼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1卷 第5期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o l 31No 52008年10月Jo ur nal of Y ang tze U niversity(So cial Sciences)Oct.2008收稿日期:2008 08 20作者简介:龙厚雄(1961 ),男,湖北江陵人,教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与研究。
蕴藏于边缘人群的纯朴情怀迟子建中篇小说 福翩翩!解读龙厚雄(长江大学文学院,湖北荆州434023)摘 要: 福翩翩!秉承了迟子建作品的一贯风格,清新、自然、朴素,小说所描述的都是平常百姓日常生活琐事,小说中的人物也都是读者身边的朋友、熟人,小说言语方式也极具口语化和含蓄等特点。
小说的布局、人物、语言等多种因素,无不蕴藏着宁静纯朴的人文情怀,体现了迟子建纯净温暖的审美追求。
关键词:迟子建; 福翩翩!;纯朴分类号:I207 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395(2008)05-0052-03一、精巧的布局(一)自然的情节小说叙写了乌吉河畔柴旺一家的琐碎生活。
柴旺和他的妻子∀柴旺家的#(王莲花)生活很清贫,他们有个儿子柴高因打架伤人进了监狱。
柴旺在外用三轮车拉人拉货维持生计,柴旺家的常常是天不亮就去贮木场捡一些树皮做烧柴,周到细心地照顾柴旺的生活。
临近春节,柴旺见机又想改换一种挣钱方式 卖对联,于是回来与他的邻居刘家稳商量合伙,这时他从刘家稳嘴里知道了刘英得了颈椎病却得不到有效治疗的消息。
一天,柴旺用卖野兔的钱买回了纸墨(而野兔是善良的贮木场看门人王店因同情王莲花而送给她家过年的)。
柴旺的春联生意还算不错,有次竟因一张∀福#字被风吹进了有钱人∀花疤痢#的家门得了他的赏钱,他用这笔钱买了个颈椎治疗仪送给了刘英,结果使刘家发生了矛盾,刘家稳怀疑刘英有了外遇,柴旺本不想让刘家稳知道此事,但为了刘英的清白,又不得不说出实情,结果自家问题又出现了,柴旺家的不能接受丈夫对别的女人的∀关爱#,而将丈夫为自己买的一件上衣丢进火炉烧了,并跑到贮木场扑到王店怀里大哭,后来她意识到自己的失态回到家里。
柴旺因多种原因生病昏睡,当他醒来时,发现身边的妻子,还有刘英母女为他们带来关于儿子的好消息,他们又回到了原来的生活轨道。
读完小说,除了∀福#字飘进∀花疤痢#家,换来一沓百元钞票的意外安排以外,整个情节不奇不险,也谈不上环环相扣,更没有跌宕起伏,有如一条平坦的小河缓缓地流着,在一拐弯处,流速和河面都有了变化,可拐弯之后又变得平缓而有韵。
柴旺一家及其邻居的日子就是这样顺势发展延伸着。
迟子建的高明之处就在于∀拐弯#处的设计,使∀福#字高高飘起,打破原有的平稳的情节,使人物性格与情怀的舒展有了巨大的空间。
(二)熟悉的环境小说的时代背景虽然不具体,但还是比较明晰的。
从小说所叙故事可以推测写的是上世纪末的事情。
改革不断深化,许多人转业、下岗,不少人都在承受着改革之痛。
小说故事的地域环境是一个小城的郊区。
这种城乡结合部,要么是开发区,要么是贫民居住区,柴旺就是住在这种贫民区。
住在这里的大多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们,他们没有固定工作,是一群在温饱线上挣扎的人们。
在世人的观念中,这些人普遍素质低下,道德水准不高,小说主人翁是三口之家,可是惟一的儿子柴高获罪进了监狱。
俗话说∀贫贱夫妻百事哀#,而迟子建却要彰显∀贫贱夫妻#间彼此的扶持与关爱,力图在烦恼人生中写出生命内在的欢欣和温暖,展现他们人性中光明温暖的一面。
他们没有怨天尤人、报复社会,他们勤劳吃苦,相互关爱,第31卷第5期龙厚雄:蕴藏于边缘人群的纯朴情怀 迟子建中篇小说福翩翩!解读即使儿子进了监狱,他们也没有过分的郁闷憋屈,而是以一颗平常心等待儿子出狱。
贫贱生活在迟子建的笔下能春风化雨,遇难成祥。
恶劣的环境,美好的人性,这种环境与人物的关联,虽然有些老套,但却能透出作者对善良小人物的偏爱与欣赏。
(三)明白的叙事小说情节虽然平淡无奇,但发展紧凑,来龙去脉清楚,自然而无雕痕,这些得益于作者善用照应的叙事手法。
首先是题文照应,小说题为∀福翩翩#,文中写了一系列与∀福#相关的事件,家庭妇女、农民商人、知识分子等对∀福#字的态度,人们欢迎它,有的甚至到了虔诚膜拜的程度。
∀福#字是卖得最多的,暴发户∀花疤痢#因为∀福#字偶然飘进家门,不惜重金奖赏卖∀福#字的柴旺,这些充分反映了人们祈福盼福享福的普遍心理,这种巧妙的安排,同时也体现了小说的深层内涵:宁静、友爱、善良、同情、和睦等,这些最普通的人文情怀,是人们过上幸福日子以至于幸福翩翩的根本,这也是迟子建对∀福翩翩#的最好诠释。
其次是小说的前后照应,王莲花砸掉酸菜石、柴高犯罪、柴旺给刘英买治疗仪等,都有严密的因果链,尤其是柴旺买颈椎治疗仪的事件,伏笔有两处,一处是柴旺去商量卖春联时,刘家稳向他透露刘英的病情。
这些都为柴旺后来买颈椎治疗仪提供了充分的理由。
另一处是刘英给柴旺一百元钱,让柴旺在春联生意不好的时候也能∀骗#刘家稳开心。
这又为柴旺后来买颈椎治疗仪提供了情感动力。
二、边缘化的人物小说中所述及的几个主要人物:柴旺、柴旺家的、刘家稳、刘英、王店等,除刘英外,其他四个人都没有稳固的工作和收入,或下岗、或残疾,收入微薄,他们生活在社会结构的边缘处、缝隙中,生活状态极其恶劣,他们卑微但不卑劣,作者善于发掘他们纯朴的人性与美好的情怀。
柴旺,忠厚善良,勤劳朴实,为人真诚,乐于助人。
他蹬三轮也好,卖春联也好,总是要守到天黑,他卖春联所得再少也要与刘家稳平分,当得到一笔意外之财后,他却不假思索,把钱花在了刘家稳媳妇的颈椎治疗仪上。
在他的意识里,这是在拿天上掉下来的钱做好事,完成刘家稳最大的心愿。
另一方面,柴旺也有一个男人的侠骨柔肠,他有家庭责任感,对妻子疼爱,对孩子溺爱有加,同情刘家稳,潜意识里还有对知识女性刘英的爱慕,这些金子与砂子混杂的情绪情感,把一个靠力气吃饭的底层男人的形象立体、鲜活地展现了出来。
王莲花(柴旺家的),温柔体贴,勤俭持家,懂得感恩。
她很会体贴男人,从情感与生理上尽量满足丈夫的需求,她除了∀两样好饭#外,连称谓上也依附男人,∀心甘情愿#地失去了自己的姓名,便以∀柴旺家的#取而代之,对家庭、对自己的男人死心塌地;她没有挣钱的本事,就在生活上精打细算。
另一方面,她也有一个女人在特殊情况下的醋性、泼辣与自持。
知道丈夫对刘英的关爱后,她烧掉了丈夫为她买的新衣服,砸碎了他们爱情的信物酸菜石,下意识地扑到王店的怀里大哭,酸溜溜地揶揄丈夫情感外移,直到把柴旺∀折磨#病了,她又幡然醒悟,重申自己不是∀王姐#,而是∀柴旺家的#。
在她扑向王店怀里的那一刻,人们也许以为,她将从此进入另一段人生历程,开始另一个故事。
然而,她中途折返,又回到了∀坚韧不拔#的∀柴旺家的#身份。
对她来说,即使背负债务、衣食无靠,只要夫妻共担风雨、生活平淡安稳,就是幸福。
至此,女人的本质与天性在她身上展示得淋漓尽致。
刘家稳,一个遭车祸残疾的知识分子,他自立自强,关心家人,且心高气傲。
他整天坐着轮椅,家里什么事都做,当柴旺商量与他合作做春联生意,他更是竭尽所能;他关心妻子,因刘英有颈椎病,他常为无钱买一台治疗仪而遗憾;在苦涩的生活中,他有情趣、有雅性,这从他种了许多花和对狗的取名(空竹)就可以看出来。
另一方面,他有男人的自尊和血性,当刘英的某些举动引起他的怀疑时,他勇敢地捍卫他做丈夫的权利与尊严,而不是唯唯诺诺,忍气吞声。
他率真、庸常,是千千万万个知识分子中的∀这一个#。
王店,一个地位低下、收入微薄的看门人,他没有凛然的大义,却有着一颗温暖的恻隐之心。
他照看的贮木场本来是不让外人来捡拾树皮的,因为敌不过王莲花的央求,就睁只眼闭只眼地让她捡,有时还主动替她聚成堆,只等她来装;在与王莲花的交谈中,得知她连过年的年货都没有,主动送给她一只野兔。
他在这样的施与中,没有功利目的,没有邪念,不求回报。
如果说王莲花受委屈时伏在他的怀中大哭是对他的信任,应该是有充分的依据的。
另一方面,他还有俗世壮年男人的特征,当他把王莲花抱得越来越紧,伴随着的是自然生命力的苏醒,王店对王莲花的所为,不能简单地解释为善良,既有对弱者的同情,也有男人对女人特有的怜恤,不怎么高尚,也不怎么淫邪,但很有人情味,作者对此拿捏得很有分寸。
三、含蓄的语言该小说含蓄隽永的特点与迟子建的语言风格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她没有肆无忌惮的夸张,也没有53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10月精细的工笔刻画,但语言清纯可口,芬芳隽永。
口语化的叙述。
当今小说文本中,人们写男女性事已成普遍之事,有的写得刺激,有的写得淡雅,迟子建应属后者。
∀当然,隔三差五的,他们也会相拥着,在暗夜中合唱一折∃鸳鸯戏水%的戏,然后心满意足地睡去。
柴旺向老婆求欢的时候,通常会说,我想吃∃那一口%了。
#没有露骨的情色描写,暗含着贫贱夫妻生活的情趣。
平实简洁的描写。
柴旺看见昔日烧锅炉的工友黑头因在电影中跑龙套发了,衣着不凡,而且还要回来与老婆离婚。
作者是这样写柴旺心理活动的,∀他想黑头表面上看是过好了,可他心里过得不好。
而他柴旺呢,表面看着过得寒碜,可是心里却是光明的、温暖的!一个男人只有心里过得好了,那才是真的好啊。
#几句话却道出了幸福的真谛。
另一处,柴旺家的受委屈投进王店怀中哭泣,∀王店一开始是松松的抱着她,后来是紧紧的&&她就像撞了鬼似的激灵了一下,不再哭,从他怀中挣脱出来,跑了。
#这里的一∀挣#、一∀跑#,把一个女人霎时的复杂的心理活动,凝炼而形象地呈现出来了。
有意思的取名。
俗话说,名字只是一个符号而已,但作者不是把人名完全当着符号来处理的,而是在取名上颇费心思的。
男主人公柴旺,有柴火的兴旺,人丁兴旺之意。
柴高,由父亲的∀旺#上升到儿子的∀高#,寄寓了一辈更比一辈强的厚望。
柴旺的妻子王莲花(柴旺家的),乡土气息十分浓郁的名字,这样以自己丈夫的名字加后缀作为自己名字的,并且以此为荣,除了传统的乡村妇女,还能有谁?邻居刘家的一对双胞胎女儿和和与顺顺,当然饱含了美好的祝福、良好的愿望、生活的期待。
刘家稳,希冀刘家的稳定,是主人公的希望,也是作者的祝福。
王店,这个人名更像一个地名,它好像是能够提供某些物资、或供人们休息歇脚的驿站,事实上,王店对于王莲花正是起到了这样的作用。
还有刘家的那只∀唔唔#叫的小狗的名字也颇具特色:空竹,一个很有文化内涵的名字,它昭示了主人刘家稳的心气和文化背景,留给读者丰富的想象。
读完福翩翩!,读者沉浸在一个充满爱与温暖的故事里 两对夫妻努力地爱与被爱,怀揣着希望经营着曾经遭遇不幸的家庭,故事虽然有些忧伤、不幸,但迟子建讲述的时候,洋溢在人物之间的朴素的爱意,遮蔽了生活本相中的庸冗和不幸;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笃定韧性的爱,他们可以忘却物质的贫乏困窘,沉浸在庸常的生活和丰盈的精神憧憬之中,于是平凡的日子也焕发了令人神往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