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子建《逝川》阅读答案
高考阅读题及答案10

高考阅读题及答案101.老舍《邻居们》阅读练习及答案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7~9题。
邻居们老舍明先生对不识字的太太放纵儿女,和邻居吵闹,辞退仆人这些事,给她一些自由,以为是为明家露脸。
明先生的头抬得很高。
他有在洋人那里赚钱的职业,他求不着别人,所以用不着客气。
他永远不看书,因为书籍不能供给他什么。
可是,他究竟还有点不满意。
他清清楚楚的看见自己身里有个黑点,象水晶里包着的一个小物件。
可是他没法去掉它,它长在他的心里。
邻居是对儿姓杨的小夫妇,明先生看不起他们,总以为教书的人是穷酸,没出息的。
尤其叫他恨恶杨先生的是杨太太很好看。
他看不起教书的,可是女教书的——设若长得够样儿——多少得另眼看待一点。
杨穷酸居然有这够样的太太,比起他自己的要好上十几倍,他不能不恨。
明先生的小孩偷了杨家的葡萄。
界墙很矮,孩子们不断的过去偷花草。
对此,杨先生始终不愿说什么,他似乎想到明家夫妇要是受过教育,自然会自动过来道歉,可明家始终没来。
杨太太决定找明太太去。
杨太太很客气:“明太太吧?我姓杨。
”明太太准知道杨太太是干什么来的,而且从心里头厌恶她:“啊,我早知道。
”杨太太所受的教育使她红了脸,而想不出再说什么。
可是她必须说点什么。
“没什么,小孩们,没多大关系,拿了点葡萄。
”“是吗?”明太太的音调是音乐的:“小孩们都爱葡萄,好玩。
我并不许他们吃,拿着玩。
”“我们的葡萄,”杨太太的脸渐渐白起来,“不容易,三年才结果!”“我说的也是你们的葡萄呀,酸的;我只许他们拿着玩。
你们的葡萄泄气,才结那么一点!”“小孩呀,”杨太太想起教育的理论,“都淘气。
不过,杨先生和我都爱花草。
”“明先生和我也爱花草。
”“假如你们的花草被别人家的孩子偷去呢?”“谁敢呢?”“你们的孩子偷了别人家的呢?”“偷了你们的,是不是?你们顶好搬家呀,别在这儿住哇。
我们的孩子就是爱拿葡萄玩。
”杨太太没法再说什么了,嘴唇哆嗦着回了家。
作为最新式中国人的杨先生不便于当面交涉,客客气气的写封信吧,只求明先生嘱咐孩子们不要再来糟蹋花草。
逝川 迟子建 上海 语文

逝川迟子建上海语文逝川大约是每年的九月底或者十月初吧,一种被当地人称为“泪鱼”的鱼就从逝川上游哭着下来了。
此时的渔民还没有从渔汛带给他们的疲乏和兴奋中解脱出来,但只要感觉到入冬的第一场雪要来了,他们就是再累也要准备捕鱼工具,因为无论如何,他们也要打上几条泪鱼,才算对得起老婆孩子和一年的收获。
泪鱼是逝州独有的一种鱼。
身体呈扁圆形,红色的鳍,蓝色的鳞片。
每年只在第一场雪降临之后才出现,它们到来时整条逝川便发出呜呜呜的声音。
这种鱼被捕上来时双眼总是流出一串串珠玉般的泪珠,暗红的尾轻轻摆动,蓝幽幽的鳞片泛出马兰花色的光泽,柔软的鳃风箱一样呼嗒呼嗒地翕动。
渔妇们这时候就赶紧把丈夫捕到的泪鱼放到硕大的木盆中,安慰它们,一遍遍祈祷般地说着:“好了,别哭了;好了,别哭了;好了,别哭了……”从逝川被打捞上来的泪鱼果然就不哭了,它们在岸上的木盆中游来游去,仿佛得到了意外的温暖,心安理得了。
如果不想听逝川在初冬时节的悲凉之声,那么只有打捞泪鱼了。
泪鱼一般都在初雪的傍晚从上游下来,所以渔民们早早就在岸上燃起了一堆堆篝火。
那篝火大多是橘黄色的,远远看去像是一只只金碗在闪闪发光。
这一带的渔妇大都有着高高的眉骨,厚厚的单眼皮,肥肥的嘴唇。
她们走路时发出咚咚的响声,有极强的生育能力,而且食量惊人。
渔妇们喜欢包着藏青色或银灰色的头巾,无论长幼,都一律梳着发髻。
她们在逝川岸边的形象宛如一株株粗壮的黑桦树。
逝川的源头在哪里渔民们是不知道的,只知道它从极北的地方来。
它的河道并不宽阔,水平如镜,即使盛夏的暴雨时节也不呈现波涛汹涌的气象,只不过袅袅的水雾不绝如缕地从河面向两岸的林带蔓延,想必逝川的水应该是极深的吧。
当晚秋的风在林间放肆地撕扯失去水分的树叶时,敏感的老渔妇吉喜就把捕捞泪鱼的工具准备好了。
吉喜七十八岁了,干瘦而驼背,喜欢吃风干的浆果和蘑菇,常常自言自语。
如果你乘着小船从逝川的上游经过这个叫阿甲的小渔村,想喝一碗喷香的茶,就请到吉喜家去吧。
迟子建散文阅读及答案

迟子建散文阅读一、名家简介名家档案姓名迟子建出生日期1964 年2月27日(阴历元宵节)出生地黑龙江漠河县主要成就:三次获得鲁迅文学奖一次获得冰心散文奖、一次庄重文文学奖国籍中国一次澳大利亚悬念句子文学奖、一次茅盾文学奖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一级作家、中国作协第九届主席团成员现担任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主席主要经历1964年出生于黑龙江省漠河县北极村;1984年毕业于大兴安岭师范学校,后就读于西北大学中文系作家班;1987年进入北京师范大学与鲁迅文学院合办的研究生院学习;1990年毕业后到黑龙江省作家协会工作至今,现担任黑江龙省作家协会主席。
1983年开始写作的迟子建30多年来已发表作品600多万字、出版80多部单行本。
其作品荣获"鲁迅文学奖""冰心散文奖""茅盾文学奖"等文学大奖,部分作品在英、法、日、意等国出版,是当代中国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作家之一。
其文章曾多次入选中高考现代文阅读。
2016年,中国作家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主要作品长篇小说《伪满洲国》《额尔古纳河右岸》,小说集《逝川》《雾月牛栏》《清水洗尘》,散文随笔集《伤怀之美》《我的世界下雪了》等。
出版有《迟子建文集》四卷和三卷的《迟子建作品精华》。
二、赏析作品寻石记迟子建①我们童年所做的游戏,稍微有点新意的,也不外乎让一个小伙伴扮成白军,我们一伙红军四处去抓他。
一抓总能抓得到,他不是藏在柴垛后面,就是躲在狗窝里。
每次白军垂头丧气地被捉住的时候,我都要想:白军真蠢啊,怪不得胜利的是红军呢!②这些游戏玩得腻了,有一天我们突发奇想,想砸家里的石头玩。
听说石头能砸出火花,火花在白天看时不明显,须等到夜里来砸,才能把那火花看得真切和灿烂。
③一般的人家都有一块大石头,是冬季用来腌酸菜的。
夏季时,这石头闲在院子里,人们就把它当成板凳来使了。
老人们坐在上面吸烟锅,女人坐在那里补衣裳。
(A)有的时候鸡也会跳上去,在上面叽叽咯咯地叫着,好像那石头是它下的蛋似的。
迟子建《逝川》阅读训练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逝川迟子建大约是每年的九月底或者十月初吧,一种被当地人称为“泪鱼”的鱼就从逝川上游哭着下来了。
泪鱼是逝川独有的一种鱼。
它被捕上来时双眼总是流出一串串珠玉般的泪珠,渔妇们这时候就赶紧把丈夫捕到的泪鱼放到硕大的木盆中,安慰它们,一遍遍祈祷般地说着:“好了,别哭了;好了,别哭了;好了,别哭了……”从逝川被打捞上来的泪鱼果然就不哭了,它们在岸上的木盆中游来游去,仿佛得到了意外的温暖,心安理得了。
逝川的源头在哪里渔民们是不知道的,只知道它从极北的地方来。
它的河道并不宽阔,水平如镜,即使盛夏的暴雨时节也不呈现波涛汹涌的气象,只不过袅袅的水雾不绝如缕地从河面向两岸的林带蔓延,想必逝川的水应该是极深的吧。
当晚秋的风在林间放肆地撕扯失去水分的树叶时,敏感的老渔妇吉喜就把捕捞泪鱼的工具准备好了。
吉喜七十八岁了,干瘦而驼背,喜欢吃风干的浆果和蘑菇,常常自言自语。
年轻时的吉喜,时光倒流五十年的吉喜。
她发髻高绾,明眸皓齿,夏天总是穿着曳地的灰布长裙,吃起生鱼来是那么惹人喜爱。
雪是从凌晨五时悄然来临的。
不用说,雪花来了,泪鱼也就要从逝川经过了。
吉喜的木屋就面对着逝川,河对岸的林带一片苍茫。
吉喜醒来是被敲门声惊醒的,来人是胡会的孙子胡刀。
胡刀懊丧地连连说:“吉喜大妈,这可怎么好,这小东西真不会挑日子,爱莲说感觉身体不对了,挺不过今天了,唉,泪鱼也要来了,这可怎么好,多么不是时候……”在阿甲渔村有一种传说,泪鱼下来的时候,如果哪户没有捕到它,一无所获,那么这家的主人就会遭灾。
吉喜打发胡刀回家去烧一锅热水。
她吃了个土豆,喝了碗热茶,把捕鱼工具一一归置好,关好火炉的门,戴上银灰色的头巾便出门了。
吉喜望了望逝川,它在初雪中显得那么消瘦,她似乎能感觉到泪鱼到来前河水那微妙的震颤了。
她想起了胡刀的祖父胡会,他就被葬在逝川对岸的松树林中。
那时的吉喜不但能捕鱼、吃生鱼,还会刺绣、裁剪、酿酒。
胡会那时常常到吉喜这儿来讨烟吃,吉喜的木屋也是胡会帮忙张罗盖起来的。
2024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迟子建 现代文阅读练习题汇编(Word版,含答案)

2024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迟子建现代文阅读练习题汇编一、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清晨①迟子建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了,我有九十岁了。
雨雪看老了我,我也把它们给看老了。
如今夏季的雨越来越稀疏,冬季的雪也逐年稀薄了。
它们就像我身下的已被磨得脱了毛的狍皮褥子,那些浓密的绒毛都随风而逝了,留下的是岁月的累累瘢痕。
坐在这样的褥子上,我就像守着一片碱场的猎手,可我等来的不是那些竖着美丽特角的鹿,而是裹挟着沙尘的狂风。
西班他们刚走,雨就来了。
在这之前,连续半个多月,太阳每天早晨都是红着脸出来,晚上黄着脸落山,一整天身上一片云彩都不披。
炽热的阳光把河水给舔瘦了,向阳山坡的草也被晒得弯了腰了。
我不怕天旱,但我怕玛克辛姆的哭声。
柳莎到了月圆的日子会哭泣,而玛克辛姆呢,他一看到大地旱得出现弯曲的裂缝,就会蒙面大哭。
好像那裂缝是毒蛇,会要了他的命。
可我不怕这样的裂缝,在我眼中它们就是大地的闪电。
安草儿在雨中打扫营地。
我问安草儿,布苏是不是个缺雨的地方,西班下山还得带着雨?安草儿直了直腰,伸出舌头舔了舔雨滴,冲我笑了。
他一笑,眼角和脸颊的皱纹也跟着笑了——眼角笑出的是菊花纹,脸颊笑出的是葵花纹。
雨水洒下来,他那如花的皱纹就像是含着露珠。
我们这个乌力楞②只剩下我和安草儿了,其他人都在早晨时乘着卡车,带着家当和驯鹿下山了。
以往我们也下山,早些年去乌启罗夫,近年来到激流乡,用鹿茸和皮张换来酒、盐、肥皂、糖和茶等东西,然后再回到山上。
但这次他们下山却是彻底离开大山了。
他们去的那个地方叫布苏,帕日格告诉我,布苏是个大城镇,靠着山,山下建了很多白墙红顶的房子,那就是他们定居的住所。
山脚下还有一排鹿圈,用铁丝网拦起,驯鹿从此将被圈养起来。
我不愿意睡在看不到星星的屋子里,我这辈子是伴着星星度过黑夜的,如果午夜梦醒时我望见的是漆黑的屋顶,我的眼睛会瞎的;我的驯鹿没有犯罪,我也不想看到它们蹲进“监狱”,听不到那流水一样的鹿铃声,我一定会耳聋的;我的腿脚习惯了坑坑洼洼的山路,如果让我每天走在城镇平坦的小路上,它们一定会疲软得再也负载不起我的身躯,使我成为一个瘫子;我一直呼吸着山野清新的空气,如果让我去闻布苏的汽车放出的那些“臭屁”,我一定就不会喘气了。
【小说专题训练】5 小说的叙事特点-备战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父亲说,苦一点累一点怕啥?我赚到了好名声。
其实我不跟父亲学医主要的一点还是不想活在父亲的影子里。担心别人总拿我同父亲比,我也知道我再怎么努力,也不可能超过父亲。
胡刀的妻子挺直地躺在炕上,因为阵痛而挥汗如雨。吉喜洗了洗手,询问反应有多长时间了,有 什么感觉不对的地方。
胡刀家正厅的北墙上挂着胡会的一张画像。胡会歪戴着一顶黑毡帽,叼着一杆长烟袋,笑嘻嘻的, 那是他年轻时的形象。时光倒回五十年。吉喜正站在屋檐前挑干草。落日掉进逝川对岸的莽莽丛林中 了,吉喜这时看见胡会从逝川的上游走来。他远远蠕动的形象恍若一只蚂蚁,而渐近时则如一只笨拙 的青蛙,走到近前就是一只摇着尾巴的可爱的巴儿狗了。吉喜笑着将她体味到的类似蚂蚁、青蛙、巴 儿狗的三种不同形象说与胡会。胡会也笑了,现出很满意的神态。吉喜在那个难忘的黄昏尽头想,胡 会一定会娶了她的。然而胡会却娶了另一个女人做他的妻子。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父亲的影子
段奇生
村人都极喜欢我,谁家有好吃的,如炒了蚕豆、花生,就大把大把地往我口袋里塞,不把我口袋装满不罢休;谁家饭桌上有两条鱼非得夹条鱼给我吃。
村里的小孩都极羡慕我。他们都问过我,他们为啥都喜欢你,不喜欢我?我说,我也不知道。
后来我知道了。
那时的我成了孩子王,村里的同龄小孩都听我的话,我想欺负谁就欺负谁,我甚至敢欺负长得比我高半个头的小孩。他们都不还手。有一回我拿石子扔大我三岁的石头,他只跑,不还手。我以为他怕我,便追他。石头站在那儿对我说,你别以为我打不过你,我是让你。因你爸是个好人,你爸治好了我妈的病,还没收钱。如果不是看在你爸面上,我早把你打得头破血流了。小子,别太猖狂了,村里所有的小孩都是让你。
逝川

2.爱情失败的吉喜
“那时的吉喜有个天真的想法,认定百里挑一的 她会成为胡会的妻子”
“吉喜在那个难忘的黄昏尽头想,胡会一定会娶 了她的。然而胡会却娶了另一个女人做他的 妻子。”
“胡会结婚那天吉喜正在逝川旁剖生鱼,她 看见迎亲的队伍过来了,看见了胡会胸前戴 着的愚蠢的红花,吉喜便将木盆中满漾着鱼 鳞的腥水兜头朝他浇去,并且发出快意的笑 声。胡会歉意地冲吉喜笑笑,满身腥气地去 接新娘。
D. 小说写吉喜亲手为阿甲渔村的后代接 生的过程,暗示了主人公充满生机而又 不乏辛 酸的人生历程。(逝川暗示了 主人公充满生机而又不乏辛酸的人生 历程)
(过度解读。吉喜以接生的方式唱出一 曲生命之歌)
8. 吉喜是小说的主要人物,请简要分析这 一人物形象。(6分)
①勤快能干。她总是闲不住,为过往的 人们备茶备烟,能捕鱼,会刺绣、裁剪、 酿酒,还会接生。
李白的《古风·其一》 黄河走东溟,白日落西海。 浩荡黄河,滚滚东去,一刻也不停 留,太阳东升西落,何时慢下过它 的脚步?
逝川与流光,飘忽不相待。
时光就如同这东去的黄河,西落的 日头,匆匆忙忙地奔走 首二句比兴。前四句言时光易逝。
春容舍我去,秋发已衰改。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我也不再年青,春花萧瑟,已经到了秋 后,只有白发如霜撒满头
迟子建,女,乳名迎灯,1964 年2月27日(阴历元宵节)出生于北 极村。家庭成员:母亲:李晓荣, 五十年代漠河乡广播站广播员。父 亲:迟泽风,曾任塔河县永安小学 校长,一九八五年冬季病逝。丈夫: 黄世君,原塔河县委书记,车祸去 世。
从中可见,迟子建的平凡生活 也经历了一些人世的悲苦离别。
著作等身:三获“鲁迅文学奖”两获“冰心散 文奖”一获“茅盾文学奖”等。长篇小说 《额尔古纳河右岸》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 长篇小说典藏”。
文学性文本迟子建《逝川》阅读练习及答案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逝川迟子建大约是每年的九月底或者十月初吧,一种被当地人称为“泪鱼”的鱼就从逝川上游哭着下来了。
泪鱼是逝川独有的一种鱼。
每年只在第一场雪降临之后才出现,它们到来时整条逝川便发出呜呜呜的声音。
当晚秋的风在林间放肆地撕扯失去水分的树叶时,敏感的老渔妇吉喜就把捕捞泪鱼的工具准备好了。
吉喜七十八岁了,干瘦而鸵背,喜欢吃风干的浆果和蘑菇,常常自言自语。
如果你乘着小船从逝川的上游经过这个叫阿甲的小渔村,想喝一碗喷香的茶,就请到吉喜家去吧。
她还常年备着男人喜欢抽的烟叶,几杆铜质的烟锅齐刷刷地横躺在柜上,你只需享用就是了。
要认识吉喜并不困难。
在阿甲,你走在充满新鲜鱼腥气的土路上,突然看见一个丰腴挺拔有着高高鼻梁和鲜艳嘴唇的姑娘,她就是吉喜,年轻时的吉喜,时光倒流五十年的吉喜。
她发髻高绾,明眸皓齿,夏天总是穿着曳地的灰布长裙,吃起生鱼来是那么惹人喜爱。
而现在你若想相逢吉喜,也是件很容易的事。
在阿甲渔村,你看哪一个驼背的老渔妇在突然抬头的一瞬眼睛里进射出雪亮的鱼鳞般的光芒,那个人便是吉喜,老吉喜。
雪是从凌晨五时悄然来临的。
不用说,雪花来了,泪鱼也就要从逝川经过了。
吉喜的木屋就面对着逝川。
吉喜醒来是被敲门声惊醒的,来人是胡会的孙子胡刀。
胡刀懊丧地连连说:“吉喜大妈,这可怎么好,这小东西真不会挑日子,爱莲说感觉身体不对了,挺不过今天了,唉,泪鱼也要来了,这可怎么好,多么不是时……”。
在阿甲渔村有一种传说,泪鱼下来的时候,如果哪户没有捕到它,一无所获,那么这家的主人就会遭灾。
泪鱼不同于其它鱼类,它被网挂上时百分之百都活着,大约都是一斤重左右,体态匀称玲珑。
将这些蓝幽幽的鱼投入注满水的木盆中,次日凌晨时再将它们放回逝川,它们再次入水时便不再发出呜呜呜的声音了。
吉喜打发胡刀回家去烧一锅热水。
她吃了个土豆,喝了碗热茶,把捕鱼工具一一归置好,关好火炉的门,戴_上银灰色的头巾便出门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逝川
迟子建
大约是每年的九月底或者十月初吧,一种被当地人称为“泪鱼”的鱼就从逝川上游哭着下来了。
泪鱼是逝川独有的一种鱼。
每年只在第一场雪降临之后才出现,它们到来时整条逝川便发出呜呜呜的声音。
当晚秋的风在林间放肆地撕扯失去水分的树叶时,敏感的老渔妇吉喜就把捕捞泪鱼的工具准备好了。
吉喜七十八岁了,干瘦而鸵背,喜欢吃风干的浆果和蘑菇,常常自言自语。
如果你乘着小船从逝川的上游经过这个叫阿甲的小渔村,想喝一碗喷香的茶,就请到吉喜家去吧。
她还常年备着男人喜欢抽的烟叶,几杆铜质的烟锅齐刷刷地横躺在柜上,你只需享用就是了。
要认识吉喜并不困难。
在阿甲,你走在充满新鲜鱼腥气的土路上,突然看见一个丰腴挺拔有着高高鼻梁和鲜艳嘴唇的姑娘,她就是吉喜,年轻时的吉喜,时光倒流五十年的吉喜。
她发髻高绾,明眸皓齿,夏天总是穿着曳地的灰布长裙,吃起生鱼来是那么惹人喜爱。
而现在你若想相逢吉喜,也是件很容易的事。
在阿甲渔村,你看哪一个驼背的老渔妇在突然抬头的一瞬眼睛里进射出雪亮的鱼鳞般的光芒,那个人便是吉喜,老吉喜。
雪是从凌晨五时悄然来临的。
不用说,雪花来了,泪鱼也就要从逝川经过了。
吉喜的木屋就面对着逝川。
吉喜醒来是被敲门声惊醒的,来人是胡会的孙子胡刀。
胡刀懊丧地连连说:“吉喜大妈,这可怎么好,这小东西真不会挑日子,爱莲说感
觉身体不对了,挺不过今天了,唉,泪鱼也要来了,这可怎么好,多么不是时……”。
在阿甲渔村有一种传说,泪鱼下来的时候,如果哪户没有捕到它,一无所获,那么这家的主人就会遭灾。
泪鱼不同于其它鱼类,它被网挂上时百分之百都活着,大约都是一斤重左右,体态匀称玲珑。
将这些蓝幽幽的鱼投入注满水的木盆中,次日凌晨时再将它们放回逝川,它们再次入水时便不再发出呜呜呜的声音了。
吉喜打发胡刀回家去烧一锅热水。
她吃了个土豆,喝了碗热茶,把捕鱼工具一一归置好,关好火炉的门,戴_上银灰色的头巾便出门了。
吉喜望了望逝川,她想起了胡刀的祖父胡会,他就被葬在逝川对岸的松树林中。
那时的吉喜不但能捕鱼、能吃生鱼,还会刺绣、裁剪、酿酒。
胡会那时常常到吉喜这儿来讨烟吃,吉喜的木屋也是胡会帮忙张罗盖起来的。
那时的吉喜有个天真的想法,认定百里挑一的她会成为胡会的妻子。
胡刀的妻子挺直地躺在炕上,因为阵痛而挥汗如雨。
吉喜洗了洗手,询问反应有多长时间了,有什么感觉不对的地方。
时光倒回五十年。
吉喜正站在屋檐前挑干草。
吉喜乌黑的头发上落着干草屑,褐绿色的草屑还有一股草香气。
落日掉进逝川对岸的莽莽丛林中了,吉喜这时看见胡会从逝川的上游走来。
他远远蠕动的形象恍若一只蚂蚁,而渐近时则如一只笨拙的青蛙,走到近前就是一只摇着尾巴的可爱的叭儿狗了。
吉喜笑着将她体味到的类似蚂蚁、青蛙、叭儿狗的三种不同形象说与胡会。
胡会也笑了,现出很满意的神态。
吉喜在那个难忘的黄昏尽头想,胡会一定会娶了她的。
然而胡会却娶了另一个女人做他的妻子。
产妇再一次呻吟起来,吉喜用毛巾擦了擦产妇额上的汗。
产妇朝她歉意地笑了,“吉喜大妈,您去捕泪鱼吧。
没有您在逝川,人们就觉得捕泪鱼
没有意思了。
”
的确,每年在初雪的逝川岸边,吉喜总能打上几十条甚至上百条的活蹦乱跳的泪鱼。
吉喜用来装泪鱼的木盆就能惹来所有人的目光。
大约午夜十一时许,产妇再一次被阵痛包围。
羊水破裂之后,吉喜终于看见了一个婴孩的脑袋像只熟透的苹果一样微微显露出来,那颗猩红的果实终于从母体垂落下来,那生动的啼哭声就像果实的甜香气一样四处弥漫。
“吉喜大妈,兴许还来得及,您快去逝川吧。
”产妇疲乏地说。
吉喜听着逝川发出的那种轻微的呜咽声,不禁泪滚双颊。
她再也咬不动生鱼了,那有质感的鳞片当年在她的齿间是怎样发出畅快的叫声啊。
她的牙齿可怕地脱落了,牙床不再是鲜红色的,而是青紫色的,像是一面旷日持久被烟熏火燎的老墙。
她的头发稀疏而且斑白,极像是冬日山洞口旁的一簇孤寂的荒草。
吉喜就这么流着泪回到她的木屋,她将鱼网搭在苍老的肩头,手里提着木盆,吃力地朝逝川走去。
逝川的篝火玲珑剔透,许多渔妇站在盛着泪鱼的木盆前朝吉喜张
望。
吉喜将网下到江里,又艰难地给木盆注上水,然后呆呆地站在岸边等待泪鱼上网。
天有些冷了,吉喜将头巾的边角努力朝胸部拉下,她开始起第一片网。
网从水面上刷刷地走过,那种轻飘飘的感觉使她的心一阵阵下沉。
一条泪鱼也没捕到,是个空网。
又过了一段时间,曙色已经微微呈现的时候,吉喜开始起第二片网。
她小心翼翼地拉着第二片网上岸,被收上来的网都是雪白雪白的,她什么也没看见。
放完泪鱼的渔民们陆陆续续地回家了。
吉喜慢慢地站起来,将两片鱼网拢在一起,站在空荡荡的河岸上,回身去取她的那个木盆。
她艰难地靠近木盆,这时她惊讶地发现木盆的清水里竞游着十几条美丽的蓝色泪鱼!它们那么悠闲地舞蹈着,吉喜的眼泪不由弥漫下来了。
一抹绯红的霞光出现在天际,使阿甲渔村沉浸在受孕般的和平之中。
(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中的“逝川”,交待了故事发生的地点和背景,表达了中国人“逝川与流光,飘忽不相待”的传统时空观。
B.小说运用插叙和补叙手法十分突出,对丰富人物形象、突出人物性格具有重要作用,也增强了小说的可读性。
C.小说描绘出清新自然淡泊宁静、韵味无穷的画面,带给读者忧伤中不绝望、充满温情与欣喜的感受。
D.小说写吉喜亲手为阿甲渔村的后代接生的过程,暗示了主人公充满生机而又不乏辛酸的人生历程。
8.吉喜是小说的主要人物,请简要分析这一人物形象。
(6 分)
9.小说中的“泪鱼”具有怎样的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6 分)
阅读答案:
7.D(“暗示了主人公充满生机而又不乏辛酸的人生历程”有误,过度解读。
)
8. 勤快能干。
她总是闲不住,为过往的人们备茶备烟,能捕鱼,会刺绣、裁剪、酿酒,还会接生。
热情善良。
下雪天,不怕寒冷,也不顾捕泪鱼祈福的习俗,面对接生的请求,二话不说,简单填一下肚子便出门。
命运多舛。
胡会喜欢她,但没娶她;到七十八岁时仍孤身一人。
(每点 2 分)
9. 以“泪鱼”为线索,使小说结构严谨,情节一波三折。
以“泪鱼”隐喻吉喜的不幸,有利于刻画典型人物的形象。
以“泪鱼”为中心讲述故事,通过泪鱼的捕和放,有力地表现了对生命的崇拜、对苦难的消化以及对新生的希冀的主题。
(每点 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