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时 练习课(导学案)

合集下载

三年级数学下册(RJ)第6课时 练习课教案

三年级数学下册(RJ)第6课时 练习课教案

第2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第6课时练习课【教学目标】1、使学生熟练掌握一位数除三位数的笔算除法。

2、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

3、培养学生认真检查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运用分析、推理能力正确解答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难点:运用分析、推理能力正确解答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1、口算接龙。

每人一题,全体参与。

要求:先计算出得数,再编题,编题时可用加、减、乘、除法。

方法:教师出第一题3×8.让学生按学号自觉参与。

2、笔算闯关。

教师出示5道计算题,请同学们做,谁能都做对,证明谁闯过了第一关,结合班级评价方式给予表扬;做错的,说出错误原因,并加以改正。

3、100÷2 63÷3 2800÷7 6300÷9200÷5 84÷2 2400÷6 5600÷84、先判断商是几位数,再计算。

34983640827663242651二、巩固练习1、教材第21页练习四的第13题。

(1)出示题。

(2)读题,理解题意。

问:怎样理解平均每集播放多长时间?(3)分析数量关系。

(4)列式计算。

问:为什么用除法计算?2、教材第21页练习四的第15题。

(1)出示,理解题意。

(2)按要求尝试推理,说明理由。

(3)根据题意,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4)想一想,你提出了几个问题,你还能提出其它问题吗?3、教材第22页练习四的第18题。

(1)先出示四幅图。

(2)看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自由发言)(3)板书问题(1)(4)板书第18题的问题(2)。

(5)读题,思考。

(6)学生独立解答。

语文导学案第6课(含答案).doc

语文导学案第6课(含答案).doc

九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主备教师:李丽老师科组长审核:年级组审核:学案小主人:班级:组次:课题 6 一厘米课型预习+展示+反馈学习目标 1.理解母亲为儿女的成长所付出的努力。

2.了解心理活动对人物刻画的作用。

3.体会文中比喻的妙处。

学习重点与难点1、理解“可怜天下父母心”的含义2、理解课文中对陶影心理活动的描写对于刻画人物所起的作用。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讨论交流+展示反馈一、知识链接1、教材分析:文章讲述了一位艰辛的母亲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形成纯正、善良、高贵的品行,不倦而持久地努力,以微薄的心力构造庞大的工程,描绘了这个母亲内心的苍凉和对孩子锲而不舍的挚爱。

这篇课文写的是一件小事,却反映了一个严肃的主题:如何塑造孩子的健康心灵,如何培养孩子的精神人格,一个人应该怎样对待尊严的问题。

同学们在学习中应抓住矛盾冲突,在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品味人物语言,学会在生活中维持自己的尊严,理解父母为自己的成长而作出的良苦用心。

2、作者简介:毕淑敏,女,1952年出生于新疆,1969年入伍,在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喀喇昆仑山交汇的西藏阿里高原部队当兵。

1980年转业回北京。

开始专业写作,共发表作品200万字。

国家一级作家。

3、写作背景:M是篇反映&代社会生活的优秀小说,作者定出了小人物的自尊,定出了小人物为了维护自尊而做的不懈努力,其核心是作品的价值取向,即对“可怜天下父母心”的当代版诠释。

二、自主学习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注音写汉字。

敏裂()挑剔()狡黑声()锲而不舍()战战jingjing ()() zhuai () ch6u —眼()脱jid ()2、改正下列成语中的错别字。

真相必露()莫明其妙()无精打彩()来势凶凶()3、课文哪些情节表现了女主人公“要成为完美而无可挑剔的母亲”所做出的艰辛努力?表现在:①在儿子面前,时刻注意检点自己;②不把西瓜皮啃得太苦;③为儿子买了张没必要买的票;④倒休带儿子参观寺院;⑤强压怒火,不与人争吵;⑥写信为自己检讨。

第6课时 练习课(教案)

第6课时 练习课(教案)

第6课时练习课【教学内容】练习题(教材第57、58页内容。

)【教学目标】熟练掌握“先乘除,后加减,有小括号先算小括号里面的”的运算顺序,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1.记住混合运算的顺序,正确计算。

2.利用混合运算解决问题。

【复习导入】这节课我们利用所学知识来上一节数学整理和复习课,巩固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以及用混合运算解决问题。

【复习讲授】1.知识梳理。

师:混合运算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呢请同学们看看课本,在小组内讨论、回顾、总结一下。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学生汇报,师生共同梳理知识。

2.自主探究解题方法。

(1)出示第一个问题。

师:要求一共有多少个苹果,可以怎样列式计算你有几种方法,每种方法的运算顺序是什么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答。

小组交流。

全班汇报、交流,集体订正。

生1:先看图中一共有3组相同数目的苹果,每组有5个,就可以求出3组一共有多少个苹果;再加上另外的3个,就可以求出一共有多少个苹果。

分步计算5×3=15(个)15+3=18(个)综合算式5×3+3=18(个)答:一共有18个苹果。

生2:如果把图中的苹果看成4组,每组有5个苹果,可以先求出4组一共有多少个苹果;再减去多算的2个,就可求出一共有多少个苹果。

分步计算5×4=20(个)20-2=18(个)综合算式5×4-2=18(个)答:一共有18个苹果。

(2)出示第二个问题。

食堂运来60袋米,第一天吃了9袋,第二天、第三天吃的都与第一天同样多,还剩多少袋米师:想一想,解决这个问题,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有几种算法它们的运算顺序一样吗学生独立探究,尝试解答。

小组交流。

集体汇报、交流,总结解题思路和方法。

小结:方法1:先求第一天剩下多少袋,再求第二天剩下多少袋,最后求第三天剩下多少袋。

列式:60-9-9-9=33(袋)方法2:也可以这样想:先求出三天共吃了多少袋大米,再把运来的米的袋数减去三天共吃的袋数,就是剩下的袋数。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6课时 练习课教案与反思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6课时  练习课教案与反思

第6课时练习课
原创不容易,为有更多动力,请【关注、关注、关注】,谢谢!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然后道尊。

欧阳修
【素材积累】
1、走近一看,我立刻被这美丽的荷花吸引住了,一片片绿油油的荷叶层层叠叠地挤摘水面上,是我不由得想起杨万里接天莲叶无穷碧这一句诗。

荷叶上滚动着几颗水珠,真像一粒粒珍珠,亮晶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晶的。

它们有时聚成一颗大水珠,骨碌一下滑进水里,真像一个顽皮的孩子!
2、摘有欢声笑语的校园里,满地都是雪,像一块大地毯。

房檐上挂满了冰凌,一根儿一根儿像水晶一样,真美啊!我们一个一个小脚印踩摘大地毯上,像画上了美丽的图画,踩一步,吱吱声旧出来了,原来是雪摘告我们:和你们一起玩儿我感到真开心,是你们把我们这一片寂静变得热闹起来。

对了,还有树。

树上挂满了树挂,有的树枝被压弯了腰,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真好看呀!。

冀教版三年级英语上册第6课导学案

冀教版三年级英语上册第6课导学案

课题Lesson 6 Numbers 6----10学习目标1、学生能掌握six seven eight nine ten2.能正确应用进行口语交际;重点难点重点:单词one, two, three, four, five;本课的句子以及拓展运用。

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并能口头应答下列用于和句子,Good-bye、See you later、Bye,进行口语交际;教法选择讲授、练习课型新授课前准备录音机单词卡片是否采用多媒体是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时数第1课时备课总数第6课时课堂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Class openingGreeting1)Nice to meet you !见到你很高兴Nice to meet you too!见到你我也很高兴!2)How many?有多少?One , two, three, four, five。

二、New concepts1、单词six 六 seven 七 eight 八nine 九 ten十six chairs 六把椅子seven books 七本书eight rulers八把尺子nine pens 九支钢笔ten pencils 十支铅笔用英语Hello /Hi!向学生问好指着同学复习句型用教室内的实物进行数字复习老师鼓励学生用英语说说生活中用上数字出示数字six卡片并反复领读数教室内的实物用同样的方法教授其他数字单词出示词组领读强调复数单词的读音用“Hello/Hi!”回问教师根据提示进行对话练习看物体说英文数字踊跃表现反复跟读顺着数倒着数看实物跟读单词理解单词意思数班上同学数男女生反复跟读T: How many books do you have?I have seven books book.2. Make up the dialogue and check them. (适当给与奖励。

)3. Now Danny and Li Ming are speaking .What are they speak? Let’s listen.4.句子Good-bye. Bye.See you later.make a dialogue.T: Hello, how are you?S: I’m fine, thanks.T: See you later.S: See you later.三、 Class closing板书设计:Lesson 6 Numbers 6----10 six 六seven 七eight 八 nine 九 ten十Good-bye. Bye.See you later. 示范用已学句子进行练习及时肯定播放课文录音板书Goodbye Bye.边领读边做动作边说边做动作教师领读和能力强的学生进行对于示范同桌一组用已学句型进行巩固练习、表演评价听录音猜测句子意思跟读句子同桌练习编对话表演分组竞赛练习积极参与练习几组学生展示作业设置向同学和家人用英语打招呼读熟课文三会数字单词教学札记检查签阅第周,应备课时实备课时,共课时评价:时间:签查(签章):。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第6课时 练习课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第6课时 练习课

教案标题: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第6课时练习课一、教学目标1. 巩固学生对于位置与方向、乘法口诀、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时间与钟面的认识等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2.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应用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内容1. 位置与方向:通过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上下、左右、前后等基本方向词,并能运用所学知识描述物体的位置。

2. 乘法口诀:通过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乘法口诀,并能运用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3.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通过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时间与钟面:通过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时间与钟面的认识,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应用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应用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回顾上一节课所学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导入: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复习位置与方向、乘法口诀、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时间与钟面等知识点。

3. 练习环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不同形式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在练习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4. 课堂讨论: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交流能力。

5. 总结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与不足,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五、作业布置1. 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设计适量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2. 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培养数学思维。

六、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五年级数学下册方程练习第6课时导学案

五年级数学下册方程练习第6课时导学案
5、2003年我国完成造林面积912万公顷,比2002年增加了135万公顷。2002年我国完成造林面积多少万公顷?
1.今天你需要辅导吗?(是否)
2.效果描述:
【教师寄语】我思考,我展示,我快乐,我成功!……今天你展示了吗?
40Ⅹ=240Ⅹ÷7=12
3、一块6万平方米的森林,一年大约要政法4.8万吨水,平均1万平方米森林一年大约蒸发多少万吨水?
基础题
发展题
3、连一连。
3Ⅹ=27Ⅹ=18
5+Ⅹ23Ⅹ=36
Ⅹ-9=27Ⅹ=12
Ⅹ÷3=4Ⅹ=9
4、每平方米阔叶林一天能释放氧气75克,是每平方米草地所释放氧气的5倍。每平方木草地一天能释放氧气多少克?
7.5+Ⅹ=12.8Ⅹ-21=14
1、在○里填上“>”、“<”或“=”。
当Ⅹ=88时,Ⅹ+14○74;
当Ⅹ=4时,17Ⅹ○68;
当Ⅹ=0.1时,Ⅹ÷5○0.2
2、在□里填上合适的数,使每个方程中Ⅹ的值都是5.
□+Ⅹ=13Ⅹ-□=2.3
□×=7Ⅹ÷□=5
基础题
发展题
2、方程
9Ⅹ=4.5Ⅹ÷0.4=2.5
赣榆华杰双语学校生本高效课堂数学导学案
编号:006日期:2月9日编写人:五年级备课组班级姓名
课题:《方程》
【自学课导学】预习课:(晚自习30分钟)
比一比,看谁表现最好!拼一拼,力争人人过关
课题:方程
我的奋斗目标:1、我能独立认真的完成方程的有关联系及应用。
2、我能书写工整。
基础题
发展题
1、解方程
Ⅹ+17=24Ⅹ-460=530

第6课《散步》(导学案)七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第6课《散步》(导学案)七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散步》导学案【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本文的感情基调,抓住六要素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通过合作探究学习,抓住关键词句和细节描写赏析人物形象;揣摩文章语言,学习本文的写作手法。

3、多角度理解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领会文章的深层意蕴。

【学习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本文的感情基调,抓住六要素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通过合作探究学习,抓住关键词句和细节描写赏析人物形象;揣摩文章语言,学习本文的写作手法。

【学习难点】多角度理解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领会文章的深层意蕴。

一、创设情景,布置任务“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传承弘扬这一美德,我市互联网信息办特招募拍摄团队想将《散步》这一名篇作为脚本,拍摄成公益广告届时在各大平台播放。

假如你是拍摄团队中的一员,请按照要求完成拍摄任务!情境任务:任务一:研读脚本理脉络任务二:拍摄镜头赏人物任务三:揣摩语言悟意蕴二、任务一:研读脚本理脉络请团队成员认真研读脚本,了解作者、文体知识,扫清阅读障碍,梳理脚本的故事情节,并概括内容。

1、走近作者:请团队成员搜集相关资料完成填空。

莫怀戚(1951—2014) ,_______人,作家。

1982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1980年开始文学创作。

他的作品很注意发掘生活中的情趣,颇富人情味。

作品集有《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篇小说《_________》曾获“四川文学”奖。

2、文体知识——散文:散文是与诗歌、小说、戏剧并称的一种文学体裁。

散文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是说散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叙述事件的发展,可以描写人物形象,可以托物抒情,可以发表议论;“________”是从散文的立意方面说的,即散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

3、扫清阅读障碍:①字词积累:嫩芽()霎时()拆散()分歧()熬过()粼粼()②词语释义:任凭自己的意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6课时练习课
课题
练习课
课型
练习课
学习目标
1.熟练掌握十几减9、8、7、6、5、4、3、2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口算。
2.运用“想加算减法”能使计算变得更简便快捷。
3.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
理解算理并能正确计算。
教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
教学环节
导案
二次备课
知识点1:十几减5、4、3、2的计算方法。
想:4+7=11,11-4=7
想:5+6=11,11-5=6
知识点2:复习十几减9、8、7、6的计算方法。教材第19页“练习四”第9(1)题
(1)13个桃子。吃了9个,还剩几个?
=(个)
分析:用减法计算,列式为13-9。可以用破十法和想加算减法。
答案:13-9=4(个)
教师布置作业。
1.完成教材第18页“练习四”第4题。
教材第18页练习四第2题
先说得数,再写算式。
分析:11-2、11-3、11-4、11-5等算式的计算方法同十几减9、8、7、6的计算方法相同,可以用破十法和想加算减法。
答案:(1)用“破十法”计算11-2和11-3。
想:10-2=8,1+8=9
想:10-3=7,1+7=8
(2)用“想加算减法”计算11-4和11-5。
2.完成教材第19页第6、7、8、9、10题。
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1.这节课你有新的收获吗?
2.谈谈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1.自评本节课的收获。
2.自由谈一谈。
五、教学板书
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