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子建《亲亲土豆》阅读练习及答案》阅读练习及答案

合集下载

00531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历年真题及答案 考试频率

00531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历年真题及答案 考试频率

考期作者类型作品问202210我与地坛202210没压中关汉卿202210送一个人上路202210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202210麦坚利堡202210202210202210202204陈染精说空的窗简析陈染小说《空的窗》的叙事特点。

202204老舍精戏茶馆简析老舍话剧《茶馆》的主题思想。

202204台静农泛散记波外翁简析台静农散文《记波外翁》刻画波外翁性格的艺术方法。

202204西川诗歌泛诗一个人老了简析西川诗歌《一个人老了》的主题意蕴。

202204孙犁精散黄鹂病期琐事分析孙犁散文《黄鹂——病期琐事》怎样通过叙述和描绘有关黄鹏的日常生活画面以揭示美的含义。

202110海子诗歌精诗麦地简析海子诗歌《麦地》中重要意象所蕴含的意义。

202110田汉精戏关汉卿简析田汉话剧《关汉卿》的主题意蕴。

202110张承志泛说残月简析张承志小说《残月》中杨三老汉这一艺术形象。

202110柯灵散文泛散回看血泪相和流简析柯灵散文《回看血泪相和流》的艺术特点。

202110阿城精说棋王论述阿城小说《棋王》中对“吃”和“棋”的描写内容以及由此揭示的主题意蕴。

202110 202110202104王蒙精说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 这个简析王蒙小说《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的主题意蕴。

202104老舍精戏茶馆简析老舍戏剧《茶馆》的结构特征。

202104王小波泛散一只特立独行的猪结合历史背景,简析王小波散文《一只特立独行的猪》中“猪”的形象及其意义。

202104绿原泛诗重读(圣经)——“牛棚”诗抄第n篇简析绿原诗歌《重读(圣经)——“牛棚”诗抄第n篇》的表现手法。

202104茹志鹃精说百合花论述茹志鹃小说《百合花》的主题意蕴及艺术特色。

202104 202104 202104202010严歌苓精说少女小渔简析严歌苓小说《少女小渔》的艺术特色。

202010琦君散文泛散髻简析琦君散文《髻》的主题意蕴。

202010北岛诗歌泛诗回答简析北岛诗歌《回答》的语言特色。

永恒的爱 ——浅析迟子建《亲亲土豆》

永恒的爱 ——浅析迟子建《亲亲土豆》

第32卷 第3 期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Vol.32 No.3 2018年6月 Journal of Yanbian Institute of Education Jun. 2018·1·永恒的爱——浅析迟子建《亲亲土豆》李冰洋 邹志远(延边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吉林 延吉 133002)摘 要:人间固然有一切无法预料的生死离别,在作家迟子建笔下用永恒的爱化解了死亡的恐惧,用永恒的爱化解了底层社会的心酸苦楚,本文着重论述迟子建《亲亲土豆》中永恒的爱。

关键词:迟子建 ;爱;亲亲土豆中图分类号:I2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4564(2018)03-0001-03一直以来爱与死亡是文学作品中的两大永恒的主题,生老病死是人无法摆脱的宿命。

但是在迟子建笔下,死亡也成了爱的延续,死亡中也代表着爱的永恒,作品《亲亲土豆》中的死亡是爱的延续。

土豆本是凡俗之物,却满载着人与人之间永恒的高贵之爱。

正如作品中所说“那永远离开了礼镇的人不止一次通过梦境将这样的乡愁捎给他的亲人们、捎给热爱土豆的人们。

”土豆本为凡俗之物,承载着人世间最真挚朴实的爱与真情。

一、凡俗生活中诗意的爱《亲亲土豆》讲述的是礼镇种土豆大户秦山和李爱杰夫妇二人,因病最后生死离别的悲情故事。

土豆维系着他们的生活和经济来源,他们生活在底层却过着安逸、知足的生活,但是病痛打破了他们宁静的生活,当善良的秦山知道自己时间不多时,他偷偷出院回到了他的礼镇,回到了他的土豆地,用最后的力量,收完了他人生最后一次的土豆,作品弥漫在秦山哀伤的病痛中,却也融汇着夫妻二人诗意的爱。

相濡以沫,却厌倦终老的人比比皆是,但是秦山夫妇二人却在相濡以沫中保存了高贵与诗意的浪漫。

秦山在咳血时,妻子为了让丈夫安心,偷偷换掉枕头,第一次进城检查时,他们搭着邻居进城卖菜的车,雨后的泥浆打在夫妇二人的裤脚上,妻子想到的是起土豆时,千万不要这般泥泞。

琐碎的生活,泥泞的乡村之路,没有让她感到厌倦,她担心的是如果下雨起出来的土豆一定是小泥猴,这是她对土豆的宠爱。

凡俗的天籁——迟子建《亲亲土豆》赏析

凡俗的天籁——迟子建《亲亲土豆》赏析

凡俗的天籁——迟子建《亲亲土豆》赏析
吕欣
【期刊名称】《阅读与写作》
【年(卷),期】1998(000)007
【摘要】您是否听过苏格兰乡村女歌手恩雅的演唱?尤其是在分不清白昼天地的静谧独处中聆听,声音宛如从天际传来,她宛如坐着云车从空中徐徐驶过,将一路玄妙的蓝紫色音符洒在你的头顶,你便有醍醐灌顶的空灵与舒畅,飘了起来,有形之身与无形之思维一块儿,飘了起来,在天地间郁郁徜徉。

【总页数】2页(P13-14)
【作者】吕欣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7.42
【相关文献】
1.浅析迟子建的《亲亲土豆》兼及其它中短篇小说 [J], 程荣晖
2.永恒的爱r——浅析迟子建《亲亲土豆》 [J], 李冰洋;邹志远
3.独特动物意象背后的悲凉与人性r——读迟子建短篇小说集《亲亲土豆》 [J], 肖珍珍
4.算得人间天上惟有两心同——迟子建《致爱人》赏析 [J], 李定祥
5.还原英雄钟情世俗——迟子建的小说《与周瑜相遇》赏析 [J], 马卫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迟子建作品阅读练习含答案

迟子建作品阅读练习含答案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7~9题(1 4分)。

斯人独憔悴迟子建1创作是一种自我完善的过程。

2每个人都有独具个性的生命存在方式,每个人都尽可能地在生活的各个领域中比较充分地去实现自己的价值。

我当然也未能免俗。

3细细算来,从我开始小说创作至今所发表的三十万字作品,百分之九十九都是写下层人的生活的。

这一回顾连我自己也略为吃惊。

4我出生在北极村漠河,在那里度过了我孤独寂寞的童年时光。

那里有我的外婆和外祖父,他们曾经给我讲过许许多多的民间故事。

我现在还常常回忆起当年讲故事的情景来。

5晚饭过后,农人家里忙过了该忙的事情,就要聚在一起谈天说地。

生活太单调,他们疲惫的呵欠声常常同日头一起落山。

而且,那里一年难得看上一场电影,那么,晚饭之后的茶水和故事就是生活中最好的消遣了。

每逢这个时刻,我就带着我心爱的狗(它叫傻子,后来我把它写入第一部中篇小说《北极村童话》),和这条狗一起挤入听故事的人中,直听得心儿不知飞到哪里,仿佛魂都丢了似的。

6那便是我最早的启蒙文学。

它不是唐诗宋词,而是来源于民间的那种质朴而又奇诡、光怪陆离的故事。

7于是,我在十九岁那年坐在夕阳西下的窗前,看着天边飞涌的那一团团金色的晚霞的时候,我仿佛在绚丽的晚霞中又看到了童年生活的每一个片段,我的心难以平静,我开始断断续续地记载我的童年生活,二十岁那年把它整理成中篇小说,发表在一九八六年第二期的《人民文学》上。

8从此,我真正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

9这实在不是一条坦途,这实在不是一个美差。

10我需要读大量的书来丰富自己的心灵,我需要走南闯北去看世界,而时间和日常琐事又常常打乱我的计划。

11因而我的创作有它不可否认的局限性和狭隘性,它还没有达到从一个宏观领域的高度去把握和观照生活的那种让人叹服的洞察力。

12必须承认,我将来如果不超越自己,只是在我的童话世界里流连忘返,那么我的艺术生命也就终止了。

而超越自己是多么艰难。

它要养精蓄锐几时、苦苦求索几时,才能获得一个瞬间的辉煌。

1604-全国-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自考真题及答案

1604-全国-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自考真题及答案

1604-全国-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总分:100一、单选题(共30题,共30分)1、王蒙小说《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刻画人物性格的主要手法是()(1分)A:暗示手法B:象征手法C:衬托手法D:对比手法2、茹志鹃小说《百合花》借以展开故事的主要事件是()(1分)A:借被子B:救护伤员C:护送文工团员D:保护担架队员3、白先勇小说《游园惊梦》的主人公是()(1分)A:钱夫人B:窦夫人C:赖夫人D:蒋碧月4、海子诗歌《麦地》中,使人群由疏离而趋近、由冷漠而亲和的因素是()(1分) A:粮食和月亮B:粮食和劳动C:田野和劳作D:大地和月光5、“这时,人们有种奇妙的感觉,觉得那伞下好像有长长一大块空间,空空的,世界上任什么东西也填补不上。

”以这段话作结尾的小说是()(1分)A:《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B:《雕花烟斗》C:《游园惊梦》D:《空的窗》6、铁凝小说《哦,香雪》中,让凤娇有特别好感的人物“北京话”是()(1分)A:乘客B:乘务员C:同乡D:火车司机7、严歌苓小说《少女小渔》中,在小渔美好情感的感召下,洋老头的重大变化是()(1分)A:与瑞塔幸福地生活在一起B:揭穿了假结婚的真相C:恢复了做人的尊严D:离开了悉尼8、王安忆小说《喜宴》讲述了下乡“知青”参加喜宴的故事,反映出“知青”们的精神状态是()(1分)A:颓唐苦闷B:积极乐观C:自得其乐D:自暴自弃9、把后记作为作品的“内核或种子”,并与正文一起发表的短篇小说是()(1分) A:《走窑汉》B:《鞋》C:《断层》D:《远方诗意》10、诗歌《智慧之歌》是穆旦晚年复出之作,其主题是()(1分)A:人生的理性思考B:历史的全盘清算C:童年的温情回顾D:智慧的无情批判11、阿城小说《棋王》中,王一生追求的理想境界是()(1分)A:生命的自由和爱情的浪漫B:快意恩仇C:兼济天下D:生命的自由和自我的超脱12、张晓风散文《母亲的羽衣》穿插、对比了“母亲”的两个时代,它们是()(1分) A:少女时代和母亲时代B:童年时代和少女时代C:母亲时代和祖母时代D:青春时代和祖母时代13、下列作品中,叙写“文革”给普通人造成的灾难,但并不渲染痛苦,而是侧重于痛苦消解之道的是()(1分)A:《怀念萧珊》B:《学圃记闲》C:《回看血泪相和流》D:《邢老汉和狗的故事》14、史铁生散文《我与地坛》中,“我”在第一次发表作品和第一次获奖后,最希望与之分享快乐却已去世的亲人是()(1分)A:父亲B:母亲C:爱人D:祖母15、“匀称高大,毛色闪闪发光,最明显的特征是颈上披散着垂地的长鬃,有的浓黑,流泻着力与威严;有的金红,燃烧着火焰般的光彩。

爱的安魂曲——迟子建《亲亲土豆》选文细节赏析

爱的安魂曲——迟子建《亲亲土豆》选文细节赏析

爱的安魂曲——迟子建《亲亲土豆》选文细节赏析马唯然选文出自迟子建小说《亲亲土豆》结尾,无改动。

《亲亲土豆》全文贯穿着关于土豆的一切:种土豆、收土豆、小孩子偷土豆……李爱杰带着秦山去看病的过程中,二人聊土豆、想土豆。

土豆是全文的线索,也是这篇小说最富抒情色彩的意象。

尤其是作者用诗一样的笔触对土豆花、土豆香的描写也是贯穿全文。

小说的开头是这样的:如果你在银河遥望七月的礼镇,会看到一片盛开着的花朵。

那花朵呈穗状,金钟般垂吊着,在星月下泛出迷幻的银灰色。

当你敛声屏气倾听风儿吹拂它的温存之声时,你的灵魂却首先闻到了来自大地的一股经久不衰的芳菲之气,一缕凡俗的土豆花的香气。

你不由在灿烂的天庭中落泪了,泪珠敲打着金钟般的花朵,发出错落有致的悦耳的回响,你为自己的前世曾悉心培育过这种花朵而感到欣慰。

那永远离开了礼镇的人不止一次通过梦境将这样的乡愁捎给他的亲人们,捎给热爱土豆的人们。

于是,晨曦中两个刚刚脱离梦境到晨露摇曳的土豆地劳作的人的对话就司空见惯了:“昨夜孩子他爷说在那边只想吃新土豆,你说花才开他急什么?”“我们家老邢还不是一样?他嫌我今年土豆种得少,他闻不出我家土豆地的花香气。

你说他的鼻子还那么灵啊?”土豆花张开圆圆的耳朵,听着这天上人间的对话。

小说的中间:李爱杰趁他不备将花从袖筒掏出来:“闻闻,香不香?”她将花拈在他的鼻子下。

秦山深深闻了一下,说:“还没有土豆花香呢。

”“土豆花才没有香味呢。

”李爱杰纠正说。

“谁说土豆花没香味?它那股香味才特别呢,一般时候闻不到,一经闻到就让人忘不掉。

”秦山左顾右盼见其他病人和家属都没有注意听他们说话,才放心大胆地打趣道:“就像你身上的味儿一样。

”小说的结尾:雪后疲惫的阳光挣扎着将触角伸向土豆的间隙,使整座坟洋溢着一股温馨的丰收气息。

李爱杰欣慰地看着那座坟,想着银河灿烂的时分,秦山在那里会一眼认出他家的土豆地吗?他还会闻到那股土豆花的特殊香气吗?如果是小说中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这些小人物像土豆一样平凡朴实、卑微渺小、默默无闻,那么他们身边的那些女人,尤其是像李爱杰这样的女人,以及他们善良淳朴、勤劳坚韧、奉献牺牲的性格和精神,就如同土豆花一样,在广袤的土地上散发着淡淡清香。

2024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迟子建 现代文阅读练习题汇编(Word版,含答案)

2024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迟子建 现代文阅读练习题汇编(Word版,含答案)

2024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迟子建现代文阅读练习题汇编一、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清晨①迟子建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了,我有九十岁了。

雨雪看老了我,我也把它们给看老了。

如今夏季的雨越来越稀疏,冬季的雪也逐年稀薄了。

它们就像我身下的已被磨得脱了毛的狍皮褥子,那些浓密的绒毛都随风而逝了,留下的是岁月的累累瘢痕。

坐在这样的褥子上,我就像守着一片碱场的猎手,可我等来的不是那些竖着美丽特角的鹿,而是裹挟着沙尘的狂风。

西班他们刚走,雨就来了。

在这之前,连续半个多月,太阳每天早晨都是红着脸出来,晚上黄着脸落山,一整天身上一片云彩都不披。

炽热的阳光把河水给舔瘦了,向阳山坡的草也被晒得弯了腰了。

我不怕天旱,但我怕玛克辛姆的哭声。

柳莎到了月圆的日子会哭泣,而玛克辛姆呢,他一看到大地旱得出现弯曲的裂缝,就会蒙面大哭。

好像那裂缝是毒蛇,会要了他的命。

可我不怕这样的裂缝,在我眼中它们就是大地的闪电。

安草儿在雨中打扫营地。

我问安草儿,布苏是不是个缺雨的地方,西班下山还得带着雨?安草儿直了直腰,伸出舌头舔了舔雨滴,冲我笑了。

他一笑,眼角和脸颊的皱纹也跟着笑了——眼角笑出的是菊花纹,脸颊笑出的是葵花纹。

雨水洒下来,他那如花的皱纹就像是含着露珠。

我们这个乌力楞②只剩下我和安草儿了,其他人都在早晨时乘着卡车,带着家当和驯鹿下山了。

以往我们也下山,早些年去乌启罗夫,近年来到激流乡,用鹿茸和皮张换来酒、盐、肥皂、糖和茶等东西,然后再回到山上。

但这次他们下山却是彻底离开大山了。

他们去的那个地方叫布苏,帕日格告诉我,布苏是个大城镇,靠着山,山下建了很多白墙红顶的房子,那就是他们定居的住所。

山脚下还有一排鹿圈,用铁丝网拦起,驯鹿从此将被圈养起来。

我不愿意睡在看不到星星的屋子里,我这辈子是伴着星星度过黑夜的,如果午夜梦醒时我望见的是漆黑的屋顶,我的眼睛会瞎的;我的驯鹿没有犯罪,我也不想看到它们蹲进“监狱”,听不到那流水一样的鹿铃声,我一定会耳聋的;我的腿脚习惯了坑坑洼洼的山路,如果让我每天走在城镇平坦的小路上,它们一定会疲软得再也负载不起我的身躯,使我成为一个瘫子;我一直呼吸着山野清新的空气,如果让我去闻布苏的汽车放出的那些“臭屁”,我一定就不会喘气了。

迟子建中短篇小说的阅读

迟子建中短篇小说的阅读

迟子建中短篇小说的阅读迟子建中短篇小说的阅读迟子建的中短篇小说数量壮观,内容丰富,主要体现在哪里呢?下面来看看!20多年前,当迟子建从遥远的北极村走向文坛的时候,像一个陌生的精灵,带着极地乡间特有的气息,给文坛吹来了一股清风,向人们展示了一个陌生的文学的世界。

在迟子建的生活经历和她的作品中,凝结着她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浓郁的故土情结。

对迟子建而言,故乡和大自然是她文学世界的太阳和月亮,它们照亮和温暖了迟子建的写作和生活。

在她的笔下,记述着童年北极村的寂寞和黑土地上生长着的淡淡的忧伤。

一.北极村童年的回忆――《北极村童话》《北极村童话》是迟子建童年回忆录的散文体小说,她以纯真幼稚的孩童视角,充满温情的语言叙写着寂寞的童年。

迟子建的童年是在北极村度过的,妈妈把她一人留在姥姥家,寂寞的童年也就此开始了。

寂寞的孩子是敏感的,只有寂寞,她才注意观察周围的一切,只有敏感,她才对那些草木的枯荣、雨雪的更迭充满了冥想。

迟子建的“童话”弥漫着忧伤,充满着遗憾:那个爱讲鬼怪故事的猴姥有着惨痛的身世,她原本是一个精干美貌的女子,被日本人糟蹋后,死过几次而不得,衣着脏乱、大着嗓门、抽着烟头,捶胸顿足地讲鬼怪故事;那个热情灵巧的老苏联被丈夫儿子抛弃,孤单地活着,寂寞而凄凉地死去;姥爷隐藏着儿子(大舅柱儿)死去这个痛楚的秘密……这些人和事在迟子建的心灵上,留下了忧伤的印记。

北极村应该是迟子建的福地,她的童年和文学生命是北极村给的,只有这个古风纯朴,静谧清新,景色宜人的中国最北的村落,才能赋予她丰富的想象力和一个童话的.世界。

迟子建是带着《北极村童话》,从大兴安岭走上文坛的,《北极村童话》作为她文学生命的肇始,宿命般成为她后来所有文学作品的底色。

二.美丽的黑土地上,长着淡淡的忧伤――《雾月牛栏》、《清水洗尘》、《亲亲土豆》美丽的黑土地上,生活着善良的人们,大自然随着季节的更替变换着不同的肤色,而他们在这样的轮回中迎来晨光,送走日落,但他们却无法抹去来自自身的忧伤,这些淡淡忧伤就好像是从脚下的黑土地上长出来的,一茬接着一茬,像他们的生命一样,传递着,延续着……(一)《雾月牛栏》:雾一般的愧疚,雾一般的哀愁雾月里,睡在炕头的宝坠看到母亲与叔(继父)肌肤相亲,叔转而尴尬异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迟子建《亲亲土豆》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

(16分)
亲亲土豆
迟子建
礼镇家家户户种土豆,秦山夫妇是种土豆的大户。

秦山又黑又瘦,他媳妇比他高出半头,叫李爱杰,温柔又贤惠。

他们去土豆地时总是并肩走,九岁的女儿粉萍跟在身后,一会儿去捉蚂蚱,一会儿又用柳条去戏弄老实的牛。

秦山一家子爱吃土豆。

初秋时令,秦山有一天吃着吃着土豆就咳嗽得受不住了,双肩抖得像被狂风拍打的衣架,只觉得五脏六腑都错了位。

秦山咳嗽累了迷迷糊糊睡着了。

李爱杰担心秦山,第二天早早就醒了。

她发现秦山枕头上有一摊血,一种不祥的想法使她哆嗦了一下。

早饭后她左劝右劝,秦山这才答应进城看病。

李爱杰将家里的积蓄全部带上,又关照邻居照顾粉萍。

邻居问秋收时能回来么?秦山咧嘴一笑:“我就是有一口气,也要活着回来收最后一季土豆。


李爱杰拍了一下秦山的肩膀,骂他:“胡说!”
听着妻子恍若回到少女时代的声音,秦山心里有种比晚霞还要浓烈的伤感。

秦山住院后脸色便开始发灰,他觉得人生埋伏着的巨大陷阱被他踩中了。

一次,趁没人在旁边,秦山忽然拉住妻子说:“爱杰,要是确诊是癌,咱可不在这遭这份洋罪,我宁愿死在咱家的土豆地里。


检查结果很快出来了。

当李爱杰被医生叫到办公室后她知道一切都完了。

医生说:“晚期肺癌,已经扩散了。


李爱杰只觉得一下子感觉不出阳光的存在了。

为掩饰内心慌乱,她回去时特意从住院处门前的花坛上摘了一朵花掖在袖筒里。

秦山正在喝水,李爱杰趁他不备将花掏出来:“闻闻,香不香?”
秦山深深闻了一下,说:“还没有土豆花香呢。


“土豆花才没有香味呢。


“谁说土豆花没香味?它那股香味才特别呢,一般时候闻不到,一经闻到就让人忘不掉。

”李爱杰凄楚地笑了,就着这股笑劲,她装作兴高采烈地说:“咱得高兴一下了,你的病确诊了,就是普通的肺病,打几个月的点滴就能好。


“没有大病当然好。

”秦山说,“咱都来了一个多礼拜了,该是收土豆的时候了。


“你放心,咱礼镇有那么多的好心人,不会让咱家的土豆烂到地里。

”李爱杰说。

“自己种的地自己收才有意思。


一天,秦山忽然说:“钱都让你把着,你就不能给我几百让我花花?”
“我才没那么抠门呢。

”李爱杰抿嘴一乐,从腰包数出三百块钱给了秦山。

第二天下午,李爱杰一进病房就傻了眼。

秦山不见了,病服堆在床上,床头柜上的饭盒不见了,床下的拖鞋也不见了。

秦山会不会去死呢?这些天她哭了几场,尽管回病房前洗了好几遍脸,又站在院子中平静了一番,可她红肿的眼睛也许让他抓到蛛丝马迹了。

他没有告别就走了,看来是不想活了。

她去江边、铁路交叉口以及公园幽深的树林,一切可以自杀的场所几乎都跑遍了。

天黑的时候,仍不见秦山的影子。

极度焦虑的李爱杰突然意识到秦山一定是回礼镇了。

一个要自杀的人怎么会带走饭盒、拖鞋等东西呢?她又想起秦山那天要钱的事,就更加坚定地认为秦山回家了。

李爱杰赶回礼镇时,远远就看见秦山猫腰在自家的地里起土豆,粉萍跟在他身后用一只土篮
捡土豆。

正是秋天的午后时光,没有一丝云,凉爽的风在东游西逛。

秦山穿着蓝布衣,阳光沉甸甸地照耀着他,他在明亮的阳光中闪闪发光。

李爱杰从心底深深地呼唤了一声:“秦山——”双颊便被自己的泪水烫着了。

收完土豆后,秦山消瘦得越来越快,他常常痴迷地望着李爱杰一言不发。

秦山在下雪的日子里挣扎了两天两夜,终于停止了呼吸。

礼镇的人都来帮助料理后事。

出殡那天,天寒地冻,墓穴挖不深,要去拉一马车煤渣来盖坟,待到春暖花开再培新土。

李爱杰突然阻拦道:“秦山不喜欢煤渣。

”她拎着几条麻袋走向菜窖,吩咐几个年轻力壮的人:“往麻袋里装土豆吧。

”礼镇人看到一个不同寻常的葬礼。

秦山的棺材落入坑穴,李爱杰上前将土豆一袋袋倒在坟上。

只见那些土豆咕噜噜地在坟堆上旋转,最后众志成城地挤靠在一起,秦山的坟豁然丰满充盈起来。

雪后疲惫的阳光挣扎着将触角伸向土豆的间隙,使整座坟洋溢着一股温馨的丰收气息。

李爱杰欣慰地看着那座坟,想着远在天上的秦山会一眼认出他家的土豆地吗?他还会闻到那股土豆花的特殊香气吗?
李爱杰最后一个离开秦山的坟。

刚走了两三步,忽然听见背后一阵簌簌响动。

原来坟顶上一只又圆又胖的土豆从上面坠了下来,一直滚到李爱杰脚边,仿佛一个受宠惯了的小孩子在乞求母亲至爱的亲昵。

李爱杰怜爱地看着那个土豆,轻轻嗔怪道:“还跟我的脚呀?”(选自《迟子建文集》,有删改)
1.这篇小说并不着意表现生活的辛酸和命运的残酷,而在字里行间涌动着温情的力量。

联系全文,简要说说温情的力量体现在哪些方面。

(3分)
2.除了带走饭盒、拖鞋等物件以及要钱的事可以看出秦山肯定回家了,文中还有哪些地方为写秦山回家了必要的铺垫?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其中3处。

(3分)
3.赏析文中画横线句子。

(4分)
4.根据括号里的问题,作出合理的解说。

(3分)
(1)“李爱杰从心底深深地呼唤了一声:‘秦山——’双颊便被自己的泪水烫着了。

”(李爱杰终于看到丈夫,理应放心和高兴才对,可她为什么流泪呢?)
(2)“李爱杰怜爱地看着那个土豆,轻轻嗔怪道:‘还跟我的脚呀?’”(李爱杰对土豆的怜爱和嗔怪应如何理解?)
只见那些土豆咕噜噜地在坟堆上旋转,最后众志成城地挤靠在一起,秦山的坟豁然丰满充盈起来。

雪后疲惫的阳光挣扎着将触角伸向土豆的间隙,使整座坟洋溢着一股温馨的丰收气息。

5.秦山觉察到自己身患癌症后放弃治疗回到家乡,这样做是不是对自己、对家人不负责任?请结合小说有关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3分)
答案:
1.(3分)(1)秦山一家子特别是秦山对土豆的钟爱,充满了生活的温情;(2)秦山对家庭、对家乡、对劳动的热爱;(3)秦山和李爱杰之间朴素而深沉的爱情;(4)礼镇人所表现出来的乡亲情谊。

(能说出3个方面,意对即可)
2.(1)离家时邻居问秋收能否回来,秦山说,一定要回来收最后一季土豆。

(2)秦山告诉妻子如果确诊是癌,宁愿死在自家土豆地里。

(3)到医院一个多礼拜,秦山时时记挂着收土豆;(4)李爱杰几乎都跑遍可以自杀的场所,不见秦山的影子。

(能概括其中3处,意对即可)
3.这两句运用拟人手法(或:用“旋转”“众志成城地挤靠”“挣扎着”“伸向”等词语)描写土豆和阳光,写出了李爱杰与丈夫之间的相爱相知,也含蓄地表现了秦山的生命在亲人的爱中变得丰满充盈。

(意对即可)
4.(1)秦山不顾自己身患绝症,想在生命最后时刻赶回来亲手收获土豆,这让李爱杰深受感动,情不自禁流下滚烫的泪水,这泪水也是对丈夫深情至爱的流露。

(2)从李爱杰对土豆的怜爱和嗔怪中,可以感受到土豆恍然成为丈夫的化身,丈夫的生命没有被死亡阻隔,丈夫的灵魂已经与妻子融为一体,在至爱中得到另一种方式的延续。

(意对即可)
5.不是。

秦山之所以放弃治疗回到家乡,正是源于对土豆、对家人深切的爱。

面对即将到来的死亡,秦山并未恐惧,他钟爱土豆,把土豆视为的自己生命,并满怀对家人的热爱与她们一起收完最后一季土豆。

这样,他在人生最后的岁月里,完成了自己生前的最大夙愿,他的生命也因此变得丰盈起来。

(意对即可)如果认为秦山的做法是对自己、对家人不负责任的表现,能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阅读全文,梳理故事情节,从人物的行为活动和人物之间情感表达来梳理出表现“温情”的细节。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根据题干的提示,梳理与“秦山肯定回家”有关的情节,按要求解答即可。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3】
试题分析:赏析句子,要根据句子的内容和语言表达从写作手法、表现的情境(景物特点)、表达的情感(作品中人物或作者)几个方面来分析,点评生动的字词,指出其精彩巧妙之处。

要用评价语“形象生动”“突出”等。

本题两句皆是景物描写,说明其表现了所描写的事物特点以及衬托了人物怎样的思想情感。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4.4】
试题分析:“解说”,可以从句子的内容表现了有关人物怎么的心理状态和人物之间怎样的情感两方面来进行。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能力层级为理解B。

5.
试题分析:根据全文内容,理解秦山对土豆的喜爱,以家人的责任感,表达自己的意见。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能力层级为探究F。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