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良原真性文件

合集下载

奈良真实性文件 1994

奈良真实性文件 1994

奈良真实性文件1994The Nara Document on Authenticity 1994傅朝卿翻译‧导读导言我们这一群在奈良集会之专家,希望感谢日本当局慷慨的精神与心智上之勇气,提供一个及时的论坛,使我们得以在其中挑战有关维护领域方而之传统思想,并且论辩扩展我们视界之方式与手段,以带领我们在维护实务中,更加尊重文化与遗产之多样性。

我们也希望能够认知在世界遗产委原会期望下所提供之讨论架构的价值,以完全尊重所有社会中之社会与文化价值之方式来验证真实性,并检验被提议列名世界遗产名单文化资产之杰出普世性价值。

奈良真实性文件是孕育于1964年《威尼斯宪章》之精神,建立于其上,并加以延伸以响应我们当代世界中有关文化遗产关注与利益不断扩张的范筹。

在一个日益受到全球化以及均质化力量影响的世界,在一个有时候藉由侵略性民族主义与压制少数民族的文化以获取追求文化认同之世界,由维护实务中考虑真实性而得之基本贡献,将会厘清并阐明人类之集体记忆。

文化多样性与遗产多样性我们世界之文化与遗产多样性是所有人类精神与心智丰富度一项无可取代之泉源。

保护并提升我们世界文化与遗产多样性必须被主动的推动成为人类发展一种基本面向。

文化遗产多依性存在于时间与空间,同时需要对其他文化及其信仰系统之所有面向加以尊重。

在文化价值呈现冲突之案例中,对文化多样性之尊重需要承认所有文化价值之成员的合法性。

所有文化与社会都是根植于持殊的形式而有形与无形表现手段构成了他们之遗产,应该受到尊重。

强调每一个文化遗产就是所有人的文化遗产,这一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之基本原则,是重要的事。

文化遗产之责任与其之经营管理首先应该是归属于其所产生之文化小区,接着是关心其文化小区。

然而,除了这些责任外,严守为文化遗产维护而发展之国际公约与宪章也会约束来自于他们的原则与责任之考虑。

平衡他们自己与其它文小区之要求,对每一个小区而言,是高度期望的事,假设获致这种平衡不会伤害到他们基本的文化价值的话。

《威尼斯宪章》与中国的文物古建筑保护修缮

《威尼斯宪章》与中国的文物古建筑保护修缮

《威尼斯宪章》与中国的文物古建筑保护修缮[发布时间]:2008-07-21 [作者]:不详[来源]:本站原创[点击]:1311[摘要]本文通过对《威尼斯宪章》、《佛罗伦萨宪章》及《奈良原真性文件》等国际性文件的解读,论述了《威尼斯宪章》等国际性文件对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的普遍指导意义和重大贡献,同时指出,由于历史原因,《威尼斯宪章》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局限性。

《佛罗伦萨宪章》、《奈良原真性文件》对《威尼斯宪章》的补充和修正,充分表现出国际文保专家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指出:在《威尼斯宪章》等国际性文件原则精神框架下,从中国古建筑文物保护的实际出发,建立一套符合中国国情的古建筑保护维修理论与实践体系,是中国文物工作者对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事业的贡献。

并扼要阐述了这套理论与实践体系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一、《威尼斯宪章》及相关国际文件解读《威尼斯宪章》是“第二届历史古迹建筑师及技师国际会议”于1964年5月在威尼斯通过的“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宪章”。

他是对《雅典宪章》(1931年在雅典召开的第一届历史古迹建筑师及技师国际会议通过的文件)的研究和拓展。

《雅典宪章》和《威尼斯宪章》的诞生,反映出与会的西方国家同仁对人类创造的历史古迹价值的正确认识和科学保护理念。

宪章指出:世世代代人民遗留的古代遗迹是人类的共同遗产。

为后代保护好这些遗产,“将它们真实地、完整地传下去是我们的职责”。

宪章对全世界范围内的“古代建筑的保护与修复”提出了若干“指导原则”并“做出规定”,要求“各国在各自的文化和传统范畴内负责实施这一规划”。

《宪章》分六个部分,共计十六条,分别是:“定义”,(第1、2条);“宗旨”(第3条);“保护”(第4、5、6、7、8条);“修复”(第9、10、11、12、13、14条);“发掘”(第15条);和“出版”(第16条)。

第一部分“定义”明确了历史古迹的范畴不仅包括单个建筑,而且包括它赖以存在的环境;不仅包括伟大的艺术作品,而且包括民间朴实的艺术品。

(完整版)奈良文件概要

(完整版)奈良文件概要

关于原真性的“奈良文件”概要发布时间:2009-1-8 浏览量:801关于原真性的奈良会议于1994年11月1日—6日在日本奈良举行,主要讨论关于定义和评估原真性的大量复杂问题,对文化遗产的原真性概念及其应用作出详细阐述。

会议通过了《关于原真性的奈良文件》,是在1964年《威尼斯宪章》的精神基础上构思、建立延伸形成的,以回应当今世界对文化遗产关心和兴趣的扩展。

会议主要包括了文化多样性和遗产多样性、价值与原真性及其定义。

1.要基于遗产的价值保护各种形式和各历史时期的文化遗产。

人们理解这些价值的能力部分地依赖与这些价值有关的信息源的可信性与真实性。

对这些信息源的认识与理解,与文化遗产初始的和后续的特征与意义相关,是全面评估原真性的必要基础。

2.以这种方式考虑的、并在《威尼斯宪章》中确认的原真性,是与遗产价值有关的最为基本的资格因素。

在文化遗产的科学研究、保护与修复规划、以及依《世界遗产公约》规定的登录程序和其他文化遗产清单使用时,对原真性的理解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3.在不同文化、甚至在同一文化中,对文化遗产的价值特性及其相关信息源可信性的评判标准可能会不一致。

因而,将文化遗产的价值原真性置于固定的评价标准之中来是不可能的。

相反,对所有文化的尊重,要求充分考虑文化遗产的文脉关系。

4.因此,在每一文化内,对遗产价值的特性及相关信息源的可靠性与真实性的认识必须达成共识,这是至关重要、极其紧迫的。

5.基于文化遗产的本性以及文脉关系,原真性的判别会与各种大量信息源中有价值的部分有关联。

信息源的各方面包括形式与设计、材料与物质、使用与功能、传统与技术、位置与环境(这应该不是指场地,或场地只是其中一小部分概念)、精神与感受以及其它内在的、外部的因素。

允许利用这些信息源检验文化遗产在艺术、历史、社会和科学等维度的详尽状况。

Preamble1.We, the experts assembled in Nara (Japan), wish to acknowledge the generous spiritand intellectual courage of the Japanese authorities in providing a timely forum in which we could challenge conventional thinking in the conservation field, and debate ways and means of broadening our horizons to bring greater respect for cultural and heritage diversity to conservation practice.2.We also wish to acknowledge the value of the framework for discussion provided by theWorld Heritage Committee's desire to apply the test of authenticity in ways which accord full respect to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values of all societies, in examining the outstanding universal value of cultural properties proposed for the World Heritage List.3.The Nara Document on Authenticity is conceived in the spirit of the Charter of Venice,1964, and builds on it and extends it in response to the expanding scope of cultural heritage concerns and interests in our contemporary world.4.In a world that is increasingly subject to the forces of globalization and homogenization,and in a world in which the search for cultural identity is sometimes pursued through aggressive nationalism and the suppression of the cultures of minorities, the essential contribution made by the consideration of authenticity in conservation practice is toclarify and illuminate the collective memory of humanity.Cultural Diversity and Heritage Diversity5.The diversity of cultures and heritage in our world is an irreplaceable source of spiritualand intellectual richness for all humankind. The protection and enhancement of cultural and heritage diversity in our world should be actively promoted as an essential aspect of human development.6.Cultural heritage diversity exists in time and space, and demands respect for othercultures and all aspects of their belief systems. In cases where cultural values appear to be in conflict, respect for cultural diversity demands acknowledgment of the legitimacy of the cultural values of all parties.7.All cultures and societies are rooted in the particular forms and means of tangible andintangible expression which constitute their heritage, and these should be respected.8.It is important to underline a fundamental principle of UNESCO, to the effect that thecultural heritage of each is the cultural heritage of all. Responsibility for cultural heritage and the management of it belongs, in the first place, to the cultural community that has generated it, and subsequently to that which cares for it. However, in addition to these responsibilities, adherence to the international charters and conventions developed for conservation of cultural heritage also obliges consideration of the principles and responsibilities flowing from them. Balancing their own requirements with those of other cultural communities is, for each community, highly desirable, provided achieving this balance does not undermine their fundamental cultural values.Values and authenticity9.Conservation of cultural heritage in all its forms and historical periods is rooted in thevalues attributed to the heritage. Our ability to understand these values depends, in part, on the degree to which information sources about these values may be understood as credible or truthful. Knowledge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se sources of information, in relation to original and subsequen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ultural heritage, and their meaning, is a requisite basis for assessing all aspects of authenticity.10.Authenticity, considered in this way and affirmed in the Charter of Venice, appears as theessential qualifying factor concerning values. The understanding of authenticity plays a fundamental role in all scientific studies of the cultural heritage, in conservation and restoration planning, as well as within the inscription procedures used for the World Heritage Convention and other cultural heritage inventories.11.All judgements about values attributed to cultural properties as well as the credibility ofrelated information sources may differ from culture to culture, and even within the same culture. It is thus not possible to base judgements of values and authenticity within fixed criteria. On the contrary, the respect due to all cultures requires that heritage properties must considered and judged within the cultural contexts to which they belong.12.Therefore, it is of the highest importance and urgency that, within each culture,recognition be accorded to the specific nature of its heritage values and the credibility and truthfulness of related information sources.13.Depending on the nature of the cultural heritage, its cultural context, and its evolutionthrough time, authenticity judgements may be linked to the worth of a great variety of sources of information. Aspects of the sources may include form and design, materialsand substance, use and function, traditions and techniques, location and setting, and spirit and feeling, and other internal and external factors. The use of these sources permits elaboration of the specific artistic, historic, social, and scientific dimensions of the cultural heritage being examined.Appendix 1Suggestions for follow-up (proposed by H. Stovel)1.Respect for cultural and heritage diversity requires conscious efforts to avoid imposingmechanistic formulae or standardized procedures in attempting to define or determine authenticity of particular monuments and sites.2.Efforts to determine authenticity in a manner respectful of cultures and heritagediversity requires approaches which encourage cultures to develop analytical processes and tools specific to their nature and needs. Such approaches may have several aspects in common:o efforts to ensure assessment of authenticity involve multidisciplinary collaboration and the appropriate utilisation of all available expertise andknowledge;o efforts to ensure attributed values are truly representative of a culture and the diversity of its interests, in particular monuments and sites;o efforts to document clearly the particular nature of authenticity for monuments and sites as a practical guide to future treatment and monitoring;o efforts to update authenticity assessments in light of changing values and circumstances.3.Particularly important are efforts to ensure that attributed values are respected, and thattheir determination included efforts to build, ad far as possible, a multidisciplinary and community consensus concerning these values.4.Approaches should also build on and facilitate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mong allthose with an interest in conservation of cultural heritage, in order to improve global respect and understanding for the diverse expressions and values of each culture.5.Continuation and extension of this dialogue to the various regions and cultures of theworld is a prerequisite to increasing the practical value of consideration of authenticity in the conservation of the common heritage of humankind..6.Increasing awareness within the public of this fundamental dimension of heritage is anabsolute necessity in order to arrive at concrete measures for safeguarding the vestiges of the past. This means developing grea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values represented by the cultural properties themselves, as well as respecting the role such monuments and sites play in contemporary society.Appendix IIDefinitionsConservation: all efforts designed to understand cultural heritage, know its history and meaning, ensure its material safeguard and, as required, its presentation, restoration and enhancement.(Cultural heritage is understood to include monuments, groups of buildings and sites of cultural value as defined in article one of the World Heritage Convention).Information sources: all material, written, oral and figurative sources which make it possible to know the nature, specifications, meaning and history of the cultural heritage.The Nara Document on Authenticity was drafted by the 45 participants at the Nara Conference on Authenticity in Relation to the World Heritage Convention, held at Nara, Japan, from 1-6 November 1994, at the invitation of the Agency for Cultural Affairs (Government of Japan) and the Nara Prefecture. The Agency organized the Nara Conference in cooperation with UNESCO, ICCROM and ICOMOS.This final version of the Nara Document has been edited by the general rapporteurs of the Nara Conference, Mr. Raymond Lemaire and Mr. Herb Stovel.。

6.《奈良真实性文件》(1994年 奈良)

6.《奈良真实性文件》(1994年 奈良)

与世界遗产公约相关的奈良真实性会议“奈良真实性文件”(与世界遗产公约相关的奈良真实性会议于1994年11月1日至6日在奈良通过)序言1. 作为奈良(日本)会议全体专家,我等兹在此感谢日本当局的慷慨精神与学术勇气,为我们适时提供了此论坛,使我们得以挑战遗产保护领域的传统思想,并就拓展视野的方式与手段展开辩论,以使得我们在遗产保护实践中赋予文化与遗产多样性更多的尊重。

2. 我们也希望,籍此对世界遗产委员会所提出的讨论框架的价值表示认可。

该框架旨在以全面尊重所有社会的社会与文化价值的方式来验证真实性,并检验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资产的普遍性价值。

3. 《奈良真实性文件》乃是孕育于1964年《威尼斯宪章》的精神,并以此为基础加以了延伸,以响应当代世界文化遗产关注与利益范围的不断拓展。

4. 在一个日益受到全球化以及同质化力量影响的世界,在一个时有藉由侵略性民族主义与压制少数民族的文化以获取文化认同的世界,在保护实践中纳入真实性考虑具有重要的作用,可厘清并阐明人类的集体记忆。

文化多样性与遗产多样性5.整个世界的文化与遗产多样性对所有人类而言都是一项无可替代的丰富的精神与知识源泉。

我们必须积极推动世界文化与遗产多样性的保护和强化,将其作为人类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6. 文化遗产的多样性存在于时间与空间之中,需要对其他文化及其信仰系统的各个方面予以尊重。

在文化价值出现冲突的情况下,对文化多样性的尊重则意味着需要认可所有各方的文化价值的合理性。

7. 所有的文化与社会都是根植于以有形与无形手段表现出来的特殊形式和方法,这些形式和方法构成了他们的遗产,应该受到尊重。

8. 其中至关重要的是强调任何一种文化遗产都是所有人类的共同遗产这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基本原则。

对文化遗产的责任和管理首先应该是归属于其所产生的文化社区,接着是照看这一遗产的文化社区。

然而,除这些责任之外,在决定相关原则与责任时,还应该遵守为文化遗产保护而制订的国际公约与宪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语境下的原真性保护原则

非物质文化遗产语境下的原真性保护原则

非物质文化遗产语境下的原真性保护原则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地区或民族悠久历史的结晶和文化品格的象征,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科学价值。

遗产旅游是遗产概念和内涵不断社会化、商业化的产物。

[1]随着国人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文化意识观念的增强,遗产旅游迎来了大面积、大规模的开发热潮。

在遗产旅游地观赏价值、教育意义和知名度获得极大提升的同时,“被改名”、“被歪曲”、被破坏”等现象层出不穷,遗产旅游发展与原真性保护的矛盾日益激化。

以元上都遗址为例,笔者认为,当代非遗旅游的发展面临着市场价值开发不足和原真性保护不到位的双重问题。

因此,在追求旅游体验差异化的同时,还应兼顾原真性保护的原则。

将文化作为核心竞争力,打造文化创意体验园区,采用新型管理模式,?用智能化信息技术,进行精准化营销,将成为当代非遗旅游发展的方向。

一、何谓“原真性”原真性“Authenticity”一词的起源可追溯到中世纪的欧洲,有“原初的”、“权威的”含义,彼时用于指代宗教著述及宗教遗物的真实性。

原真性被正式引入遗产保护领域是在20世纪60年代,1964年的《威尼斯宪章》奠定了原真性对国际现代遗产保护的意义,提出“将文化遗产真实地、完整地传下去是我们的责任。

”[2]从此,原真性原则实质上成为检验世界遗产的一个重要标准。

1994年12月,在日本奈良通过的《关于原真性的奈良文件》肯定了原真性是定义、评估和监控文化遗产的一个基本要素。

[3]《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中也有原真性的相关定义,即“必须有历史的真实性、并且要保留历史的现状”。

“原真性”阐释的误区中国作为千年文明古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一直以来都是文化遗产的大国。

中国长期遵循的“不改变文物原状”的法律原则即是与原真性概念一脉相承的体现。

但是长期以来,中国人对于原真性的阐释更偏重于追求完整“原状”的真实,而非在遵循客观历史延续、变迁之下的真实“原状”。

由此可见,在中国传统观念的影响下,原真性的诠释与践行存在一些误区。

奈良真实性文件

奈良真实性文件

4. 在奈良文件之后,不少地区和国家的相关机构都结合当地特 点,讨论出台了关于如何定义和保护真实性的文件,其中包括 《圣安东尼奥宣言》,这一宣言强调了美洲文化遗产的特点,把 真实性与文化遗产的历史环境、人文背景,以及弱势群体等方面 联系起来,并提出具体的保护建议。除此之外,《圣安东尼奥宣 言》还对《奈良真实性文件》加以评价,认为其中一些建议和原 则并不适用于美洲文化遗产的实际情况。
3价值和真实性
对各种类型和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遗产的保护,根植于遗产
自身的价值。我们对这些价值的理解能力,部分依赖于用于理解
这些价值的信息源的可信性与真实性程度。对这些信息源的认识
和理解,与文化遗产原初的和后续的特征有关,是评价遗产原真
性所有内容的必要基础。
原真性,如按照上述方式思考并得到《威尼斯宪章》认可,看来 是评审遗产价值的本质因素。对原真性的理解,在文化遗产的所 有科研中,在保护与修复规划中,也在《世界遗产公约》和其它
信息源:是指使认识文化遗产的性质、特性、涵义和历史成为 可能的,一切物质型、文字型、口头型和图象型来源。
内容分析
1《奈良原真性文件》包含着专家们深入思考的成果。世界遗产委员会注 意到,专家们对于原真性作为界定、评估和监测文化遗产的一个本质要素, 具有普遍的认识一致性。专家们特别关注考察世界的文化多样性及这种多 样性的许许多多表达方式,从古迹、遗址,到文化景观,到非物质遗产。 最为重要的是,当真实性涉及文化遗产时,这一概念的应用应根植于特 定的文化环境中,并应得到相应的考虑。
奈良真实性文件
1994年ICOMOS(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在日本奈良开会,通过了 关于遗产真实性的《奈良真实性文件》。
1、文件提纲挈领的阐述了多样性的重要意义,以及遗产真实性的 考察原则。提出"必须在相关文化背景下对遗产项目加以考虑和评 判"。文件不涉及到任何具体的措施和方针。

历史遗产保护的原真性--从《威尼斯宪章》和《奈良宣言》谈起

历史遗产保护的原真性--从《威尼斯宪章》和《奈良宣言》谈起
[关键词] 历史文化遗产;原真性;保护;实践
1 原真性之定义
原 真 性 (Authenticity),起 源 于 中世 纪欧洲,在希腊语和 拉丁 语中有“权威 的”(authoritative)和“原初的”(original) 的含义。在宗教占统治力量的中世纪欧 洲,authenticity 指宗教经本及宗教遗物 的真实性;而目前原真性成为了国际文 化遗产领域中一个特别重要的术语,它 出现在包括 《威尼斯宪章》《奈良宣言》 在内的众多国际文化遗产保护文献之 中。
中国建筑遗产的原真状态,是人根
据各种真实的历史信息对文化遗产所进 行的评估。根据各种真实的信息来源, 判断文化遗产的建造年代以及各个历 史时期的真实状态。判断依据是:根据 文化遗产的本质、文化背景以及随时间 的 演进 ,对 原 真性 的 评 判 可 能与 大 量 的 信息来源有关,包括形式与设计、材料与 物质、利用与机能、传统与技术、区位与 场所、精神与感情,以及其他内在或外在 的因素。
72 论 坛
ZHONGZHOU CONSTRUCTION
历史遗产保护的原真性
—— —从《威尼斯宪章》和《奈良宣言》谈起
杨鹏 (华中科技大学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摘要] 通过对《威尼斯宪章》及《奈良宣言》等国际历史保存及古迹维护方面的重要文件中关于“原真性”的解 读,结合国内保护的实例诠释遗产保护的“原真性”内涵,找出我国历史文化保护事业发展的正确途径。
有老街保护整治的青砖肌理“丹青泼墨” 的时下老街形象空间的要求。“路转溪 桥现虞”再次回到老街历史肌理空间的 特征:折曲与次第错落的空间写实,这无 疑还是对历史空间肌理的原真性解读。
6 结语
从 以 上 两个 实 例 我 们 可以 看 出,在 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问题上,不能 以经济效益多寡论输赢,我们对历史遗 产的保护、更新和利用必须慎之又慎,需 要从真正成功的案例中得到借鉴与启 示。

浅谈《威尼斯宪章》、《奈良真实性文件》与我国的文物古迹保护

浅谈《威尼斯宪章》、《奈良真实性文件》与我国的文物古迹保护

浅谈《威尼斯宪章》、《奈良真实性文件》与我国的文物古迹保护摘要《威尼斯宪章》与《奈良真实性文件》是近现代最为著名的文化遗产保护文件,对大多数联合国成员国的文物古迹保护产生深远影响。

笔者在本文中尝试综合两部文件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以下简称中国文物保护法)主要宗旨,从文物古迹概念、保护、修复、发掘的方式等方面,谈谈笔者之浅见。

关键词威尼斯宪章;奈良真实性文件;文化遗产保护;古建筑保护1931年《雅典宪章》第一次对古代建筑的保护与修复指导制定基本原则,为古代建筑保护与修复运动的广泛发展做出了贡献。

1964年5月,从事历史文物建筑工作的建筑师和技术员在威尼斯召开第二次国际会议,肯定了历史文物建筑的重要价值和作用,将其视为人类的共同遗产和历史的见证,并就保护文物建筑及历史地段发布国际原则,即《威尼斯宪章》。

而孕育于《威尼斯宪章》精神的《奈良真实性文件》于1994年11月在日本奈良真实性会议上制定并通过,旨在挑战遗产保护领域的传统思想,并就拓展视野的方式与手段展开辩论,以使得在遗产保护实践中赋予文化与遗产多样性更多的尊重。

《威尼斯宪章》、《奈良真实性文件》在全球文化遗产保护中具有重要意义,对我国的文物古迹保护同样产生深远影响。

1 关于概念《威尼斯宪章》中明确,历史遗迹的要领不仅包括单个建筑物,而且包括能从中找到一种独特的文明、一种有意义的发展或一个历史事件见证的城市或乡村环境。

这不仅适用于问答的艺术作品,而且适用于随时光逝去而获得文化意义的过去一些较为朴实的艺术品。

《奈良真实性文件》则强调文化多样性和遗产多样性,整个世界文化与遗产多样性对所有人类而言都是无可替代的丰富精神与知识源泉,必须积极推动世界文化与遗产多样性的保护和强化,将其作为人类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中国文物保护法》则界定了更明确的文物古迹标准:具有历史、艺术、科学、情感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和石刻、壁画;与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或者著名人物有关的以及具有重要纪念意义、教育意义或者史料价值的近现代重要史迹、实物、代表性建筑[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ara Document on Authenticity
《奈良原真性文件》
背景:
在美国圣菲召开的世界遗产委员会第16次会议上,围绕着《实施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中的“原真性检验”,有关文化遗产原真性的议题被深入讨论。

世界遗产委员会希望,在ICOMOS(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建议的基础上,通过国际专家们的讨论,对文化遗产原真性的概念和应用作进一步的阐释。

日本政府慷慨承诺在日本历史名城奈良举办一次重要的国际专家会议,以进一步考察与《世界遗产公约》有关的原真性问题。

为了筹备奈良会议,在ICOMOS、ICCROM(国际文化财产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简称“罗马中心”)和世界遗产中心的合作下,挪威和加拿大政府于1994年1月31日至2月2日在挪威卑尔根举办了一次预备研讨会。

研讨会文集《有关世界遗产公约的原真性会议》由挪威的里克圣蒂克瓦尔雷(Riksantikvaren)出版。

1994年11月1日至6日召开的“奈良原真性会议”上,来自28个国家的45名与会者讨论了许多与原真性定义和评估有关的综合性议题。

应当看到,世界上有些语言并没有恰当词汇来准确表达原真性概念。

《奈良原真性文件》包含着专家们深入思考的成果。

世界遗产委员会注意到,专家们对于原真性作为界定、评估和监测文化遗产的一个本质要素,具有普遍的认识一致性。

专家们特别关注考察世界的文化多样性及这种多样性的许许多多表达方式,从古迹、遗址,到文化景观,到非物质遗产。

尤其重要的是,当原真性涉及文化遗产时,这一概念和应用应根植于特定的文化环境中,并应得到相应的考虑。

专家们认为,世界上不同地区之间和专家组之间,就文化遗产多样性进行范围广泛的对话,对于进一步提取与文化遗产有关的原真性概念并改善其应用,是极为重要的。

ICOMOS、ICCROM和世界遗产中心鼓励这种持续的对话,它将得到世界遗产委员会的专门注意。

建议
1.我们,聚集于日本奈良的专家们,感谢富有慷慨精神和智慧勇气的日本政府能及时地提供一个论坛,使我们可以对遗产保护领域的传统思想发起挑战,并就拓展我们视野的途径和方法进行论辩,它将使文化多样性和遗产多样性在保护实践中得到更多的尊重。

2.我们也认识到世界遗产委员会所提供的讨论框架的价值。

委员会希望,原真性检验的应用,能以给与所有社会的社会价值观与文化价值观以充分尊重的方式进行,能在考察那些提名给《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的突出的普遍性价值中进行。

3.《奈良原真性文件》构思于《威尼斯宪章》(1964)的精神之中。

它以《威尼斯宪章》为基础,并顺应当代世界对文化遗产日益扩展的相关内容和利害关系,拓展这种精神。

4.在一个逐渐受制于全球化和趋同化力量的世界上,在一个对文化身份的追求往往通过扩张性民族主义和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压制来实现的世界上,在遗产保护实践中注重原真性,由此产生的本质性贡献是澄清和指明人类的集体记忆。

文化多样性和遗产多样性
5.世界的文化多样性和遗产多样性,是人类精神丰富性和智慧丰富性的不可替代的源泉。

对我们世界的文化多样性和遗产多样性的保护和加强,应作为人类发展的一个本质方面加以积极推动。

6.文化遗产的多样性存在于时空之中,它要求尊重其它文化及其信仰体系的所有方面。

在多种文化价值观表现出处于冲突状态的情况下,对文化多样性的尊重,要求承认各方的文化价值观的合法性。

7.所有的文化与社会都根植于特定的物质和非物质的表现形式与方式。

这些形式与方式构成它们的遗产,应该被尊重。

8.落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项基本原则十分重要,该原则是:一方的文化遗产也是大家的文化遗产。

对文化遗产的责任及管理,首先应属于产生它的文化族群,然后属于关心它的文化族群。

然而,除上述责任外,遵守为保护文化遗产而制定的国际宪章和公约,也有义务重视源自宪章、公约的准则和责任。

对每个族群来说,应当努力做到平衡自己的需求与其他文化族群的需求,只要达到这种平衡不损害他们基本的文化价值观。

价值和原真性
9.对各种类型和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遗产的保护,根植于遗产自身的价值。

我们对这些价值的理解能力,部分依赖于用于理解这些价值的信息源的可信性与真实性程度。

对这些信息源的认识和理解,与文化遗产原初的和后续的特征有关,是评价遗产原真性所有内容的必要基础。

10.原真性,如按照上述方式思考并得到《威尼斯宪章》认可,看来是评审遗产价值的本质因素。

对原真性的理解,在文化遗产的所有科研中,在保护与修复规划中,也在《世界遗产公约》和其它文化遗产目录所采用的申报程序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

11.有关文化遗产价值及相关信息源可信性的一切判断,在不同文化之间可能是不同的,甚至在同一文化内,也可能不同。

因此,不可能依据固定标准进行价值和原真性的基本评判。

相反地,为了尊重所有文化,则要求对遗产的特性必须在其所隶属的文化环境中加以思考和评判。

12.因此,最为重要和最为紧迫的是,在一种文化内部,对遗产的定位,应需依据遗产价值的特殊性质,以及相关信息源的可信性和真实性。

13.依据文化遗产的性质及其文化环境,原真性判断会与大量不同类型的信息源的价值相联系。

信息源的内容,包括形式与设计,材料与质地,利用与功能,传统与技术,位置与环境,精神与情感,以及其它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

对这些信息源的使用,应包括一个对被检验的文化遗产就特定的艺术、历史、社会和科学角度的详尽说明。

定义
保护:是指用于认识遗产,了解它的历史和涵义,确保遗产的物质安全,如果需要,确保其修复和加固的所有行动。

信息源:是指使认识文化遗产的性质、特性、涵义和历史成为可能的,一切物质型、文字型、口头型和图象型来源。

[注意:这个文本在奈良会议闭幕时正式通过。

它仍需稍做调整,以使英文文本与法文文本完全一致。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