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评价报告(JHA、SCL表)详解
风险评价方法scl、jha、lec)说明与举例

1.3工作危害分析法(JHA)和安全检查表分析(SCL)风险等级判定
1.3.1危害发生的可能性L判定准则:
表 1
序号
标 准
表 7
风险等级
风险(D = L×E×C)
可能结果
巨大风险
>320
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
重大风险
>160~320
高度危险,需要立即整改
中等风险
70~160
显着危险,需要整改
可接受风险
20~70
可能危险,需要注意
可忽略风险
<20
稍有危险,或许可以接受
四、工作表设计
安全检查分析(SCL)评价表
部门:工段:装置/设备/设施:编号:
序号
检查项目
标准
不符合标准
的主要后果
偏差发生频率
现有安全
控制措施
危害发生
可能性/L
危害后果
严重性/E
风险度
R=L×S
建议改进/控制
风险措施
分析人员:日期:审核人:日期:审定:日期:
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表
部门:工段:工作任务:编号:№:
序号
工作步骤
危害(人、物、作业环境、管理)
主要后果
以往事故发生频率
物体打击或损坏其他装置
吊装速度减慢,办理《吊装作业证》
6
新管安装
安全带不挂,工具袋不用
高空坠落,物体打击
作业人员挂好安全带,采用工具袋
案例2工作危害分析记录表
JHA、SCL、LEC风险评价方法

JHA、SCL、LEC风险评价方法一、作业危害分析评价法(JHA)作业危害分析(JobHazardAnalysis,JHA)又称作业安全分析(JobSafetyAnalysis,JSA)作业危害分解(JobHazardBreakdown,JHB)/是一种定性风险分析方法。
实施作业危害分析,能够识别作业中潜在的危害,确定相应的工程措施,提供适当的个体防护装置,以防止事故发生,防止人员受到伤害。
此方法适用于工艺操作、设备设施检修等。
作业危害分析将对作业活动的每一步骤进行分析,从而辨识潜在的危害并制定安全措施作业危害分析的主要步骤是:1、确定(或选择)待分析的作业;2、将作业划分为一系列的步骤;3、辨识每一步骤的潜在危害;4、确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划分的作业活动步骤不能太笼统,步骤划分也不宜太细,以致出现许多的步骤。
根据经验,一项作业活动的步骤一般不超过10项,要保持各个步骤正确的顺序。
为了辨识危害,需要对作业活动作进一步的观察和分析。
辨识危害应该思考的问题是:可能发生的故障或错误是什么?其后果如何?事故是怎样发生的?其他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发生的可能性?以下是危害辨识的部分内容:•是否穿着个体防护服或配戴个体防护器具?•操作环境、设备、地槽、坑及危险的操作是否有有效的防护?•维修设备时,是否对相互连通的设备采取了隔离?•是否有能引起伤害的固定物体,如锋利的设备边缘?•操作者能否触及机器部件或机器部件之间操作?•操作者能否受到运动的机器部件或移动物料的伤害?•操作者是否会处于失去平衡的状态?•操作者是否管理着带有潜在危险的装置?•操作者是否需要从事可能使头、脚受伤或被扭伤的活动(往复运动的危害)?•操作者是否会被物体冲撞(或撞击)到机器或物体?•操作者是否会跌倒?•操作者是否会由于提升、拖拉物体或运送笨重物品而受到伤害?•作业时是否有环境因素的危害——粉尘、化学物质、放射线、电焊弧光、热、高噪音?工作危害分析(JHA)记录表单位:日期:工作岗位:工作任务:风险度R:a)轻微的(LxS=1~3);b)可承受的(LxS=4~8);c)中等的(LxS=9~12);d)重大的(LxS=15~16);e)不可承受的(LxS=20~25)建议的改进措施:A—表示轻微的,不必采取措施;B—表示可承受的,应维持现状、保持记录,但要保持检查或测量;C—表示中等的,应制定管理制度、规定、规程进行控制;D—表示重大的,应制定目标、指标、管理方案,限期治理;E—表示不可承受的,应立即采取隐患治理措施;二、安全检查表评价法(SCL)所谓安全检查表,就是为系统地辨识和诊断某一系统的安全状况而事先拟好的问题清单。
JHA及SCL风险评价方法讲解

JHA及SCL风险评价方法讲解JHA及SCL风险评价方法讲解一、作业危害分析(JHA)介绍作业危害分析(Job Hazard Analysis,JHA)又称作业安全分析(Job Safety Analysis,JSA)、作业危害分解(Job Hazard Breakdown, JHB),是一种定性风险分析方法。
实施作业危害分析,能够识别作业中潜在的危害,确定相应的工程措施,提供适当的个体防护装置,以防止事故发生,防止人员受到伤害。
此方法适用于工艺操作,设备设施检修等。
作业危害分析将对作业活动的每一步骤进行分析,从而辨识潜在的危害并制定安全措施作业危害分析的主要步骤是:1、确定(或选择)待分析的作业;2、将作业划分为一系列的步骤;3、辨识每一步骤的潜在危害;4、确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划分的作业活动步骤不能太笼统, 步骤划分也不宜太细,以致出现许多的步骤。
根据经验,一项作业活动的步骤一般不超过10项,要保持各个步骤正确的顺序。
为了辨识危害,需要对作业活动作进一步的观察和分析。
辨识危害应该思考的问题是:可能发生的故障或错误是什么其后果如何事故是怎样发生的其他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发生的可能性以下是危害辨识的部分内容:·是否穿着个体防护服或配戴个体防护器具·操作环境、设备、地槽、坑及危险的操作是否有有效的防护·维修设备时,是否对相互连通的设备采取了隔离·是否有能引起伤害的固定物体,如锋利的设备边缘·操作者能否触及机器部件或机器部件之间操作·操作者能否受到运动的机器部件或移动物料的伤害·操作者是否会处于失去平衡的状态·操作者是否管理着带有潜在危险的装置·操作者是否需要从事可能使头、脚受伤或被扭伤的活动(往复运动的危害)·操作者是否会被物体冲撞(或撞击)到机器或物体·操作者是否会跌倒·操作者是否会由于提升、拖拉物体或运送笨重物品而受到伤害·作业时是否有环境因素的危害——粉尘、化学物质、放射线、电焊弧光、热、高噪音工作危害分析(JHA)记录表单位:二车间日期:3月18日风险度R :a) 轻微的(L×S=1~3);b) 可承受的(L×S=4~8);c) 中等的(L×S=9~12);d) 重大的(L×S=15~16);e) 不可承受的(L×S=20~25)建议的改进措施:A—表示轻微的,不必采取措施;B—表示可承受的,应维持现状、保持记录,但要保持检查或测量;C—表示中等的,应制定管理制度、规定、规程进行控制;D—表示重大的,应制定目标、指标、管理方案,限期治理;E—表示不可承受的,应立即采取隐患治理措施;二、安全检查表分析(SCL)所谓安全检查表,就是为系统地辨识和诊断某一系统的安全状况而事先拟好的问题清单。
风险评价报告(JHA、SCL表)详解

风险评价报告XXXX年度xxxxx有限公司风险评价报告书一、目的为规范部门风险管理工作,识别和评价作业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消除或减少事故危害,降低安全风险.由风险评价领导小组负责进行危害因素识别和风险评估工作。
二、评价范围评价小组从部门工作的全过程,对所有可能造成危害和影响的活动进行了工作危害分析(JHA)和安全检查表分析(SCL),,将部门部分作业过程及设备设施存在的风险进行逐一排查、识别。
三、评价组组长:副组长:成员:四、评价方法部门发动员工参与风险评估,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与员工一起参与风险评估过程,采用了工作危害分析(JHA)和安全检查表(SCL)等基本方法,进行风险评估时的程序如下:1、作业危害分析主要采用工作危害分析(JHA),由各单位的评价小组中岗位操作人员、班长、专业技术人员对本岗位的所有作业活动列出清单,并进行工作危害分析(JHA),做完成后先经综合办公室负责人审查修改,修改完成后,上报部门评价组进行会审,对不合格者提出修改意见返回基层单位再进行修改,部门通过后上报公司风险评价组进行会审和确定。
2、设备设施的危害分析主要采取安全检查表(SCL)分析,由各单位的评价小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岗位操作人员列出设备设施清单,按安全检查表(SCL)分析进行,做完成后先经综合办公室负责人审查修改,修改完成后,上报部门评价组进行会审,对不合格者提出修改意见返回基层单位再进行修改,部门通过后上报公司风险评价组进行会审和确定.五、评价过程见公司工作危害分析(JHA)表安全检查(SCL)分析表六、风险信息的更新1、在下列情况下安全检查表(SCL)分析记录和工作危害分析(JHA)记录进行更新:---工艺指标或操作规程变更时;——-新的或变更的法律、法规或其他要求;--—有新项目——-有因为事故、事件或其他而发生不同的认识;—-—其他变更。
2、如果没有上述变化时,部门一年进行一次评审或检查风险识别的结果。
JHA及SCL风险评价方法讲解

JHA及SCL风险评价方法讲解JHA (Job Hazard Analysis) 和 SCL (Safety Check List) 都是用于风险评价的方法。
它们可以帮助组织识别工作环境中的潜在危险以及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降低风险。
JHA (Job Hazard Analysis) 是一种系统的、结构化的方法,用于评估和管理工作环境中的潜在危险。
它的目标是确定每个工作任务中可能存在的危险,并确定适当的控制措施来减少或消除这些危险。
JHA通常包括以下步骤:1.识别工作任务:将工作任务按类型或步骤进行分类。
例如,在建筑行业中,可能包括挖掘、混凝土浇筑、钢筋安装等。
2.识别潜在危险:对于每个工作任务,识别出可能导致伤害或损害的潜在危险。
这些危险可能包括物理危险(如高速旋转的机器)、化学危险(如有毒物质)、生物危险(如病原体)以及人为因素(如不正确操作设备)等。
3.评估危险程度:根据潜在危险的严重性和概率,评估其对工作人员和环境的风险程度。
这可以通过专业知识、历史数据、专家意见等来确定。
4.制定控制措施:针对识别出的危险,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来减少或消除风险。
这可以包括采用工程控制措施(如改变工作场所的布局),行政控制措施(如培训工作人员)以及个人防护措施(如戴安全帽)。
5.实施和监督措施:将制定的控制措施付诸实施,并定期监督和评估其有效性。
如果控制措施无效或不足,需要进行调整和改进。
SCL (Safety Check List) 是一种简化的风险评价方法。
它通常由一个事先编制好的问题清单组成,用于快速评估特定区域或工作任务的安全状况。
SCL的特点包括以下几点:1.问题清单:SCL包含一系列有关安全的问题,例如工作区域是否清洁整齐、是否存在摔倒的风险、是否提供足够的个人防护设备等。
这些问题通常是根据行业标准、法规要求和最佳实践编制的。
2.快速评估:通过回答问题清单中的问题,可以快速评估工作区域或任务的安全状况。
风险评价方法scl、jha、lec)说明与举例

吊装
场地狭小,设备吊至地面过程中可能碰撞管路、设备和人员
VCM气体外泄污染环境,机械伤人,物体打击
作业区域设置警戒区域和警示标志,专人监护,防止行人随意走动,办理吊装作业证
1.2安全检查表分析(SCL)
1.2.1安全检查表分析方法是一种经验的分析方法,是分析人员针对拟分析的对象列出一些项目,识别与一般工艺设备和操作有关的已知类型的危害、设计缺陷以及事故隐患,查出各层次的不安全因素,然后确定检查项目,再以提问的方式把检查项目按系统的组成顺序编制成表,以便进行检查和评审。
(1)定义:安全检查表分析法是利用检查条款按照相关的标准规范等对已知的危险类别、设计缺陷和与一般工艺设备、操作、管理相关的潜在危险性和有害性进行判别检查。
(2)特点:安全检查表是进行安全检查、发现潜在隐患的一种实用而简单可行的定性分析法。
①事先编制,有充分的时间组织有经验的人来编写,做到系统化完整化,不至于漏掉导致危险的关键因素;
巨大风险
20~25
在采取措施降低危害前,不能继续作业,对改进措施进行评估
重大风险
15~16
采取紧急措施降低风险,建立运行控制程序,定期检查、测量及评估
中等风险
9~12
建立目标、建立操作规程、加强培训及交流
可接受风险
4~8
建立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等,定期检查
可忽略风险
<4
无需采用控制措施,保存记录
2 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LEC)及作业风险等级判定
3
拆除管子工作
盲目拆除,安全带不挂
Cl2中毒,高空坠落
(1)项目负责人确认管路中无Cl2,可在取样管中观察或取样分析(2)安全带挂好
4
拆除
管路中剩余气体挥发
JHA及SCL风险评价方法讲解参考

J H A及S C L风险评价方法讲解一、作业危害分析(JHA)介绍作业危害分析(JobHazardAnalysis,JHA)又称作业安全分析(JobSafetyAnalysis,JSA)、作业危害分解(JobHazardBreakdown,JHB),是一种定性风险分析方法。
实施作业危害分析,能够识别作业中潜在的危害,确定相应的工程措施,提供适当的个体防护装置,以防止事故发生,防止人员受到伤害。
此方法适用于工艺操作,设备设施检修等。
作业危害分析将对作业活动的每一步骤进行分析,从而辨识潜在的危害并制定安全措施作业危害分析的主要步骤是:1、确定(或选择)待分析的作业;2、将作业划分为一系列的步骤;3、辨识每一步骤的潜在危害;4、确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划分的作业活动步骤不能太笼统,步骤划分也不宜太细,以致出现许多的步骤。
根据经验,一项作业活动的步骤一般不超过10项,要保持各个步骤正确的顺序。
为了辨识危害,需要对作业活动作进一步的观察和分析。
辨识危害应该思考的问题是:可能发生的故障或错误是什么?其后果如何?事故是怎样发生的?其他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发生的可能性?以下是危害辨识的部分内容:·是否穿着个体防护服或配戴个体防护器具?·操作环境、设备、地槽、坑及危险的操作是否有有效的防护?·维修设备时,是否对相互连通的设备采取了隔离?·是否有能引起伤害的固定物体,如锋利的设备边缘?·操作者能否触及机器部件或机器部件之间操作?·操作者能否受到运动的机器部件或移动物料的伤害?·操作者是否会处于失去平衡的状态?·操作者是否管理着带有潜在危险的装置?·操作者是否需要从事可能使头、脚受伤或被扭伤的活动(往复运动的危害)?·操作者是否会被物体冲撞(或撞击)到机器或物体?·操作者是否会跌倒?·操作者是否会由于提升、拖拉物体或运送笨重物品而受到伤害?·作业时是否有环境因素的危害——粉尘、化学物质、放射线、电焊弧光、热、高噪音?工作危害分析(JHA)记录表单位:二车间日期:3月18日风险度R:a)轻微的(L×S=1~3);b)可承受的(L×S=4~8);c)中等的(L×S=9~12);d)重大的(L×S=15~16);e)不可承受的(L×S=20~25)建议的改进措施:A—表示轻微的,不必采取措施;B—表示可承受的,应维持现状、保持记录,但要保持检查或测量;C—表示中等的,应制定管理制度、规定、规程进行控制;D—表示重大的,应制定目标、指标、管理方案,限期治理;E—表示不可承受的,应立即采取隐患治理措施;二、安全检查表分析(SCL)所谓安全检查表,就是为系统地辨识和诊断某一系统的安全状况而事先拟好的问题清单。
风险评价报告JHASCL表

风险评价报告书一、目的为规范部门风险管理工作,识别和评价作业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消除或减少事故危害,降低安全风险。
由部门风险评价领导小组负责进行危害因素识别和风险评估工作。
二、评价范围评价小组从部门工作的全过程,对所有可能造成危害和影响的活动进行了工作危害分析(JHA)和安全检查表分析(SCL),将部门部分作业过程及设备设施存在的风险进行逐一排查、识别。
三、评价组组长:XX(管理人员)成员:XX(工会代表)、XX(专业技术人员)、XX(员工代表)、XX、XX……四、评价方法部门发动员工参与风险评估,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与员工一起参与风险评估过程,采用了工作危害分析(JHA)和安全检查表(SCL)两种基本方法,进行风险评估时的程序如下:1、作业危害分析主要采用工作危害分析(JHA),由各单位的评价小组中岗位操作人员、班长、专业技术人员对本岗位的所有作业活动列出清单,并进行工作危害分析(JHA),做完成后先经科室负责人审查修改,修改完成后,上报部门评价组进行会审,对不合格者提出修改意见返回基层单位再进行修改,部门通过后上报公司风险评价组进行会审和确定。
2、设备设施的危害分析主要采取安全检查表(SCL)分析,由各单位的评价小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岗位操作人员列出设备设施清单,按安全检查表(SCL)分析进行,做完成后先经科室负责人审查修改,修改完成后,上报部门评价组进行会审,对不合格者提出修改意见返回基层单位再进行修改,部门通过后上报公司风险评价组进行会审和确定。
五、评价过程见部门的工作危害分析(JHA)表安全检查(SCL)分析表六、风险信息的更新1、在下列情况下安全检查表(SCL)分析记录和工作危害分析(JHA)记录进行更新:---工艺指标或操作规程变更时;---新的或变更的法律、法规或其他要求;---有新项目---有因为事故、事件或其他而发生不同的认识;---其他变更。
2、如果没有上述变化时,部门一年进行一次评审或检查风险识别的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险评价报告
XXXX年度
xxxxx有限公司
风险评价报告书
一、目的
为规范部门风险管理工作,识别和评价作业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消除或减少事故危害,降低安全风险。
由风险评价领导小组负责进行危害因素识别和风险评估工作。
二、评价范围
评价小组从部门工作的全过程,对所有可能造成危害和影响的活动进行了工作危害分析(JHA)和安全检查表分析(SCL),,将部门部分作业过程及设备设施存在的风险进行逐一排查、识别。
三、评价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四、评价方法
部门发动员工参与风险评估,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与员工一起参与风险评估过程,采用了工作危害分析(JHA)和安全检查表(SCL)等基本方法,进行风险评估时的程序如下:
1、作业危害分析主要采用工作危害分析(JHA),由各单位的评价小组中岗位操作人员、班长、专业技术人员对本岗位的所有作业活动列出清单,并进行工作危害分析(JHA),做完成后先经综合办公室负责人审查修改,修改完成后,上报部门评价组进行会审,对不合格者提出修改意见返回基层单位再进行修改,部门通过后上报公司风险评价组进行会审和确定。
2、设备设施的危害分析主要采取安全检查表(SCL)分析,由各单位的评价小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岗位操作人员列出设备设施清单,按安全检查表(SCL)分析进行,做完成后先经综合办公室负责人审查修改,修改完成后,上报部门评价组进行会审,对不合格者提出修改意见返回基层单位再进行修改,部门通过后上报公司风险评价组进行会审和确定。
五、评价过程
见公司
工作危害分析(JHA)表
安全检查(SCL)分析表
六、风险信息的更新
1、在下列情况下安全检查表(SCL)分析记录和工作危害分析(JHA)记录进行更新:
---工艺指标或操作规程变更时;
---新的或变更的法律、法规或其他要求;
---有新项目
---有因为事故、事件或其他而发生不同的认识;
---其他变更。
2、如果没有上述变化时,部门一年进行一次评审或检查风险识别的结果。
七、评价准则
使用推荐的风险评价方法,部门/科室/班组开展风险评价工作,按照以下方法开展风险等级划分;
风险(R)=可能性(L)×后果严重性(S)
1)危害发生的可能性L判定准则:
表1:危害发生可能性L判定
2)危害后果严重性S判定准则:
事件后果严重性S判别准则
风险等级判定准则及控制措施R
注:R=L×S—危险性或风险度(危险性分值)
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发生事故的频率)
S——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
如果采用LECD法评价作业活动则用ABCDE来分别表示巨大风险、重大风险、中等风险、可接受风险和轻微风险。
八、评价结果:主要危害因素、风险及控制措施
依据安全检查表(SCL)和工作危害分析(JHA)为工具,以两个过程中的危害发生的可能性L及危害后果严重性S的综合评定结果R,按风险等级判定准则及控制措施评出生产管理过程中的风险控制清单。
见附件:重大风险控制清单
作业活动清单(含JHA表)
设备设施清单(含SCL表)
九、评估工作总结
本次风险评价中共评价108项作业活动和143项设备设施,确定的0项重大风险,21项中等风险和227项可接受风险,以上作业活动和设备设施存在的风险,车间已制订了防范措施,并上报到综合办公室,列入公司隐患治理计划,隐患治理项目已按计划在实施中。
通过这一轮的风险评价,公司员工的风险意识有了进一步提高,各种风险及重要环境因素得到了有效控制和关注。
综合办公室要认真按照公司安全标准化推行计划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加强员工的风险识别知识培训,加强对日常作业活动、检维修作业和变更作业过程的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工作,认真组织开展安全标准化的内部审核,进一步提升公司安全标准化的业绩。
评估小组:
XXXXXX有限公司
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