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下册 寓言两则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教案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29寓言两则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教案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29寓言两则教案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9课《寓言两则》安排的是两则寓言故事。
WTT为四年级师生整理了《寓言两则》教案设计,希望大家有所收获!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9课《寓言两则》教案(一)学习目标1.认识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正确读写“纪昌学射、妻子、百发百中、扁鹊治病、拜见、理睬、肠胃、汤药、医治、无能为力”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联系有关词句,体会人物的想法,体会到“学习要练好基本功”和“要防微杜渐、听取别人正确意见”的道理。
3.练习提出问题和大家讨论,发表自己的想法和看法。
课前准备1.查阅有关扁鹊的资料。
2.多媒体课。
a 案第一课时导入新课,激发读书兴趣我们读过《惊弓之鸟》的故事,还记得故事中的更赢吗?他不仅是射箭能手,更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
今天,我们再去认识两位古代著名的射箭能手。
他们是谁呢?箭法又呢?多媒体出示句子:飞卫是一名射箭能手。
有个叫纪昌的人,想学习射箭,就去向飞卫请教。
后来,纪昌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
读句子:说说从句子中,你了解到了什么?还想了解什么?(学生可能说:知道飞卫和纪昌都是射箭能手,知道纪昌是飞卫的徒弟,并且他能百发百中。
可能提出这样的疑问:飞卫是怎样教纪昌的,使他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要想解开心中的疑问,我们就来读寓言故事《纪昌学射》,我想,你不仅会从故事中找到答案,还会得到有益的启示。
自读自悟,完成以下要求1.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
2.想想课文写了一什么事?为心中的疑问找到答案。
3.思考:你有什么问题想跟大家探讨?你得到了什么启示?交流讨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指名读课文,注意指导学生读正确字词句。
2.汇报纪昌怎样学射的,指导学生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纪昌想学习射箭,向飞卫请教。
飞卫让他练眼力,先练眼睛盯着一个目标,一眨不眨,后练把极小的东西,看成一很大的东西,纪昌都照做了后,飞卫才开始教他开弓、放箭。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寓言两则》教案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寓言两则》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寓言故事的特点和作用。
2.掌握故事中的主要情节和故事背后蕴含的道理。
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文学的热爱。
2.培养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和道德情操。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通过故事内容让学生理解故事中所包含的道理。
2.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提高阅读理解水平。
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将故事中的道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
2.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思考。
三、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寓言两则》2.教具:黑板、彩色粉笔、PPT四、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教师通过展示寓言故事中的图片或简要介绍故事背景,引起学生的兴趣,预热故事内容。
第二步:讲解故事情节1.讲解第一则寓言故事,引导学生理解故事内容。
2.讲解第二则寓言故事,重点解读故事背后的道理。
第三步: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故事中所表达的道理,并展示自己的理解。
第四步:课堂分享每组学生代表分享自己的理解,让全班学生互相学习。
第五步:总结教师对故事中的道理进行总结,强调故事的寓意和启示。
第六步:作业布置布置读完故事后写下自己的感想,并可选择绘制故事中的场景。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寓言故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提高了阅读理解能力。
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通过更多让学生参与其中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以上是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寓言两则》教案,希本对您有所帮助。
2019-2020年四年级语文下册 寓言两则 2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2019-2020年四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两则 2教案人教新课标版一、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认识了射箭能手纪昌,这节课再来认识一位著名人物,他是谁?又是从事什么职业的呢?板书课题:扁鹊治病。
二、自读自悟,完成以下自学要求。
1、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
2、边读边思考:扁鹊几次见蔡桓公?都说了什么?结果怎么样?练习简要地讲述课文内容。
3、提出自己的疑问或写下自己所得到的启示,准备与大家交流。
三、交流讨论,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指名读课文,正音。
2、指名讲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3、交流讨论:a.交流学生的疑问。
扁鹊是有名的神医,蔡桓公怎么会不相信他?明知蔡桓公不相信,扁鹊为什么还一而再、再而三地去说?扁鹊早知道蔡桓公要来请他,为什么几天前就跑到秦国去了?指导学生读好扁鹊的话和蔡桓公的态度。
扁鹊的话和蔡桓公的态度要结合揣摩他们的心理来读。
扁鹊的话要诚恳耐心。
扁鹊第二次来看蔡桓公之前是怎么想的?第三次呢?第四次呢?“蔡桓公听了很不高兴,没有理睬他”。
他心里会怎么想?“蔡桓公听了非常不高兴”。
他心里会想什么?“蔡桓公觉得奇怪,派人去问他”。
蔡桓公会怎么想,怎么说?“蔡桓公浑身疼痛,派人去请扁鹊给他治病”。
此时浑身疼痛得他,又会怎么想呢?b.交流受到的启示。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可适时点拨:蔡桓公怎样才不会死呢?本来是皮肤上的小病,怎么会要人命呢?是学生体会到防微杜渐,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不能固执己见的道理。
c.如果能够跨越时空,你想对蔡桓公说什么?用几句话写下来,想想蔡桓公听了你的话会说什么?也用一两句话写下来。
题目可用《跨越时空的对话》。
四、认读生字,抄写字词。
比较字形:肠、烫、汤。
指导书写:睬、蔡。
课后反思:《纪昌学射》是一篇寓言故事,内容短小精悍,是第八组课文的第一篇,本单元要求:简单复述课文主要内容,体会其中的道理。
文章并没有把笔墨用在纪昌是如何学习射术,而是详细的讲述了纪昌两次练眼力的过程,说明只有练好扎实的基本功,才能取得成功。
四年级下册寓言两则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29寓言两则教学设计

四年级下册寓言两则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29 寓言两则教学设计语文人教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第29 课《寓言两则》分别是《纪昌学射》和《扁鹊治病》,老师们要如何设计教课呢?为四年级语文老师了《寓言两则》教课方案,希望大家有所收获 !一、学习目标1、认识 6 个生字,会写 13 个生字 ; 正确读写“纪昌学射、老婆、弹无虚发、扁鹊治病、拜会、搭理、肠胃、汤药、医治、力所不及”等词语。
2、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联系相关词句,领会人物的想法,懂得不论学习什么技艺,都要“练好基本功”和“要防微杜渐、听取他人正确建议”的道理。
3、练习提出问题和大家议论,发布自己的想法和见解。
二、教课重难点1、认识课文内容,理解纪昌学射和扁鹊治病的经过。
2、理解寓言所包括的寓意。
三、课时安排: 2 课时。
四、课前准备:1、查阅相关扁鹊的资料。
2、多媒体课件 ( 出示相应的句子 ) 。
第一课时《纪昌学射》一、讲话引入,读题怀疑1、同学们,还记得《草木惊心》故事中的更赢是如何一个人吗?( 他不单是射箭好手,更有敏锐的察看能力和判断能力。
) 今日,我们再去认识两位古代有名的射箭好手。
他们是谁呢 ?箭法又如何呢 ?2、板书课题《纪昌学射》,学生齐读。
( “昌”:读成 ch āng, 注意翘舌后鼻韵 ; “昌”与“帽”的右侧差别。
)3、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 教师梳理学生的问题:纪昌跟谁学射箭 ?如何学射箭 ?结果学得如何 ?)二、议论沟通,朗诵课文1、请你带着要认识的问题自读课文,勾勒出相关句子。
2、小组议论。
3、报告沟通:⑴纪昌跟谁学射箭 ?飞卫是一名射箭好手。
有个叫纪昌的人,想学习射箭,就去处飞卫讨教 ( 讨教:恳求赐教 ) 。
⑵纪昌如何学射箭 ?达成填空:纪昌 ( )学射或许纪昌学射( )。
纪昌 ( 仔细 ) 学射、纪昌 ( 勤苦 ) 学射、纪昌学射 ( 很用功 ) 、纪昌学射 ( 很有毅力和恒心 ) 、纪昌学射 ( 不怕辛苦 )师:从哪些地方看出纪昌学射不怕辛苦,很有毅力和恒心 ?( 指引学生抓第二、三自然段中的要点句理解。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寓言两则_人教新课标

《寓言两则》教课方案学习目标:1、认识六个生字,会写十三个生字,正确读写“纪昌学射、妻子、弹无虚发、扁鹊治病、拜会、搭理、肠胃、汤药、医治、无能为力”等词语。
2、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联系相关词句,领会人物的想法,领会到“学习要练好基本功”和“要防微杜渐、听取他人正确建议”的道理。
3、联系提出问题和大家议论,发布自己的想法和看法。
教课重、难点:整体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联合要点词句,领会人物的心理,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鼓舞学生发布自己的看法。
教课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激发念书兴趣看大屏幕读成语,领会寓言就是用生动风趣的故事来寄望语重心长的道理,给人以启迪的文学体裁。
我们读过《草木惊心》的故事,还记得故事中的更赢吗?他不单是射箭好手,更有敏锐的察看能力和判断能力。
今日,我们再去认识一位古代有名的射箭好手。
他是谁呢?箭法又如何呢?多媒体出示句子:飞卫是一名射箭好手。
有个叫纪昌的人,想学习射箭,就去处飞卫讨教。
以后,纪昌成了弹无虚发的射箭好手。
读句子:谈谈从句子中,你认识到了什么?还想认识什么?要想解高兴中的疑问,我们就来读寓言故事《纪昌学射》,我想,你不单会从故事中找到答案,还会获得有利的启迪。
请同学们自由朗诵课文,达成课文填空。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为心中的疑问找到答案。
2、思虑:你有什么问题想跟大家商讨?你获得了什么启迪?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为心中的疑问找到答案。
三、沟通议论,感悟品尝飞卫是如何教育纪昌的?纪昌又是如何练的呢?请同学们从文中找一找,用“ ____”画出来,在旁边写一写你的感觉。
(1)飞卫是如何教育纪昌的?指导朗诵飞卫的语言。
(飞卫的话要读得明理解白,绝不含糊)( 2)纪昌是怎么练的呢?指名读出相应的句子。
(指导朗诵:读这段话的时候,要慢慢地读,品一品,看哪个词语吸引你,领会训练的辛苦)品读“凝视”。
此刻老师把“凝视”换成了“看”,“看”和“凝视”是一回事吗?凝视更重申聚精会神地看,从“凝视”中能够看出纪昌练得十分仔细。
(四年级语文教案)《寓言两则》教学设计(人教版四下)

《寓言两则》教学设计(人教版四下)四年级语文教案【教材分析】本课安排的是两则寓言故事。
寓言故事内容浅显易懂,情节生动,并蕴涵着深刻的道理。
《纪昌学射》是通过一个叫纪昌的人向射箭能手飞卫学射箭。
飞卫让纪昌先练眼力,纪昌通过眼盯梭子、虱子使眼力有了很大的进步,最终成为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
故事告诉学生“学习要好基本功”。
《扁鹊治病》取材于战国时期名医扁鹊的传说故事。
写扁鹊拜见蔡桓公,几次指出蔡桓公病在何处,劝他赶快治疗。
蔡桓公坚信自己没有病,因而对扁鹊的态度由不相信到不理睬,到最后的不高兴,致使延误了病情,病入膏肓,无药可医。
故事以蔡桓公这样一个悲惨的结局,警示人们要防微杜渐,善于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正确读写“纪昌学射、妻子、拜见、理睬、肠胃、汤药、医治、百发百中、扁鹊治病、无能为力”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联系有关词句,体会人物的想法,体会到“学习要练好基本功”和“防微杜渐、不要讳疾忌医,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意见”和道理。
【教学重难点】1、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结合重点词句。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预设】第一课时〖课时目标〗学习第一则寓言《纪昌学射》。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读书兴趣师:我们读过《惊弓之鸟》的故事,还记得故事中的更赢吗?他不仅是射箭能手,更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
今天,我们再去认识两位古代著名的射箭能手。
课件出示句子:飞卫是一名射箭能手。
有个叫纪昌的人,想学习射箭,就去向飞卫请教。
读句子:说说从句子中,你了解到了什么?还想了解什么?要想解开心中疑问,我们就来读寓言故事《纪昌学射》,我想,同学们不仅会从故事中找到答案,还会得到有益的启示。
●二、自读自悟,初步了解课文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指名朗读,检查预习情况。
2、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三、抓住重点词句,精读课文1、默读课文,想:后来,纪昌学射的结果怎样?出示:后来,纪昌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29寓言两则教案及反思

29《寓言两则》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正确读写“纪昌学射、妻子、拜见、理睬、肠胃、汤药、医治、百发百中、扁鹊治病、无能为力”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联系有关词句,体会人物的想法,体会到学习要练好基本功和防微杜渐、不要讳疾忌医,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意见和道理。
3、练习提出问题和大家讨论,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读书兴趣二、自读自悟,完成以下要求1、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
2、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为心中的疑问找到答案。
3、思考:你有什么问题想跟大家探讨?你得到了什么启示?三、交流讨论,朗读课文1、指名课文,注意随机指导读正确词句。
2、汇报纪昌怎样学射的,指导学生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3、讨论疑问和交流启示。
四、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考试前——放松自己,别给自己太大压力我们都知道,在任何大考中,一个人的心态都十分重要。
在考前,无论你的学习好坏,最重要的是要调整好心态。
没有好心态,绝对考不出好成绩。
可好心态,并非与生俱来,而是靠一点点的修炼。
我们先来听听中考、高考状元们是如何修炼自己的好心态的文科状元求芝蓉说:“周末晚上,可放松地看看喜爱的电视剧或电视节目,有助于调整状态。
”理科状元和文科状元都说“活得二些,寻找生活中的乐趣,与同学老师多开玩笑。
试试在所有作业本的名字旁,画上一个自己的笑脸。
”全省文科状元说:若要好心态,父母也得配合默契。
比如,在高考前向父母出具‘高考通知书’:请不要问我高考用具准备好了没有请爸爸妈妈保持正常心态,话语行为与平时一致;高考过程中,请不要询问各科考试情况。
开车接送我高考的时候,请保持冷静,注意礼让行人。
高考前,还可以给父母一份‘高考菜谱’,罗列平时爱吃的菜。
其实,高考,不过就是第十次月考。
反正成绩在走出考场的那一刹就已经定了,干脆抛开一切。
”全省理科状元:“遇到困难或情绪低落的时候,散步的效果不错。
边散步边思考,烦恼很快就消散了。
四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两则》教案(四篇)

四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两则》教案【教学目标】1.领悟本则寓言关于学习的多重启示,感受寓言指导生活、启迪智慧的魅力。
2.在不断发现寓言多重启示的过程中,进一步学习质疑、想象、对比等阅读方法和策略,继续学习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含义的方法,提高阅读能力,丰富寓言阅读的经验。
3.在阅读中体会寓言语言简洁准确、生动传神的特点,积累“聚精会神”“下功夫练眼力”“两年以后,纪昌的本领练得相当到家了──“就是有人用针刺他的眼皮,他的眼睛也不会眨一下”等生动语言,学习分类积累语言的方法。
4.认识“妻、虱”两个字,会写“昌、妻、刺”三个字,感受汉字文化的魅力,进一步激发学习汉字的兴趣。
【教学重点】在不断发现寓言多重启示的过程中,进一步学习质疑、想象、对比等阅读方法和策略,继续学习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含义的方法,提高阅读能力,丰富阅读寓言的经验,积累和发展语言。
【教学难点】领悟本则寓言关于学习的多重启示,感受寓言指导生活、启迪智慧的魅力。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红、蓝两支笔。
教师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以每一则寓言都会给我们以启迪这一原有认知为基础,引导学生预测本则寓言带给我们的启示。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产生阅读期待,激发阅读兴趣,带着明确的目标展开探究性阅读。
(二)初读课文,分享启示1.学生默读课文,批注。
2.全班交流分享阅读启示。
预设:学生通过初读可能会感受到“学习要勤奋刻苦才能成功”“学习要坚持不懈才能成功”“学习中不能骄傲自满”等启示。
3.教师伺机引导学生争论,这则寓言到底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设计意图】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进而让学生认识到,今天阅读的这则寓言与以往不同,它会带给我们多方面的人生启迪,以此引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研读的动力。
(三)再读课文,探寻寓言的多重寓意1.学生再次默读课文,批注。
2.学生交流发现,教师相机引导,丰富学生的阅读策略和阅读经验。
教师引导预测(1)引导学生关注文中“飞卫是一名射箭能手”这样的语言,发现“要想成功得有名师指导”这一启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寓言两则
教学目标:
1、认识六个生字,会写十三个生字,正确读写“纪昌学射、妻子、百发百中、扁鹊治病、拜见、理睬、肠胃、汤药、医治、无能为力”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有关词句,体会人物的想法,体会到“学习要练好基本功”和“要防微杜渐、听取别人正确意见”的道理。
3、联系提出问题和大家讨论,发表自己的想法和看法。
教学重、难点:
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心理,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读书兴趣。
1、我们读过《惊弓之鸟》的故事,还记得故事中的更羸吗?他不仅是射箭能手,更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
今天,我们再去认识两位古代著名的射箭能手。
他们是谁呢?箭法又如何呢?
2、
3、读句子,说说从句子中,你了解到了什么?还想了解什么?
二、自读自悟,完成以下要求。
1、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
2、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为心中的疑问找到答案。
3、思考:你有什么问题想跟大家探讨?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三、交流讨论,感悟课文。
1、指名读课文,正音。
2、汇报纪昌是怎样学射的,指导学生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3、讨论疑问和交流启示。
a.飞卫为什么先让纪昌练眼力,而不先叫他开弓放箭?
b.假如纪昌不先练眼力,他会百发百中吗?
小结:纪昌学射的故事,告诉我们学任何本领,都要有扎实的基本功。
要想掌握()本领,就要(),你能举例说一说吗?
c.假如纪昌没跟飞卫学射,而跟一个普通箭手学射,会成为射箭能手吗?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二、三自然段,并说说有什么体会。
小结:看来,对学习来说,好老师的指导和自己的努力都起着很大的作用。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识字、写字、写词。
1、识字:妻、虱。
2、写字:重点指导“冒”“妻”“刺”。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认识了射箭能手纪昌,这节课再来认识一位著名人物,他是谁?又是从事什么职业的呢?
板书课题:扁鹊治病。
二、自读自悟,完成以下自学要求。
1、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
2、边读边思考:扁鹊几次见蔡桓公?都说了什么?结果怎么样?练习简要地讲述课文内容。
3、提出自己的疑问或写下自己所得到的启示,准备与大家交流。
三、交流讨论,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指名读课文,正音。
2、指名讲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3、交流讨论:
a.交流学生的疑问。
扁鹊是有名的神医,蔡桓公怎么会不相信他?明知蔡桓公不相信,扁鹊为什么还一而再、再而三地去说?扁鹊早知道蔡桓公要来请他,为什么几天前就跑到秦国去了?
指导学生读好扁鹊的话和蔡桓公的态度。
扁鹊的话和蔡桓公的态度要结合揣摩他们的心理来读。
扁鹊的话要诚恳耐心。
扁鹊第二次来看蔡桓公之前是怎么想的?第三次呢?第四次呢?
“蔡桓公听了很不高兴,没有理睬他”。
他心里会怎么想?
“蔡桓公听了非常不高兴”。
他心里会想什么?
“蔡桓公觉得奇怪,派人去问他”。
蔡桓公会怎么想,怎么说?
“蔡桓公浑身疼痛,派人去请扁鹊给他治病”。
此时浑身疼痛得他,又会怎么想呢?
b.交流受到的启示。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可适时点拨:蔡桓公怎样才不会死呢?本来是皮肤上的小病,怎么会要人命呢?是学生体会到防微杜渐,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不能固执己见的道理。
c.如果能够跨越时空,你想对蔡桓公说什么?用几句话写下来,想想蔡桓公听了你的话会说什么?也用一两句话写下来。
题目可用《跨越时空的对话》。
四、认读生字,抄写字词。
比较字形:肠、烫、汤。
指导书写:睬、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