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训2—繁殖与改良概论
畜禽繁殖与改良绪论PPT课件

第12页/共47页
我国家畜繁育体系的主要成就
2.良种推广应用不断增加。国家逐年加大畜禽良种 补贴项目的支持力度,投入资金20多亿元,相继开 展了奶牛、生猪、肉牛和绵羊良种补贴。目前,荷 斯坦奶牛良种补贴实现了全覆盖,生猪良种补贴惠 及养猪大县的养殖户,绵羊良种补贴促进了少数民 族地区养羊业的发展。良种补贴项目的实施,保证 了养殖户使用品质优良的精液等良种资源,调动了 饲养户改良品种、饲养良种的积极性,大幅加快了 畜禽良种化步伐,有力减少了疫病传播,提高了生 产效率。全国生猪出栏率分别从1998年的123%提高 到2008年的132%,奶牛平均年单产从1998年的 3200kg增加到2008年的4800kg。
• 虽然我国品种资源丰富,目前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第34页/共47页
我国畜禽品种资源
• 特点
我国家畜遗传资源具有品种多,起源独特、 生态类型多样化、生产力类型丰富等优势。
我国畜禽具有肉脂品质好、对农副产品饲料 利用能力强、水禽卵用和肉用生产力高、具 有多方面的抗逆性、群体中遗传性有害性状 的频率相对较低等优良特性。
遗 传 物 质 更 加 纯 合
第24页/共47页
个父 体系 亲间母 缘的系 系亲近 内缘交 关系 系等
关于品种
基本 特征
影响 因素
来源相同 特性相似
遗传稳定 结构完善
数量充足
社会经济因素
自然环境因素
第25页/共47页
品种的形成过程
存在有符合人类需要的理想型个体 理想型个体集中到育种群体
有限育种群被迫或有意进行近交 增殖选育后的育种群体进行推广应用
2013/03/04
8
第8页/共47页
怎样评价这门课?
• 同学们对我的评价? • 1. • 2. • 3. • 我对同学们的评价? • 1.来听课 • 2.做笔记 • 3.提要求 • 4.考试?
繁殖与改良(李青旺,胡建宏)

综合测试一、填空1.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2.染色体是遗传物质最主要的载体。
3.体细胞中染色体有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两种,它们都是成对出现的,一条来自于父方,另一条来自于母方。
4.具有相同形态、大小、着丝点的常染色体是成对出现的,称为同源染色体。
5.在家畜中,如果性染色体为XY,则该个体为雄性,如果性染色体为XX,则该个体为雌性。
6.在家禽中,如果性染色体为ZZ,则该个体为雄性,如果性染色体为ZW,则该个体为雌性。
7.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两个时期。
8.减数第一次分裂偶线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我们把这种现象叫联会。
9.核苷酸依据其组成中的碱基种类不同,分别称为腺膘呤A、鸟膘呤G、胞嘧啶C和胸腺嘧啶T。
10.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包括DNA复制、RNA转录和蛋白质翻译。
11.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12.经典遗传学上三大定律是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和连琐交换定律。
13.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型称为相对性状。
14.在孟德尔的试验中,把开红花的豌豆植株和开白花的植株杂交,杂种一代全部开红花,而不出现白花。
这样,红花对于白花而言是显性性状,白花对红花是隐性性状。
15.隐性性状在子一代中表现不出来,这并不是说其消亡了,而是被显性性状掩盖了。
16.同源染色体上占据相同的位点,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基因称为等位基因。
17.同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随着这条染色体作为一个整体共同传递到子代中去的遗传方式叫做完全连琐。
18.伴性遗传可用来在早期对家禽进行自别雌雄。
19.变异可分为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两大类。
20.基因型变异的原因有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
21.基因突变分为自然突变和人工诱变两种。
22.染色体结构变异包括缺失、重复、倒位和易位4种类型。
23.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可分为整位体变异和非整体变异。
24.非整位体的变异有单体、多体和缺体。
二、单项选择题1.下列细胞器不具有界膜的是( C )。
A.内质网B.高尔基体C.中心体D.线粒体2.与细胞分裂纺锤体形成和排列方向及染色体移动有关的细胞器是( B )。
畜禽繁殖与改良27观赏类两栖动物PPT培训课件

疾病防治与保健
建立健全防疫制度
制定合理的防疫程序,定期对养殖环境进行消毒,加强动物检疫 和隔离措施,以预防疾病的发生。
定期健康检查
定期对观赏类两栖动物进行检查,观察动物的精神状态、食欲、 排泄物等,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合理使用药物
在兽医指导下合理使用药物,避免药物残留和耐药性的产生,同 时注意药物的剂量和使用方法。
05
观赏类两栖动物的观赏价值与市场前
景
观赏价值评估
独特性
观赏类两栖动物通常具有独特的外观和行为,如鲜艳的体色、奇 特的形态或有趣的习性,能够吸引人们的注意。
多样性
两栖动物种类繁多,不同种类的观赏价值也各不相同,有的可爱呆 萌,有的威武霸气,能够满足不同人群的审美需求。
互动性
部分观赏类两栖动物具有较强的互动性,如树蛙、蝾螈等,能够与 人进行简单的互动,增加观赏乐趣。
饲料与营养
饲料种类
根据不同观赏类两栖动物的食性,提供适宜的饲料,如昆 虫、小鱼、蛙类、蚯蚓等,同时考虑饲料的营养价值和可 获得性。
饲料配制
根据动物的营养需求,科学配制饲料,确保饲料营养成分 的均衡和全面,以满足动物生长和繁殖的需要。
饲喂方式
制定合理的饲喂计划,控制饲喂量和频率,避免过量饲喂 导致的浪费和动物健康问题。
人工授精
通过人工方法将精液注入 雌性动物生殖道,以达到 受孕的目的。
胚胎移植
将早期胚胎从供体转移到 受体,由受体孕育胎儿。
畜禽改良技术
选育
根据生产性能和遗传特点, 选择优良个体进行繁殖, 以提高后代品质。
杂交育种
通过不同品种或品系的杂 交,创造新的遗传资源。
基因编辑
利用基因技术对动物基因 进行修饰,以实现定向育 种。
繁殖与改良

1、细胞是构成生物机体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结构单位,功能单位),其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构成。
2、线粒体是“动力站”,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3、染色质和染色体实际上是同一物质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所表现的不同形态。
4、同源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大小、形态、结构相同的一对染色体。
5、在家禽和鸟类中,雄性性染色体为ZZ,雌性性染色体为ZW。
6、有丝分裂:2n,2n,4n,2n;减数第一次分裂:2n,2n,2n,n;减数第二次分裂:n,n,2n,n。
(n为染色体数)7、姊妹染色单体:在有丝分裂前期,每一条染色体包含着两条平行的染色丝,叫做染色单体,它是在细胞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时纵裂形成的,每一对染色单体仍由一个着丝点连接,因此又叫姊妹染色单体。
8、有丝分裂前期染色体高度浓缩到最具典型的形状,适宜进行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观察,是核型分析的最佳时期。
9、联会: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的偶线期,每对同源染色体开始两两配对,这种现象叫做联会。
10、遗传信息传递过程包括DNA的复制,DNA到RNA的转录,RNA到蛋白质的翻译过程。
11、遗传的三大基本规律:分离、自由组合、连锁交换规律。
12、把在基因是位于染色体上DNA片段的遗传基本单位。
13、同源染色体上占有相同位点,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称为等位基因。
14、在同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随着这条染色体作为一个整体共同传递到子代中去的遗传方式叫做完全连锁。
15、连锁的非等位基因,在配子形成过程中发生了交换,从而出现不完全连锁的遗传现象叫做不完全连锁。
16、伴性遗传可在早期进行雌雄鉴别(用隐形纯核做父本)。
17、染色体畸变是指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活动数量异常,在数量和结构上发生的变化。
染色体结构的变异包括缺失、重复、倒位、易位。
18、单体:是指二倍体染色体组中某对染色体缺少一条的生物,故又称二倍减一(2n-1)。
19、多体:是指对于一个完整的二倍体染色体组,增加了一条或多条染色体的生物。
畜禽繁殖与改良课件

• 畜禽繁殖与改良概述 • 畜禽繁殖技术 • 畜禽遗传改良技术 • 畜禽繁殖与改良的应用 • 畜禽繁殖与改良的挑战与前景
01
畜禽繁殖与改良概述
畜禽繁殖与改良的定义
畜禽繁殖
是指通过配种、人工授精等技术 手段,使畜禽进行有性繁殖,以 增加后代数量和优化品种的过程 。
畜禽改良
新技术和方法。
疾病防治研究
加强畜禽疾病防治技术 研究,降低疾病对养殖
业的影响。
饲料资源开发
研究开发新型饲料资源 ,降低饲料成本。
环保技术研究
研究畜禽养殖废弃物处 理和资源化利用技术,
实现绿色养殖。
THANKS
感谢观看
详细描述
品种选育是畜禽遗传改良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选择具有优良性状的个体进行繁殖,可以逐步提高品种的整体遗 传品质。在品种选育过程中,需要制定科学的选育方案,根据不同性状的重要性进行选择,并定期进行性能测定 和遗传评估。
杂交育种
总结词
通过不同品种间的杂交,创造新的基因组合,以获得具有优良性状的后代。
益。
选育优良品种是提高生产性能的关键, 通过选择具有优良性状的个体进行繁殖 ,可以逐步改善品种的遗传品质,提高
生产性能。
改进繁殖技术也是提高生产性能的重要 措施,如人工授精、胚胎移植等技术可
以提高繁殖效率和种群质量。
保护和利用畜禽遗传资源
畜禽遗传资源是宝贵的生物资源,通过繁殖与改良可以保护和利用这些资源,防止 品种退化、基因流失和物种灭绝。
02
繁殖管理技术包括对母畜的营养管理、环境控制、保健护理等方面的 措施,以提高其健康水平和受孕率。
03
繁殖管理技术需要结合当地的气候、环境、品种等因素,制定相应的 管理方案和技术措施。
畜禽繁殖与改良 绪 论 - 食品伙伴网

(2)双杂交
一般有二种形式,即先以四个品种或品系分别两两 杂交,然后再两类杂种间进行杂交,产生经济用商品 畜;或者用三品种杂交的杂种畜作母本,再与另有一 种的公畜杂交 ,产生经济用畜群。
优点: 杂种优势显著,同时利用了杂种公、母畜的
杂种优势,可以少养纯种,降低生产成本; 制种和商 品生产同时进行(即一杂中不作种用者,用其进行商 品生产也可获得较好效益,或直接用作三元杂交的亲 本)。
三、杂种优势利用
1、杂种优势现象 生物的不同种群间杂交所产生的杂种,往往在生 活力、生长势和生产性能方面表现出在一定程度上 优于其纯合亲本的现象。 杂种优势利用 包括对杂交亲本种群的选优提纯、杂交组合的选 择和杂交工作的组织;既包括纯繁,又包括杂交, 是一套综合措施,习惯上称为经济杂交。
(一)杂种优势产生的理论基础 优良显性基因的互补和群体中杂合子频率的增加, 从而抑制或减弱了更多的不良基因的作用,提高了 整个群体的平均显性效应和上位效应。
2、对于单胎家畜,需要较多母畜,可以利用杂种母 畜;
3、每代只需引入少量纯种公畜或利用配种站的种公 畜,不需要维持几个纯繁群,便于组织;
4、每代交配双方都有相当大的差异,始终能产生一 定的杂种优势。
缺点:
1、要代代变换 公畜,即使发 现杂交效果较 好的公畜也不 能继续使用;
2、配合力测定 较难,特别是 第一轮回的杂 交)
二元轮回杂交模式图
三 元 轮 回 杂 交 模 式 图
长白母猪
三品种轮回杂交
约克夏公猪
F1母猪 F2母猪
杜洛克公猪
☞优点(1)杂种优势明显。二元杂种母畜在繁
殖方面的杂种优势可以得到利用,可以很大程度上 减少纯繁母畜的数量,降低了成本。(2)三元杂 种集合了三个种群的差异和3个种群的互补效应, 因而在单个数量性状上的杂种优势可能更大。
农作物改良学总论整理

农作物改良学总论整理第一章:农作物改良学概述本章主要介绍了农作物改良学的定义和意义。
农作物改良学是指以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品质和抗性为目的,在经济和直接的基础上,通过遗传、育种等手段对作物种质进行有计划的改良的一门科学和技术。
农作物改良能够对农业产生重要影响,提高粮食供应、改善农民生活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二章:农作物种子品质管理本章主要介绍了农作物种子品质管理的相关知识。
种子品质是衡量种子好坏的重要标志,不良种子品质会给农业生产带来极大的影响。
因此,科学地进行种子品质管理非常重要,包括选种、脱粒、贮藏等多个方面。
第三章:农作物新技术应用本章主要介绍了农作物新技术的应用。
现在,许多新技术正在应用于农业生产中,如基因编辑技术、遗传标记辅助育种技术、作物营养管理技术等。
这些技术的应用,为提高农业生产效益、降低生产成本、改善环境等方面提供了有力保障,将对我国的农业生产产生重要影响。
第四章:农作物遗传学本章主要介绍了农作物遗传学的相关知识。
农作物遗传学是农作物改良学的基础,它是研究农作物遗传变异和遗传规律的学科。
掌握农作物遗传学的知识,对于进行农作物育种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五章:农作物育种本章主要介绍了农作物育种的相关知识。
农作物育种是农作物改良学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包括杂交育种、选择育种、突变育种、融合育种等多种方法。
通过育种,可以获得更加优良的新品种,为我国的农业生产提供更好的支持。
第六章:农作物种间杂交本章主要介绍了农作物种间杂交的相关知识。
种间杂交是指不同种属或亚属之间繁殖生育的过程。
这种方法可以获得更加优良的新品种,对于推动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七章:农作物基因改良本章主要介绍了农作物基因改良的相关知识。
基因改良是指通过生物技术手段,对农作物基因进行修改和删除的过程。
这种方法可以使农作物抗性、产量、品质等方面得到提高,对于推动农业生产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结语通过本文的整理,我们可以了解农作物改良学相关方面的知识,深化对农作物改良学的认识,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好的支持。
畜禽繁殖与改良课件

在这个课件中,我们将探讨畜禽繁殖与改良的重要性、原则、方法以及应用 和前景。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个有趣而重要的话题!
畜禽繁殖与改良的定义
畜禽繁殖与改良是指通过遗传、生理、环境等多种手段,提高畜禽的繁殖能 力、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的过程和方法。
畜禽繁殖的重要性
畜禽繁殖对于保障人类的食物安全、提高畜禽产品质量、提升经济效益以及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提供就业机会
畜禽养殖业的发展为农村提供了丰富的就业机会, 缓解了农民的就业压力。
保障食品安全
优良的畜禽繁殖与改良技术可以提高畜禽产品的质 量和安全性,保障人们的食品安全。
科学研究
畜禽繁殖与改良是农业科学研究的重要领域,探索 先进的繁殖与改良策略。
畜禽改良的方法
选育新品种
通过遗传杂交和选择育种,培 育出适应特定环境和市场需求 的新品种。
优化饲养管理
改进饲料配方、优化养殖环境 和保健措施,提高畜禽的生长 速度和养殖效益。
引进新技术
引进先进的繁殖技术和设备, 提高畜禽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畜禽繁殖与改良的应用和前景
农业发展
畜禽繁殖与改良可以推动农业的发展,提高农民收 入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畜禽繁殖的原则
选择优良种源
选择适应环境、具有良好性状和遗传背景的种 畜禽进行繁殖。
科学饲养管理
提供合理的饲料、养殖环境和管理措施,确保 畜禽获得良好的生长和繁殖条件。
合理配种
根据畜禽的遗传特性和血缘关系,进行合理的 配种选择。
疾病防控
加强畜禽的疾病防控工作,保障繁殖和生产的 顺利进行。
畜禽改良的目的
畜禽改良的目标是通过优良的遗传和繁殖策略,提高畜禽的生产性能、适应环境能力和经济效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繁殖方式分类示例
1、分裂繁殖:细菌; 2、孢子生殖:青霉菌、原生动物; 无性 3、出芽生殖:酵母、水螅; 繁殖 4、营养生殖:大蒜、土豆、红薯。 1、卵生:体内或体外受精体外孵化 , 大 有性 部分鱼类、原兽类、部分爬行类、两栖类、 繁殖 鸟类; 2、卵胎生:体内受精孵化 , 部分爬行类、 热带鱼、鲨鱼; 3、胎生:体内受精,发育成幼体,分娩 哺乳。
实践技能考核=操作(60%)+实习报告(30%)
+态度表现(10%)
复习思考题
1、繁殖与改良的概念? 2、畜禽繁殖与改良在畜牧业中的意义和作用? 3、建国以来,我国畜禽繁殖与改良工作取得了 哪些成就? 4、遗传、繁殖与改良三者之间有何关系? 5、你如何学好本门课程?
指导动物的繁殖和改良实践,克服繁殖障碍,为改
进畜禽的品质,提高繁殖力,增加畜禽生产的经济
效益发挥作用。
在自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下列途径查找资料: A、图书馆专业书籍
B、校园网络资源:超星图书馆、维普期刊数
据库
C、电子阅览室上网,通过搜索引擎查找
2、考核办法 理论知识(50%)+实践技能(50%)
理论知识考核=作业(20%)+课堂提问(10%) +期末笔试(70%)
度上升。这就形成了一
种客观发展的必然趋势:
即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畜牧业的比重将日益
提高,种植业的比重将相对缩小。从另一方面分
析,过去我们粮食供给不足,拿不出太多的饲料
粮来发展畜牧业。进入新世纪以来,粮食生产连
年丰收,库存量增多,生产能力提高,可以说加
快发展畜牧业的时机已经成熟。
二、繁殖与改良的概念
6、培养了大量的科研人才,建立了科研队伍
四 川 赖 省 松 奶 家 牛 教 专 授 家
四川省猪育种专家 李学伟教授
吴登俊教授 羊专家
五、畜禽繁殖改良发展概况
现代化的畜牧生产是家畜遗传育种学理论的发 展及应用的结果。遗传的基础理论知识在育种实践 中得到广泛的运用,特别是近年来,随着遗传学的 发展,育种和繁殖技术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诸如 育种值选择取代表型选择,构建动物遗传图谱、寻 找与数量性状座位(QTL)紧密连锁的DNA标记进 行标记辅助选择(MAS)、转基因克隆技术使快速
1 、选育和扩大优良种畜,提高种畜禽的生产力
(生产性能、繁殖性能)。 畜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优良品种的支撑 变异为育种工作提供了素材 繁殖与育种是长期而且必须的提高畜群生产力的 工作。
例:黑白花奶牛:有产2000—3000千克的,也有产20000千 克以上的,为什么会有差距?如何缩短这一差距? 双羔及 多羔——遗传、“繁殖措施”、营养及饲养管理等。
5、品种资源保护
品种资源危机——静宁鸡、
八眉猪、兰州大尾羊等
有用基因的消失 保种的重要性——育种工作 的主要任务之一 保种的方法
兰州大尾羊 八眉猪(陕甘高原) 静宁鸡(甘肃)
四、畜禽繁殖与改良工作所取得的 成就
在畜牧业生产中,品种改良是基础性的基础工
作,发展畜牧,品种先行。畜禽品种改良工作,是
畜牧生产过程的核心
(三)繁殖的基本方式
无性繁殖:生物通过单个细胞或组织进行有丝分裂
产生后代的过程,即动物不通过雌性配子和雄性配 子的结合产生后代,无性繁殖也称动物克隆,其结 果是获得的后代在最大程度上保持了亲代的遗传特 性。 有性繁殖:两性亲本产生雌、雄配子并结合成合子, 进一步发育形成新个体的过程。
市场需要——畜产品类型——畜禽生产力的改变
粗毛羊——细毛羊——肉羊
役用牛——肉用牛及奶用牛
脂肪型猪——瘦肉型猪
4、可为畜牧生产提供符合规格的畜禽和繁殖技术
畜禽生产工厂化后对品种的需求
蛋鸡要求有一定的开产日龄、体重等
肉鸡要求在一定时间出栏等
猪要求在一定时间出栏并达多大的活重等
猪的同期发情技术等
改良经济性状、提高畜禽抗病力、生产非常规动物 产品等方面已初见成效。可以预言,在21世纪,生物 技术、计算机技术等高新技术将对动物遗传育种产 生划时代的影响,使动物生产模式发生根本性的转
变。 家畜繁殖力的不断提高,也主要得益于遗传育
种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正确选择良种是提高繁殖力
的关键,在繁殖力的增长因素中,来自遗传育种的
二 三 四 五
畜牧业在农业中的地位 繁殖与改良的概念
畜禽繁殖改良在发展畜牧业中的意义 畜禽繁殖改良工作所取得的成就 畜禽繁殖改良发展概况 畜禽繁殖改良课程的性质、内容与任务 学习方法及考核办法
六
七
一、畜牧业在农业中的地位
农业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产业,是解
决人类吃饭穿衣等最基本的生活需求的第一产业,
建国后逐渐开展起来的。过去民间牲畜繁殖多为近
亲交配,日渐退化。建国后,在国家的支持下,逐
步开展了繁殖改良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1、基本调查清楚了畜禽品种资源
经过全国性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同种异名”归并后, 确认全国拥有畜禽品种和类群596个(“七五”期间) 马 驴 黄 牛 水 牛 骆 驼 绵 山 羊 羊 猪 鸡 鸭 鹅 火 鸡
1949年后开始的。1954年新疆细毛羊的育成,标志着
中国动物育种工作已经走上科学化轨道。继新疆细毛
羊育成之后,中国陆续育成了关中奶山羊、中国美利
奴细毛羊、南江黄羊、山丹马、甘肃白猪、中国黑白
花奶牛、北京白鸡等一批畜禽品种。1989年出版的 《中国家畜家禽品种志》中共载入畜禽品种约260个
(包括地方品种和培育品种),其中马驴40余个,牛
《畜禽繁殖与改良技术概论》是畜牧兽医专
业重要的专业和专业基础课程,它主要研究畜禽
性状的遗传规律、畜禽繁殖基础知识和繁殖技术
,以及畜禽改良的原理与方法。
2、内容
本课程由家畜遗传、育种和繁殖三个部分构成, 遗传是育种的基础,繁殖是遗传育种成效的体现。 遗传学是研究生物的遗传物质基础、遗传物质的传 递、遗传的基本规律等;育种学主要学习选种选配 、本品种选育、品系繁育、杂交等,是遗传学理论 在育种实践中的运用。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人口众多,畜牧业在国民经
济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
用。
畜牧业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农业发展
水平的重要标志。西方发达国家牧业产值占农业产
农业总产值的比重都在66%以上,丹麦高达90%广东、 山东、四川、湖北等省份已达到50%,但我国总体比重 水平还在30%左右。我们知道,21世纪人类追求健康和 安全渐成为趋势和主流, 因而随着国内人民陆续 进入小康阶段,对动物 性食品的需求量将大幅
繁 殖
(四)育种的概念
利用现有畜禽资源,采用一切可能的手段来 改进畜禽的遗传素质,以期生产出数量多、质量 高的产品。 对上述概念的理解:
1. 育种的基础:“现有的畜禽资源”。
2. 育种的过程:“采用一切可能的手段,改进
畜禽的遗传素质”;在此,“手段”主要包括“选
种和选配”两个方面:选种:选好种用畜禽 ——
数量,改进畜产品的质量,以及扩大优质产品额的
工作;也是不断扩大和改良提高现有家畜品种,创
造新的品种、品系,以及利用杂种优势等工作。
繁殖:运用生理学的基础知识来调节和控制家
畜的生殖。
三者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
遗传
性 状 遗 传 参 数
育种
选 择 优 良 性 状
繁殖
扩 大 优 良 性 状
动物优良性状
3、任务 本门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畜禽遗传的基本理论 、畜禽生殖生理的规律与现代繁殖技术和遗传改良 的原理与方法,并运用这些原理、方法与繁殖技术
畜禽繁殖主要学习母畜的发情与鉴定、人工授精
、妊娠与分娩、家畜繁殖力与胚胎移植等内容,
其学习重点在技术应用,强调动手能力的训练。
在育种和繁殖中,处处体现了遗传学知识的应 用。 遗传:研究生物遗传与变异的科学。是研究遗传 物质的本质、遗传物质的传递、遗传信息的实现。
育种:家畜育种就是提高种畜品质,增加良种
2、提高畜产品的数量和质量 (1)利用杂交优势,提高畜群的生产力。 如:犏牛是牦牛与黄牛杂交的一代种。具有明显杂
交优势,乳、肉生产能力、役用能力均优于牦牛和
黄牛。 (2)利用品系(同一祖先,性状大体相同的一群 个体)选育,为选育和杂交组合提供不同的素材。 如鸡、猪的品系选育。
+
→
3、改变家畜生产力的方向
在影响畜牧业生产效率的诸多因素中,畜禽品种
或种群的遗传素质起主导作用。特别是遗传育种的贡
献率最高,占40%,只有充分利用现有的畜禽品种资
源,培育出优良性状的品种、品系或种群,才能在同
样的条件和投入下,获得畜牧生产最大的产出和效益。
畜禽繁殖与改良是用遗传学理论和相关学科的知 识,从遗传上改良动物,提高家畜的繁殖性能,使其 向人类所需的方向发展的科学,是合理开发、利用和 保护动物资源的理论和方法。
40余个,绵羊22个,山羊22个,猪60余个,家禽50余
个,骆驼、兔及特种经济动物近20个。
南江黄羊
中国美利奴细毛羊
北京白鸡Biblioteka 4、畜禽繁殖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1)人工授精技术
人工授精技术已经
相当普及,给畜牧业
生产带来了巨大的
经济效益.
世界上第11头通过人 工授精出生的亚洲象
(2)配子与胚胎生物工程
胚 胎 移 植
没有一点血缘关系的羊“孩子”
体 外 受 精
性 别 控 制
胚 胎 分 割
核 移 植 技 术
日本克隆的梅山猪
转 基 因 动 物
转移入GH基因(生长激素基因)的鱼
5、建立了畜禽繁育指导机构和良种基地